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1]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整个民族共同体永恒的话题。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且不能被取代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场地,家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基地,社会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撑力量,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却出现民族文化的孤立传承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孤立传承民族文化现状

1.学校与家庭缺乏沟通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反观目前,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内容空洞、晦涩,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家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家庭教育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家庭及其教育都有其民族归属性。”[2]所以家庭中的民族文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传播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能带给儿童最直观的体验和影响。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强大的传承场域缺乏沟通,加深了其传承的孤立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上一道必须逾越的鸿沟。

2.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

“民族传统文化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传承之基”[3]。社会是民族文化的资源宝地,同时应该是传承的始源。但是人们几乎把传承的重担一味的交给学校,而学校出现选择性传承,在其传承过程中形式化严重,缺乏生活性和社会性,并没有把民族文化真正的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甚至会造成文化断层和消逝。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得传承民族文化不光体现在课堂中,更加体现在生活中,在课堂上注入社会性和生活性的元素,使得民族文化具备丰富多彩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3.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的断层

“民族文化场域是文化主体与文化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在依赖一定的物质客观条件的同时,它更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4]校内民族文化场域和校外民族文化场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但是校内文化场域和校外文化场域的断层,造成文化缺失和传承的不完整性。校内民族文化传承整体上以课本教材的讲授形式展开,注重对文化知识感官上的理解和体验。校外场域主要注重对生活上的实践价值性,将民族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侵染的方式,根植于儿童心中。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是停留在浅层的实践中。这种校内外传承场域的断层显然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这里的“三位一体”支持系统指的是: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构建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导,以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为基地,以社会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力量的三方位相结合的支持系统。

建立“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利于“活”的传承民族文化

所谓“活”的传承民族文化是相对于“呆板”的传承民族文化而言的,其传承方式更灵活、传承内容更有综合性、传承目标更有价值性,儿童不再是被迫的接受民族文化,而是主动地面对民族文化。但是目前,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面对升学压力,民族文化课程便成了主流科目的牺牲品,被搁置一旁,不被重视。课程规划易出现选择性传承,内容碎片化,内容偏重知识性,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等现象。“三位一体”支持系统的建构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系统知识性、家庭传承民族文化情感上的感染力、社会中民族文化的鲜活力,三者密切配合使得民族文化呈现一种“活”的传承状态,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永久的活力和持久性,使民族文化“活”下来。

2.有利于培养立体文化人

“培养立体文化人,意味着儿童不是文化接收的‘器物’,也不是文化传承的‘载物’”。[5]儿童是有着自己独立意识的个体,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应当是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筛选和批判的一个文化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能够主动的建构知识、对文化有一定的判断和反思能力、能够适应社会,这便是立体文化人的表现。显然,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来独当一面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辅助场所,也应当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三位一体”这样的传承模式下,对课程中所学到的民族文化加以甄别和筛选,然后投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为指导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立体文化人。

3.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例如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建筑等多种民族文化。但是民族文化零散混乱,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规范。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学校当中的符号性民族文化、家庭中的生活性民族文化、社会中的实践性民族文化等,三大场域对民族文化各自孤立传承,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家庭与学校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无法保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保存。“三位一体”支持系统能够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避免了民族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

三.如何建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

1.学校与家庭紧密衔接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民族文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对儿童习得民族文化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学校作为规范的教育场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衔接,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建立起沟通信任的桥梁,让家长也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配合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步伐,起到一主一辅的作用。

2.学校与社会密切互动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为民族文化提供真切实感的情景。相比之下,学校所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大多偏重纯理论性和知识性,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活动的深切感知和领悟,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缺乏亲身实践,无法在情感上有所体会。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鼓励学生把学校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带入到社会这个鲜活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次,学校引入社会中濒临绝迹的文化遗迹,保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可以在学校中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中精通民族文化传承的专家学者,给学校注入一股新鲜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角学习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得师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3.建立长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支持系统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导场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家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基地,在对儿童的认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潜意识作用;社会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活的,因而需要社会这个场所让其栩栩如生。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密切配合,共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首先,以学校作为其传承的主体,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课程,保证课时和质量。其次,以家庭场域为辅,通过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与提高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最后,重视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支撑力量,学校、家庭所学习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的得到实践和运用。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出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但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重任。只有三者共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也才能持久的传承下去。因此,发挥学校传承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传承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传承的延伸和支撑作用,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才能建构起传承民族文化之桥梁。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3-34.

