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1

文化精神不是仅在小康社会才产生的,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可以说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精神作为历史文化积淀在新时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在现代观照传统、传统化育现代的双向作用基础上,固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的文化品格相互融摄形成文化精神,使我们获得指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局面。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当前,群众文化作为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更是以其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活动时间的灵动性成为最重要的文化类别,而且群众文化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全体成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构建社会文化精神的能动性

(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铺展开广阔宏大、无所不及的域地

群众文化是全体人民大众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及成为客体的物化成果,从这个角度上讲,群众文化的群众性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同义语。群众性表明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所拥有和享受的精神文化。群众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自如地驾驭群众文化客体,进行能动的群众文化继承和创新。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自我性、自主性,以及全民性都充分说明了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精神构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化精神的构建是一项全民性工程,群众性特征恰恰为其延拓开最广的覆盖面、涉及最多的人员。文化精神也是一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存在,群众性恰恰也表明了社会性的群众意愿、同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的群众意愿。社会主义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它比以往历史上的任何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如果说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那么文化精神也不外乎如此。

(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提供灵动多样、切实可行的形式

每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有享受愉悦的要求,群众文化的主客体以娱乐为中介构成了紧密的联结,人们在求乐心理的驱使下,怀着或赏心、或悦目、或益智、或健身等乐趣的期望,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所谓自娱就是这种使自己快乐、愉悦的精神活动的过程。

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各种文化活动,都由于其具有娱乐功能而令人们乐观自娱。自古至今,群众文化之所以代代创新,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群众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娱乐性。

这种娱乐性的作用既能满足人们的愉悦心理,又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由娱乐活动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教化功能,因娱乐活动使人消除疲劳而促进生产的经济功能,由娱乐活动激发人们情趣而形成的审美功能等。

在构建和社会文化精神过程中,离不开这种由自娱性而发生的教化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功能等,离不开这些真实生动、灵活多样又切实可行自娱性形式。群众文化自娱性不是一种单纯性的娱乐,它同求美、求知、求健等心理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要把这求美求健的心理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求知心理将在创建小康社会所达到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大有可为。实际上,群众文化本身就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群众文化自娱心理的产生、演变,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一部人类史,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史,人们的群众文化自娱心理及其行为由低劣粗俗走向高雅,也是一种必然趋向。

(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指明脉络走向、价值归属

群众文化的倾向,是指反映在群众文化中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所体现的方向,这是从思想内容上反映着群众文化本质的一个内在特征,也是群众文化的灵魂所在。

作为主体的一切个体,都有一定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并由此构成对群众文化的价值判断观念,这种个人价值观所规定的倾向性,一是表现在他选择什么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客体(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二是决定他在自我表现群众文化活动中流露什么样的思想内容。每一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无不体现着该时代的某些倾向性,而其必然的倾向性走势表现为人民性倾向,这种倾向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所达到的与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相一致的程度。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主旨是相一致的,内容是一以贯之的。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人民自己的思想或审美趣味的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内容上于人民有益、艺术上有一定特色、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表现了人民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对假恶丑的憎恶和斗争,这种带有人民性倾向,具有进步意义的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广大群众无疑是持以“首肯”、“善择”之态度的。这种具有人民性倾向的内容如盘根错节的大树般深植于社会文化精神的内涵中。

人民性倾向还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上。这也是社会文化精神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它既包括了人民对文化的倾向与选择,也包括了文化对人民的倾向与选择。这种人民性倾向将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种人民性倾向将致力于发展先进文化上,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所倾力构建的社会文化精神中,一切有利于发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将在群众文化的人民性倾向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蕴示传统文化内涵,日久弥新、不断发展

群众文化自萌芽后的全部历史就是不断传递、保存、延续、创造的前后相承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群众文化的承传性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时间序列形式和社会遗传性。它是承与传的动态过程,承与传的是前人所积累的群众文化成果即群众文化遗产。当然,是批判地分析和创造性革新这些群众文化遗产。

群众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了一种世代依次交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前进过程。构建社会文化精神我们同样面临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与更新问题。辩证法规律和群众文化的承传性特征告诉我们,对于历史的“遗惠” 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合理地评价它,并进行形式、内容、作用诸方面的当代转换。

