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小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研究

1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属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具有美学、文学与建筑学等相关知识的人对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有意识改造的策划过程。具体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采用园林艺术对地形种植植物进行特定改造,并营造建筑物等的途径与方法。园林景观的生态属性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分析,通过在景观的创意、内涵、视觉方面形成独特的展现形式与特点,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要有对自然要素的概括,又要突出人工化的要素,只有园林系统可以实现。园林景观在维护城市整体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活家园,借助大自然的优势来实现自我控制与调节。近年来,园林景观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园林的生态属性,展现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立体园林群落。

2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

2.1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方案的设计原则

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要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园林景观设计应改变传统小区设计中过分强调景物的观赏性作用,而忽视了小区绿地满足人们基本娱乐休息的需要。景观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到人们的运动、娱乐、交流与休闲需求,真正做到景为人所用,以人为本。

2.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园林景观设计要尽可能的保留小区内原有的植被。原有植被的保留在园林景观设计与绿地建设中是经常会忽视的一个问题,保留小区内原有的植物并不是将所有的植物都进行保留,而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其景观效果进行分析,有价值的植物保留下来。一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原生的植物都遭到了破坏,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原生的植物要尽可能的保留下来。

其次,以互惠共生为基本原则,充分协调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互惠共生原则要求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证2个不同的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并且双方均获利,比如,地衣是菌生与藻生的结合体,豆科、龙胆科中很多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案例,一些物种分泌会促进另一种植物的生长,或者2种植物均有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在园林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会对其它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这需要设计者多多留意,尽量避免。

最后,对植物营养空间的准确定位。一般植物均会需要一定的营养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并发挥其观赏性价值,植物会受到空气、光照、土壤等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不同生长型的植物会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上。在小区绿地设计中,最好有2个配植层次,比如,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以有效的充实顶层,并在中间留出虚空保证视线,还能避免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而出现的“拥挤”状况。

2.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注意动静的统一,这种处理主要表现在水景上,一般水景是作为第4代建筑基本设计理念,已经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认可,并深受居民的喜爱,因此,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水景的设计,强调水质与水形,保证居住区内水流的畅通,也就是所谓的活水。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水景的过程中,对水的补充、循环、排泄与净化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水景的生态属性。最好以涌泉或者瀑布作为动力,创造水位的高差感,让水体呈现自然的循环流动,产生涓流或者跌水等动态的水景效果,也可以增加水体与沙石的接触,以提高水的含氧量。另外,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也可以布置不同的植物和构筑物,比如,莲花、芦苇、石头、长廊、小亭子、花草树木等,以多种形式来点缀水体,加大景观的层次性与深度,凸显出水的灵性与建筑物的韵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感属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需要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基本风格,以及企业文化进行配合使用。景观设计的宗旨与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居住区内绿色景观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的身心需求,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促进生态平衡。因此,在居住区园林景观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的居住空间,更好的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字:陕北地区 中小学校 节能策略

1.陕北地区地形地貌及环境气候特征

陕北地区属寒冷地区,这一气候区的建筑以冬季保温为主。又与处于寒冷地区的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又不同与其他寒冷地区,这主要有陕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有关。陕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因处中温带区,基本上都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夏季雨水不多,集中在6月中旬到8月份,冬季偏干旱,多沙尘。

2.陕北地区中小学校现状调研

在2012年夏季的6-7月份和冬季的12月底,笔者以陕北地区的杨家岭希望小学、招安镇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平面测量,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并进行了室内外的温度测量和随机的问卷调查。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夏季最热月份主要集中在6-8月份,以7-8月份为主,夏季所能接受的温度为22℃-30℃之间,以26-30℃为主,在6-7月份,通过开启北向走廊的窗户、开启电风扇等一些了措施,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对是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7-8份学校放假,利用“恶性气候调节期”避开了高温期,因此,夏季隔热不是节能考虑的重点;冬季最冷月主要集中在11月到来年的1月份,冬季所能接受的温度为16-20℃,对此,学校必须采取采暖措施才能达到要求,因此,冬季保温是这一地区节能的重点。这一结果和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相符合,寒冷地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夏季部分地区兼顾防热。

