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1

关键词: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措施;工程质量

一、概况

巷道是矿井的基础和根本,巷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也是矿井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做好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确保矿井各生产系统正常,解决新掘及维修巷道的支护质量标准化及支护参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必然,根据上级及公司对井巷工程管理的要求,并结合矿井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成为工作的必然。

二、支护参数及巷道成形在井巷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一)支护参数及巷道成形管控分析

1、巷道中腰线在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中的基础作用。(1)巷道中腰线是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中腰线执行好坏直接影响井巷工程质量和巷道的使用;(2)抓好中腰线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是中腰线日常检查及延引;二是班组必须把巷道中腰线与巷道成形工作一并进行;三是要学会中腰线的日常校验和使用。

2、巷道基本几何尺寸的管理。(1)巷道基本几何尺寸包括的内容:巷道宽度、巷道高度、支护排(棚)距、支护间距、支护材料及规格、前倾后仰(迎山角)、扭距等;(2)影响巷道基本几何尺寸的主要因素:一是人为施工因素(施工随意性、操作不规范、不掌握标准等);二是地质构造影响因素(断层影响、顶板脱层破碎、巷帮跨落严重等);(3)巷道基本几何尺寸存在的影响:一是造成支护材料浪费和过剩;二是不能满足支护强度要求;三是不能满足巷道使用要求;四是降低了巷道施工标准。

3、巷道成形的管理。决定巷道成形主要因素:一是巷道轮廓线的标定(方法);二是打眼角度及综掘机截割尺寸的掌握。

(二)支护参数及巷道成形在现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经验

为加强巷道支护参数及巷道成形管控在现场的实施,采取了如下方法:

1、抓好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矿组织了区科长、班队长、验收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和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检验培训效果,强化现场落实,矿又进一步出台了帮扶政策,由副总以上矿领导对口进行施工队组的帮扶,以此解决现场实施问题。

2、加强现场检查和考核,进一步推动巷道施工拉线量尺管控工作,由技术科、安检科在旬检、月检工作中对施工队组在现场的操作情况进行检验,严格质量标准化考评管理。

3、采区作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更进一步细化了现场管理工作,明确了现场必须标定的项目,主要加强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由验收员把中腰线标定到施工迎头,每班标定好巷道轮廓线,架棚巷道标注扭距和检测架棚迎山角,锚杆支护巷道帮锚位置标定,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二是强化班组现场质量意识,按照支护参数进行量尺支护,确保了基本几何尺寸在现场得到落实;三是采区还执行了自检制度,对队组进行评定奖罚。

二、推进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首先从巷道设计着手,尽量避开煤柱集中应力区,采面巷道坚持沿空或留设小煤柱布置,开拓巷道选择在稳定、坚硬的岩层中。

2、能适应锚杆支护的巷道尽可能采用锚杆支护,特殊区域地段不能满足锚网支护方式,采用可缩性支架进行支护,以此解决支得住的问题;同时加强支护监控,进一步优化支护技术参数,按照支护科学、合理、不浪费的原则,强化巷道支护管理工作。

3、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执行力度,从巷道成形、控制基本几何参数和巷道基本支护质量三要素为着力点,以进一步推进井巷工程质量建设为基本突破口,切实加强井巷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

4、树立巷道是质量标准化前提和基础意识,由于矿井喷浆工作欠账较多,喷浆工作跟不上井巷工程施工及支护需要,投入队组做好新掘开拓巷道的喷浆工作。

5、在现有系统优化简化得到好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系统优化简化工作,以此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系统能力;

6、提高全员质量标准化认识,查找差距,持之以恒,分专业加强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及考核力度。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2

有关建设工程经济论文范文一: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投入,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怎样才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笔者主要从西藏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出发,在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的影响;最后就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增加当地经济效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西藏;经济效益;分析

