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巴黎协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巴黎协议范文1
哪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文本具有多义性,因为这意味作家本身的丰富性,可马叙显然没有这种企图,他在跋里用了一个叫“平庸”的词语,概括了《别人的生活》中14个中短篇的主题,很单一,可这是否意味着更为重要的专注呢?现时代没有哪个小说家如此坦白写作的主题,我无法越过这个词奢谈别的什么,我只有在对这个词的“专注”中通向当下的文学世界。
“平庸”首先是一个词,进入词汇系统里的一个词,那么就意味着有个不平庸的词义与这个词的意思对立存在,比如当我们说这个人平庸时,我们的意识里是有一个不平庸的人存在的,似乎语言决定了人有比较的癖性。从《观察王资》开始,到与集子同名的小说《别人的生活》结束,都有丰富的对平庸的描绘,《观察王资》中王资的虚无是一种典型的在平庸中的挣扎,《焰火之夜》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王开,王开》中的王开打破平庸的冲动令她自取其辱,《陈小来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中的陈小来起了小小变化的生活又归虚无……《别人的生活》里的刘光斗终于那么彻底地认同平庸。这些小说的潜台词至少有这两方面意思:其一,平庸是普通人不可抗拒的命运,任何不平庸的举动反而显得虚假与造作,到头来无一不是伤人又伤己。陈小来下意识里不愿平庸,却只能创造新的平庸,最终妻子要离婚;黄大豆对马新花不平庸的期待,只能使他的生活更加无聊与虚空。其二,社会或他人促使一个人不平庸,必是多么荒诞与不合理,《沿着公路逃跑》跑出了真正的犯、抢劫犯和杀人犯;《别人的生活》荒诞所在是不平庸并非主体的品质,而恰恰是别人生活的装饰。
通过对平庸的描写,小说成功地进行了生活还原,现时代没有神话,也不需要神话,将不平庸打入词义系统的冷宫(因此本文不打算给不平庸找个对应的双音节词),生活反而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质感,这就是作家“平庸”写作之愉悦感的源泉。
整个集子的基调是抗拒平庸:一边戳穿不平庸的神话,一边为不平庸的失落唱挽歌,包括《观察王资》、《焰火之夜》、《艾波的一次失败的剧本写作》、《广告时代》、《王开,王开》、《对一次画展的出席》、《陈小来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摇晃的夏天》等。
而更为可贵的是集子中还有另一种基调抗拒不平庸:一边指出不平庸的荒谬,一边唱着献给平庸的挽歌,那就是《别人的生活》和《沿着公路逃跑》。不平庸就像幽灵一样破坏着正常人的生活,刘光斗被迫活在别人的生活里,女同事小鲜、老同学王深平、王深平的女人石芳,他们以各自的需要左右他的生活;《沿着公路逃跑》里“我”在派出所里出于对等待的恐惧而逃跑,一逃反而成了罪大恶极的真正逃犯,多么不平庸,而又多么荒唐!我们不能不佩服小说家对社会和人之间关系本质的深刻揭示,这是高于人性的抒写,带点黑色幽默和难言的伤感。
二
小说写到了城市文化人:“他们那一拨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离婚、辞职、买电脑、喝茶、酗酒、通宵写作。”这一令人触目惊心的不平庸的冲动行为,同样受到现实的无情嘲弄。大城市的那些先锋诗歌与小说、前卫绘画和行为艺术,无不在解构现代性,客观效果却是标示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位置,行为的现代性与艺术的后现代立场之间的固有矛盾,导致他们追求不平庸的虚妄。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对着干,试图创造不平庸,其虚妄可以引一则短信来说明:“大海啊,它全是水;骏马啊,它四条腿。”后半句都使前半句的期待落空,造成抒情落差,“大海”与“骏马”轻松地脱去了沉重的文化内衣,回到词的概念意义的某一点上来。没有比这更彻底了,也没有比抽象掉一个词的历史内涵更容易的了,多像一个莽夫挥舞着棒子说,长江就是一条江,其他什么都不是!而这在网络时代里是多么平庸的一件事。他们在干着解除文化负累的工作,却意图创造自己的不平庸,其行为的荒唐决定了他们在文学上不可能有承担的勇气,无法彻底,也不可能建构新鲜之物。《重返南京》以荒诞的手法写了一桩五年前的女生谋杀案阴魂不散,直到这些南京人物全部被牵连进去,而外来者“我”几乎是逃离了南京。这篇小说无疑对作家或艺术家的创作立场和生活姿态有所嘲讽,同时也映射出作者本人的写作立场。
马叙小说里不平庸或崇高给人的印象是语义上的想象,所以它无须解构崇高,它直指平庸,而又坦然承认写作的平庸,让不平庸迟迟不来,或者永远不出场如戈多,如是把本质意味显示出来。这样写来也可以说是欲盖弥彰,百分之九十写平庸,那百分之十的不平庸更能揪住读者的心灵,如小说故意让刘光斗平庸,他在现实中本可以不平庸的,他有这条件,但却莫名其妙地守着平庸,实在耐人寻味。是不是可以说对平庸唱的挽歌仅为摆设,为的是让不平庸的虚假与荒唐表现得更加强烈?
