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 校区迎新;通行能力;最短路;线路诱导;临时停车场;
1 引言
校园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校园交通系统的复杂性,步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三者构成了大学校园交通系统的主体。在传统校园中道路系统并未采取分级建设,也没有实现有效的交通分流,行人、自行车与汽车同时通行于相同道路断面上,有限的空间决定了多种交通方式混行,必然产生彼此的干扰。以工学院为例,在迎新当日,车流量剧增,往往在路段交叉口或主要校园建筑前产生诸多冲突点,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学校内生交通同时间进入校园,大量外来交通和学校内生交通同时发生,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组织也是校园交通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日益增长的机动交通量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一方面机动车通行所产生的尾气、粉尘破坏了校园环境的整洁,也构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过多的机动交通穿越于校园之中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打破了高校校园原本宁静、和谐的学习氛围。
2 研究意义
必须认识到,大学校园犹如一个“社区”或者是缩小尺度的“城市”,虽然区别于城市巨大系统的复杂性,但在机动化背景下,校园交通问题日趋复杂和严重。
从现有大学校园规划的相关理论来看,多为校园空间规划和校园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比较侧重从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展开的系统研究。然而针对大学校园内部交通组织方面的系统理论就相对缺乏,理论研究尚不充分,没有形成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课题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将目标锁定在人流量车流量均较大的迎新当日,针对工学院交通需求特征,实地考察获得道路属性、人流量、车流量等基础数据,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迎新当天交通状况仿真,在实际交通量的基础上不断增大车流量,从而获得高峰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并据此提出工学院交通系统的优化策略,进一步为校园空间与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整合、校园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学院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3 利用VISSIM软件确定实际通行能力
当没有任何干扰下两车道的通行能力为3000pcu/h。在VISSIM 中,当被用户定义的交通量大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则不能在定义的时间间隔内进入网络,即系统交通量出现“溢出”现象,系统将会报错提醒用户,此时通过该路段的交通量可以理解为该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因此,本文通过不断增加校门口输入交通量,当流量达到450pcu/h时,操场西面的路段达到最大流量,即该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
4 校区内部交通组织优化
4.1优化前的情况分析
由仿真可知,当输入交通量达到300辆,局部点开始出现拥堵,高峰路段达到其实际通行能力。再次加大输入交通量为400辆时,部分路段出现短时间拥堵。当输入流量达到450辆时,出现大范围拥堵。此时如果不进行路径优化,校区必须进行限流,同时对校内车辆及时疏散。
4.2优化后的线路分析
4.2.1 混合交通的改善和分离
机动车、步行是工学院交通系统的两大交通类型,混合组织的方式易产生相互冲突与干扰、阻碍交通舒畅通行。因此,在校园交通的组织中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步行的分流是保障校园交通通畅、安全的必要方式。本文把行人和车辆分离开,使其各行其道。把来自校门口和汇贤楼的行人流往操场方向引导进入宿舍区,很好的避免了与机动车的混行。如下图:
4.2.2 焦点路段的分流策略
由于校区本身属性,东面为功能服务区,人流聚集较多。考虑到这个因素,在进入校区内部最主要的丁字路口后进行分流,分出大部分车流量往人流较少的西面道路,具体线路如下图:
经过这样的线路优化,仿真得出当输入交通量达到一个很大的值时,仍未达到饱和,说明这样的线路优化是有效的。
5 停车设施的布局优化
校园停车设施的建设须严格地实行总量控制,校园空间容量、综合考虑校内与外来机动车的停车需求,来合理控制停车设施的规模。
工学院停车场布局采用主要分散式的布局结构,采用就近停车方式分别分布在1号楼,汇贤楼,博远楼,图书馆,育贤楼一周,总计共有104个停车位。本文研究的工学院,虽然教职工保有车辆总数为300辆,但是因为校区地处浦口,多数老师选择坐校车来学校。总之,对于平时情况,表现出来的是供大于求。
值得突出的是,当大学承办大型活动或庆祝活动时,比如本文研究的校区迎新,对于这样的车流量激增的情况,需要考虑利用部分室外活动场地作为临时性的停车空间。考虑到工学院是老校区,重新规划停车场是不实际且浪费资源的,只能利用已经存在的室外场地进行临时停车场规划,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1、限制大规模的机动车同时涌入校园空间。当出现拥堵情况时,应对校区内部车辆进行及时疏散;
2、禁止车辆在高峰路段及交叉路口停车。比如,上文仿真得出的易产生拥堵的几条焦点路段;
3、依照就近停车原则,允许家长车辆停泊在宿舍区到勤学楼路段,靠右依次排列;
4、随着车流的继续激增,如果非高峰路段沿路停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时,引导车辆往实验楼方向进行停车。
6 结束语
本文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模拟校区迎新车流和人流混行的情况,得出高峰路段在行人影响下的实际通行能力,并预测随着车流的增加,哪些点和路段会出现拥堵,对该路段进行分析改进。据此提出工学院交通系统的线路优化策略,进一步为校园空间与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整合、校园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学院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A.佩尼格里宁.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开幕词,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7
[2] 鄢丹.略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交通与运输,年期2004年6期
[3] 林臻.机动车背景下我国大学校园交通的优化策略研究[M].中国知网,2007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2
一、项目概况
广州大学城的选址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规划面积43.3平方公里。小谷围岛内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含10所大学及中央商务区,拟建建筑面积约800万平米,可容纳14万高校学生,总人口约25万。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内)首期建筑面积约220万平米。大学校区和中央商务区的建筑功能多样,其中包括:
1.大学校区: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学术中心、行政办公楼、体育馆、食堂及生活服务建筑。
2.中央商务区:为十所大学配套的中心医院(1000床)、商业中心、购书中心、体育馆、大型体育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会展中心、科研中心、高级住宅。
广州大学城一卡通项目,是广州大学城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基本支撑系统之一,是实现新世纪大学城数字化、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它为所有涉及个人身份认证、消费等金融支付及资源共享的应用提供支撑,所有管理信息系统及服务提供商都可以通过一卡通系统将管理信息及服务提供到具体的个人。
二、设计定位
广州大学城一卡通项目的定位是:为大学城内的学生、教职员工及其他人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对提高各大学及大学城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对管理的规范化及降低管理成本提供有效的支撑手段。
