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紫砂;特色课程
开发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促进社区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此项工作已在宜兴市丁蜀镇化技术学校开展数年,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特色课程主要从开发背景、规划建设、实施过程、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教育。
特色课程的开发背景
丁蜀的历史源于陶瓷、兴于陶瓷,它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悠久的陶瓷历史,积淀了丁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紫砂文化,独步千年,更是宜兴陶都立足于世界文化殿堂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目前丁蜀镇紫砂从业人员10万余人,这些人大多数文化层次低,大部分为高中以下学历,尤其是年龄在35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学校系统的、正规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普遍是采用师徒口手相传的作坊式授艺方式,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培养的人才质量不稳定,存在着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理论水平低、创新与创造能力不足的现象,这对紫砂陶从业人员的技艺水平提升和地方产业的升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急需通过专业培训来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技能素养。为此,自2003年以来,学校陆续开办了工艺美术中专、大专、本科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现有的陶瓷工艺方面的专业课程大都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与大多数学员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鉴于此,我们学校近十年来陆续组织本地的紫砂工艺大师、技术骨干和清华美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出了《宜兴陶瓷》、《陶瓷工艺美术基础教程》等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希望通过这些课程来满足紫砂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实提高陶艺创作人员尤其是紫砂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让古老的宜兴陶瓷工艺焕发现代生命力。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好地满足了培训的需求,为陶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宜兴市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特色课程的规划建设
如何推进特色课程的规划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有:
1.全面深入的需求调研是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必须以社区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为依据,以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为此,在课程建设初期,我们首先对全镇陶艺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年龄结构、文化基础、技能水平、职称状况、职业素养等),同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意愿与需求,为后续的课程开发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
2.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通过目标设计,才能将实际的教育需求转化为具体教育要求。经过专家研讨、学员座谈等形式,最终我们确定了以传承和弘扬陶瓷紫砂文化、教育培养陶瓷工艺人才、发展壮大陶瓷支柱产业为我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培养陶艺技能、提高学历层次、提升职称级别、培育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
3.实用贴切的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品质取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员是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只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课程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学习者的欢迎,从而取得最终的教学实效。为此,我们在综合前面的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了紫砂陶的生产工艺和造型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绘画、图案、素描、茶文化等内容作为我们课程内容的主体,以宜兴紫砂的历史沿革和紫砂艺术鉴赏为辅助,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为一体,力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可读可学。
4.优质专业的建设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课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有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经验,以及相关行业、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组建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复合型课程建设团队,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为此,在课程开发之初,我们就精心聘请了由行政领导、高等院校资深教授、行业高工大师、教研人员和本校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整合利用他们各自的专长,发挥团队的优势,借鸡生蛋、借水行舟。
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的实施就是指课程的具体执行,它是整个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落实、课程成效的取得,都需要通过规范有序的课程实施来实现。
1.规范教学程序
规范有序的教学程序、严格精细的教学过程管理,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课程实施之前,学校教务处提前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合理分配课时、编制好课程表并提前发放到任课教师和学员手头,通知授课教师提前备课,培训处安排上课教室和实训场地,班主任及时电话通知学员上课时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蹲点课堂,随堂听课,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做好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评价工作,学校领导不定期抽查;每次上课结束后,要求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同时利用电话、网络进行答疑辅导。
2.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特点和学员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常规的班级授课积极尝试“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统一,以便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发挥成人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学校积极配合丁蜀镇组织科和市人社局专技科,通过采用“精品鉴赏+名师指导+实际操作”等培训模式,为一线的紫砂从业人员搭建了培训、比武、创业、考核等平台。
3.改善教学条件
