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1

摘要: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时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2

一种存在本身有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这必然会制约他人。但是它影响的大小或是否存在,就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了,而要看到它与被影响者的关系。比如血缘、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政治、利益等,比如在同一血缘或同一民族间会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或保持较长久的时间。又如,同一种语言是最有利的传播媒介,同一种文字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宗教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一旦形成了信仰,就可能产生非理性的结果,不能用常理和逻辑来推断。政治与利益就更不是用时间与空间可以衡量的了。此外,还要考虑到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因为对同一因素而言,正常的影响力还是与时间、空间距离成反比的。所以说,存在并不意味着影响。

我们不能主观地认为,在中国已经消失了的文化,肯定对周边国家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相反,有些在国外有保存在国内已经消失的中国文化,会反过来影响中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再者,还要考虑到文化影响者本身的传播态度和能力。是认真的、积极的,还是随意的、消极的甚至是防范的。例如宋朝禁止向契丹、西夏出口书籍,更不会主动传播文化,结果契丹、西夏都制定自己的文字,连佛经也从汉文翻译为西夏文,所以说宋朝的文化在契丹和西夏产生不了什么影响。第三,还与传播的手段与途径有关。在现代传播手段发明和运用之前,文化的传播只能通过人、文字和具体的物品。如果没有人和具体的传播物,即使处于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可能有交流和影响。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有了密集的人际交流,但是我们不能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想象古代,不能说汉代的文化肯定影响了罗马,反过来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的障碍,中国文化远离其他发达的文明。如果我们把今天所遗留下来的古代文明做个比较,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只有美洲的玛雅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很难找到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系交融。因为地理环境的障碍,在当时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上有好几次外来的文明到了中国的边缘,但最终几乎都没有传播进来,能够过来的往往很少。目前能找到的汉代与罗马的交流,就是眩人,即今天所说的杂技演员,他们来过,但连具体人数也没有。即便像史书所载,将他们当做罗马派来的使者,对文化交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留下多大影响? 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直到近代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在这以前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吸收外来的文化,精神上基本是独立发展的。所以在晚清时期,有很多文人志士才会感叹,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不是仅仅指坚船利炮、声光电,而是意识形态、文化、制度之类主体上的冲击。

其次,中国由于周边隔绝及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孔子时代就产生了强烈的华夷之辨,认为华夏优于蛮夷,蛮夷还没有开化,等同于禽兽。夷要变夏,就必须要接受华夏的文化礼仪,反过来如有华夏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则可以由夏变夷。所以华夷之辨始终是根深蒂固的。在政治上,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夷人保持着防范的心理。如果认为夷人还有可取的话,那是因为他变成了夏的结果,而不是夷人本身。同时,古人还认为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依赖外人,所以对外来文明的态度,统治者往往是出于不得已才容忍,或者完全出于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享乐目的。如长生不老、求仙、、声色口腹。所以直到清乾隆晚期,中国只接受朝贡贸易,而正常的贸易停留在民间或者走私,甚至需要通过外力干预才能够改变。

所以,中国文化的传统历来是开而不放,传而不播。我们现在往往赞扬汉唐如何的开放,但事实上是开而不放,打开一扇小门允许西域南海诸国、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人进来,但目的是让他们来朝见或学习中国礼仪文化,而不是与他们交流,更不会向他们学习。中国人从来不会主动去外界学习他国、他族的文化,截止到目前这样的例子还未发现过。唯一的例外,是出于宗教的目的,比如法显、宋云、玄奘等到印度去取经。因为中国人不认为、不相信在中国之外还有能与中国相称的文明,更不会有值得中国学习的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人也不认为有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的必要,因为境外都是蛮夷戎狄,不仅非我族类,而且尚未开化,也不愿接受教化,不配学习中国文化。朝鲜、越南、琉球等藩属国则因曾为汉唐故土,或长期向化,已被视同为中国文化区域。日本则一直列为外国,官方或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去传播中国文化。鉴真和尚是应日本之邀去弘扬佛法,其他成果都是副产品。朱舜水留在日本是因为明朝覆灭,他作为遗民回不了国。近代以前,中国从来没有去外国办过一所孔子学院,现在能够找到的古人在国外传播文化的例子,除宗教原因外,往往都是出于不得已或者是偶然。