在西藏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对其他设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方面来看,首先是可以对生产领域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为当地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是水利工程建设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因此,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投资金额多、操作技术复杂、建设时间长等特点。从水利工程使用的材料来看,绝大部分以土方、砂、石料、木材以及钢材等为主;从施工的方式上看主要采用了机械开挖、抬、挑、运等人工操作方式;从水利工程的类型上看,不仅有大坝、电站、泵站以及水闸等混凝土和机电安装工程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工程,还包含有河道、堤坝、水土保持以及灌溉排水渠道等劳动密集型的工程项目;从水利工程使用的劳动力来看。由于当前工程施工方式与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机械化施工或者技术含量高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以熟练工人为主要施工人群,然而对于人工施工方式的土石方等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则主要当地农民为主要施工人群;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位置,可以在农村,也可以在城市,但是西藏地区的绝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农村。正是鉴于这些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差异,当地农民可以从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就业和劳务输出的机会。

2.水利工程建设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2.1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西藏地区的资源丰富,但是因为水资源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当地建设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缓解西藏地区的缺水问题,从而为当地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缩小东西发展的差距,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2.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西藏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水源基地,绝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在全国资源的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更多,但是矿产、能源以及都是高耗水工业,它们的发展规模跟水资源的供给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大力提倡水利工程建设后,可以促进这些工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支撑。

2.3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当地粮食产业平衡

由于西藏地区水资源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当地建设水利工程,可以增加工业的供水量,增加农民种植的灌溉面积,促进当地粮食的增收,从而促进了当地粮食产业平衡的目的。

2.4提高就业率,缓解劳动就业压力

在建设水利工程以后,可以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一些矿山的开发和工厂的新建,将有效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化进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水利工程带动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将近几百万个就业机会,然而仅仅对于通过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机会的数量就很多。在农村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民的灌溉面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赚钱的机会,从而有效的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3.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1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来看,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对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水利工程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布局,并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完成了水利工程建设后加强后续工作的处理等等,从而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3.2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势出发,大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坝,它们更大的作用是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工程,都会带动一系列与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西藏地区的水土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综合经营,促进当地居民增收,是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途径。详细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大力鼓励和提倡水利养殖业,一般一个水库都有稳定的水源,拥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这无疑给当地开展水利养殖提供了基础条件;二是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一般大型的水利工程本身就可以当做是一种建筑景观,在加上各个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可以形成壮美的自然景观带。三是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周边的闲置地营建经济林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还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调节和绿化作用。

3.3建立、健全相应配套设施,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从西藏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来看,其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配套设施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并要争取实现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就应该有对应一套辅助设施。并将这些辅助设施纳入规划议程中,才有可能同时投入使用,以期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采用科学性的方法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要体现在水利工程建造的过程中,还应该在工程投入的使用后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降低因为对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种问题。详细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严把水利工程的招标要求,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保证招标的透明度,从而防止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暗箱操作。其次在进行水利工程实际的时候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和精细的设计,要从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以及水文地质等环境设计施工方案。对于跟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在充分征得农民的意见进行设计。然后,在水利工程的承包中要避免出现层层转包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每一次的转包都意味着利润的产生和工程成本的增减,甚至是降低工程的质量。最后,要制定监督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要充分发挥监理人的作用,做到环环相扣,健全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4.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的相互联系的,只有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安定。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我们应该站在水利工程的历史角度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以及发电等方面发挥泽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说我国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懈努力,探讨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洪小波.论水利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 (5):114-117.

[2]彭瑞雯.浅谈水利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5(5):47-49.

[3]俞慧芳.水利建设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联动监督[J].上海城市发展,2004(6):50-50.

[4]杨祖雷,曹锐.浅谈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228-230.

[5]邹正波.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8):53-54.

