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1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1]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应达到的二级词汇标准有以下的表述: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词汇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真正掌握好词汇,除了会读、拼写外,更应掌握其内涵意义。词汇的发展不只是熟悉新词而已,还包括深化已知词的知识,词汇知识的深度和词汇量同等重要。[2]每个民族的词汇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对词汇的掌握就意味着要理解它们的文化底蕴。
二、黔东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推行背景及其效果
黔东南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简称。它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例为80%以上,而苗族人口占全州的比例不少于41%。[3]2002年贵州省开始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依托学校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紧随贵州省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这一步伐,黔东南州教育局和民委颁发了一系列通知、文件,以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已有多所学校展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教学成果要求学生能简要介绍本民族、本地民族民间文化及特点,学校开展诸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手工作品、美术作品之类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目前黔东南各校开展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蜡染、芦笙舞、民间体育、民间绘画、苗族飞哥、木鼓舞、板凳舞、刺绣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其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升学制度的考核标准。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是负担,不够理解支持子女学习,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课堂也信心不足,事实上,个人发展与生存竞争挤压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文化进课堂大多只是点缀而已,形同虚设。[4]单一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人才评价系统决定了我们现行教育的运行轨迹以及社会选人用人、职业应聘、劳动报酬等人才成长的所有的评价标准,这是民族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根本原因。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成效没有与学校、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升学成绩挂钩,这是其推行受挫的直接原因。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视域下的黔东南苗族地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黔东南小学英语课程开展情况简介。2001年春季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小学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乡镇所在地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黔东南州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相继在各小学开设英语课,但到目前为止仍有少量位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二)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不足。黔东南各小学使用的英语教科书有两种,分别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少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出版,两种教科书都以三年级为起点,其中更为偏远的地区用的是湘少版的教科书。湘少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12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9个单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6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4个单元。两种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量相当。各校每学期的教学周为18至20周,每周英语课程开展时间为2到3节。如此看来,小学英语每单元的课时数较少,学习的连续性也较差。人教版的《义务教学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提出了对词汇教学的五点教学方法建议,即第一点是利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等教学词汇;第二点是在语境和语篇中教词汇;第三点是提供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与词汇相结合的语用活动;第四点是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第五点是注意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课时数不多,教师难以做到设计综合的语用活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比较欠缺。第二点词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语境等来帮助学生学习。黔东南有80%的少数民族人口和41%的苗族人口,但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并未做到联系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词汇的教学,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特征。忽略了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困难,这是黔东南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较大不足之处。(三)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民族文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5]。苗族是黔东南人口比重最大的民族,苗族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黔东南的整体学习效果。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关注到苗族学生的学习特征,致使教学成效不高,学生的成绩差。英语是苗族学生的第三语言,他们对英语文化较为陌生,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易失去学习兴趣。“特别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6],帮助苗族学生克服跨文化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授课教师应思考的重大课题。