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1

关键词: 孔子 人格教育 家庭教育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成人之道”为理想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性与习相统一是一个完整的成人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知仁勇艺乐”等要素。“知”即智慧;“仁”即情感;“勇”即意志;“艺”即审美;“乐”即艺术教育。这种人格设计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体现,是对个人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人的伦理、价值及人格的铸就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个循环的载体中完成的。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学校教育都无法取代家庭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价值。现代家庭教育继承与发扬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回归教育“人本”价值,健全儿童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知”――挖掘潜能促进智能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不惑”,这里“知”的基本特征是智能,可以理解为知识、学习,也可以具体分解为智力、能力、独立思维等,属于认识心理范畴。

孩子厌学是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教育日益功利性,变成了升学教育、职业教育、谋生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在功利性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暂时性的便利导致了教育精神的缺失。

孔子认为“好学近乎知”,基本意思是爱好学习接近智慧,揭示了非智力对智力的作用。借鉴孔子“知”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发掘和发挥儿童的潜能及兴趣,以建立儿童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促进儿童自发性享受学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智力开发,应着眼于目标的全面性,跳出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积极探索家庭智育的方法,重视儿童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基本对策如下:给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以其优势智能的学习风格学习他擅长又喜欢的内容,从而激发孩子潜在智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幸福的体验中爱上学习。

二、“仁”――完善道德增进人际交往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至理名言。这里“己立”、“己达”、“己所勿欲”是爱己,而“立人”、“达人”、“勿施于人”则是爱人;合起来看,“仁”就是“爱己”与“爱人”的统一。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人格特征是仁爱感情心理的具体表现。它以强烈的实践性为特征、在“爱人如己”的忠、恕原则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个体及群体生活的思想和行为统一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意思是努力行善接近仁德。思想意识上倡导人们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行为方式上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些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对人际关系构建仍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人际情境,家长应以“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的“修身”目标为教育方向,重视儿童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道德行为持续实践,从而帮助儿童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其基本对策是:营造民主开放的家庭人际氛围,加强亲子间的理解与互动,树立儿童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及自信心,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勇”――塑造意志培养心理韧性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经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孔子把“勇”作为君子的三种品质之一,属于意志范畴。“勇者不惧”的“不惧”即是意志坚强性的表现。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必须善于克制自己,以合乎“礼”的规范,遇到正义、合理的事情就应当义无反顾。因此“勇”并非盲目的勇敢,而是建立在“礼”之上的心理品质。主要包含意志的坚强性、自制性及见义勇为。

孔子强调把“勇”的培养同“知”、“仁”结合起来。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知耻近乎勇”,表明好勇者必须好学,才不会出乱子,勇者有了羞耻心,才可能具备真正的勇敢精神。所以,一味莽撞,逞英雄,并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敢也是讲求道理的。因此,“勇”不仅是勇气,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致用地建立在理智上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自理、自立、自制、自强。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将孩子的意志力培养渗透在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行修养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意志品质的塑造。其基本对策是:相信孩子的潜力,创设一些适度的困难情境,让孩子独立面对。面对挫折,家长应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协助孩子努力克服困难。

四、“艺”――审美经典涵养和谐心性

孔子把审美当做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途径,强调文艺作品强大的审美功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认为《诗》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促进社会人群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也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实现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的需求。

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盛行,泛娱乐化的平面性、世俗性与浅易性填平了俗与雅、高与低的鸿沟,正如波兹曼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文学经典以其简约的文字为读者“幻化出神妙灵动的形象和意境”,而这些“形象和意境”正是一种审美境界。正如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流行文化已成为儿童的主要选择的现实背景下,家长应为儿童营造一个经典文化学习的人文环境,使学习经典成为家庭教养的一部分。其基本对策是:根据儿童年龄特征选择经典读本,在经典作品的吟诵与解读中,与智慧之人对话,在精神家园中进行心灵的旅行。

五、“乐”――人文“乐教”陶冶性情节操

“乐”是艺术教育。孔子强调“乐教”,认为“乐”是人的情感起源,可以表达或化解人的喜怒哀乐,从而调和人的性情。但普通民众知“音”而不知“乐”,只有受过良好艺术教育而有文化的君子才能知“乐”。所以“乐教”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

孔子所追求的学“乐”之道,即是在乐曲中贯注了饱满的主体人格精神。《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学乐的情况:孔子追随先王,境界高远,学习音乐由掌握乐曲的技艺升进到熟悉音乐的演奏规律;再升进到体会乐曲中的人文志趣;最终升进到将人格精神融会于乐曲之中。