我们积极争取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重视,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发展壮大实训基地,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现有教育培训大楼,能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厅,五间三层实训工场大楼,可同时为280人提供技能训练和综合考评,还建有配套用房;同时配有多媒体室(多媒体8套)、微机室(电脑90台)、电子白板5块、美术室、图书资料室(藏书8000多册,电子图书6万多册)、五朵金花陈列室、唐贡茶院、茶艺培训室及配有360付泥凳的陶瓷实训工场等等。这些配套的硬件条件的创建,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精选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能否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高薪聘请知名度高、教学能力强的名特优教师和高工、大师作为兼职教师。我们要求专兼职教师备课时做到“五备”,即备学员、备教材、备教法、备项目、备教后感。每请一位兼职教师来校上课,我们总是组织人力跟踪听课,听课后立即进行议课评课,提出改进意见;对相同专业、相同学科的兼职教师,我们建立第一、第二梯队人才信息库和业务档案,通过好中选优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我们还带着专兼职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实地考察,深入学员了解实际情况,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特色课程的多元评价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2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化资源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为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 传承 区域 商业设计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时代,借鉴传统文化并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是实现区域传统文化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让传统文化从书籍典故走入群众视野,从学术理论进入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
1.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的关系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呈现出不同区域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在商业设计和区域文化传扬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都应该保有和凸显自己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
从区域内的消费人群而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使其具备较为相似的知识储备,对区域文化有较为共同的认知;此外,无数次的购买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和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存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购买活动中,当蕴含区域文化元素的产品与消费者潜意识里那朦胧往日的回忆相碰撞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对具有怀旧气息的设计产品倍感亲切。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对蕴含河海文化、孙子文化、海盐文化、孝文化的产品更为感兴趣,此类产品会让区域人民感受到黄河三角洲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厚重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由此可见,区域消费群体具有购买蕴含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品情结。
从消费的功能上而言,消费者作为设计批评主体,他们对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产品的购买和欣赏活动,一方面人们可以在期待的视野中找寻到具有归属感和新鲜感的设计作品,满足生活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味与质量;另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区域性商业设计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处理商业设计和传承区域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区域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经营理念的建设,企业努力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存在的根源与价值,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很难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根本不适合现代设计,认为追赶西方设计的步伐才是正确的设计,才是“与世界同步”。
毋庸置疑,带有西方设计理念的设计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经历了西方设计文化洗礼后的国民和企业开始思索和怀念我们本应熟知但却很朦胧的文化根本。似乎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生产的和使用的设计产品缺少民族文化根基,它们如同空中楼阁,让人感到孤独与冷漠,少了一些人情味。因此,在商业设计中,如果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为路径,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培育区域人民文化认同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区域文化,找寻可供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创意思维将传统与现代相连接,去设计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那么我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将能在现代化建设中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含义。
2.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
区域性商业设计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文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区域性商业设计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团体片面地看待区域传统文化,或者不重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认为区域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现代设计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设计师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立足于社会的角度,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产生物化形态的设计作品,而是要通过设计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而达到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知识,塑造特色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未找寻到合理利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3.文化传承视域下提升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对策
3.1传统设计理论与当代设计文化相结合