在境外,中国文化的传播限于朝鲜、越南、琉球等通用汉字的地域和华人聚居区。不少人以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很大,其实从来不是如此。由于早期的中国移民基本都是底层贫民,从在当地定居并形成社区开始,一直处在本地文化的包围之中。加上历代统治者根本没有保护侨民的意识,反而视海外华人为不忠不孝的叛逆、盗匪,甚至在他们遭受殖民统治迫害杀戮时也无动于衷,更不可能在文化上给他们予支持。中国的统治者连帮助自己的侨民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也没有,岂会去向他们的所在国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华人华侨要进入主流,必须接受当地的文化,甚至皈依当地宗教。20 世纪50 年代后,由于中国不再承认双重国籍,海外华人绝大多数选择加入当地国籍。在大多数国家,华人不得不改用当地姓氏,华人教育被限制或取缔,只有少数华人还能坚持写汉字、讲中文。

所以我们要清楚的是,在世界各平行发展的文明之间,文化未必是相互影响的,不能仅仅根据空间、时间相近的因素来推断。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早在公元2 世纪就成熟了,但是直到公元8 世纪才传到外界,才被阿拉伯人所掌握。公元751 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领的几万军队在怛罗斯( 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 被黑衣大食(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 军队打败,大批唐军被俘,其中就有一批造纸工匠。他们被带到巴格达,阿拉伯人通过他们学会了造纸,并传播到各地。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完全取代了古埃及流传下来的纸莎草造纸。要不是这个偶然因素,中国造纸技术的外传或许还要晚很多年。若中国积极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技术,今天在世界的影响肯定会大得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讲一带一路对文化的影响,要明确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不是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其最大的贡献就是中国拥有了新疆和中亚,难道在今天我们提出一带一路还想拥有什么地方么? 第二,一带一路不是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再造。丝绸之路的主要动力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外国,是中亚、西亚、波斯、罗马需要中国的丝绸,而不是中国需要把丝绸推销出去。中国历来没有通过外贸来盈利的观念,丝绸之路真正的利益获得者是中间的商人。第三,一带一路不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也是出于政治的目的,至少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或者是为了加强永乐皇帝的政治合法性,而我们今天的时代不需要这样做,不应该这样,也不可能这样做。第四,一带一路不是新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人接受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是毫无争议的。而今天要不要接受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方。一带一路光有中国的积极性和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如何使对方愿意合作,并保持下去。

所以我们新的文化战略,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文明的历史进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训,而不是经验。归纳起来,我认为,首先应该全面的开放,其次对中国的文化应该积极地对外作客观的介绍和传播,让外国人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与此同时,对外国先进的文化,中国应当主动地吸收。在今天的世界,再想用和平的方法直接传播意识形态和信仰,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多数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并且绝大多数人不是处于水深火热或饥寒交迫,除非通过武力强制的手段或者高价收买,才可能改变其中的少部分人。历史上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传播,除了出于对方的需要以外,其他无不通过暴力、战争、经济手段,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自己不承认对方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难道还指望别人承认我们的价值观吗?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英文 文学翻译 言内意义 信息差的弥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36

一些西方国家文化现状与思想内涵主要是通过英文文学来体现的,西方思想文化不同于我国,其文化有着自身的民族特点和内涵,因此要想了解西方的文化,必须从真正意义上对英语文学有正确的认识。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言内意义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类意义,它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其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语音、语法、句子、词汇等多项语言方面的内容,在英语文学翻译中,需要对言内意义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处理,从而使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文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源语的主题,有效地降低二者之间的信息差别。为了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必须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这是二者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使读者对同一作品能够有正确的、真实的、相近的理解与感受。每个读者或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不同,其在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对同一作品有着相同的理解或描述,但是其应当在对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与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对英文作品进行准确的翻译。

