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文化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文化传承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传统文化。而这两者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独特性,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大量丰富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下孕育着。而在经济飞速走向全球化城市化的格局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在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下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长期以来,不断地有大量文化遗产从我们身边销声匿迹。农村居住者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持有者,也是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要想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从改变农村环境方面着手,使当地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度提高,使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一、农村现实的状况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比以往,现在的农村经济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的民间文化在地理环境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好坏、民风习俗的差异下变得越来越多样。在农村务农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可谓是寥寥无几。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一现象的出现下极易断层,变得十分危急与紧迫。一旦富饶的民族文化资源与贫穷的物质生活矛盾的时候,两者便会随之发生互相制约的现象。农民生活的处境是民间文化处境的直接反映。在当下年轻人审美观、价值观急剧变化的时代,农村农耕文化下的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的理念发生了严重冲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矛盾就是这些冲突演变而来的。在经济形式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改变下,农村原本赖以生存的耕作文化和土地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迈开了走向现代化大城市的脚步,使得流动人口的数字日益增长。同时,广播传媒的普及使得国民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街头表演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逐渐消失。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模糊,文化遗产也慢慢被破坏、遗忘甚至消失。

二、为什么要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然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现代城市文明一点一点所浸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历史的、辩证的审视以及高度的重视。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脱离,更不能割裂历史,要保持乡村生活的历史魅力、风俗魅力,使其不会在新农村建设中遭到破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资源,是承载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主要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及文明的结晶,是维系我们国家统一的基础,是连接我们民族情感的纽带。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统。它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构建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倡导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鼓励向善的个人美德,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将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进行撷取、展示和发扬对建设和谐社会非常有益。

各族人民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是中华民族强大内心力和恢弘气度的最佳表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单一化,对塑造村庄特色形象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十分有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促进人与自我、社会、自然协调关系的关键所在。对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也有着直接影响。在古老民族文化下培育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抨击下,部分珍贵悠久的民间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然而,民间文化有着积累性和继承性,不会被外来文化代替,这值得我们庆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核心是农村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的持有者是广大农民,农村始终都是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地点。因此,我们必须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我们的引导下,愉悦地享受新社会环境下的传统古老文化成果,调动农民群众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让民间艺术在有序的环境下被传承保护下去。

三、如何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我们要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行动中来。只有凝聚民族智慧和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政策与激励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各行各业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意识与关注度,才能完成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庞大工程。

第二,运用法律来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农村农民的事,也是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事情。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些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约束一些不法分子的违规行为,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原滋原味记录、全面描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图文声像方式进行保存性录制,尽量挖掘、探索与整合该项目,力求历史地展示该非遗项目的全貌。整理编排一些艺术作品,将具有教育意义及传承价值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作品之中。可以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编排舞蹈、创作戏曲或歌曲,将这些作品投放到学校之中,使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这样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活跃了校园文化,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四,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宣传活动做好,提高国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这些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深入展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把研究编篡工作进行整合。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将调查研究工作做好才能为传承和保护农村非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专门的保护区域与管理队伍,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研究分析,并且向社会公布研究结果,提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知名度,延续人类文明发展链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来传承和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善机制。

结束语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也不仅仅是对民间艺人的保护,而是培育一种文化生态。没有良好的环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保护的。因此我们必须运用一些措施对传承环境进行改善,对广大农民的非遗保护意识进行加强,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走出传承与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康庄路子。(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综合文化站)

参考文献:

[1]佟玉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9)

[2]蔡祖喜.浅谈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5)

[3]余新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才智,2011,(11)

[4]臧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及其管理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11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2

一、存在的问题主要

一是观念淡薄。从民间文化艺术创作的渊源上看,一开始就带有自发性,不管它起源于宗教祭祀还是劳动之余的享乐,这种自发性都会存在,正因为民间艺术具有这种自发性,所以难免出现艺术水准低下,艺术制作程序不规范等现象,社会发展到现在,往往还有许多人鄙视这种艺术的存在,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

二是怕担责任。从民间文化艺术创作功能上看,作为自发的民间艺术家或民间艺术团队自娱自乐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要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政治、经济的功能,比如数十个表演演员,吸引的是上千的观众,治安问题谁来负责,不出问题则罢,一出事情直接领导责无旁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对民间艺术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便束之高阁,到最后更是无人问津,无人重视。

