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学习效率

我国的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课业学习非常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被忽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不断进步,所以新课改的要求中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在高中的生物课程学习中,需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同时要求高中学生要把课本知识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简述高中生物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的意义

高中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上,因为很多概念需要想象、以及发散思维进行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理解,从基础内容出发,进行想象和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创新能力,探究生物学习的新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生物学习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科学的物实验,培养自己对科学精神的信赖,从生物学习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促进自身整体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生物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通过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的生物课程是教育部明文规定高中阶段基础课程,同时,生物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课程,需要通过想象和实验来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高中生物课程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生物实验中的每一步,记录每一个变化,制作高中生物实验观察笔记。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提高观察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一旁加强引导,根据学生自己拟订的生物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得出结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生物实验进行改进,使用创新型的实验工具,制定新颖的实验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问题意识

由于高中生物课程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因此其课程设置应该是从易到难的。所以,一旦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影响后面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产生疑问,首先应自己进行探索,如果实在找不到答案,就求助同学和教师,这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通过对比和思考,学生就对这个问题就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不但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还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促进高中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保持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的课业学习任务非常重,但是为了使学习效率更高,必须保持在课堂上与教师的思路一致。在教师要求思考的时间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在梳理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进行研究。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进行思维发散和想象,培养自己学习生物的兴趣,努力使学习兴趣变为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喜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实验,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实验准备。可以几人分为一组进行实验,其中一部分同学选取相片,另一部分同学进行地点选择,剩下的同学把照片的底片固定在比较柔嫩的叶子上,经过一个星期之后,把相片的底片取出,把叶子摘下来观察,观察过后将叶子放进沸腾的酒精之中煮,直到叶子上的颜色全部消除后,取出叶子。然后把叶子放在培养皿中,在叶子上滴入碘液。这时,可以发现,叶子上面出现了照片上的图案。试验过后,可以进行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每个同学都可以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行阐述。在每个同学对自己的看法进行阐述后,再与教师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课堂内容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2

一、应了解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显著差别

1.从直观到抽象:物体――质点

2.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3.从标量到矢量:算术运算――几何运算

4.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二、应知道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与内容不同

1.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2.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3.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了。而高中物理内容多而且难度大,各部分知识又相互联系。

4.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

三、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途径

1.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不但要研究高中的物理教材,还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出发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

3.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物理模型的建立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也就是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讲解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5.学习习惯培养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3

一、深化课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现实”的理解:这些知识到底可以用来干什么?如讲到呼吸作用时,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有关酒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酒是怎样酿的,过程如何,什么情况下是酿黄酒,什么情况下酿的是醋”等等知识。在许多枯燥的理论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生产生活事例,使得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学习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时,许多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那我们就可以举出这样两个例子:受轻微污染的河流和火灾后的森林,后者是破坏后的恢复而前者不是。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这些知识并适当地讲解,会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更加地喜欢生物,了解生物,并且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物学习中来。

二、注重师生情感,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知识传递只有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这样才能医治好他们的“厌学”、“逃学”之病,使他们变得“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热爱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它既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由于这种爱是一种没有偏见、没有歧视的爱,是在尊重学生条件之下的爱,也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之下的爱,所以自然成为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由这种爱产生的积极情感将会化为求知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从而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思想新潮是催化剂。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楷模,整齐大方的外表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标准规范的行为、幽默风趣的谈吐、与时俱进的思想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宽广博爱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使教师像块磁场强大的吸铁石,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德才兼备、满腹经纶、熟练运用教育技巧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佩与爱戴。一个学生因为热爱一个老师,自然就会爱他所教授的学科;因为爱一门学科,自然就会努力去学习,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偶尔存在一些失误,也能得到他们的谅解。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4