巴黎协议范文2
1、阿里巴巴集团本家产业: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淘宝商城、中国万网,聚划算、云峰基金、蚂蚁金服。
2、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产业:UC浏览器、菜鸟物流、一达通、高德地图、恒生电子、虾米音乐、优酷土豆。
3、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产业:(1)电商行业:苏宁(第二大股东)、饿了么(第一大股东)、LBE安全大师、、宝尊电商(第一大股东)、汇通物流、美团网、墨迹天气、拍拍贷、穷游网。(2)传媒行业:第一财经传媒(第二大股东)、虎嗅网、华数传媒、华谊兄弟(第三大股东)、天天动听、文化中国(现在的阿里影业)、新浪微博、大麦网。(3)金融行业:众安保险、浙商网上银行、天弘基金。
(来源:文章屋网 )
巴黎协议范文3
1、狐狸的尾巴歇后语下一句是藏不住。
2、解释: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3、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尾长三尺似狐尾。岩惧而出之。”
4、示例:但是他的话未免说的太露骨,已经明明白白把他的~显露出来了。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一章。
(来源:文章屋网 )
巴黎协议范文4
关键词:例题开发;编写意图;挖掘价值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如何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例题的教学价值。
一、让例题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常常以一个主题图的情境呈现,静态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呈现例题,采用单一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例题,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知识的实际情况可以使例题在合适的环节动起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
如:执教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40页的加法(如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例题动起来,先呈现了3个小朋友在浇花,然后又来了2个小朋友,最后一共是5个小朋友。通过这样的三个动态画面,让学生看到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并的过程,在合并的过程中抽象出加法算式,利于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非每一幅例题的主题图都要动,只有在准确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让例题动起来,才会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让例题藏起来,让学生自己生长出知识
在教学例题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前面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生长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首先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在第2课时学习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商是三位数的情况,还有什么情况?有的学生想到,还有商是两位数的情况?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算式商是两位数?让学生自己找到例题,然后再去进行相应的研究。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加深了对于过去学习过程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沟通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灵活地运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让例题活起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题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要通过这一个例题的研究为下面的例题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一点、会一片、懂一面的目的。
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一个数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还是0”的除法时,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在黑板上直接出示0÷4这个算式。
师:你能够计算出0÷4的结果吗?
生1:可能是0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猜测的。
师:有时候根据第一感觉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好办法!你有良好的数感!
生2:0÷4的结果肯定是0。举个例子来说吧:一棵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0个桃子,就用算式0÷4=0表示。
生3:还可以这样说:我身边有0个溜溜球,平均分给我的四个朋友,每人分到0个溜溜球,所以,0÷4=0。
生4:还可以这样想:把0÷4=( )想成4×( )=0,根据以前学过“0和任何一个数相乘结果还是0”的知识,括号里应该填0,所以,0÷4=0。
师: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是个好办法。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写了一些算式:
0÷4,0÷5,0÷1,0÷2,0÷6
生5:0÷0=0
师:非常有创新的算式。你能够说出为什么0除以0的结果还是0吗?
