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基本特征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文化特征

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对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趋势提出如下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在下一个10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纵观当今国内企业,凡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企业,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它像无形之手,支撑着企业稳步发展。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时地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一方面,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每一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特点和风貌,反映了它们产生的经济和政治条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竞争合作、效率优先等都将成为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可见,时代特点造就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时代风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革命和网络经济使市场呈现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深入考察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之后,不难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时代企业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新时代企业文化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创新文化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死亡)。要让企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

先哲老子曾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人。”只有首先“自胜”,才能“胜人”。企业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战胜自我,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一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要进步就必需要求变,要完美就更须不断求变。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令企业经营环境一夕数变。为了在严酷的竞争中追求生存发展,进而谋取安身立命之地,企业只有不断随势而变,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当创新成为一项组织例行功能后,意味着组织具备了创新的文化,也象征着竞争对手无法抄袭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不断创新(内力需要),时展的要求促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外力促进),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倡导“自主创新”是关乎国家发展强盛之大计,已成为上下之共识。“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而企业的自主创新则构成了国家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微观基础。

二、速度文化

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速度就是一切”。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而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无怪乎,美国思科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的精髓在于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企业速度文化强调的不仅是流程再造,或创造崭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掌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如果想站在潮头,开放和迅速必不可少,比如微软公司借助于大众传媒,使整个世界都在了解比尔・盖茨的思想和观念,公司在聆听市场的同时也被市场捕足。

三、虚拟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在以多变和不确定及全球化趋向为特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产生了一种动态的组织机制-虚拟组织,它使企业能够集中面对以时间为基础的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

《商业周刊》在1993年2月8日的封面报道中把虚拟企业定义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地联系在一起。通俗地讲,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它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精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形成各专业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整合利用,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

虚拟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动态合作的形式去谋求迅速响应市场机遇(即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虚拟企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动员各种优势资源临时聚集成为事业共同体,实现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具竞争力(即有更好的质量(q)、更低的价格(c)、更佳的服务(s)、更符合环保要求(e))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去夺取竞争的胜利。因此,虚拟企业的本质是以实现机遇为目标的合作竞争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同时需要关注地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需要企业员工形成共识、一致努力才会发挥作用。而虚拟企业的存在短期性以及员工工作地方的分散性和成员的复杂性,使其企业文化形成比传统企业要困难。

四、学习文化

毫无疑问,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传统组织的学习,通常是自生自灭,顺其自流,很少有成果。(法)法希尔说: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我要学”的终身学习,学习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生价值,追求持续增强学习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而必须是体现工作、学习真正一体化,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学习要有创新成果,这就是要求学习后必须有新行动;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在人人自觉学习基础上强调团队学习,通过深度会谈,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提升团队决策智商,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的推动力量。

五、团队合作文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裨将),顶过一个诸葛亮”。滔滔江水,滴水聚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个人只有融入到一个出色的团队中才能焕发出闪亮的光彩,而一个能不断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空间的团队才能有活力,取得更大的发展(团:把人才紧密融合在一起,谓之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往专而深发展(专才),难以深而博(通才),每一件事,每一件产品均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凸现”,要“合作,合作,再合作”,或者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水桶原理告诉我们: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那块木板的高度。如果把水桶比喻成团队,木板比喻成团队成员,那么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人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关系。

GE(通用)、惠普、摩托罗拉、联邦快递公司、强生公司团队方式已是它们的主要运作方式。团队高效率性可行方式,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尤其在多变的环境中,显示其灵活性、迅速性,提高民主管理气氛。

六、竞合文化

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告诉我们: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争。

我们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而非战场。旧观念认为:商场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业,企业各部门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企业的经营精心安排,以使人人受益,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系统的是否具有优势,而是取决于企业价值链系统是否具有整体优势。这要求企业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经营的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以前有一种说法,竞合关系即“大鱼吃小鱼”。我想,在自然界当大鱼把小鱼全吃光了,那么自己的供应链也就被打破了,自己也无法生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的理念将成为共识,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版),2001.6

