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科学的定义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1

[摘 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一理论的落实与研究,让学生的理解更逼近数学的本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数对 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基于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要走在学生思维的前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前不久,本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在试教过程中,“拓展训练”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报几个数对,让我们班一列或者一行的同学都站起来呢?

生1:(3,1)(3,2)(3,3)(3,4)(3,5)(3,6)。

生2:(1,1)(2,1)(3,1)(4,1)(5,1)(6,1)(7,1)。

师:我只要说出一个数对,就能让一列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师板书(5,x),第五列学生全部站了起来]

师:瞧,一个数对就可以让一列的同学站起来,我厉不厉害?下面,老师来个更厉害的![师板书(x,x),然后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这时师发现不对,马上进行提示:“当x=1时,数对是(1,1);当x=2时,数对是(2,2)……”此时,大部分学生坐了下去,可仍然还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站着。看到这个情形,师只得请还站着的、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这部分学生最终迟疑地坐了下去]

师:看这些同学的位置,他们的行数和列数都是相等的。

师(站在教室前的一个角落):如果我的位置在这儿,你们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吗?

生3:(0,0)?

师:对!我的位置就是(0,0)。

思考: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课后笔者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采访:“为什么刚开始看到(x,x)时,你会站起来?这里的x可以是0吗?你能用除(x,x)以外的其他数对,表示刚才课上最后站着的同学的位置吗?(出示一张课上用的班级座位图)如果有个数对是(x,x+1),你觉得哪些同学应该站起来?”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所期待的思维上的发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x可以表示任何数,所以当(x,x)出现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数对可以表示每一个人的位置。从学生对访谈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定格在“任何数”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x,x)可以是任何数,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只能理解这里的x表示的是第几列或第几行,即整数。数对(0,0)也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不存在第0列或第0行,通过访谈中的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数对存在困惑。从学生回答访谈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现在还不能综合分析一个数对中行数和列数的关系。(x,x)与(1,1)(2,2)等数对都应被看成是一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x,x)与后者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即到达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执教教师并没有从行与列之间的关系着手,而是仅仅停留在具体数对中,导致没能促进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笔者以为,即使执教教师着力于(x,x)和(0,0)的分析讲解,但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形式运算的含义呢?所以,笔者认为此环节的设计是有所欠缺的。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必须要努力逼近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核心价值。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断构想。

师(出示下图):你认为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只用一个数不行吗?为什么?

师(出示右图):它的位置又该怎么表示呢?(生答略)

师: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只需一个数,在一个平面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会不会有需要三个数才能确定位置的情况?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2

行为会计源于美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颇为重视,广泛开展研究和运用,使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当今世界会计中最有希望的会计发展新领域。笔者拟通过对行为会计的概述、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的描述性概括,促进对行为会计更加全面认识的形成,并就行为会计的发展前景作简要评述。

一、行为会计概述

1.行为会计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兴工业不断涌现,使生产过程日趋复杂,企业的传统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而引起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已经不仅限于依靠对“物”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潜能挖掘和发挥。面对这种形势,就要求人们广泛地运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来研究生产过程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梅奥教授将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成了当今风靡全球的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雏型。这一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管理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会计理论学术界将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会计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时,导致行为会计学这一会计学科新分支的产生。行为会计学超出了传统会计的收集、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职能范围,通过考虑人的行为同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一组织社会性的一个侧面,成为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2.行为会计的定义AhmedBelkaoui在其著作《行为会计》中把行为会计描述为“行为科学在会计中的应用”,认为“行为会计将自身与这样的人类行为——即与会计信息和会计问题相关的人类行为联系起来”。T?Hofstedt和J?Kinard在发表的《行为会计研究的战略》一文中认为,行为会计研究是“关于会计人员、或受到会计机能(AccountingFunctions)和会计报告影响的非会计人员行为的研究”。GarySiegel在所著的《行为会计》中对行为会计作了如下描述:“行为会计阐述会计系统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和使用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系统之间关系的考虑,行为会计反映一个组织的社会维度。因而,是为会计人员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由此可见,虽然对行为会计的表述稍有差异,但是都强调了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的科学”,认为行为会计超出了传统会计关于收集、确认、计量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常规做法,它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的关系,并与设计、构建和应用会计系统密切相关。