1 英文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内涵

1.1 英文翻译的言内意义的定义

以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为划分标准对意义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三种。其中在英语的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被看作是翻译的重点,其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语音、语法、句子、词汇等方面。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译文与原文的相同或相近,还要最大可能地使英文作品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意境等方面用最贴近地语言表现出来,这就对翻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翻译者将言内意义达到最高标准,尽量缩小语言的信息差别,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英语文学的阅读兴趣。

1.2 英文作品翻译的原则及意义

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单纯要求翻译的准确性、广泛性和通俗性,更要求翻译的英文作品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和逻辑性。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的着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是否能够翻译出最地道的语言,例如对电影《盗梦空间》中一些翻译进行分析:

I can't stay with her anymore because she doesn't exist. I wish. I wish more than anything. But I can't imagine you with all your complexity, all you perfection, all your imperfection. Look at you. You are just a shade of my real wife. You're the best I can do ;but I'm sorry, you are just not good enough.

“她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不能和她呆在一起。我也想,我比什么都想,但我想象不出你复杂的情绪、你的种种完美和不完美。看看吧,你只是我妻子的一个影子。你只是我竭尽全力创造出来的而已,但是很遗憾,你远远比不上真实的她。”这样的翻译十分文雅,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电影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所采用的语言也简明通俗。

1.2.1 英文翻译的归化原则

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使用翻译归化的策略往往能够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但当前随着国外文化的渗入,异化策略的使用较归化更为明显,但并不是说翻译归化就不重要,特别是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还是应该保持句子的原始结构不能变,否则翻译出来的句子不可能让读者喜欢。翻译的实质就是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中介,只有翻译出地道的语言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例如,在《盗梦空间》中有这样一句话No space to think in that broom cupboard. 如果从直译的方式就是在那个放扫帚的壁橱里根本没有空间思考,这样的句子会对观众造成理解障碍,让人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从英文翻译的归化策略进行翻译,翻译成在那个耗子洞里没有办法思考,就能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在台词:Hmm, Arthur, you still working with that stick in the mud ? 其中stick in the mud可以直译为“没有进取心的人”,如果使用翻译归化策略就可以译为观众都容易接受的“混小子”,就使得电影跟观众的亲和度增加了,更适应于中国观众。同时在对电影《盗梦空间》进行翻译时也引用了很多中国元素进去,例如:I tried not to come, but there’s nothing quite like it.我不想来的,但别的东西都不给力。因此,正确使用归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就在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更具有亲和感。

1.2.2 英文翻译的异化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程的加快,英文翻译的异化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盗梦空间》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其中体现很多政治、宗教及伦理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都是很多中国观众所不了解的,因此政治、宗教因素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雷区。如果在对英文字幕进行翻译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就会严重影响到对英文作品的兴趣。

2 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

2.1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语音方面

英语和汉语语言的不同其语音方面也存在的很大的差异,将二者进行比较,其具体结果见表2.1

表2.1英语与汉语语音方面的比较

[[不同点\&汉语\&英语\&音节\&单音节,故汉语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多音节,故英语中存在的同音字少\&平仄\&汉语格律诗在平仄上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英语没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声调和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特别是在汉语古诗中讲究形式固定,强调平仄、对仗、押韵\&英语是语调语言,韵脚和节奏构成韵律\&]]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博大精深的汉语诗歌中的音韵、节奏等语言特色,要想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在译文中,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中国古诗歌文化的美学损失,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言内意义的缺失,有时言内意义上的缺失也会产生信息差。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音层面的言内意义,作为翻译者不能够机械地翻译原文,必须能够掌握并应用各种翻译技巧。例如使用目的语的语音形式,淡化原文的语音形式,在翻译“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时,可以翻译成In the steep cold waves are swiftly sweeping by;On the vast earth warm winds gradually growing high.充分体现了言内意义,真正做到了在语音方面给翻译的文章注入新的活力。

