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新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政策选择;信息供给成本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会计准则或相关经济法规的可选择域内,根据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从经济动机角度分析,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经营者激励机制、会计披露制度等。但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手段运行的,必然要受到信息处理技术的影响,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所导致的信息供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政策选择。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以提升信息质量为目标,遵循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原则。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回顾
Watts and Zimmerman(1986) 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总结出著名的三大假设: (1) 分红计划假设。若其他条件不变, 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 通过将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以提高经理人员报酬的现值。(2) 债务契约假设。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公司的负债权益率越高, 公司经理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通过将会计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以避免债务契约的违约成本。(3) 政治成本假设。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通过将本期会计报告利润递延到下期确认,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Watts and Zimmerman的三大假设提出以后,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检验。如Hagerman and Zmijewssi(1979)对存货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验证了政治成本假设。Dyckman and Smith(1979) 对石油天然气公司进行了研究, 结果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Dhaliwal and Smith(1982)对折旧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果与三大假设相一致。Daley and Smith( 1983) 对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分红计划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不少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进行了一定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且可以接受的结论。(1)三大假设在中国不完全成立。如王跃堂(2000)研究证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由一些经济因素决定的,这些决定因素不是西方所谓的“三大假设”;龚凤乾(2004)研究证明上市公司采用什么折旧方法报告收益与其总资产规模、负债权益比及股权集中度均无关系。(2)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盈余操纵。如蒋义宏(1999)研究证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证监会规定的配股标准,公司经理采取了明显的“盈余操纵”措施;徐宗宇(2000)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表明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招股上市时, 公司经理存在操纵盈余预测行为。(3)公司治理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如唐松华(2000)认为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都与管理当局订有某种合约,与这些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约就是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李姝(2003)认为上市公司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及员工等相关利益主体构成博弈的一方和多方,出于利益和需求的动机, 各方均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并付诸实施。
综合国内研究结论,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经营者激励机制、会计披露制度等,但这些都是从经济动机角度进行的检验和论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会计信息供给成本角度,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分析
IAS(1975)第8号《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等”。CAS(2006)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因此,本文数据统计中的会计政策仅指会计处理方法,不包含会计原则和基础;同样,会计政策变更仅指会计处理方法变更,不包含会计原则和基础的变更;在会计政策变更中仅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不包括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国泰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笔者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844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2001度财务报告附注中的会计政策选择信息进行了数据统计,其中剔除了A(农、林、牧、渔业)、I(银行业)、L(传播与文化产业)3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每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政策中,选取了核算工作量差异明显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统计,主要包括坏账准备计提、存货发出计价、低值易耗品成本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债券溢折价摊销和所得费用核算等6个方面的会计政策。同时,对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6个方面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进行了追踪统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上市公司6个方面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中,期末余额百分比法(19.91%)的核算工作量最小,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最低;账龄分析法(79.74%)核算工作量最大,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最高。但由于财政部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财会字[1999]35号文),选择账龄分析法的比例较高,属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先进先出法(7.82%)的核算工作量较大,加权平均法(78.55%)核算工作量较小。在低值易耗品成本摊销方法中,一次摊销法(70.62%)的核算工作量较小,五五摊销法(27.25%)核算工作量较大。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分类折旧率)(99.53%)的核算工作量较小,加速折旧法(0.47%)的核算工作量较大。在债券溢折价摊销方法中,直线法(99.76%)核算工作量较小,实际利率法(0.24%)核算工作量较大。在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中,纳税影响会计法(1.90%)的核算工作量要高于应付税款法(98.10%)。