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际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校的此项活动流于形式。但如果做到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做到提高学生各科文化知识的成绩,这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无疑将受到师生的欢迎,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也得到了保障。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7]将苗族文化融入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比英语词汇和苗语词汇的内涵,能加深苗族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行。下文从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几种苗英内涵差异较大的词汇现象进行说明。1.问候类词汇。湘少版和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的问候语都用了“Hello”和“Hi”,而苗语中无直接与其对应的单词。传统上苗族是聚居民族,同一部族的人居住在同一村寨,大家彼此熟悉,一般把村里的人看成自己的家人。如果见面说“你好!”或者“早上好!”,就会显得见外。苗族的问候语常是问“你去哪里呀?”“你吃饭了吗?”或者是“你在休息呀!”“你在忙呀!”等。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教科书后面的单元出现了“Goodmorning”之类的问候语,苗族也有类似的话语,如“你起得真早呀!”。问候语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差异,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而东方人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像西方人那样忌讳谈隐私。2.送别词汇。通常英语的送别词汇就是简单的“Good⁃bye”或者“Bye”,而苗族人在送别的时候往往说“您慢走!”“您走好!”“下次再来!”等,且陪同客人走出家门,以显示自己的好客、客气和真诚。3.家庭称谓语。一般来说,英语的家庭称谓语涵括的范围比苗族的更为宽泛,需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找到与之具体对应的苗族称谓。(1)father和mother。英语的father是对父亲的称呼,而苗族却可把父亲、叔叔、伯父、姨父都称为爸爸。同样,英语中称母亲为mother,而苗族却可以把母亲、叔母、伯母、姨妈都称为妈妈。当然,苗语中也有单独称呼叔父、伯父、姨父的词汇,但为了表示亲近,父母一般提倡子女称之为爸爸。对叔母、伯母和姨妈的称呼情况亦是如此,父母教导自己的子女称之为妈妈。(2)brother和sister。英语的brother对应苗语的哥哥或者弟弟,sister对应的是姐姐或者妹妹。虽然有时英语在brother和sister前加上older或者younger来明确其长幼关系,但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准确指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苗族比较重视男性,所以不管女孩比男孩大还是小,一般都称自己的亲兄弟为哥哥。(3)cousin。英语的cousin对应的苗语较多,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4)aunt。英语的aunt对应苗语的伯母、舅母、叔母、姑姑和姨妈。(5)uncle。英语的uncle对应苗语的伯父、舅舅、叔叔、姑父和姨父。4.breakfast(早餐)。传统上苗族对早餐的理解与英语中的“breakfast”的内涵差异较大。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是农耕民族,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传统上,苗族人一起床就挑水、煮饭、煮猪食,煮熟后一般已经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他们在这段时间吃饭、喂猪后便去干农活。他们称早上九点到十一点的这顿饭为早饭。早些时候苗族人没有手表或者手机,没有办法知晓准确的时间。在农忙季节,他们通常干活到天黑才回家。由于干活时间过长,他们早上出门时通常会带上饭,以供在下午两三点时吃,他们称这顿饭为午饭。天黑回到家,再做晚饭吃,吃晚饭的时间一般已经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黔东南苗族一般一日吃两餐”,“苗族大人小孩一般都不吃早点,如果你问他们吃早餐没有,他们往往理解成9至11时那顿饭吃了没有”,“苗族群众往往把城里人在十二时左右吃的午饭,视为他们在9至11时吃的早饭,因而他们问城里人吃早饭没有,实际指12时左右这顿饭吃了没有”。[8]由此可见,由于时间概念的不一致,看似简单的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supper/dinner(晚餐)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苗族学生来说,却会引起他们在理解上的混乱。5.green(绿色)和blue(蓝色)。英语和汉语都把绿色和蓝色分得很清楚,但黔东南苗语中的绿色和蓝色是同一个词。鉴于小学生的具体性思维强于抽象性思维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展示颜色的图片给苗族学生看或者进行举例说明,将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区分green和blue。除了英苗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导致苗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造成他们的混乱和学习困难外,由于说英语的民族和苗族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历史存在差异等原因,英语还存在着大量苗语无法对应的词汇。在苗语里,抽象和概括性的词比具有具体含义的词少得多,比如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reason(季节)、animal(动物)、plant(植物)、color(颜色)、hobby(爱好)、pet(宠物)、sign(标志)、country(国家)之类的英语概括词就难以找到完全能与之对应的苗语词汇。由于长期以来苗族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偏远,许多东西是苗族小学生没有见过的。这些差异造成苗族小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及文化空白,需引起授课教师的注意,并想法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一个词不仅仅是知道它在词典中的一个意思(或多个意思),还意味着知道什么词经常与它联合使用(它的搭配),以及它的内涵意义,包括它的语域和它的文化底蕴。[9]各民族的词汇存在着内涵差异,这容易引起外语学习者的思维混乱,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在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关注苗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对比英苗词汇的内涵意义和文化底蕴,能激发苗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词汇的文化障碍,深刻地理解词汇的意义,提高其学习效果。这个过程也能让苗族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曾玉萍.语言词汇教学中交际策略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0(1):88-90.
[3]王贵生.黔东南方言地理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56.
[4]吴平.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的调查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6):36-41.