3.陕北地区中小学校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建筑的节能策略是指“为了使中小学校建筑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这一措施可能是前期基地规划的一个细小改变,也可能是设计施工中的体形系数或者某个技术构造的改变,也可能是后期维护中的一个管理方法的改变”。

3.1选址及总体布局与建筑节能

前期场地设计在建筑的节能策略中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我们往往只是重视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而很少考虑到前期场地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陕北地区的中小学校建筑场地的选址于布局主要从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遮挡情况、环境气候特征、适应陕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生产几个方便考虑。比如陕北夏季炎热而少雨,可以在场地的南向流出一定面积的空地,种植绿色植被,既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又能改善室外微气候,是一举两得的方法。在树种的选址上,也以陕北常见的槐树、柳树、白杨树等落叶树种为主。夏季遮阳,冬季不影响采光。总体设计常用的手法如下:

3.2建筑单体设计中的节能策略

建筑单体的节能策略主要是从建筑的形体设计、建筑的内部空间、建筑的色彩等方面入手。建筑的形体设计主要考虑建筑造型规整,考虑到寒冷地区建筑节能以保温为主,建筑形体的规整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体型系数。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耗热量指标约增加2.5%。所以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可以有效的提高节能效率。利用建筑空间节能主要是指利用现有国家规范中对建筑场边间距要大于25米的要求,结合庭院空间的设计手法改变室外微气候环境来达到节能。

建筑色彩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一般来说,暖色调(红色,橘黄色等)的房间能给人温暖的感觉,让人的感觉比房间的实际温度高出1℃至2℃。以相反的,冷色调(绿色、蓝色)的房间让人心里平静,会产生寒冷的感觉,使得房间的心理温度比实际的温度会底1℃至2℃。

3.4建筑材料与节能

合理的利用建筑材料,既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造价,以毛寺生态小学、阿里苹果小学等为例,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来达到节能和控制造价:

陕北地区因地处黄土高原,生土技术的利用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浙江大学的王竹老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加平老师等以陕北的窑洞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生土技术很有研究,可以借鉴到中小学校建筑等公建的设计中来。可以采用陕北夯土墙的形式夯筑,也可以做成生土砖进行砌筑,都能达到很好的节能和节省投资的效果。其他材料比如钢材,可以回收利用,对基础也没有太大的限制,从长远角度看是一种节能的材料。再比如LOW-E玻璃则是另一种很好的节能材料,在窗墙比相同的情况下,节能效果非常突出。

3.4后期维护与管理中的节能策略

建筑在后期的投产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能耗需求,合理的采用节能设备并科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平衡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对能耗的需求对节能有着很大的作用。陕北地区夏季炎热、干旱,绿色植被少,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室外温度很快就会超过人体舒适的温度。在对陕北地区几所学校的调研走访中,通过和校长的实际交谈中,每年用于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费用,杨家岭小学是4-6万,招安镇中学是7-10万,调研的学校也愿意把每年用于维护舒适的教学环境的费用用在教学设施(室外空间环境和教学主体)的改造上,通过改造而达到舒适的环境。所以在陕北地区的建筑节能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空调等都可以横好的达到节能。

在建筑的照明系统中,改变传统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灯具,也能达到能好的节能效果。

4.结论

建筑节能不是简单的进行节能计算,做外保温,节能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节能要从建筑前期的选址到方案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的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考虑,只有合理的前期布局,系统的方案设计,科学的管理与维护才能使学校建筑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韦平 吴晶晶. 从高效益角度看待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节约问题[J ] . 建筑学报,2007年

[2]王铁宏.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 ] . 建筑学报,2005年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作用;植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居住区绿化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绿化植物也是生物群落的主体,是生态系统中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物种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景观的生态学内涵和景观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如何营造多样化的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各种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应该考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2)丰富设计层次。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3)提供社交场地。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4)舒缓心情。居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5)防灾避难。合理的居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

(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充分利用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3)植物造景为主。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特点,满足居民休息观赏等需要,并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风格朴素、简洁、统一、大方。