3.行为会计的基本内涵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还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反映作用,这与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动。新晨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国际 公益旅游 定义分类 定义研究 研究综述

引言

“公益”指公众的利益或大众的利益。公益旅游(Voluntourism)是时代的产物,它最早由带有宗教慈善色彩的参与动机,最终发展为动机多样化的现状。现代意义上的公益旅游起源于美国,随后传播到欧洲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国外的公益旅游已经开始从事跨国项目,比如Grimm和Needham(2011)调查人们为什么出国旅游,并且旅游者为什么较小范围地选择国家、组织或项目。而我国学者大多从公益旅游项目角度进行研究,鲜有对我国大学生公益旅游展开的研究,比如李晓琴等(2007)提出公益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可以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低技能的清理工作或医疗救助,也可以是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笔者将公益旅游的定义进行归纳和总结,试图使人们对其概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国际公益旅游的定义研究

(一)方式型定义

在国际上,目前公益旅游理论界广为接受的定义是由学者Wearing提出的方式型定义。该定义认为公益旅游是因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去作志愿者活动和度假,包括援助或支援贫困者、保护环境等行为,这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与Wearing强调组织性的方式型定义不同,学者Scheyvens (2002)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声张正义的正义旅游,也是一种西方国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做一些保护性工作的过程。我国学者宋聪(2007)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业余的旅游方式,虽然自愿并不计报酬,但不能作为固定职业。从志愿服务的非盈利角度考虑,戴玉秀(2008)阐述公益旅游具备了志愿服务的属性,并将其定义细分的更为明确:广义上公益旅游是指因在异地进行志愿者服务,而引起的一些非营利活动的总和;狭义上公益旅游是指旅游者因各种原因在异地,进行的包含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二)体验型定义

本文所指的体验型定义,是指社会互动体验。社会互动体验是公益旅游的主要内容,正如Wearing和Neil (2000)将公益旅游概括为动机多样化、潜在互利和重塑形象的社会互动三部分内容。社会互动体验的本质是双方受益,使志愿者和参与地双方均获益。研究者将社会互动体验分为利己性体验和利他性体验两类。利己性为社会的深层互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体验,发达国家更加关注这种利己性的个人交互体验,并侧重于研究包括休闲体验、文化体验、人际交往体验等内容。我国台湾学者江明修(2004)强调了获得心灵满足和自我学习的利己性的必要。相比之下,利他性是社会的浅层互动,注重具有贡献特征的目的地社区的积极响应。在发达国家的文化背景下,McIntosh和Zahra(2007)提出公益旅游体验的本质是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的利他性。贡献是利他性体验的典型表现,Mark Rogers(2007)也认为公益旅游不仅包括对目标对象(目的地社区及其居民)做出利他性的积极贡献,而且还应具有利己性的休闲体验。Ooi和Laing(2010)指出,对社会、自然和经济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是理想公益旅游的基本条件。

(三)要素-特点型定义

国内外学者将公益旅游视为一种包括生态旅游要素、志愿者要素、公益要素、休闲要素等多种要素结合的旅游平台,它既具有Stebbins(2004)认为的互相联系的特征作用,又具有熊剑峰等(2011)提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以公益元素为主的特点表征。

基于净化的非理性特征分析,公益旅游被看作是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和教育性的一种可替代性旅游(非大众旅游),追求的是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避开传统的快乐论和逃避论,Zahra和Mcintosh(2007)也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净化之旅。而对于可替代性、讲求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而言,公益旅游则追求的是理性认知上的效用最大化,正如我国学者吴英鹰(2012)提出的观点:公益旅游是一项微利的旅游产品,也是开发旅游企业时更多考虑社会效益的专门性产品。目前,在要素-特点型定义的层面上,国际上对公益旅游是以公益服务为主,还是旅游活动为主的认知还不能统一。