[5]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6]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7]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
[8]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63.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2
一、振兴民族文化的尝试――“京剧进校园”
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曾经历过跟其它文化艺术一样被淡忘的命运。我们曾经的课堂上是没有戏剧的,许多学生不知道戏剧是什么?我们只看到一批批的外国人到北京和西安来观赏中国的京剧或秦腔,而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人对戏曲感兴趣,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事实上,京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语言、动作、服装、音乐等,对学生的综合艺术成长是非常有利的。2007年“两会”上教育界提出关于“京剧进校园”提案的商讨与实施,促成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全国10个省市区进行试点。“京剧进校园”成为文艺界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振兴民族文化的一种尝试。
这些年在“京剧进校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主要分为两派。赞同派认为京剧进校园是一件大好事,认为中国许多的传统文化都渗透在国粹艺术之中,将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京剧纳入教育体系,通过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是对我国千年文化遗产的保护。他们同时也认为要让京剧艺术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最为重要的是给它创造一个环境氛围,让这种传统文化能够在适合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自然生长。或许需要给学生们一些灌输,但这只是暂时的,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自然就会对京剧艺术产生一定的爱好。而质疑派认为京剧艺术的发扬光大并不是靠着学唱几首京剧样板戏就可以实现的,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又岂是学几个“样板戏”就能深刻认识的?推广京剧教育,振兴传统文化,本意虽好,但若行之无效,所得到的效果就未免会南辕北辙了。
二、 “京剧进校园”的实际意义――对一个群体的问卷调查研究
传承文化是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更要引起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京剧进校园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璀璨的传统艺术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那么最有发言权的也同样是这项政策所要执行的对象即广大学生了。笔者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希望通过对一个群体的调查研究,从一个层面来探索“京剧进校园”的实际意义。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问卷测试并得出结论:
1、作为一名正经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你所成长的20年左右时间中通过各种途径所接触过的戏曲艺术中,究竟学到或了解到多少关于我国传统戏曲的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第二项答案。这些学生所了解的戏曲知识仅仅是知道我国大概有京剧、越剧、川剧和黄梅戏等等戏曲种类,或者知道戏曲里有生、旦、净、末、丑等人物角色和戏曲表演里面有弹、唱、打等演出形式,都是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
2、作为一名大学生,试想如果让你从小在义务教育中能够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在你以后的成长中对戏曲的欣赏与热爱能否起到有效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五成多的学生认为从小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兴趣,在他们今后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与热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他们认为我国的戏曲艺术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产物,综合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等多方面艺术形式的精华,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国粹艺术,它的继承与发扬是绝对有必要的。其次,他们认为戏曲艺术要得到传承与发扬,更多的需要靠新一代的青年人。但是在今天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斥于耳边的几乎都是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也使得传统的戏曲艺术被忽视。
由此看来,戏曲艺术要得到传承与发扬,无论是戏曲中的表演形式与演唱风格都应该不断的改良与普及,这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对来讲,对于此项政策,也有持质疑和反对态度的学生,但是他们并不是从根本上拒绝戏曲艺术的推广与发扬,只是在执行的方法上有些意见。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都拥有不同的爱好和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力,再加上戏曲艺术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京剧不仅仅只要会听会唱就可以,我们更多的是要求去体会艺术的内涵与精髓。由于京剧艺术是一门从衣着行头、伴奏乐器、韵律唱腔、舞台语言的以及故事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具有十分严格的特定性、专用性的艺术形式,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还处在审美意识的形成期,其审美鉴赏能力一般还有待提高,对高深的艺术形式还缺乏鉴赏能力。因此,往往对内涵丰富的戏曲艺术会因缺乏欣赏能力而不感兴趣。同时,一些年轻学生看待事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果迫使他们接受不喜欢的艺术教育,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
3、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中也融入了一些戏曲元素的成分,你认为究竟是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更吸引你,还是融入了戏曲元素的现代流行歌曲更能吸引你,从而让你想去学习和欣赏更多戏曲艺术形式,并让你从中学到戏曲知识并形成爱好,请说出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不太能接受传统的戏曲艺术,转而喜欢当下带有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其实就是在里面融入一些戏曲的元素,给流行音乐添加另一种特别的带有古老韵味的元素,让听众耳目一新。从早期的融合摇滚与京剧细腻唱腔的《one night in 北京》到后来李玟所演唱的《刀马旦》,曲调带有浓郁的戏曲特色;流行音乐创作才子陶以京剧名段《苏在起解》为蓝本,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当中还将“苏三”成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词,特别是音乐前奏部分的京剧唱腔,让歌迷在瞬间就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心灵震撼,让京剧艺术以一种新的感觉为大家所欣赏。而现今最出名的R&B两大天王周杰伦与王力宏也极力推崇创作“中国风”的音乐。《盖世英雄》中不但有京剧的元素,而且对有戏曲“化石”之称的昆曲进行了大胆的音乐解析,的确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花田错》一出京剧的戏码喜剧中夹带着浪漫的爱情,而王力宏引用了这个美丽的名字改编成一首凄美的情歌“花田错”。 来自西洋乐风R&B的自由转音其Free的唱法正与京剧里特别将唱词中单个字拉长转音的戏剧性相似,“花田错”的精采之处正是王力宏巧妙的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让聆听者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而周杰伦在给电影《霍元甲》的主题曲谱曲和演唱时,加入一段现代韵律感的京剧花旦唱腔。这些流行歌曲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且通过这些流行音乐引发了人们对戏曲的兴趣。
因此,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想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戏曲艺术,就应对传统戏曲做更好的改良,让它更适应社会,将那些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速度的内容做修整并且增添一些更贴近我们现代生活的元素。戏曲艺术从它产生至今也经历了长期的提炼与升华,在唱腔、配乐、韵味上也曾经过许许多多历代艺术家的修改,它从来都不是不变的,在这方面,我国民歌的发展也类似。我国的民歌经历了从以前单一的“原生态民歌”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新民歌”形式。在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虽然也是我们传统艺术的精华,但是它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各种文艺形式如戏剧、电影、广播、电视、现场音乐会等得到大量的普及,这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大大增加,演唱民歌随之大量减少。在这种语境下,民歌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必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创作者把传统民歌的旋律填上新词的民歌形成了“新民歌”。这种民歌改变幅度各有不同,小的可能只是改变几个音或节奏,大的可以扩充结构,适当改变其旋律。它的特点就是在原有旋律与内容基础上做一些改变,让新的民歌与人民当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表现新社会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与生存下去的途径。民歌与戏曲艺术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既然民歌都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做出改变,那么我们的戏曲艺术工作是否也能找出一条适合戏曲艺术发展的出路呢?