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均选择了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小的会计处理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会计信息化普及率还不到15%(中国信息产业分析报告,2002),会计信息的加工还主要依赖于手工技术处理,而采用手工技术处理,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必然要考虑到会计核算工作量。假设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化普及率达到100%,但1998年6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明确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信息化系统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仍然受制于原有手工系统下的会计政策。通过对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6个方面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的追踪统计,可以看出,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非常少,不影响依据2001年数据分析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处理技术所导致的信息供给成本的影响。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尽管CAS(2006)第28号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同时也指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IAS(1975)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指出:“审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应该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 陈立军(2001)认为企业择定会计政策时,应遵循公认性、适用性、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张鸣(2001)认为会计政策变更要符合决策有用、综合收益和成本效益要求。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尤其是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忽略会计核算工作量,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依据“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这一条件,整体评价和重新变更现有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会计政策。
(一)可靠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标准。同一交易或事项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产生的信息尽管都是真实的,但其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若选择年限平均法(综合折旧率),计算非常简单,但其计算的折旧费用信息非常笼统,可靠程度低;若选择年限平均法(个别折旧率),针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分别计提折旧,其计算的折旧费用信息非常详尽,可靠程度高;若选择加速折旧法能够更可靠地体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但应考虑到税收政策的限制。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应当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出发,选择能够提供更加详尽可靠信息的会计政策,如坏账准备计提选择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存货发出计价选择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固定资产折旧选择年限平均法(个别折旧率)、债券溢折价摊销选择实际利率法、所得税费用核算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等等。
(二)相关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相关,相关性是衡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在手工环境下,会计是基于货币计量假设,单一从价值角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GAAP)提供汇总数据,如按综合折旧率计提的折旧费用、按期末应收款余额百分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等。这些汇总数据一方面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经过企业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筛选后的信息,对所有信息使用者并非都是相关的。在信息化环境下,基于George H. Sorter(1969)的事项法会计思想,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在于提供与各种可能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模型需要选择适用的会计数据和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数据挖掘和析取,这样不仅能提供GAAP规定的标准财务会计报告,还能提供按用户需求定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因此,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应当留给信息使用者,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三)完整性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有助于提供交易或事项的完整信息,完整性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基础。在手工环境下,传统会计是基于Luca Pacioli(1494)的会计思想,以会计科目表作为会计数据分类标准,结合复式记账原理,通过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揭示企业会计信息的系统。传统会计采集和存储的数据是整个业务过程数据的一个子集,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是数据汇总的中转站,所提供的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以及高度概括的标准财务会计报告是价值有限的信息表,如信息使用者通过三栏式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除了知道客户、欠款余额外,很难知道是哪个销售业务员经办的,是销售什么产品形成的,销售数量和价格是多少,销售折扣是多少,准确的账龄结构如何,等等。自George H. Sorter(1969)提出事项法会计思想后,Bill Harper(1985)探讨了如何在会计领域运用事项管理的数据库技术,M. J. Mepham(1988)以事项管理思想构建了矩阵事件会计模型。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应当是提供交易或事项的整体信息,包括价值信息和业务信息。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有助于提供交易或事项的整体信息,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能采用综合折旧率,简单地提供当期的折旧费用信息,而应当针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完整地揭示其规格、性能、原值、使用年限、预计残值率、折旧方法、当期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等多维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跃堂.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J]. 会计研究,2000,(12).
[2] 龚凤乾. 我国上市公司折旧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J]. 现代财经,2004,(8).
[3] 颜敏,王平心,杨定泉. 自发性会计程序变更的证券市场监管效应[J].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3).
[4] 申香华.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创新[J]. 经济体制改革,2005,(3).
