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1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2
____镇地处____县城东北103公里的____腹地,位于____两省、三县(____、____、____)交界处,辖9个村(社区 )2857户11349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海拔410—1560米。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
──全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镇。____镇因中国工农____第____军曾在当地九龙山浴血奋战,并创建革命根据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镇。____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____精神深入千家万户。
──____唯一省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____年4月1日,投资1509万元的____纪念馆园区建成并对外开放,是____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全市首家被命名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开馆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学习、教育和观光游客5万余人次。
──“中国____”核心区域在____。____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富产汞、锑、金、铁等,其中地下汞矿存量位居全国之首,亚洲之最。据史载,秦陵地宫水银、北京故宫所用的上好朱砂,均来自____青铜沟,____被誉为“中国____”,而汞矿主产区青铜沟位于____镇境内。
蕴含巨大的潜力
____镇交通便捷,境内山水奇石景观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工业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广阔,有四大潜力可挖:
天然宝石──鸡血石。在原公馆、洛驾、北沟、青铜沟一带是出产鸡血石及朱砂、宝砂石的矿区,古人统称青铜沟。青铜沟的鸡血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昌化鸡血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巴林鸡血石有数百年的历史。青铜沟的鸡血石历史早、品种多、质量好,全国首屈一指,占世界领先地位。
天然氧吧──宜居地。____镇境内生物种类多,森林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位居全县之首,比省上“____”提出的____覆盖率预期达64%还高16个百分点。空气清新,负氧粒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0000个以上,实属天然氧吧,是益寿宜居首选之地。
历史遗迹──古矿洞。位于____北部小河镇公馆与____镇竹筒的大、小青铜沟一带的古矿洞遗址,地质部门记册在编的有900余处,实际超过千余处。它们深浅不一,小的深数米,大的深数百米,千年古矿洞群见证古代采矿业发展历程,极具考古价值和申遗前景。
人文景观──古民居。____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以陈家大院贞节牌坊“節勵松筠”石匾为代表、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飞檐翘角的明清民居建筑与现代富有____地域特色的“汉水人家”民居,风格迥异,比对鲜明,让人视角穿越时空,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厚积薄发的基础
通过多年来的聚力建设,____镇域经济取得了突破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畜牧、魔芋、林果等富民产业基本形成,____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32元,较“十一五”增长2.8倍,高于省市县平均水平。
大交通不断改善。____镇虽然地处县界周边,但交通便捷,____“大北环”公路穿境而过,北距“西康”高速____小河出入口约50公里,西与316国道、“十天”高速畅通相连,“红东路”与____县对接贯通。近五年,全镇新修村组公路47.5公里,水泥硬化51.1公里,修建拱(函)桥20座,通村水泥路形成网状贯通全镇9村,公路通组到户率达89.3%。
新民居独具特色。近几年,____镇抢抓国家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革命老区建设等政策支持,中心集镇新民居建房574户,建成以“汉水人家”风格为代表的丰积等村(社区)集中安置点20个,全镇共建新民居2423户,占全镇总户数83%,以集镇为中轴,形成具有____风格的新民居群。
配套服务基本健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____镇内三产服务业蓬勃兴起,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引擎。近年来,新开办农乐10家,餐饮业8家,商店11家,先后推出系列旅游纪念品。全镇农村网改达85%,通信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民生配套服务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____精神根植民心。当年,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____战士被当地群众尊称为“____老祖”,____精神世代相传,造就淳朴民风。特别自全县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开展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以来,朴素的____精神得到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活动室规范化建设达100%,干群创业激情得到全面释放。
未来发展的构想
发展____旅游,打造____品牌。立足____镇情和现实基础,发展旅游业应围绕一个主题、搭建两大平台、突出三条主线、主攻四大看点。通过抓项目促开发,实施高点起步,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
一个主题──____精神。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____精神是革命先驱留给老区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____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精髓所在。新时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____精神,不断升华凝练____精神。通过大力弘扬____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高群众思想境界,形
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心态。以村民自乐班和景区红色文化节目活动为载体,发展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把____建成崇德尚礼、奋进向上的文明新镇。 两大平台──____纪念馆园区、古矿冶遗址。坚持把红色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将____纪念馆园区打造成____红色旅游标志性精品景区。目前“____纪念馆园区”二期工程的设计方案已完成,力争尽快启动实施,建成后的园区规模扩大到12.6平方公里,提升纪念馆园区品位,使之成为融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和干部培训于一体的教育基地。以____为核心区的千年古矿洞群遗址,下一步加强与各级文管部门衔接协作,对____古矿洞群开展详细调查,作好打包开发前期工作,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矿冶遗址”。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3
关键词:绿色旅游 红色旅游 特色旅游