[3]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43.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满族文化;建设;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实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提出科学、实际、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建议,对做好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民族研究和现实民族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对辽宁省满族自治县的实际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探讨,梳理总结,实事求是呈现现阶段辽宁满族传统文化的资源和保护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辽宁省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咨政建议。

1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资源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

1.1 满族历史遗址、文化古迹价值珍贵

辽宁是满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遗留大量的遗迹文物是历史的必然。满族古建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都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和古老民居等。满族建筑是我国特别是辽宁独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观赏价值。

1.2 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数量众多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文档案、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满文图书数量巨大,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还有省内各市县档案馆和图书馆及一些大学图书馆都藏有数量不等的满族档案和图书,具有重要的保存与开发价值;辽宁省博物馆和各市县博物馆都有一定数量的满族文物、碑刻、书画作品;一些民间收藏者手里也有数量不等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

1.3 民俗风情浓郁厚重、民间艺术多种多样

辽宁满族民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以汉族为主的周边各民族的习俗,并将之融入到本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间艺术特色。满族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无不体现着满族民众的智慧与创造力,住口袋房、吃火锅、吃粘食、穿旗袍、绣枕头顶、说书、扭秧歌、滑冰、娶亲仪式、插佛陀等习俗,民歌、鼓曲说唱和民间乐舞等艺术表演形式和古法酿酒、鸩蔚让褡骞ひ粘晌辽宁民间风情和艺术的典型代表。

1.4 抢救整理满族文化资源成果很大、满族艺术不断创新

辽宁省近年来在挖掘整理满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新上成果比较突出。我省有关文化部门先后出版了《满族文化通论》、《满族文化史》、《满族通史》、《满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资料本)等研究论著,还整理出版《满州源流考》、《尼山萨满传》、《清代八旗驻防志丛书》、《熙朝雅颂集》、《内阁满文老档》等一批满族历史文献,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省内新宾、岫岩、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满族民间故事集和满族民间歌谣集。在歌舞创作方面,继八十年代享誉国内外的大型满族舞剧《珍珠湖》、《珍珠湖畔》、《白鹿额娘》,锦州市创作的京剧《酒魂》等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

2 辽宁民族地区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1 从中央、省到各市县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不断出台

各级政府积极根据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实施意见》;各市、自治县不断出台各种满族文化保护政策;积极制定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方案,包括确立目标任务、保护方针,制定实施原则、实施步骤,明确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建立组织机构等。有了政策的指导,才能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2.2 组织保障,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干部认真

辽宁省相关单位,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纷纷设立满族文化保护机构,建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成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办公室,各单位设处、科、室,加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在组织保障,机构健全的有利条件下,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工作,把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民族工作者注重满族历史文化和理论学习,加强满族文化工作实地调研,多次深入满族自治县最基层,坚决杜绝走形式的调研,回来必须撰写调研报告,对满族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找问题、出点子。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抓紧、抓实,要成果,要实效。

2.3 满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财政资金不断增加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发展满族文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为了发展本省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把满族文化抓起来,依靠满族文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经济发展了再带动文化繁荣,满族自治地区综合水平就会上得快,近年来,辽宁省在满族文艺、体育、教育、语言文字等方面采取新的措施,增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随着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依托具有“朝阳”气质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经济不断受到重视,呈现很好的发展前景,我省不断重视民族地区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满族文化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东北其他两兄弟省吉林、黑龙江好几年,近几年,终于在满族文化保护发展方面确立了专项资金投入。

2.4 相关部门履职尽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满族文化保护传承

近年来,为了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省市县相关文化工作部门立足满族文化工作实际,着眼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合作,友好沟通,共同推动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健康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民族文化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满族文化学会、满族企业家协会、满族联谊会等各类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工作,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许多满族同胞都会自发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节日气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吸引了众多的满族群众积极参与。

3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认识不够,发展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人们对满族历史文化不了解,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干部群众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被忽视,未能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

