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天科技的发展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1

重大航天发射扬国威 振民心

2012年12月19日,随着2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将土耳其GK-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技以当年成功完成19箭28星(船)的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在“多型号并举、高强度研制和高密度发射”已成为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常态的情况下,要保证每一次成功,确属不易。回首那一次次辉煌成功,扬国威、振民心,为建设航天强国坚定了信心。

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历时13天后成功返回,创下了我国航天史上“手控交会对接”、“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飞上太空”、“ 十多天载人飞行”四个第一次,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月球探测开启新征程。2012年8月25日23时27分,嫦娥二号经过77天飞行后,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出发,准确进入距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在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与战神图塔帝斯小行星擦身而过,完成了国际上对该小行星首次近距离探测,并成功拍摄了一组效果最好的照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升空。航天科技以全年4箭6星一气呵成的气势,完成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一张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网络已在太空中成功铺开。

民用卫星空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2年我国成功发射了14颗民用卫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气象、资源、海洋、环境减灾卫星体系。其中风云三号实现了升级换代;资源三号和海洋二号填补了我国民用卫星测绘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监测领域空白;环境一号三星组网,建成我国首个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形成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初步框架。

整体发展实力新突破 齐提升

建设航天强国,是一个自我挑战和全面推动。不仅要瞄准世界航天强国推动建设,而且要把握发展趋势,勇于走在发展前沿;不仅要确保以重大航天型号为代表的型号发射不断成功,而且要在基础能力、软硬实力各方面全面增强。

坚持自主创新,科技领先已成重要基点。2012年,坚持技术创新、前沿探索和航天工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航天核心技术攻关、新兴领域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航天工业体系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军民融合,应用与服务已成为发展能力。航天科技涉及的“航天宇航、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和航天服务”四大主业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新能源、新材料和航天信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航天应用和航天服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管理提升,质量效益已成为中心支撑。在推进航天战略发展中,努力建设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实施了总体能力提升、产品化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等基础工程;深入推进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经营监督管理等专项工作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科研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经济规模和运行质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坚持人才强企,高端人才已成为实力特征。2012年航天科技的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由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孙家栋院士和一批国家两院院士为领衔的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在重大试验中充分体现能力水平,不断成长成熟;新一批有志青年加盟航天,增添了新鲜活力;涌现了以交会对接团队、北斗团队为代表的航天先进团队典型。航天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根本保障。

坚持文化建设,航天文化已成为不竭动力。围绕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航天“三大精神”为灵魂,以航天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深入推进航天文化建设,构建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具有航天特色的开放型的航天文化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走向世界,国际化已成为举措方针。以走向世界,建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为奋斗目标,航天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实施国际化战略,整星出口圆满完成,国际航天合作和航天交流进一步加强,一批具有国际信誉度的中国航天品牌和有国际知名度的领军人才正不断培育凸显,在国际航天组织中越来越有话语权。

贯彻十精神责任强 措施实

党的十胜利召开以来,航天科技积极谋划建设航天强国的举措和方针,提出了《行动纲领》,向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发起了进军。

进一步强化航天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航天科技提出“建成航天强国”奋斗目标,是科学态度加使命感、责任感的充分体现。通过全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拓展核心利益的新任务,必将推动自主创新,形成引领航天技术发展的国际竞争的新突破;必将推动中国航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力量;必将推动培养航天高端人才,形成航天优秀人才荟萃的新优势。

进一步明确建成航天强国的内涵特征。航天科技在《行动纲领》中首次从“创新能力、技术产品、工业基础、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等指标上,从增强航天产品与系统性能的先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制造实力的发展自主性,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牵引带动性,以及在国际航天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性等方面,对“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特征做出了具体、可靠的概括和描述。

进一步明确建成航天强国的任务举措。航天科技以“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途径,按照“有质量、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思路,系统谋划了“高端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基础能力增强、航天产业化转型、航天应用和航天服务业聚焦发展、航天产融结合、航天国际拓展、航天管理创新、党建政治保障”等九方面举措,实现“在经济上,力争规模和效益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在组织架构上,形成若干规模过500亿元的核心产业集团和过100亿元的大型专业公司;在产业发展上,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等重要建设目标。这一系列系统规划和举措,使航天强国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2

10月16日,“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在重庆一中正式启动

10月16日,由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在重庆一中正式启动。航天科普报告团6名院士、专家,中国科协青少中心项目主管和市科协、市教委领导以及来自重庆部分中小学的1000多名师生代本文由收集整理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明会主持启动仪式。

“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是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神州八号与其顺利对接返回地球为契机,组织院士、专家走进大、中、小学校,宣讲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同时,通过普及航天科技知识,进一步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航天,使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后继有人。

启动仪式由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明会主持

本次来渝“院士专家校园行”报告团由6位院士、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原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田如森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教授,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信息研究室主任吴国兴教授,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声教授,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夏青教授。

李惕碚院士在重庆一中礼堂举行主场报告会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3

针对此问题,本人选择了易操作、无污染、低成本的“水火箭”作为原型,设计并开发了具备“遥控发射”“自动控制”“多级、捆绑分离”“可重复使用”等一系列优越性能的“超级水火箭”。首次把延时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火箭模型上,填补了国内水火箭模型科技含量不高的空白。