一卡通项目的实施,还为这种现代化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服务及管理向整个广州的大学、整个广东的大学及教育界,以致广东省其它领域的推广及渗透做出示范,积累经验。
三、设计原则
针对广州大学城的建筑特点,结合使用单位的功能要求,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工程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和实施:
1.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标准。
2.参考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甲级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各个子系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实施。
3.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采取具有国际认可的标准技术和统一化数据格式,采用技术应该是开放技术,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扩展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方和使用方的利益。
4.设计和实施必须切合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以用户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既要体现广州大学城的科技含量,又要满足其功能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
5.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确保整个工程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6.先进性和成熟性相结合,系统采用的技术必须是既先进又成熟的,选用的品牌必须是国内外知名品牌,以确保工程既先进又稳定可靠,选型也要注重系统的性价比。
7.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保证工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满足科技发展的要求。
8.强调工程的集成化水平,把各个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广州大学城的管理水平。
四、设计内容
一卡通系统主要提供持卡人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两大类服务支撑,将目前分散于校园卡、银行卡、电话卡与交通卡等各种功能集于一卡通上,使持卡人凭一张卡就可以方便地办理在大学城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身份验证及消费结算等各有关事务,使大学城内的资源可高度共享,并且可极大地提高大学城及学校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管理的效率,以降低管理成本、推动管理的自动化与正规化、提高管理水平。
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除了实现大学城一卡通的卡管理、卡交易和身份认证基本功能外,还能兼容羊城通,实现部分市政收费功能,满足中央商务区和高校小额消费应用,解决中大、广大等原校园一卡通兼容改造问题。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
1.消费与收费类子系统
食堂收费:可进行刷卡消费,替代现金的流通,方便广大师生日常生活。
餐厅消费:可进行校园小额消费。
校内超市消费:可进行校园小额支付,不再使用现金,免去零钱找赎的麻烦。
银行业务:可以将教师的工资、奖教金以及学生的补助、奖贷学金、解困助学贷款等经银行直接发放到校园卡中,也可以由银行提供代收学生的学杂费,以及教工的各种费用;对广大外地的学生也可直接享受银行异地存款、通存通兑等服务。
银行圈存:持卡人将存在银行的钱(金额)分批圈存到校园卡上,即可在校园各个校园卡网点使用。
羊城通消费系统:可将校园卡作为羊城通使用,享受羊城通提供的服务,如公交车、地铁刷卡消费等,方便师生的日常生活。
洗衣机收费:对于大学城内个人使用的生活设备,可用校园卡进行个人计帐刷卡消费,选择性地使用大学城提供的设施。 。
热水使用收费:对于大学城内个人使用的生活设备,可用校园卡进行个人计帐刷卡消费,选择性地使用大学城提供的设施。
校园班车收费系统:对安装了车载系统的校园班车,可对乘车的师生员工进行身份认证和收费管理。
停车场监控收费管理:进行校内自行车、汽车进出明细情况监察,反潜入报警。对通道车辆行进过程监控管理,同时收取各种用费(如固定车位、日保、夜保、临保等)。
2.管理类子系统
身份识别:记录个人的姓名、编号、性别、民族、职务、职称、借书、信息、个人身体数据等。用来验明车卡人的身份,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可考虑以卡号为认证,卡号与学号相对应)。
教务教学管理:提供处理教学业务的高度集成平台,使相关教学部门用先进的方法处理各项工作。如学籍档案管理、变更、奖惩登记、成绩管理、排课管理、远程教育、选课系统、日常教务处理、试验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使用等。
考勤信息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考勤打卡,实时监控。
图书馆管理系统:自动形成图书条码,进行图书查询检索。借阅系统管理。
大学城医院就诊管理系统:根据IC卡住处资料,区分就诊人员身份,具有就诊划价、收费、退费、作废、发票打印等功能。
门禁出入管理系统:可进行出入地域(如大门、楼、层、房)管理,对人员出入地点,时间段以及密码进行授权,实时监控。可作为出入刷卡系统,学生宿舍夜间刷卡自动开门系统。
学生注册管理系统:每学期的开学,学生注册后才赋予卡的功能使用权限,不限制卡的某些功能使用(如身份认证、门禁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权等)。
机房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开放机房的上机计划于预约管理,自动计费,实时监控机房的动作,从而规范和简化了机房管理工作,方便了上机人员。
校园体育娱乐设施管理系统:对于校园收费使用的体育娱乐设施(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文化厅、电影院、体育馆、健身房、游泳场等),可使用刷卡消费,方便师生日常生活。
保安巡更系统:更有效地保障了师生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在重要位置安装巡更点,也可更有效地监控保安的工作;拟采用离线式的巡更方式,安装方便。
奖学金、助学金管理系统:管理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
外来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外来人员的人事资料及人员暂住情况。
工资奖金管理系统:管理工资奖金的发放。
生活服务管理系统:学校提供的家政服务等的管理。
系统设计
一、总体目标
1.系统规划
建立总的数据中心,实现共用及重要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使数据真正实时同步。
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系统,实现不同数据格式的应用系统的连接,使系统具备很好的包容性的扩展性。
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实现全校数据共享。
每人持一张射频校园IC卡,取代以前的各种证卡(包括学生证、工作证、借书证、医疗证、出入证、就餐卡等),实现餐饮、超市、图书、 上机、门禁、考勤、医疗、洗衣、浴室等系统一卡通用。
系统整体设计符合金融标准,与银行等校外应用系统顺畅连接。
2.实现功能
实现商务消费一卡通。校园卡在多个校区内凡涉及到现金使用的任何一个消费网点,如食堂、超市、餐饮、医疗、小卖部、浴室、洗衣、理发等都能通用。
实现商务消费及校务管理一卡通。如校内消费系统与图书管理、上机管理、门禁、考勤管理等系统的对接连通。
实现银行卡――校园卡自助实时转帐。
实现校园卡持卡人的自助功能,自助查询、自助挂失、自助转帐、更改密码以及银行卡的学杂费代扣代缴功能。
实现与各公司的不同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上构建开发的其他子系统的挂接与捆绑。
二、系统架构
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架构总体分三层:大学城一卡通管理中心、各校园一卡通分管中心、一卡通应用子系统。分别介绍如下:
1.大学城一卡通管理中心
由一卡通服务器、存贮设备、发卡器、充值器、证卡打印机、通信设备以及各种软件构成。
一卡通服务器:一卡通数据的存放中心,数据处理的核心设备,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ORACLE数据库系统,在其上存放统一的校园卡持卡人个人基本信息和电子钱包金额的中心数据库,满足供整个大学城的各个子系统共享。根据各学校的规模、营业流水的大小以及管理模式不同,可以使用不同档次及数量的一卡通服务器和数据存储设备,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建议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机制,任何一台出现故障,另一台自动担任主服务器的功能,一卡通服务器直接接入到校园网中。
