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方法途径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以及大学高等数学的基础,只有将小学数学基础夯实牢固,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有利于小学生以后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文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进行以下几点方法初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从小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有利于小学生能够学会积极思考。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严谨性较高,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独自思考与学习,况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老师不是一味地教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以下几个学习阶段有所体现。首先,小学数学老师要让学生培养起预习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最能检验小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接受与处理情况,老师要让小学生知道怎样去预习:先把课本知识看一遍,结合课本的例题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地方标志出来,课堂上带着问题去思考与听课。在课本的例题讲解中,学生可以把答案遮挡起来,先试着自己解答,再看答案。对于上课过程中,老师对问题的讲解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公布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依赖性。
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灵活性较高的学科,对所有知识和公式的应用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知道,每一年的考试题目几乎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对知识点的考查确实几乎不变的。这也就是说,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生很好应对不同知识点融入不同情境最好的方法。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善于把知识点放到不同的情境中去,善于转化考查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上面,老师既可以出应用题,也可以出图形题。比如应用题:有一个鸡圈,长10 m,宽5 m,现在要在中间挖掉一块长2 m,宽1 m的长方形留作他用,并且沿着挖掉的边围起来,请问这块地需要多少米的栅栏?像这样的题目就是对长方形周长的改编应用,让学生在学习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关系着教育的完整发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这个特殊的教学群体来说,教学兴趣举重若轻。小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主要是依靠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善于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较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生活化教学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认知下进行兴趣培养和能力塑造。
二、扩展延伸,发散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完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探寻一套新形势的教学之路。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扩展延伸。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语文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文章内容的留白之处进行补充续写,对于文章主题进行深度剖析,争取挖掘出不同于传统思维的另类内涵。只有真正地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光添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变更教学方法,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利用客观手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主观发展,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主动地进行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思维启发
《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从小学数学的学科构成来看,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启发、培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启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启发不够重视,大多只是重视机械地教学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思维启发不够重视的表现有:重结果,轻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重教师“一言堂”,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研究;重标准答案,轻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这一系列灌入式的教学方法的存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反思的。启发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原动力,也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竭源泉。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定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好奇特性,保护他们好奇心强的优点。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发问,并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解决自己、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是应该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际素材或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一起讨论、一起解决。这样,小学生在认识生活、感知生活的同时,学到了应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更培养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民主开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死板、严苛、偏心、凌驾于学生之上时,小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将被教师所限制、压抑,甚至扼杀。因此,只有当教师对学生民主开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才能真正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健全他们的人格。
四、注重观察和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或演示教具、实验、制作等,直观操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数学定律、概念、法则等有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认识,有助于他们真正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并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此外,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放在实践和平常的训练当中,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年级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有不同的任务,但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贯穿到每一节课中,无论是学习新知识、做练习,还是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都要根据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把思维训练放在平常的学习之中。
五、运用新的思想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启发,还应该运用新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以上思想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启发和训练,不仅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他们能快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思维方法只是教学过程当中,较常用到的一些方法,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将更多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知识广、善思考的人才。数学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数学的发展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就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有意义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的运用需要数学,数学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应贯穿始终。小学数学教师应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有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为他们创设积极、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思考,不断地掌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春国,《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天地》,2011(12)
2.曹平,《小学数学思维教育机制》[J],《教育科学》,1995(2)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方法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等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明确思维能力的范围
思维能力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所以我们在讨论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明确此处的思维能力具体指哪些思维能力。
数学是由系统的判断分析而组成的,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数学逻辑语句术语和相应的指示符号来表达的,或用逻辑推理和一些原有判断形成的新判断。数学科学就是由这些判断的总和组成的。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它一般没有严格的论证,但是它离不开判断推理,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正好需要这些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必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培养思维能力的重点。虽然,我们强调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并不代表仅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忽略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虽然人在小学教育阶段时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但是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因此而丧失。另外,虽然创造性思维培养不是小学数学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但是在教学一些与旧知识紧密结合的富有思考意义的新知识时,如果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可以促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研究表明,辩证思维是在10岁时开始萌发的。因此,不宜过早地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重点,但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些辩证因素,为辩证思维能力初期的发展提供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办法