[5] 唐松华.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 会计研究,2000,(3).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资本运营策略
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内部整合过的知识、技能和怎样对其进行协调、整合。资本运营,指的是企业对自身拥有的各项存量资本进行优化配量、流动等方式的有效运营,将其变为活化资本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从其对企业规模产生的影响来看,资本运营可以分为扩张型、收缩型和内变型资本运营。
一、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领先其他对手的一种或几种能力,是能够让企业在某个或多个领域占据优势的内在资源。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更是不断创新营销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因而其具有持久性和一定的刚性。
二、资本运营概述
企业的资本运营是对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战略的有效运用,现代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来增加竞争实力以持续的培养核心竞争力。扩张型资本运营是企业在既有的资本结构下以内部积累、兼并收购等手段来扩大企业资本规模,根据产权的流动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型、纵向型和混合型资本扩张;收缩型资本运营是企业为提高运行效率和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将自身拥有的机构和资产分离出一部分,以减小企业的规模,常见的有资产剥离、分拆上市等形式。
三、资本运营现状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企业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资本运营经验实现了企业的发展目标,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然而资本运营在我国实践的时间毕竟很短,我国企业对资本运营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少企业都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个别企业甚至因失败而倒闭。对资本运营理解错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脱节
有人认为资本运营是独立的经营形态,它与生产经营相互独立存在,有着高智力、高收益而且非生产性的特征。这种错误的认识会把资本运营带入歧途,事实上资本运营除了企业并购等产权资本运作外,更是始于生产经营并最终为其服务的经营形态。如果与生产运营脱节,资本运营就会偏离企业的根本,承担更高的风险,并极有可能走向失败。
(二)片面的追求“规模经济”
目前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只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企业规模的扩张就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简单的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规模经济是同一个概念。而事实上企业规模的扩张需要围绕整体战略目标,是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盲目的扩张。过于追求“规模经济”而盲目的资本扩张也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三)过于追求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企业经营的风险,并提供更多的盈利机会和更高的资本运作效率,然而在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也容易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投资膨胀等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的现象,很多企业不仅没能在各行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更丧失了主业的优势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缺乏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多元化经营必须要明确战略目标,保持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过于追求低成本扩张
目前我国有不少的企业热衷于 “低成本扩张”,认为以最低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资产收益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迅速扩张。而事实上大多数热衷于“低成本扩张”的企业都只看到了并购的基础成本,没能重视扩张后的整合成本和自身的整合能力,常存在并购企业没有能力让目标企业再次发展,却让自身步入困境而成为被收购目标的现象。企业并购其他企业的关键并不仅是以尽量低的价格来获得较高的资产,还要考虑企业自身是否具备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是否能够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在考虑整合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在扩张企业规模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资本运营策略
若想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资本运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资本运营理念
企业的决策者需要正确的理解资本运营,在制定整体战略的同时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资本运营策略,将资本运营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工具。
(二)资本运营队伍
资本运营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队伍,保证队伍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和合理的能力、专业结构,并实施法治化管理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人力资本运营
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施科学、全方面的人力资本运营,通过科学的人才机制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
(四)资本运营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效率、调节、发展机制来完善资本运营机制,进而规避风险,高效率、高收益的进行资本运营。
(五)金融体系
目前,企业的资本运营受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更有力的支持。
总结
资本运营有股票上市、参股联合等方式。在现实的资本运营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变化和创新,在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的同时总结出适合自身的资本运营策略,以更好的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忠孝,隋冰.浅议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研究, 2008,(10)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3