三、振兴民族文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京剧进校园”为推广京剧艺术提供了一个渠道、一种可能,也表明了国家在振兴民族文化上的不遗余力,但振兴民族文化的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京剧虽有国剧之称,但由于观众流失等原因,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其地位已不复当年。这说明:当传统面临现实的挑战时,如果它仍然不能同现实社会做一定的融合,使其能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它就没有办法将它的内涵与文化通过作品带入社会中去,就会形成一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境遇,这是我们许多从事传统艺术的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与“京剧进校园”相对应的是,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在全国各地也逐渐走入校园,为振兴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在四川:北川中学将体现羌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标志的羌族锅庄等羌舞引入校园,普及了羌族歌舞,对地震后濒危的羌族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扬做出了贡献;双流县唯一一所成都市国学经典试点学校东升小学将川剧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学习“变脸”、“滚灯”等川剧绝活,博大精深的川剧艺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使孩子们加深了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了文化艺术修养,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凉山州昭觉县组织编写了类似于汉族传统社会中的“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特色鲜明的彝族传统文化读本《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并于2007年9月开始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全县中、小学课堂,该读本主要取材于彝族传统德育经典《玛木特依》以及彝族“尔比尔吉”(谚语、格言)和有关彝文典籍,以彝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为促进彝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际和谐,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南部县马王乡小学将人物造型独特、人物个性鲜明、表现形式多样、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民间艺术马王皮影戏引进小学课堂,使马王皮影这一陷入后继无人窘境的民间艺术瑰宝得到大力传承和发扬。在上海:金山农民画、南汇锣鼓书、奉贤滚灯、彩豆画、花泥画、烙铁画等民间艺术成为上海青少年民族文化系列培训活动的鲜活教材,使广大青少年通过不同的培训受到优质的民族文化教育,激发起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民族文化的种子”。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3
我国文学史是一部诗词发展的历史。从诗经到四言诗、乐府诗、五言诗到盛唐、中唐的格律诗、绝句,宋词的繁荣、元曲的兴起,现代、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可以说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词演变、进化、发展的历史。
从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文课本中,诗歌内容占的比例也比较大。
从教师自身语文知识来讲,诗词学不好或语文教师不爱好,这样的语文教师就知识结构来说是不合格的,不全面的。所谓诗词进校园,就是让学生把课本中的诗词学好,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学一些诗词创作的方法,能写一些简单的诗词。有此爱好、有此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正确加以引导、辅导、鼓励。使有这方面天赋的同学得到发展。
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被称为国粹,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传承与弘扬。
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更应该传承、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诗词、楹联文化。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华诗词学会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2002年,我省成功举办了“贵州省大中学生诗词大赛”。极大地推动了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校园诗教也在部分学校较好的开展起来。
我校自从开展诗词进校园以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深受社会、学生家长好评。
2008年3月,我校派教师参加县诗词楹联学会在教育局举行的全县中学教师诗词创作培训。培训教师回来后,又对我校语文教师、部分爱好诗词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教师又对学生进行培训,教师和同学们的诗词创作激情很高。
在“贵州省第二届大中学生诗词竞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获县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获州级三等奖1名,优秀奖三名;获省级优秀奖2名。这更加提高了师生的创作积极性。
县诗词楹联学会对全县的诗词进校园高度重视,鼓励我校教师认真学习诗词创作知识,义务到我校为师生们作诗词创作基础知识讲座。
在县诗词楹联学会、教育局、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于2009年5月成立了“罗甸县诗词楹联学会栗木中学分会”,诗词楹联学会的成立,使我校的诗教工作进一步开展起来。我们先后组织师生参加《罗甸县首届职工诗词大赛》《罗甸县第二届学生诗词大赛》,在这两次大赛中,我校师生多次获奖,特别是在首届诗词抢答赛中,我校学生获奖多达六人次。我校领导对诗词进校园这一工作非常重视,于2010年9月成立了“学校诗教美育办公室”简称“诗教办”,负责诗教有关工作。