作品外观见图1。

延时自动控制装置见图2。

能够直观演示出火箭空中多级分离时的加速度现象,而传统水火箭模型均为一级,无法演示出真正火箭在分级脱离时的加速度现象,也就无法解释火箭必须设计成多级的原因。

把延时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水火箭模型中,大大提高了航天模型科技含量,更加趋近于真正的运载火箭。

运用远程控制技术进行火箭模型发射,大大提高航天模型发射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伞仿真模拟我国自行研发的系列火箭的捆绑和多级技术,不仅具有鲜明的奉土特色,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两项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本作品不仅具有体积巨大、外观靓丽、射程较远、安全性好、科技含量高等特点,还对青少年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作用。

学生观看到如此复杂结构的水火箭模型,可以明白航天领域其实是非常高端的、复杂的技术。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大胆创新,设计并研制新型水火箭模型。

从简易模型到复杂模型,使生活在当今知识更新、信息爆炸时代里的青少年能够更早、更快地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适应了当今科技发展曰新月异的时代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更广、更新、更高的科学技术。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4

英文名称: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航天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980

国内刊号:11-1702/G3

邮发代号:82-38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5

自称侵权涉值上千万 

去年10月16日,“神五”发射成功的第二天,高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到朋友从北京给他带去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日封,“信封和纪念戳用的都是我设计的‘航天员头标’”。 

在首日封的背面,高魁发现设计人为李平中。“太奇怪了!至少用我的东西也应该事先打个招呼。”当天,高魁给该首日封的发行单位———中国集邮总公司打电话,但对方表示“不太清楚情况”。 

去年10月25日,高魁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展上发现大量邮品和纪念册使用其设计的航天员头标和拍摄的发射架图片。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出版的《光辉历程》纪念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日封、回收封的纪念戳及纪念章头像上都有他设计的航天员头标。“仅这种纪念册的印刷量就有1万册,每册定价280元。” 

据高魁统计,涉嫌侵权单位有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海淀航天城邮局。“根据这些邮品所注明的发行量和发行价,其销售额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 

设计电子版曾给外人 

据高魁介绍,2002年底,他得知“神五”将要发射的消息后,立即产生设计“有中国人特色航天员”头标的想法。理由是“前苏联、美国都有相应的航天员头标,设计出体现中国人特色航天员的头标同样必不可少”。 

在参看大量国外资料后,去年3月8日,高魁将手绘稿转为电子文稿。“制作后期,我都是将每一组图像放在电脑桌面上,每天开机看一眼,哪幅图感觉好就留下,然后9张一组再挑选。” 

去年3月13日,高魁将制作完的“中国航天员头标”无偿提供给酒泉基地参考使用。不久,高魁获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邮局将在“神五”发射成功后发行邮品,便将设计好的《飞越太空———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纪念》电子版给了军邮局的一位负责人,其中“含有‘中国航天员头标’”。 

“事后据了解,军邮局将这个电子版给了北京航天东方红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李平中。”高魁认为,李平中由此得到自己设计的“中国航天员头标”。 

昨天,高魁还提到,他曾将含有他拍摄的发射架图片给过李平中,“结果这幅图片也被侵权”。 

酒泉出具版权证明 

为证明自己拥有“中国航天员头标”著作权,昨天,高魁拿出一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3年10月10日出具的证明。《证明》称,“高魁所提供的航天员图稿使用于中心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品、宣传品、邮品,设计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同时,高魁还出具了一份兰州市东风公证处2003年12月31日签发的公证书。该公证书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给开具的《证明》进行了公证。 

高魁还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设计稿》提交给国家版权局申请作品登记。3月18日,国家版权局给他下发了《受理通知书》,确认受理。 

“大量证据和事实表明,高魁对航天员头标和发射架摄影作品享有著作权,而且其作品不属于职务作品的范围。”高魁的律师祁平这样认为,“高魁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发行权等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不同程度受到了侵害。同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也受到侵犯。” 

涉嫌单位否认侵权 

3月18日,高魁委托律师向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海淀区航天城邮局发去律师函,要求对方出面协谈解决涉嫌侵权一事。 

对于涉嫌侵权一事,李平中向记者表示,自己不适合出面解释。 

“我们不存在侵权行为。”昨天下午,中国集邮总公司办公室邓庆龙这样认为。他表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日封等邮品所用的“头标”不是来源于高魁设计。所谓“航天员头标”的说法也是不恰当的,“怎么能证明那个头像就是航天员的头像?”