21世纪,艺术成为不可缺少的消费对象,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形式,也都有消费性、通俗性与娱乐性等特点,家庭教育中的“乐教”遗忘了“人”而醉心于“技艺”。家庭教育的“乐教”可以从孔子学“乐”的递进层次获得深刻的教育启示: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不是获得炫人耳目的技艺,也不是成为娱人逗乐的,应该是引领孩子进入启迪心智的乐境。艺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技艺的层次,或是将艺术技艺作为谋取金钱暴利的手段,也不要把艺术当做愉悦感官的消遣娱乐。“乐教”应该建立在艺术的人文层次追求艺术中蕴涵的理想人格,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至高境界。

六、结语

孔子理想人格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概念,而是根源于儒家的伦理哲学理念,基于人的本质理解,通过“知仁勇艺乐”的实践,促进人的理性精神、感性情感和现实行为的统一。“知仁勇艺”作为心灵的本质是理想人格的内在基础,“乐”则是通过净化人的心灵外在地规定人格,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外在途径,理想人格是在乐与知仁勇艺的交互关系中得到彰显。家庭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知仁勇艺乐”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当今家庭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2]燕国材.孔子所说“知仁勇艺”的心理与教育内蕴[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9):49-55.

[3]王荣德.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90-94.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2

关键词:家长;中小学生;锻炼;习惯;提高;认识;培养;爱好

一、研究目的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主动的参与运动,“以静代动”,“光说不练”现象普遍,懒、散、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对自身运动的不良习惯缺乏应有的耻辱感。习惯是训练出来的习惯,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强迫学生锻炼容易,如果没有治“懒散”的灵丹妙药,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难度大家可想而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六年级学生、追踪联盟校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为研究对象。1.文献资料法利用报刊杂志(摘抄)、学术报告(记录)、网络科研(搜索,下载)等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2.其它方法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教学经验的反思、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现状

绝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差,多数学生在家里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五六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上小学了不会穿衣服,上中学了还由父母收拾书包;节假日里看电视上网等无节制;体育课想自由活动、站队行动迟缓、逃操现象突出、课外锻炼不主动、在家懒的使不动……“既不好好学习又不运动的”现象增多。“以静代动”,“口头爱好人不动”现象普遍。

(二)缘由分析

当一、两岁孩子淘气不吃饭,父母追着给喂饭,“宝宝、吃点吧!宝宝、求求你吃点吧!”孩子在学前班父母鼓励、引导、监督过孩子做力能所及的事了吗?帮他打理好了一切,试想孩子连自理都不愿做,又怎么能主动地锻炼呢!孩子就有了依赖习惯。1.通过对国外孩子和中国孩子的健身对比,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进行反思1~4岁无不同;5~8岁美国的家长会带孩子出去滑旱冰、打球,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家学钢琴,上兴趣班;9~12岁美国的孩子已经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几乎每天都会出去打球、踢球,中国的孩子因为家长和老师给了他们过多的作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抽时间去运动,还有很多已经戴上了眼镜;13~14岁美国孩子大多已经把运动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孩子却仍在为早操多跑一圈斤斤计较。美国:健身要从小培养。韩国:健身能让身材和气质更好。俄罗斯:学习不好没关系,但身体一定要好。欧洲:健身和学习同样重要。中国:学习成绩大于一切。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老师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经常霸占体育课。(2)应试教育,使学生没有时间健身。(3)许多孩子娇生惯养,害怕和讨厌体育锻炼。(4)父母榜样能对小孩做到无声的教育。(5)家长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哪有输赢!(6)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做起,给孩子报课外班应首选体育类。(7)父母对孩子兴趣培养的想法,往往受社会潮流和自我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即如果父母要培养的兴趣正好与孩子原本的兴趣巧合,获得极佳效果。倘若这种培养的兴趣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悖,那就会南辕北辙被孩子拒绝,并在二者抗衡的打拼中两败俱伤。(8)在生活问题上父母大包大揽,造成了现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在家长多年“帮助”下,孩子已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习惯,学习累、锻炼更累,这时家长让孩子去锻炼,孩子能吃了这苦吗?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9)父母期望值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现实看,家长课外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陪学生锻炼的现象却难以见到。家长控制和支配着孩子离校后的时间。从早到晚,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放学回家有家庭作业,晚上还得补课……3.提高体育锻炼的认识,统一思想,改变传统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如果变成习惯,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基本就达到了。我们常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即孩子能够自我进行教育。其实,自我教育就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不需要再费力气的,孩子自然就会去做,并且会做好。(1)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育测试,利用开家长会了解孩子目前体育锻炼现状,积极参与锻炼的程度。(2)家长积极引导孩子玩好了才能学好。不要学的时候想玩,玩的时候有顾忌。培养锻炼习惯应当从6岁开始。爱运动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每天和孩子运动1小时。(3)利用体育教学,网络、课外体育活动家长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锻炼知识和技能,在离开学校后家长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使孩子能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享受运动的过程。(4)家长积极倡导和好朋友一起运动,制定锻炼计划,观看体育赛事,利用视频模仿动作,相互监督;从小的目标开始;不要停止已经养成的习惯;一旦开始运动就奖励自己。(5)家长重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克服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品质。对那些怕吃苦、毅力较差的孩子降低标准,积极鼓励引导。如长跑练习,跑不动的快走完全程。(6)家长应加强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合作和交流,家长抽时间来学校观摩体育教学,了解孩子的锻炼情况,眼见为实,家校合力,解决孩子“以静代动”的行为习惯。(7)家长应充分利用健身理念宣传、大课间活动、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四大工程”。改变孩子的锻炼现状,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促使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逐步培养中小学生在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消除父母、自身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孩子毅力和克服“懒”的一个平台;改变学生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不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家长控制和支配着孩子离校后的时间,孩子体育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培养出来的。