近年来,随着阿荣旗现代服务业的大力推进和旅游带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基本具备了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旅游功能。但全旗旅游服务业收入在GDP总量中份量还很小,旅游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潜能远没有挖掘和释放出来。如何推进阿荣旗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通过调研,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阿荣旗是呼伦贝尔市的南大门,处于“哈大齐呼”精品旅游线路的中心区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沿111国道可与五大连池、阿尔山等地形成环线,是沿301国道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必经之路,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能巨大,必将建设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名胜区。
1、绿色旅游,以库伦沟景区为重点的大兴安岭东麓生态绿色旅游。阿荣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呈中低山向丘陵漫岗延伸,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下降地貌,境内分布着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称为天然“氧吧”。 我旗充分利用这个天然“氧吧”,正在加快推进库伦沟景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2011年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库伦沟当选为“2011中国十大休闲胜地”。
2、红色旅游,以抗联英雄园和东北抗联革命遗迹群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阿荣旗是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的主战场,是英雄王杰的故乡,现已建成王杰纪念馆、抗联英雄园、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条件已基本成熟。
3、特色旅游,以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为重点的民族民俗特色旅游。阿荣旗有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民族乡——新发朝鲜族乡,其民族餐饮、民族歌舞、体育活动都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查巴奇、得力其尔、音河三个民族乡,有鄂温克民族千古流传的“白桦文明”,均可开展民族风情游;以山东、辽宁移民为代表的东北黑土地文化适合开发农家乐旅游。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旅游的认识没到位。对旅游带动战略认识不足,认为旅游业难以形成很好的气候,对旅游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二是景点开发缺乏特色。虽然旅游资源众多,但是缺乏垄断性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得不到有效的投入和包装,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叫得响的成熟旅游名牌产品,没有把自身的乡土人情、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致使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发不够,有旅游无效益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游客可入性差,旅游的整体效益无法显现出来。四是宣传力度不大。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从整体角度包装、策划和推介,旅游品牌包装不够,宣传资料的整合不系统,对外宣传广告力度不够,造成“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现象。五是旅游服务水平比较低。旅游住宿设施数量少、档次低,缺乏一支专业化的旅游队伍,不能满足不同消费档次旅游者的需求。
三、思考与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认识。解放思想,注重从三个层面推动观念的转变。一是在领导层面,以要有作为的思想激励人。借鉴成功经验,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不定期坚持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在部门层面,以应有作为的责任鞭策人。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支持“发展旅游有功”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思想。三是在开发层面,以敢有作为的精神鼓舞人。鼓励一切有志之士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有一番作为、有一番贡献。
2、科学规划,坚持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理念,坚持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要增强名牌意识,建设名牌景点,以“名牌”带动其它景点的开发与升级。
3、营造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层次。改善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搞好城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游客“游在景点、住在城区”,流连忘返;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办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方便明了的旅游导向和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营造文明向上、热情友好的人文环境,使游客“来得方便、游得忘情、玩得尽兴”。
4、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度假休闲新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品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相结合的转变。以度假休闲为主体,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并推出一批度假休闲功能区和参与性项目、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在各度假区、旅游景区、景点增设度假休闲功能和特色;在培育一批高档次的特色宾馆饭店的同时,开发一批汽车旅馆、假日酒店、乡村客栈、农民旅店及营地式度假村。
5、开展“特色旅游”,适应市场需求。“特色旅游”是指旅游者怀抱着特定的兴趣和特定的目的,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旅游方式,诸如“民俗旅游”、“探险旅游”、“摄影旅行”、“种植采摘”“狩猎垂钓”等等。近年来,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在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4
弯弯嘟噜河,清泉涌流抒豪情。
一座魅力的北方红色共青城,
满载几万共青人的梦想,
正大踏步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共青这座独具垦荒红色历史文化底蕴的农场,正高扬垦荒旗帜书写着跨越式发展的辉煌篇章。城镇面貌犹如农场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能不能打造好,能不能给人留下一个难忘的第一印象,能不能成为“中国北方红色历史文化名城”,直接关系到农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城镇建设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为此,农场党委响亮地提出,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北方红色共青城”,把城镇建设摆在全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全力推进。