(4)讲究人性化。居住区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居住区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居住区绿化植物设计

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植物造景设计,植物配置直接影响到整个居住区环境的质量。目前,国内居住区绿化植物设计日趋向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发展,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

居住区绿化树种选择时,应遵从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例如在佛山某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中,选用广东地区常见树种,如鸡蛋花、金银花、使君藤等花藤灌木和细叶榕、黄槐等乔木互相搭配,这种乔、灌、草复合绿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植物的生态功能,提高了环境质量。

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 休息的需要。要确立 “以人为本” 的正确导向,要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树种。在设计乔灌木混交群落时,配置高、中、低、地被层,各个层次要分明,并可于地被层适当地应用色块。近年来由于彩叶树种的开发应用,可以用矮小的灌木来组成各色的色块,常见的有组成红色块的红乌桕、红花继木,绿色块的肾蕨、大花芦莉等,黄色块经常采用黄连翘,也可用黄金榕、金边露蔸,还可用洋凤仙、夏堇等草本花卉进行色块布置,采用色块布置的好处大致有几点:

(1)色彩简洁、 明快,又可按设计者要求任意做出各种图形图案,可以是抽象的如意纹,也可以是仿真的小动物或是其他的标志,等于把植物当作画笔可以直接描绘设计者的意图。

(2)绿化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需求。

(3)色块绿化的养护相对比较简单,只需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地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而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只要合理选择彩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一年四季基本不变。

3.2 绿化植物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设计总是依附于景观设计的。对一处景观而言,总有一定的主题和寓意,有特定的风格特征。植物设计应当遵循这些主题和风格,而不是架空景观主题,任意随心的设计,植物设计应当配合景观风格,烘托景观主题,体现景观的内涵。例如,某住宅植物设计风格与总体居住区欧式风格保持一致。因此,植物设计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是对应的。项目初始,方案设计和植物设计应当同时介入,而不是等到方案设计结束进入施工图阶段才开始植物设计。这样才能避免植物设计与景观主题和风格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局面,由于植物生长的多变性和长期性,当项目图纸设计和施工完成后,植物还有一定时期的养护调整阶段。

(1)概念设计阶段。根据景观方案对居住区环境提出景观主题和风格,确定植物设计的总原则、设计风格及主要的植物景观亮点,并以能表现景观亮点的意向图片加以说明。

(2)方案设计阶段乔木、灌木、地被(或草地)的空间布局。依据在概念阶段确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确定植物空间的平面布局形式和不同立面的组合形式,并以图示的形式表达空间意向。在本阶段要注意几个要点的控制:功能空间的连接、转化;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围合、屏蔽;合理的空间形式塑造;协调、统一整个场地景观元素,包括建筑。如某住宅入口处植物、区名以及跌水景观相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景观入口。

(3)扩初设计阶段。乔木、灌木、地被(或草地)形态控制。根据方案设计阶段形成的空间布局及组合方式,综合考虑主要解决植物形态、尺寸规格、色彩等外在关系,形成符合设计原则与美学原则的详细植物设计图纸,并将主要植物品种形成图纸表格。

(4)施工图设计阶段。乔木、灌木、地被(或草地)品种设计。在以上几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苗木品种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形态、规格大小、色彩)。

(5)现场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种临时状况,如场地变更,高差变更,以及市场苗木供需等实际情况,可以在对整体风格和原则没有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地调配和变更植物品种。

(6)后期调整养护阶段。植物生长恢复一定的时间,并不能保证植物栽植完就能完美体现出项目的风格。需要对植物进行一段时期的精心养护,这一工作主要由施工单位完成。

植物设计中注意事项。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重要场所和细节需要注意:)重视入口。入口是外界对住区的第一认识,也是居住者回家的第一感受,最能体现居住区的风貌,因此要特别重视。1)重视边界、边角、建筑基部。边界、边角、建筑基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然而这些才最能体现住区的细节和品质。2)重视节点(道路节点、景观节点)。3)合理、巧妙运用围合、屏障、障景、框景等手法。