其主要功能是为各前端管理电脑提供单个人帐户记录、历史流水账的实时查询服务务,提供全部和部分数据库映像、子集、索引的查询服务;实时回收各地交易、充值、扣款流水的服务;当日流水统计、自动帐的功能;中心数据的实时更新、存储备份服务。
发卡器:用于初始化卡片,并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写入到IC卡中。
充值器:用于特殊情况下的现金充值,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采用现金充值,增加管理工作量,建议采用银行圈存。
网络设备:POS终端与CCU连接采用CAN总线的方式,CCU与管理电脑的连接为TCP/IP,所以CCU可直接与管理电脑相连,也可通过网络设备(如HUB)与管理电脑相连。
证卡打印机:制作印刷卡。
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一卡通管理软件。
2.各校园一卡通分管中心
由一卡通服务器、存贮设备、充值器、通信设备以及各种软件构成了一卡通中心。
一卡通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在其上存放本校园的持卡人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共享,一卡通服务器直接接入到校园网中。
充值器:用于特殊情况下的现金充值,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采用现金充值,增加管理工作量,建议采用银行圈存。
网络设备:接入大学城局域网及本校区的校园网。
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一卡通管理软件。
3.一卡通应用子系统
通过校园卡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校园管理水平,校园卡可以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与层面。目前,校园卡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校园商务管理、图书管理、上机管理、学籍管理、电控管理、水控管理、医疗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查询管理、银行转帐管理等。
三、一卡通应用子系统
1.食堂消费
系统组成
收费管理系统基本组成元素有终端POS机、充值机、CCU、CAN总线网络、管理软件及管理电脑。
POS机:摆放于食堂,用于IC卡消费。
充值机:用于现金充值。
系统实现
以感应式IC为介质,取代现金交易的形式。利用IC卡使用简便、安全、高效的特点,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
通过每个模块的管理微机采集数据,采集上来的数据统一上传至中心管理系统的数据服务器上。这样既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管理用户对数据使用的适时性和完整性。
系统通过分块授权的形式保证各模块管理员的正常操作和不交叉管理。
收费POS机可脱机或联机使用。可从IC卡中读取持卡人个人信息,确定持卡人身份,并进行消费。每天挂失的黑名单可下载到收费POS机中。每天的消费记录可通过前置机上传至服务器,在本系统内部独立结算。
系统流程
IC卡充值:在使用IC卡进行消费前,卡内必须使用现金充值或银行圈存,而且应保证该卡已经统一进行了初始化、发卡操作。
消费:用户持卡可在商场设置有消费POS机的地方消费。消费有定值、不定值和编号等模式,根据用户的规定设置。在系统设置好以后持卡在POS机感应处刷卡即可。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系统闲置时可由管理员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后统一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上,操作员在管理电脑上可进行结算、帐务处理等操作。
卡内金额查询及补充:各消费POS机均可查询余额,当卡内余额不足时可到各充值点进行充值,如有圈存系统,也可通过圈存设备自动从银行帐户上转入到IC卡中,与现金充值的效果一样。
收费机及充值机设备选型
设备型号:HD4P-S
功率:小于10W
输入电压:12V
输入电流:不小于1A
存储参数:主存储区10000条记录,备份存储3200条,自动保存最新3200笔消费记录,数据掉电保存50年。
双LCD显示:显示4×8简繁汉字。
蜂鸣器声提示交易状态。
温度参数:工作温度-20℃-45℃贮运温度:-40℃-70℃
相对湿度:工作湿度20-90() 贮运湿度:20-90()
大气压:86-106Kpa
黑白名单识别速度:黑名单数量大于100万,识别速度小于0.05秒。
组网参数:网络挂机数量小于127台、最大距离小于1200米。
感应距离和射频参数:感应距离2.5-15(cm),频率13.56MHz,识别速度小于0.5秒。
2.餐厅消费
与食堂消费相同。
3.超市消费
与餐厅消费相同。
4.洗衣机收费
集中式读卡节约投资成本。
刷卡控制洗衣机的电源开关,感应式节水龙头合理计量。
可与CCU共用控制器。
低压交流电保证人身安全。
采用密封防水水阀和线路。
5.热水使用收费
集中式读卡节约投资成本。
感应式节水龙头合理计量。
可与CCU共用控制器。
低压交流电保证人身安全。
采用密封防水水阀和线路。
6.校园班车收费
消费终端脱机使用,车载机的方式,由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7.水电空调收费
用水管理子系统简介
集中式读卡节约投资成本
感应式节水龙头合理计量
可与CCU共用控制器
低压交流电保证人身安全
采用密封防水水阀和线路
用电管理子系统介绍
电控主机数量不限
集中式控电柜监控
代扣代缴方式扣款
任意比例分摊电费
可按房间专款专用
支持用卡脱网加款
8.停车场监控收费系统
概述
世界上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无一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停车场的智能化建设也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由于交通设施的增加造成的交通拥挤甚至混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这种不便迫使人们去寻找高技术的有效手段去化解这一种不便。智能化的停车场便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的高技术产物。
在停车场设立一套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大楼附近乱停乱放车辆造成的交通混乱,同时也能免去车主停车时车辆被盗的担心,提高了对车辆的管理效率。另外,从技术面讲,具有开放性特点,很容易与其他系统接口组成功能更强大的综合系统,顺应系统管理综合方式的要求。
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感应式IC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用于停车场的收费管理和车辆控制,可实现长期停车(月租)、临时停车(时租)、对外服务以及客人停车服务,并可实现出入车辆图像对比功能。
系统设计
功能概述:
使用方便快捷。
系统灵敏可靠。
设备安全耐用。
能准确地区分自有车辆、外来车辆和特殊车辆。
即时收取停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增加收入。
提前收取长期客户的停车费。
防止拒缴停车费事件发生。
防止收费人员,和乱收费。
自动化设计,车辆出入快速,提高档次和效率提供优质、安全、自动的泊车服务。
节约管理人员的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系统特点
智能卡具有防水、防磁、防静电、无磨损、信息贮存量大、高保密度、一卡多用等特点。
智能卡操作刷卡无需接触,操作更为方便。
全中文菜单式操作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完善的财务管理功能,自动形成各种报表。
滚动式LED中文电子显示屏提示,使用户和管理者一目了然。
独特的车牌号录入、显示系统,大大提高停车场防盗措施。
车辆入、出全智能逻辑自锁控制系统,严密控制持卡者进、出场的行为,符合“一卡一车”的要求。
具有防抬杆、全卸荷、光电控制、带准确平衡系统的高品质挡车道闸。
高可靠性和适应性的数字式车辆检测系统。
压力电波和地感双重防砸车装置可保证车辆在闸杆下停留,闸杆不会落下,或即使杆轻碰到车辆道闸也会停止动作并自动启杆。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总的思想是一卡一车、凭卡进出、现场可无人看管,完全智能化,管理人员可以在车场环境外的任意固定地点对于车场执行完全控制权,完成各种统计、监视、报警、引导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并可以为业主提供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气息。
收费体制
在收费体制方面,依据《广州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着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的设计思想,用户可以自由设置收费标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按月租用:有效期内无限次出入。
临时停车:按停车时段或停车小时数收费。
图像识别
系统说明