高起点规划展示活力之城
共青农场在落实总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将“抓城”工作立于先导和统领地位,作为农场实施跨越工程的重大任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坚持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推进北方红色共青城的建设步伐。在城市设计上,确立了“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聘请国际知名设计机构――联合睿恳旗下的艾斯弧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十二五”期间,以“绿色北大荒、红色共青城”为特色,“蓝色地域民族”为理念的“一城、一馆、七庄”模式的城镇规划,未来的共青农场在继承和发扬青年志愿垦荒的红色文化基础上,将建成高品质的宜居之城、绿色环抱的生态之城、功能复合的活力之城、风景旖旎的旅游之城、现代科技的农业之城。
“一城”,城中心建设具有共青红色文化符号的高品位新型住宅小区12个,城内形成以“两轴两环”为架构、5条景观大道为基点、10里共青亮丽长街为特色的交通体系。城镇绿地覆盖率超过45%。景观大道突出立体绿化与精品雕塑、街心小花园相融合。
“一馆”,建成共青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纪念馆是一座有着浓郁垦荒特色与强烈现代气息相结合的三层建筑。
“七庄”,设计团队首先对七庄进行了建筑布局模式和建筑风格的预研究,在尊重本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出行要求的基础上,对居住建筑群和院落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对农庄的功能进行扩充,增添商业场所、历史长廊、人文景观、自然风情、文化休闲等特色空间,提升居住品质,丰富文化生活,融入时尚气息。新建的住宅以2~3层的低层为主,院落空间布局在原有单一的方格网行列式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户型的组合,营造丰富的变化层次感。建筑风格既能体现各农庄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新时代的生活气息。根据北京、天津、哈尔滨、河北、山东等地知青垦荒队组建的历史事实和各地的地方建筑风格,分别确定各农庄的整体建筑风貌。
河北庄。住宅风格采用河北民居特色,充分发挥河北民居空间三面围合这个形态,汲取了河北建筑特色和建筑样式,庄内以合院空间为元素,秩序俨然;白墙黛瓦,飞檐漏窗,温馨农家情怀,展现出“燕赵风土文化特质”。
北京庄。采用严整的对称模式,辅以自由的现代形式,体现出北京胡同文化,单体设计采用以京味风格为统领的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形式,又以现代生活为前提进行了适度的创新设计。
天津庄。以特定的“民国风格”为主基调,突出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设计从具有代表性的民国时期建筑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提炼,砖墙、线脚、屋檐、栏杆……种种构件体现传统韵味;尺度、比例、虚实、韵律……种种手段彰显沉稳气质。
哈尔滨庄。采用哈尔滨独特的乡村别墅风格,红砖蓝瓦的明快色彩,独具欧韵的弧形窗和线脚,通透的围合环境,描绘出哈尔滨开放包容的情怀。
山东庄。采用山东传统民居和现代风格相结合,以白色墙面为基调,青砖陪衬,灰色石材为基座,局部点缀木质和金属构件,勾勒出典雅传统的现代韵味;体现儒家思想,但又不失山东人刚强、朴实、豪爽的性格。
军垦庄。从军营建筑中提取出元素,把抽象化的处理手法结合到现代民居的宜居设计中,展现农垦军人的阳刚之美。
知青庄。建筑风格简约现代,各体块有机穿插后,配以朴实自然的质感,充分体现了老农庄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深切地表达着人们对于红色共青时代的深深情怀。
这些各具特色的农庄建筑群,与场部所在地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中式建筑序列。
在规划实施中,我们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领导可以换、规划不能变的标准,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由于突出了规划主体地位,共青有了统一的城市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景和魅力。通过规划的实施,要把共青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名城,垦荒精神教育名地,山水生态森林名城,实现“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第一场”城镇的建设目标。
高标准建设展示品牌之城
在城镇建设上,我们坚决落实总局、管理局美城工作目标,突出建管合步,重点加强施工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建设百年之城、品牌之城。截至目前,79栋楼房、14栋外立面改造、5条景观路建设任务已完成95%以上,工期比上年提前37天。
加强招标管理。农场严守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公开招投标,对投标单位的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资金存量等进行了严格审查,制定了10余项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农场有关部门分别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标准化作业责任状。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我们邀请回迁户、老干部代表和纪委、审计部门工作人员予以全程监督,采取竞标的方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了工程发包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确保了回迁户的切身利益。
加强质量管理。农场建立施工单位标准化作业保证金制度,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成立了建筑工程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建筑领域廉洁自律准则》,组织开展了平安工地创建,成立了工地警务室,组建了老干部质量监督小组,聘请了工地义务监督员。农场定期组织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学习安全及工程规范操作,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及标准化作业检查指导,每项检查有统一的记录卡及检查方和被检查方的相关人员签字,有评比,有限期整改意见,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对组织的每次活动及会议都通过电视、广播媒体向社会公开,使各施工单位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为了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农场相关部门对所有建筑大宗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坚持材料全部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收取产品合格证。
加强安全管理。农场与施工单位所建每栋楼房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共计137份。并收取各专业工种人员上岗证影印材料187份,对其专业工种上岗资质严格审查,农场共组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15期,2 300人次,发放安全施工手册3 000余份,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38次,突击抽查1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对两家施工单位进行处罚,扣除保证金5万元。