对于邮品中“头标”真正的来源,邓庆龙以“涉及保密,该出具的时候会出具”为由拒绝透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对外联络处处长付敏介绍,当时他们为了准备礼品赠送给客人,才委托中国集邮总公司印发邮册。“这样对方就在邮册背面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字样。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我们侵权显然没有道理。”

北京晨报:航天员形象设计人来京讨说法 谁“剽窃”了作品

欲诉20余种作品侵犯其署名权等多项权利,涉及金额5000万元

去年10月,“神五”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一时表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成功题材的邮品、纪念品等成为抢手收藏品。昨天,曾多年致力于航天纪念品设计的高魁对记者说:“目前在市场上有20余种‘神五’邮品、纪念品未经我同意就将我设计的‘航天员’形象用于各种邮品、纪念品中,已涉嫌侵权。”

设计者称:从来没授权

高魁此次来京是专程为自己的作品讨说法的。高魁平时就喜欢平面设计,在“神五”发射前,他就开始动手设计一个与“神五”有关的纪念品形象。2003年4月7日,高魁的设计初稿被送到北京并设计成为邮品,这一邮品属于发射中心所有。

去年10月15日,“神五”成功载人升空,举国欢庆。当时中国集邮总公司也向全国推出一系列首日封等邮品,有关“神五”的邮品在市场上经炒作价钱直线上升,许多人拿着这些邮品来发射中心的邮局盖邮戳,高魁这时才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使用了,“我从来没有将自己设计的作品授权这些单位使用。”高魁说。

谁“剽窃”了航天员头像

高魁给记者出示了一份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日封上,上面的图案中有一“航天员头像”,与高魁所设计的一样,而首日封却很明显地标注:“首日封设计人——李平中”。高魁说,有四项侵权作品的设计人是李平中,而大多数纪念品中,并没有作任何标注,而是直接将航天员头像使用。涉及单位有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

昨天记者力图找到“李平中”,其单位的人称李不在单位,此事还得找中国集邮总公司。再打电话给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总公司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知道此事,正在全力调查。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同高魁的协调过程中则明确表示,该集团曾购得2000册《中国神舟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作为礼品,并要求发行方中国集邮总公司在这2000册上面加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没有谋利,不应当是侵权。而对另一份以他们名义所出的纪念品,他们要作进一步调查。

律师认为已构成侵权

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6

2011年10月21日,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方针政策,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院级实体公司建设的重要决定,承继着四川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以下简称两大产业)37年的跋涉历程,肩负几代四川航天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集团公司首家院级实体公司——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一年来,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组建院级实体公司一系列指示和文件精神,在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帮助下,团结号召广大干部职工走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深化体制机制变革,大力实施内外资源整合,务实开展新项目培育,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在公司8 000余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激情拼搏下,公司两大产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经济规模和运营效益稳步提升,为两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谋划发展战略。努力遵循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系统分析两大产业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两大产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需求,集聚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凝聚“战略制胜”共识,用六个多月的时间,制定了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建立了共同发展愿景,提炼了核心经营理念,确立了近期和中远期战略目标,明确了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并制定了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职能战略和各业务子战略,构建了动态的战略管控体系。同时,利用年度工作会、“战略与党建”研讨会、第一次“双代会”和党代会等平台,公司党委广泛发动,深入宣贯发展战略,向全体职工展现了两大产业的发展蓝图,进一步统一全员发展共识,坚定全员发展信心,点燃全员发展激情。

务实创新管理机制。以全新的发展体制为平台,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与市场接轨、与行业对标,重点推进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导向的考核机制、以市场化选聘为重要引导的选人用人机制、以效率最大化为主要指引的业务流转机制创新,快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既有的航天资源为起点,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打破条块分割,对内加速资源整合,实现内部相关业务、客户、渠道、人才、资金等资源的相互协同,又利用航天品牌和技术优势整合外部优质资源,有效推进合资合作和兼并收购,提升集成管理能力;以航天“三大精神”为指引,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吸收行业元素,注入市场活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充分体现市场规律的企业文化体系。

逐步夯实“四大平台”。努力保障新项目培育、优势项目产业化发展、重点公司管理层级上升和重大项目市场化运作等资金投入需求,建立集中统一的投融资平台;完成航天模塑对华涛系的并购和对航天模塑的增资,以及上海航天机电和世都公司所持航天模塑股份的收购与划转等重大资本运作,积极推进世源公司增资扩股、航天模塑上市准备等各项工作,逐步做优资本运营平台;快速推进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完成了石油火工装置、液压试验设备等项目专业公司组建方案论证,汽车离合器壳体、油气井井下完井工具、工程机械电控系统产品开发取得实质进展。努力推进项目战略合作,与温州商会、阜新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阜新环宇橡胶集团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积极运作政府BT项目,实施物流和通信业务转型,大力推进省、市级示范院校建设,着力强化医疗业务内涵建设,逐步拓展两大产业发展平台;根据投资管理、内部托管和业务管理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坚持战略引领、实施分类管控、推行对标管理,并建立了周、月、季经营例会制度,构建了规章制度体系和“一单位(项目)一策”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实战”的管理提升活动,逐步做实两大产业管理平台。

融入中心筑牢党建。建立健全两级党纪工团组织,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的制定、宣贯、实施,明确了新形势下公司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使命,加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和谐同进”引导,在党群系统逐步形成“全局、市场、务实、增值”工作理念,为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坚持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努力打造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和经营管理团队。深入开展“新形势 新战略 新机制 新作为”“我与战略同行”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狠抓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深化现代班组建设,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为公司改革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