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藉传统文化所加以转化的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想内容大致有:第一层次是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高度融合的精神。体现为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求索,对各种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对异质文化有高度的融合力,并在融合基础上有新的创造。第二层次是务实的精神,体现为直面现实人生,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第三层次是伦理精神,体现为崇尚道德、重视群体、勇于奉献、宽人严己、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等。其中,我们格外强调以伟大民族精神为核心,即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要把经过科学理论洗礼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社会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经验教训将为我们解决当代社会重要问题提供思想方法和历史借鉴。另外,在小康社会中,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普及发展将使承传视野扩展、承传进程加速,这种外在物质因素将更快捷更有效地促进人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承传转换。

毫不夸张地讲,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筑起社会文化精神的强硬骨骼。

二、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表明了构建社会文化精神的能动性

(一)群众文化网络日臻完善

我省城乡已初步形成以省群众艺术馆为指导,以区、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社区文化站、文化中心为骨干,以村级文化室、文化大院为基础,连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文化户的多体制多形式的群众文化网络。一大批规模大、功能全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将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建设。

(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创作、表演、展览、阅读、培训、健身等各类群众在其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闲暇性、目的的功利性、效应的双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备受群众喜爱。

吹拉弹唱、书画摄影、集邮收藏、旅游健身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动静之间、雅俗之间浸润了群众文化及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小康社会中,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知识竞赛、读书讲演、创作展览、艺术表演等知识性强、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将大展用武之地。

可以看到,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各类大型庆典性、导向性、示范性活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可以看到,群众性文艺创作日益活跃,在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全国群众艺术最高奖“群星奖”评选颁奖活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等,形成了一次次群众文化艺术的强烈冲击波。

(三)群众文化改革日渐深化

群众文化工作是以全社会为其活动舞台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广泛的群众性是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只有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功能特点,只有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才能全面展示它的社会作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实行群众文化社会办,是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

目前,以国家为主导、集体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群众文化事业体系已然建立。小康社会中,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成分共同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局面,将使文化精神的构建走上共识、共建、共享、共荣之途。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2

关键词:陶艺墙;城市公共空间;融合

1 陶艺墙及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陶艺墙是指对建筑墙面的艺术性的处理,是利用陶瓷这一特殊材质通过某种画面形式、色彩、肌理效果等方式,诉诸于人的视觉感应,指向于精神领域的一种建筑墙面的装饰。 “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建筑装饰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陶艺墙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渐渐地渗透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2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必然性及其表现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陶艺墙具有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耐腐蚀、防雨抗冻、永不褪色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与建筑物共存,且无铅无毒有利于环保。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其独特的材质、釉色、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变的表现手法,给人们带来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城市公共空间。陶艺墙独有的风格是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的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它在创作中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城市公共空间加以突出和引导,使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贴进人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融入手工艺的日用陶器到当代的主流艺术,陶瓷艺术已逐步实现多样化。在“艺术与建筑”的脉络中,陶艺墙作为一个独特的表达元素在建筑墙面的装饰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每一件陶艺墙作品的产生都是陶艺家的个人情感、审美意识和对空间环境思考的体现。他们运用陶艺的色彩组合、凹凸不平的肌理表现、丰富多彩的釉色变化、浅浮雕的技法处理、陶瓷文化砖等,以抽象、意象为表现手法,利用自然界的光照射,使得陶艺墙的图形、轮廓、肌理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共鸣,使环境空间更完善,从而增添无穷的魅力。

3 陶艺墙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体现

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陶艺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了环境设计师们的重视,现代陶艺墙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休闲环境。在广场、公园、居住区、校园、音乐厅、美术馆、郊外空地等场所,陶艺墙正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向世人展示陶艺墙独特的工艺功能、合理的审美、社会文化等特性。

3.1工艺及其功能性

陶艺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挡风遮雨、防止污染、保护建筑物等最基本属性的功能;还具有对美化、分割空间、再造空间的实用;根据不同的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后可以具有隔音、吸音的功能。陶艺墙作品的设计必须服从建筑物本身和环境空间的限制,构图和工艺上要统筹安排,使得陶艺墙与建筑环境空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朱乐耕为韩国汉城“麦粒音乐厅”设计制作的陶艺墙,实现以陶瓷为主材料装饰功能与使用功能。其中《时间与空间的畅想》(见图1)运用高温色釉的窑变,每块高温瓷的面符合音乐反射的需要,以色彩斑斓的弧面空心的墙面上用陶艺壁画作局部装饰,将材料与墙面融于一体。在功能上对墙面采用大统一、小变化几何陶块处理,使得声音在空间停留高达1.7s,完全满足了音乐厅的功能要求。