2.2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句式方面

在中国的文学观念中向来将“语言文采”视为文学的生命,因此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学审美习惯。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有使用四个字成语的习惯,且成语的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英文翻译还是对英文作品进行中文翻译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对影片《盗梦空间》进行翻译时,使用了大量了中国观众所喜好的四字格结构。在中国人的文学观念中,四字格结构在语言表达上除了言简意赅、生动有力外,还能够充分满足语音上的和谐。例如影片中的台词:Well, he was a very inspiring figure. I’m sorry for your loss. May he rest in peace, huh? 他的一生鼓舞人心,节哀顺变,愿他安息。So do you want to take a leap of faith…or become an old man,filled with regret,waiting to die alone ?那你究竟是想放手一搏呢?还是迟暮之时,满心悔恨,孤独等死?四字格结构使整部影片在语言上更富有感染力,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阅读的习惯,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3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词汇方面

双关语是指有的词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它包括语义双关(词的多义)和谐音双关(同音、音似及近音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双关语,但是英语和汉语有着语言自身语音形式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难实现都词汇语义的一致对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翻译者带来了更高的、更有难度的翻译要求。例如,在对红楼梦中第十六回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哪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嘴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着针了。将其翻译为I a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I am too ignorant blunt and tactless, 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其中有一个词“万艳同杯”被翻译成:“Ten Thousand Beauties in One Cup Lachrymal Rerun.”其中“杯”与“悲”是同音字,就是谐音的双管词。向这样的词语在英文翻译中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如果采取直译的翻译方式,就会造成言内意义的丧失,译文不可能准确地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从直译的译文中不能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真实意境,只有通过对照注解才能够了解到文章所有表达的真实主题。

2.4 英语文学翻译中书写方面

汉语和英语的语系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书写上汉字大部分为象形文字,而英语的书写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可以说单凭这点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汉字在书写上讲究字方、对称、美观、象形、指事、会意,汉字有着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一般把汉字的结构关系分为三大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关系。英语采用的是将26个字母进行组合的拼音文字,便于进行模拟自然声音。汉字的象形书给人在视觉上一美感,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自古至今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这种美感要想通过翻译来得以体现,基本是不可能的。拆字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也是很常用的修辞方法,在翻译成英语时就很难翻译出来。例如,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化柳质,一载赴黄粱。将其翻译为Paired with a brute like the wolf in the old fable, Who on his saviour turned when he was able, To cruelty not used, your gentle heart Shal, in a twelvemonth only, break apart.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译文完全不能体现出原文所隐含的意义,只有通过注解才能够帮助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体会原文所要表达的真正的信息内涵。

3 结语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进程的逐步加快,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同时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也走向了世界,因此在对中英文作品之间的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当充分考虑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熟悉原语和目的语文化,如何迎合读者的口味,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的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本文通过对英文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内涵及处理方式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的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简论文学翻译中的跨文化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1,(6).

[2]张清华.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J].芒种,2012,(8).

[3]郭来福.论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与科学性[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4]魏莹.英语文学翻译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3,(1).

[5]许丽芹,胡爱国.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素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特别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对外翻译工作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社会活动中,翻译译者的主体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翻译相比,外宣翻译的材料多通过媒介对外进行传播,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由于外宣翻译人员素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翻译工作出现许多错误,也给对外宣传带来了诸多不便。

1 外宣翻译译者存在的问题

(1)专业功底不足

许多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没有对原文词义进行详细地考究,就草率的进行翻译。使得翻译的译文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还影响了翻译整体的传播效果。在进行汉译英的翻译时,有的译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原意,导致要表达的问题不清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具有普遍性的,比如许多企业推介广告的英译文就存在这种问题。

(2)中外文化鸿沟

许多外宣翻译译者对待中外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也不同,许多中文里的词句被翻译成英文后不仅会失去原来的意思,甚至会产生误解。例如在中国的运动比赛中,观众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都会喊"加油",如果"加油"被生硬的翻译成英文,显然会造成歧义,因此外宣翻译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小中外文化的鸿沟。

(3)缺乏责任心

作为一名外宣翻译人员,仅仅具有高学历、丰富的海外求学经历和较强的英语驾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有的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求甚解,没有对翻译工作认真对待,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译文的翻译工作,责任心的缺乏也是译者素质不高的表现。

2 外宣翻译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因此作为一名外宣翻译译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养。

