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1
[关键词]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厦门科技创新园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 UK, 2003)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从概念带向现实[1]。关于低碳城市及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尚无统一界定,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目标层上,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为了将低碳生态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避免停留在炒作理念和新概念阶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建立一套可操作、可监管、可推广的规划编制方法,并融入到法定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之中,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1、低碳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1.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1.1 理论研究
当前,国外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较为深入。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3];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4];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5]。
1.1.2 实践情况
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的一些领域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伦敦制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哥本哈根则建立了广阔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巴塞罗那则规定所有新的开发建设都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6]。
1.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2.1 理论研究
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6]。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7]。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6]。
1.2.2 实践情况
目前,国内也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市,于2006年提出“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业群。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0%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深圳的光明新区结合“绿色新城”建设,在《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中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着力培育低碳城市机能、加快推进经济的低碳转型、建立公交主导的交通系统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等措施,2008年3月,光明新区被建设部列为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探索。《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和《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也分别提出了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规划措施,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明确单位GDP碳排放量不超过150吨-C/百万美元的控制目标,《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提出了促进低消耗、低排放的空间结构,并制定了能源管理措施[6]。
2、厦门科技创新园的规划背景
为加快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壮大,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及“十二五”发展需求,规划在环东海域建设厦门科技创新园,总用地面积约为4.88平方公里,将作为厦门三个低碳生态示范基地之一。园区东南侧为同安湾,西北侧为天马山和美人山,西北距厦门北站以及沈海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6.5公里,南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空间直线距离约为8公里,自然、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将着力打造成为一个以高新技术研发、办公功能为主,生活、休闲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融产、学、研、居、游、购等于一体的具有低碳生态示范意义的国内领先的第三代创新产业园。
3、低碳生态规划的技术路径
目前,学术界关于低碳生态规划的评判标准尚无定论,本文根据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落实低碳生态理念:土地与交通、水资源、综合物理环境、能源利用、绿色建筑以及地块开发生态控制指标指引①。其中,前五个方面比较全面的覆盖了园区生态低碳建设的基本要素;而地块开发生态控制指引则将这五个专题的研究结论进行整合、提炼为可量化、可控制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2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finds out which factors constrai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builds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emerging industries which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 technical innovation behavior, techn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pporting.
关键词: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emerging industries;innovative abil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015-03
0 引言
后危机时代,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挑战,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几年,过去以传统产业集群为主的地区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改变着集群的面貌。本文将基于技术创新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探讨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新兴产业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新兴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有些学者将其界定为“Emerging Industries”,指正在产生或将出现的产业;有些则界定为“New Industries”,指已经形成了的“新”产业。本文综合现有的观点,认为新兴产业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新兴产业应该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即形成阶段;其次,要求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新兴产业的概念是针对现有的产业提出的,它是通过技术创新等活动实现的,代表着产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新水平,同时也代表着市场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1]。
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特点,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重点和支撑。其中,吴传清等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灵魂[2];黄幸婷等认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加强产业创新联盟的建设,促进产业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3];史忠良和何维达在研究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时提出,新兴产业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技术的进步[4]。
1.2 产业创新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包含了对非创新资源的舍弃和创新资源的流动,这很好的解释了产业转变中的“突变”特质[5]。从某种程度上,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可以看做是在扬弃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新的产业进入,旧的、不符合发展要求的产业退出的产业重组过程。就新兴产业而言,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在空间的转移、技术的进步和不断革新等核心推动力,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被看做新兴产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产业创新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其研究着重于工业创新,而工业创新又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综上所述,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产业创新的内涵:第一个层面是指在国家层面,对于其他国家的产业而言,所表现的产业创新竞争实力,即宏观方面的创新。第二个层面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某个区域的产业因其资源特点和创新环境及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的竞争实力,即中观层面的创新[6]。第三个层面是指具体到某一产业内部的企业因外部环境或自身所具备的资源的差异而表现出的竞争实力,即微观层面的创新[7]。本文讨论的产业创新即是第二个层面的创新。
2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为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所带来的竞争实力甚至超越了产业内部所有细分的整合。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包含在其内涵、过程和测量等方面。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测量主要集中在“以系统观点强调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模型”,“以过程为研究对象来构建模型”,“以影响因素为对象构建模型”等方面。