加强标准管理。我场属七度地震带,设计单位对所有建筑基础的设计都达到了防震设计标准,特别是造型复杂多样,施工难度比以往明显增加,但是我们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规范现场布置,严格施工现场布置图审批制度。对基础标高进行统一管理,基础核验及结构抽验等各项程序健全规范。充分调动监理的积极作用,对监理人员要求有工作日志,对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农场以文字材料、图片或影像进行报告反馈。
高效能管理展示亮丽之城
为更好美化、亮化、绿化城市,我场聘请国内知名环境设计公司对农场环境进行了设计,实施了全覆盖、立体式、多样化、高品位的绿化美化工程。今年,共完成造林绿化2 000亩、栽植苗木7万株、大树进城2 700棵,高标准打造景观点9处。
在“礼仪共青”创建上,农场党委在住宅小区成立了楼院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和群团组织,以“文明礼仪万人学、礼仪实践万人行、礼仪言行万人评”实践活动为依托,在场直社区开展“五十百”文明楼院、楼道和文明户评比活动,让文明礼仪走进社区千家万户。农场向阳小区楼院党支部按照农场创建“三优文明城镇”和“文明礼仪楼院”的总体要求,在创建文明楼院活动中突出特色,坚持环境建设与文明建设并重,开展了礼仪、绿色、文明、和谐、平安、廉政、花卉等9个特色文明楼道评比活动,每个楼道自发选举了“一长五员”,即单元长、卫生管理员、文化宣传员、治安联调员、生活服务员、义务维修员,楼院内设置了文明礼仪公约、温馨提示栏,拍摄了楼道的全家福照片,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被农场评为文明礼仪示范楼院。截至目前,农场已评选出3个文明楼院、15个文明楼道、1 370个文明市民、80个文明户、179个环境美化户,97个好儿媳、好婆婆。农场还以社区、楼道、家庭为主体,结合家庭美德教育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利用各种节假日,大力宣传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礼让友好等方面的传统道德和礼仪,形成了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5
关键词:河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到来,通过创意和知识而非仅靠劳动力或资本来创造财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意产业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资源。例如好莱坞的电影,微软、迪斯尼和影视节目、高科技研发产品等等,这些享誊全世界的品牌,使美国成为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亚洲则以韩国、日本为代表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增长,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河北省计划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近两年来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低迷,文化创意人才的就业率不高,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高校、市场、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如何协调好前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政府要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进人才
目前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规模主要以计算机、建筑、出版印刷、广告设计、影视动漫为主,以“中、小、微”型居多,并且企业多零散、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规划和统一的管理。主要原因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地位、特点等缺乏系统研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不清晰,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不到有效指导。
因此政府当务之急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关注氛围,政府从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让经济和文化管理有关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经营者给予培训和指导,让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有深刻了解和把握,增强经济效益意识,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应。
政府营造灵活宽松的人才开发政策,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通过举办行业竞赛、资格认证、公开招聘、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库等方式发现和集聚人才,提高我省文化创意人才的实力水平。
二、企业要立足河北的文化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各地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优势传统文化。企业要把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打造河北省知名文化创意品牌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例如河北白洋淀、西柏坡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正定可以大力发展商贸会展等等。此外,还要让创意文化产业化,创意文化产业化的关键在于突破“文化”束缚,把握市场需求,进行文化创意新产品的开发,促进科技、文化和产业的相互渗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三、高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改革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文化资源优势,确定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门类和方向,避免大而全,目前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最为缺乏是不仅具备文化创意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管理、经济、心理等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相比较其他产业,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与其相配套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68%以上从相近行业转型,远高于其他行业26. 4%的平均水平。因此改革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要注意以下方面:
1.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打造富有创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既有文化战略意义也有现实经济意义。文化创意人才缺少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就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的课程是复合的、民族的,使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相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2.重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创新素质,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始终把对学生的创意思维锻炼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倡导实际项目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学习、成长,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3.开设经济、管理等相关课程