(1)培养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职业忠诚意识

要使翻译工作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翻译工作者就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外宣翻译者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外宣翻译者赋予了艰巨的使命,通过大量的外宣资料翻译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不仅如此,外宣资料翻译也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坚决杜绝翻译中的低级错误、整顿翻译译员队伍、规范翻译标准,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

(2)夯实译者专业知识

这是对所有外宣翻译译者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才能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外宣翻译资料一般比较注重语言的修辞,翻译工作者要充分地领会到语言中包含的美,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专业知识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因为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形式表达和结构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较高的语言功底,只有驾驭好语言才能翻译的精确,翻译工作者要格外注意资料中出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避免曲解原文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对译者的资格认定、级别认定和译者译本的认定

在我国没有对译者进行强迫的资格认定的政策,许多译者没有通过翻译水平的资格考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对译者进行严格的把关。

译者的级别代表了其专业能力和相应的等级,社会上的翻译错误并没有因为有了相应的资格认定和考核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大力地对翻译工作者进行普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严格的等级认定制度。

我国的翻译单位层次不齐,翻译资料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为了使翻译译本达到规范化和正规化,能够适应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认定机构,对译本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认定,只有把好行政关和学术关,才能使我国企业具有良好的世界形象,从而更好的走向为世界服务的道路。

3 总结

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外宣翻译人员要做好翻译工作,就要对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切实提高翻译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准确、规范和地道。只有提升中国外宣翻译的实践水平和理论研究,才能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良好的推进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宋晓思.略谈外宣翻译现状和译者素质培养[J].华章,2013,(3):79-80.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双赢;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外输出,成绩斐然,成功地展示了其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魅力,并树立了中国文化的优秀形象。但相对于国外的“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热现象,目前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是令人担忧的。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不但必要,而且急需。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个舞台。教材、教学大纲及整体教学思路必须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包括其中,大学英语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民族文化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语言文化双向对等交际能力,做到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丰富内涵,真正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据报道,一位日本学生和清华学生交流,前者问后者:“你们到底了解自己的文化多少?”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如果对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自己都一知半解,又何谈让外国人对我们有客观公正的了解呢?具体到英语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也要对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中国除了“走出去”,更要“引进来”,这不仅仅是在政治经贸层面上,文化上也一样。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认识真正的中国。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双向的交流才可能达到切实有效的沟通,减少误解和矛盾,变文化障碍甚至文化冲突为真正平等意义上的文化交流。

至于在具体的教学科研与实践中,如何实现“文化双赢”?笔者认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外语教育管理部门、外语教师及外语学习者多方面共同努力,建构一个中西文化双赢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体系,从转变观念、教学管理、教师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保障以文化双赢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施。

把树立全球化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提到战略高度,从观念和制度上保证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施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化的趋势,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消除对待不同文化的偏执心态。

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适当机会突出中外文化对比、兼顾通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华文化内容的重大意义,讨论加入WTO后的中国如何在文化上也获得“双赢”。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站在传授外语、传播外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手段的最前沿,也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素质后盾为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对待外国文化的良好心态作出贡献。分析和探讨中外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寻求文化共通性,从探讨中外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根源人手,从方法上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指导。

其次,学生需要转变观念,改变外语学习是知识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掌握外语只是掌握交流的一门工具,把外语学习过程看作是自己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取积极态度去了解、学习并研究外国文化,把它们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观照,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长短处,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性,并全面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

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强化了文化一体化趋向,“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一体化与多元化同步增强的过程”。我们正是在这种探讨文化个性与共性、发展文化多元性与一元性、寻求文化差异性与一元性的过程中,寻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世界才能认识到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并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对外交流中无障碍地进行表述和宣传,是这一代青年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职责。大学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外文化要兼收并蓄,真正实现“文化双赢”。

参考文献:

[1]Balley&Borlach.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Michigan: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5.