[2]刘光明:企业文化世界名著解读.广东经济出版社(1版),2003.7

[3](美)皮特斯・T著,凯歌译:第六项修炼.延边人民出版社(1版),2003.1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利津方言 方言词汇 文化特色

“方言词汇是特定方言的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同时,各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1]方言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其方言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积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言体系。本文以利津方言为研究对象,以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为切入点,探究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从而在反映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于利津方言的重视与保护。

一、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方言词汇读音多元化

利津方言系山东北部方言的一个地方分支,从方言大区来看,它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北方官话。利津县人口来源较为复杂:既有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帝后裔,也有明代时期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和直隶枣强县逃荒而来的明朝子嗣,还包括在清末时期的外来垦荒谋生者。他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与利津本土方言融合的同时,也保留了其原本特色。这些原因造成了利津多种方言口音并存的现状。而当前仍活跃于利津地区的方言口音主要有祖居利津的本地人的方言口音和近百年来到利津定居的外县人的方言口音,还有就是外地人和本地人杂居而形成的混杂方言口音[2](P3)。所以对于同一词汇,不同片区具有不同的语音表达。例如:对于“回家”一词,在利津盐窝、陈庄一带一般会表示为“家([t?iA55])去”,在大赵、明集一带则会成为“家([t?iA35])去”。

(二)方言词汇表达形象生动

著名语言学家尘元先生曾在《在词语的密林里》一书中对许多语言现象做了生动有趣的解述。在利津方言中,同样可以发现许多在语义表达方面生动形象的方言词汇。现举几例做具体分析。

顶针儿:“顶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利津方言中,“顶针”是民间常用的缝纫用品,箍形,上面布满小坑,一般套在中指用来顶针尾,以易于穿过[3],这一缝纫物品就因用于顶针而得名。在这里,用“顶针”的用途来指代这一物件,真实而形象。

扎没儿:在利津方言中,“扎没儿”是指游泳时一头扎进水里,水淹没头顶。一扎,一没,两个动词连接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整个入水过程。

踢蹬:利津话中,“踢蹬”一词与利津方言中“蹭”义相同,表示“调皮,不听话”。借用小孩子在调皮时的一系列动作反应来表示“调皮”,体现了利津方言词汇的生动形象性。例如:你这孩子咋这么踢蹬来?

(三)儿化词汇较多

利津话属于北方官话中冀鲁官话的一支,与北京话相同的一点就是儿化音词汇较多,例如“肴儿”“锅盖儿”“心肝儿”。“心肝儿”一词与“心肝”在利津话中表达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利津人一般会说“你是我的小心肝儿”,但很少会说“你是我的小心肝”。“心肝儿”表示的是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它不具有普通话中表示“心”和“肝”两种内脏器官义,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利津方言中会使用“心肝”来作补充,但一般情况会分开使用。例如:

(1)你真是我的小心肝儿。

(2)这羊的心和肝得要另外拾掇一下。

(四)现代词汇逐渐增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利津方言词汇也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利津人在说话时会使用更多的现代普通话词汇。如表示“太阳”时,不再单一地使用方言词汇“日头”“爷节儿”,同样也会用普通话“太阳”表示,出现了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同时使用的情况。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给利津方言词汇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利津方言词汇不断的丰富[4]。

(五)方言词汇雅俗共存

人们对普通话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普通话是文雅语言的代名词,而方言作为一种地方用语,在很多时候则被想当然地认为是通俗甚至是粗俗的。但何为雅,何为俗,很难做一个明确的界定。“雅者,古正也”。正是由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让我们对方言产生了一些误解。其实,在一些方言中可以看到汉语本身存在的具有久远文化历史的词汇,这些词汇带给我们的是高雅的文化欣赏。利津方言集雅俗于一身,通过方言词汇既可以看到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以看到它通俗而又接地气的一面。

1.方言中的“雅”

在利津话中不难看到一些文雅的词汇。例如:指称公公婆婆为“老人家”,一般别人问“老人家”就是问家里的老人。“不说话”会称为“不做声”,在《朱子语类》卷四七中讲到“色取仁而行违底是大拍头挥人;乡愿是不做声不做气做罪过底人”,此处的“不做声”就是讲的“不出声,不说话”。例如:

(3)家里老人家身子骨还挺好吧?

