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规律;教学组织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创造性而教”已经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因此数学课程这一学科的设立很重要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教育教学相长性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对小学数学中“乘法运算及乘法口诀”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只是先让学生背熟乘法口诀,并不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授人以鱼的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知识的再造和探索。这种忽略会使得学生对教师和课本知识的依赖性增强,从根源上否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

2.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性,批量化的“工厂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小学大部分采用班级授课制,但是针对小学数学这一特殊学科,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不可行的。之所以说这一课程特殊,因为这一课程要求学生对知识自我探索、动手能力、团体讨论和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3.教学方法单一与运用得不灵活。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普遍只采用讲授法,很少有教师选择除此之外的别的教学方法。这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是极为不适用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演示、课后习题的练习与教师对知识的引导发现。这个阶段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不是特别强,需要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展示和演练。

3.在教学模式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被较多地采用。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经苏联凯洛夫等人加以改造后传入我国。我国的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调整,形成了“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与控制,减少了学生体验及实践的空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形成。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不能自觉地探索知识,更不可能奢谈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尊重教育教学相长的规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革新教学观念,不能只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智慧锦囊”,而应该是知识探求路上的指引者和陪伴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明白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求索知识。

在教学数学问题时,教师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在宏观上为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2.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学科特性及班级学生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实行分组教学和讨论。学生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针对那些智力偏高的学生,个别教学可以针对其智力水平,设计相对应难度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案,这不仅有利于精英的培养,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分组后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为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因此,教师的分组工作尤为关键,这要求教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

3.要确保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针对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当中,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远远不及对视觉信息的接受能力,如果只采用简单讲授法,是完成不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教学任务的。为此,教学方法应当调整和丰富化。对于年纪越小的学生,演示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该更频繁,讲授法适当配合使用。同时,教学方法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微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一;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创新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迈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课题。这里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激发人的创造本性为前提,以训练创造性思维为内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一项具体内容。新?lt;<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到数学教学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提高了估算教学在计算内容中的地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也无不体现了这一精神。以第五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节笔算乘法为例:复习准备题学生通过口算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诱发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学习热情.通过观察、探索明白笔算的计算法则。练的设计有基础练习,也有自选练习,还有思考练习。多维的思维设计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力的外部保障. 事物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创造潜能,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良性发展。 1. 坚持正确的“人才观”.  创造学认为,人人都有创造的欲望,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创造力.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持久。不轻易对学生说“不”,更不打击学生的每一个想法,让学生在尊重和鼓励的氛围中健康的发展。有个二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不能完成作业,家长提出让她留级.我坚信爱能感化和改变一个孩子,对她区别对待.别的同学做六题,她能做对一题我就给她打一个大大的100分.慢慢地她开始喜欢数学了,思维能力也随之增强. 2. 坚持教学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教学具有开放性。表现在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习题设计的开放性和师生交流的互动性。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左右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交流相对单一,思维方式也较单薄.开放性的课堂应该是民主、和谐的。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教第五册P24的第10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学校买了2副象棋和一个足球。一副象棋3元8角6分,一个足球13元5角8分.买足球比买象棋多用多少钱?我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上讲台的学生公布答案后即开始互相发问,台上的同学向台下的学生提问,台下学生也向台上的同学发问,也可以向老师询问.几番舌战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思维之活跃是备课前始料不及的.在练习方面,我经常设计半成品题目,给学生存有思维的空间。解题时,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多元性的练习,例如: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作业量方面,根据学生基础的程度,我让学生自由挑选作业,也可以自己编作业,受到学生的欢迎。  3.给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 好表现自己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共同点。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对发展他们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经常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相互间汇报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锤炼。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导、自己演,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 三.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活动,创新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孕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体现使活动本身更具创造性。 1. 小组学习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 开学伊始,我将班里的学生每3-4人编成一个学习小组。课堂里,经常组织小组竞赛活动。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互补作用,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大大增强,求异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第五册P25的第17题:先看一看前四个算式的乘积有什么规律,再按照规律把后五个算式的积填在(  )里。 99×1=99 99×2=198 99×3=297 99×4= 396 99×5=( ) 99×6=( ) 99×7=( ) 99×8=( ) 99×9= ( )   出示题目后,我要求小组讨论,然后演讲竞赛,看哪组的发言更精彩。有的说个位数字逐个减少,百位数字逐个增大,用这种方法可以填出后五个算式。我提出,如果不许用前面的题参照你有办法吗?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又发现:乘积十位上的数都是9,个位和百位上的数的和也是9,百位上的数比乘数小1。我又问还有别的办法吗?学生再讨论后又有新发现:用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99×5这样算:五九四十五中间和为九,即99×5=495。用这种方法很快计算出:99×6=594  99×7=693 99×8=792 99×9=891。看得出,学生为自己的发现欣喜不已。 2. 让实践活动伴随学生的思维过程。 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一个思维特点。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性原则的运用,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发展。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先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尝试购物并做好有关记录。课堂里,教师展示大量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秤一秤。系列的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对这两个重量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鼓励他们经常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求得创新。我在教乘、除法口算时,要求学生多背乘法口诀表。学生嫌枯燥、单调。有一次,我出示口算题3×2=问学生能想起哪句口诀?学生笑了笑,显然觉得太简单.我紧接着说:你能根据“二三得六”这句口诀编出18道口算题吗?学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沉思起来。当他们通过思考得出:300×2=600  300×200=60000 30×200=6000 600÷3=200 6000÷3000=2 ……等算式的时候,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既注重知识信息的传播,又不断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的教育事业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①《创新教育教学实践》 唐国庆 主编 ②《小学教学研究》2001、8 林春贤 ③《广东教学研究》2001、8 李祥宗 ④《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7 徐抵忠 ⑤《湖北教育》2001、17 艾学富 ⑥《广东教育》2001、9 潘镪英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3