现阶段,虽然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但整体来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虽然被传授许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却缺乏生物学科素养和解题、实践、思维等能力,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效率久低不上的现状困扰着众多生物学研究和教育者。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首先,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我国各高中,有些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其次,高中生物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化教学滞后。目前有很多高中受经济、区域等条件的限制,其教学资源不足、信息化教学严重滞后,甚至有些高中还没有配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即使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应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往往由于对教学资源利用的不合理而导致资源浪费。而随着计算机在社区、学生家庭应用越来越广泛,社区课程、媒体课程、农村课程等是非常有利的教学资源,但是对这一区域资源利用还只是处于空白阶段,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动画、图形、图像等综合起来做成有趣的教学课件,将复杂的、静态的、抽象的问题通过动画、视频、声音等简单地、动态地、具体地展现出来,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减数分裂”这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让学生一步步地亲眼观察减数分裂的细微变化,观察染色体和细胞是如何变化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记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在网络中搜集上课所需资料,并进行补充讲解,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征等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转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用Flash软件将其制成动画,向学生演示水分子和蔗糖分子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看到“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上升”这一现象,对渗透作用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知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到深地展现给学生,通过边实验、边讨论、边研究的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融合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1.有效结合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

无论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信息技术都有可取之处,要将这两者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在进行生物备课时,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从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中选取长处,并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制订出真正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这一课时,首先要把握住重难点,即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然后利用多媒体对DNA分子结构进行动态展示,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将双螺旋模型画出来,如果条件允许,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样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既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又吸取了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的优点,使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

2.合理构建网络生物课堂

在高中生物中,可以利用教师在主控机上授课、答疑、组织和监督学生学习的网络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单个在被控计算机上进行同步学习、提问,也可以由教师将他们分成多个讨论组,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联机讨论。学生将讨论的疑难点和最后结果由互联网发送给教师,教师对这些问题和答案进行整理,并通过电子黑板对同类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个别问题联机答疑。网络课堂为师生搭建了活跃的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信息的双向、即时反馈,弥补了传统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不足,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尺度

(1)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在教学中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其终归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将许多的教材内容做成泛泛的课件,则由于其切换过快、内容量大,使得学生没有思考、发问和记忆的时间,而教师将注意力都放在展示课件上,根本无暇顾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的信息回馈,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严重脱轨,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大于作用。教师应合理安排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比例,使用多媒体声、形等的渲染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自己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重视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及时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并留给学生一些提问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2)避免课件内容陈旧,信息量过大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要时常根据所教内容、生物学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调整课件内容,保证课件内容的新颖性。同时,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要适度,尤其是针对课外生物知识,教师要把握好取舍,保证与教材知识的紧密衔接。

(3)避免网络资源浪费,注重使用效率

如果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就要做好规避学生上网浏览娱乐信息、玩游戏等行为的准备,使得网络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教师要训练学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详尽告知学生资料查询的网页、网站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搜集资料的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配置网络课堂在教学课程中的比例,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根据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及课上表现等情况给学生计分,并加入到学期成绩中,以促使学生提高使用网络课堂的效率。

4.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无论什么时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占据主动地位,只有主动去思考,去记忆知识,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到真正学会,才能促进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观察来获取生物知识并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演示许多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教学内容,比如光合作用过程、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如果可以进行实验并且学校资源允许,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亲手进行实验,因为实验比计算机模拟更加真实、具有说服力。比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就要通过学生亲自实验,锻炼学生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针对目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较低的现状,现代信息技术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能够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但是现代信息技术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而抛弃传统教学方法,因为信息技术虽然先进,但也不是万能的。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实际情况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其扬长避短、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现状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1(52):203.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5

关键词:物理教学 新课标 思维方法 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物理现象,达到在教学之前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物理现象发生的本质和原因,进而做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对于提高教学概念、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发挥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手段。

一、引入新课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当的引入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效益。引入新课要简洁明快,引人入胜,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实验法,悬念法,生活问题探讨法等。如高一物理必修一: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引入。上课时老师可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过没有,通过学习物理,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不耗电、不烧油,就能使机器永远运转下去?同学们就此开始热烈的讨论,老师就此带领学生进入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愉快地开始高中物理的学习。又如必修一物理中的超重与失重这一节,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和实验法引入。

二、加强方法指导与训练

1、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就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还应该看到,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

2、训练学生的思维。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其次才是掌握知识,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白。因此,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他们,训练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上完一节课,才有所收获,才有一种成就感,对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产生兴趣[1]。