摘要:马来亚独立之初,为了保护陷于困境的马来人,政府在以维护土著马来人特权的“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马来人的特权地位,最初是为了保护马来人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以1969年的5.13事件为分界点,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全面影响,马来西亚华人的长期以来的经济优势正逐渐沦落,马来西亚社会逐渐从马来人的困境走向华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困境。
关键词:马来人优先原则;马来人困境;华人的困境
一、马来人的困境——马来人优先原则的确立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国家,独立之初,非马来人在马来亚社会中占着近一半的人口。人口比例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形成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马来人和华人间的相互妥协以及历史因素等。“马来人优先”原则是马来西亚政府确定的一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优先考虑马来西亚土著马来人的原则,即所谓的马来人的特权。这项特权由1957年马来亚宪法第89条和153条规定,马来人优先原则在宪法上得到了肯定,并在1963年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得到了继承。“宪法规定,马来人有土地保留权,马来人在公务职位、商业经营及教育机会上有优先权,此项权利之修正与否由最高元首是当时情形而定。”[1](59)
(一)人口比例。马来西亚主要包括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独立之初,马来亚人口比例是49.3%,华人占38.4%,印度人占10.8%。马来西亚的民族矛盾就集中在土著马来人与华人和印度人上,其中又以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最为突出。这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比例的影响,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占有的较大人口比例,使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马来人感觉到了自身统治的危机,力图削落华人的力量。
(二)马来人和华人相互妥协的结果。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提出是根源于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哈蒂尔认为“马来西亚拥有太多非马来人的公民,一旦没有保护,他们将压倒所有马来人”[2](18)另外,马来人自认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但是“华人认为他们已定居马来亚,已成为马来亚人,所以不应受歧视,况且土生的华人已逐年增多。他们都认为既然'生为马来亚人'就应享有一切应有的权利。”[1](21)但是,“鉴于马来人在现实的经济、文化上较为落后,如不给予扶持,那么就不易使他们成为相同程度的民族”[1](39)同时,马来人同意给予华人公民权,基于这种考虑,华人对马来人的政治特权做出了妥协。
(三)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历史传统。马来人的特权存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政府与马来土邦苏丹签订协议,各邦由英国保护,苏丹及其属民保留其。1946年英国的马来亚联邦拟议对马来人的特权全部削除,对各民族一视同仁,遭到马来苏丹及其属民的一致反对。1957年马来亚独立,在制宪过程中,英国人组成宪制调查团同意保留马来人特权,但这种特权应有一定的年限,建议为十五年。[1](39)这个争论最终以马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
1957年,马来亚宪法依据“给予和获取”及“公平交易”原则,确立了马来人的优先原则,“确定了马来人和非马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马来人享有传统的政治统治权,非马来人则享有传统的经济地位。”[3](50)
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通过国家力量保持马来人的特权来维持其强势地位,并“以马来族为中心”来处理国内的种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的建构问题。这一处理种族关系和国家建构的原则,在独立之后其中心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新经济政策——华人的困境
马来人优先原则问题可分为两个时期,独立到1969年属于前期,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给予马来人一些特权,对他们进行特别照顾,经济领域仍然是华人主导。从1969年之后,政府不仅在政治上保护马来人的优先特权,这种特权大大扩展到了经济和文化,压制了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缩小了非马来人的生存空间。
使马来西亚政策出现这种转变的是1969年的5.13事件。独立之初,宪法的保护并没有使马来西亚的局面因此得到稳定,各族也未能因此和平共处。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马来人对华人在经济上享有的巨大经济利益产生不满;另一方面,华族与印度族自认为可以优势的经济地位,透过民主形式的选举掌控政治权利。”[3](155)1971年,总理敦·拉扎克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目的就是要达到重新分配马来西亚的经济资源,使马来人和其他土著都完全参与到国家各个层次的经济生活中。新经济政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马来人优先特权。
政治上,在行政部门和政府机构人员中优先考虑马来人,并以不平等的比例,限制非马来人进入政府部门。“按照各种族4:1或3:1的比例进入政府部门”。[4](98)1974年,国民阵线的建立,确立了马来人在政治上的占优势地位的格局。教育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企图强制同化非马来人。1971年,颁布大专法令,1978年出台了“固打制”,使得大批成绩优异的非马来人难以进入本国的大学,而且热门的院系和奖学金也优先考虑马来人,很多华人华人只好选择出国留学。在经济上,通过国家权力强行扭转马来人在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限制非马来人经济上的发展。“在此政策下,马来人享有绝对的优先权和特权,非土著公司里一定要有30%的股权是属于土著”。[5]新经济政策是以20年为目标的,很多措施止于90年代,代之以“国家发展政策”,但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并没有随之结束。
新经济政策并不仅仅为马来人带来好处,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马来人与华人及其他种族的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新经济政策”中对非土著的歧视一直以来令华人不满,但还是接受了这种结果。新经济政策拉近了马来人和华人的经济差距的同时,也疏远了马、华两族的关系。当马来人的经济实力增加,马、华差距缩小的同时,政府却忽视了非马来人在政治中处于劣势的事实,使马来人享受的特权显得极不合理。这不但没有达到“国家团结”目的,反而由于其强烈的政治意图的政策,造成了马来西亚社会各种族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了下来。
针对马来人优先这一原则,马来西亚华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很明显是种族政策,它对华人不公平。教育中,公立大学留给华裔学生的名额也非常少,想建立自己的大学也很难。”[6]有人认为,“这个原则只是存在一些行政偏差,马来人优先原则'原先只是因为马来人经济比较落后而产生的优惠政策,虽然可以说后来演变成了一些人的特权,但是这些特权只是惠及一部分上层的马来人。”[7]