生5:可以想这样一个算式:0×( )=0括号里填0,所以,0÷0=0
生6:括号里不仅可以填0,还可以填1,2,3,4,5,6,7,8…,可以填任何一个数。
生7:是呀!也就是说0除以0的结果有无数个。
生8:所有的数都是0÷0的结果。
生9:这么多的数,怎么写在算式里呢?
师:0÷0从乘法的意义来想,有无数个答案,没有确定的结果。数学家们,特做此规定:0不可以做除数。
师:你还能够再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又写出了一些算式:
0÷44,0÷15,0÷100,0÷88,0÷56…
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概括这么多算式吗?
生9: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生10:这个任何数不能是0,这句话可以这样说:0除以任何数的结果都等于0(这个数不包括0)。
师:也就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还是0。
…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撤除了主题图,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根据已经有的经验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结果,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养成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及习惯。
总之,例题的开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只有做到在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数学心理基础上开发例题,这样的开发才能充分发挥例题的效益,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巴黎协议范文5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的中央银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公布《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资本充足率框架,现在普遍称之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际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以来,国际金融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在一系列的重要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收到了大量对于第三次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之后,进一步明确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合理的风险管理为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新巴塞尔协议做出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看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主要的修订大致集中在六个方面。
加强跨国监管合作
金融业的全球化推动着国际监管合作的加强,这一显著的变化也反映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理念中,实际上巴塞尔协议本身就是这一进程的产物。2003年8月,委员会了《跨境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原则》,以进一步加强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银行集团更是如此;并且通过实施新协议,提高各国的银行监管质量,提高所有东道国(特别是那些新兴市场国家)监管人员的能力,以便使东道国能够对在其国家经营的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
2004年5月,委员会重申监管当局的紧密合作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执行小组将继续讨论新协议中跨国执行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监管当局主要根据案例以找出加强母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沟通、合作的方式,委员会将推进以国际业务为主的银行集团的母国与东道国监管的合作,并主要关注实践中它们在高级方法上的合作。委员会还重点强调母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应考虑在实践中双方信息披露的合作、应避免重复进行多余及无协调的审批及检查工作,以便减少银行的执行成本并节约监管资源。因此,委员会认为在某些高级技术的批准上,母国监管当局发挥主要作用。
调整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对于在监管框架中引入第二支柱“外部监管”,业界有不少的批评。有的认为第二支柱意味着更多的监管要求并且忽视了各银行的具体情况。委员会于今年一月进一步解释了对第二支柱的认识:新协议的第二支柱反映了监管当局在保证充足的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和监管结构,委员会认为在不同的管辖权内保持第二支柱的灵活性是必要的,因此委员会在该方面不提供广泛的说明性指导。委员会更强调监管当局信息共享和银行与监管当局建设性对话的结合。委员会增加第二支柱的目的,在于发起对国际活跃银行更严格的监管程序以确定其资本要求,支柱二赋予监管当局评估银行方法是否合适、资本是否充足并采取不同行动。重要的是,在支柱二中,各监管当局在不同方法上信息共享以促进新协议的一致性,这也是执行小组的使命。关于这方面,可能会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是,同时这也会促进监管当局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委员会指出,某些风险之所以被纳入支柱二而非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是为了在处理这些风险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委员会不赞同一些银行提出将这些风险纳入其他部分。委员会也表示,由于在监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要有保证,并须在执行中保持一致性,支柱二在未来几年中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委员会的执行小组和专门负责新兴国家的转型小组将致力于解决这些困难。
同时,对于“市场约束”这个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范围有所缩小,只集中于核心信息。但在披露的周期等方面强制性规范增加了,任意性规范相应减少了,如国际活跃银行必须披露其季报。
鼓励采用风险高级计量法
通常看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个进步是它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委员会提供了复杂性和风险敏感度方面不断提高的三种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以供银行选择,鼓励国际活跃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并采用更加精确的计量方法——高级计量法(AMA)。
由于国际活跃银行采用高级计量法涉及到跨国监管权限的协调和合作,在真实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委员会于2004年1月出版了《母国-东道国对AMA计算操作风险资本认可的原则》,特别说明了对采用混合方法的银行集团的监管,以指导母国与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四个原则是:用AMA方法计算操作风险资本必须符合新协议实施的范围及委员会的《跨境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原则》;银行集团各层次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有责任了解在其层次上银行的操作风险轮廓,并且确保风险得到较好的管理并有相应的准备;一般而言,资本并不能在银行集团内部任意转换,因此每个附属银行必须单独持有足够的资本;监管当局应尽可能地减少跨境运用AMA的银行集团和监管者的负担和成本,这些原则目的在于平衡资本充足的要求和满足跨国活跃银行集团在其内部运用AMA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增加新协议的灵活性。
