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1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问题;训练
每年统考结束后,有的学生考得好,有的学生考的成绩不理想,有人把这归咎于“才气”“运气”,而实质上,考场上发挥得好坏除了体现在对平时的训练是否能灵活地运用外,考生的心理素质对考场发挥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考生如何在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我想就学生的心理素质对考场发挥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
看法。
在面临省统考的时候,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在这样重大的考试面前,很多学生潜在的心理素质危机就表现出来了,甚至在考场中面临特殊环境或是突发事情,心理素质高低表现得尤为突出。
案例1:有一年素描考试,由于考生人数多,就临时用其他教室作为考场,在进考场后没几分钟,一个考生哭着跑了出来,告诉我说考场的光线很暗,而且灯光是从模特头顶正上方照下来。面对这种情况,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告诉她就按平时的侧顶光来画。对于这位考生来说,就属于心理素质低的人,她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状态,考试的水平就不能正常发挥。而心理素质高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在打完形后,可以自己处理光影效果和明暗关系。
案例2:有一个考生平日的专业水平很好,在考水粉时,开始画得很顺利,可到了离交卷还有半个小时时,一不小心,把画板碰倒了,而画板正好倒在调色板上,等拿起画板一看,画面已成花面,这时候,这个考生懵了,等反应过来就急忙调整,可越急越调整不好,越调整不好越急,结果成绩可想而知。对这样的考生,在为她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平时缺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以致造成学生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场面时难以应对、处理。
在考试过程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低造成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已适应原来的环境和习惯,当面临新的环境或者突发事情,就无法适应和面对,从而影响专业水平的正常发挥。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从容面对各种场面和突发事情呢?
一、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信
对学生而言,专业技术是基础,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发挥正常水平,否则心理素质再高的学生,也不能有好的发挥,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术。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以素描为例,对形的基本要求是比例的正确、透视的正确、基本结构的正确、形象特征的正确。技能的训练在指导上主要表现为能够熟练稳定地表现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完整地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感。训练和辅导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还存在的问题:基础性问题(构图、比例、结构、明暗、透视);表现手段(强弱、疏密、穿插、对比);造型表现(节奏、质感、量感、空间感、形式感)。在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每个单元、每张作业,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前后的训练要有关联性。每张作业既是对前期训练的总结和复习,又是为后期的训练作准备和打基础。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水平好,信心增强,考生有了信心,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二、利用困难挫折,培养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及时适应高考环境,甚至面对突发事情能很好地处理,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困难和挫折。例如,在素描头像训练时,学生在固定的光线能表现好,这时可以采用自然光、顶光或逆光来增加难度。在色彩写生时,有时摆一组难度较大的让学生去画(白色衬布上放一个白色盘子,白色盘子上放一个白瓷杯),这样的考题过难、太偏,学生能从容面对。再比如,平时学生都在画架上作画,有时我临时让学生只带工具箱、画板、调色盒、水桶到走廊上去默写,甚至有时把学生画纸故意弄湿让学生去画。这样制造一些困难和挫折让学生去面对和处理。当考场上出现突发事情时,学生就能从容处理。
三、做好心理准备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2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心理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5-01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提高他们心理活动的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育人活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薄弱,已成为中学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已向心理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发展乃至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培养未来建设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尝试了心理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这方面话题,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1.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填鸭式"的教法压抑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被动接受、消极等待成为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这样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体,而要把他们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我在讲商品这一概念时,让学生亲自到市场上调查,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商品这一概念。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商品概念的理解。
1.2注重政治教学的情趣性。在政治课堂中,要善于"煽情",用富有激情的教态、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直观形象的实验材料、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例如:讲"企业不实行兼并的弊端"时,我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劣势企业占有大量资源而无法正常运转,比喻为占着土地不耕作,端者金碗去讨饭。这样讲,不仅活跃了课堂夥眨同时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便于记忆。
1.3调整授课心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高中政治知识比较抽象且难以很快理解。老师常会因学生的"不可救药"而灰心丧气,不自觉的会把低调情绪带入课堂,这更加重了中学生的自我否定。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情感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性和个体的成长性正是学校对学生可教育性和可塑性的依据。如果我们方法得当,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使他们潜在的能力释放出来,也是大有希望的。
我们要对学生充满爱,不计辛苦、满腔热情、满怀爱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首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能透射出这种爱,其次,对政治教学艺术的追求,对学生政治学习成功的期待是执著的、永不泯灭的。再次,对学生要充满爱,这种爱应当是无差别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爱。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情感的体验中。因为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未来的政治家,而实际上对每一个公民来说,都必须懂政治。例如我所教的班里最差的一个学生,在我真诚的关怀下主动拿起了政治课本,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对学生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2.1教学中,通过政治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市场交易原则等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激情,使学生带着满腔的激情去学习。