3.2审美合理性

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制陶者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和审美理念。陶艺墙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要求符合空间建筑的和谐,体现整体美感。其造型变化的无限性和观赏性,是以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审美为主线的。利用陶瓷材质的特点作肌理、釉色等,来增加色彩和美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内的陶艺墙(见图2),作者以其娴熟、高超的制陶技艺和个性设计将作品较好地与特定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在形式美感上,陶艺墙采用简单的几何线条进行分割、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组合;在墙面艺术处理上,图2注重肌理的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突破了传统简单的组合,注重有设计意味的凹凸铺贴;在装饰色彩上,注重与固有环境色彩的协调,采用色彩的渐变和强烈的对比,让空间环境更显生机。

3.3社会文化性

陶艺墙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它的出现与存在需符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民族风俗等,传达新时代文化的感悟,显示出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陶艺墙创作的基本理念,既符合了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广阔空间,又迎合了区域文化背景中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要求。陶艺墙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其价值,是对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贡献。如作品(见图3)取材于莲花的演变,莲象征着美好、圣洁、雍容华贵、宽容大度的意义,色彩上选择了暖色调,以表达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处世心态。作品存在于景德镇昌江广场这一特定的公共空间,有一定的特殊文化内涵,在这样的一个休闲空间加入陶艺墙这一元素,体现出了本地区浓厚的文化特征。它的存在向社会公众靠拢,体现出公共空间开放、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以一种可能、有效的方式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4 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不平衡,但是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并关注陶艺墙的制作与运用。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无形之中美化了城市环境,又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心灵。陶艺墙成为陶艺家们关注的一大课题,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更多现代设计学科融合,拓宽现代陶艺创作的技法与理念,设计出更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的陶艺墙作品,让陶土自然地、亲切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现代陶艺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建筑环境空间相和谐,使现代陶艺发展的道路更好,未来之路更宽。

参考文献

[1] 吴兴安,徐小红. 景观陶艺的审美特点和空间表现[J].中国陶瓷

2006,42(11):62-63.

[2] 张延刚.壁画―艺术与环境[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33.

[3] 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1.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3

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景观轴线(图2)依托新区总体规划的城市轴线,形成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轴线。一方面,该轴线本身就延续上千年的成都城市空间格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在此轴线上,重点形成了“蜀文化”城市景观,也可将此地段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符号串联起来。从空间上看,它联系着成都主城区的广场和天府新区的中心;从时间上看,这条轴线从公元14世纪朱椿为蜀王建蜀王府为始,多次拓展延长,如今延伸到成都的新中心,本身就是历史和现代的连接线;从城市景观看,可以将中心城区的城市景观连成一体,串联天府广场、体育馆、四川大学、来福士广场、四川民俗博物馆等城市地标建筑,更可以借天府新区中心区辐射整座新城。

二、成都天府新区城市景观节点探析

城市景观节点应该有较强的功用性,它既应该有重要的标示性和导向性,也应该考虑一些重要交通节点的立体特征。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景观应该相互连通,功能上融会贯通,辅助建筑界面上保持连续性,对色彩、符号和街头家具的选用,应使得区域复合功能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和杂乱,城市景观节点则应成为整个区域的信息导向和文化标识。例如围绕天府公园,在天府大道东侧集中布局高层簇群,周边布局会展及文化设施,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体现新区特色的空间形态(见图3)。构建生态复合型现代都市滨水廊道,打造水畔宜居新(见图4)。滨湖景观步道沿湖岸线布置,随山就势,依山傍水(见图5)。

三、城市景观在新区城市设计中运用的思考

1.城市景观设计的功能综合性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为整个城市提供功能单一的人文环境,而是逐步形成功能综合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景观设计的功能综合性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城市景观要素在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城市景观效果。因此,城市景观要成为多元化的物质空间载体。例如,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法营造交通绿岛来缓解紧张的交通状况;在街道旁建造供人们休闲交流的绿化草坪,放置体现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小品等,力求满足市民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同时,城市景观更要融合地方传统文化来展现城市形象,逐步形成独特地域景观风格,将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城市景观创作中。并结合现代的城市景观艺术语言,起到彰显城市文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设计的形式多样性