(4)你这闺女咋这么慢啊,见了人也不做声。

有时候为了避讳,某些词语在说的时候一般会用另外的词代替。如饺子破了一般不会说“破”,而是用“挣”代替。饺子破皮,本就不是好事,用“挣了”以表示“挣了许多(钱)”的吉利话。同样的,家里有人过世,为了避讳,也不会用“死”一词,而是采用“老”“走”“倒里头”来代替。例如:

(5)这次下的饺子,挣里(了)一些。

(6)这是谁家老了人了?

(7)这么年轻就走了,怪可惜的。

(8)**家的老人家倒里头了,咱快去看看能帮点啥的吧。

2.方言中的“俗”

作为一种地方方言,利津方言也会有许多比较粗俗的词汇,这些词汇口语色彩较为浓厚,听起来难登大雅之堂。可也正是这些词汇,显现出了利津劳动人民的淳朴与直白。

对于“屁股”一词,利津人有着自己的称呼:“腚”“腚锤子”,如“你挪挪腚,给我让块埝儿”。对于“厕所”,利津人则称呼为“栏”。这是由于农村的厕所一般与养猪的圈是结合在一起的,“圈”也是圈养牲畜的“栏”的一种,因此把厕所连带“圈”称为“栏”。还有许多俗语,虽有些粗俗,但这是勤劳的利津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最朴实的表达,如“老实得三脚也踹不出个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打断骨头连着筋”等。

二、利津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利津方言词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其独特之处。利津方言词汇的发展同样与利津地区的文化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对利津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作简要分析。

(一)方言词汇蕴含了源远流长的古文化

据史料记载,利津夏、商时期属兖州之域,周为齐地,秦属齐郡,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文化遗址,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等,都有相应的文化遗存。利津县也受其文化影响深远,在利津方言中也就包含了不少的古语词或者是古语素。如“子”(尿布)、“天井”(院子)、“扎裹”(打扮、修理)。现举两例以明起源:

妗子:此为宋代语词,在利津方言中指“舅母”。《集韵・沁韵》中提到:妗,巨禁切,“俗谓舅母曰妗”。宋代蔡d《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幽侵对转,舅妗双声。故山东谓舅妻曰妗。”我们在宋代洪迈的《夷坚丙志・张五姑》中同样可以看到有关“妗子”的叙述:“二嫂往视之,笑曰:‘姑夫恰在此,闻妗妗至,去矣。’”另外,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中,也可以看到关于“妗子”的描述。

扎裹:在《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中,将“扎裹”解释为“打扮”。《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白绫裙绿绸褂,传的影上的画,出的门支的架,扎裹起来爱煞人,好像一尊活菩萨。”在这句话中,“扎裹”指的是“打扮、装饰”。在利津方言中,“扎裹”一词还有“修理”“治疗”含义,如“扎裹车子”“扎裹病”等,都是对“扎裹”的运用。

利津方言词汇受到古代汉语的影响,因此更具鲁北方言特色,使利津方言词汇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气息。

(二)利津方言词汇蕴含了生生不息的黄河口文化

利津地处黄河入海口西侧,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东汉以后,黄河改道经利津入渤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地域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在继承传统黄河文明的同时,又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黄河口文化。利津方言词汇受到黄河口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