3.2 满族历史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大量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一些不可复制的固态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抢救,濒临消失灭绝的境地。清朝时期建的满族古老民居、露天存放的碑刻、缺乏保护措施的民间许多实物文化遗产都会逐渐破坏直至消失。许多满族非遗项目及满族传统技能、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

3.3 满族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各级财政自身投入乏力,民间融资能力又十分有限,资金不足是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

3.4 具有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能力的人才不足

首先是满族文化研究队伍不强,而且辽宁省内高水准的满族文化专业研究人才不多;市、县内更是缺乏满族历史文化专业人才,民族干部专业素质不高。

3.5 满族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产业链

近年来满族文化产业与以往相比投资比较大,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跟不上文化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链和鲜明的文化特点,更没有精典作品。缺乏资源整合开发利用。

4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4.1 树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总体目标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统文化意识,基本实现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网络化。使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4.2 确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针

对满族传统文化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满族传统文化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4.3 坚持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

4.4 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障

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有法律作为保障,要把临时性的政策保护逐步导入法制保护的轨道。具体到我省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要在充分贯彻执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具有稳定性和法律保障性。同时还要将民族地区法制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法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3

当前,旅游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是关联性很强的民生产业。相关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旅游业成为一棵“摇钱树”。但是,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旅游业还是一种绿色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各国各地区争相发展的产业。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黔东南有33个民族和2个待识别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最大聚居区,也是我国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区。黔东南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53处、8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名镇2处、名村3处,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级1项,国家级52项68个保护点,省级175项206个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人,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6人。此外,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九侗六侗地区侗族村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统村落225个(占全国、全省总数的14.4%和77.1%)。因此,黔东南被外界授予“歌舞之州”、“百节之乡”、“原生态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返璞归真的地方”、“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全球10个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等桂冠。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旧突出,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资源环境的约束依然强化,发展方式还较粗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打造发展升级版的历史契机,以民族村寨为根、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外界对异质文化的消费心理需求,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中实现提质转型。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是民族文化式微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文化拥有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推进“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同步小康”中能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二、文化旅游发展时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黔东南就开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开发民俗旅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民族文化正面临淡化消亡的险境。如在民族服饰方面,愿意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自觉学习、懂得制作民族服饰的人更少,现在的年青人几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渐显后继无人之势。在民族歌舞方面,许多地方酒歌不再广泛传唱,情歌不再时兴游方活动,失去生活载体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结亲当天男方派一男两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热闹的事,当天全寨人都会来欣赏对歌,可现在年青人不会唱、不愿唱也不愿听了,原来走进新娘家的门、走出新娘家的门以及整夜唱歌的习俗已不再。在民族语言方面也呈逐渐萎缩之势。外出务工是当前乡村民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纷纷外出甚至举家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汉语甚至标准的普通话等等。民族文化保护的保护传承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这是因全球化、工业化浪潮所带来的标准化、有序化,对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对自由化、无序化的农耕文化带来巨大冲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日渐凸显。此外,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也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原因表现如下。

原因一:资源特征相似与开发中的“重建”问题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洒落在全州境内的广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环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广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锦屏、天柱、剑河、三穗等县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从江、雷山、丹寨、剑河等县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区域内同一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这对打造极具个性特色的景区景点带来巨大难题。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程中,有时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区景点,不仅导致旅游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还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原因二:重资源开发与创新不足的问题当前,黔东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部分还处于把旅游资源直接当作旅游产品来打包和兜售。在开发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当做发展旅游的唯一“资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出现旅游至上、唯利是图的倾向。为迎合和满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复制、篡改、伪造文化。侧重于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硬建设”,侧重打造“农家乐”,千方百计地向游客提供具有农村风味的吃喝玩乐的设施招徕游客,以尽快赚取利润,而在“文化”两字上下工夫还不足,对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还不够,对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三、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的建议

建议一: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理念一是结合地区实际,明确发展定位。结合黔东南、立足贵州、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秉承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将黔东南文化旅游放在全省、全国、全球价值琏的布局中来谋划,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作为全州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培育、打造。二是坚持生产性活态保护。敢于在市场化进程中保护文化,既要藏艺于民,更要载艺于旅、显艺于市,让文化与市场对接,激发文化主体的动力,让反映民族根与魂的文化能够传承后世,让原生态文化环境得到滋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三是突出苗、侗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以苗、侗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让外界更多了解、更多深入、更多享受原生态文化魅力、体验浓郁民俗风情,不断把文化旅游业做特、做新、做精、做大、做强。四是以当地民众为根本。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以传承人和当地群众为根本,关注传承人命运,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保留文化主体人,激发众人参与,由个人传承变为群体传承,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文化自觉。