李廉水和周勇提出了从技术创新实力、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创新支撑力、技术创新体制四个维度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江苏、上海、浙江三个地区的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最终建立了包含1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2005)[8];张华胜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评价进行研究时,提出从创新的投入变量、产出变量、过程变量和创新基础设施变量四个方面建立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投入变量以R&D研究为主,基础设施变量则选择了组织保障、技术基础、对外交流、融资方式、政策环境五个因素进行阐述(2006)[9];李海涛在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时,选择了从创新环境、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三个维度着手,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忽视的作用(2007)[10];Carayannis等人(2008)通过对企业层面创新能力的研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状态、倾向、绩效”三要素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入、生产、产出等影响因素,构建了复合创新指标体系,用于测评企业的创新能力[11];熊魏在企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研究通过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创新产出、创新管理四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2012)[12]。
在对新兴产业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通过其特点分析均认为技术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对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学者们都肯定了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学者苗振清从正面阐述了科技创新体系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3]。陈盛详等认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认为,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自主创新技术不足等方面[14]。李新男学者也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支撑设施不完善的情况[15]。李伟娜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技术创新机制的制约,这也是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16]。
综合现有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测度指标的研究,以及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与之相关的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本文选择创新行为、创新支撑、创新效益三个因素,构建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见图1。
3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指标之间必须具有独立性和逻辑性,指标的选取要建立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可对比性等,参考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新兴产业主管部门对新兴产业的评价等,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采取以科技指标为主、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为辅的方法,以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独立性、动态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从技术创新行为、技术创新效益、技术创新支撑三个维度,设定指标。
3.1 技术创新行为 技术创新行为可以看做技术开发,它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是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必要步骤,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工艺和技术等,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常见的技术创新行为包括研发研究和技术组合等。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行为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当前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产业层面技术创新行为的评价多集中在R&D经费投入、R&D从业人数等,结合学术界认同的地区科技投入、政府科技投入、R&D投入产出效率、每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R&D投入强度等指标,又考虑到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与了关注和支持。因此,最终确定R&D投入强度、R&D从业人数、R&D投入产出效率、地区科技投入、产业内每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科技合作项目六个指标进行衡量。具体见表1。
3.2 技术创新效益 技术创新行为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其对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效益反映出来。其中,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创新产出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有关技术创新产出的测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中,通常把对新产品的测度作为主要评价的指标。参考统计和主管部门在分析产业创新能力时采取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总产值、销售收入、出口额等指标,考虑到新产品产值(增长率)及其所占比重、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等指标反映创新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以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品牌的构建意识逐渐增强,品牌逐渐成为评价行业的指标之一,作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对品牌的构建更应关注。因此,最终选取新兴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新兴产业新产品利润与产业总利润的比率、新兴产业新产品销售增长率、新兴产业新产品利税率、技术市场交易额、新兴产业年均专利授权量、名优品牌商标数量七个指标来进行衡量。具体见表2。
3.3 技术创新支撑 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对产业内技术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造成影响,最终可能改变产业投入―制造―产出整个过程。学者孙韬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新资金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社会环境支撑平台、企业文化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创新支撑的内涵[17]。综合来看,通常把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地区生产总值、政府财政支出等指标作为主要评价的指标。统计部门如国家、广东省统计局在研究新兴产业时,也对科技服务平台、外商投资企业数、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情况都进行了关注。因此,最终选取五个指标来量度技术创新支撑维度。具体见表3。
4 结论
新兴产业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中形成的一类具有创新性、先导性和方向性的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现有学者对新兴产业特点和现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测量指标,构建了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结合统计局和政府等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技术创新行为、技术创新效益、技术创新支撑三个维度及17个直接测度指标的广东省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广东省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意.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C]. 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2]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J].学习月刊,2010,07:10-14.
[3]黄幸婷,杨煌.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联盟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0(5).
[4]史忠良,何维达.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74.
[6]Kira R.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 Evidence from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Firms[J].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November 22, 2004.
[7]黄顺存.产业创新概念界定述评[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6):30-34.
[8]李廉水,周勇.创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21-23.
[9]张华胜.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15-23.
[10]李海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10.
[11]Elias.G.C,Mike.P.Measuring firm innovativeness:towards a composite innovation index built on firm innovative posture,propensity and performance attributes[J].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8,1(1):90-107.
[12]熊魏.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0-38.
[13]苗振清.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04.
[14]陈盛详.制度创新驱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10.