利津大部分地域都是近千年间由黄河冲刷淤积而成,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填海造陆。因此,土壤盐碱化严重,随处可见盐碱地。对于盐碱地,利津人称为“碱场”,根据盐碱地土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红毛碱”(粘土质盐碱地)和“白毛碱”(沙土质盐碱地);根据盐碱化程度分为“油碱场”(寸草不生的碱地)和“二巴碱”(半碱地)[5]。利津县的盐窝镇正是因为盐碱严重,故得此名。相传元代一鲍氏定居于此,后明洪武二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落户,因周围尽是盐碱地,晒盐滩巨多,又是水旱码头,出产食盐很多。因此,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故称这里为“盐墩”,后称“盐窝”。

由于黄河流经利津,利津方言中形成了一些具有黄河特色的方言词汇。如“河滩”是指黄河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河涯”是指黄河岸边,引申为“河的岸边”;还有指河心的“河当央”。为了防止黄河决堤,在黄河沿岸修建的防洪堤,利津方言称为“大坝”。为了预防黄河水在丰水期冲出河岸引发洪水,利津人会在黄河周围农田较多的地方修挖人造支流,一是为防洪,减少主干道在汛期时的水流压力,二是为了沿途给农田提供灌溉的水源,这种“人造支流”称为“六干沟”。这些都是极具黄河特色的利津方言词汇,是生活在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利津人民的智慧结晶。

丰富的黄河口风俗人情融入利津方言,带给了利津方言词汇新的活力,使利津方言词汇更具黄河口文化的色彩,增强了地域文化气息。

(三)方言词汇蕴含了顽强奋斗的移民文化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利津人啊,居然是地地道道的‘外来人’”。利津县人口多为洪武、永乐年间移民至此的山西洪洞县居民和河北枣强县居民,这些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利津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奋斗着,与原本稀少的“土著”居民聚居在一起,将当地原有的风俗文化与自身的勤劳朴实精神相融合,在利津这片热土上形成了艰苦奋斗的移民文化。土著利津方言融合移民文化形成了较为统一、独立的现代利津方言系统。利津移民较多,其中还包括在清末至民国逃荒而来的山东寿光人,他们自聚成村,基本保持了原籍的方言,为利津方言词汇增添了新成员。此外,还有建国初期来利津的鲁西居民,由于他们移民历史短又自聚成村,也就保持了鲁西方言的特点。外地移民和本地人杂居而形成的混杂方言,多次的人口迁移加上人们长期的融合,移民文化使得利津方言词汇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色彩。

(四)方言词汇蕴含了蓬勃新生的的油田文化

自1961年在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开始,胜利油田就逐步在东营这片热土上发展壮大。为了支持胜利油田的开发,大批石油工人从祖国各地来到了东营,经过长期的石油勘探开发的伟大实践,以及广大东营人民的共同奋斗,最终锤炼成了宝贵的“胜利精神”和“油田文化”[6]。利津作为胜利油田重要的石油基地,同样也受到了油田文化带给利津方言系统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有关油田的词汇,例如:“抽油机”叫作“磕头机”,是根据抽油机在工作时“驴头”不断抬起落下而得名的;对油田基地与地方政府,用“油田家”和“地方上”来区别;某人在油田工作,就称其为“从油田上”。

三、结语

不同的方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特征,利津方言词汇的产生与运用同样带有利津多元文化的特色。本文在分析利津方言词汇特征的基础上,探索该方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既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保护,又增强了地域认同感,有助于方言词汇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系浙江省语言文字“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典雅语言训练机制与实践研究”[批准号:ZY2011A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1.

[2]杨秋泽.利津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3]罗竹凤.现代汉语大辞典(下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4]陈荣花.小议山东利津方言景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5).

[5]傅根清.山东方言特殊词语的分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1,(1).