建议二: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三个”集群一是打造环雷公山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集群。以雷山、雷公山和苗岭为中心,包括雷山、榕江、台江、剑河、丹寨等县的典型苗族村寨,积极推进蝴蝶园、亚热带鸟园、红豆杉植物园、苗药植物园和中国苗族文化体验中心等产品项目的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区。二是打造黎从榕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集群。重点打造肇兴侗寨旅游区、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区、小黄等侗文化产业园、岜沙苗寨景区建设、三宝侗寨侗文化旅游区、五榕山城市主题公园及旅游休闲度假区、八舟河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打造世界级的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区。三是打造舞阳河流域原生态自然文化旅游集群。以舞阳河和镇远古城为核心,包括报京侗寨、杉木河、云台山、黄平革家寨、飞云崖、旧州、剑河温泉、谷陇苗寨等,打造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原生态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四、结语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4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认真做好面具阳戏项目的收尾工作。面具阳戏是2009年市民宗委确定由县民委实施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切实做好面具阳戏的迎检工作,我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小河桃坡村,现场观看阳戏表演,搜集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初步验收阳戏项目。与此同时,邀邀阳戏班主到研究院现场讲录阳戏唱词,对阳戏唱词进行了重点收集整理。目前正在对面具阳戏资料汇编成册。

2.切实推进三棒鼓项目。三棒鼓作为今年市上重点考核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做好该项目的迎检工作,研究院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同时与偏柏乡政府衔接,摸清了三棒鼓的基本情况及表演人员,收集了一部分图片及音像资料,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3.抢救性挖掘整理民间绝技。为把周县长交办的任务落到实处,研究院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征求广大民俗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工作*《xx报》、人民网重庆视窗、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重庆新闻网等报刊网站发表宣传文章200余件,《一片缠绵摆手歌》在《光明日报》14版头条刊登引起了强烈反响,对xx摆手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机构建设滞后。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已理顺了人员、经费、编制、规格等问题,但诸如岗位设置、人员任用、职称结构比例等仍有不足,从而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研究院的岗位设置一直未获人社局批文;二是研究院设有三个科室,但三科室的人员任用组织部未下文明确;三是研究院是属于文化研究类机构,建议对中级职称名额给予倾斜。

2.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缺乏实为民族文化工作的一大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专业人才紧缺。因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操作性、专业性很强,而研究院目前人员结构中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引进一名专业人才。

4.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因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田野调查是民族文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田野调查,坐在办公室只能闭门造车,一切皆为空谈。因此,研究院亟需一辆越野车,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的东风,奔赴各乡镇对全县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捍卫土苗儿女即将消失的精神家园。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积极探索管理及运作模式,着力建设一个奋发有为、务实高效、团结和谐的xx研究院。

2.切实做好面具阳戏、三棒鼓等民族文化类项目的迎检工作。

3. 认真落实x民宗委办[2011]18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xx民族文化“八个一”工程,圆满完成市民宗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初中音乐 民族文化 音乐教学

引言:

初中教育的实际意义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和传承。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为了使初中教育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是初中教育效果达成的途径之一。

1.初中音乐教学概述

1.1初中音乐教学的作用

初中音乐并非初中学校教育的“主科”,但是却对初中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本身属于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艺术、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一部分。

1.2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偏重技巧而不重视情感教育,教学生唱歌而不教学生如何欣赏音乐,这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的,而枯燥的“唱歌”学习也导致学生对音乐认知偏差,使很多学生在音乐课上进行文化课学习,使音乐课变成了自习课。

1.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学艺术、民族情感的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效果;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能够改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看法,同时也使音乐教育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方式。