国际公益旅游研究综述

(一)背景及相关性质

1918年前后,公益旅游以国际救助的形式传入欧洲。现代公益旅游的雏形,则产生于1928年的西欧莱茵河流域的列支敦斯登。1961年3月,美国的“和平队”前往发展中国家执行所谓的“援助计划”,标志着最早的公益旅游诞生,可见早期的公益旅游具有一定的国际扩张和殖民特征。1991年,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校友们发起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是公益旅游发展成熟的标志。公益旅游经由欧洲传入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仅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

公益旅游者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志愿者自愿捐助,参与公益旅游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徒步旅行。其受益本质是增加社会的潜在价值,并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公益旅游的感知强度和调查的可信度不同,研究者消化和吸收李湮等(2011)的研究成果,提出目前理论界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态度仍处于开发初期的愉悦阶段。我国学者提出,公益旅游是附加了异地性、暂时性、旅游特质等特点的志愿服务。Barbieri等(2012)也更进一步指出,公益旅游包括服务商、志愿者和志愿活动三种要素,研究者称其为“公益旅游三元素”,认为非盈利状态是公益旅游项目的本质特征。

(二)动机理论

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动机的直接驱力是行为,遵从“需求-动机-行为”的行为科学规律。兴趣是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动机。Barbieri等(2012)通过研究表明,渴望帮助当地社区的兴趣是公益人士的首要参与动机。Campbell和Smith(2006)以海龟为研究对象,也发现了志愿者的主要动机由兴趣产生,并表现出一种保护动物的精神诉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采用行为科学对公益旅游进行动机分析,而较常运用的动机分类框架是推-拉因素理论。推和拉的因素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推在前、拉在后。在推-拉因素理论中,一为心理类的、与内在需求有关的“推力”动机,比如逃避现实、免除压力的欲望等具有非选择性的旅游活动项目。二为目标类的、与外在属性有关的“拉力”动机,比如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等具有认识导向的旅游活动项目。

(三)分类及体验研究

公益旅游是一年内的旅游活动。在时间范畴上,可划分为短期公益旅游和长期公益旅游。短期公益旅游的时间界限为1周,1周至1年的则为长期公益旅游。短期公益旅游在国外较为流行,比如东非卢旺达的AIDP组织。同时,公益旅游也是一种体验型活动,其本质是跨文化体验和社会团结体验的社会互动体验,组织方的任务是帮助参与者完成从日常生活到体验型生活的情感过渡。对公益旅游体验进行研究时,可以进行减少自发性的小组修改,以尽量避免或减少观察效应。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会产生旅游者的不确定性规避现象。具有自利性的跨文化差异,追求自我的体验获得,尤其在国际团结运动的背景下更为明显。与正义旅游结合,进行跨文化本质研究,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人权、责任等的政治素养。而具有他利性的社会团结体验,则强调利社会贡献,典型代表是简称ISM的国际团结运动(the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ISM组织使用无暴力和直接行动理论,反抗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非人道行为。另外,Barbieri等(2012)则另辟蹊径,提出了体验融合的概念,发现公益旅游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自我发展和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并将参与者与当地的人和生活方式进行体验融合的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强调组织性的方式型定义是国际公益旅游理论的主导,其他研究主要在非盈利角度展开,比如对声张正义、业余、志愿服务等公益旅游的方式型定义。具有社会互动属性的体验型定义所倡导的本质是使志愿者和参与地双方受益,研究者将社会互动体验分为深层和浅层互动,即利己性体验和利他性体验两类。比较具有利己性的休闲体验而言,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的利他性是体验型定义的本质,而做出利他性的积极贡献则是理想公益旅游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学者对公益旅游的要素-特点型定义的认知侧重尚不统一。有些学者认为应以公益服务为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以旅游活动为主。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者对公益旅游的性质、动机、分类、体验等特点进行综述,指出现代公益旅游的发展雏形、诞生及发展成熟的标志。在背景及性质层面,阐述了公益旅游的资金来源、收益本质、主要动机、组织方任务、社会互动体验、体验融合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引入行为科学理论和推-拉因素理论并进行动机分析。在时间范畴上,将公益旅游划分为短期公益旅游和长期公益旅游,并对公益旅游项目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国际上的公益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兼具公益性和娱乐性的新型大众化旅游方式,其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研究者在对公益旅游定义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展开综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益旅游的知识体系,对公益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公益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开伟.论科学的公益决策[J].统计与决策,1996(6)