我国最早的设计论著《考工记》,提倡设计要综合考虑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因素,只有四者兼具,才能孕育和产生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区域性商业设计师依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了解区域的文化传统与居民生活习惯,采用较为流行而又适宜区域特色的材料,配合精湛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创作出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具备时尚感的设计作品,使设计师成为区域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趣味的引导者、潮流的开创者、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韩非子就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孔子“文质兼备”的功能与形式并重观点,墨子“先质而后文”的先实用后审美观点,韩非子“好质而恶饰”的功能主义观点等。当代商业设计要借鉴古人关于功能与形式探讨方面的合理观点,明确商业设计中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忽略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能认为设计只是为了生产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忽略设计在满足人类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区域性商业设计要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力求功能与形式相互促进,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信仰“道法自然”,认为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运行法则,自然万物包括人的行为活动都受到这一法则的约束,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道家“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谓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方面的典范。“道法自然”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华子民重视主观直觉经验的把握,强调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为人的哲学理念。它影响着中国的书画、园林、建筑、书籍、家具等造物活动。尤其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讲究幽曲开合、虚实相生、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营造虽为人开宛如天成的审美意境。在当代设计中,新科技、新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使新造型、新工艺层出不穷,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自由。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设计师不应该用材料、造型、结构、装饰等构成的设计作品来界定设计,而应该用社会效应来界定设计。因此,设计师依然有必要借鉴中国古人“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注意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物为人用、美善相济、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思考与启示。
3.2图形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每一个区域内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图形符号,设计师可以在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造型、传统图案、传统寓意融入当代人对生活的理解与阐释,进而进行合理的区域性商业设计。我们都知道,传统造型和纹样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区域人民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变迁。将传统图形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受到那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当然,在商业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文化的借鉴与使用不只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图形或者物象,而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营造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有意味形式”,让受众在使用物品的同时,感知和理解设计作品的形式,体味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丰富设计内涵,进而发挥设计作品的愉悦和心灵净化功能。因此,设计师要具备在已有传统文化里面去生发和再使用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收集传统图形符号资源。通过仔细分析,深入理解传统设计思维,找到既适合当代设计方式,又具有文化内涵和神韵的传统图形,使它们与当代设计理念一起产生新的图形符号,与人们审美期待美丽邂逅,进而达到突出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弘扬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
3.3色彩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色彩是区域性商业设计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独特的色调、浓淡相宜的色彩,对于商业设计的情感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化视野下,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商业设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设计师越来越感受到将传统色彩体系之精髓与现代商业设计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影响着服装、瓷器、家具、广告、年画、泥塑、刺绣等。从众多的设计和工艺美术门类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色彩的热烈、奔放与宁静,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格魅力。由此可见,在大众消费时代,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对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设计价值。在运用传统色彩进行当代设计时,设计师应把握国际色彩流行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找寻传统色彩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合理运用中国传统配色规律,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商业设计作品,以达到吸引受众、丰富视觉、传承文化的目的。
4.总结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3
关键词 塔城地区博物馆 传统文化元素 流动展板设计 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色彩
1.1传统文化元素简要透视
能够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非常之多,比如文房四宝、再如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及传统纹样祥云纹、雷纹、饕餮纹、如意纹,还有手工艺术剪纸、刺绣等等。各种传统文化元素相互间都有所渗透与影响,错综复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设计中运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从视觉和心理学范畴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影响,能够更大程度地契合设计要求展示文物,烘托文物背景。所以,在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空间很大,将会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1.2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观对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影响非常深远,它作为中国色彩美学的基础,把中国特殊文化作用的传统用色充分体现出来。 在陈列展览中,色彩要作为整个展览氛围的切入点,要用色彩突出展览内容的历史特色,一般让观众在序幕厅中就受到色彩的感染,以引起观看下列陈列内容的欲望和兴趣。可以使用高明度、高纯度色,以营造光彩夺目、热烈兴奋的气氛。使用汉代器物及服饰上常用的黑色和朱红,显示出高贵、雄浑、大气的特征。采用白色,结合明亮的漫射光设计,给人高洁、明快的现代感。采用清新自然的绿色展板以及大量的原木色的定向刨花板制作的展台、展柜,易让人的思绪飞扬到更广阔、自然甚至久远的时空。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使用规律,有助于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创造出现实性和色彩性的语言,并运用到陈列设计中,更好地吸引公众。
2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传统色彩在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的应用
2.1传统元素在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的应用