2.建议

很多爸爸妈妈往往会忽略给孩子培养一个爱好,但是这非常重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爱好,孩子会感觉人生是有意义的,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就像很多家长喜欢打麻将一样,想想明天还能去打麻将,就觉得今天干活挺有动力的。当然,我们要帮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不一定要求他多擅长,只是希望在孩子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件事,让孩子觉得做起来很开心,哪怕失落寂寞的时候,也能够抚慰他的心灵。当部分孩子对运动产生兴趣时,家长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和排名,把正在处于运动兴趣成长势头封杀在萌芽之中,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七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12-6.

[2]刘永和.学思结合做教研[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1.

[3]焦瑶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0.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3

北京王府井地铁站,身高只有1.51米的张尚武靠做倒立、托马斯全旋等体操表演动作,换取路人的施舍,以维持生计。这位前世界大运会男子团体和吊环双料冠军的生存现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跌宕人生】

张尚武,5岁进入河北保定市业余体校,12岁入选国家体操队,曾被认为是中国体操界的希望之星。不幸的是,2003年他因跟腱断裂而无缘雅典奥运会,从此退出国家队。带着1万多元的退役费回到河北省后,他万念俱灰,迫于生活压力,将自己的大运会金牌以150元廉价出售。再后来,竟然沦落到因偷窃而入狱的地步。对于偷窃入狱一事,张尚武说:“那时没吃没喝,都是被生活逼的。”张尚武承认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我不应该头脑发热,走到犯罪的道路上。必须承认,任何困难都不能构成我犯罪的理由。”今年4月出狱后,张尚武开始为谋生而卖艺街头。

对于张尚武而言,卖艺行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曾想过做保安,但是做保安身高最低要达到1.65米;去餐馆求职,又被人嘲笑还未成年。张尚武12岁便开始练习体操,直到20岁退役,上学的黄金年龄被耽误了,四处碰壁的他只好选择卖艺。

张尚武卖艺乞讨,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攒钱给72岁高龄的爷爷治疗脑血栓。他表示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只是对自己退役后的处境感到寒心。记者问他今后的打算,他沉默许久,“没法找工作,只能自生自灭!”

据河北省体工大队体操队教练冷洪君回忆,家庭环境对张尚武有很大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悲观的性格。父母离异,父亲入狱,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对张尚武而言,他是要父爱没有父爱,要母爱没有母爱。这些特殊的童年经历成为他无法抹去的阴影。

“我个子矮,想去当保安都没人要,我说我是世界冠军,人家要么不相信,要么就说世界冠军我们用不起。”张尚武说,“为了国家,就算残疾也很光荣。但是我满腹报国的热血,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很悲哀,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媒体访谈】

张尚武:走不好我就是个“雷”,卖艺是为了先活下来。

他点了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吸烟是他应对疲劳的唯一办法。

这是一张略带沧桑的脸,黝黑,浓眉,大眼,短发。虽然离开体操事业已有7年,但一身结实的倒三角肌肉,条块分明的6块腹肌,依然显现出运动员的痕迹。

他很健谈,眼神里透着自信。他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旁人很难打断他的话。但对一些不愿触及的话题,他会用“默认”作答,或者一笑而过。

先活下来

记 者:为什么要去卖艺?毕竟你曾经是世界冠军。

张尚武:不想饿死。我什么都不会,而且身体有伤,很多重体力活都干不了,但要生活,怎么办?我练过体操,可以用这个挣点钱,至少先活下来,也算是被逼无奈吧。

记者:卖艺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尚武:说实话,第一次乞讨时,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我还是张尚武吗?但最起码我不用再犯罪,不会再危害社会了啊。我犯过一次错误,不想重蹈覆辙。

记 者: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盗窃的?