摘要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动作技能的形成,其显著特点在于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动作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操作思维是指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活动。体育心理学指出,思维训练是当代体育教学中所应作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思维训练 体育教学

让学生“思维着去感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积极地思维,运用已了解和掌握的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动作的原理和要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使学生达到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发展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一、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能产生思维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优点,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前滚翻分腿起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的动作,然后就前滚翻分腿起的动作进行示范和讲解。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几次练习,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完成动作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结束时,不是站不起来,就是站起来两腿有弯曲。于是我就请学生思考和比较:前滚翻和前滚翻分腿起两个动作完成难易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结果学生发现:前滚翻时,人的身体重心起伏不大,而前滚翻分腿起,人的身体重心有较大的起伏,尤其是在结束姿势时,重心有较明显的提高。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智力与动作技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能力,才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设情境,激发创新,合作交流,大胆创新

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导语和情境,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开课后,教师恰如其分的导言或具有创意的情景引入,以及在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暗示,都会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教师“设疑”是学生“生疑”的有效方法,设疑贵在“巧”。首先,将“疑”设在重点和难点上,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有疑的问题上,可促使学生开拓思路,积极思考。因而,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时,要巧设“疑窦”,巧布“机关”,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挑战去学习和锻炼。从而发展学生智力,造就“生疑―质疑―释疑”的思维惯性,达到培养创新能力之效。在教学中,经常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由练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克服以往的“满堂灌”现象,切莫盲目强调所谓的“练习密度”。在重视身体训练之际,也要关注思维训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承受能力。

三、运用意念训练学生思维

意念思维训练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正确讲解及动作示范,学生在练习前或在练习后在头脑中默述动作的过程,而后进行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的这一特征,我们开展了有的放矢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在教武术太极拳这一项目时,教师正确讲解示范,并把动作要领编成口诀,利于学生掌握动作的要点。在教白鹤亮翅时,先编出:“一个西瓜胸前抱,一分为二上下带,沉肩坠肘护住腋,左脚前伸中间坐,犹如白鹤落枝头”。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在每个动作练习前,让学生默述动作两遍,而后进行练习。在练习完毕后请同学们继续复述动作要领以及自我练习感觉,存在问题进行自我分析,以使大脑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促使动作的完善与提高。在分阶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动作意念复述并进行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做出简明的提示,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由于在教学中采用了意念思维训练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打开眼界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让他们做起跑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发展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欣赏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教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和顺序,通过做课外作业的形式,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总之,“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情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质疑,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优化生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探索[M].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13.