[6]张爱美.“黄河口文化”内涵及发展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日本文化;二元特征;成因

日本文化呈现的独特的二元性特征相当于日本文化两个矛盾的侧面,既有对外来文化强烈的好奇和学习欲望,又有对自身悠久历史传统的自豪和自身复兴的坚定肯定,从而呈现出一面是保守,一面是开放;一面是自卑,一面是优越;一面是内聚,一面是排他……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理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矛盾体,许多情况均具有二者择一、非此即彼的对立面,但是日本文化却巧妙地将两个矛盾对立面有机结合起来,这种二重性矛盾的日本文化表现出超乎常态的融合与并存。下面笔者将着重分析日本文化的二元特性及其成因。

一、日本文化的二元特征

(一)外在开放与内在封闭的文化模式

外在开放与内在封闭结合是日本文化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日本民族从古代开始以学习和效仿中国文化为主,将中国文化发扬创新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古代日本对中国以全方位开放接纳的心态发扬日本文化,从而使日本文化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日本民族的祖先源自于秦朝时期的中国大陆移民,日本从中国习得稻米种植、青铜铁器制造等技术,使日本摆脱茹毛饮血的原始文化状态。公元五、六世纪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力度加大,从生产技术到文化制度和思想观念,中国的儒家思想、教育法律、统治政策等纷纷传入日本。近代日本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精髓,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标志,日本在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方面积极效仿西方文明,逐渐形成了日本资本主义殖民文化。然而日本文化的开放性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选择和交融过程,这个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过程造就了日本文化的封闭性,以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为例,这是一种崇拜自然和精灵的原始信仰,是一个封闭的神道信仰体系,让日本民族敬神爱国、崇祖宗皇的忠君思想。由此可见,日本文化模式呈现开放与封闭二元对立的形式。

(二)自卑与优越并存的文化心态300

日本民族的自卑感源自于日本文化汲取中国文化初期阶段,当时日本文化落后,对中土文明极为羡慕,因此携带大量奴隶来讨好中国皇帝,祈求得到赏赐。回国后用这些罕见的宝物向族人大肆炫耀,日本天皇用中国的“镜、玉、剑”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权位。对中国毕恭毕敬与回国后的狐假虎威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自卑感。 近代以来,日本又拜倒在西方优秀文明的足下,不惜打扮成欧洲人,此外日本民族积极学习西方文明,又用从西方列强习得的技术向东方国家大肆炫耀,挑起,日本这种向欧洲国家炫耀是典型的优越感的体现。从心理学层面分析,自卑与优越作为两种相对立的心理感受,因强烈的自卑会让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躁、不安的状态下,而为了寻求心理平衡,迫切需求寻找一种优越感来自我调节。 而日本的这种自卑与优越并存使得其文化特征较为单一。

(三)内聚性与排斥性兼有的文化规范

由于文化心态的自卑与优越并存,所以在文化规范上既有自尊自大的优越感,又有强烈排他的自卑感。文化规范是对文化行为的条理性的规范和制约,是文化行为标准的综合体现和判断标准。而文化规范受到文化心态的制约,使得文化规范具有内聚性和排斥性兼有的特点。在日本文化观念中,神道教充斥日本全民族的最根本的宗教,它逐渐形成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意识,是日本精神的最高体现。二战后神道教与政府统治虽然分离,但是日本创神论、日本民族的神民观以及大和民族的神民精髓等神道教思想却依然占据绝大部分日本民族的心理信仰,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内聚力,并自然而然对外来文化有着相应的排斥力。

二、日本文化二元特征的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

从自然地理环境上分析,日本处于太平洋岛国,是欧亚大陆的东端,地处太平洋地质构造带上,火山、地震、海啸频发,素有“地震国”和“火山国”之称。日本列岛上山脉、丘陵众多,平原面积少,山地面积是国土总面积的76.36%。岛上河流湍急,加之海洋气候多变,台风肆虐,缺乏河流孕育文明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日本民族在生存方式和社会心理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极端落后的文化使得日本民族迫切渴望得到先进文明的照拂,因此自然而然产生自卑感,进而在植入先进文明和进步思想方面非常迫切和积极,因此日本民族的自卑感和外在开放性由此形成。