三是经济困难。近年来,我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国家的要求和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单从经费来源方面来看,乡镇文化站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开展活动也是靠打报告一事一要,在缺乏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保护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就是举步艰难,结合我镇实际来看,我镇王圩村的推剧团、平圩村的锣鼓队、李圩村的花鼓灯艺术团等,演员的表演基础相当好,热情与积极性也很高,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经费紧张,演出服已是千疮百孔,靠爱好者出资已无能为力了,因此有必要探索其经济来源的途径。

四是队伍不健全。乡镇虽然设立专门的文化工作机构,有文化干部但是也存在身兼数职,投入文化的精力很少的现象,同时乡镇文化站整个机构就仅有一名干部是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人员的缺失导致绝大多数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活动或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对待发掘整理农村民间文化并加以传承保护这项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重视和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加强领导,形成网络

各级领导部门要把农村民间文化发掘与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完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机构和机制,形成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有效运行的工作网络,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做到组织力量、制订规划、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强信息沟通,从而为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民间艺术也是一种物质,它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任何一种物质产品需要宣传后才得以让大多数的人认识,民间艺术也是如此。它蕴藏在民间艺人的口里,手中乃至脑子中,民间艺术不宣传不行,而经常性的展示活动就是一种宣传,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产品深藏在家中自得其乐,只有通过经常的展示,鉴于以上认识我镇有意举办“平圩农民文化艺术节”,在这个固定的节日里将我镇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展示出来,同时在市区各类文体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慢慢的接受、喜爱。可以成立“平圩艺术团”,在有需求的场合组织他们有偿演出,这样不仅达到了宣传、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效果,更有效的解决了经费的紧张的问题。公众认识了该产品(作品)的优秀程度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3

传承及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关键是做到后继有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对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多种因素渐渐失传,这实际上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民间艺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并鼓励乡土民间艺术家,激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建立好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培养农村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名人,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特别通过农村的民间艺人,用艺术表演效果去感染并影响农民,提升农民改变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造就并培育农民身边的多样文艺能人,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办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挖掘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潜能,通过民间文艺队伍工作当成切入点。乡村文化广场是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彰显地方特点,要让文化艺术传承人主动担当民间文艺队伍组队、管理和培训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秧歌队、小剧团等,同时,还需要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间队伍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组织领导作用。三是,发挥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倡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广泛参与到各类比赛中。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来激发广大群众的自我提高机能,并以此作为示范,进行积极推广,培育民间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此外,乡村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净化民风的作用。通过编排一些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广泛宣传民间艺人在保护民俗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群众能感受到身边的优秀文化,以此来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文化在农村的走向与发展过程来看,文化产生的力量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开展生产与经济建设中的自觉运用与创造。但是,从农村文化艺术传承从创造到运用、发展来看,这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导农民去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使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开放意识。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创新性意识培养。确立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意识,能让农民在文化层面发挥其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开发农民创新意识,打造农民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三、总结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4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价值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70-04

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生活和一些地区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大量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出现的传承断层现象日益严重,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即在剧烈的文化变迁时代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如何才能有意识、有能力传承并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民族社区文化是在民族不断演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生的,引领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价值认同对于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价值困境,同时针对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困境加以理性思考。

一、价值认同: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

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社会成员纵向交接(代际间的纵向传递)的过程,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表现出强制性和模式化的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受内在机制的支配,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并在不断传承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的过程”。

认同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问题。在农村社区场域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依赖于村落社群中的成员是否具有一致性的看法以及感情基础,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社区中,村民们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和行动取向,换言之,这也是某一特定农村社区的成员是否拥有稳定的集体观念的重要标志。同时,农村社区中世居的村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在群居生活中通过身份的澄清与确认,从而来正确认识个体、群体及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村民身份感的确立,是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来源:“当人民在确立自己身份感时……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

在现代性所开启的价值世界中强调的是“获取性”的发展,缺少对传统原生态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之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审视和关注;自然、生态主义的发展观,则更强调乡土价值世界中人的“生存性”价值的体现。以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为例,农村文化价值在以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中整体性退却、边缘化甚至贬值。因此,基于价值认同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激活并蓄养住乡土社会自身的永恒性价值。

二、价值困境: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两难选择

对于民族农村社区里的村民而言,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境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延续”与“颠覆”的选择性价值观博弈中得以留存?由此,本文将基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将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类型分为保护性传承和破坏性传承两种类型。保护性传承在选择传承路径时,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原有精神内核和发展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元素,实现融合式传承与发展;破坏性传承,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颠覆,即最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核未能在传承中得以较好保护,其结果将有可能给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和谐共生局面的营造。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性传承,选择保护性传承的路径进行。诚然,在实然状态下,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过程所涉及的来自社群中的个体、群体对不同传承途径的看法以及可接受程度无疑都是多元、多层的,并非可截然区分为这样理想的两种状态,往往是交融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实现当地现代化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以何种价值为导向的传承路径选择问题上,我们大致可对这样两种成问题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一)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趋同化模式中消退

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模式中,普遍存在社会价值的预设化和固化的现象。即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政府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导向性政策中已然起到最决定性的作用。因其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主导价值观念处于核心位置,这同样会给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消退埋下了不易直接辨识的隐患,甚至一度演化为城市取向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给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善,但究竟少数民族同胞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认同这样的改善呢?