最后,委员会指出这些问题也同样适用于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委员会将继续努力促进新协议执行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执行小组正在进行一些操作,包括案例研究。这项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上,但会逐步扩展到操作风险领域。
仅覆盖不可预见损失
按照内部评级法(IRB)对信贷损失的处理方法,第三次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持有充足的资本来弥补可预见损失(EL)与不可预见损失(UL),并且对损失准备规定特殊的处理方法。不少成员国认为,此种方法是切合实际的折衷,能够解决各国方法和监管当局在准备计提方面存在的差异,但众多的银行机构要求改变内部评级法对资本金的约束,希望能将监管资本的计算与资本的计算更好地结合起来,于是委员会决定在对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方面采取仅仅覆盖不可预见损失的方法。委员会重新审议这一问题后,决定采用针对不可预见损失的方法。
另外,对采用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或计量操作风险的高级计量法(AMA)的银行,委员会在开始实施新协议的头两年内,以按照现行协议计算的结果为基础,规定一个资本底线(capital floor)。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从2006年底开始到新协议实施的第一年,按照内部评级法计算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之和,不能低于现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90%。在第二年,不能低于这一水平的80%。2004年5月,委员会提出对信用风险使用基础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在2006年可以平行计算资本。从现行框架直接过渡到高级方法计算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银行可在2006-2007年平行计算资本。基础和高级方法在2008年和2009年的资本底线分别是90%和80%,采用基础IRB方法的银行2007年的资本底线是95%。此前,委员会已剔除了对操作风险单独设立的资本底线。增强证券化框架的一致性 证券化框架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复杂也备受争议的一部分,业界普遍认为该部分的处理过于繁琐且在一致性、连贯性上存在缺陷。针对业界的反映,2004年1月,委员会了《对资产证券化框架的变更》的文件,主要是简化了监管公式方法(SF)并增强了框架的一致性。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中的监管公式方法用于处理未评级头寸,起初业界对它的反映主要集中于其复杂性。进一步,业界质疑SF与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不一致性,但同时也有一些银行认为SF更具敏感性并愿意采用。委员会对SF和KIRB进行了调整,包括对资产支持型商业票据的流动性便利和信用增强引入了内部评估法(IAA),但只适用于具有内部投资评级的资产支持型商业票据;简化了监管公式方法,简化后的SF将适用于所有未评级资产支持型商业票据的流动性便利和信用增强。
在一致性方面,委员会提出要加强监管公式法和评级为基础的方法(RBA)的一致性以及发起行和投资行处理方法的一致性。同时,委员会同意修改RBA使其风险权重与证券化暴露的内在风险更一致。尽管委员会做出了计量风险加权资产将仅针对内部评级法的不可预见损失的变更,但模拟表明,高级证券化的预期损失资本要求相较于不可预见损失资本要求是很小的。因此,委员会认为区分预期损失和不可预见损失不能增加证券化处理的风险敏感性。对于评级高于Ba3的头寸和高于KIRB的未评级头寸,委员会建议覆盖其UL。
不断改进对信用风险缓释的处理
2004年1月,委员会指出,根据业界建议,委员会将简化信用缓释风险技术的识别,而且由于风险缓释涉及双重违约效应,对信用风险缓释的处理应不断改进以反映业务实践。委员会将继续在该上努力并在新协议实施之前尽快找到审慎的方法。尽管没有关于这个主题的文件,但是委员会已经对原有的规则作出了一些修正。
巴黎协议范文6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 全面风险管理 EKM
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使银行客户需求发展变化的同时,也让银行不得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管理者必须能以一种更全面、更清晰的视角来审慎某些事件究竟是机会还是风险。因此。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Framwork,ERM)迅速纳入世界主流商业银行的议事日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应由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模式,并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志性事件更意味着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自此迈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本文以解读《新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思想为切入点,着力探索国内商业银行实现ERM管理的路径。
一、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包括这些风险的资产或资产组合纳入统一体系中,依据统一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同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比较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含8个要素: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制定、风险监测和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内部控制、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及监控追踪和持续改进。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关系借助图1将有更直观体现。
二、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微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运用适当风险评估方法对所有风险做出一致、准确、及时的度量。根据度量结果借助一定工具和程序进行风险定价,并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配置资本。针对其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三大环节又都同时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计量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市场风险计量则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IM)的要求,操作风险的计量要求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测量法(IMA)。
其次,宏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可从其提出的三大支柱展开。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一大支柱,计算公式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在199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其分母反映的主要是银行信用风险。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分母同时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层面,因而是对银行全面风险数量状况的监管。监管当局检查作为第二大支柱。重点是监督银行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是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行业监督。市场纪律作为第三大支柱。重点要求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必须强制合规,是对全而风险进行的社会监督,是监管当局监管的有效补充。
