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内涵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1

【关键词】社区教育 乡土文化 探究与实践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何通过有效机制,发挥好乡土文化的优势,是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突破瓶颈的重要路径。社区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过去提出的社区教育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的观念,到当前树立社区教育保障人民对文化教育合法权益的法制要求,在观念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教育能形成学习型社会氛围,启迪人们的心灵,使老百姓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价值表现为:

(一)理论价值。社区教育是社区成员的社区生活、社区发展与教育融合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依托社区文化,才能有效提升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才能深化社区教育的底蕴,而社区文化融化为社区教育形态,才能有效地提升社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品位,有效提升社区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化价值。这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关系的规律性价值所在,也是乡土文化得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因之所在。

(二)应用价值。乡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更新的过程中,乡土文化以各种载体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而也有些却因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的特征、社会变迁以及人为破坏,被后人所遗忘的文化流失或扭曲现象。这个现象呼唤社区文化与社区教育互动融合的迫切性。丰富的乡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服务,是发展社区教育特色化、本土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弘扬和发展本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拓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弥补现有社区教育形式单一和缺乏特色的不足,使得社区教育形式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文化作用于社区教育发展

乡土文化在领导层面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决策的影响与把握上。我国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以乡土文化为主体、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因此,在政府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居民学校的过程中,必定会考虑乡土文化。只有政府重视、特色引领,乡土文化才能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融合、协调、激励、辐射的作用,也才能使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乡土文化的特征,使其在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中明确发展方向。

二、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作用于社区教育

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上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指向,从而丰富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全国许多社区教育都在战略制定上融入乡土文化发展的元素,如沛县地区打造社区教育“刘邦故里”品牌,塑造刘邦塑像,设立刘氏公馆等游览观光地带,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新型的融合文化;丰县地区设立了“一镇一品、一乡一特”的新理念,如丰县赵庄镇,精心实施,塑造赵庄文化旅游大镇新景观。一是开发建设汉皇祖陵景区、袁集百鸟园、金刘寨百果园、太行水街、汉韵公园五大旅游景点;二是新建汉源文化广场、秀水街文化广场、数字电影放映广场、太行生态园演艺广场、聚源路文化体育广场五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三是新建汉韵园、人口文化园、水韵园、太行堤餐饮文化生态园、迎宾园五个镇区游园;四是以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康王赵构、清康熙宰相张玉书、清进士蒋兆鲲五大历史名人的传说典故为载体,用文化墙以石刻的表现形式,再现赵庄深厚的历史文化。把丰县的乡土文化打造成富有城乡结合独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文化

三、乡土文化不断促进社区教育向前发展

利用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不断放大社区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优势,形成全辐射效应,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和外延发展,进而促进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政府在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时,也要合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使得乡土文化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高度

对乡土文化的知悉是弘扬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的基础。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等多种研究形式,深入县、镇文化馆、县图书馆、走访众多群众了解、查看历史遗留古迹等,利用各种途径发放、回收问卷,了解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尽我们最大的力度了解虺王文化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充分讨论,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升理论高度,为建设社区学习资源、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开展社区文化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扩大乡土文化与社区教育成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2

学生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它与高校后勤,尤其是后勤住宿管理紧密相关。国外的高校社区主要在学生后勤管理和住宿管理模式上与我国高校管理模式明显不同,因此,两者在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上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较早进行社区研究的国家,其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住宿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国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在后勤管理模式上,德国高校的后勤系统由州政府直接任命,由大学生服务中心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公益性质,实行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但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美国高校一般都拥有本校自办的后勤服务系统,且引进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后勤管理,后勤员工的工资与经济效益也不挂钩。日本高校则由学校聘请有能力的人经营管理,采用师生自我服务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并通过给予参加该组织的师生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共同发展该组织。

在住宿模式上,由于国外大学大多是开放式,有些大学还是当地社会的主要单位,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因此,学生的住宿形式主要是以走读为主,大都没有学生宿舍,仅有少数比例的学生由学校负责提供住宿,其余的通过租借社会上的房屋解决。如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只解决7%~12%的学生住宿问题。在日本少数学校为解决初到日本的外国留学生语言不通的问题而建有少量学生宿舍,但在申请获批后学生也只允许住一年,一年后自行到校外租房。

