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1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2

一、测试时间

2012年5月14日。考生上午7:30报到、抽签,8:00正式开考。

二、测试地点

电大

三、测试程序

(一)候考:考生按规定时间到市电大候考。

(二)点名:由纪检员点名,经校验身份证后由联络员带入候考室。正式开考后15分钟未到的,取消测试资格。

(三)抽签:在候考室,由候考室工作人员主持下,考生抽签,确定测试顺序。未经工作人员同意不得擅自调换顺序,否则测试成绩无效。

(四)撰写教学设计

考生在撰写教学设计室统一撰写教学设计,60分钟交卷。

(五)说课面试:考生按测试顺序在联络员引导下进入相应的考试室说课面试。

四、测试内容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内容包括:

(一)知识与技能

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二)实践能力

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三)基本素质

内容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五、测试范围

见附件,专业课教师测试为现行教材起始年级前10课时的内容。

六、测试方法

(一)撰写教学设计(60分钟,50分)

考生在指定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由管理员统一保管,考生去说课时领取,说完课交纪检员统一保管,每五人密封装订一起,由联络员交给阅卷教师批阅评定分数。

(二)说课面试(15分钟,50分)

考生根据抽取的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说课。各专业组专家在认真听取申请人员说课的基础上,根据说课测试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分值,分别给出恰当的评分,由组长计算均分,汇总出测试结

果,组长和成员签名后上报。

面试主要围绕说课情况,考察考生是否符合教师资格体检标准。

教学设计、说课面试成绩满分均为50。测试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教学设计、说课面试成绩均达到30分为合格,准予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测试成绩当年有效。

七、有关要求

考生在候考室等候期间,须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工作人员指挥,要保持安静,不得四处走动,影响他人。测试结束后,应立即离开考点,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不得重返考场区域或候考室,违者

取消测试成绩。

八、其它事项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结构 学习力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241-02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突。这促使高校教师的思维习惯、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甚至意识形态都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高校教师的职能也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组织者等传统的职能上发生改变,高校教师必须变革教育的结构、形式、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科学研究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是高校教师基本素质的核心[1]。当前的变革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教育内容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而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最核心的方法是培养并提高教师的学习力,学习力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科学研究素质产生巨大的影响。

1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结构

(1)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的能动反映和认识,也就是对信息的搜集、选择、综合、吸收和利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敏感程度[2]。是否对信息工作重视能够反映高校教师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素质。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构成现代教师优秀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强化教师的知识能力,提高教育水平与科研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3]。

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①高度的信息观念,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积极、重要作用,从多种渠道不断了解和掌握信息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才能持续地开拓视野,提高教学、科研质量。②获取信息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含量也急剧增长,这使得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高校教师教育质量和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③运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综合与利用是高校教师创造性能力和思维的必要条件。

(2)信息道德。所谓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高校教师的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向学生传递不良信息等。

(3)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高校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掌握。高校教师应具有系统的教育信息理论知识,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知识。信息知识是形成教师能力和教师素质的前提条件

(4)信息能力。主要是从事高校某一专业或某一特殊教学、科研活动的水平,是教师素质的一种表现。作为高校教师,既需要获取信息,也需要把信息用于教学实践,传递给学生。未来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师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

2 信息时代培养高校教师学习力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教师,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但教育理念需要变革,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迫切需要加强。这种加强也必须与信息时代的特征密切联系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地提升。培养高校教师的学习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学习力则是高校教师适应变革、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1)培养学习力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学习是人才的培养的必要手段,高校教师的学习力是发展的关键[5~6]。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囊括了高校教师的整个一生,这对高校教师的学习形式、时间和内涵都产生了新的界定,学习是为了每个教师乃至整个高校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理论上来说,是指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方法。故,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与自然科学前沿知识的第一站,加强高校教师自身学习力的建设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2)培养学习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然科学高度、综合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培养现代国民高水平人才的教育基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多种门类人才的场所,也还是先进文化思想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前沿力量、社会文明与科学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所以高校教师不只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主体,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衡量高校自身水准的关键。自1999年以来,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高校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始大规模扩招,使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的数量短缺,同时为了解决师资力量短缺问题,高校也必须要引进大量的青年教师,而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理论和科研能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需要提高,高校要提高自身水平,增强教育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学习力。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4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滴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一、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从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条件出发,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避免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要避免由于重视某些单项素质的培养而轻视甚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构建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一级素质指标组成,每个一级素质指标包括若干项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素质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素质要素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素质构成要素的一、二级指标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特征,构成一个阶段性特征明显、连续性强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心理素质教育是被中小学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的一个工作领域,为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发展,很有必要确立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有关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能真正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中心,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智能基础智能素质的要素中,能力要素是重点之一。智能素质中的能力要求与身体上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品德素质中的道德能力、审美素质中的审美能力等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基本素质的能力体系。

转贴于 品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尝观点和态度,基本的思想意识,初步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能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项二级指标。这是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条件,是做人的根本。品德素质的形成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为基础,又受到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制约和促进。

审美素质,基本的审美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技法技能)、审美创造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善美,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美育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实施中不仅要加强艺术教育和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教育工作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不断发展。

劳动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的劳动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四项二级指标。这是青少年将来参加社会劳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劳动素质一经形成又能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从劳动观念、习惯、态度、技能各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二、“一基三元”: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由“四个体系”组成。一是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二是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后三个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他们都建立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个“基幢?之上,四个体系形成“一基三元”结构。