三、解读《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巴塞尔委员会对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规定经常散落在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如《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健全银行公司治理》等。经过对文件的研究笔者发现,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几方面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由于ERM功能是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健康环境,而非障碍业务发展。所以银行在制定ERM框架时,应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全面性原则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银行应确保其ERM框架能涵盖所有业务和环节的一切风险,同时能准确加以识别。
(三)独立性原则
ERM框架的构建要求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重点包括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其职能发挥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四)互通性原则
这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内部形成一个有效信息沟通渠道――包括信息上报、信息下达及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这是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进而保障ERM各环节正常运行的关键。
(五)分散与集中原则
为提高ERM效率和水平,新协议要求不同类型金融风险应由不同部门负责,即实行风险分散化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必须直接向高层的首席风险官负责,由首席风险官统筹规划,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这样能在充分调动各部门加强风险控制积极性的同时,又有利于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掌控。
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在我国的适用性
新资本协议中有关ERM框架的使用范围,官方的表述是国际活跃银行。而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尚不属国际活跃银行范畴,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非国际活跃银行就不适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ERM框架。因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全球一体的“游戏规则”,在我国金融市场已实现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以国际“游戏规则”参与全球竞争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不仅如此,在新资本协议“促进公平竞争”目标的引导下,它应该对国内包括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所有竞争主体一视同仁。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风险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又是不争事实,如果忽略这种差别,简单采取“一刀切”做法则又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综合考量薪资本协议中ERM框架的可适用性。
五、基于ERM框架,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根据笔者对ERM框架的描述,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由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样应该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风险管理环境塑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与搭建垂直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环境因素中,人始终处于第一位,没有强有力人才的支持,一切目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在搭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时可行做法是在总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首席风险官。在职责、权限划分清楚的前提下,下设专职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
(二)风险目标设定过程中应注意将目标细化。而这一点可通过制定分层目标得以实现
该目标层次主要包括最高层面目标比如年度不良贷款率,中间层面目标比如各大风险管理目标及微观层面目标比如单一客户或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目标等。
(三)风险识别方面
可考虑引入并优化差异化的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比如通过引入VaR、损益表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技术工具,实行对风险的高效识别。
(四)风险评估方面
有必要改变面对风险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的局面。为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组织实施“风险内部评级工程”,综合客户财务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量化评估技术,提高风险量化指标的准确性。
(五)风险处置方面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优化风险应对决策程序,提高风险应对过程的科学性。其次需要根据各类风险的特征,明确各风险处置措施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对既往经验的提炼,形成对不同情境下风险处置都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
(六)内部控制完善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应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内控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内控体系。在控制活动中应重点关注控制活动是否与风险应对相结合。同时,在为既有风险选择控制活动时应适当借鉴针对该项风险采取多种控制活动。
(七)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应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经验的同时,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与风险处置等风险管理环境的风险管理系统。另外,国内商业银行还需逐步建立起风险损失数据库,以便为风险量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打下基础。
(八)风险监测和持续改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