2 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现状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社区和文化两个概念上。因此,以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创建为基础和切入点,进而研究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在我国,由于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高校学生社区尤其是文化社区进行研究的历史不长。通过资料查阅和结合实证调研,将学者对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所开展的较为粗浅的研究,总结如下四个主要方面。

(1)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探索,目前有关学者主要是从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三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普遍认为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教育、服务、管理多维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以适应高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育人阵地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2)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尚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探讨完善,比如主要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同时,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具体对策,如制定学生社区规则、加强学生社区组织创建等。

(3)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思路

学生社区在建设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启示,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社区的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有学者提出需要从促进社区管理队伍专业化、让辅导员进社区、加强党建工作等不同方面建设学生社区的新模式;或是从高校学生社区自治角度看,学生社区事务管理模式要拓展自治空间,把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

(4)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重在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育人功能。有学者通过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创建的影响,就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也有的提出从加强辅导员队伍创建方面,探讨辅导员进社区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学者主要从问题、意义、功能、思路等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和经验借鉴,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 明晰了高校学生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内涵

通过前期的探索,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所包涵的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有较为清晰的定义,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区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由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群众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对高校学生社区内涵的准确理解,才能把握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有助于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2 明确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机制创建逐步完善等客观因素,导致高校学生社区在管理上和素质教育上可能产生“真空地带”,因此,要加强学生社区文化的创建和管理。同时,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角度看,多元文化的冲突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其提供了发展和改革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建设良好的学生社区文化迫在眉睫,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必要性的充分肯定,是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3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德育工作薄弱、文化创建特色不鲜明、创建时效性不强、缺乏展示和交流平台、“自治管理”和有效指导相脱节、薄弱的社区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只有进一步突破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才能推进社区的建设。

4 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积极作用

即要树立“学生社区”育人新理念,重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和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依托学生社区文化创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挥其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功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 提出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学者提出了各种思路和对策,具有代表性的如提出要从思想理论基础、组织架构、管理实践、环境创建、服务保障等多方面进行建设的思路,并以创建安全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学生社区为目标;或是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机制、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机制和高品味的社区文化活动机制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机制,发挥社区文化启迪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作用。各种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6 探讨了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构建优良社区文化创建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学者提出通过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机制等途径,构建以优良的社区文化创建为载体的长效育人机制,以最大化获得并释放其育人效应。因此,长效机制是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从对已有文献及研究资料分析中发现,相关研究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和社区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有较明确论述,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也有大量分析和研究,但是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相关研究尚很薄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未作深入探讨,未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在研究方法上较为传统和简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 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缺乏理论深度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研究,学者大多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研究视觉狭窄。虽然有少数学者也借鉴文化社区理论、社会流动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及社会工作理念等,但大多仅停留在表面上,限于粗浅的借鉴分析,未能将其有效应用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实效性。

2 定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在目前的教育和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结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为定性分析,个别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只停留在某一所或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实证研究成果只是简单地尝试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层面上,而综合采用纵向、横向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研究,对高校各参与主体的调查研究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很少。

3 宏观现状描述多,微观主体分析少

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绝大部分仍然是宏观描述分析,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解读、社区建设体制的普遍不适应性的讨论等。而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对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力发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现有成果看,微观主体方面研究也明显不足。所以,从微观参与主体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学生和后勤管理部门等进一步研究,对补充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4 “硬件”分析多,“软件”研究少

在研究的内容上,许多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硬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改善物质环境和硬件设施对营造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但却明显忽视了社区“软件”建设这一潜在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使得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目标。因此,进一步深挖和解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内涵是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5 提出制度多,长效机制研究少

从研究的成效性看,目前的研究在政策和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如有学者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品牌先导、系统整合等原则,建立学生社区内部激励机制、党团群联动机制、文化活动机制等基本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文化创建。但建设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其深入探讨,形成可供各高校参考和借鉴的机制却不多见。

以上概述了国内外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的现状,认为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区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社区文化氛围较为薄弱,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梳理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有必要进一步探寻并明确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方式,建设学生文化社区平台,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进而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将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和育人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登春.高校学生社区:文化视域中的阐述[J].晋中学院

学报,2009(1).

[2]陈荣武,汪碧云.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化工

高等教育,2001(2).

[3]杨雪梅.论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构建[C].书院文化――

肇庆学院书院制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汇编,2012.

[4]时长江.高校“社区”视角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载体

[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5]陶光胜.基于自治与党建耦合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新

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6]王惠民.论多元文化冲突下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J].

社科纵横,2010(11).