于是我校的诗教工作有序的开展起来。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诗词创作比赛,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同时“诗教办”与学校“政教”、“团支部”等联合组织“红色经典”诗词活动。有条件的班级组织班级收会员现场采风活动。
2010年11月,政协主席陈邦禄、县教育局局长罗世辉、县诗联学会杜正尧会长等到我校指导工作,建议我校加强诗化校园建设,于是我校建设起了大理石诗化长廊,校园景点附有相应的诗词文化,这给学生起到了有形和无形的潜移默化作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说的心灵。
我校开展诗教工作近四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逐年提高,今年教学成绩尤其突出,我校今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同类校第一。
这充分证明,诗词进校园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有形和无形的促进作用。
诗词进校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从教师方面来讲,要进行诗词创作,要教好学生,自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积累知识,这就丰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这既武装了自己,有利于教好教学,也增强了自己的自尊、自信心。
教师在学生眼里,教师善于学习、知识丰富、说话幽默、风趣,知识全面。对教师也更为信任,这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教师知识渊博,从教师身上要学的知识很多。
从学校教学业务看,诗教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教学中应用广泛,在教育教学上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我县中考、各年级统考中,获前三名的都是开展诗词进校园的学校。
诗词进校园,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诗化教学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诗化校园更是对学生起着有形或无形的促进作用。
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携起手来,传承古典、弘扬国粹、齐昌教育,我们定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学校,步头中学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建设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区学校为目标,在八步区文化馆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瑶绣传习班,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学习瑶族刺绣技艺。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校瑶绣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非遗”进校园,掀起“瑶绣热”
据八步区文化馆馆长刘小春介绍,步头镇瑶族人口众多,瑶族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独特,瑶族妇女更是心灵手巧,喜欢在服装和帽子上绣上精美的民族图腾以及山川草木虫鱼等图案,瑶族服饰曾被赞誉为“七彩霓裳”“衣斑斓”。2006年,瑶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瑶族的服饰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瑶人着瑶服”的习惯已慢慢淡化,传统的刺绣工艺也在慢慢消失。年轻的瑶族女子大多外出打工,学瑶绣的人少之又少,久而久之,瑶绣很可能失传。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厅提出“非遗进校园”活动,八步区文化馆积极响应,成立了瑶族服饰保护性生产基地,考虑到步头镇居住的瑶族同胞较多,便向步头中学提出在该校开设瑶绣传习班的设想。步头中学廖富伟校长等校领导考虑到本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该校每年级都设有民族班),而且这些学生离家较远,周末基本上也留在学校,在学校开设瑶绣传习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涵养。“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活动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都有重要的意义。”步头中学校长廖富伟这样说道。在八步区文化馆的支持下,步头中学开设了“瑶族服饰”瑶绣传习班,并于2011年9月正式开班。
步头中学瑶绣班开班后,每周开设三节瑶绣课,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七节课。开班伊始,该校没有专任的瑶绣指导教师,为了把课程落到实处,步头中学聘请了当地优秀的瑶绣传习人李小连(曾获“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何婷婷、冯秀英三位老师到学校授课。三位传习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刺绣技艺高超,每到授课时间便来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刘小莲是步头中学的一名地理老师,现在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瑶绣班的辅导老师。她告诉记者:“我是瑶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有种亲近感,能够担任传习班的辅导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瑶绣班开班后,刘小莲和参加传习班的学生一样,从最基本的画图、配色、配线开始,一步一步跟着传习老师学习瑶绣。“一套西山瑶民族服装包括帽子、上衣、裤子、珠带、围裙等,制作过程繁琐、复杂,特别是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要有一定的刺绣水平和美术眼光才能绣好。”她这样说。因为热爱瑶绣,她学得特别认真,很快便掌握了瑶绣的技巧。渐渐地,她能给瑶绣班学生提供一些辅导和帮助了。现在,当传习老师不在学校时,刘小莲常辅导学生瑶绣。
在廖富伟校长等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该校的瑶绣班教室。教室里张贴着当地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简介和瑶绣的相关知识,还陈列着100多件有刺绣图案的瑶族服饰,廖富伟校长指着这些瑶族服饰说:“这些都是瑶绣班学生的作品。”