(二)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

边缘地带是指与文化中心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形成文化的落后性、独立性、向心性。日本文化的发展符合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古代日本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影响地带,在接触中国文明时日本文化发展缓慢,文化落后相对明显,但是这种落后性给了日本积极模范学习的机会。近代以来,日本又处于西方资本主义边缘文化影响地带,这种文化的独立性和落后性使得日本民族在与先进文明接触时产生强烈的自卑和内聚力。然后边缘地带文化又有深厚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日本文化发展为不断突破、进取的社会心理。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神话 单薄性 平面性

神话是原始先民创造出来的,它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1]。

“神话”这个词是清末从外国传入的,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2]。中国在远古时代曾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3]。即便如此,中国神话还是拥有其自身不同于西方神话的特征,并对中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中国神话的本土特征

(一)中国神话的分类映射出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轨迹及远古人类思维的变迁

中国神话包括“创世神话”“始祖传说” “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时,神话才有可能产生[4]。原始先民面对无法理解的事物会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情感。

创世神话的产生实际上是人类寻求自我强大的一种心理暗示,人们通过对创造世界的想象,解释自身种族产生以及繁衍存在的必然,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天赋人权”,承认存在的必然,增强存在的信心,这种坚定无畏的精神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始祖神话是从人的产生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女娲补天,表明原始社会进入了母系时期,女性在种族繁衍中起到重要作用。远古时期,人口的增加关系到一个部落能否更好地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问题,这种对始祖的追忆和歌颂,反映了部落成员内在的统一归属性。

洪水是人类关于自然灾难最深沉的记忆。中国的洪水神话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和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战争神话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增加,部落联盟壮大成为必然的时候出现的。战争神话不再那么的神乎其神,关于黄帝炎帝以及蚩尤的神话已经不是虚构那么简单了,人们开始在历史事件上加入了想象,表达了对华夏民族始祖的敬意及对始祖建立统一华夏的歌颂,记载了我们这个民族发端的历史真貌。

(二)中国神话中故事描写的单薄性以及记载的片断性

一种文化往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价值选择与以希腊为首的西方神话有明显区别,希腊神话是一个系统的、严密的体系:对于神的地位、关系、权力、职责有清晰的阐述和界定,希腊神话的故事往往彼此关联,产生联系,而中国神话故事内容都比较单一,描写显得较为单薄。在故事的描写叙述中,没有主次之分,不突出事件的经过,只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更多是谈论精神的价值及意义。如果说西方神话是正常的孩子,拥有天真、好奇和想象,那么中国神话就该是早熟的孩子,沉稳、严肃而庄严。

(三)中国上古神话中人物描写的平面性,过分理性及超完美性特征

中国上古传说中记载的人物都是极度理性和完美的,他们没有七情六欲,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拯救苍生,并随时做好了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准备,人物扁平不够立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神是我们民族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

二、中国神话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先秦散文中,《逍遥游》中鲲鹏的变化,为整篇文章抹上了神奇的色彩;到了明清,《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等都弥漫着神话的气息。这种对神话的发掘和改造,给新的文学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中国上古神话为中国传统文人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精神的庇护

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在对现实产生深深的失望时,就喜欢在文字中用神话的想象来构绘自己内心的世界,在神话中寻找自己内心的平静和皈依。

(三)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3000年前的黄河流域生存条件复杂,洪水和旱灾,密林和野兽,为了生存和发展,先民只能不懈努力与自然做抗争,去获得种族的繁衍生息,因此神话中的神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这种忧患意识和勤劳朴素、艰苦奋斗等精神便根植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中。

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中的诸神不是为自己而生,均是为解救受灾难的百姓而生,在“神解救人”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神都具备了不惧艰险、勇敢无畏的精神特质,他们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些精神在历史的沉淀中,都演化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内涵中的重要部分,光耀古今。

参考文献:

[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06.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113.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55.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途径