例如,云南L地区W族同胞聚居地,政府主导的村屋改造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是当改造完毕后,房顶再次有漏雨现象发生时,村民们的应对策略竟然是找到房屋的对口援建单位告知:“你们的瓦坏了。”

类似的社区民族文化消退得太快!不仅如此,还有传统的服装工艺、建筑设计都一同消失。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往是有所改善,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品质却并无太大改善……由此,我们不难反省到:民主生态的传承策略应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需要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决策,以反映民族同胞的需要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毕竟,只有政策支撑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少数民族同胞才会更为之而感到自豪。

(二)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的不当保护中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边缘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就是在盲目的文化开发中丧失了文化本真,流于形式,甚至走向毁灭。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异化现象主要指的是政策在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经济人假设人人都为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为维护自身利益,少数民族在构建和发展各自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期望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能够成为民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代表不同个人、群体、社会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些决策权力主体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群体或是社会阶层,而往往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基层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此价值选择博弈中胜算更大,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取向被迫发生异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最理想主体应是文化的持有者。进而,决策过程中尊重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传承过程中的意义,才是最需要考量文化传承成本之关键所在。

譬如,为保护一些濒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族文化或民间工艺,人们开始逐渐选用数字化技术再现一些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但数字化呈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的价值显然是较为有限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藏传唐卡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再创造是对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但笔者认为传统唐卡在创作中的线条、色彩经过数字化方法处理后早已丧失了创作的灵性。换言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数字技术给唐卡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

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考量,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没有了,而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中,要求最为严格的就是创作者的心境,那是一种即时性的灵感体验与捕获,没有了创造的心态,批量制造和生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一样会失去灵性。所以,从此种意义上分析,不顾创作生态的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缺少了传承的灵性与文化。

又如,云南腾冲农民画是20世纪70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术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版画、年画等一脉相传,其整体艺术价值较高。在自然、淳朴的自然状态下的农民画创作是一种心灵对身处意境感知的释放,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时下各地发展旅游业,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鼓励把民间艺术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树立地方文化形象,农民画创作纯粹为了“画”而画,那么,此时虽然也是在作画,但缺少了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综上,民间艺术在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影响,也就是其不可替代性,正是体现在未知性、不可重复性中,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元、多形态存在,只有先保护才谈得上传承,而真正生态与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在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尊重多元价值是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元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从而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政策导向与社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生态与需要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传承,教育成为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路径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本身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是有学者提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华人教育路向,首先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它文化交融发展”。“当前在对待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情况出发考虑教育,而只是把教育定位为工具层面的‘脱贫致富’的手段,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融合成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去培养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是尊重的,对其他文化是尊重的。他既知道自己的特点,又能吸取人家的长处”。

三、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视野下的文化传承路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它要以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这是当下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

根据文化传承场域的不同,可分为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三种。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学者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理应由民族地区青年一代来承担传承的重要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迷失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感,与民族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的疏离。归根结底,民族文化传承还得靠村民自己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承”是保护中的传承。教育之所以被视为能够承载文化传承的路径,其根本也正是看中了教育在提升文化承载主体自身传承能力建设方面。

(一)家庭教育:增强青少年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家庭除了具有繁衍后代,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就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因此,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创造让青少年具有耳濡目染父辈祖辈文化行为的天然的“心理场”,而且各不相同。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承途径相比,家庭教育是通过文化行为支撑起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之认同的。笔者在走访云南昆明D乡S村一户村民家中从村民口述了解彝族(白彝)民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衣服和羊毛毡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羊毛用的是我们自己养的绵羊毛做的。自家搓线,织布,做一套衣服要花一年多时间(农忙时节要忙地里活)……哪家有姑娘出嫁时就要带着妈妈给她做的衣服一起嫁出去,带得越多就表示这家人越有本事(能干)。在家里的姑娘都还是会学着做呢,出去(打工)呢么,会的就不多了。”