有关建设工程经济论文范文二:浅析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编制方法进行浅析,说明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在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经济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管理、编制工作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又稳定地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建设,出现此番繁荣景象是因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积极追求。那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是什么呢?按照现阶段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社会全面监督的环境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即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到建设实施,再到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各个阶段进行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工作。其中,在各个建设工程阶段造价管理起到提供审核标准、调整目标、控制导向等作用的,就是运用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笔者曾参与过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工作,现就对其作如下几点分析以飨读者:

一、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以单位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在已完工程或者在建工程的经济技术数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贯穿全过程,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标投标与施工阶段,为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和标准,其主要作用有: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投资估算的编制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技术特征选择部分类似的典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和对比,并适当地对数据予以修正,结合编制人员的经验,作出可靠度较高的投资估算。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要是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数额及来源、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量、新增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等的计划工作,编制计划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固定资产的需要量,然后综合计算固定资金的需要量,落实投资恶和主要材料的使用计划。

(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设计阶段的费用只占工程全部费用不到1%,但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可见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的关键。设计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能够快速地计算出各个设计方案中相应的工程造价以及材料的消耗量,通过细化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从而选择经济效益较佳的设计方案。

(4)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招标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及招标工程量清单的依据。招标单位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过程中,由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是由招标单位负主要责任,运用技术经济指标,判断清单工程量计算上是否有漏项、错项的情况,以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招标单位要承担其中的经济风险,亦可以减少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纠纷。

(5)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制定投标策略的依据。投标单位根据投标项目的特征与技术经济指标中的类似工程的对比,进行成本的测算,预测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和评估项目的风险,为投标报价提供策略性的基础依据。同时,投标单位可以根据技术经济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匡算主要材料的用量,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实质性数据,以便中标后能够准确地投入施工,从中追求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标准设计图纸和各类工程典型设计。(2)国家颁布的建筑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3)各类工程造价资料。(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现行的预算定额和补充定额。(5)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价格资料。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按以下步骤编制:

(1)成立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小组,拟定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原则和方法,确定指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确定基价所依据的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2)收集整理编制指标所必需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图纸,设计预算等资料,充分利用有使用价值的已经积累的工程造价资料。(3)编制阶段。(4)最后经过核对审核、平衡分析、水平测算、审查定稿。

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具体编制方法:

(1)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基础是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积累。通过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决定着技术经济指标的可靠程度和真实性,关系到技术经济指标编制工作的成败。组成基础资料的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包括了建设规模、建设质量等级要求、工程内容、项目结构特征、项目主要施工工艺的工程项目特征资料;第二个是建设工程造价资料,包括招标控制价、施工预算价、投标报价和竣工结算价等的造价文件以及相关的计价依据和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价格资料。其中,竣工结算价最能够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造价,应该作为资料收集和积累的重点。

(2)对收集和积累的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基础资料进行适当的处理。由于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有可能并不完全直接用于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为了使技术经济指标更加可靠以及适合使用,编制人员往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调整。①当出现国家、部门以及地方的相关造价规定已经更新,相关税费已经修改,相关清单编制的方式或定额子目的套用方式已经修改,相关计价程序已经修改,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大幅度提升等的情况,编制人员应该根据已经更新或者修改的相关规定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适当的处理。②编制人员还必须检查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开项的正确性、套用定额子目的正确性、措施费计算的正确性。③基础资料的统一性处理。由于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可能建设的时期各有不同,编制人员必须对基础资料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管理费、规费税金进行统一性处理,以确保基础资料的相互可比性。

(3)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组成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工程概况的编制是技术经济指标重要而不容忽视的步骤,其编制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技术经济指标的运用。编制人员必须将工程的面积层数、结构、外部装饰、内部装饰、电气、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等的情况在工程概况中描述清楚。以某办公楼工程为例,工程概况应该如此描述:建筑面积、层高为28039,地上9层,第一层6m,第二至九层4.8m,总高度42.6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DN500管桩,C30、C35柱,C25、C30、C35梁,C30、C35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200mm,内墙200、120mm。外部装饰:外墙涂料,屋面涂膜防水,SGK防水隔热砖。内部装饰:墙面满刮腻子、乳胶漆两遍、卫生间400400抛光砖。地面楼面门厅电梯厅600600抛光砖,卫生间400400抛光防滑砖,楼梯水泥砂浆面层。天棚满刮腻子,乳胶漆两遍,卫生间、门厅、电梯厅、楼梯间铝合金条板吊顶。