2.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12(3)

3.周旭,郑岩.大学生公益旅游认知与行为调查研究[J].前沿,2012(24)

4.李晓琴,何杰.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项目策划—以贡嘎山海螺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商业研究,2007(4)

5.马晓煊,张亚维,黄春宇.国内外公益旅游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J].旅游论坛,2011(3)

6.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地区为例[D].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2007

7.戴玉秀.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0)

8.江明修.青年公益旅行家培植计划[Z].台湾公益资讯中心,2004

9.熊剑峰,明庆忠.公益旅游:内涵、价值及体验本质[J].旅游论坛,2011(4)

10.吴英鹰.公益旅游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1)

11.李湮,李雪松,郭峦.西双版纳傣族园村民的旅游态度演变和利益认知程度研究[J].江苏商论,2011(8)

12.娄世娣.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经济经纬,2002(1)

13.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人体;生物;摩擦学

高中生物课程显示人体器官会相互之间出现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其中最明显的是牙齿以及头发等比较容易外见的摩擦,这种研究摩擦行为的学科被称作人体生物摩擦学。我国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时间大约为40年,但生物研究中利用摩擦学知识的时间已经达到5000多年。目前,人体生物摩擦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体(动物)内的摩擦逐渐转变为适应性好、性能优越的天然摩擦副,这种天然摩擦具有人工摩擦不能比拟的优势。由于我国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认知比较模糊,我们在实际学习中,难以对其特点以及学科问题进行了解。伴随着现代人体生物摩擦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对于生物摩擦学寄予更多的关注,由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

一、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生物摩擦学包括人体生物摩擦学和动物仿生摩擦学,这里主要针对人体生物摩擦学进行研究。目前,我们高三生在实际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知识认知中,主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人体器官的摩擦研究上。现阶段,国内外的生物摩擦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摩擦,人体摩擦研究主要是应对生物研究,对于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一)摩擦学定义

在1966年P.Jost提出摩擦学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人体生物的摩擦、磨损、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可以看做表面行为科学。D.Dowson andV.Wright在1973年提出生物摩擦学的定义,主要针对与生物系统相关的所有摩擦学问题展开研究。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特点

摩擦副主要是由人体构成的,人体能够在生物环境中产生摩擦学行为,本身具有自适应能力。人体生物摩擦的磨损行为容易受到生命物质(细胞、蛋白质)的影响,这种行为会引起体内的物反应。现阶段,人体生物摩擦学学科包含多学科的内容,包括医学材料、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并且涉及的内容要求的综合性较强,相比较传统的人体生物摩擦学,现阶段的摩擦学的知识更加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

(三)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对象

人体生物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感官器官(头发、眼睛、)以及组织器官(人工关节、心脏),同时也对人体的牙齿、口腔(舌头、喉咙)等进行性研究。由此可见,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扩展至人体的全身,一般摩擦小至血细胞、大到髋关节都在实际运动中出现摩擦。人体生物摩擦现象包括人体的损害,例如人体出现的皮肤损伤(血泡、红肿、摩擦损伤等),严重时,摩擦现象包括人工心脏异常跳动,由于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医学的治疗会产生积极影响,其中的人工关节摩擦(骨折、骨脆声、骨摩擦等)对于现代骨科的外科治疗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数据显示,其中相关的论文研究有95%左右,这种情况导致我们高中生对于人体生物摩擦的认知出现偏差,将其简单的看做人工关节的摩擦学问题。现阶段,随着现代生物研究的扩展,高中生的基本认知也逐渐扩展,对于牙齿、头发、眼睛、皮肤等人体生物摩擦学行为也有一定的认知。