2.2针对性的向学生介绍政治历史知识和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从中吸取人格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崇善、创美的科学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并及时提出一些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让学生领略科学之美,从中受到感触,从而开始对美的追求,激发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2.3加强行为规范训练,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常发现有些同学书写潦草,考卷上错别字很多,有些同学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存在依赖性,自己不去组织语言而等着老师把准确答案告诉他们。所有这些都是心理情绪不稳定和缺乏学习目的所致。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在评卷时让他们组织语言出来让大家评价,并与标准答案比较看差距有多少,如果意思比较完整时适时表扬,鼓励并告诉他们自己的答案比标准答案更精彩。给他们以自信,时间久了,同学们争着组织语言,而且越来越精彩。不管平时做题还是考试,都非常认真的去对待。
总之,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人和成才的心理基础。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3
辅导员工作 心理素质 班级管理
少先队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学校所有教师群体中各方面都较为出色的一支队伍,他们是与队员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队员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可见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在学校之中的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学校中注重教学轻视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对少先队工作重视不足,学校对少先队的评价完全放在德育的范畴内进行,不能体现少先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在考核、奖励中完全体现价值。另外,辅导员工作繁杂,辅导员疲于奔命。几乎所有的辅导员都要兼课,有的小校辅导员还要兼顾档案管理、卫生、图书等多种工作,辅导员感觉非常杂乱。另外,辅导员所搞的活动很多都是周六、周日、寒暑假,有的辅导员说:“人人都说过节好,辅导员的活动最难搞”。过多的活动严重影响辅导员的正常休息。
还有辅导员心理变化无人关注。辅导员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变化,当辅导员说“累”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声音在说“你有什么事情呀,不就是组织些活动吗”,严重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情况,辅导员心理素质急待于培养。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该针对辅导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心理测验与调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以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促进辅导员的心理成长。
一、把好选聘辅导员心理素质考核关,确保少先队辅导员的质量
第一,要统一思想认识。确立对辅导员聘任者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选拔是培养德育人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舆论准备。
第二,要建立对学校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的机制,形成不经心理测试不得上岗的制度。另外,在队员中普遍开展心理教育,定期对少先队员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使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成为队员的成才意识。学校还应建立队员心理档案,让辅导员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加强心理培训,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心理健康包括两方面:一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二是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及社会活动;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培养与他人及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情绪情感;培养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培养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坚强意志。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正由于此,以维护、促进辅导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为目的心理健康培训,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学生心理问题的输导者,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因此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训练,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定位,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会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沉着的情绪,提高抗干扰能力。
三、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
辅导员不仅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辅导员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4
现代的射击比赛正朝着高水平和强技术的方向发展,优秀的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化不大。在训练过程中,让运动员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心理调整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比赛名次。有关研究表明,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约占70%。很多优秀运动员在国内的一些比赛中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有的甚至打破了世界记录,可是一到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大型国际比赛中往往赛不出高水平、好成绩,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如何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显得非常重要。
一、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因素
心理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形态。这样的事物往往最难为人所掌握。心理专家、教练及队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关于怎样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总是在不停地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改善,但始终不能做到有效解决。而当前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因为一个人的心理能力是受教育、家庭、个人素质、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影响的。所以,要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教练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包括的面要广,而且下手力度要强。综合来看,影响比赛较大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比赛动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要善于把个人动机转化为社会动机。具有崇高社会动机的运动员,会具备深刻的责任感、义务感与荣誉感,遇到问题不恐惧,能够冷静面对并坚持到底。怀着狭隘的个人动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胜利在望时会手软,患得患失;当处于不理想状态时,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状态。因此,运动员正确的心理定向应放在为集体做贡献争荣誉上,要放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向训练最高境界的攀登上。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要狠抓动作要领和动作过程,而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取胜上。运动员精神负担小,就能在赛场上充分表现自己的各种能力。错误的心理定向往往使运动员只注重个人得失,忽略动作要领和过程,怀着这种心态参加比赛,其结果必然不会好。