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建设工程造价的,所以技术经济指标的组成内容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组成。其中,造价的组成按照单位工程可以分为土建工程、装饰工程、暗装工程、安装工程(包括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按照造价组成可以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按照费用组成可以分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和其他费用。

③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最终成果是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是每100建筑面积工程量指标和单位工程量经济指标。例如,某建筑面积为28039的办公楼工程,经过对其竣工结算价的分析处理,每100建筑面积工程量指标和单位工程量技术经济指标分别是,桩是34.31m、287元,钢筋是7.07t、6815元,模板是312、60元,楼地面块料是96.8、181元,墙柱面涂料是172.67、38元。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3

关键词: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引言: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工程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施工企业更为注重的是对成本的管理,以及对项目的管理,而往往忽视了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由此造成了经济利润的下降和发展形势不佳,所以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工程的施工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各类分析指标

1.经济指标

通过经济指标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工程技术方案在经济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并根据经济指标的估值,能够将技术指标相关的经济意义折射出来。所以经济指标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反应技术方案最终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工程施工如果想运用先进的技术,并且经济的投入和获得都比较合理,就需要依靠经济指标对施工技术方案的最终评价,经济指标还可以作为具体计算的参数指标和变量指标。

2.质量与数量指标

这两项指标在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时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量化。而工程的最终成果,在质量和具体的使用用途上都会有规定的标准,都可以具体的量化。但工程中的部分无形成果并不能实现以数量来进行量化,而质量方面除了部分可以用评分来描述,大部分都是以图像及文字相搭配的形式来进行的。

3.技术指标

所有的工程方案都要结合技术指标,来将自身的水平和技术优势展现出来。而技术指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之中,首先需要研究分析的问题就是相关的技术参数,它可以表明技术方案的优势与劣势,并估测出能否可以用作技术评价的参考指标。此外,技术指标也是一项用来分析工程经济性的基本数据,能够做经济计算的变量参考和参数。最后技术指标能够为经济指标的估测提供必要的依据。

4.价值与实物指标

价值指标在实际的工程经济估算与分析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对工程技术方案的实际经济利润进行评估时,需要用价值指标来作为其依据。价值指标的优势为,可以把不同的实物量指标进行计算后相统一,从而为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带来便利。事物指标是用作表示实物量的,如工程的占地面积用cm2来表示。运用实物指标可以作为实物量的基础依据,还能够进行平衡计算,例如物资平衡和能源平衡等。

5.单项与综合指标

单项指标是用来反应局部地方的技术经济状况,它构成了综合指标体系。例如在生产成本中包括了动力、折旧费、材料费等项目的局部指标。而系统性的综合指标可以用来反映整个工程的技术经济情况,其优势是有一定的全面性,因此,在实际的经济效益评价中往往使用综合指标来进行评判。

二、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1.经济和综合效益评价相结合

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对工程经济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实际的工程方案评选中,不可以仅仅从经济角度来下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生态环境、政治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做出综合性的研究分析。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相关的法律政策等,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综合的经济效益评判,为相关的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2.经济、技术、政策等因素相结合

工程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由先进的技术性而独断的,还需要对工程自身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做出衡量,并考虑其为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与此同时,要结合经济、技术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做到互相配合和辅助。

3.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不仅仅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还需要关注此工程为其它项目提供的便利条件,从而创造出的经济利润。在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中,间接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有时虽然直接效益较好,但对相关项目的发展空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或者间接效益在某种情况下比直接效益要高的时候,一定要对间接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以获得最正确科学的评价结论。

4.近期与长远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汇总,需要将近期产生的经济利润和未来产生的经济利润进行衡量,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关注工程近期产生的经济利益,还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站在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发展形势,只注重眼前利益是极具片面性的,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加强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具体方式

1.确定合理的工程定额

要想让工程的施工企业制定出合理准确的成本估算,需要构件企业内部的成本定额系统。因为当工程施工企业拿到该工程项目以后,一定严格按照设计的施工图纸来进行工程施工的前期安排准备工作,所以需要将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在确定工程施工标准的时候,要以企业自身的定额为依据,做好全部阶段的预警工作和管理工作。要将此定额标准作为施工标准,以及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完善最终的经济考核和评价工作。