张尚武:退役后,我就在家窝着,哪儿也不想去,看什么都烦。实在没钱了,就把金牌卖了。后来又没钱了,就出去找工作。我送过外卖,做过护工,但时间都不长。我没文化,又没技术,四处漂泊,有苦难言,头脑一热,就偷了东西。事后也很后悔,只能东躲。现在想来很无奈。

记 者:想过会有这么多媒体再次关注你吗?

张尚武:谁能想得到啊,我那会儿最大的愿望就是周围围一圈人,能多挣点儿钱。

亲情牌

记 者:走投无路的时候,为什么不回家呢?

张尚武:我那个家,唉……奶奶死的时候,我回去守了3天灵就走了,在家里受排挤,很难受。

记者:你和母亲之间为什么这么僵?有什么隐情吗?

张尚武:她不正常,婚姻不幸、家庭不和、进过劳教所,心理受刺激了,说话都语无伦次,怎么关心我啊?我试过和她交流,但她根本不配合。我好的时候,她看中我的钱,还有些交流,现在,唉……

记 者:你乞讨说是为爷爷治病,你为他做过什么?

张尚武:虽然现在还没有,但我一直都想着这件事。我得先吃上饭啊!我现在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爷爷接到身边,虽然不能24小时守着他,但我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给他洗洗脚、洗洗衣服或买条鱼给他吃。我想,只要我真心去做,那么大家都能看在眼里,就不会在乎我以前是乞丐还是穷光蛋,也会有更多人来帮助我。

记 者:如果这次没有达到目的,还会第二次乞讨,再打一次“亲情牌”吗?

张尚武:必须的!现在的我成熟多了。

一半一半

记 者:你怎样评价自己的性格?

张尚武:很有主见,不随大流,会综合考虑问题,而且不愿拍马屁。

记 者: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张尚武:跟我的性格有关,以前考虑问题太单纯了。至于体制是欠缺还是完善,这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这两方面一半一半吧。

记者:现在的愿望是什么?

张尚武:现在我也算是公众人物了,想把这个影响力和商机结合起来,开一家健身俱乐部,但是需要有人帮我出谋划策,而不是简单地赞助一笔钱,因为我不会管理。我还想去学习,比如上函授学校之类。我觉得体育产业比较适合我,因为我懂体育。实在不行的话,当个教练或顾问总可以吧。只要能体面地生活就行,以后可以开个小车,老婆生孩子的时候,我有足够的钱让她住院,孩子上学,我有能力供他,这就足够了。我知道,我不善于投资,如果钱太多,会为钱所累。

记者:曾经的队友和你有联系吗?

张尚武:傲伟跟我联系过,让我好好的,不要浮躁,杨威也是这样说的。我现在要让人觉得靠谱才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要实际一点,不能今天搞服装,明天搞贸易,那不是扯淡嘛。以前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大家都看着我张尚武下一步怎么走呢,走好了,我还会再上一个台阶,走不好,我就是个“雷”,谁愿意顶“雷”啊!

(选自“南海网”)

【点击】

张尚武的确很健谈,话语中透着自信和成熟。他知道,要活下去就得卖艺,卖艺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犯罪,不会再危害社会。他亲近母亲,孝敬爷爷,努力给人们孝顺的印象,因为他认为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帮助他。他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对生活有主见,对未来有规划;他珍惜眼下的机会,决心走好下一步,再上一个新台阶。

【权威评论】

1.现行运动员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批“体育界悲剧人物”。

张尚武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有自身原因,但问题也不仅在他身上。现行的运动员管理体制,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像张尚武这样的“体育界悲剧人物”。很多退役的运动员,就业困难,健康状况恶化。国家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靠在浴池搓澡谋生;马拉松长跑冠军艾冬梅,因训练导致双脚残疾,只能以摆地摊为生,并准备将自己所有的奖牌出售……

大部分运动员没有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因为在最应该学习知识和文化的青春岁月,他们面对的只有日复一日简单而枯燥的体育训练。而在只拿成绩说话的竞技体育的残酷选才方式面前,他们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文化素质和专项技能已经决定了他们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很多人看来,不自强、不自爱、家庭环境影响和性格缺陷造就了张尚武的今天。但也有人提出,他从12岁就进入国家队,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除了训练,除了成绩,没有获得其他方面的教育。

张尚武因盗窃罪被判入狱的事件,提醒我们在督促运动员刻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及法制教育。如果张尚武自幼能得到一些关怀和教育,就不会“剑走偏锋”;如果他能早些获得相应的文化教育,也不至于卖艺乞讨;如果他没有被灌输“唯金牌论”的思想,也不会时时以世界冠军自居。