[2]Crystal,David.Enghsh as an Global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6

文化翻译 创造性叛逆 文化因素

我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大量介绍海外小说,经历“五四”,直到进入21世纪的今天,曾多次掀起文学翻译。毋庸置疑,文学翻译对新文化的建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现当代文学输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进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拟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学翻译中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信息的异化处理,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转变,并对异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予以肯定。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个说法源自意大利语,在意文中,“译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叛逆者”。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一旦一部作品进入了跨越时代、地理、民族、语言的传播时,其中的创造性叛逆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的创造性叛逆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接受的范畴,它反应的是文学翻译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可分为媒介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还有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谢天振先生在《译介学》一书中,将媒介者即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概括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四种: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和编译、转译与编译,但其中又有交叉。本文仅就个性化翻译和有意识的误译展开讨论。

一、从媒介者角度分析异化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文学翻译中异化的回归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介者是有意识追求的结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翻译空前繁荣,大批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引进。当然,翻译引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的是民族文化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这种创造性的叛逆,尤其是从归化到异化的趋势的转变,译者的力量无疑是不可忽视的,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惊觉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学的隔阂与差距,译者自觉地担负起引入外来文化的责任,并希望以此来给相对封闭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拉近与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的距离。

其次,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想化的浪漫的误读,是异化回归的另一原因。新时期以来,充满异域风情的翻译文学,也不负众望的丰富并冲击了我们原有的民族文化。相对应的大量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及增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误读。

二、从接受者角度分析异化

如果说,译者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异化处理,反应的是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试图以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来照亮民族新文化的探索之路,那么,读者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接受者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则反应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的变化。

首先,是接受者对外来文化的理想化误读。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中,读者不再像以往一样处于被启蒙的被动状态,而是主动的去接受和吸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时期以来的译者对外来文学的异化处理,也是迎合了读者的接受心理。因为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文学交流,那么脱离了读者接受的文学翻译就是一堆废纸,毫无价值可言,因为只有在读者的接受中文学翻译才能实现其文学交流的目的。

其次,接受者主体意识的凸显。改革开放之后,束缚国民多年的桎梏被打破。国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对外来文化的主动选择和接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读者对翻译文学的热衷,除了反映了国民对西方文学的向往之外,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对过去几十年整齐划一的文学体系的一种反思意识。一方面,接受者通过吸收外来的文化信息来丰富自身,完善自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主体意识相对完善之后,开始相对客观的反思自我。

三、从异化看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异化的回归之势,和大量陌生文化信息的引入,反映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紧张关系。古老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与西方完全不相同的极具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是以身心内外谐调为自由的价值导向,人伦本位的结构体制,和合性的思维模式,三位一体。我们的整个文化系统,正式围绕着这个精神内核而建构起来的。这个文化传统诞生并发育于我们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中,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对稳定、繁荣我们的农业文明起过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打上了我们宗法式农业社会的消极烙印,束缚着我们生活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其束缚作用日益加强。一般来说,较多的出于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西方人,生活比较复杂,多变化,因而眼界开阔,勇于自立,常侧重于向外探索,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获取自由的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主对立而不主调和、重分解而不中合一的思维方式。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分野之处。

如上所述,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很多时候,译者在强行引入外来文化时,不得不对其进行异化处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对中国百余年的新文化的建构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文学翻译上来。那些被异化了的文学信息,不可避免的要和民族文学发生关系。一部分被吸纳,成为民族文学的构成因素;而无法被吸纳的一部分,必将被排斥的民族文学之外。

媒介者和接受者对原著的创造性叛逆,一方面来自主观的因素——世界观、文学观念、个人阅历等,另一方面,也来自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的历史环境往往会影响接受文学作品的方式。主观因素也好,客观因素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源于已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内化为我们个体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始终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吸收和借鉴。拉兹洛提出:文化是价值引导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与核心价值相符的因素被巩固下来,与核心价值相悖的自动会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同时,文化是建构的过程,其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都是不断流变的。文化做为一个系统只是相对的稳定并且不断发展的。如果承认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流变的体系,或许可以相对宽容也相对理性的来看待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层出不穷的外来文化信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对原著文化的叛逆,也从反面证明了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对原著文化的创造,则说明了民族文化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乐黛云.勒?比松.独角兽与龙.

\[2\]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