2.加强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估

在工程的每个施工阶段中,都要做出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并具备科学的评价指标,如果没有合理的相关指标,就无法进行准确的经济效益评估。工程的施工企业需要把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和留存,都充分结合利用起来,将预算和定额相结合分析,并制定科学的评估策略和评估方式。工程承包企业要选出企业内部的合适人选来进行相关的评价工作,并制定一系列标准,要严格遵照工程合同条款中的所有规定。在工程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要立足于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最小化成本估算原则,把所有的工程施工要素进行确定,对所有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

3.建立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要想做好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工作,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来评定具体的经济和技术问题。指标体系的构成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将工程的施工成果和成本耗费等客观反映出来。要符合我国的经济规律,在整个指标体系中要共同存在特性及共性指标,在设计的时候要具有层次性,在具有主要指标的同时要存在一定的配合辅助指标,能够彼此相互融合和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指标要有经济效益、时间因素、社会效益等相构成。为了更加全面的评价工程的经济效益,要从其基本理念出发,综合运用相关的各项研究指标,能够对经济效益的整体概念做出细化,并加以补充。

结论:

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益处,还可以积累社会财富和增强综合国力,从而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的运作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所以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也将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工程的施工企业一定要采取有效策略来施行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并不断提升工程质量,以获得更大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国庆.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价[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24)

[2] 周文智. 浅谈工民建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1)

[3] 肖素云. 浅议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原因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3)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目标责任 成本编制 管理

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控制是根据公司的预算收入和目标利润指标,制订出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成本费用控制预算目标,并将总体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个责任成本控制单位,责任控制单位还可以将目标成本分解到更小的单位,责任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员工的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大家都来控制成本。

通过目标责任成本的管理,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以增强建筑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就应该从目标责任成本的测算、跟踪和监控上入手。下面,笔者就相关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预算成本的概念

1.标前预算成本的制定,施工企业在市场开发时根据国家行业定额,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并按照统一编制方法计算出的工程成本,其加上一定的利润就可以理解为投标价格,理论上讲最终合同价款反映了市场上同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但实际上更多是市场搏杀的结果。

2.标后预算成本,企业根据标后预算所确定的目标责任成本,也是企业控制项目成本的目标计划成本。其计算的依据是企业的内部定额,结合项目情况和统一的编制原则,反映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一般平均先进水平,是项目部对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线的责任承诺。

3.施工预算成本,项目部根据企业制定的项目目标责任成本,更深一步地结合项目的实际施工方案,合同条件,资源取向等,编制对施工班组的承包和管理岗位责任承包指标的费用汇总,是对项目目标成本监控的第三次策划。

4.财务核算成本,即项目实施中,实际发生的并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核算成本。

二、标后预算的管理内容

标后预算管理也就是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其实质是施工成本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

1.建立健全标后预算管理体系。标后预算管理体系由技术体系、经济指标体系、动态管理体系、考核兑现体系四大体系构成,其中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构成标后预算管理的支持保证体系,定价计价管理体系(内部指导价格和编制原则等)则构成整个标后预算的基础管理体系。

2.在编制、下达、执行、考核标后预算各经济指标和经营目标时,要较全面地考虑合同和项目施工队伍实际水平等各种因素。即针对内部定额价格及编制原则编制出目标成本后,再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微调,但其中幅度需遵守有关编制规定。

3.对标后预算的各项经济指标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变收缴综合费率为标后预算单价承包;变以计量总产值乘以综合费率为业主批复单位单项工程工程量乘以标后预算单价计算上缴费用;变标后预算一定盈亏为年度预决算,年度考核预兑现、竣工考核总兑现;统计机械设备折旧等费用的计算方法。

4.对标后预算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在单位及项目的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单位对项目部的实地巡检,年度考核预兑现,竣工审计考核总兑现中,要将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指标与标后预算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标后预算的管理体系