3.奥运冠军杨扬:“冠军基金”会提供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体育正处于转型期,国家也在不断健全退役运动员的保障体系,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上学、就业等多种机会。对个人而言,“拿过冠军只能代表过去的荣誉,但不能一辈子吃老本”。在西方发达国家,如前橄榄球巨星辛普森、前拳王泰森等著名运动员由于没有把握好自己,沦为阶下囚或生活境况不佳的例子也很多;在中国,既有李宁这样成功转型的运动员,也有可能出现张尚武这样境遇窘迫的运动员。短道速滑奥运冠军、倡导设立体育公益基金“冠军基金”的杨扬得知此事后表示,基金会会给张尚武提供一定的支持。

【点击】

应该说,张尚武现象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广大网民的持续热议,是“冠军”和“金牌”的光环效应在起作用。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者并不少见,为什么人们单单关注张尚武?从这一点看,张尚武又是幸运的。

上述议论的关键主要集中在张尚武自身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注意找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不失客观和公允。同时,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

【多维解读】

对于张尚武现象,众说纷纭,一般可从以下角度去认识和思考:

(一)主观方面

1.要振作不要沉沦。张尚武的沉沦,更多要怪他自己,在跟腱断裂后,如果他能振作起来渡过难关,不为家庭困难压倒,也许依然能在体操界做出成绩,不至于犯罪,更不至于沦落到街头卖艺的地步。

2.做到一专多能。张尚武若能在接受体育专业训练的同时,学习一些谋生技能,就不会为生活所迫,沦落到靠街头卖艺乞讨为生的窘境。

3.要把握自己。张尚武虽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但他毕竟在国家队接受过教育,应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坚守做人的底线。这样,他至少不会去偷窃,也不会“破罐子破摔”。

(二)客观方面

1.应多点人文关怀。张尚武的沉沦不能只怪他自己,他周围的人也难辞其咎。他退役时仅20岁,一个泡在训练馆和比赛场上近8年的人,除了体操,生活中还能有什么?面对生活的压力,他如何承受?更何况父母离异,父亲入狱,爷爷身患重病。没有了优厚的待遇,还要肩负家庭的重担,能不悲观吗?那时若有人能给张尚武一点关怀,解开他的心结,解决他的困难,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

2.北京体院冷酷无情。 2001年,张尚武作为北京体育运动学院的代表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且获得金牌。他退役之后,找到北京体育运动学院,提出上学的要求。“我说我代表学校拿过两枚金牌,但是校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却对我说,你以为你代表了我们大学,就可以读我们学校吗?”这不是“狡兔死,走狗烹”吗?北京体院太冷酷无情了!

3. 社会应多一点宽容。张尚武只会体操而没有其他技能,因此四处碰壁。他想当保安,可是身高不够;他讲自己的经历,很多人揶揄挖苦他。他感到悲哀,像被抛弃了一样。如果人们能像他为国争光时一样关注他,宽容地,热情地接纳他,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张尚武。

【时文链接】

但愿张尚武式悲剧不再重演

刘力

世界冠军张尚武,囚犯张尚武,卖艺乞讨者张尚武。这个28岁的年轻人,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从贫困少年到世界冠军,到盗窃犯,再到地铁站的艺人,张尚武的人生经历了4个转折点。

倒立、托马斯全旋……一个光芒万丈的前世界体操冠军,沦落为街头卖艺的乞丐,的确让人痛惜,更值得同情。

张尚武的悲剧命运,固然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但从他经历的“4个转折点”,不难看出我国运动员培养机制的短板:“重武轻文”。张尚武“咎由自取”也好,“违规违纪”也罢,对运动员缺少心理关怀和文化教育的弊端,在他身上显露无遗;退役运动员“再教育”环节的薄弱,更是发人深省。

当今的竞技体育界,“金牌第一”的观念盛行,将金牌当成终极目标的同时,却忽视了运动员文化和德育方面的培养教育。虽然诞生了不少冠军,但是冠军的头衔并不能使他们成长为健康人、健全人。张尚武事件并非个案,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只能在浴池当搓澡工;亚洲举重冠军才力退役后只能当门卫,临死前家里只剩下300元钱;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梅由于双脚伤残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以摆地摊为生……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退役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退役后则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谋生能力不强,陷入了困境,举步维艰。

如今,“圈养”式的运动员培养体系,让那些从事体育训练的孩子从小就丢下课本、离开课堂、脱离生活、远离社会,这种封闭式训练体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运动员一旦离开赛场,就会因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别无它长而陷入窘境。由此观之,张尚武“除了体操无一技之长”,并陷入“家里没钱,爷爷脑血栓、大小便失禁”的现实困境,而他因此沦为窃贼和乞丐的事实,就不难理解了。