2.1.1在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应用传统材质元素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材质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尝试。再加上人们怀旧情感以及对天然事物喜爱的趋向作用,都使得一些设计中采用了仿制传统材质,比如竹、木、纸、陶等等做旧效果,一方面带给人物质上的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又回归了传统思想文化,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与推崇。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创作者只要能够配合主题把握住传统材质的选用,利用传统材质感的天然之美,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所要展示的文物或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就能赋予作品更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及更加深厚的人文价值。(如图3)。
2.1.2在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应用传统图纹
我国传统的图纹不仅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感,还具有非常强的文化象征含义,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神秘莫测、寓意丰富的视觉美感,同时还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思想空间,比如饕餮纹、雷纹、祥云纹等等,其中祥云纹就在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传统图纹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写实价值,其更加令人回味无穷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具有特殊情感或精神特征。本人设计的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的设计也运用了传统图纹,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如图1)。
2.1.3在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精神
虚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之魂。“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实论,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唯有实现虚与实的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虚’与‘实’统一的这种美学艺术境界,他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从‘一鳞一爪’(实)见‘龙之首尾’,龙之‘神’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否则便索然无味了。”本人设计的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塔城铜印》、《塔城的藏传佛教造像》、《弘扬爱国主义的丰碑》这3个系列展板设计的虚实结合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塔城的藏传佛教造像》设计中在厚实的传统色彩上有虚浅的祥云图案,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卷质布料,厚实的色彩虚虚的祥云,再加上实质铜流光色彩的金色古花纹边框,形成了虚实对照,延伸出一种立体空间感,仿佛在展示的古铜花纹框架里是一个立体空间,配合上传统色彩更能衬托出要展示的文物,让看的人更能延伸出想象的效果(如图1)。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边框相对于内容表现为一种“实”。这种虚实相间的空间构成手法和中国画留白所创造的空间形态手法是相似的;再如,在《弘扬爱国主义的丰碑》中呈现出虚实相生的意境,背景的红墙设计正如塔城地区博物馆的别称:红楼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百年旧俄式建筑,红砖绿顶白窗棂。这种“虚”的意境不单单是因为外形,更是因为具体设计的内容,正是在这古老建筑背后发生的近现代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视觉延伸,比如斑驳的老红墙上张贴的古老纸张经历了长久岁月,洒在上面那亦真亦幻的点点血滴下描述的内容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意境,让观者感觉充满无限遐想(如图3)。
隐喻内敛DD中国传统精神的人格之美在《塔城铜印》设计可见含蓄内敛的表现方式,从造型、用材、色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宏大。首先,设计底纹采用了仿旧皇榜纸张,加入了中国最古老神秘的龙元素,大气金黄的龙仿佛将要一飞冲天,衬托了展示主题:铜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分散布置上淡淡模糊的圆形泡泡,将展示的铜印依照展示面,放入其中,意译为再辉煌的历史就像泡泡一碰就破灭了其次,整个设计的色调基本协调一致,除金龙外能远远的就看见,整个色调都以铜色作为主基调,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展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内敛品质(如图 2)。
2.2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设计中的应用
2.2.1传统色彩文化的发展特征
中国传统色彩观对于设计影响巨大,它作为中国色彩美学的基础,把文物的历史文化用的传统用色充分体现出来。
(1)佛教的色彩观。佛教在色彩实用方面,大胆而厚重,给人以特殊的美感。在观念上也大量用天然石料制成的青、绿色,色彩鲜艳,持久不衰,但却很富有装饰性。从最辉煌的敦煌壁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唐卡及寺庙的装饰设计都可以反映出来。
(2)儒家的色彩观 。《考工记》定东、南、西、北、天、地之方色为青、赤、白、黑、玄、黄,这是最早的色彩分类。这几种色为正色,即原色,正色可以衍生出间色。儒家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及道德意义,尊卑贵贱的等级用正色及间色代表,孔子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按照五行(土、木、火、水、金)相配规律发展的。五行、五色以及中国人特有的宇宙时空观和人生观相融合,结合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色彩文化。
传统中黄帝尚黄、夏朝尚青、商代尚白、周朝尚红、秦朝尚黑、魏晋以后,而以黄色为尊。所以,从此黄色为帝王所专享,帝王一律都是黄袍加身,皇宫建筑的琉璃瓦屋顶都是金黄色。它广泛体现在彩陶、壁画、帛画、唐三彩、瓷器、服饰、建筑彩绘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等领域。
(3)道家的色彩观。道家的色彩意在用精神世界感知色彩,感悟自然。最典型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的水墨画上,水墨画的魅力在于“墨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神韵,于单纯之中蕴含着万物的光彩。白纸黑墨,却意境万千。它的出现是承继庄禅精神的中国文人对色彩的一种深化和升华。
2.2.2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
(1)陈列设计的色彩应与展示主题和谐统一。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历史悠久而淳朴,色彩,既有热情而鲜亮的暖色,也有冷静而素雅的冷色。在陈列展览的整体色彩中,色彩与主题的统一,能将互相竞争的或互相排斥的紧张力调和起来,使它从属于一种特有的主调。色彩成为陈展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陈列展览强调的冷暖主色调一定要协调,要么以暖色调为主,要么以冷色调为主。但历史文物和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它本身的色调规则,不同的历史时期,主张的色调原则不同,我们在考虑色彩设计时,既要考虑历史背景和各民族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又要结合现代色彩运用原则,这种色彩设计模式,考虑的是最大限度地还原文物历史场景,表现出怀旧与自豪的民族情结,让人们了解文物的历史意义。再在这个基础上,达到色调一致,增强陈列形式的感染力。
(2)陈列设计部分适当应用色彩对比和调和。色彩设计是陈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部分,是指组成整体的单元,它服从、丰富整体。展板的色彩处理上,统一中却有变化,以帮助强调、突出展品的重要特色,加强视觉效果。如《民族亲如一家,共建幸福塔城――民族风俗》按照各民族的传统色彩文化选用了一种颜色做基调,配合各民族的传统花纹与花边,色调不一致,但安排布局一致,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民族,让人一目了然,增添了欢愉,轻松的氛围,看到颜色就仿佛知道这个民族的感觉(如图4)。《塔城的藏传佛教造像》选用各种厚实的传统色彩作为主色调中的基本色调,把展板的边框等统一做成古铜花纹框架,使整个陈列色调不同,但用统一的边框为观众塑造一种神秘的观展氛围。
3将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传统色彩应用于博物馆陈列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