[7]孙国权.关于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思考[J].山西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荆晓艳,谢怀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唐山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吴俊泉.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现代交

际,2011(9).

[10]黄政,谢春林.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延展素质教

育时空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

[11]李亮,张红兵.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J].理论月刊,

2010(11).

[12]董焕敏,李智军.论社区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2).

[13]林晓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区建设

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14]钱伟超,刘兰星.试论大学生社区的构建[J].苏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5]代雷.关于高校学生社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

品牌(理论月刊),20110(11).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壮族;乡村和谐社区

作者: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08-005

近年来,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缺憾的是,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上,研究文化是社会学的一大传统。社会学具有两大传统范式,一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的范式,强调对行为意义的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运用其理解范式所成就的文化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杰作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大范式也正在走向综合。这种综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的性质,其实,结构总是有意义的结构,意义总是通过结构发挥作用。因此,对布洛陀文化应该有社会学的思考。概括的说,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布洛陀文化,就是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视域中,如何提取具有现代价值的布洛陀文化精髓,并使其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价值内涵的抽象阐释上。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壮族而言,如何批判的继承其传统文化一布洛陀文化的传统为社会主义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运用社会学视角,试图在借鉴现有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并就发挥这些作用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己初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概念的解读

随着和谐社区研究的深入,和谐社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既有文献来看,关于和谐社区主要有如下一些定义。

“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特征同时具备的社区。”

“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各个社会群体及其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区。”

“和谐社区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人参与,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通过人人参与,频繁的交往与沟通,形成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是通过人人参与,互动共济,构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德境界,强化公民道德意识,提倡诚信友爱,提倡奉献精神,使社区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四是通过人人参与,强化社区团结意识,强化法律意识,构建民主法治、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社区成员的意志汇成一股和谐的精神合力,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促进人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归结起来看,虽然各种定义对和谐社区界说的角度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和谐社区就是表现为融生态协调、人际和社会关系融洽,以及人的身心和谐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实体,和谐社区体现着生态和谐、人际和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区概念具有明显的价值色彩,是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理想建构。传统社区与现代和谐社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和谐社区需要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改变,社区主体素质的提高。陆益龙在论述新农村建设时认为,新的农村建设,是指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战略,即促进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农村意味着新结构、新功能、新主体,即形成新的生产结构、新的社会管理结构、新的行政管理结构、新的知识和观念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使农村社会主体的结构得以转型和重新整合,实现农村社会主体的现代化。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必然要遵循这些规律和要求。本文正是在这种语境条件下来讨论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所具有的作用。

二、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遵从其旨意以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体系,是壮族这一人们共同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幻化形象、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体系的主旨和精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布洛陀文化对推进壮族乡村社区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促进社区生态和谐、加强社区人际和社区社会和谐以及增进社区主体的身心和谐。

(一)促进社区生态和谐

乡村社区是以一定自然区域为基础,由特定的生态环境构成。土地、山林、水源直接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是社区生产和生活的依托,是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社区和谐的基本特征。也是建构乡村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生态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意义的科学认识和法律的健全。但是爱护自然的文化传统对建设生态和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壮人尤其通过自然崇拜、始祖崇拜、禁忌等民间信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意念”。布洛陀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是由其文化性质决定的。布洛陀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特征。布洛陀“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加之原始认知水平的低下,壮族先民对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想象和崇拜,不仅产生了对山、水、石、花、蛙、雷、雨等自然事物的信仰和崇拜,试图通过崇拜,求得风调雨顺,以保丰产丰收;甚至已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依据。比如关于布洛陀创世说所表达的天、地、人由同一块石头而生的思想,甚至创世母祖姆六

甲由花而生的观念,实质都可被理解为壮族先民崇拜自然的理由。源于这种自然崇拜,壮族先民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禁忌,表现为不滥砍滥杀,保护林木、保护动物等行为特征。对现代人而言,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消失,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消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在建设壮族乡村和谐社区过程中,布洛陀文化的生态伦理,对于保护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壮族乡村和谐社区生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

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是社区和谐的核心要求。就乡村而言,家庭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区社会和谐的基础。对社区而言,家庭是乡村社区的基本单位;对个体而言,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首属群体,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生活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家庭成员人格的首要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平等互爱的夫妻关系,尊老爱幼的代际关心,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关系,是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和睦的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和谐的重要标志。