客观地说,文化素质低,家境贫寒,性格缺陷,确实是导致张尚武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但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的冷漠等也是原因之一。为了维持生计,穷困潦倒的他,不得不变卖金牌;为了给爷爷治病,他不得不选择卖艺乞讨……社会的冷漠,荣誉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张尚武选择了自暴自弃。试想,如果当初张尚武左脚跟腱断裂后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与治疗,而不是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如果我们为运动员建立更完善的保障体系,如果他不是一次买断无奈退役,而是选择另一条路走下去,或许他会经历不同的人生。

世界冠军曾为国家获得过荣誉,退役后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关怀与照顾,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张尚武唯有感叹自己“除了体操无一技之长”。由此看来,我国竞技体育“重成绩,轻基础”的观念亟待转变!应尽早建立运动员保障机制,加强现役运动员的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以及安排退役运动员接受“再教育”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保障,张尚武式悲剧还会重演。

(选自“中国文明网”)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4

许多家庭从4、5岁开始带着孩子周末背着沉重的琴和谱去学琴。每每把朗朗、傅聪的成功经验作为自己教育的摹本,压榨孩子所剩无几的童年和自由。在“琴童没有童年”的说法下,多少孩子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不情不愿的坐在琴凳上机械的练习,从指法练习开始,到能弹奏简单练习曲已经开始厌烦,枯燥乏味的技巧练习花去了无数属于发展儿童天性的时间。至于考级,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含金量极低。笔者对此有切肤之痛:为考级,每天坐在钢琴边上苦练数个小时,手在弹,心在飞,如置牢狱、如坐针毡。小时候写日记:“讨厌父母,讨厌钢琴,恨透了。”那成年累月练习的几首曲子,虽然熟练却根本不说明孩子真正的琴艺水平和音乐发展前途。最终的后果只能是“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1]。

事实上,也有许多琴童的家长都明白诞生音乐家的概率犹如中百万大奖,于是美其名曰增加艺术修养,若有客来也好奏一曲助兴。然而通过学习音乐来陶冶情操,增加艺术修养是否一定就要掌握一门乐器呢?精通乐器演奏就一定能养成良好情操吗?其实不然,我们最易犯得错误就在于将两者等同起来。考级场上不少技巧娴熟的考生分不清大小三和弦的区别,更遑论乐曲的结构、发展手法。不少艺术团体的专业演员无法理解何为古典主义艺术,什么叫浪漫主义艺术,更何谈艺术修养。即使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几个月不练琴,客人来了也是洋相百出。一个非职业的成年人,天天练琴几乎没有可能,90%的琴童在放弃练习半年后,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弹奏不出了。其实要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倒不如更多地让他学会欣赏音乐的方法:了解中外音乐的创作理论、审美情趣、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多看画展,多听艺术讲座,做HIFI发烧友,加强其理解音乐、品鉴音乐的能力。陶渊明曾把“无弦琴”作为抒发内心情感抱负的乐器,心中有乐胜过不知所云的手中之音。把众多精力放在技巧练习上未必能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反而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极有可能会造成儿童的个性压抑,在逆反心理下憎恶为他带来负担的乐器与家人,养成偏激狭隘甚至是充满攻击性的性格。音乐因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特性被视为儒家德行熏陶的重要手段。儒家倡导“寓教于乐”,使其知之、好之、乐之,通过音乐的浸润获得心灵的和谐,进而达到“涵泳人格”的目的。[2]从某种程度上说,欧洲古典音乐固然高雅,但由于文化背景有别,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较复杂长大的曲目。稚嫩懵懂的儿童只能机械的按教师的要求反复练习,何谈知之、好之、乐之?也就更达不到“涵泳人格”的目的了。