3.1创作源泉
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色彩的优点,这样才能使艺术设计更加丰富,人文内涵更加深厚。文化是前进的,传统文化就是源泉,不停地加入新的先进文化,融合成新的文化,艺术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创新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运用上,加入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使得艺术设计更具时代性与人文性。这样就能在艺术设计中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又能根据创作者自身的思想创作出新的设计。
3.2成为标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日积月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看设计就知道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色彩的风格是非常鲜明的,要使设计作品能够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凸显自身的特色,而将传统元素和色彩应用与陈列设计当中,融合设计者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就能使作品更加具有自身特色,就像一个标志。
4结语
传统文化元素和色彩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应该是传统精髓在设计中的创新。塔城地区博物馆流动展板的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色彩的挖掘和运用,跨越了空间,让设计具有空间感和时代特征,同时也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这种饱含民族文化价值的设计才是世界文化的设计,这也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
参考文献
[1] 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08).
[2] 李楠.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沧桑,2013(05):105.
[3] 邴波.艺术创作中虚实结合原因探究[J].西部学坛,1998(02):25-28.
[4] 姜澄清.中国人的色彩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4
关键词:社区音乐新北川羌族社区和谐社会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绵阳新北川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亲眼看到了一个凤凰涅,浴火重生的新北川昂然在世人面前,大爱铸就了新北川。当我们的车驶过宽阔平坦的辽宁大道,新北川县城出现我们的视线里,已经听不到任何淡淡哀伤和沉重。一排排安居房沿安昌河分布,风格统一,米黄色的墙面,棕色的房顶,楼房下半部分统一嵌上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碎石片层。各个小区的规划既注重民族特色,又十分人性化。房屋的外观造型、装饰都大量运用羌族元素。在这个漂亮的城市里,我们和当地的演员愉快地完成了演出任务。看到了羌族儿女在华丽的舞台上自豪的笑容,听到了熟悉的羌音、羌笛,在舞台下感受到了亲切的羌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 “构建艺术科学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社区建设日益壮大,社区文化建设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音乐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在我国,社区音乐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关注,社区音乐都尚处在起步阶段。当前创建精神文明社区的社会实践无疑扩大了社区一词的语义项,同时也推动社会学的社区理论研究走向深入①。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说“社区音乐关注的是人一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从理论层面上看,社区音乐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能够直接反映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即社区的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这个大范围内包括了社区科普,社区教育,社区文娱,社区体育等②。社区音乐文化是社区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南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西南部广褒的高海拔、高峡谷地区,交通较为不便,居民的主体意识不能突显。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优化社区结构、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社区活动形式,从而规范民族地区社区音乐文化。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民族地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它更是普及大众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笔者认为在我国西南部民族地区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里,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担负着创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以及承载着民族、民间的音乐艺术的交流与传承的重任。因此,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北川为例详述: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因为其独特的生存条件及生活习惯,其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其非常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碉楼、莎朗、羌绣是羌民族的一张亮丽名片。在2008年里,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的音乐艺术形式都是通过一代一代人口头相传流传下来的。地震对羌族物质文化的损害严重,一批优秀的老一辈的民间艺人,以及几乎所有的羌族音乐音响资料都被埋在了山里。同时,羌寨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严重。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遭受毁灭性破坏,其他羌族民居楼也大多数倒塌,几乎毁损殆尽。这次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造成了严重影响。
距离2008年已三年,我们的新北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漂亮了,但我们的家乡如果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文化,羌民族就没有立足之地。如何将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发扬?“如何将城市的生活变得有序、融合,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必然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北川宣传部副部长何锦如是说。北川已成为“新北川”,人们成为新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关系将逐步走向成熟。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新社区”这个平台,在我国经济文化体制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式下,充分发挥出社区文化建设独有的价值和功能。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除了物质上的重建,重视精神文明重建工作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时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透露,在灾后重建中,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13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建设资金6297万元得到全面落实,地方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北川,共享工程共有20个点,几乎覆盖到村。每个点除了配备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外,还配有5000至1万册图书。在安县,文化站旗下的川剧团、歌乐队、舞蹈队、腰鼓队4个民间协会,通过共享工程的多媒体功能创排节目,受到当地百姓欢迎③。