当询问到服饰上的图案有何特殊含义时,家中主人解释道:“我们衣服的脚边要用双线缝制,表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跟一个传说有关系,听说我们是从外地搬来的,在当地一直有个做法:老的不在(去世)了就要用线绑成一个十字架,以便以后遇到来寻亲的亲戚有个认亲的凭证。不管到什么时候,亲戚一看到这个用线绑的十字架就晓得不在的人曾经是亲戚了。衣领上缝上的五颜六色的,层层叠叠的布条,象征着我们民族团结、奋斗……”当再次问及能否讲得清楚白彝这一支系的历史时,年纪最长的家长都表示讲不清,至于村子里谁能讲得清楚更是无从知晓了。

由此我们所反思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途径存有诸多困境:其一,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普遍,客观上导致家庭本位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存在时空的屏障。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期外出打工,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包括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关系上的断裂。其二,文化传承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目前家庭教育内容中设计文化传承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具体。进而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礼仪礼节、文娱活动的了解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也缺乏家庭教育本身承担有本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二)村落(社区)教育:引领社区少数民族实现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无论其族群规模有多大,居住分散还是相对集中,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过程是不会停止的。当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遇到新的生存危机或是信仰危机时,必然会突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传统习俗和文化惯例之外,在冲突与融合中去寻找新办法,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民族节日与习俗中沉淀为民族信仰,寄托特殊的民族情感,满足着文化共同体复杂的心理需求。民族社区是规范和引领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外层结构,由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长期与外界隔离,外出成本较高,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促成了许多民族农村社区风貌的变化。然而外来的价值观,是一种强加的价值观,简单粗暴地割断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而非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合理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民族社区从一定意义上分析,隐喻并代表着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共同体。民族社区有责任引领社区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到文化自觉,理解和认识到集成与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是本民族同胞,只有族群中的同胞才能真正关心民族文化在融入现代性元素后是否有出路,是什么样的出路,也才能够真正抓住地方政府依托经济与文化政策上给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帮扶的契机。

当笔者在访谈云南省昆明市六哨乡传承民族文化的社区传承模式时,村长说道:“平时文化传承活动很少,在参与县或乡的大型活动时才会集中组织一下。平时村民们自发地会集体跳一跳广场舞。其他村里的要过节的时候才跳……”民族社区肩负着启发、引领和培育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主体的文化使命感,从全局视角来预警外来价值观的影响,预防村民对传统价值观的抛弃或是决裂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利用国家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规划、拓展并引领村民拓展传承路径。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主张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建立能够为社区居民充实力量并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这样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机会,鼓励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并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提升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能力俨然也就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

具体以提升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能力为例,就可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立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提升家庭成员多元文化传承与教育能力的培训方案,周期性地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指导村民了解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对象、内容范围、具体的要求和行动策略都做出明确规范和引导;或是通过开发家庭民族文化传承指导手册等方式,以提高村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学校、社区共同联合建立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组织;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艺人等均可借助社区资源提高其民族传统文化素养,以期望能够引导少数民族用民族自己的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综上,如果说商业化浪潮对农村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那么,社区组织何不着力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引领村民们心甘情愿来学,靠文化产业来带动起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以及民间工艺术品的开发与制作等。

(三)乡村学校:提升人力资源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家庭和社区中的“随境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已难以为继,学校作为民族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长期受到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及未来少数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更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教育之文化传承功能,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然而,当前许多中小学校以“升学考试”为其主导价值,特别是学段越高的学校,几乎很少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学生在学校中更多获得的是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主流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些中小学仍会组织和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活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许多传承活动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因素,若不对其进行再次开发与转化,是较难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承的。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就有较大难度,因为“其演唱难度大,其音域跨度可达14-17度之多”,节拍多变,大小嗓音交替使用,同时还伴有歌唱性音调和叙述性说唱交替使用等演唱技艺。如此演唱风格和技巧如若不经过再次开发是很难在学校中转化为可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还得兼顾考虑传承内容载体是否积极健康向上等原则。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多元文化筛选与实施整合式教学的能力,也是该课题有待持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5).

[4]倪胜利,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6]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3).