图像识别系统是将世界上最新一代的车辆综合识别技术(IC卡+图像识别)引入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并形成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控制为核心的一体化高科技产品,具有高效、准确、安全、可靠的技术性,它的出现令停车场管理系统更有效地杜绝了偷车、盗车现象,使停车场管理者和使用者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本系统彩色摄像机安装在进出道口,车辆进场刷卡时,摄下车辆图像,经电脑处理,将车主所持卡的信息一并存入电脑数据库。当车辆出场时,摄像系统再次工作,摄下出场车辆,调出进场时的图像,同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确认,有效防止车辆被盗。电脑屏幕实时显示每条车道进出的情况,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视进出的状况,此系统为目前最先进水平。常驻车、月保车、临时车进出场图像均有保存,以备查询时所用。
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高清晰度带背景光补偿摄像机、广角自动光圈镜头、防护罩、室外支架、聚光灯、视频捕获卡、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镜头采用自动光圈,便于图像信号自动调节图像的亮度,广角型是为了扩大摄像的范围。聚光灯用在当环境光线太暗时,提供摄像照明用。视频捕捉卡具有图像抓拍,图像压缩存档。
本图像识别系统配合本公司感应式IC卡停车场电脑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停车场管理体系,全套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包括岗亭管理电脑、CCD摄像头、视频捕获卡和聚光灯。CCD摄像头摄入进场车辆,经电脑及图像处理软件加以编制,并传输到管理中心服务器储存起来。车辆出场时,读出IC卡的卡号,在显示器上调出入场车辆的图像和出口CCD摄入的图像进行对比,经判断一致时,给予放行。
主要功能
提高效率:减少车型及车牌的识别和读写时间,提高车辆出入的车流速度。
防止盗车:图像对比与IC卡配合使用,彻底达到防盗车的目的。
防止资金流失:进出图像存档,杜绝了谎报免费车辆。
一卡一车:严密控制持卡者进出停车场的行为,符合“一卡一车”。
闸控方式
打卡即行
进场:月租卡、临时卡、员工卡刷卡自动抬闸。
出场:月租卡、员工卡刷卡自动抬闸,临时卡刷卡经保安确认后放行。
说明:可针对卡类型进行设置。
打卡放行
进场:月租卡、临时卡、员工卡刷卡自动抬闸。
出场:月租卡、临时卡、员工卡刷卡经保安确认后放行。
说明:可针对卡类型进行设置。
抬闸方式
遥控器
手动按钮
电脑:管理软件提供快捷键
9.身份识别
IC卡内存储了持卡人的个人资料,只需刷卡即可读出持卡人的个人信息,或从数据库中调出照片信息与持卡人进行比较,可杜决假冒现象的产生。
10.教务教学管理
采用统一协议接入
统一共享中心数据
集中代扣代缴模式
分机采用透明接口
11.考勤信息管理
系统功能:
考勤设置:根据不同情况设置考勤时间、班次等。
考勤记录:记录考勤人、考勤时间等信息。
信息提示:通过液晶显示或声音提示时间、日期、读卡信息。
统计管理:自动统计考勤情况,并生成报表。
人事信息管理:记录生成人事信息档案并提供查询。
12.图书馆管理系统
采用统一协议接入:统一共享中心数据。
集中代扣代缴模式:分机采用透明接口。
IC卡借书,取代原条码借书证。
13.医院就诊管理系统
挂号按身份刷卡收费兼容刷卡、现金直接访问中心库。
14.门禁出入管理系统
Ic卡门禁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方便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增强了内部保安。
主要功能:
身份识别:判别持卡者是否有进入该门的权限。
信息记录:记录每一次出入人员的相关资料及出入时间。
实时监控:对每一个联机在线的门的当前状态进行监控。
统计管理:提供管理所需的统计报表。
特殊情况报警:强行闯入时,系统进行报警与报警系统联动。
15.学生注册管理系统
通过银行划帐方式缴纳学杂费,可较少人力资源成本。
16.机房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
有人值守式、门禁式。
集中式读卡节约成本。
用软件进行底层监控,自动识别普通上机、校园网、互联网类型。
分类型、分时段计费,软锁死保护用户数据。
兼容现金和卡片收费。
四、系统设计特点
1.人、一卡、一户、一库,帐户公共数据集中管理、全局共享(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一卡通)。
2.完全架构在校园网、企业网上,具有金融级安全性。
3.与银行形成专线连接,实现银行卡――校园卡实时转帐。
4.实现商务消费、身份识别两种功能的统一、同步管理。
5.系统具有伸缩式、开放式、分布式的特色,扩展性强。
6.提供丰富而规范的引入、引出接口、方便二次开发。
7.系统软件具体有统一的操作平台、界面风格、使用方便、美观大方。
8.与当今信息业、金融业标准化、自助化的潮流相吻合。
系统性分析
一、真正的一卡通
由于该系统中公用和敏感数据采用了大机集中模式,由大学城统一维护和管理,全局共享,同时各子系统又相应独立,真正达到了大学城统一管理又不管死的目的,这种方式是一卡多用(把卡片分别在各子系统中注册)所达到的,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一卡通。它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子系统可以是纯消费/纯管理/消费与管理混合类型的,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一卡通子系统。
二、功能性
该系统功能强大,由于采用安全性、可靠性、效率较强的中心服务器,所以能够带的负载较大,CCU的数量、子系统的数量都不受限制,可以达到较好的扩展性。
消费部分的POS机可以分为售饭机、收款机、水控机、电控机、以太网POS机等,虽然收费方式不同,但都可以统一设定为商务交易的流水帐。
三、安全性
该系统较好地考虑了安全性,下面我们对安全性重点展开介绍:
1.网络安全
系统的骨干平台采用CAN技术,在端口上与校园网的其他网段分离,采用CCU与中心之外的各应用子系统相分离,子系统服务器配置双网卡实现物理上的分离,都使系统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
2.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Windows 2000 Server可以使系统有效配置达到美国国防部安全标准C2级。ORACLE数据库平台被广大金融、证券、邮电业务处理系统所采用,其安全性可靠性达到美国国防部安全标准C2级。
3.数据传输安全
对于在网络上的TCP/IP通讯,我们采用直接Socket底层编程,签名信道,在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都采用数字签名,保证不被更改,加密方法更关键的是,我们对数据传输与存储环节中的加密算法所使用的密钥和关键的加密算法实行了硬件安全措施,这些密钥和关键加密算法全部存放在CCU中,其上的数据是随机打乱存放的,具有防破译自毁开关,从而保证了金额数据在网上的安全性,也能保证与银行信用卡业务系统的紧密联接。
4.卡片安全
在射频卡中,有一个由卡片生产厂家保证没有重复的32位的掩模唯一序列号,利用此序列号我们设置了卡片“一卡一扇一密”加密机制,每一张卡的读写密码都不同,从而任何一张卡被破译都不会影响到其它卡片。
5.持卡人利益的保证
杜绝恶性透支
挂失实时生效
实时更新黑名单
密码限额, 大额消费启用个人密码
脱机消费限额
当卡片脱机消费时,分别采用不同的限额来启用个人密码、禁止消费,从而使丢失但来不及挂失的卡造成的损失最小。
人密码保密:在系统上操作员看不到持卡人的个人密码,保障了持卡人的权利。
6.日志审计
对每一笔系统操作都留有日志备查,按照功能的重要性分为不同的级别权限,使用不同的密码、卡片来控制操作权限。
四、可靠性
从所提出的系统方案来说,较好地考虑了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备份措施,系统在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它部分,比如:
1.双机热备份:中心服务器部分采用双机热备份及磁盘阵列,可以在系统故障情况下做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2.异地备份
3.备用线路:由于采用标准化的网络方案,可以在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考虑备用线路方案。
4.故障无关性:CCU之间互相独立,一个CCU出现问题时不影响其他CCU。
5.脱机:当网络出现故障时,POS机可以脱机工作,卡内存有余额可以脱机使用。
6.自动对帐:各环节均采用流水号自动对帐,不错帐。
7.宽松读头:采用宽松放入式读卡头,保证可靠读写。
8.防雷:网点间的干线采用校园免受雷击破坏。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3
Abstract: Saving-type of campus plan and design adopts campus plan theory, campus ecological plan theory, planning theory, road traffic, state energy saving policy and norm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to conduct reasonable design to campus construction functional layout, landscaping greening and electricity,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faciliti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 saving energy and investments and cost.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规划;设计;生态优先;校园环境