1.技术方法体系。计价标准;编制原则;编制流程;协商调整;工程跟踪;竣工后评估。

2.主要经济指标。标后预算上缴综合费率;标后预算清单单价和总价;分部工程子目上缴费率;合同工程量指标;经营目标(总经营目标、年度目标、变更索赔、工期奖管理目标、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指标)等等。

3.考核兑现体系。主要包括年度预兑现和竣工考核总兑现体系。4.动态管理体系。主要指过程监控体系或内控机制。

四、标后预算目标责任成本的编制方法

1.内部市场定价方法。这是最主要的方法,即企业内部所有的施工生产要素通过模拟市场生产要素的运行特性,根据企业内的平均先进水平制定统一的模拟运营价格进行经济承包,以内部模拟市场的形式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与施工任务的优化组合,是项目型企业规模做大后,形成项目群管理运行机制的必要要求。

2.实物量分析法。实物量分析法可较准确地计算工程所需要的资源降耗,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目标责任成本更加接近于实际施工成本。实物量分析法对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要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知识,对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配置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012年,本公司在玛纳斯县中标了一项4万方蓄水池的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笔者开始编制此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编制完后发现工程的目标成本特别大,反复查找原因后发现,此工程的设计单位在招标文件中的图纸和施工时给的施工图纸出现了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工程量相应的也出现了偏差。由于及时纠正,避免了单位不必要的损失。

五、标后预算目标责任成本的动态控制

1.制度管理监控:首先是检查反馈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检查反馈制度的执行效果;再次是检查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与单位其他管理制度的相容性、传承性和支撑性。

2.合同管理监控。主要针对检查合同的四大关键条款(计量支付、变更、索赔和调价条款);合同的重点(落实范围管理、分析合同的漏洞、解释争议内容、分析合同风险、制定风险对策、分解合同工作、落实合同责任);合同要素监控(参与落实成本计划,协调各方关系,指导合同实施情况的追踪、偏差分析及处理索赔变更和争议处理等);风险管理(采购、分包等)等等。

3.经济指标监控。主要检查实际产生的各项经济指标(主要是人工、材料、机械,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等)与标后预算各项经济指标数据的偏差。

4.成本控制数据,信息的传递流程监控,主要存在总部与项目之间,项目部内部各部门之间,项目内部与各班组之间。

六、标后预算与项目管理部分职能的关系

1.与合同管理的关系。施工合同计价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责任目标成本测算的技术方法,计算结果和承包方式的不同,合同中的工程量、单价、工期、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的约定,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价格和成本,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脱离合同条件孤立地分析标后预算,而应该充分研究主合同条款的特点,工作内容,计量付款方式以及合同风险等,可以说标后预算与合同管理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但要注意的是合同单价与企业的承包单价并没有多大的必然的联系。

2.与项目成本管理的关系。标后预算主要是从实物的角度分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它运用生产理论、工程造价和工程经济理论等知识,对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预测、控制和管理,是本“活账”。而财务成本管理则是本“死账”,其更多的是运用国家、行业规定的成本分析表法来控制项目成本。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后预算(即目标责任成本)的编制和管理是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只有做好工程目标责任成本的编制和动态管理,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好成本,赢得利润的最大化,达到企业预期目标,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施工成本管理案例解析.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2010年.

[2]薛随云.公路施工企业标后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5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因素 交通量增长 预测模型 蒙特卡罗

交通量是决定高速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对交通量的预测大多数采用了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分析影响某条高速公路所在地的国道、县道等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学者也利用影响交通量的其他因素直接对交通量的大小进行估计。分析过程中很多不确定因素只能依靠预测者的主观猜测,因此,找到影响交通流量的宏观经济因素是十分必要的,而得出一种基于宏观数据的准确预测模型更是迫在眉睫。

一、影响交通量增长的经济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收费公路本身的一些物理参数(比如:隧道和桥梁的数量,这一地区受洪水、山崩等的倾向);二是国家的经济指标或者地区的经济指标。