三、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的物理实验而言,在教学工作中通常都是将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摆放在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之前,从而体现物理教学工作中实验的重要作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实验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同时对教学态度和素养也是目前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没有观察,就不存在科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观点,也是实现物理教学实验效果的主要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认识开端起源于科学的观察,可见在物理学中观察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的选择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主要手段和根本依据,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这就造成实验的时候没法依照原有的规范和实用要求模式,当然在处理的过程中多半会在实验中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学生知识学习与数理的主要要点,在教学中也要为学生自我发掘知识和新现象的能力提供指导。

四、利用概念和物理规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法,也是增加物理教学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手段。物理概念是一种反应物理现象和发展过程的本质模式,是通过精简的话语来描述物理现象的一种基础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结合规律去进行教学,则物理概念就显得空洞。因此在教学中通常都是利用实验方法来总结物理现象,同时依靠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措施来对物理现象进行总结和概述,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

目前的概念教学通常都是在教学中引入必要的概念,然后创设有关的思维情境,促使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概念总结模式,这种方法的存在与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也是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化总结和分析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理现象认识逐步深刻,物理概念也随之变化。因此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扩散和兴趣品质的提高对于提高物理概念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物理规律则主要指的是客观事物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和本质发展趋势,是一种相对统一、独立的本质现象。物理规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各种物理概念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它主要是反应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变动情况。

就当前物理教学工作分析总结,在物理教学中,其概念与规律的重视对于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激情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有思想化方法、类比化和分析化等,因此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深入总结,因地适宜的制定出适合当前物理规律和概念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所有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性,提出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现有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兴趣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适应了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教材这一优势,充分运用幻灯、投影、电视、录象、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学习,把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用频闪照相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翻滚过山车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万有引力与航天、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回旋加速器、振动和波的图像等都可以借助电脑演示[2]。

六、尝试成功,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

感受成功,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有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应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单元测试,都精心选取题目,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有会做的题。而且,对回答的同学,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测试过后对不同分数段的同学都要给予评价。

七、结束语

总之,若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他们便成为了“乐知者”,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学习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你的教学质量一定会上升,你的教学效果会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如何学习生物信息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 激发 物理 兴趣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只要提到物理这门学科,不少高中生都感到头痛,无论怎样下功夫就是成绩提不高,所以大多数同学对物理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在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激情

如何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在社会生活在中的价值。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每节课把物理知识和祖国的建设及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以及学习发展和科研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这就能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通过课堂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用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力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让两质量不同的羽毛和铁片在真空中,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牛顿管的底部,可以发现两个物体时同时着底的。老师由此引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讲授。

2.利用实验的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之前,不妨先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拿来一支玻璃棒,选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上讲台,让他们各持玻璃棒一端来比赛,看谁把棒拉过去。第一次交锋结果很可能是男生取得“胜利”。接着先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让女生胜过男生,再按照学生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表演(例如把男生手持的那端玻璃棒擦上一层机油)。第二次再赛的结果,毫无疑问将是女生获“胜”。一个小小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就想弄明白为什么,为讲解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感染和吸引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所形成的个人教学风格,则自己能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愉快。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这种魅力正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的趣味性,表现出这种魅力,则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如在走进课堂时,我都是满脸笑容,因为这样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亦能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授课时,如果整节课都平铺直叙,则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累,更别说兴趣了。此时,讲课时语言的感染力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若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达到的效果越明显。当然,我偶尔也会想到在用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夹杂些地方话,这样似乎在瞬间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尽管这不是很规范,但其趣味性特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尤为显著。同时我也注意教学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做到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种美的享受。至此,学生能对你所讲的不感兴趣吗?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时间进行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不能随意泯灭,打击其积极性。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我设计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然后如何证明呢?”有一同学提出用照相的办法,另一同学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象课堂”,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思维得以训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在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导入新课:“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力气大,这时有一个过路的小孩对他们说,拿一根结实的长绳子来,我一个人可以拉动你们两个人。两位大力士当然不服,结果两位大力士失败了。你知道这个小孩是怎么拉动两位大力士的吗?”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