1.打牢知识基础,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思想,需要一些基本知识为思维能力的依托。因此,我们应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好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下才能使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仅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则无法真正地牢固掌握知识,更不可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密切地联系起来。要想使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需要改变传统课堂“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转而专注于此种教学,即强调理解结论产生的过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因果关系这一逻辑。
2.以问题为引导,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问题,指引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独立性差的学生不善于思考、无法组织自己的思维、无法通过所见的事物想该事物的内在本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要依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指导、引导等,通过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此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思维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3.注重说理,增强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则是语言要表达的内容,两者是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加强学生在数学课堂表达自己思维的语言表达训练,尤其是文字推理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方法。在“复名数和小数”的教学中,由于相互改写小数和复名数需要运用很多综合知识,而恰恰是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如何渡过难关、突破困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呢?这就是笔者为何要强调注重说理的原因。通过语言形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的记忆,反过来,学生利用这一思维方法反复练习,就可以利用思维方法解决知识上的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
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的特点及小学生思维发育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并不能培养小学生的所有思维能力,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跟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田兴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
[2]高永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智,2010(24).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5
一、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非唯一任务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在小学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理论根据
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四、精心设计科学训练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极其有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训练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数学充满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注重训练学生发现规律,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结合2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说说算式排列的规律。通过课本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样做,比过去单纯由老师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推理能力。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在小学数学教材里比比皆是,它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实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正确推理。例如教材在讲计算法则时, 一般通过实例都要求大家来总结计算法则。我们根据教材精神,注重训练学生自己归纳小结,以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再例如,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有的教师让学生归纳思考方法和步骤,学生发现教材先通过实例引入一组算式,再到两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 再根据共同点揭示规律,这实质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由于教师注重让学生归纳上述推理过程,所以到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虽然它的知识结构和深度都比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些,但由于归纳推理的过程相同,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学起来就显得轻松,应用运算定律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高年级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出来的。例如,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既从除法、分数、比的意义方面类比,又从除法、分数、比的写法上类比,除法、分数、比的各部分名称,相互之间关系方面进行类比,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记得牢学得活,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得快。
3.利用计算和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可相应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练习题设计的好坏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课堂教学
引言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通过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认识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智力、年龄等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从而初步开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好动活跃,好奇心强,正是处于兴趣广泛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但因为数学是一门复杂抽象的课程,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1]。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抓住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学习的愉悦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对乘除法的教学中,数字与数字相乘就是数字的叠加几次,开展运算的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互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初步开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创设情境的教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创设情境的教学可以有效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可以采用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概况与抽象等方法。
分类与比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应用,分类就是把相同属性的数字、相近的法则、相同的运算规则等归类,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比较,比较的“比”能够很好的锻炼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2]。比较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学生将相近、相似的知识点区分,理解法则、定义的差异,从而加深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例如,学习小数时可以在学习整数的基础上让小学生自己分类学习对照。在数学公式中,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归为一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归为一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得出共性、差异,初步形成逻辑思维方式。
分析与综合方法就是要求小学生在给定研究对象时要分别分析每一个对象的组成部分,再综合每一部分结果得出研究结果。例如,在小学课程中有一节“认识物体”,教师可以带一些度量工具给学生们“认识”,三角板,四边形,直尺等让学生分析边的多少,角度大小情况,通过分析三条边,四条边,直角,锐角,钝角等,综合得出规律总结性质。
概况与抽象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抽象概况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会抽象概况之后理解记忆会替代原先机械记忆,思维能力立刻上升一个新高度。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加法时,学生起初只会在计算时机械应用加法运算法则,不会懂得应用简便规律,503+497完全可以简便成500+3+497。
三. 设问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地设问。在设问中循序渐进引导小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公式、法则等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教师要精心设计并巧妙设问,促进学生积极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应用题的讲课中,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把题中的称谓、问题改成现实中的人名和问题。这样既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现实的问题,又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创设问题,逐步引导小学生得出问题答案,提供给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新思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思考方式,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启发性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就应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就是不断开发逻辑思维的过程[3]。就是让学生必须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发散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这种培养方式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加强做习题来实现。例如:512+549-91=?下面是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答案中个位数是“0”,这道题常规的解法当然是相加相减,不过真正计算起来费小学生的纸墨,如果只是把个位相加减计算,那就很快得出答案。按照加减法计算的逻辑规则,相应地进行逻辑运算教学,学生不仅很快理解定义法则,也能很好的掌握规律进行解题,既加快了解题时间,有提高了学习效果。这种方法虽然投巧,但它完全是建立适用加法逻辑运算的思维基础上的,这是很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方法是很值得推广的。
五.结语
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当中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小学生小学学习阶段,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仇兆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J].小学周刊,2012,4(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