Matas(2001)的研究模型是建立在1981年~1998年的72条公路的数据的基础上回归而得出的。Matas利用GDP作为国家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他的研究显示交通量变化的百分比直接受国家经济指标变化的百分比影响。与他的研究相符和的是,一些学者利用地区经济指标的变化量作为影响交通量的变量。影响交通量的地区经济指标包括:失业人口,就业人口,失业率,工资,零售量,税收收入,CDP和人口数。

Ash and Bazile 在2004年做过的相关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长期的交通量增长近似等于经济增长的水平。而Matas的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交通量变化的最显著因素是地区经济变量中的失业人口。因而,本文的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总数,地区失业人口作为影响交通流量变化的经济因素。

二、交通量增长预测模型

1.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模型

本文利用的回归方程模型为:

Yit=β0+β1iEIt+μit

其中Yit表示在第t年,高速公路的第i段交通量增长的百分比。

EIt表示第t年,经济指标的增长百分比。

μit表示误差项。

回归选定的经济指标因子包括:GDP,地区人口总数,地区失业人口数,分别用这些经济指标的年变化百分比进行计算。

2.数据的选取与回归结果

交通量的数据是建立在1996年~1999年西安―宝鸡高速公路的10条支线,1997年~2000年杭州―宁波(杭甬)高速公路的5条支线,2002年~2005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38条支线的基础上。各个经济指标的数据是在分析各条支线所属市的基础上。利用的统计年鉴包括河北经济年鉴2003、河北经济年鉴2004、河北经济年鉴2005、河北经济年鉴2006、中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03、中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04、中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05、中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06、河北经济年鉴2003、河北经济年鉴2004、河北经济年鉴2005、河北经济年鉴2006、河北省2003年各市生产总值及指数统计。

回归结果:

a.Predictors:(constant),X2,X1

b.Dependent Variable:Y1

a.Predictors:(Constant),X2,X1

b.Dependent Variable:Y1

a.Dependent Variable:Y1

回归的结果显示,影响中国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的经济指标包括:地区失业人口和地区GDP,地区人口总数为不显著因素,回归方程为:

Y1=-0.023X1+0.867X2+0.086

其中Y1表示支线交通量的增长百分比,X1代表地区失业人口变化百分比,X2表示地区GDP变化百分比。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对Ash and Bazile在2004年做过的相关研究的一种验证,与其得出同样的结论:在我国(发展中国家),长期的交通量增长近似等于经济增长的水平。

3.蒙特卡罗模拟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计算方法。它实质上是利用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来模拟现实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随机现象。通常使用专门的风险分析工具来进行Monte Carlo模拟分析。利用蒙特卡洛进行交通量预测的步骤如下:

(1)确定影响交通量增长的表达式,在上节中已经回归出Y1=-0.023X1+0.867X2+0.086这一方程。

(2)分析确定方程中各个风险因子的概率分布模型。

(3)应用计算机软件产生各个风险变量的随机数并带入风险模型中计算出预测年度交通量增长的幅度。

(4)重复模拟100000次,求得100000个值。

(5)对这100000个值作概率统计计算出其概率分布曲线。

三、案例分析

1.预测参数

以福建省某条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对该项目某年的交通量增长进行预测。利用福建省1995年~2006年的失业人口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1998》、《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6(劳动就业篇)》)进行分析,确定失业人口增长百分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分布函数为:N(0.0764,0.141)。利用福建省1952年~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地区GDP增长百分比服从正态分布,分布函数为N(12.9,4.6)。

2.分析结果

根据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利用分析软件,得到福建省某条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曲线,见下图:

可见该条公路年交通量增长最大可能在6.22%~16.98%之间,在这个增长幅度内的概率为82%,而且这条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长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本文通过回归首先指出了影响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长的经济因素,最主要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失业人口,长期的交通量增长近似等于经济增长的水平,进而得出中国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的预测模型,并给出了蒙特卡罗方法在交通量增长预测中的案例。试图从客观的角度和量化的角度出发,得出中国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的一般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1]Matas,Anna,2001,The demand elasticity on tolled motorway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1~25