二、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问题

目前,人体生物学摩擦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关节、牙齿、皮肤等摩擦研究中,人体内部血液摩擦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血液摩擦具有极大的现实研究意义。血液输送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血液也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人体内的血液输送主要是与动脉血管内壁进行摩擦,尽管血管内部具有光滑的衬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输送时的摩擦力,加快血液的输送速度,但仍不可忽视血液的摩擦作用。在血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内壁的脂肪、胆固醇的影响,血管内壁加厚,导致血管内壁的光滑度降低,这种情况下,血液的摩擦力不断增强,当摩擦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血管出现破裂,或者是在血管内壁形成血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正是由于血液的摩擦研究较少,因此人体生物学的血液摩擦研究才是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结语

人体生物摩擦学作为现阶段高中生物学习不能够忽视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将关注重点放置在研究较少的内容上,通过具体的实验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意义,能够对人体生命的健康质量进行监控。“人”和“本”合二为一就成为“体”,由此可见人体研究是现代生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现阶段的问题研究中,在了解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对人体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利晓,张永振,牛永平,李健,孙乐民.人体步进摩擦的研究现状[J].工程设计学报.2010 (1):61-65.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5

用户均衡的定义最早由Wardrop提出,考虑到出行者的认知偏差,Daganz提出了随机用户均衡概念,之后的交通分配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Kim等[1]放松用户均衡的基本假设,指出完全信息假设对道路交通网络配流产生的影响最为严重; Zhang[2]对动态随机用户均衡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Xu等[3]建立了基于内生参考点的用户均衡模型及其在拥挤定价中的应用;Zhang等[4]提出了随机供给与随机需求下的鲁棒Wardrop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由于以上成果的基本假设更为合理,研究背景也越来越接近现实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也使得越来越多关于用户均衡建模的研究对出行者的行为假设更为重视。

对于大规模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而言,任意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 OD)对之间连通的路径通常有多条,但乘客并非考虑所有的连通路径。一般来说,乘客会根据其个人偏好选择他们认为出行时间最优或换乘方式最优的路径,该抉择过程往往基于乘客的有限理性决策。公流是指在城市公交网络结构和相关参数(如客运能力、发车频率和车头时距分布)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模拟乘客的出行行为,推导出乘客在公交网络上的分布情况,将已知或预测得到的OD对间的客流量按照一定的分配准则分配到各个有向公交路段,从而得到公交路网中各个路段的客流量和出行阻抗。概括而言,公流问题的表象是乘客的出行行为和现象,其结果是获得公交系统内各公交路段(或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和其他一些指标,其核心则是如何描述乘客在公交网络中各个起讫点对之间的路径选择问题。

然而,现有关于公流问题的研究大多对乘客出行做完全理性假设,这有悖于行为决策理论的最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Grling[5]指出不考虑行为科学的理论成果对出行者选择行为做完全理性假设是城市交通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Kahneman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总是基于有限理性决策且决策过程中存在参考点依赖[6]。因此,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结合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形势,针对公交网络的特殊性,提出符合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且易于确定的广义公交路径概念,综合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各路径的关键阻抗,建立考虑乘客感知的公交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用以反映乘客的择路行为,以期得到更合理的配流结果,从而为交管部门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科学有力的决策参考。

1公交网络描述

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6

摘要: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犯罪嫌疑人异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状况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近几年,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渐渐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

关键词: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刑事侦查 应用

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犯罪嫌疑人异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的特点,从而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状况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近几年,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渐渐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手段。