关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中小学校学生的具体素质结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

关于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是指为完成素质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工作体系等。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决定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对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支配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选用,它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它为依据展开,一切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素质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全体学生形成所既定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素质,尽量使得每个学生所形成的素质具备个人发展的特性,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那种途径、方法,都必须追求更有效地使学生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具备较高的质量,有助于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必须在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为此,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牢牢地落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上,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进行协调、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诸素质的最佳结构。

关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和评价的管理制度,它也是由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决定的,因为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有检测作用和调控作用,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归宿,课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教材编写的质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都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达到了素质培养目标。所以,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检测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要以素质培养目标为标准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调控,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向素质目标逼近,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效益。对于中小学,应该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监测制度以及学校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制度等相应的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根据各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的要求,选择其中的单项指标或以培养规格为基础设计综合指标,用于测量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对素质发展的品质作出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育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5

一、科学教育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还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幼儿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幼儿自身特点把幼儿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幼儿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栋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教幼儿的文化知识,更要培育幼儿的各方面基本素质;既要增长幼儿的智慧,又要增强其身体素质。教学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感与受。

三、科学教学的基本途径

科学教育并不是以培养科学家为唯一的目的,而是以应用及创新科技生活为基本。所以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主要目的来进行培养:幼儿对科学认识的能力;幼儿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幼儿对科学的认识与探索的态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践幼儿的科学教育呢?

1.正确地向幼儿提供直接的经验

众所周知,幼儿的好奇心极强,喜欢直接用其感官的方法对科学与知识进行探索,所以,幼儿科学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对其提供最直接且正确的知识或者对新事物的认识。所以,在我们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时,我们绝不可以完全依赖纸与笔进行教育。当然,幼儿由于对新事物的理解与认识有限,知识与意识很有限,也不可对其进行直接讲授教育。在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刻意创造科学的环境,可以让幼儿具体操作并运用相关的新事物新知识。如,观察、分类、比较、总结等。

2.科学地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直接用人类的感观去了解事物的信息,是获得第一信息的直接方法,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所以,幼儿老师应该多让幼儿用其感官来对周围的事物与信息进行探索。如,看、听、摸、闻、尝。可让孩子们用心去观察鱼儿在水中游,天上的月亮、星星等,不仅可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探索兴趣,也能让孩子们养成观察习惯。

(2)推理能力

当孩子们对周边事物有了新的发现,但由于其根本不知道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在客观上有可能其认识的信息是错误的,所以,当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逻辑、真实性、科学性进行推断。这不但提高了孩子的推断能力,也让孩子能够找到事物的客观真实性,还能让孩子养成科学推断的习惯。尽可能地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因果问题。比如:让孩子试着去探索太阳为什么会将湿衣服晒干?

(3)判断能力

判断就是对一件新事物在没有得出结论之前,用自己的思维与知识对其进行预测。在幼儿进行学习与教育时,老师应该多运用一些关于判断的手段,对孩子进行培养,而且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化,或者实验来揭示答案。从而提高孩子的判断方法,判断能力。在这方面,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游戏,像让孩子数花朵,看其对数字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判断正确?

(4)沟通能力

沟通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在人们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所以,当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老师应该多让孩子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如,肢体语言、直接语言、创作等方式。幼儿的沟通是一种对事物的理解的表示,他首先需要对事物进行理解,才可以用他特有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表示出来,也只有表示出来,老师才知道孩子是否对事物理解到位。同时,老师也要通过幼儿的表现,来对其进行分析。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范文6

职业技术本位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都不相同,但是却与这三个本位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素质本位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从事具体职业、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就是以从事具体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基本的目标或价值取向。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都把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局部或某一方面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或基本价值取向,具有个别属性或局部属性;而职业素质本位,则是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因素的集成或统整,以人的素质结构的整体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标准。职业素质本位不是一种普泛的素质教育,也不是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泛化到职业教育领域,而是一种以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通用性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具体职业所需的专业性素质为重点,以发展性素质为延拓,以培养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理念。

二、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构建策略

1.把学生的生涯发展做为构建课程的立足点。职业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指个人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品质等的总和。总体来说,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者,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进行,力求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能实现近期的顺利就业,也能自由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类困难与挑战,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首先,以学生的发展构建课程,因为个人的发展是职业生硬去发展的基础。其次,以职业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因为生涯的发展是以职业发展为中心的。最后,要把终身教育作为课程构建的目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才能够保证生涯的合理持续发展。

2.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为构建课程的目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的构建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因此,应将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课程建构的目标并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重视高职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人格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就大小的关键素质。因此要注重高职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培养,以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

3.把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课程构建的导向。高职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其实质上是要使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以较好地适应和胜任就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并能较好地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切近目标和长远目标。检验一所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首要的标准是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要想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以市场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导向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合理地构建并有效地实施课程,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课程的市场针对性和实效性。

4.把学生的知能储备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知能储备就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会要想全面发展自己,就必须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深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熟练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等。它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基础,与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关。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任务,职业素质的培养则必须以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行,其职业素质也很难形成。特别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就读群体而言,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文化基础底子较薄,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等相对较差。所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加强相关课程的构建,以便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人格品质等素质。

5.把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课程构建的重点。在职业岗位上,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就是职业技能,更严格地讲,职业技能属于职业能力的范畴。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高职业技能的人才,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定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有必要指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技术工人,而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要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