“我的太奶奶(曾祖母)、外婆和妈妈都会刺绣。”步头中学12(7)班的瑶族学生赵元媛告诉记者,按照瑶族传统习俗,瑶族少女从五六岁起就随女性长辈们学习刺绣,等到长大成人,还要绣好自己的陪嫁用品等。尽管生长在瑶家,可是赵元媛小时候对瑶绣并不感兴趣,因此没有向长辈们学习刺绣。参加学校的瑶绣班后,她对瑶族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慢慢喜欢上了瑶绣,不仅在课堂上非常用功,课后还经常练习,“有时候睡前还要绣一绣呢”!她除了向传习老师学习,还虚心地向家里会瑶绣的长辈们求教,没过多久就熟练掌握了瑶绣技艺。
瑶绣班的成立在步头中学掀起了一股“瑶绣热”,目前,该校的瑶绣班已有54名学员,不但瑶族的学生学瑶绣,壮、汉等其他民族的学生也积极加入到瑶绣学习队伍中,不但女生积极报名参加,有些男生也参加。瑶绣班的学员不仅在校内学习,还深入到瑶山的田间地头,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瑶绣。
瑶绣为依托,
民族文化“走出门”
“这是我绣的上衣和围裙。上面都绣有神犬图案,因为神犬是瑶族祖先盘王的化身。”步头中学11(4)班的赵妹二向记者介绍了她的瑶绣作品。她在初一时就开始学习瑶绣了,在学校举办的几次瑶绣作品展上,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奖。赵妹二告诉记者,该校要求瑶绣班的每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独立完成一件瑶绣作品,并于期末举行瑶绣作品展,从中评选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将会陈列在瑶绣班的教室里。
不仅如此,步头中学还让瑶绣班学生走出校门,向市民展示积淀着千年历史的瑶绣文化。2012年6月,在贺州市灵峰广场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保护性生产基地”步头中学瑶绣班成果展示会上,瑶绣班全体学员向市民当场展示了他们的精巧绣工,引来大批市民关注和称赞。除了赵妹二,与她同班的黄月英、赵先味等同学也参加了此次展示活动。黄月英说:“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登上舞台,是瑶绣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
瑶绣作品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了瑶绣班学生参与瑶绣学习的积极性,还让瑶绣文化在校园内外得到推广,许多一开始持观望态度的学生也纷纷报名参加瑶绣班学习。
“开设瑶绣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廖富伟校长说。该校瑶绣班开班后,学校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和交流,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还加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民族团结教育在无形中得到促进。2013年,步头中学学生参加贺州市八步区民族团结竞赛获得三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奖”。带队老师刘小莲说:“与过去相比,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深入了。”
步头中学瑶绣班不仅传承发扬了民族刺绣工艺,还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向人们展示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魅力。2012年6月,在贺州市第三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上,步头中学瑶绣班的全体学员参与了压轴演出;2012年12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贺州慰问演出时,曾向步头中学瑶绣班借用大批学生自制的瑶族服饰;2013年5月,步头中学瑶绣班迎来了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关注和指导……前文提到的赵元媛告诉记者,她两次到南宁,不仅参加了“文化遗产日”活动,还于2013年9月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相关活动,参与了贺州瑶绣展示。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展示活动中,与会嘉宾们对色彩艳丽的“五彩瑶绣”赞不绝口,对瑶族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5
1. 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原因
城镇化趋势和外出打工经济,现代化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现代化,使我们的苗族民族舞蹈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消失;陆坪拥有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尤其是独具特色的苗族板凳舞,金钱杆,芦笙舞,抢花包等舞蹈,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舞蹈教学资源。
2. 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尽可能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苗族舞蹈文化资源,并对其流传、演变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存、丰富、完善、填补、发展传统舞蹈文化,实现多彩贵州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所收集的苗族舞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功能的分析,形成可操作的课程和教材,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通过有效而多样的舞蹈教育方式,传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舞蹈文化。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舞蹈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将其文化内化,感悟心灵,从而使师生更加珍视传统舞蹈文化瑰宝,使其发扬光大;发挥本地优势,扩大舞蹈课程的范围,增加舞蹈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让更多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的舞蹈教育,培养农村艺术人才,巩固“两基”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目标