4结语

总之,居住区绿化植物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多样化的功能,遵循自然地理规律,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居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4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防震;刚度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方案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要设计建筑的重要性、类别、建筑高度和层数,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第二阶段为结构计算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防火参数要计算梁、板的计算跨度、钢筋搭接长度等。第三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建筑的结构体系和设计特点确定其结构平面图、屋顶(面)结构图。

2.结构设计的方法

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结构平面图的绘制、屋顶(面)结构图、大样详图、楼梯和基础建材。结构平面图绘制时要注意一个问题:结构软件建模。因为用结构软件建模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计算。这样可以检验设计的安全性。当建筑地抗震设防裂度为7及以上时,必须要用软件建模 屋顶(面)结构图要注意建筑的类型差别。因为对于建筑的板跨度较大时要用梁板式,而对于板跨度不大时用折板式处理。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大样详图在绘制时一定要确保建筑详图准确无误,并且能在保持建筑外形的情况下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楼梯梯板要注意绕度的控制,楼梁下的净高度要满足建筑的要求,而且为了保证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要注意楼梁的位置。基础建材要注意能够符合建筑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比如混凝土、钢筋等,不能不顾安全偷工减料。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要

按照标准图来做,其基地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

3.结构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用建筑设施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人们心里想要的建筑是设计师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儿更多的人由去城里居住的思想观念向回归自然转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讲,在尊重设计地段内土地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生态型建筑要求。

3.2绿色环保设计原则

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坏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要绿色、低碳。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也要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维护当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条件,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的关系。

3.3刚柔相济原则

由于要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所以对于结构的刚度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刚度过大时,其适应能力就变差了,当有强大的破坏力瞬间来袭时,其结构不能释压、传递外力,局部受损后会导致全部毁坏,而刚度过柔的结构容易造成变形太大而使整个建筑倾覆。因此,衡量这个度,是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揣摩的重要因素。

3.4多层设防设计原则

在建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静定结构由于受到地震和风害的影响,整个建筑所有的结构都在抵抗外力的作用,如果局部构件设计时出现缺陷,那么这个瑕疵—旦产生裂缝,就会导致局部受损,进而会使整个建筑损毁。这样的悲剧不论再911事件还是汶川地震时都发生过。因此超静定结构体系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设计时要学会发现结构设计的隐患,对建筑的结构要进行反复推

敲。

3.5圈出节点设计原则

由于结构体系中,各构件交接之处非常多,错综复杂,所以要非常明确每个节点的所在,因为节点也就是结构体系的弱点,对节点的设计一定要严谨,科学。只有这样,在灾难来临时,节点才能合理的传递外力,维持结构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4.建筑结构存在的问匝

4.1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的发生,又一次为建筑抗震设计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小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基本要求。建筑物是否具有抗震性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来判断。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利用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架构的韧性,不仅能减弱地震产生的能量,还能抵抗强烈地震。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到这些基本要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锚固以及强结构底部。但是,不是为了抗震,什么都要变强。结构的刚度要适应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要求并均匀连续分布。过强必脆,这样反而成为了结构的一个弱点。

4.2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大型火灾事故,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都非常严重,这些事故责任追究下来必然会存在建筑设计中防火的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和规定不熟悉,这就导致一些重点防火的材料在设计时被忽视。

4.3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问题

由于空间的限制,在一些大型的人口密集型城市高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和低层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高层建筑,要选用整体性能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允许变形要求以及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对于不同要求和地理位置的建筑其基础形式又不同。根据层数、荷载、结构类型、以及承载力的不同有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条型交

叉梁基础。

4.4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设计师由于种种原因,为了追求更多的空间,会把抗震墙设计的很少,上部切体抗震墙大部分不能与底部的框架梁对不齐,造车结构体系的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计算错误等现象;有些结构设计的强度远低于计算结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5设计深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设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设计粗糙,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过于简单,导致施工过程中应有的重要图纸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真正要设计的建筑。