Key words: saving type;campus plan;design;ecological priority;campus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52-01
1合理的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避免相互干扰。因此功能分区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①必须有利于学生生活和休息,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人居环境;②必须有利于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③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目前高校校园的功能分区主要有行政办公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产科研区、校前区等。
2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网络
美国学者卡洛斯(Carlos)对大学校园中的交通规划提出“可达性”和“机动性”,阐述大学校园怎样鼓励一种从小汽车交通到其它交通,尤其是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的转变。Rodney提出为减少对校园环境的损害,应强调发展自行车友好型的交通政策。
道路是校园交通的重要载体,是校园规划的骨架,也是师生们日常行为方式的重要限定,校园的道路承担着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根据道路在校园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以分为:
①校园主干道:指连接校门的道路;②校园支道:指校园内各功能区之间的道路,直接连接各类建筑和公共设施等;③专用道路:专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步行林荫道等。节约型校园的道路交通应体现合理化、生态化、规范化。
2.1 高通达性原则校园道路建设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和师生出行,道路网络的高通达性是节约型校园道路建设的最重要指标。高通达性主要表现在道路是否形成网路,能否快捷地达到目的地。道路是否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通行能力。顺畅的道路网络是保证师生出行便利,畅通校园物质流通的前提。
2.2 就近出行原则交通运输污染源所带来的环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保证交通方便的前提下,校园道路系统应尽量减轻交通压力,鼓励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稍远距离有偿使用校内公用交通设施,如电瓶车。校园内主要车行干道限速行驶,对教学区内、生活区内等特殊地段采取限制机动车驶入的措施等。
2.3 生态功能原则校园道路四通八达,是校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实现其交通功能的同时,如果合理进行道路绿化设计,还能实现道路的生态功能。由于大多数绿色植物都有吸收、吸附污染物的功能,绿色植物对减轻校园环境污染作用较大。
因此,在校园道路的两旁进行合理的道路绿化,充分考虑所选的植物种类,合理安排空间格局,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4 合理规划停车场作为校园交通系统,停车场的合理规划同样显得很重要。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远,教职工坐班车或自驾车上下班。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行政办公区或对外联系较多的后勤服务区,应安排一定规模的集中或分散的停车场,解决学校班车、部分社会车辆和教职工车辆的停放。至于停车位的数量,要对单位公车、教职工私家车辆和社会车辆进行摸底确定,设计规范中关于停车位的系数指标显然只适合计算社会车辆的台数。除了考虑机动车辆的停放外,自行车的存放也必须考虑,如在学生公寓的底层、教学楼的底层或地下室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库,既方便学生使用,又便于集中管理。
3生态优先的的校园环境
3.1 校园的环境设计应与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同步成功的校园环境实例表明,环境设计应在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时同步进行,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由于传统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大多是在校园规划与建筑方案确定之后再进行的。这样的设计往往局限于一种单纯的绿化配置或造园设计,不仅不能完全达到造就整个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而且很有可能会将原基地中的山坡推平、水塘填没、树木砍伐,各种自然景观资源被破坏殆尽。因此,在规划建筑设计阶段的同时将环境设计结合考虑,通过对校园自然环境、建筑形体、立面造型、广场布置、人车交通流线组织、绿化配置、屋顶、地面的铺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使校园环境的设计工作深化、细化和具体化。
3.2 校园环境应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校园所在地自然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资源。自然的山景、水景是校园环境营造中最宝贵的财富。自然的山水之景以其不可再生的独特性吸引着人们亲近自然。巧妙利用原有的水系和自然的山体,保留原有的树林植被,让校园依山水而构图,保持校园对大自然的亲和性,满足师生回归自然的需求。避免过多的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工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建筑设计 学校设计 学校规划
一、引言
学校的布局、选址及学校内部功能流线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管理与使用,影响到学生的安全与身心健康,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率密切相关,也影响到学校的基建投资及日常管理工作的开支。因此,必须重视学校的规划和设计。
二、学校规划要点
(一)良好的环境,是选择校址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学习主要是以视觉、听觉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因此,学校必须有安静的环境,才能保证正常授课。影响学校安静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城市交通噪声、火车噪声、飞机噪声、工厂噪声及社会噪声等。
1.城市交通噪声。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社会活动日益闭繁,近代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各种车辆日益增多,尽管我国城市汽车数量按人口平均较国际上若于城市相比还比较低,但从我国八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噪声实测数据观察,交通噪声L10都在80分贝以上。其平均值L s0也达到60-70分贝。在郊区、县镇的街道,由于以拖拉机运输,其噪声也较高。交通噪声对学校的影响甚大,甚至达到教师无法讲课的程度。
2.工厂噪声。一些大型工厂在厂区内散发大量生产噪声,而建有学校的生活区距离厂区较远。一般受干扰较小,但一些街道的小厂多系因陋就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并无减噪措施使处于街道小厂附近的学校常年受其干扰。以上各种噪声,都给城市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当然也给学校带来危害。因此,在选址时,必须避开城市交通噪声等噪声源,选择较为安静的环境作为学校的校址。
3.周围环境要卫生。校园内应有阳光的照射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要避开空气污染源,使学校处于卫生的环境之小。当在旧市区内新辟校址时,必须注意不应将学校选择在高层建筑的缝隙之中,它不仅地段形状极不规整、利用率低,而且教学用房的采光、通风也均受到影响,同时来自周围建筑物的噪声、气味等部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学校用地内部应具备的条件