在布洛陀文化中“勤勉和睦是其中崇尚的家庭伦理的主题。”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强调“尊母尚柔”,倡导夫妻和睦相敬,承认女性权利地位,强烈感怀母亲养育之恩以及对子女婚姻原则采取相对平和的主张、对男女婚姻自主的肯定和理解。在处理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上,无论是体现在布洛陀人格中的“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人”、“正直公道、崇尚诚实勤劳、尊老爱幼、友爱和睦”的仁慈性和道德性内涵,还是对教徒“不能偷盗或贪图他人钱财,不得调戏奸女;要善待他人,不计较酬劳,有求必应等。”的规诫,以及布洛陀的神喻对壮人做到正直刚强、公平合理、与人为善等善行,反对好吃懒做、损人利己、虐待老人、贪图私利、挑拨是非等恶行等要求,都具有规范社区行为,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化解社区人际矛盾,促进社区人际理解和促进社区社会公正的功能。

同时,从属于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歌圩文化,具有典型的交往特征。对歌不仅是男女之间的个人交往。也是村与村之间的群体交往。不仅交往的人数多,而且由于歌圩与相联系,人们在交往中还表现出浓重、热情、友好。哈贝马斯在论证交往概念时说:“交往行为……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他认为,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通过(语言)沟通相互提出有效性要求,使得交往行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思关系。通过主体间对有效性的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所以他认为交往具有合理性,并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和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力图通过交往合理性,来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歌交往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通过对歌这种交往,人与人之间不仅传情达意,启发智慧,而且相互竞争逗趣、合作共享。因此,歌圩文化不仅对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三)增进人的身心和谐

何为身心和谐?静态地看,身心和谐表现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协调的状态,它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适应的结果;动态地看,则是人的内心世界随外在世界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用社会学的语言说,身心和谐就是个体与社会结构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本质是人格的现代化。之所以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因为社会发生了变迁,人与社会不相适应。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壮族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变迁中的文化“堕距”,人的文化观念常常落后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使转型期的人成为“过渡人”。金耀基先生说“过度人是站在‘传统一现代的连续体’上的人。一方面,他既不生活在传统世界里。也不生活在现代世界里;另一方面,它既生活在传统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由于转型期社会的‘新’与‘旧’的混合,在这里,新、旧两个‘价值系统’中的他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还踩在旧的价值世界里。”也就是说,转型期的人是处于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身心不和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就是使人具有与现代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社区的生态和谐,还是社区的社会和谐,都是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前提。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区的和谐。

对布洛陀文化来说,“无论是关于开创天地和人类万物,还是各种发明与创造都包含着先民们不畏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而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勇于创造是布洛陀神话的核心,”而且,布洛陀文化注重对人们心理的调适,具有说人劝世、交流情感、调节矛盾的丰富内容,这些,无疑有益于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维持人与世界的平衡。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是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三、利用布洛陀文化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概括地理解,人类学侧重于研究文化对于行为和结构的意义,社会学则侧重于寻找文化与行为之间的结构机制。本文将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思考在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布洛陀文化作用的可能途径。

(一)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象征的生态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区域概念,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但遗憾的是,在众多的社区研究中,这一空间的社会意义被忽略,而突出了社会结构的作用。空间社会学认为,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空间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分布和社会关系状态。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与过程是由整体社会的动态所塑造的,这其中包括了依据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享有其利益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价值与策略所导致的矛盾趋势。”在福柯那里,空间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例如他关于全景敞视监狱的理解。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实践的性质、表征的潜力和功能。并将空间分别概念化为“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实践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的利用、管理和设计,是特定社会关系在空间中的呈现;空间的表征指的是用来理解、表达空间实践的知识符号;表征性空间则是通过空间符号化,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在壮族乡村社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中,可以利用布洛陀特有的象征物,起到保护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的作用。例如可以从布洛陀文化中有价值的传说故事,提炼出各种象征符号,给社区空间定的环境要素如土地、水源、山林、花木、以及道路或建筑命名,从而增加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增强生态的神圣性。同时,在完善乡村社会和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尊重布洛陀文化传统,在社区规划中,保留或增加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域和文化设施,为社区的祭拜、娱乐