一、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只能把实践引向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正确企业文化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功。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与不足均源于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当。因此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基本前提。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培育、提炼、积淀而成的反映时代要求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归属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并熔铸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决策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中间执行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广大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简单化,是没有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地位、基本特征,导致的对企业文化的肤浅、生硬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化、形式化,在于没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主体、各层面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对企业文化的狭隘、孤立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同化,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和生命力在于其特色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速成化、静止化则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和企业文化塑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同时创建学习性组织或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参与主体――中间执行层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

二、将突出重点与系统化的协调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关键

突出重点即突出企业精神文化中价值观的塑造。企业的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创新的结果,它深深地渗透并熔铸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指南,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纵观世界500强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他们都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并几乎都使这种价值观成为企业最权威的“代言人”。可见,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关键在于突出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而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其中关键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演变的人本化趋势、融合趋势、生态趋势日益明显。因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必须融入人本思想,着眼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二,体现民族性。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是由其民族性特征决定的。像北京同仁堂集团,作为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创建三百多年来,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昌盛不衰。第三,体现特色性,即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和个性,它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必须在研究本企业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的基础上,找准本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个性,才能概括并提炼出来。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根本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6

[论文摘要]基于开放包容、务实诚信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工商界、社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上海文化、浙江文化和江苏文化均属于江南文化,基本特征非常相似,正所谓文化相通。这些相似的内容构成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其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

本文论述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具体地域的人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存精神、道德信仰、行为准则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一种强化人的生存的机制。当然,它是对作为其载体的人影响和作用最重大的强化机制。文化几乎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唯一依靠。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人能够摆脱文化而生存下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

考察沪苏浙三地文化发现,基于开放包容、务实诚信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而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创新。因此,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就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本文特别强调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本原因。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在本质上主要是地域文化和创新主体的关系,是文化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长三角区域文化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和促进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丰富着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创新内涵。文化浸润、潜行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所有活动细节中,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富有生命生机活力的精神体系。文化是依靠内在的生命机制自然发育、自然生长的,一种文化的成熟、成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追逐文化速成、文化速效的做法,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违背了文化的本性,很容易也极可能会伤害文化自身。文化发展战略充其量适合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当前流行的“浙江精神”、“江苏精神”,不过是浙江文化、江苏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的表述方式。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文化内在本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继承并发扬已有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吸收和借鉴区域之外一切有益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文化养分,进而创新区域文化。

创新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所以,不应把文化仅当做普通的环境要素,对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认识。创新文化的主要特质包括容忍失败、宽容叛逆、敢冒风险、崇尚创新等。优秀的创新文化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够成就的,也不是几个人振臂一呼就能确立的。优秀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各阶层人士长期以来共同探索、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结果。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长三角区域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行为的大力支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创新;法律体系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保护;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精神的大力弘扬、对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这些都反映了该区域优秀的创新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们将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水平,使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持久强大的内生性比较竞争优势,对其他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显著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江南”的概念“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又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更是一个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江南”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也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近代所说的江南,通常是指今天的苏南和浙江一带。199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的15个组成城市(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宁波、嘉兴、舟山、绍兴),与明清时期的“江南”所包括的地区相比较,其行政地域的主体部分(指苏南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上海)几乎完全重叠。由此可见,今天的“长三角”是由明清时期的江南各府发展而来的。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以吴越文化为底蕴和渊源的江南文化,是以苏南的苏锡常、浙北的杭嘉湖以及上海为核心区域的长三角地区人民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融合、凝聚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是世世代代江南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繁衍生息的精神动力。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到今天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一脉相承,但也有明显的阶段之分。吴越文化古朴刚野,但也柔雅;江南文化柔弱文雅,但也烈性。正是南方的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一些成分才形成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断的融合与扬弃中建构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至隋唐其主要内涵已渐趋稳定。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崇文重教。江南地区历来崇文重教,吟咏成风,鸿儒巨子层出不穷,明清时期则登峰造极。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江南地区人才辈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2.诚信合作。江南人诚实守信,善与人处,把诚信合作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商业经营之道。江南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联系密切,来往频繁。在此基础上,诚信合作造就了江南地区的繁荣繁华。