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恰当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艺术修养、创意策划等“文化”素质培养与市场营销、产业运作的“产业”等方面的课程构建成适合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只有政府、企业、高校三者共同努力,相辅相成才能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为我省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亢清泉,娄雷.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战略刍议[J].青岛: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项仲平,刘静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J].杭州: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红色文化宣传方案范文6
关键词:资源型省市;文化转型;山西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23(4)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资源枯竭而亡,其命运不外乎“春蚕型”和“蝌蚪型”。“春蚕型”城市就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整体沉沦。“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蜕变成“青蛙”,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可持续发展。
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山西加快了资源型经济转型,2010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国务院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3年6月,文化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破解文化发展难题、策划重大文化项目、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格局上寻求文化转型。
1 山西实践:从昔日的“挖煤”到如今的“挖文化”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佛教与边塞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地上文物居全国首位,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而且是多元文化汇集的窗口,民间、民俗、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省委书记袁纯清多次提出:“要像做好煤炭资源的延伸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山西的11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不约而同选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定程度改变了“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的命运。2012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山西的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位第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山西转型发展最具前景的“潜力股”和新亮点。
1.1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山西全省130个市县全部成立文广新局,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积极协调成立山西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按照“分类改革,区别对待,整体部署,有序推进”的要求,山西省演艺集团挂牌成立,全省163个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全部完成改制。完善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取得进展。
1.2 突出艺术精品创作,全国影响力显现
《千手观音》成为国家大剧院的开年大戏;《粉墨春秋》在北京首演,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解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红灯笼》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立秋》演出600场,《一把酸枣》演出860场,《解放》演出260场,票房收入突破5800万元……这些艺术产品的不断涌现,标志着山西艺术精品创作迎来了新的高峰期、高产期。
1.3 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山西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中国文化旅游推介会”,“一市一景区一文艺团体一台演艺剧(节)目”项目被确定为文化旅游重大标杆建设项目。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崛起,例如太原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太钢不锈新型创意产品成为文化科技融合新成果。
1.4 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活跃的市场主体
在民间资本助推下,一批上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山西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呈现出集群、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山西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例,民营企业占到半数以上,其中不乏宇达集团、皇城相府、广灵剪纸、嫦娥剧团等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2 山西困惑:文化产业遭遇成长的“瓶颈”
尽管文化产业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山西发展诉求相比,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产业洗牌重组背景下,由于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同质化”,各地资源整合动力不强, “千城一面”产业布局明显,阻碍了山西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升级。
2.1 规模“难”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产业(含旅游业)增加值不到2000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产值,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基础上赶超跨越,无疑难度巨大。
2.2 创新“难”突围
文化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只有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获得发展。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创新元素缺乏,例如,出了一个“乔家大院”,“大院”景点蜂拥而起。
2.3 形象“难”改观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山西给人传统印象是污染、低端,与文化产业绿色、高端的形象较难融入,制约了文化产品跨省际流通。