城市景观的亲和度、文化性、观赏性等是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决定了城市景观形式的设计方向。城市景观也需要实体性物质空间的承载,体现了市民的参与性。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地理特质要素和地域历史文化要素需要转化成实体性空间,才能有效的建构具有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表现形式需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各景观形态构成要素,创造出—系列形式极其丰富的城市景观。例如,根据街道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渗透、流动和引伸形成空间序列,从人的视觉特征出发,去创造景物的观赏条件。大量引入乔木、绿化、花卉、草坪、小品、水等自然环境,使景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力求做到环境氛围清晰、主次分明,创造出一种丰富的蕴涵多义性的城市景观。

3.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创新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不拘泥传统形式,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对城市景观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将城市传统文化融合于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承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使城市景观真正成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具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的城市景观。

4.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性

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自然景观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要着重体现城市社会文化特色,即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城市景观设计要承继城市的历史文脉,符合城市风土人情,突出地域景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要展现出城市风貌,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和城市凝聚力。

四、结语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4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喜好,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熟悉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熟悉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拟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拟,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非凡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非凡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和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似乎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熟悉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索,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轻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功能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非凡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和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和“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向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摘要: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和功能。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探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摘要:巴黎阿拉伯世界探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布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功能,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熟悉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功能。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熟悉、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发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和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新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和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和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5

关键词: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场所精神

一、研究背景

毋庸讳言,消费和服务行为充斥于当今高度工业化时代的每一个角落,并占据着支配地位而曾经普通的商品交换行为亦蕴含了一种极为重要的关系,即联系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条纽带。作为物质载体的商业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它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和销售场所,其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生活品质。因此,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给予社会价值和公众利益一定的关注。但是,作为商品销售和对消费者实行服务的场所,商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却往往重点考虑商家的情况,对顾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缺乏全面而综合的考虑。

众所周知,商业建筑设计的根本前提是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即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但是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倾向,与之并不矛盾。因为,除了保证商家利益以外,还必须创造出最大的空间吸引力。只有吸引来更多的人流聚集,满足并刺激他们多元化的消费需要,方可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本文试图通过对商业建筑场所精神的研究,探寻现代商业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倾向,为现阶段商业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商业建筑的场所精神分析

探究并结合商业建筑的场所精神,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对商业建筑场所精神的探讨需结合实例研究进行,通过研究和行为对象的环境体验来发掘场所精神。

文脉(Context), 是指场所蕴含和承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虽然属于“虚”环境,却也是客观存在。美国经济学家T-Cowen在《商业文化赞歌》一书中曾这样写下:“商业不仅不是反文化,而且是把文化活动(包括文学、音乐、绘画和电影等)推向高峰的原动力”。对于承载体的商业建筑来说,其产生和演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演变过程赋予了场所一定的意义,否则充其量只是一个地方(Site)。Norberg-Schulz认为场所精神应该包括场所本身的意义,认同性和历史,这三方面都紧密结合着场所的文脉环境。

文脉环境是其精神中最具内涵的内容,场所空间形式美学与环境行为等各方面设计要素影响最终要归依到场所的文脉环境营造这一根本上来,来营造场所精神。成功的商业建筑既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宣扬时代风貌,传播新的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当人们描述某个地方时,都会具体到当地的某个区域,甚至某条街道,特别是繁华的商业场所。它们作为建筑空间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强烈地装饰着城市,或现代时尚,或典雅独特。还可与地方传统文化、地域气候特点、商业形象和策略等结合,共创商业空间的个性。那些建筑将记录特定的当地特色,历史、地理、宗教、人性价值和传统文化生活符号,也是商业建筑对自身文化性的表达。而建筑设计表达的手法很多,最能反映其文脉的大致为体形、符号、颜色、尺度和气质。

泰丽宫珠宝城,是云南省乃至东南亚的翡翠交易中心、翡翠文化传播中心。坐落于机场路上,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整体外型融合了云南、缅甸、老挝等地区的建筑特色,类似于东南亚古典宫殿。外立面采用泰缅风格的元素,例如尖顶、飞檐、金顶等等;但在色调上则注重采用泰国、缅甸与我国传统上相通的颜色进行搭配,加入了许多中国建筑的元素,如红色云纹的窗框装饰、大红门、黄铜门钉等等。这些符号均体现了此处珠宝翡翠商品的主要产地和加工地,有助于宣扬商业文化、吸引泰国缅甸客商前来参展,也有助于客户通过建筑的独特外形从而对其商品的独特性有预期心理。