活动提供方便,以增强社区环境的道德感。

(二)培育具有布洛陀文化基础的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归属感,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凝聚社会资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的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培育民间组织对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乡村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壮族乡村社区社会建设中,可以利用布洛陀文化的独特资源,促进社区团体的发展。例如可以围绕发扬布洛陀文化的优良传统,组建社区环保协会、社区慈善协会、利用歌圩传统组建社区歌社,歌手联谊会等等,并在法治的前提下,规范各团体的行为,发挥其社会纽带功能,使社区在既富有凝聚力又充满着活力的同时,提高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水平和社区自治能力。

(三)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和谐文化

和谐社区要求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布洛陀文化的和谐传统对建设壮族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以布洛陀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传统活动,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社区和谐文化。例如,在乡村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体系,规划一定区域,建设乡村社区歌圩,组建乡村山歌队,培养乡村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山歌表演,山歌竞赛等,营造一种既有先进文化内涵,又有民族传统风情的和谐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3][5][6]唐忠新,构建和谐杜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17页;第12页;第10页;第15页

[2]张再云,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刘菊娥,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覃乃昌,壮学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9]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覃乃昌,《磨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13]潘其旭,《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2]罗志发,“阴阳合德”:壮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4][19]王光荣。黄鹏,论布洛陀文化的凝聚力[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5]蒋明智,《布洛陀》与壮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4,第84页

[17]孙念超,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化[J],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77页

[20]熊远明,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1][22]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4

“创建温馨和谐家园,构建多元融合社区文化”是笔者所在公司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为此,无论是春暖花开的三月,还是雪花纷飞的新年,公司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社区文化活动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业主的需要

社区活动的组织要尽可能增加业主的参与性,如果不符合业主的兴趣,参与的人很少,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所以既要充分考虑业主年龄和文化层次,还要不断创新,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的积极性。

儿童是家庭欢乐之源,也是家庭和社区最活跃的成员,经常性地举办寓教于乐的儿童文化活动,是带动全家参与共建文明社区的最有效方法。公司管理的小区居住着一些外国小朋友,为了让他们在中国也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公司举办了“北京是我家”主题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孩子同台表演,共同游戏,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此外,“爱我家园”儿童摄影比赛、“红绿蓝亲子园”潜能开发、“元霄节灯迷游园会”等益智类文化活动,总能得到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又带动着家长的积极参与。

城市生活中子女工作忙碌,老年人在家难免有些寂寞,有的老年人因为缺乏同社会接触的机会,思维较为封闭,因此满足老年人的爱好,愉悦老年人的心情便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每年组织老年人春季踏青,秋季采摘,九九登高,共赏奇花异草,增进交流沟通,欢歌笑语回荡在青山秀水之间,老年人真正体会到“老有所乐”,体味到社区“大家庭”的欢乐。

二、社区文化活动要突出时代特征,提升文化内涵

现代社区文化的主题是绿色、健康、娱乐、休闲。社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园区的空间优势和硬件设施,对有共同爱好的人群加以组织,对文化活动内容加以引导。文化活动不仅是业主聚在一起,大家热闹热闹就成功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注入文化内涵,营造高尚社区氛围,培养业主公民意识、环保意识、自治意识、与时代同步的参与意识,提高社区业主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养,增强业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秘站版权所有

公司管理的一个高档公寓项目,居住着不少国际友人,“北京是我家”

的主题社区文化活动,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国际名琴施坦威优美的琴声在明亮、典雅的大堂飘荡,金色的鱼儿在绿树红花掩映的溪流中淌洋,爱尔兰女孩在洁白的琴键上飞快弹奏,来自阿根廷的男孩也跃跃欲试,一对法国新婚夫妇夫唱妇随,新娘琴声相伴,新郎一曲《今夜无人入眠》唱出深情爱意,一曲肖邦的《小夜曲》,一段民族的《化蝶》,西方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同台交流,多元文化互动营造了高尚文化氛围。

三、社区文化活动要烘托节日气氛,为业主生活提供方便

节假日是亲朋好友相聚,放松心情,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用鲜花装点社区,用精彩的文艺节目提升节日文化生活品质,用特色服务丰富业主的节日生活,既能满足业主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业主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使业主度过轻松、愉悦、欢乐、祥和的节日。

中秋节到了,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公司为业主举办了“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欣赏着蒙古草原的民族歌舞,品尝着来自草原的风味美食,一户业主主动要求与专业演员同台竞艺,丈夫一曲《天堂》把人们带到了美丽辽阔的草原,妻子、女儿翩翩起舞相伴,好一幅其乐融融、共度中秋佳节的美丽画卷。