收集整理苗族舞蹈舞蹈资源,丰富、完善、发展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构建多种课程及教材呈现样本,并让其形成可以操作实施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普遍推广的目的;通过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舞蹈教师队伍;努力增强他们对本地方传统舞蹈文化的感悟能力,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舞蹈文化,形成对优秀传统舞蹈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4. 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
苗族舞蹈文化资源物质形态图像、影像资料(舞蹈动作,服饰特作、舞蹈实用性);苗族舞蹈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当地人民的生存方式、价值观的理论分析;苗族舞蹈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制作方法的分析;苗族舞蹈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分析和课程建构;
苗族舞蹈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研究。
5. 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过程与做法
在“苗族舞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这个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课题的开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是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条件,健全的机制是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根本保障,创新则是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生命所在。具体而言,我认为做法主要应有以下几点:
1、宣传发动,营造课程开发与利用氛围。2、网络人才,组建课程开发与利用队伍。3、反复论证,筛选课程开发与利用内容。4、田间调查,搜集苗族舞蹈舞蹈文化资料。
6. 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成果
6.1 建构了校本舞蹈课程:舞蹈教师在舞蹈课堂中合理的使用了这套校本教材,使同学们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2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在舞蹈课堂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范文6
一、一档音乐专题:《当民歌遇上钢琴》致敬中国钢琴音乐百年华诞
为纪念中国钢琴音乐百年,2015年2月,我们曾经制作了音乐专题《当民歌遇上钢琴》,采访了鞍山音乐家协会主席毕长城和副主席贾延飞,介绍了他们为纪念中国钢琴音乐百年组织编撰的《中国民歌钢琴曲集》 (汉族卷)(少数民族卷) ,该书在2014年10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社出版发行,该钢琴曲集收录了200首中国民歌钢琴曲。之所以会选择两卷各100首,也是为了纪念中国钢琴音乐百年。
该曲集是全国首部涵盖56个民族民歌的钢琴曲集、首部涵盖中国全部行政区域并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民歌钢琴曲集、首部涵盖从初级到高级钢琴爱好者使用的民歌钢琴曲集。两位主编在鞍山是有名的钢琴教学带头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源于对完善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经过不断论证,决定沿着中国民歌这一脉络,经历采风、考察组织创作、教学实践研讨、筛选和审校乐谱,一直到付梓,历时三年编写了《中国民歌钢琴曲集》。
该书填补了钢琴教学初、高级阶段没有系统对应《拜厄》《车尔尼599》《车尔尼849》《车尔尼299》的中国作品配套教材的空白,对加快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教育体系做出了贡献。中国文联副主席、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在采访中称之为具有“教科书” 意义的钢琴小品集,让学钢琴的学生能更全面、更系统地去感受中国民族音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和欣赏演奏能力。作者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近七十位青年作曲家进行再次创作,全书的音乐语言风格多样。鞍山音乐广播当时以此音乐专题《当民歌遇上钢琴》致敬中国钢琴艺术之旅百年华诞(自1915赵元任创作《和平进行曲》算起)。百年来,几代国人音乐家遵循“洋为中用”的理念,创五声调式和声理论,将优秀的传统民歌改编成钢琴作品,可以说孜孜求索终获累累硕果。节目播出后,让听众在对民族音乐了解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延伸推广策划:《民歌悠扬》弘扬民族文化
鉴于广播和音乐共同的听觉属性,加之在全国还没有这样一个系统全面的介绍民族音乐的广播节目,我们在播出音乐专题《当民歌遇上钢琴》后又策划了长达186集的大型音乐系列专题《民歌悠扬》,近水楼台地邀请鞍山音乐家协会两位主席为节目顾问。此前,我国的作曲家、钢琴家也尝试过将民歌改编成钢琴曲,虽也有经典之作,但这些作品难度普遍偏高,受众面小,适合青少年并利于普及的民族钢琴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已故中央音乐学院黎英海教授曾写中国民歌钢琴小品集,但没能正式出版,也鲜有人听到听全,留下无限遗憾。制作音乐系列专题《民歌悠扬》,通过广播这一大众媒体使民歌音乐跨越时空与钢琴相遇,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高雅艺术。每期10分钟,短小精悍,首先介绍一首民歌的背景, 比如《八月桂花遍地开》习惯被称为江西民歌,实际是根据河南南阳民歌曲调填词而成,而且是南阳地区第一个苏维埃县级政权成立歌曲,所以一般会被划为河南民歌;接着介绍国内现有的演奏或演唱版本,然后再按《中国民歌钢琴曲集》中的曲谱用钢琴演奏这首民歌。在每期节目的最后,采访书中负责将其改编为钢琴曲的作者,由这些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的专业人员畅谈创作感想。
选择曲目时,从30个省级行政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民歌主要源起于广东省,、新疆没有或极少有汉族民歌,故这四个行政区的汉族民歌不单独列入)的汉族民歌中精选100首,从55个少数民族民歌中精选100首,共计200首分别进行钢琴曲的编创。