(一)学校用地应平坦干燥、有能排除校园内雨水所必需的坡度。地质条件好,有较高的耐压强度适于建造房屋。
(二)当学校地段为丘陵坡地时,在该地段内能布置出有最佳朝向及良好日照(每日宜有三小时的日照)条件的教学用房,在本地段内尚应有较为平坦部分作为体育活动场地,若地段的地势较为复杂,应进行适当改造,而适于学校建校的需要。因此要结合地形地势,合理地进行改造和利用,合理地安排教学用房、体育场地及生物园地的位置。使之形成丰富多变的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
三、项目实例应用
始阳镇第一小学校项目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项目用地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约215米,东西方向长约132米。项目用地被南侧规划16米城镇道路分隔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地块,北面地块较大,适合布置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单体建筑,南侧用地较小,适合布置其他辅助建筑。项目用地北侧为国道318线,北侧相邻用地为城镇已建低层居住建筑,同时有一高压电线穿过项目北端。用地西侧为已建城镇道路,东侧用地为某物流基地,南侧规划有城镇主要道路,南侧相邻用地为某物流公司用地。
图1 学校效果图
项目由A,B,C三个地块组成,其中,A、B地块为相邻地块,C地块与其隔街相望。
(1)A地块:本地块由1栋教学综合楼,1栋学生食堂,大门,1栋学生宿舍,250米跑道及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组成。本地块用地面积:21295.89m2,总建筑面积:8664.72m2。
(2)B地块:本地块由1栋幼儿园及活动场地组成,本地块用地面积:2308.62 m2, 总建筑面积:1075.65 m2。本次工程设计不包含幼儿园单体设计,幼儿园场地及相关设施为本本次设计范围。
(3)本地块由1栋教师周转房及停车场地组成,本地块用地面积:2558.41 m2, 总建筑面积:1582.7 m2。
四、学校功能交通组织设计
本次设计为始阳镇第一小学校项目,其中幼儿园单体建筑甲方已委托其它设计机构完成了施工图设计,不属于本次设计范围,但需要与本次总图校园规划重新调整其用地范围。
用地整体呈北偏东约13°的长方形,本次设计将教学,实验,办公整合为一栋三层E型建筑,布置于用地东侧中北部,远离西侧道路上物流车辆的噪音污染及北部高压电线及居住建筑后院污物的影响,获得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将运动场地与教学综合楼平行布置于用地西侧中北部,可从城镇道路上获得相对开阔的学校建筑空间环境,将小学形象主入口布置于用地西侧道路南端,与教学楼报告厅形成对景关系,同时获得一定的纵深尺度,能形成校园入口的仪式感。学生食堂与学生宿舍呈东西向平行布置于用地东侧南部,与教学楼联系紧密,又能在南侧道路上形成后勤出入口,幼儿园单独设置于用地西侧中南部,在南侧规划道路上设置幼儿园主入口,东侧又与小学食堂联系紧密,可以提高食堂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重复建设。隔街相望的长条形小地块布置教师周转房和停车场地,与学校教学空间及后勤空间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地面停车位既可为小学服务又可以为幼儿园服务。
五、结语
鉴于合理的学校规划设计对于师生学习生活具有直接关系,文章分析了学校规划设计要点;结合始阳镇第一小学校设计实例,基于学校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到该学校项目设计中,总结出学校设计思路,为同行提供可参考实例。
参考文献: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一、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人流增多,人车混杂。近几年来高校人数和车辆迅速增加对高校交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校扩招以来,高校人数迅速增加,截止2012年据教育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统计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已达到近7480多万人,相比1999的在校学生数增加了120倍。同时,随着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提升,高校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来往人员频繁,人员的增加必然增加车辆的使用,而面对庞大的交通量校园内的交通设施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因而校园内经常发生交通阻塞也就司空见惯了,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期,道路拥挤不堪,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校园交通管理水平底下。高校内日益凸显的人、车、路三者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园交通管理水平低。一方面,一直以来,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就处于学校管理的边缘,大部分安保工作集中在行政楼、教学区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等地而针对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校园内交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和管理人员对校园内交通的监督不到位,使得校园内交通出现混乱的状况。另外,许多高校校园内道路规划存在缺陷特别是老校区,由于当初建校是没充分考虑,使得校园内道路狭窄崎岖,随着高校的发展人流与车流的增加,原有的校园道路规划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加之校园内交通标识、标志少,不明确,甚至有些高校没有交通标志牌,或者有标志牌却无人管理等现象。总之,校园交通管理显得杂乱而无章法。
(三)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从最近几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交通事故不难看出,高校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交通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在校外,而校园内交通事故相对较少,容易造成大部分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产生误区,即即便是不遵循交通规则校园内不会发生交通安生事故。因此,在高校内乱停车辆、随意行驶以及乱走路等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时候也很少提到校园交通安全,由此可见,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校园交通安全在法律上存在盲区。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全国性立法处于基本空白状态,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彻底回应了当下校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其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取得使用许可,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明显排除了高校校车及校园交通适用《条例》的可能,虽然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或《规定》,但是高校校园制定的《办法》或《规定》不具有普适性,仅适用于本校校园,也缺乏权威性。对于规范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完善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能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
校园交通如同是校园的神经网络,它不仅承载着方便校园内交通和沟通校园各功能区的使命,也是校内师生交流、生活的拓展空间。上述校园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影响到校园内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更威胁到校园内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就显得刻不容缓。
二、高校校园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一)交通需求管理
关于校园交通的需求管理,其目的是降低校园交通的需求,保证交通需求小于交通供给。通过一定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需求,同时提倡其他方式减少停车面积以缓解校园交通压力,改善校园交通拥堵的现状,确保校园宁静。