借鉴儒家“美善并重”选择作品对道德人伦进行塑造,调节技能训练式的教育内容对心理、生理的伤害

音乐是用声音来表现情感,用听觉来感受的一门艺术。人们不由自主受到音调节奏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变化,这也是音乐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原因。而一旦进入乐器的学习,不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往往所有注意力都被各种技法所吸引。学乐的目的应是用音乐调节情绪、修养性情。在这方面中国儒家乐教中重视人伦精神的培养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礼记•乐记》载:“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在《乐记》中声、音、乐处于不同的审美层次,乐属于最高层次[3]。知声、知音、知乐是道德人格养成的不同阶段。知乐,意味着不仅能够欣赏乐的艺术形式,同时更能够体验乐的人伦内涵。通过对乐的欣赏和思考获得人伦内涵的审美体验,既是对道德人格的塑造,也是乐教的最终目标所在。但现实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儿童学乐的目的产生偏差。攀比于考级的等级和比赛的成绩,导致其接触作品风格和类型的单一狭隘与对技巧的过度追求。表面上看来儿童学会了大量的演奏技巧和技能,实际上在其内心丝毫没有对曲子内涵,对音乐情感的审美体验。此外,在常规的器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所选用的教材内容严重脱离了儿童发展的心理、生理特点。过分重视曲子的技术难度,追求长、难、大,冲突对比过于强烈,而不考虑儿童的审美趣味和理解能力。教材永远是《汤普森》《拜厄》《车尔尼》,枯燥乏味的训练既难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也无法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音乐教育往往沦为纯技能训练;有些音乐会成了体育竞技般的赛场。许多国内外音乐教育家曾屡次批评这种现象,日本山叶教学法创始人川上在其著作《儿童是最好的老师》中严厉的指出:“用一种和独奏家、职业演奏家竞争的错误雄心来研究音乐,是一种绝对应该避免的事。”

而儒家在乐教过程中对于作品的选择则是非常严格的,以“尽善尽美”作为选择和评价音乐的标准。即适用于进行音乐教育的艺术作品,既要有美的旋律形式,又要有善的思想内容,二者须完满统一。《论语》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虽然《韶》和《大武》都是周代重要的大型宫廷乐舞。但《韶》乐由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因而为孔子倍加推崇,当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而《大武》虽然艺术形式也很美,但由于思想内容反应武功征伐,故而不能成为典范。且音乐要“乐而不,哀而不伤”。当时风靡天下的“郑卫之音”,由于太过刺激不加节制,易使人亢奋,不利于人格修养,社会安定,他便提出了“放郑声、远佞人,郑声”(《论语•卫灵公》),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千年来,在儒家文化的信仰下,中国音乐崇尚清静平和,音乐旋律音调如歌,乐音衔接紧密,线条优美流畅,节奏宽广自由,强弱对比不大,并特别注意避免小二度半音连接产生的强烈倾向性和尖锐效果。这些特点使得欣赏者的心理节奏运动也随之相应自由,呼吸细微绵长,连贯平滑,心态自然宁静淡泊。在养成国民善良仁爱、内省自律的性格品质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以说儒家乐教对作品内容的严格筛选正是其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质的“君子”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应该借鉴的精华之一。

借鉴儒家强调情感体验“重意轻形”式的教学手段,改善重技术轻审美的教学方法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5

通过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

一、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盲目选择及不满意

我国初高中的教育模式偏重对知识点的掌握、记忆和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相关的课程为了能在高考时考取一个更好的分数,基本上没有受过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很多同学选择高职的原因是高考失利,失利后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时多听从亲朋好友的意见,缺乏全方位的考虑,考虑的内容很少涉及到自己的兴趣、能力、身体状态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因而对专业的满意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未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和科学的规划,缺乏主动性。

(二)学生自我认片面性

随着4G网络的普及、对旅游管理专业无兴趣和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时,就会陷入无聊和玩手机看视频的过程中。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样本中的学生对自我认知方面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过分的肯定自己,只看到优势忽视了劣势;一种是过分的否定,只看到了不足,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陷入自卑的境地。另外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还是像高中时一样等待着老师督促,自觉性不够。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全面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样本对于毕业后是先就业择业顺序问题比较模糊,对自己的未来就业顺序没有一个规划。并且对于如何找到工作的希望是寄托在亲朋好友帮忙推荐上,没有想过可能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同时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没有目标,但对职业期望是高收入和高职位的占大部分,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了工作愉快。从调查样本可以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没有统一的规划,有也可能是单一的计划。如果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长远的、动态性的认识,并且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好行业的动态,制定的规划会缺乏主动性和及时性,影响实效性。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不规范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样本中课时数仅占总学期的课时比例为2%左右,开设的课时数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但授课的教师是专职教师的比例只有23%,其它的课程多由辅导员兼任,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技能性和专业性,并且授课内容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授课标准考核标准。另外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参与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或者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较少有求职的经历,所以对求职过程中艰辛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不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家庭和学校整合协调

家庭和学校应该在学生就读初高中的时候就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少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从小就养成主动思考自己生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高中时段就进行少量的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早些接触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并对此有所了解。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家庭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参考的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兴趣、能力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最终选择哪个专业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只有真正的喜欢这个专业了,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有一个目标。避免了学生就业后因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不符而不停的换工作。频繁的换工作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也对社会上人才的培养不利。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家庭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所以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在职业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校要与家庭协调好,相互协作,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自我认知全面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内容一般包括个人兴趣、优缺点和自学能力,缺乏全面性。自我认知的内容中应该涉及到情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借助科学仪器设备和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必要的、全方位的指导。再通过周围朋友、同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个人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专业技能、自学能力和实操能力等自身的状况。结合这些因素,预测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自学能力,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