这种差异与他们与马来人的融入情况及其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华人保持着自己身为华人的意识,居住在华人社区,与当地的马来人及印度人接触并不多。有些华人在马来人社会融入得比较好,与马来人及印度人相处,没有族群之分的观念,不以“华族”自称,而是“马来西亚人”。
其次是其经济地位,生活在乡村的华人认识到,在乡村的贫困马来人并没有在特权下得到太多的利益,即使在大学名额、奖学金的申请和政府部门的名额对华人是极其不公平的,但这些优先原则的受益者大多是上层的马来人,而广大下层仍处于不利的境地。而从事商业的中上层华人能体会到马来人优先原则对华人的不公平,特别是在经济上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而是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行政干预。
从“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出现可以看出,这一原则理应是为了给予在经济上处于困境的当地马来人一些优惠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与其他各族的相处中摆脱落后的局面,与其他各族共同发展。但是这一原则往往被歪曲原本的意义。“在原本的字眼上,这应该是土著的优惠政策,而这个政策是在社会正义下产生。”“若优惠政策被无限扩大就会形成特权,当优惠政策被当成权利来处理,就会伤害其它族群的利益”。[8]
除了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受少生优育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大马华裔人口比率从过往的逾30%,下降到2000年的26.03%,2010年再滑落到24.6%,若以此类推,再多25年或许会减少至15%。[9]随着华人人口的下降,其在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人口比例变化引起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弱势焦虑。
此前的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摩擦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悬殊,而到了现阶段,他们之间的摩擦转向了政治上的差距,而且其中的角色出现了转变。华人的经济优势、政治弱势转变为马来人占据政治强势,华人经济优势不明显的局面。随着以马来人优先原则为基础的政策的长期推行,华人在马来西亚人口比例的递减,经济优势的衰退,政治、教育受抑制,马来西亚的前景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台)李亦园著.《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6月。
[2](马来西亚)马哈迪医生著.叶童铃译.《马来人的困境》[M].香港:皇冠出版公司.1981年9月。
[3](台)张锡镇著.李炳南主编.《当代东南亚政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4]顾长永著.《东南亚政府与政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5月。
[5]马来西亚经济政策调整惠及当地华商[ED/OL],http://.cn/o/2009-04-23/173015516466s.shtml。
[6]被访者,厦门大学2011级海外教育学院华裔学生,2011.12.2。
[7]被访者,厦门大学2009级人文学院华裔学生,2012.12.2。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计了如何推动我国“新经济”的建立,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幺?新的经济理论叉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究竟“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信息产业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 工业 、农业、商业、全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桂·0产业,在采用信息植术进行改造后,将健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 企业 所重视:人们在从 网络 、 电子 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 计算 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 总结 。1}j 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 --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 }’}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 金融 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 自然 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 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
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 经济 “环境下, 企业 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 网络 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 发展 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 法律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 . uom. . net, . 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管理
引言
美国相关的经济学家把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态总体概括为“新经济”。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一百多年中,美国的经济发展史就经历了31个经济周期,这些周期平均算下来每个约53个月左右,而1991年的3月开始美国的经济形态便在新的扩张期中已经保持了一百多个月了,并且没有显露出任何衰退痕迹,这个扩张期历时之久在美国的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还有,不仅是这个扩长期的时间使得美国的经济形态受到大家瞩目,美国低失业率、低通胀也对这个高增长也为经济形态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也令那些支持传统的经济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
一、“新经济”及其理论
在经过对美国经济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后,一些经济学家对美国的经济现象用“新经济”的概念描述。在这个“新经济”中,以“新”来表示这是一个经济改革,是与传统经济形态不同的一种新的形态。在之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普及,很多人在各种不同场合中用“新经济”来描述那些股市上的“科技”板块或是高科技产品产业形态等。“新经济”这一名词这经济社会逐渐被普及,不过,因对对于“新经济的理论还在发芽阶段,所以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他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1、我国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从技术根源和现实运行的特点出发,新经济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定义加以概括:他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特征、已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上午为主要手段而存在的业态。”和“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和动力,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配合以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经济形态。”