[15]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决策焦点,2007,04.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3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我国必须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加快贸易法律建设与国际经贸关系协调力度,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推行网络贸易,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对外经济良性循环。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特征的逐渐显现,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经济增长更多的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创新外贸体制和对外贸易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机构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4
【关键词】 城市 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本论文来自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课题名称:西安国际内陆港建设进程中物流金融发展研究,申报序列号:SB11-B29。
理论依据
1.创新理论
(1)创新
经济学中的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此之后熊彼特又相继发表了《经济周期》等著作,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揭示并强调了创新活动所引起的生产力变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包括五种形式:①引入一种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即新工艺或新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这一理论为后来其他学者研究创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创新是这样一个概念:
首先,创新是对既有事物、观念的创造性发展。
其次,创新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初始阶段表现为观念,然后把观念物化到产品、设备、原材料中应用。
再次, 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而市场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也可用来检验创新的成效。
最后,创新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经济效率和效益是衡量创新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
(2)自主创新
“自主”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过分依赖技术引进而言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以我为主,在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
自主创新能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将知识资产等创新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正如余江和方新(2002)的观点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贯穿整个创新过程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作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即产出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
2.创新型城市
(1)创新与城市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制度和文化为核心的创新要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决定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创新推动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创新型城市内涵
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提出的创新型城市是立足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并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概括出来的。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创新系统和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分类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原则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地由知识、技术推动的过程, 应是多个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因此我们选择从综合测评的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即以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创新潜力为主线,并将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贯穿到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
2.导向性原则
不同的城市由于在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发展战略也必定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应结合当地实际考虑而有所侧重,不应一概而论。
3.科学性原则
定量指标数据力求准确、可信、有效, 定性指标应通过科学方法予以测算分析,使之能够转化为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全部过程应讲求精准、科学、完整、及时,这样才能对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4.系统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各子系统内均包含一系列相关指标。指标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使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分析
1.设计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但是, 建设什么样的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从探索自主创新道路的角度出发,考量城市的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和创新潜力四个方面,并由此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构成
(1)创新资源
人力资源: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企业科研人员占企业员工的比重、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
财力资源:R&D(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费用、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实际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创新载体: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园区数量。
(2)创新环境
硬环境: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量、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量、科技孵化器数量、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及报刊发行量、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每万人国内外航空线路数、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软环境: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中介机构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外贸直接投资数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法制健全程度指数、知识产权保护度、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城镇登记失业率。
(3)创新绩效
创新知识水平:每万人国际科技论文数、每万人国内科技论文数、专著出版数量、科学家及工程师人均发表国际级和国家级论文数量。
创新科技水平:研发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省级科技成果奖数量、市级科技成果奖数量、技术转让收入。
创新产出水平:自主研制的新产品种类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人均GDP。
创新品牌水平:注册商标数量、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数量、品牌知名度。
(4)创新潜力
创新知识潜力:待发科技论文数量、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率。
创新科技潜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省级科技项目数量、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数量。
创新产出潜力: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品种增长率、新产品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差额。
3.指标分析
(1)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是整个创新链条上的起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素,因此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是提高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财力方面,由于政府对研发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能够对其他创新主体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指标侧重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度、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发展潜力。
(2)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各种硬件设施,如基础设施、科研基础条件以及信息化水平等。软环境则包括政策法规、文化教育、金融及政府的办事效率等。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是保证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它们的有效改善能够对城市创新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最终能成倍提高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
(3)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城市自主创新的结果, 是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个城市能否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创新绩效来衡量的。
(4)创新潜力
创新潜力是指能够为城市提供不断创新的资源和今后潜在的创新发展动力,它更强调对未来创新资源的培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现有的创新资源,因此它是一个城市未来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内容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数据可以用来考察一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由于各城市文化基础、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在每个指标上都达到上述水平。但由于上述指标是决定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个城市不同的创新能力,因此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上述指标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判断自己与创新型城市的距离。
2.评价方法
目前, 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的方法拟分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最终需要指数的确定和比较。指数数值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第二,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性。指标权重是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化值, 它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到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外,还应借鉴国内同类研究方案中的权数进行综合确定。
第二,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价值”的量化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各指标的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体目标的作用趋向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是应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处理,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可采用多种方法,但由于各指标的 “优”与“劣”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衡量标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指标进行量化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权重和量化的计算结果即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各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是不同的,根据各评价对象创新能力强弱的排序, 可比较其自主创新先进与落后的顺序。若进行横向比较,则各指标之间相差部分即代表它们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各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间的差距,就可以认识到各自的优劣、差距和不足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如鹏.关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2,37.
[2]朱孔来.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05.
[3]黄先锋.创新型城市品牌建设[J].经营与管理,2009,08.
[4]张士运,刘好,王军.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如何[J].科技智囊,2007,09.
[5]胡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1.
[6]闫国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04.
[7]卢永嘉.浅议西方经济学中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5.
[8]李剑力.基于创新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J].创新研究,2009,01.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5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正文
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起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而新经济要求将企业将外部环境扩展到世界经济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要素有的是确定的,带有规律性;有的是偶然的,带有随机性;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硬环境,可以定量分析,有的是软环境,不可定量分析。新经济使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高科技下的信息化、网络化及知识经济又使全球性市场格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信息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载逐步转变为磁载和光载,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二是网上信息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如开发功能性强的互联网调查方案,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3)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4、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3年3期.
3、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年4期.
4、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3月.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范文6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起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而新经济要求将企业将外部环境扩展到世界经济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要素有的是确定的,带有规律性;有的是偶然的,带有随机性;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硬环境,可以定量分析,有的是软环境,不可定量分析。新经济使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高科技下的信息化、网络化及知识经济又使全球性市场格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信息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载逐步转变为磁载和光载,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二是网上信息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如开发功能性强的互联网调查方案,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3)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4、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3年3期.
3、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年4期.
4、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