4.6 经济效益结构构件的经济尺寸分析

从结构设计上分析,无论是平面结构系统,还是空间结构系统,每一种结构形式所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它工作时的受力状况。而当结构受力比较合理时,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也能使所用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然而,当结构的传力系统基本确定之后、结构形式的受力状况还随着它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变化而变化。即在所确定的结构传力系统中,每一种结构形式只有当它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时,才具有比较合理的工作性能,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如当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在4米以下时,梁跨中弯矩不大,由于这时梁截面主要是由刚度来决定的,因而钢筋混凝士的承载能力只利用了一部分,当梁的跨度超过8米时,由于弯矩和结构自重急剧增加,通常就要改变梁的矩形截面尺寸。显然,在同样的荷载条件下,梁的经济合理眭要取决于它的跨度和截面,即梁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

5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巨大,其工程设计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也是一个良心工程。从工程的设计出发,设计师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建筑的安全使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设计。设计单位内部也要加强管理,杜绝粗糙、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设计出现,确保设计质量,是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发表一些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方案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要设计建筑的重要性、类别、建筑高度和层数,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第二阶段为结构计算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布置计算结整个结构体系的各项指标和梁、板、柱、墙等构件的尺寸及配筋等。第三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建筑的结构体系和设计结果设计其基础图、结构平面图、梁、柱、(墙)图等。

2、新时代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新要求

民用建筑指的是将居住作为主要目标的建筑,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复杂的环节和重大的责任,会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增加,对结构设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民用建筑和其它的建筑不同,将居住作为主要的目的,因此,对厨卫面积、采光和通风等有很高的需求。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日益重视,在设计民用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增加环境保护的理念,将环境适用和经济安全作为设计的指导性理念,对整体的概念设计进行把握。

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所遵守的原则

一个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来进行,对于设计师来说,只有将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方案,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可以简化设计过程,避免设计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效率。

3.1、圈出节点设计原则

由于结构体系中,各构件交接之处非常多,错综复杂,所以要非常明确每个节点的所在,因为节点也就是结构体系的弱点,对节点的设计一定要严谨,科学。只有这样,在灾难来临时,节点才能合理的传递外力,维持结构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3.2、“以人为本”原则

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用建筑设施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人们心里想要的建筑是设计师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而更多的人由去城里居住的思想观念向回归自然转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讲,在尊重设计地段内土地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生态型建筑要求。

3.3、绿色环保设计原则

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坏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要绿色、低碳。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也要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维护当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条件,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的关系。

3.4、安全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我们还要考虑相关的安全问题,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尤其要重视的是抗震的设计,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在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不仅关系到相关人员的利益,也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3.5、适用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考虑施工场地的实际环境,以及施工要求,还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预测,在设计时尽量避免高难度工艺的使用,同时要因地制宜,考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相关设备,避免出现现场施工中设备与场地不适合的状况,在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符合适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进行的设计符合实际要求,有利于建筑施工的进行。

4、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步骤

4.1、提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设计者根据施工方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同时综合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4.2、优化设计方案

在制定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之后,及时与施工方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同时要考虑施工方所提出的建议,将设计中的风险与投资降到最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量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尽量得出一个较为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4.3、设计施工图纸

在制定出了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之后,要做的就是施工图纸的设计,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相关的要求,以及对建筑物功能的要求,按照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出科学的施工图纸。

4.4、优化并确定设计图纸

将已经设计好的施工图纸,与施工方以及相关的部门进行讨论研究,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做出调整,同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施工图纸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而且要考虑施工中所能用到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对于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也要考虑在内,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施工图纸做出优化设计,并最终

确定合理科学的施工图纸。

5、建筑结构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1、设计深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设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设计粗糙,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过于简单,导致施工过程中应有的重要图纸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真正要设计的建筑。

5.2、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设计师由于种种原因,为了追求更多的空间,会把抗震墙设计的很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不能与底部的框架梁对不齐,造成结构体系的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计算错误等现象;有些结构设计的强度远低于计算结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5.3、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问题

由于空间的限制,在一些大型的人口密集型城市高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和低层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高层建筑,要选用整体性能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允许变形要求以及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对于不同要求和地理位置的建筑其基础形式又不同。根据层数、荷载、结构类型、以及承载力的不同有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条