在美国的一家周刊中对新经济进行描述称:“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的经济,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并上了新台阶的经济,也是“市场+制度”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经济;而美国的国家进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也曾指出:“在新世纪的黎明之时,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外在的明显标志植根于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包括了高性能的个人电脑、高速通讯与互联网。”在过去的15年来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及其他发展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学经济与风险经济等。把这些包捆在一起,常常被简称为新经济。
2、对于上述这些研究学者对新经济涵义的理解的相关探析,我们可以知道,新经济是与旧的“传统经济”相对而言的,新经济形态指的是以市场开发工作以及全球化的资源配备为基础,并且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中,高新科技对其产生驱动作用,并且把“创新管理”作为核心,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依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的一次巨大的调整。新经济的特征是它是一种知识化、科技化、创新化、网络化、持续化、全球化的一种经济形态。
新经济形态是创新的。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不用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他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具有渊博的知识,更是要具有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的复合型主体,也就是说新经济需要的是掌握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渊博的实践型知识的创造性、个性化、复合型人才。
二、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新经济形态是创新的。所以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不用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他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具有渊博的知识,更是要具有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的复合型主体,也就是说新经济需要的是掌握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渊博的实践型知识的创造性、个性化、复合型人才。
1、提升科技人才的管理理念
人才是我们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人性的复杂,以及人们对于价值判断以及不同层次性的需求,所以相对之下,更难于管理。特别是我们的科技人才,更是由于其具有着专业的科技研发以及操作能力,使得他们的专业价值以及需求系统比普通人力更加难以得到满足,他们的岗位角色、职业规划、兴趣自我以及创新能力都在岗位群体中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要着重与遵循规律、回归常识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对研发科技产品以及人才培养的周期要遵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客观规律,充分遵循对科学人才培养的相关战略思想,以辩证思维统领和整合个性化发展,并同时鼓励团结合作,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矛盾解决的突破口。
2、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格局要连续性、系统性、联动性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系统性的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内部的各种要素在保证其健康、健全的正常运行前提下,要求其互相的配合、并且共同协作工作。所以,我们在需要遵循联动性的原则,并以系统性、联动性以及连续性为方式建立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得我们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保证工作的稳定以及连续性,并且我们对于以往的管理格局中的优点也可以沿用并传承。
3、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
人才引进是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并且也是任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就合理的制定特殊优惠的政策,从而开辟引进科技人才的“绿色通道”并且以更加优厚的条件去对有志之士进行吸引和鼓励。要积极创造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以项目引人才,全面抓好“载体”建设,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和容纳能力; 要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战略,把技术骨干进行企业间的交流联系; 要鼓励他们为企业服务,从而配合引才、引技、引智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要求; 要拓宽人才信息渠道,发挥科技人才信息网站快速便捷的优势,宣传各种优惠政策和科技人才需求情况,引进优秀科技类高校毕业生。
4、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们改善科技人才的一些宏观的政策环境,并且从中去建立由不同种类的机构组成的自主管理制度体系。从而构建科里人才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我们要面向全社会的流动型人才以及科研机构建立更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克服对人才流动的障碍,着重全力打造更为健全以及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总结
在这个经济发展飞速并且追求创新的时代,企业也需要跟随社会的经济潮流,去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 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靠着这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来进行的,只要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到创新、稳定的管理,企业便可以在保证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更加令其整体发展更加进步。从而更加的适应当今的新经济形势。
参考文献:
[1] 沈澈. 浅谈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8)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6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