(2)适宜的比赛情绪。适宜的运动情绪,即适度的激活水平对最佳运动成绩的取得是非常重要的。射击属非对抗性静力耐力项目,需要运动情绪的兴奋和稳定。兴奋和竞争状态是以积极的增力情绪为特点的,运动员处在这种状态会感到力量倍增、精神饱满、渴望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因此,优秀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3)坚定的必胜信心。信心是发挥运动员才能的重要条件之一。信心是胜利之本,没有信心一事无成。树立信心除了端正比赛动机外,提高赛前的技术水平和动作成功率,以及对场地和客观环境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信心不是说空话,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4)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射击运动员需要的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
二、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策略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教练要特别注意培养运动员珍惜每一发子弹的发射,认真做动作,尽量让他们的心理状态接近比赛时的动作状态。要避免运动员出现平时训练是一套动作,比赛又是另一套动作的情况。训练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技术能力,还要提高心理素质,增加运动员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运动员经验多了,今后在比赛时遇到同样的情况便不会慌张和不知所措。同时,教练必须提高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运动员自己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个运动员,特别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肯定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并不只是技术方面优于他人而已。一个人的智能对心理的影响相当大,所以教练必须重视这一点。智能体现在一个人头脑的灵活度、反应灵敏度及领悟能力等方面。智能就是运用智力的能力。智能是一种能力,能够很好地运用智能的人往往能事半功倍。成功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很好地运用智能,办事效率高。射击运动员有的出成绩快,有的出成绩慢,跟运用智能有很大的关系。想要提高成绩不能只靠训练,还要靠平时对训练及比赛的思考,只有把想和做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因此,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比赛正常发挥至关重要,不可小觑。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5
关键词:心理素质 演奏学习 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4-01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普遍会看到这种现象:上课练习时,演奏水平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者比赛等人多或者隆重的场合,就会出现紧张、失常的演出状态、使成绩大打折扣。相反,通常没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反而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存在这两种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实力产生分歧的效果。在演奏教学或学习中,我们比较重视演奏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忽视心理素质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演奏和学习的心理素质始终影响和控制着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1 心理素质在器乐演奏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系约翰・阿・斯罗伯达他既是音乐理论家、钢琴家又是认知心理学家,他的《音乐心理学――音乐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不仅具有一般认知的心理学特点,强调主体心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强调认知因素在音乐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认知过程中结构、模式的把握能力,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与鲜明的文化学色彩。
在演奏与教学中和很多的表演场所,演奏者有着紧张的心理,主要原因是由执行者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不少的较有经验的表演者能很快地调解这种临场存在的情绪及心理转变,取得表演的成功,然而也有很许多没有这些经验的人,就没有办法应对这类的情绪转变。因此,也就导致演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临场心理状态和演奏技巧对演奏的进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理调节过程。它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音乐表演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对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学习和实践性的科学分析,是把握规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文、论著也有很多,都对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力,直觉,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介绍。
娴熟的器乐演奏技巧和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对演奏者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熟练的演奏技巧,甚至不懂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想演奏一部作品,那就体会不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体现不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样的演奏注定是失败的。出色的演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发挥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演出技术根本谈不上艺术体现,摆脱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本身的存在价值。音乐表演是综合性心理活动组成的各种心理因素,参与了每个认知,记忆,情绪,智力,想象力,直觉等,由于其性质的再创造,又使它具备有音乐创作和欣赏情绪很不相同的少许特征。因此,熟练演奏的作品,是对演奏者最低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乐手,他不仅是一个娴熟的音乐家,而且还要成为一个集技能、音乐修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全面发展的音乐创作者。在平日的上课和学习中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奏情绪状态,首先是意志和信念的培养,要有冷静、自制和磨练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去战胜情绪的干扰,增强艺术涵养,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演出中,作为一名演奏家就必须要上台表演发挥自己,而大部分演奏者在登台时都会产生舞台紧张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素质体现。如:怯场、腼腆、怕羞等等。随着现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和器乐水平的提高,器乐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演奏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器乐竞赛或考试,不光是演奏者艺术素质和技艺技巧的角逐,更心理素质的较量。
2 在器乐演奏学习中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1 端正学习动机,正确认识演奏技巧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人类在某种心理或生理状态的需要下,能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它是具有一定目标,是可以实现对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明确演奏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端正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技能技巧不仅仅是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也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2.2 对学生的培养从平时学习中训练做起