圣诞节到了,雪花飘飘,铃儿叮当,公司的圣诞老人带着雪妹妹给远离祖国的外国小朋友带来了圣诞礼物和新年祝福,中国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哇!真的有圣诞老人呀……

春节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业主和公司员工一起包饺子,看京剧,你表演一个魔术,我来一段民族舞蹈,欢乐、融洽、祥和的节日气氛增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缩短了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的距离。

进入夏季,白天的酷热蒸发了人们所有外出活动的念头。夕阳西下,置身精心装点的文化广场

,品尝着清爽的啤酒和丰盛的美食,欣赏着露天电影,公司举办的“盛夏烧烤晚会”为业主解除了一天的烦闷,使业主在家园内享受到夏日夜晚的惬意。

年轻人代表着青春、活力和时尚,但白天工作比较忙,下班后再出去健身,既浪费时间,又会增加费用。如何让年轻业主不出园区就找到自已喜欢的活动呢?公司各个管理项目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健康有益的健身娱乐活动,瑜珈训练班、跆拳道训练班、游泳比赛、羽毛球俱乐部、青春季健康行,科技会展中心的健身俱乐部等为业主在园区健身、休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农村社会发展 管理创新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及教育功能发挥正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农村广大基层组织不负众望、全力施为,一方面认真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奋力拓新,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力和潜能日新月异般地显现出来。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社区教育功能越发加强,不仅为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无限活力,而且为农村区域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焕发勃勃生机。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简要阐述。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功能。这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说,农村社区教育是“来自于斯、服务于斯”,而后者的社会实践已经对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实上的诠释。如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各类诚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经济功能。“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它发挥着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能力,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过社区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身心、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④聚合功能。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载体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兴趣等为纽带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把社区居民有效聚合起来,把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社会、社区与人的共同发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区内的政府、单位、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形成较强合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这种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和根本目标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通过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主要是相关管理理念和社会规范,积极研究并充分运用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元素,对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三改(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相应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种过程性活动。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性因素,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确立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顶层设计与重心向下。

三、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总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依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必须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一言以蔽之,“服务与依靠”就是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

1.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就是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教育经过最初阶段的发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的娱乐和保健教育。新时期的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和闲暇娱乐生活等众多领域。社区教育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由此产生不断丰富的社区教育内涵;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日益扩大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扩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各类组织学习和各类社会培训等现代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教育,有效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自主化发展、全面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性发展,提高整体性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加速社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随着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增,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明显与突出。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地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69-04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指在社区教育课程群中,在一个或几个方面长于优于其它课程的课程。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是本土化、特色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遗产,它长期影响、渗透市民的生活,往往是市民感兴趣也是最能引发市民主动学习的,市民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依恋感。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转化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能够满足特色课程的“特色”内涵。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对于地域文化的开发,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创建多元的、富于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日益受到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通过挖掘家乡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将家乡独特的教育资源与社区的教育教学有机整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有利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构建。

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是社区居民教育活动的载体,开展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编写,是为了促进社区教育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教育深度发展。

(一)新时期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呼唤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国家课程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地域性,忽视了学习者发展的差异和需要,从而使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缺失,使大量丰富而有意义的地域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其教育的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挖掘优质课程资源,编撰课程文本,凸显地域人文特色,弘扬历史文化,才能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彰显社区教育功能,惠及百姓学习,也才能办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教育。

(二)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教育资源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特色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地域文化特色。社区教育课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挖掘、整理地域文化资源的过程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开掘得好,利用得恰当,认识得清晰,对于培育居民的乡土意识和乡土精神都是大有裨益的。乡土资源里面包含的文化意蕴,是滋养本土乡风文明的精神养料,开掘就必须注重优化,优化的就要加以利用,利用就是热爱、就是传承。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资源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通过挖掘提炼加工乡土教育资源,形成富有乡土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进而渗透到社区教育之中,有利于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个性化社区教育。另外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能丰富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扩大市民信息源,拓宽市民的知识领域,使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了市民的审美情操,激发了市民的创造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形成社区教育课程特色。

(三)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教育资源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同样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也是形成特色课程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教学研究时必须自己去开发、编写、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潜移然化地提高了教师自己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水平,其专业素养会得到提升。总之,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只有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理念、能力和精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发展。国内外的许多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实践表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最大受益者是教师。

二、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最熟悉自己的地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会得心应手。通过自主开发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热爱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也可使课程开发走上高效、优质、低耗的资源节约型道路。笔者认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除了具备一般社区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外,至少包含三个内容和特点:

(一)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发展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实际。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即是针对社区内某些特定的人群,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而设计的,具有一定导向性、规范性的教学计划,并能确保达到一定学习效果的详细的、可操作的经验性或者知识性的教学方案。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强调其实用价值。具有本地域文化特点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能为本地区最广大基层社区百姓所接受,能满足最广大社区居民教育的实际需要。社区群众柔慧智巧,开放兼容,自强不息。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和个性优势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用终身。我们可以大力开展以增强社区群众石雕创作和石雕销售技能为主的岗位培训,开展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主的管理培训,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活技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同时,又促进当地石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山口人民精雕细刻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教育一方人,当有着深厚底蕴的地域文化融入了社区群众的心中,人们的生活会变得富足且富有品位。

(二)特色课程的外延相对比较狭窄但深受一定类群人们的喜爱。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必须在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表现突出,有自己的特点与特色,明显超过其他同类社区教育课程。如作为丽水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的青田鼓词,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在全县境内上至祯埠乡,下至温溪镇均有分布,现有鼓词艺人300人左右。青田鼓词用本地方言演唱,以唱为主说为辅,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唱腔与表演形式,极具保护价值。鼓词中所阐述的哲理,也影响了一代代青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青田人民勤劳俭朴、团结奋进的精神,忠厚诚实、热情好客的习性,跟受到鼓词的长期熏陶是分不开的。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来说,从小耳濡目染,对这块本地域中的“民间艺术”既有深厚的感情,又有学之用之的内在需求。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发扬青田鼓词文化,同时更为社区居民能全面认识此艺术母体,激发居民对乡土的热爱,提升居民的艺术素养,青田县的社区工作者通过走访、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鼓励传承人拓宽表演场所,从庙宇祠堂中走进城镇社区、走进文化广场、走进民众生活,进一步扩大了青田鼓词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它和接受它,青田鼓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类似于“青田鼓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青田鱼灯和端午赛龙舟。青田鱼灯既是青田最传统、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灯舞种类,也是浙江省鱼灯类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端午赛龙舟,青田俗称“划龙船”、“斗龙船”,相传始于明朝,盛于民国,清朝康熙版《青田县志》就有活动的记载。青田赛龙节是瓯江下游近20公里水域沿江乡民过端午节的重大节庆活动。

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深受一定类群人们的喜爱,一旦形成和发展成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可以带动更多的社区群众自觉地参与其中,既能营造社区教育地域文化氛围,也能倡导居民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

(三)特色课程的内涵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也能较多反映出编写者的个性色彩。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如青田独特的“侨乡民情”决定了青田的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模式等方面必须走个性化的特色之路。山口镇是青田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每年暑假,各个社区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回国探亲度假的华侨子女。他们从小生养在外国,回国目的之一就是学习汉语,学国文化和家乡文化。因此,“汉语夏令营”、“华文寻根夏令营”、“青田民俗文化之旅”等活动和科目的开展就成为暑期社区教育和社区培训的主旋律。每年约有一万多名的新生代华侨子女和归国小华侨在玩民间游戏、过传统节日、学石雕艺术等传统技艺的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还加入了青田小吃制作、家乡美景游览等兴趣课程,通过读、写、看、做,体验家乡人文风俗,感受故土的乡音、乡情,继承并发扬父辈、祖辈的优良传统。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培训实践中编写了社区教育特色教材《家乡青田》。《家乡青田》全书共分青田地理、青田历史、青田特产、青田名胜、青田民俗、青田名人、民间艺术、创业天下、青田诗词九个篇章,涵盖青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理地貌、自然风光。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文字标注拼音,在遵循少年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凸显青田地方文化内涵,把培养故乡情和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这种既有较深文化底蕴又能较多反映编写者个性色彩的特色课程,开辟了社区教育新途径,为华侨新生代设置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内容。

三、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构

怎样构建社区教育的特色课程,彰显魅力四射的社区教育?