3.谦和礼让。江南人不仅重文,而且重商。懂经营,善交易,在商业活动中谦和礼让,即使与人争执,亦柔声细气。这种品德使江南人不仅赢得了良好人缘,而且抓住了宝贵商机。商人追求和气生财;官人显得和蔼可亲;文人崇尚平和淡泊;长者具有高风亮节。

4.求精务实。江南人在农事上精耕细作,在经商方面精打细算,在传统手工制作上精雕细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江南人崇尚务实,反对空谈,脚踏实地,进取向上。

5.融合开放。独特的水乡环境,优越的海陆区位,使江南人具有开放的胸怀和融合的气度。江南人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像水一样随形就势,灵活亲和。千江百川归人大海。江南人拥有大海的胸襟和气魄。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江浙沪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导致了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上海文化表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英雄不问出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造,讲求实效。江苏文化表现出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发挥长处,把握时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善于通变,富于创造;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表现出智慧灵巧,开放包容,敢于创新,自强不息,注重功利。

从上述可以提炼、概括出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1.开放包容。上海文化中的海纳百/if,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以及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江苏文化中的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以及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中的开放兼容,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征。江浙沪三地相互开放,也共同对外开放;江浙地区内部各亚文化区之间也相互开放,对异质文化因素少有排斥,表现出包容的气度和胸怀。只要有意义有价值,人们都愿意吸收进来,化作本土文化成长的养料。同时,人们也乐于对自身的原有文化作出适当的改进与完善。

2.务实诚信。上海文化中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以及讲求实效;江苏文化中的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以及善于通变;浙江文化中的注重功利,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务实诚信的特征。人们不仅重义,而且重利,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务实而不务虚,工商亦本,崇尚经世致用。在商业活动中,人们诚实守信,戒欺戒诈,信誉第一,品牌至上,努力打造百年老店。正是务实诚信的品格为该地区长期的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和世面繁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合作创新。上海文化中的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江苏文化中的富于创造;浙江文化中的敢于创新,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合作创新的特征。创业创造都是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是创新。创新通常不是孤军奋战、单打独斗,而是联合起来,通力协作,共同创新。合作的人们,哪怕是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也能够以开放的胸怀包容接纳,求真务实,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精诚合作。所以,合作创新是建立在开放包容和务实诚信的基础上的。不能相互开放包容,不能彼此务实诚信,合作创新也就失去了前提,合作创新也就无法实现目标。

四、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该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各地各级政府官员队伍尤其是主要负责官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协调联动所主导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整个区域提供了全面的公共服务,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

(二)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高校院所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精诚合作所主导的智力支持、知识生产、科学原创、技术发明和研究开发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打造一流的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当然,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也是他们的创新使命。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工商界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企业家以及商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商界精英)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强化着他们的创业创富精神、企业家精神、商业精神及商业文明传统。由他们跨区联合主导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区域合作创新文化将促使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成为研发投入和产出的主力军,成为研发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而创造巨额商业利润的重要力量。

(四)长三角区域文化对社会中介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作为纽带和桥梁主导的服务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在合作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在行业定位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将为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发挥独特的作用,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层次,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更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为凝聚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提升合作创新的水平做出独特的贡献。

(五)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统一筹划主导的金融服务创新、长三角金融一体化、金融经济协调联动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将促进沪苏浙三地金融资源跨行政区的流动和配置,推进区域内金融组织、制度、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创造条件不断消除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金融的区域性联动,为区域创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区内各方的互利互惠、共荣共赢。

(六)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创新资源布局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支持着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要素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互补共享和集聚整合。具体而言,长三角区域创新文化支持着信息和知识的跨行政区生产、传播、沟通、交流、共享和流动;支持着技术的跨行政区交易、转移;支持着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跨行政区融合、配置、并购和流动;支持着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跨行政区共用共享,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提高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