1、鼓励步行的策略
学校应鼓励和提倡学生步行,对于积极参与步行策略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一方面减少了学生自行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减少了校内停车面积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必要的机动车辆增加了停放面积。这样的做法为控制交通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2、机动车控制策略
(1)校外机动车采用通行证和收费策略。对机动车采用通行证策略,有通行证的车方能进入学校。此外,对于进入学校的外来车辆进行停车收费策略,停车收费按小时计算,如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等高校就采用上述两种策略以控制外来车辆的进入。这样既能有效减少个体停车的时间,又能使校园车位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车的需求。
(2)校内机动车采用收费策略。对于教职员工的机动车仍然采用收费策略,停车按小时收费,通过提高教职员工的通行成本,以降低其大量使用机动车的比率。同时应鼓励老师在上下班时间乘坐校车,减少来自学校内部的交通需求。这样既能减少教职员工的通行费用,增加学校机动车停车场的面积,又能为外来车辆提供更多的停车空间,降低校园交通需求。
(3)鼓励共同乘车策略。对于目的地相同或路线大体一致的教职工,可鼓励他们采用合乘一辆汽车往返校园的策略。教职员工可以约定时间在具体的地点等候,然后一同往返。这不仅减少了个体机动车的数量,降低了教职员工出行的交通成本,降低了车位需求,同时还增进了教职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二)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人车流多、道路狭窄以及路况不熟等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增强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对防治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校园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或者交通组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向全校教职员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安全宣传月、道路交通安全建议征集、交通安全管理岗位体验等方式提高大家对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程度,潜移默化的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之中,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对在校园内不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例如在机动车道上追逐打闹,或者进行体育或其他娱乐活动的行为要积极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失去扩散的土壤。
2、定期对校园内车辆驾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驾驶能力和安全意识,敦促他们在校园内文明行车,按规定车,定期对其所驾驶的车辆进行检修,确保车况的安全,时刻保持校园交通安全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定期对校园交通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与教育。校园交通管理处于校园管理的边缘地带,校园交通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业务能力也相对较低,而交通管理人员对校园交通保持顺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对校园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校园交通系统
由于很多高校特别是老校区在期初建设的时候只对教学楼、行政办公楼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宿舍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对校园内交通设施建设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后来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校园内人、车、路的矛盾就越显突出。因而,完善校园内交通基础建设和合理规划校园交通系统也就迫在眉睫。
1、大学校园中,由于自行车经济实用的性质,被众多大学生作为校园交通的首选通行工具,大学校园中的自行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校园中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因而校园交通规划中,必须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三个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在这里可借鉴城市交通设计的手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人车共处”设计手法。“人车共处”是基于一种人、车、环境和谐的氛围,要同时满足车行便捷和人行安全两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对路面进行区域划分,像城市交通设计中,有专用的公交车道、人行道、货车道等。“人车共处”的好处是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行人等各自出行的需求,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模式,真正实现了以上三元素的和谐并存。此外,根据校园交通的特殊性,还可采用“步行者优先”设计手法,是指在人车共存的情况下,对机动车辆进行限制,让行人先通行。这种形式适用于校园的特殊功能区,比如学生住宿区,在学生住宿区经常会有机动车出入,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出入,对其限制又有别于“人车共处”的设计理念。
2、在进行校园交通系统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校园内交通的特殊性。上下课是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时期,而且人流、车流的流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流向单一性。通常,高校校园的学生生活区设在教学区的左、右侧或后部,而不是前部,学生是从教学区的左、右侧或后部进出。在短时间内,由几千学生乃至万余名学生形成的集中人流,每天有4至6次往返于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可见,做好集中人流的疏导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最好设置多条通道,以分散人流,保证安全。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校内主要干道交叉口,每天上下班(学)时间自行车的交通流量,每分钟已超过100辆,路面上十分拥挤、不安全。这是1994年的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的情况更为严重。
在校园交通组织规划中还应考虑另一个重要的机动车群体,即生活和后勤的货运车辆,这是校园交通组织规划中不能排除的因素。应单独为生活、后勤的货运车辆开设出入口,出入口的选择最好是人流量和车流量少的那一侧。此外,货运车辆的进出路线应尽量避开教学中心区和学生生活区。
3、完善校园内交通标识。很多校园内交通标识、标志少,不明确,有些高校甚至没有交通标志牌,因此要完善校园交通标示、减速带、警示灯等,规范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达到交通无盲区。维护校园交通道路特别是路况不佳的老校区,根据现有情况提出整改方案,补休路面和基础设施,使路面无大坑洼现象满足校园交通安全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校园交通安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水平对保障校园交通安全,维护校园交通顺畅有着重要的作用。
1、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对主体进行校园交通安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完善校园交通安全制度,认真落实校园交通管理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和谁管理谁负责。此外要引进现代交通高科技设备,时时对校园交通进行监控和管理。例如引进门禁系统统计进出校园车辆,控制校园内车辆的数量防治因进校车辆过多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安装电子监视设备,对校园交通进行远程监控等。