2.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方法

2.1精研教材寻找音乐与文化切入点

民族文化蕴含在音乐之中,并非是音符本身带有“民族”性质,或者歌词有“民族文化”的具体藐视,而是音乐背后的创作环境、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不同乐器流行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方式。因此,初中音乐教师想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以乐器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生认识乐器的过程中,介绍与乐器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在了解关于二胡的知识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出色的二胡民间艺术家――阿炳,并详细说明艺术家阿炳身处的时代,使学生从时代背景中体会到二胡这种乐器身上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苦中求乐、自强的民族精神。

2.2音乐与文学、绘画艺术同时出现培养学生“通感”

艺术所体现出的思想及文化是想通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文学、绘画作品,总会体现出一致的时代风格,民族文化也是如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美术、语文等学科中接受到的民族文化教育与音乐的艺术特征结合,唤起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民族文化的体会。例如,在欣赏《阿里西里》这首民歌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彝族聚居地的村寨、扎染工艺、漆器和绘画等图片,使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体会到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勤劳、热情的情感。通过音乐欣赏和图画欣赏,学生不仅能够对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很容易形成图画和音乐之间的“通感”――听到《阿里西里》,脑海中就浮现彝族村寨的景色,看到彝族服装,耳畔就回荡起《阿里西里》的旋律。

2.3延展音乐课堂体会民族文化

由于初中学校的条件限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单纯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显得范围狭窄,教师们很难发挥教育积极性,学生所得的情绪情感感受也比较淡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的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美;另外,音乐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民族舞蹈,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获得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原则

3.1坚持“人本教育”的原则

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审美需求,从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基础入手选择民族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应注意到,文化教育不是高屋建瓴的教学,要在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审美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使教学有效。

3.2发挥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原则

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要配以艺术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安排上体现艺术性,在教学方法使选择上体现艺术性,在教学语言使用上体现艺术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使教学和教育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加强民族文化渗透教育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担负着初中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的重任,对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有益于音乐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教师应该对音乐教材进行仔细研究,从中寻找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通感”,同时,将音乐课堂进行延展,也是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注意坚持人本教育的原则,发挥音乐教学的艺术性,以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刘德任.如何在中小学一虐教学中渗透本土民族音乐[J].大舞台,2011(05):192-193.

[2]孙洁.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1(10):98-99.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6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缺少了民族文化,一个国家就缺少了灵魂,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日渐衰退的局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民族文化美学价值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提高美术课程文化艺术水平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及传承的现状,指出了民族文化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渗透与传承

引言: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弘扬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整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民族文化,是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西方文化渊源流入中国的过程中,难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定力不强的人多少有些崇洋,对本国的民族文化不够重视,认为民族文化历史太过久远,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一度制约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的不到位。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些民族文化就是靠教育才得以发展下去,但由于一些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民族文化意识,导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自然对于文化传承与弘扬没有确切的认识,也不清楚民族文化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表达方式的综合,是随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智慧的积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集体标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巧妙融合民族文化的元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感知民族美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关爱民族文化,保护美术遗产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国近些年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小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学校及教师的不可忽视的责任。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学会观察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民族文化作为美术艺术的土壤和泉源,它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一些画家们都是在民族文化感受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历代美术大师都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基础表达,蕴藏在自己的画作中,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史验证了民族文化在美术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关键。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转变其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对于美术教学的文化属性不够重视,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理解不透彻,加之学校在美术教学上投入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相对于其他学科相差很多,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学校要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学习和深造,掌握民族文化精髓,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文化性。其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引入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强化美术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民族文化博物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美术遗产,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对于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3.2注重艺术欣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的基础方式是模仿,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线条及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时,将一些线条的使用,和一些简单静物的绘画做好演示,学生以模仿为主,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强化美术方面的积累,具体可以采用的办法就是加强艺术欣赏。首先,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各民族不同的美术作品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讲解不同民族绘画风格,作者画作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例如,山西剪纸也是民族艺术的一种,一些节日运用红纸剪出很多寓意吉祥的动物。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为学生订购画册,为学生创造民族艺术欣赏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观察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小学生民族艺术审美素养。

3.3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实践作品上,美术教学不单单教授绘画,还有一些剪纸、叠纸、手工等课程,美术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例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名为《红色的画》,红色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运用较多的颜色,我们经常称之为“中国红”,代表着丰收、喜庆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红蜡烛等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以红色为主题,可以绘画,也可以做剪纸、手工作品等,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

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加深,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民族文化,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姜影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万宝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