型交叉梁基础。

5.4、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大型火灾事故,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都非常严重,这些事故责任追究下来必然会存在建筑设计中防火的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和规定不熟悉,这就导致

一些重点防火的材料在设计时被忽视。

5.5、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的发生,又一次为建筑抗震设计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小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基本要求。建筑物是否具有抗震性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来判断。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利用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架构的韧性,不仅能减弱地震产生的能量,还能抵抗强烈地震。

6、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中结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它存在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设计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水平,让我国的建筑设计业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和雄. 关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274.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质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勘察设计,工程项目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的优劣。为了能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和保证预期的工程质量,必须要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一、强化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通过对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设计费用约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左右,但是其对工程整体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同时在单项工程设计中,结构方案和建材的选用对投资也有较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性与经济性都合理的设计能够使工程总体造价节约5%-10%左右,最高可达20%。而想要实现经济性和技术性合理的设计,就必须确保设计管理的有效性,可见强化设计管理有助于工程造价的进一步降低。

2、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有关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在建筑工程,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质量事故约占总事故的39.9%。有些建筑工程项目因为缺乏合理的设计,致使建筑各方面功能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有些工程设计图纸不达标,专业设计之间配合不协调,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返工或是停工的情况,这些都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确保设计质量,强化设计管理则是保证设计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房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1、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

(1)建筑物长度过长,超过温度变形的允许长度,未设伸缩缝,导致建筑物的墙体产生裂缝。(2)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突入道路红线。(3)通道高度不够,特别是楼梯底、梁底高度不够,住宅楼梯扶手、阳台、外廊、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室外防护栏杆高度不够,放置花盆处未采取防坠措施,外窗窗台距楼面、地板的净高低于0.9m时,未设防护设施,容易出事故。(4)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或使用不便,常见的是在住宅设计中,厨房及卫生间没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客厅朝向不好,无直接采光,而且开门洞口过多,交叉干扰大,使用十分不便。(5)有的设计建筑住宅达不到采光标准的规定。(6)住宅设计有的卫生间门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7)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大于10m2。(8)在建筑设计的说明中未能注明外门窗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的级别要求。(9)安全出入口和疏散楼梯的数量、疏散、防火门开启门方向、大房间和地下室的出口设置不够,未能严格执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2、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1)结构设计说明中对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不注明或注明不准确。以及未注明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往往未注明限制裂缝宽度和裂缝不得贯通的要求。(3)有的设计漏算标准荷载,活荷载取值不准确,(楼梯、走廊、上人层面等)很容易出工程质量问题。(4)有的多层砖混结构,内墙小承重砖垛未注意验算,结果强度严重不足;有的忽略了楼板上的隔墙和风道荷载,造成楼板承载力不够。(5)对挑梁、雨篷、阳台等悬挑构件,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稳定性验算和有关梁的抗扭强度验算不齐全。(6)框架结构填充墙超长或超高,未按规定采取措施,使墙体产生开裂。

3、其它方面的问题

(1)建筑构造与结构构造之间标高不一致。分尺寸与总尺寸不吻合,管线之间相互打架。(2)结构、管道、设备与建筑构件在立体空间中相碰。(3)结构构件在立体空间中相碰。如:地基梁横在排水沟中,两平行方向相邻且平面位置部分重叠的基础梁在上下方向有部分置叠。(4)建筑材料等级不明确或标注不全、标高标注不全,未预留设备安装洞。预留洞、预埋件尺寸规格标注不清等。

三、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1、房屋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是指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学建造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生活、居住、工作提供一个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充满生机盎然的人文环境,也就是如何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大程度的优化环境、最低限度地污染环境的建筑设计过程。其内容是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先进适用的技术集成综合起来的,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空气清新、舒适、和谐、健康和高效的工作及生活居住环境,它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达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共生状态。

2、关注文化、功能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3、加强质量设计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使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日新月异的成果,这就对我们房屋建筑设计提高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设计要紧跟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节能紧密相联,建筑设计必定朝着可持续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