2.4 文化品牌“难”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组织了十大景区评选,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晋祠、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雁门关、李家大院、绵山、皇城相府榜上有名。如果将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国、全球的视野来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2.5 企业“难”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环境发展滞后,仅有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
2.6 专业人才队伍“难”培育
山西现有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较为落后,特别缺乏善创意、懂技术、通经营的高层人才。
3 山西突破:文化转型关键在文化产业功能区布局优化
产业功能区是区域内部某种新兴或强势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扩大在空间地域的表现,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各地因为核心功能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自然会有差异,而通过分工协作,实现携手并进。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资源、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关联度、市场潜在需求、新型城镇化等因素,山西文化产业功能区可布局为“一轴一带五功能区多园区”。
3.1 一轴 —京津冀配套协作轴
山西东与河北省北部为邻,属于京津冀经济区辐射区域。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改善,与北京的交通距离仅有数小时。太原、忻州、大同作为京津冀经济区的配套协作辐射区,承接发展与京津冀文化产业链相配套、延伸的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工艺美术、动漫游戏、会展等文化产业,特别是为北京供给满足全球市场的文化产品进行生产环节配套,并快速形成技术、人才、资金储备。
3.2 一带—延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天然的全球文化认同,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为流经城市及中华民族共享。以山西黄河百里风情线为纽带,以沿黄一带的古渡文化、古镇文化、名楼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按照黄河风情线、黄河景观带、黄河文化长廊“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在黄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反映黄河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专题博物馆和大型文化产业实体,把沿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打造成全国唯一以黄河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带,形成“山上走、两岸看、水中游”的全方位多视角文化休闲产业格局。
3 五个功能区
3.3.1 总部型文化产业功能区
太原是山西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华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水平最高,其它产业配套协同能力最强,对全省具有直接的辐射效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全国性总部基地,成为全省、区域性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集散中心,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3.2 佛教与边塞文化旅游功能区
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开发宗教文化游、古城风貌游、边塞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以旅游市场为重点,延伸开发演艺、影视、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节庆等产业,打造“大旅游”产业链。
3.3.3 晋商创意产业功能区
以中部太原、晋中一带的晋商文化为依托,以商帮鼻祖感召力吸引全球华人,打造晋商主题的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休闲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文博会展、培训等文化产业,特别是要突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产业层级。
3.3.4 根祖历史文化产业功能区
以南部临汾、运城一带的根祖文化为依托,加大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首先树立根祖文化发源地品牌,进而围绕“寻根寻祖”,开发以文化旅游与根祖文化产品生产双轮驱动的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要围绕根祖文化做文章,还原历史场景,挖掘历史中的现实关注点,注重观光旅游与体验旅游相结合。根祖文化产品生产重点是将尧舜禹等文化符号嫁接到旅游纪念品、食品、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中,实现文化、品牌附加值提升。
3.3.5 太行文化休闲产业功能区
以东南部阳泉、长治、晋城一带的关隘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神话传说等资源为依托,山水养生,,宗教养心,文化养神,运动养性,突出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休闲娱乐、节庆等休闲产业,开发快乐经济。
3.4 多园区
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保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担负为企业成长提供各种资源的职责。在功能区确定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一批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
根据作者梳理,可纳入省级层面重点扶持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如下,其余已建、在建、新建的园区应采取合并、整合、优化、撤销等方式予以改造。
4 结语
山西的实践、困惑、对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它资源型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其启示在于,首先,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其二,在经济水平、资源条件、观念意识、管理体制、人才积累等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补齐的情况下,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依托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文化产业带,支持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不失为一条破题之道,而“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 姜云,吴立新.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规划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3] 朱秀君.衰退产业识别指标选择及要素退出援助机制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2):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