[2]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后评价总报告,2002

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范文6

公路工程预算审查的意义一是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能够做到阶段性地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分配投资资金,为建设资金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预算编制过程的规范性,有助于推广预算编制办法和预算定额的普及;三是有利于发现预算编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反馈给各级造价站及早修订;四是审核后的工程预算技术经济指标是工程建设指标的综合反映,由此可以看出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有利于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2公路工程预算审查的要点

2.1准确核对工程数量

工程数量的准确性对工程预算的影响很大,因此预算审查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核对工程数量。

(1)工程量换算。

由于预算定额要求的计量单位与工程设计图纸不完全一致,因此预算中的工程数量及单位就需要进行换算。如沥青混合料路面中定额子目给出的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均是以m3计取,而图纸中给出的计量单位为m2,需预算人员对其进行换算。

(2)工程量调整。

由于预算定额要求的计量规则与工程设计图纸不完全一致,在预算中就需要进行调整。如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无论是弃方还是远运利用方,都属于计价方;但对于填方则不然,要根据用土来决定;如果是线外借土则需要计价,如果是移挖作填、调配利用则不应计价。因此,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必须根据土石方调配后的情况才能确定。

(3)熟悉施工规范。

施工图纸上不一定会把施工细节标示清楚,这就需要预算编制人员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如桥上支座的工程数量通常需要分析产品说明书才能得出准确数据。

2.2正确套用定额

套用定额是编制预算的基础工作,其正确性是预算编制的关键。

(1)正确选用子目。

虽然公路工程定额子目比较少,但由于其施工方法比较复杂多样,正确选择子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法,才能正确选择施工机械和施工工序,保证套取定额的正确性。

(2)对定额进行抽换。

实际施工中,设计图纸上的砂浆、砼、钢筋、模板等都有可能跟定额上的型号不一致。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中的石灰、粉煤灰、碎石的设计配合比与定额不同,此时就需要我们的预算编制人员对其进行抽换,甚至还要考虑到基层厚度不同带来的影响。

(3)新材料与新机械。

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会使用最新出现材料和机械。但在定额对材料、机械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准确的描述,这些新材料和新机械就找不到相应的定额。此时,就需要对新材料新机械的说明书进行分析,将这些新材料新机械带入定额后才能使用。

(4)补充定额。

当设计图样中的项目在现行定额中缺项,不属于换算范围又无定额可套时,应编制补充定额。其编制方法与定额单价确定的方法相同,先计算所缺项目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数量,再根据本地区的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计算出该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最后汇总为补充定额单价。对此类鱼虫定额单价,审查时应做重点。

2.3核对费率取值

预算04表中出现的各项费率也是预算审查的要点。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审查各项费率取值是否正确,其中规费费率主要是核对各省市造价站文件。

2.4对比市场材料价格

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费用占整个预算的70%左右。所以材料价格将直接左右预算金额。材料价格过高会造成预算总金额过高,材料价格过低则会造成预算总金额过低。

(1)外购材料。

对于外购材料,其预算价格主要是跟材料原价、运杂费标准、运输距离有关。因此准确调查市场材料价格是很重要的,如无法调查市场材料价格,也可审查其价格是否采用了各地区的信息价格。

(2)自采材料。

自采材料价格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料场及建设工程沿线开采条件,按定额中开采单价加辅助生产现场经费和矿产资源税计算,计算出的材料原价一般要比购买材料原价低很多。如在某项目中,施工方采用地方性材料价格为32元/m3,预算方采用自采材料价格为7.33元/m3。因此,应首先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分清材料来源再确定材料价格。

2.5分析技术经济指标

如预算编制中存在问题,则会集中反映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因此,在审查预算时,还应核对01表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明显过高或者过低,这就表明预算编制中出现了问题,需要找到原因消除错误。如某四级公路,技术经济指标为682万元/km。其每公里单价明显过高,经查找后发现是编制时将1500kg钢筋误写成1500t就有可能造成材料费放大1000倍造成的。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