无数多社会各界专家提出宝贵建议。曾维益建议,首先应将羌语进行系统整理,记录在册,全部标注国际音标。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杨正文教授认为,对于羌族文化的研究还要三种力量介入:政府、NGO(非政府组织)、民间,羌文化应该打开门来搞研究。四川省羌学学会名誉会长杨光成说“但最关键还是要依靠本土专家学者和当地民众。”。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介绍,“发展产业的方式是保护羌文化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还是专家建议,都需要每一个社区里的羌族同胞自强不息。社区音乐艺术平台就是当地民众表达情感,相互沟通的地方。尽管现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还不够多,形式不够丰富,但是通过政府的努力,群众的配合,大力发展社区音乐文化事业,必将对羌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社会和协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社区音乐文化既要满足当地羌族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又要对羌族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通过社区音乐,让居民感受到音乐传达的美,不仅是生活很美,人生也很美,虽然经历了灾难,但是通过人们的努力,就会有更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可以将这种美好的憧憬传达给周围的人,积极努力的建设新家园、自己的新生活。音乐作为可以为大家接受的娱乐方式,已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音乐这种社区居民乐于接受的高品位的娱乐方式,还能更好的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羌族传统音乐在经过社区平台的重新编排、演绎,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能够很好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去感受音乐传递的美。笔者有以下建议:
(1)社区服务与人民群众需要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文化主题活动与社区公益活动要多加扶持,对基础性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项目要重点开发、发展。在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契合上,坚持服务内容与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坚持服务内容与群众接受能力相结合,想群众之所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分发挥社区服务过程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④。从而建设和协的、稳定的、有特色的羌族社区。
(2)开展各社区公共文化“赛、评、演、展”工程。该工程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羌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社区各社团的排练、比赛使社区居民参与面广,会带动整个北川县的文化走向。项目可以包括如舞蹈莎朗、锅庄、羌族特有的多声部合唱、羌绣、器乐、羌语朗诵等。这样的社区活动可以涉及县、乡、镇的千千万万家庭,带动全社会的关注,同时还可以“公共文化从娃娃抓起”,人人在社区中享受放松自我,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积极性,营造稳定、和谐、幸福的起着重要作用。
(3)利用社区平台着力打造羌族特色项目与文化品牌相互相承。特色与品牌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双翼,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占领社区平台,在新北川各社区建立多支具有创新、地域色彩浓郁的羌族民间歌舞、戏曲、民俗特色文化队伍,再着力打造系列的有羌族符号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天籁羌音响北川、巧手羌绣赛、莎朗舞北川”等。
社区音乐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也是作为了社会发展的缩影。社区音乐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区音乐活动推动着民族音乐的传承,起着稳定社会作用,同时社区音乐的发展也是艺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传承、建设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协、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366页。
[2]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月.第169页。
[3] 张珏娟 覃丹.《四川新闻网》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5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社区文化传承范文6
很多社会学者都先后提出过农村社区的概念,虽然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大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1)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血缘关系浓厚。
4)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村庄资源整合,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缩小城市乡村差距,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不闭塞。
2)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村镇总体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1)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2)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特色,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根据产业类型分类。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
2)“点—线—面”布局分类。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构成元素较为复杂,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b.带状布局模式。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靠山或沿河的时候,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c.街巷式布局模式。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也称胡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适用范围最广。d.围合式布局模式。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常作为中心组团,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现状基础较差,农村特色不突出,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实用性较小,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
2.4“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确定模式。规划村落社区,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重视村庄特色传统,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规划设计。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也要卫生、安全、合理,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结合人口预测用量,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居住组团构建。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建设村落邻里网络,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下设居住小区,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文化传承。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对农村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是指规划设计后,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