泰丽宫的营销理念,一改翡翠珠宝城的坐销惯例,结合旅游城市的特点,携手昆明旅行社探索一条“旅游展销+珠宝”融合的旅游产业新途径。故其建筑外环境设计时,在确保美观的自然环境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大型展览对车位的需求,尽最大可能保留停车位(大卡车、旅游大巴),而且道路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大车的进出流线和停放。

正是因为文脉得到了保护与继承,才使得场所精神得以强化。泰丽宫那富有地域特色的独特外形,使得它在一段时间内在昆明广为人知。展现风土民情,宣扬商业文化,寓意泰丽宫生长于翡翠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地利、人文等先天优势。宫殿的造型亦很好地传达出泰丽宫高贵典雅的品牌气质,具有良好的商业品牌传播效果。

三、结语与建议

全球化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消费行为越发多元化、社会化,增添了休闲娱乐的性质。同时也促使商业建筑设计的一种变革,更加注重其承载的场所精神。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场所精神的营建提出以下建议:

(1)秉承人性化设计的原则,除了考虑商业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之外,设计过程中还充分需要考虑文脉、视觉美学、人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三个方面。

(2)合理进行功能布局、流线安排、空间组合、界面处理,运用色彩、材质、照明及其他手段,营造出赋有特色及文化意蕴、多样化发展的现代商业建筑空间。

(3)商业建筑的场所精神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消费价值观念转变、文化传播交流等多种因素改变而发生变化,原有的场所功能也处于更替之中,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注意场所精神的培育在这一更替中的应对性,并在商业建筑发展过程中不断升华。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5-48.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文化地域特色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建筑最初是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产生的,与人类的居住密切相关,一直贯穿在人类历史之中,与人类文化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因为建筑在时间上的可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可留存性,我们可以通过它得知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民族和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丰富多样的文化遗迹,借以了解人们如何看待事物,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如何构成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创造力的发扬推动整个社会不停向前。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化”两个字,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文化自身的多元性、变迁性、历史性及地域性等因素所决定的。而“建筑”,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化本质上都是人类所创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于大地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它以其独特的“词汇”,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它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应,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人们或许不记得现任的法国总统,但不会不知道巴黎的凯旋门、卢浮宫;人们或许不清楚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座城市,但不会不知道矗立在杰克逊海湾的悉尼歌剧院。因为它们在展示美的同时,还担当着承载历史的重任。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什么是地域文化呢?经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从哲学角度而言,大同小异中的同与异是一对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同寓于异之中,异又受同的制约。每一事物都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大同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小异揭示事物之间的特色、差异性。建筑的地域性,除了文化、性格条件外,不同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性的主要因素,这是有别于其他地方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1].地域建筑代表一定范围内建筑的形态与特色,是建筑的一个基本属性,如大众所说的“东方建筑”、“西方建筑”,或是我国的“京派”、“海派”等.它的存在与发展,使建筑领域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新局面.可在一段时间内,地域与民族文化日渐弱化,被人们所冷落和遗忘,特别在20世纪末,随全球化、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影响下,地域文化正在漫漫消蚀.也正因此,激发了许多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并认同地域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共性中的个性,没有地域民族文化,就不存在世界文化.从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尊重,地域建筑也重新被人们认可和提倡.

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我们在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随着建筑师的努力,中国现在已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建筑文化倾向,有(1)对原有文化的维护,表现为对原有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对文化结构的维护并不等于我们不再创造新的东西了;(2)对原有文化结构的延续;(3)文化结构的上的嫁接,对原有文化结构加以优化或其他异化;(4)古朴文化的新概念。一个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呼应,这也就是一个文化真正的情怀。继承、汲取与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其一,对待过去建筑文化不适应的部分,我们应该果断地抛弃不打折扣、不受其约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对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的代价,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尤其是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

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建筑风格均受到与之同时代的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 ;正如没有人文主义的社会文化氛围 ,就不会有文艺复兴建筑的产生 ,没有儒家文化的影响 ,就不会产生讲求礼制、等级的中国传统建筑。同样是以院落为中心组织的住宅空间 ,古罗马的中庭住宅强调的是以露天的中庭为中心 ,由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组织的空间序列 ,这是受到罗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图式的影响 ;而中国的合院住宅反映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宗法秩序。可以说 ,一个时代的建筑 ,总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发展 ;而同时 ,建筑创作的兴旺与否也反过来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以及地域特色的再创造 ,必须从地域文化背景中去发掘、研究。

文化是根,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建筑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设计创作中必须重视的三个理念。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注重民族、民间特色。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2、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原创能力,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师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任务。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