2、全校统筹合理安排上下课时间,分散交通人流高峰。由于高校内的上下课时间比较集中,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人流与车流,无疑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全校可以分时分段安排上课和下课,使上下课时间有序错开,避免大量人流拥堵道路,实现人流高峰在时间上的分流,因此,合理分配人流是解决校园交通安全的最优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一些干道上设置相应的标志以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通行达到空间上的分流。
三、结束语
高校校园是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力宝库,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然而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却时刻威胁着校园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升入调查要就排查影响本校存在的校园交通隐患,切实提高校园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章群 边里慧. 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软科学.2011(7)
校内停车场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智慧校园;BIM技术;管理系统;大数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26
0 引言
“智慧校园”是校园大数据下的必然结果,它的智慧体现在智慧的学习环境、智慧的学生管理、智慧的生活方式等,体现在自动监控学校安全;智能的签到、考勤系统;无人监管的智能图书借阅系统;智能化管理办公设备、仪器。总之,就是开发一个智能化的校园运行、维护管理协作系统,有效的使校园可以智能、环保、稳定、安全等运行,并且共享校园大数据,实现更合理、更准确、更全面的只能校园管理系统,从而提高校园的各职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校园管理经济成本。以BIM应用技术为载体构建整体数据共享平台,能够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应用,并充分结合在有机管理的校园建筑和结构系统的信息数据,实现快速查询,统筹管理,降低校园管理难点,降低管理的经济成本[2]。
1 BIM技术与智慧校园管理
根据智慧校园中建(构)筑物自身的管理规则,结合BIM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现实的对象实现管理计划。智慧校园集成BIM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对每一个R到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综合管理,科学分类,这样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管理方法,避免专业造成的碰撞、矛盾问题[3]。
2 智慧校园管理主要内容
智慧校园是指以大数据下的物联网为根本的智能化的校园教学、科研与生活相结合,以各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集成所有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教学、学习、安全管理与校园生活环境进行全面融为一体。实施步骤为将带有传感器的安装到学生教室、停车场、办公室等,形成共享的“物联网”,然后使用数据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物联网”和“软件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从而将科研工作、学生管理、生活与学习等和校园的基础设施的有效统一。
3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开发模式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以运营、维护管理为主要目的,结合BIM技术的优势,整合校园的数据实现共享,分析、统计、预测校园管理的数据及信息,进而为决策提供辅助管理依据,从而进行学校全面动态的管理。
3.1 系统设计、开发目标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智慧校园运营、维护管理系统以“智慧化”为核心,使用方便为宗旨,兼顾校园的所有管理、行政部门,将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目标简单总结如下:
(1)为了使学校大数据实现共享统一管理、应用,开发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
(2)建立三维空间数据服务与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微信、校内通等访问模式加大服务力度,增强三维现实服务种类,改变传统的学校综合管理的方式;
(3)建立智能监控网络,组建行动指令执行小分队,建立实时、快速反应高清视频监控设备;
(4)对学校供电设施、消防设施、运动设施等进行集中集成管理,形成高效、舒适的“智慧节能”系统;
(5)为了加强对实验设备、生活设备等有效、科学的管理,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的校存资产、设备管理系统。
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BIM技术校园主要基于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核心的维修管理系统,配置必要的设备联通局域网,开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生态、地理空间数据生态、资产高效管理生态、安全信息互操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创造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平台和集成数据共享环境;开发一个统一的、高标准化的安全体系、管理效率体制及有效的运行体质,保证运行、维护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3.3 系统各项功能
(1)三维可视化漫游。通过开发的系统使用户能直观、真实快捷以可视化漫游的方式查看学校内部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浏览,提取用户的兴趣点,并且结合VR可视技术,使得用户对学校管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建筑信息查询。建筑信息查询的分类管理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其他建筑等真实的呈现在三维视觉场景中。人们可以观看任何一个建(构)筑物的三维视觉场景,它可以展现出建(构)筑物的外观、材料、用途和其他相关信息,促进每个建筑实现可视化的应用、管理。
(3)资产管理查询。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带来资产管理的可视化,制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通过系统集成技术的可以无缝集成的三维模型与业务流程,资产统计、管理部门可以把握整个资产购买、修理、更换直至彻底报废的全过程,采购、使用和维护,一个统一的跟踪,增加校园设备的使用周期与效率,减少学校的资产管理与维护经济成本。
(4)遮挡工程查询。BIM应用技术将学校内部所有的遮挡工程都会以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的保真的现实出来,进而复杂工作简单化,提高遮挡工程的管理效率,更能解决图纸看不懂的困局。在现有三维数据模型中,直接可以提取现有的管道线路信息,如管道使用的材料、使用年限等。
4 结论
BIM技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是智慧校园的发展的前提,也是研究的核心所在。通过分析及总结发现:运营、维护系统需要对学校建筑、教学、运行设备等状态进行实时的信息查询、管理,为决策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的成本[4]。同时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概念性的框架,展现了系统实现的三维可视化漫游、建筑信息的查询、资产管理以及遮挡工程的查询等功能。在智慧校园大数据下,建立运营、维护管理系统数据库,对办公文档、资产清单、档案材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机管理,真正实现校园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BIM的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曹慧文.基于三维技术的电厂基建管理系统的开发[D].华化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