(一)了解“乡”情,建立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是构建特色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要利用地域文化实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构建,首先必须要有资源,没有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创新设计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域乡土资源虽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如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不进行科学地分类整理,不注意有效地保存,就会陷入不需要时随处有,需要时却无处寻的困境。因此,一个乡镇或是一个街道,甚至一所学校,创建自己的地域乡土资源库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山口是青田石雕的发源地,有着极其独特的石雕文化,石雕人才辈出,为了弘扬家乡文化,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能够感受和喜爱我们独特的家乡文化,山口镇社区依托山口镇小学的雄厚师资力量,积极组织编写《走近青田石雕》教材读本,老师们一边在各种有关青田石雕的书本和网站上找资料,一边深入石雕艺人的作坊,听其讲解石雕艺术,并亲身体验石雕创作过程。在编写过程中还邀请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做顾问,为书本进行把关。该书穿插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做到了图文结合,直观形象,还设置了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石雕,体验创作的乐趣。实践证明,只有充分了解“乡”情,才能做到有效地开发、合理地利用地域文化丰富的资源,为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服务。

(二)紧靠“人”情,利用地域优质人力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根本保障

这里所指的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在我们生活周围的社区人力资源。青田石雕是我县一张“金名片”,目前全县拥有石雕工场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30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家,还有185位中、高级石雕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学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时石雕大师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在他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使以提升社区群众石雕创作和石雕技能为目的的社区教育有适合培训的教材,职业技术学校的白雪梅和童友松老师一次又一次来到山口石雕工厂,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裘良军探讨如何编写教材《精雕修细》中关于细坯技巧的细节。编写教材《精雕修细》是一件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正是有这些教师的一线实地调研,梳理和整理石雕理论与经验,目前编写的《精雕修细》等6本专业核心教材、5本项目教材,填补了青田社区教育石雕技艺理论短板和石雕培训特色教材空缺。实践证明,紧靠本地域之“人”情,依托石雕优质人力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根本保障。

(三)依托“特”情,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特有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时代要求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功能是,要让社区不同成员爱好、爱看、爱学,从自己内心中想看、想学,感觉到这课程能体现自己的意愿,能达成社会知识的法定共识,既有自己需求的一面,又有从中掌握课程知识的动力,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知识性。青田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尚待挖掘。挖掘当地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亮点。如石雕文化是青田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我县山口镇通过对本地石雕艺人、石雕技艺、文献资料、民间风俗等内容的普查,摸清该镇石雕资源、文化变迁、历史沿革等脉络,在社区教育特色中通过设置石雕大师名人榜、名石大全、印石之祖、石雕精品、石雕学术研究资料、石文化传说等板块进行展示,在普及了石雕文化知识的同时,以石雕艺术为载体,向社会宣传普及真、善、美等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挖掘、整理县域名人文化,是基于地域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展示内容,发挥了激励人、劝喻人、潜移默化感染人的作用。刘基文化是我县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代名词。为了弘扬传承刘基文化,继2008年我县成功申报“刘伯温传说”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去年7月份,我县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刘基诞辰70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嘉宾欢聚在美丽的瓯江河畔,共同庆祝这位千古人豪的诞辰,再次打响了千年古县的名人品牌。为此,我县专门成立“青田刘基研究会”,举办了数次高层次的“刘基文化研讨会”,收集整理与刘基有关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及新创民间文学;编纂出版《青田民间故事大观》、《刘伯温传说》、《刘基散论》、《远见有多远――刘基如是说》和《青田乡村寻梦》等有关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读本。

总之,把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培育成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精品,打造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对于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依托“特”情,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特有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时代要求。

(四)满足“需”情,实现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自主选择是构建特色课程的重要方向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伴随着社区教育内涵的发展而诞生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子,是社区教育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选择,完全由自己的学习兴趣、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课程的学习才会是美好的。因此,尊重居民的需求,是社区教育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例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以风景秀丽,清静怡人著称。这里房舍依山傍水,梯田循坡而辟,民风淳朴,文化深厚,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方山田鱼名声在外。2005年,这里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使方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田鱼村”。近年来,方山乡充分发挥了“稻鱼共生系统”生态价值,全面打造“田鱼之乡”文化品牌,推动当地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因而也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欢迎和支持。为此,方山乡依托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以田鱼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教育,建成以田鱼文化广场为中心的田鱼文化宣传栏,集中展示龙现村1200多年的田鱼文化;建成村民俗文化展览室,邀请离退休教师、干部整理收集民间传说、华侨历史、村史等材料。组建鱼灯队,积极排练和外出演出,宣扬田鱼文化。为培养方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方山乡政府还依托方山乡中心学校,积极深入理论研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编撰社区教育乡土教材《话说田鱼》,该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富含侨乡特色,是传承民间文化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