中国民歌是一个美妙而丰富多彩的宝库,由于东方民族音乐中的语义化特点过于明显,加之在创作时与西方乐器的融合上存在不小的技术难度,使得编创工作更加艰难。这些青年作曲家是中国音乐的新生力量,他们在编配钢琴曲时,在保证民歌原有风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怀着对弘扬民族音乐的崇高使命感,创作中,在呼应西方各流派钢琴音乐的同时,更加注重探索中国音乐元素的内涵,解构其基因,笔触力图形象生动,着力突出旋律性,对众多的前辈开拓者研究出的中国和声语言予以继承,并注重以传统与现阶段内更具先锋性的和声语言的开发使用。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尤其是年轻的听众只通过一些电视的选秀节目偶尔听到一些经过改编的民歌,而通过《民歌悠扬》节目,他们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歌曲调和其背后的民俗故事。比如新疆哈萨克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又名《都达尔和玛丽亚》,我们就播放了玉米提演唱的和选秀歌手平安在中国之星第八期中演唱的两个不同的版本,让当下的年轻人对民歌这一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音乐多一些了解,鼓励大家多听多唱民歌,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促进社会和谐。
三、开辟线下活动:“民族音乐进校园”普及高雅艺术
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我们从听众的反馈里了解到: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传承民族音乐仍然任重而道远。很多孩子对中国民歌的概念几乎是空白的,令人非常痛心。于是,鞍山音乐广播开始积极思考,怎样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中国民歌?最后我们想到了校园铃声。
在鞍山音乐广播的策划下,毕长城和贾延飞两位作者从《中国民歌钢琴曲集》中,挑选出注重青少年心智开发题材的30首经典民歌,并将其录制成校园铃声,让学校充分运用课间铃声,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的普及宣传,被鞍山市教育局认可并上传到官方网站上,供全市中小学自主选择下载使用。
随后,鞍山铁西公益小学和海城西关小学率先采用民歌校园铃声,以往相对单一的铃声被优美的民歌铃声所取代,清晨,听着悠扬悦耳的民歌铃声走进学校;上下课时婉转动听的民歌铃声再度在耳畔响起。学生喜欢这些优美的旋律,而这些民歌铃声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达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有“声”的独特教育效果,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书画展览等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查背景资料、查歌词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56个民族的音乐和特点,丰富了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孩子们对中国民歌有了深入了解。
“中国民歌钢琴音乐校园铃声曲”在学校的普及推广过程中,鞍山音乐广播的主持人还会同鞍山音乐家协会的同志一起做校园铃声宣传展,做题为《民族音乐进校园》的讲座,使师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传扬的信心和决心,为民族文化传扬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还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升旗仪式、班会、音乐课等多种渠道宣传民族文化。
例如,在铁西公益小学,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自主选择一首校园铃声曲,全班学生及家长共同探究民歌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东方红》、《北京金山上》、《青春舞曲》、《拥军花鼓》等歌曲的资料收集中,了解了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表达的情感、民族风情等,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鼓励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和公民意识。达到了“德育满天下,文化传万家”的教育目的。海城西关小学在师生及家长对“中国民歌钢琴音乐校园铃声曲”有了深刻的认知的基础上,又鼓励学生用书法、绘画、手抄报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喜爱之情,自制的的民族音乐书签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宣传板,把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激发了学生从小立志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友善、思考、独立的优良品质在活动中逐渐养成和提升。
四、拓宽推广范围:校园铃声研讨会提炼传播价值
去年六一前夕,鞍山音乐广播、 鞍山市音协、鞍山市教育局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在铁西区公益小学举办了一场“越听越爱听 民族音乐进校园”的校园铃声研讨会。现场将67首中国民歌钢琴曲改编的校园铃声作为第67个儿童节的礼物送给孩子们。
研讨会现场,大家对鞍山音乐广播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媒体责任感,以及毕长城、贾延飞两位作者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母语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民歌钢琴音乐校园铃声曲”丰富了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爱我中华”的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普及推V活动,让素养的种子“浸”脑、“润”心。67首中国民歌校园铃声钢琴曲得到了省内教育专家、音乐专家的高度认可。原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省音协主席、著名作曲家潘兆和高度赞扬此举,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国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巧妙运用;原沈阳市委教科工委书记宫侠说:“民歌音乐进校园,鞍山的具体实践是成功的,体现了‘渗透’的力量。”原沈阳市文广新局局长谢石说:“这种校园铃声的使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值得推广。”
为了将民歌校园铃声普及到更多的校园,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鞍山音乐广播和鞍山市音乐家协会又向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申请捐赠这67首校园铃声,相信经过全国范围的推广后,保守估计,全国全年理论收听人数将达8千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