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练习作品时要用心,应自信、冷静,不要被技术方法吓倒,要相信方法并不难,要加倍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消除紧张心理,使你感到平静,良好的心态便自然建立起来,平时练习时,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尽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怀,可避免思想紧张而造成技术方面的失误,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3 培养自知意识,练习演奏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1)个别学生由于天生条件不错,或是演奏基础比一般同学要好,由此产生一种自大心理,主观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2)部分学生的条件稍差些,觉得自己的任何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同时也直接影响课堂进展。针对这两种情况,可实行心理调节法、暗示法等方法来分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自大的学生需要常常提醒,使其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积极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必要时降低标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没有被教师放弃,反而是被信任的学习气氛中,良好的学习意识才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3 在演出实践中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1 演出、考试前应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曲目
一个初学器乐者或是大师级的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奏水平的作品。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情况去选择曲目。因此,表演和考试前,选取演奏作品要从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自己熟识和可以胜任的作品来完成考试或演出。尤其是在器乐大赛和重要演出中,盲目选择技巧性高、难度相对大的作品,会让自己心里没底,无形中就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演出时紧张、手脚冰冷,甚至身体僵硬、颤抖等不良反应。
3.2 提供表演机会,加强舞台实践及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演出,学习别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优点,积累舞台经验,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演出中,要把注意力和情感投放到表演中,用音乐倾吐,把思维放到作品的感情上,表演时就可以处于可控的状态。
4 结语
提高心理素质的办法范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大学生;成才;抗压;心理素质
当前,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高校大学生极端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其抗压的心理能力,促进人才成长。最近几年,在高校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让人们不断反思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探究他们的心理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校园的安全,要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解决频繁出现的恶劣事件,给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和抗压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这样的教育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创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教育进而对他们的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在大学生心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在此时应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给予这些处于心理困境的大学生以心理疏导,消解他们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提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善不良的情绪,引导他们走向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降低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价值。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也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准确判定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理解大学生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同情大学生所处的竞争环境,让大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各种挫折与压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态,这样才是有效抵抗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因素分析
(1)社会心理问题间接引发的大学生压力与消极情绪。社会群体的心理现象使得大学生个体思想与心理受到了影响,由此表现出对群体社会心理的吸引与顺从。群体社会心理具有使群体成员凝聚,影响其心理与决策的能力。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对社会或组织的不满,对自身前途的担忧,使得个体心理发生了扭曲,由此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个别具有这些社会心理问题的,可能做出极端的恶性事件,危害社会与他人的安全。这种社会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和消极情绪。
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长期累积的问题,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具有复杂的矛盾。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造成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不理解与不认同。首先,社会阶层分化更加明显,人们的经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很多人的心理不平衡。一些工薪阶层和农民工等承受着城市快速发展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对校园的大学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社会的人情冷漠和诚信的缺失,使得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功利。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接触到不同地域的人和不同机构的人,但是,人们之间的信任感比以前少了很多,人们之间缺乏温暖和友情,造成了人情冷淡,使得社会矛盾与社会心理问题加剧。最后,社会的不公平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艰难,不能获得应有的福利。社会的宽容度降低了,人们的抱怨增多,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帮助与关爱。这些社会不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深化。这些社会心理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惑和无奈。在大学生走入社会后,也要面临着诸多的不公平与压力,让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增加了大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