[7]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9]普丽春,李文杰.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5

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及原生态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经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国特色,最有艺术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奉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因为,“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3]。努力唤醒民众的创造潜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强化农村文化主体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意味着,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并自觉融洽时,才能真正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使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主体地位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谋划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格局,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新式农民。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农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建设还须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主张之中,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与农民勤劳致富、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其次,在制度上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4]理顺政策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的农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采用送出去系统学习,将专家学者及专业文化工作者请进来进行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农村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唤醒广大民众身上的创造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行动起来,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条件。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确保农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乡村社会的各类民间文化组织,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功能独特、内容完备的场所和平台,是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因为传统乡土文化,一般是渗透到农民的心理,转化为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特性以及风俗习惯来彰显其存在和力量,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所以,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组织,能为传承乡土文化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场所,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化组织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它们或者以艺术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艺传承历史文脉,使农民群众在此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为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台。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民间文化组织的生存状况却令人不乐观,诸如组织松散、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经费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约因素,使民间文化组织常常举步维艰。堪称湖北文化品牌的黄石爱乐合唱团,同样处于尴尬的夹缝中。该团团长在2012年“两会”期间,曾经对记者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我们作为一个民间文化团体,能做到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气,这中间历经的艰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这次两会能让政府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民间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6]。要盘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要起到操盘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职能,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将所有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根据不同团体的各自特色进行分类引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民间文化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民间文化产品不断实现向文化精品的迈进。其二,政策支持,在积极扶持的同时,加强规范和监管。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经费投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监控评估体系,使民间文化社团真正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自律性组织。其三,建立起政府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民间社团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双方携手联营,促成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政府还可成立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秀文化社团不断壮大,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开拓凝聚文化艺术人才的阵地,使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各种民间艺术人才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6

一、__镇庙会文化活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迅速恢复和弘扬,特别是农村庙会文化活动。据调查统计,目前该镇建有庙宇48座、祠堂26座,遍及全镇21个村社,其中在活动中有抬菩萨出巡的45处、搭台演社戏的45处。活动时间大多在农历八月至来年正月,也有在农历五月。

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拜神祭祀(给村社所供养菩萨过生日)、抬菩萨出巡等活动,带有部分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广大群众热衷于拜神祭祀,肆意操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造成铺张浪费,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管理引导下,庙会文化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在拜神祭祀过程中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封建礼仪,举行舞龙弄狮、大鼓凉伞、手持火灯(耍社火)等民间艺术表演,举办芗剧、木偶、电影等演出,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咨询服务,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人们情感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二、以往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庙会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必竞带有一定的宗族和封建迷信色彩,如果不加强管理与引导,势必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经过全面调查,发现该镇以往的庙会文化活动存在着如下问题:

1、领导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基层领导对庙会文化活动缺乏理性认识,认为庙会只是农村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活动,没有认识到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意识到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把它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其自发、自由活动。

2、管理制度松散,力度不强。虽然各庙宇都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组织能力差,加上镇村两级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寺庙未批先建现象时有发生,庙会文化活动仍有不文明庸俗低趣的形式出现,宗族派系争端尚未完全消除,成为社会治安隐患。

3、审美取向含糊,品位不高。普遍村社认为,庙会如同村民逢年过节一样,拜神祭祀,操办酒席,请来剧团演戏,宴请亲朋好友。把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部份忽视掉,致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如曾闻名闽南一带的古县南音唱腔消失了,明代传承至今的大鼓凉伞表演服装道具也变样了。反之,名为活跃氛围而公开放映格调低下的录相片等等。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庙会文化活动品位明显下降。

4、文化内涵不够,缺乏开发。庙会既是传统民间集市的一种形式,又是汇集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个庙会文化活动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挖掘发挥其文化内涵,必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该镇的白云岩寺庙,是宋绍煦年间朱熹讲学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闽南一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把该庙会举办成集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贸洽谈的大型活动,那么将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建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对庙会文化活动没有很好地管理与引导,庙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挖掘,其价值未能开发利用。

三、对农村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如何传承和发展农村庙会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值得基层领导探讨的问题。对此,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等要求,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1、广泛宣传,增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集提供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庙宇活动管理等文字图片资料,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在节庆期间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庙会文化活动的要求规范和目的意义。

2、加强管理,规范对庙会文化活动的行为。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庙会文化活动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把庙会文化活动作为年终镇村挂钩分管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重大庙会文化活动之前,邀请文化、宗教、法律等专家举办庙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全镇各村社负责活动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参加,使他们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文明有序地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由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宗教、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抵制和摒弃一些低级、庸俗、鄙陋的活动内容,有效地避免火灾和消除治安隐患,使庙会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

3、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倡导将村社庙宇(祠堂)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增加新的活动形式,渗透先进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组织法制图片展览,赠送农业、科技书刊资料,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文秘站

-!体育活动中心,该社的民间武术南太祖拳术及弄狮已成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多次派队参加__市、龙文、__等地举办的民间地方拳术比赛,屡获南狮表演一、二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