1.1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产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兴起是侦查领域里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也许,自从有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天起,心理学就一直被类侦查人员或侦查人员应用于他们所遇到的各种与刑事侦查有关的工作中。但无论如何,由于这类侦查手段未广泛应用,这还不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的刑事侦查技术的手段。但是,有人试图将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知识应用于司法方面得益于犯罪心理学、行为科学、犯罪学等这类学科的慢慢兴起,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也由此产生。

1.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定义。通俗的来讲,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根据犯罪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进行心理分析,是全面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并涉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寻找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破案的一种刑事侦查手段。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有人将其定义为“建立在其所实施的犯罪分析基础之上的个人主要行为和人格特征”。这一定义不仅从犯罪心理画像的结果入手定义了犯罪心理画像,强调了犯罪心理画像的任务在于辨认犯罪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而且还指出了犯罪分析――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基础。

1.3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中国的出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专门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部门正式成立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州立联邦机构和执法机构大都设立了这样的心理画像的部门。北美洲加拿大,欧洲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执法部门也设有专门的画像部门,有专门从事心理画像工作的工作人员。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一套根据犯罪现场痕迹,来探究分析罪犯嫌疑人的心理,从而勾画处案犯外貌及形象的方法。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行为性格和行为特征之间关系数据库的逐渐成型,这门技术就会成为真正的刑事侦查科学技术。而随着中美两国执法机构交流的逐渐加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在西方被广泛采用的“心理画像”技术,在我国得到推广运用并极大促进了我国刑事侦查技术的发展。

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

2.1 人们起初对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运用的看法。一种新的技术,一门新的科学,当它还不成熟时,人们对它难免产生各种疑虑。而且,犯罪刑事侦查领域对指纹、足迹等痕迹的检验测试来不得半点含糊的,是必须用科技手段进行实证的,用于刑事侦查的技术手段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人们会这样怀疑,这种可以被称为艺术的方法是否能在刑事侦查的领域上派上用场呢?所以人们对当时刚刚产生的尚在襁褓中的“轮廓描绘的艺术”的新生儿,当然不会达成共识。但随后的事实证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具有很大作为,并且很好地推动了刑事侦查手段的不断进步。

2.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的应用。顾名思义,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与犯罪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刑事侦查。可以这样说,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随着刑事侦查手段的发展而产生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并不是犯罪心理学家的主观臆断,而是犯罪心理学工作者在总结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它是科学的,客观的,不是凭空杜撰的。

二十世纪末,对犯罪嫌疑人讯问,搜索痕迹进行追踪,一直是一种很重要的刑事侦查的手段。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发展使刑事侦查又多了一种侦查手段。犯罪个性心理特征是犯罪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犯罪经历中渐渐形成的,与他的工作、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方面关系密切,这种心理特征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并成为了一种行为定势。在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这种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会通过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而留下心理痕迹。这构成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研究的理论体系,心理画像技术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将其进行了新的拓展。从思维过程上,从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心理,反之从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所处环境而达到从犯罪行为认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

因此,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加以分析,描绘出犯罪心理特征,对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其研究并扩展刑事侦查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该技术采取从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从犯罪心理分析犯罪人的外部生活环境从而达到从犯罪行为来认定犯罪人的研究思路。心理画像技术改变了过去研究罪犯原因的侧重点心理痕迹因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所影响和制约,利用倒置的犯罪心理学的原因论,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心理痕迹理论与现场物质痕迹进行联系分析,再狡猾再顽固的犯罪分子也抹不去自己的心理痕迹,就能突破传统侦查手段的瓶颈,就能够非常传神地勾勒出罪犯的心理画像,提高打击犯罪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准确地认识与评价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价值非常重要,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不仅将使刑事侦查对犯罪嫌疑人的分析更趋于完整并科学化,也是刑事侦查可支配的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1] 于文菲.犯罪心理画像中的行为分析对象及方法[J].[期刊论文]-金卡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