(2)与大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因素引发的压力与不良情绪。首先,高校大学生生活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压力增加。最近几年,高校的规模逐步扩大,招收的学生学费等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成本也上升,这样令很多家庭承受困难。大学生的生活成本压力影响了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就不能随意外出和游玩,也不能购买喜欢的商品,这是大学生消极和压抑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生活的集体环境,使他们失去了个性生活,在各个方面都要按照集体标准,使得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其次,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高校大学生要学习很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进行证书考试,使得他们的业务休息时间压缩,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变大。而当前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对于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来讲,要想找到工作环境和待遇良好的单位,这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很低,离职率也很高,这样造成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最后,休闲娱乐与交友处理不好,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苦恼。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和交友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使得这些大学生的精力不足以用在学习上面,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在造成纠纷时,采取了极端方式来解决。还有的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世界,经常逃课打网络游戏,这使得这些大学生患网络综合征,情绪低落。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压力与不良情绪。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增强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对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例如,美国大学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来增强其抵抗压力的心理素质;英国将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纳入到正式的教育计划中;德国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来培养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国外大学已经将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形成了规范的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抗压素质的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培养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承担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如加强对大学生德育与法制的教育,提高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是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心理基础。平时,要重视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提高抗挫折能力。
(1)教育大学生对挫折有着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并促使自身得到成长,这才是科学的挫折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一种人生常态,具有普遍性,通过挫折才能使自身得到磨炼,获得知识和各种经验。教师还应帮助大学生获得解决挫折的有效办法,在心理受到强烈冲击后,可以采取转移法、宣泄法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消极情绪。
(2)教师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挫折的措施。个体在遭受挫折时,其心中会自觉形成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防御机制。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挫折的措施,采取理性的防御行为。例如:降低目标使大学生能够更容易实现,减缓了挫折的影响;要对事情进行全面分析,在遇到困难时,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大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加强自我潜能的挖掘,更加灵活地进行自我调节来应对挫折。
(3)加强抗压心理素质的训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计划,并加强抗压心理培养的宣传,积极举办抗压心理的专题讲座,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让大学生对抗压心理有深刻认识,并对自身的抗压心理有着准确的评估。在抗压心理素质的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找出大学生压力的内在根源,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挫折难题,来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要。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身抗压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经验,克服因短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不断提升挫折容忍力。
(4)提高大学生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教师要经常鼓励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大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给予正面的积极肯定,使大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要培养大学生有效控制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在面临较大压力和挫折时,大学生应有效控制不良情绪,不使压力扩大或产生恶性发展,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压力控制自己。
结论: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对大学生抗压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应该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抗压心理素质,使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加强。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心理与德育的兼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呈现递减趋势,一些大学生很难经受住挫折,在面对较大压力的时候,在心理上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异常,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增加互动交流,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教师要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理论引入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与生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言行,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给予大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与感染,使得大学生由衷地尊敬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完善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与乐观的精神。教师要严格要求大学生的言行,树立新时期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面貌。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动力,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塑造了积极的心理行为习惯,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抗压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目的。此外,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的家庭要建立有机结合的抗压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辅助培养,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成人成才,营造良好的健康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敏.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行为失
范[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苏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
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张骞.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11).
[4]神彦飞.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机制的心理学基础[J].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