(三)构建职业生涯实践平台

学生对未来职业状态是什么样的,怎么样做是一个模糊的或者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为在校的学生构建一个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工作,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这里的兼职和实践活动不是指做普通的兼职、做家教、做话务员等。而是让学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是的时间出去跟团或到旅行社做计调等,让学生提前明白自己未来将要从事什么事的工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加强自我认知。密切的了解行业动态,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效性和主动性。

(四)规范职业生涯课程开设

家庭教育实操技能范文6

煤炭企业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女工不可能在这样的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绝不是说女工工作可有可无。女工工作做得好,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像集团公司工会在2006搞的“女工才艺展示”、“女工绣心声”等活动,都极大的带动了集团公司女工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女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女工活动,拉近了女工与矿工之间的距离,使女工们充分认识到在采煤一线的矿工就是她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使广大矿工们知道,他们在井下的默默奉献,有广大女工的支持,有广大矿工家属的支持,这样的奉献是值得的。由此可见,工会女工工作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女工工作做得好,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在煤矿的安全宣传工作中发挥作用。那么,如何使煤炭企业的工会女工组织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作用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工会女工组织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一、加强工会女工组织建设,为女工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

随着永煤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相继成立了一些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有通过企业改革、人员分流而成立的;有集团公司新投资上马的项目;也有集团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成立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由于正处于建设阶段或摸底阶段,机构往往不健全,女工组织更是无从谈起,工会的女工工作开展的也不是很好,一些集团公司组织的女工活动,由于一些子公司对女工工作的不熟悉,所以也不能够积极地参加。甚至女工活动仅限于集团公司本部这样很小的范围,这样就降低了工会女工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女工工作也是索然无味、可有可无。健全女工组织不应该仅限于集团公司本部,各子公司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工会女工干部可以兼职,但责任要落实到人。如何使其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女工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集团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女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忽视女工工作的子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以保证各项女工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响应集团公司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广泛深入开展“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争当“岗位明星”活动中,集团公司工会在制定活动方案后,还要求参加竞赛的各单位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细化其个性指标,目的是使竞赛活动的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和科学化。在此项活动中,还找出了几个工会女工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作为榜样,号召全公司向她们学习,学习她们爱岗敬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以此不断激发女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工会女工部还引导女职工们按照竞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家庭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比学习、比技术、比干劲、争一流。这些典型有的是参加省里技术大比武的获奖者,有的是在企业技术岗位完成多项技术革新的技术能手,有的是在管理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干部。典型之所以具有层次感,是因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高学历,只有具有各个阶层的代表才会让人感到具有普遍性,贴近实际。实践证明集团公司通过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充分调动了女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女职工奉献在岗位、拼搏在岗位、建功在岗位的良好氛围。

二、在全公司开展加强女职工培训,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的活动。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面对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提高女职工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业务本领和竞争能力,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工会女工组织应对女职工开展以健康保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利用一些集中的时间播放妇科疾病结合较紧密的科教光盘;让家庭教育突出的女职工做一些家教讲座,也可以以问卷的形式让女职工写出家庭教育经验及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工会女工组织还可评选出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论文,制作成展板在办公楼及小区主干道展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女职工自觉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主观能动性,确立起女职工自强不息,追求出类拔萃,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及高成就的主体意识。通过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还可以使女职工继承和弘扬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可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女职工们的学习、应对、竞争、决策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她们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半边天,企业发展的半边天。

三、发挥工会女工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切实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女工办实事。

“依法维护女员工合法权益,为女员工说话办实事,做女员工的贴心人”一直以来是工会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各种形式渠道,全方位对女员工进行普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不仅要组织女员工学习《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女员工依法维权的能力,还要关注涉及到女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和方案并维护其权利。同时更要对女工代表在决策时参与,施时维权,另外还要在效果上进行全面监督,加强督促贯彻执行。在为女工办实事上,工会女工组织要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对发现的病情及时治疗,并继续为她们办理女职工团体特病保险,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使广大女职工能有健康的身体,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会女工组织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女工、帮女工才能做女职工的贴心人。

四、突出特色,积极开展有益于女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以开展活动为桥梁,用文化凝聚人心”是成功开展工会女工工作的有效手段。围绕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节或其他相关节日,大力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女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女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陶冶女工的情操是集团公司工会女工多年来一直倡导和坚持的。例如: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女职工开展拔河、跳绳、跳棋、健美操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女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使女工队伍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女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顽强精神。

五、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工会女工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部分,也要充分体现帮扶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