[3] 马庆源."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潍坊中学.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4

一、重视运用教、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为发展学生思维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优势,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加强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又要注意采用科学探索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概念,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构建认知结构。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和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应注意把要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导入,充分运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画画、量量、摆摆、比比,并说说摆的结果和思维过程。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眼、耳、口、手、脑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让他们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抽象概括出这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的概念。比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分学具,由分后没有剩余到分后有剩余,通过学生动手摆,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既初步建立了“余数”概念,又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着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进行数量关系逆思考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逆思考能力;通过对应用题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应用题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在题中条件之间建立多种不同联系的能力和从问题出发推向多种不同的条件组合的能力。

1.创设直观情境,丰富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应用题中的有关题型、概念、术语理解有困难,教学时采取实物直观、学具操作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环境中,这样,既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又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应用题:胜利小学617人,其中男生312人,女生多少人?我从本班学生的组成入手,组织以下活动:先请男生站起来,再请女生站起来,之后请大家看一看是否还有其他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全班学生人数是由男生和女生两部分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活动中的三个相关数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儿童学习应用题,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缺乏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运用“一题多问”或“一题多解”及逆向题的解答和归类对比,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则以提高学生灵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一题多变”:①学校栽杨树8棵,栽松树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②学校要栽12棵树,其中杨树8棵,其余是松树,松树多少棵?③学校要栽一些树,已经栽了8棵,还剩4棵没栽,学校要栽多少棵树?④学校要栽12棵树,已经栽完4棵,再栽多少棵才能全部栽完?

通过这样的题型,多种变换,逐步引深地辨析,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深化,并能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归类对比练习,引导学生从大量不同形式的同类题中,抽象概括出共同的属性进而形成规律,再从规律上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精心设计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设障立疑,使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在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已把基础知识都学到手,变式题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为了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在每节课的最后,可增设一个“发展”的环节。拿出带有发展性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类比与推理,从各方面独创性地运用知识,发现新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完8的乘法口诀时,在“发展”的环节中,给学生9×1,9×2,9×3,9×4,9×5,9×6,9×7,9×8,9×9几道题,学生在已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很快就得出了9的乘法口决,收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5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

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脑已经发育成熟,考虑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判断力,能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掌握基本的抽象概念,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辩证思维也初步形成。小学高年级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青春期的躁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的同时,对事物的观念也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往往抱着批判的想法去对待事物,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自我约束力,难免会产生一些叛逆的思想。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表现出思维的初步形成及尚未成型等特征。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数学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素材。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不够,对事物的感知还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但是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把握得比较清楚。为了使小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课堂知识,数学教学的内容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同时与相应的数学知识点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贴近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还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师通常会通过画图、事物展示、动手制作学具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比如,“一家建筑公司要修筑一座大桥,当修筑完成了工程的3/4以后,距离大桥的中点有15米,请问大桥的总长度是多少?”在讲解这类题目的时候,仅仅通过语言的解释,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直接用一条直线代表一座大桥,已知大桥的3/4处与1/2处相距为15米,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两点之间的间隔是3/4-1/2个大桥的长度,也就是1/4,所以最终大桥的长度为:15÷1/4=60(米)。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法。

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多以强行灌输为主,教师将概念、知识点硬塞给学生,督促他们花大量的精力去记忆,学生每天记笔记、记知识点……长此以往,只会磨灭小学生学习的激情,导致他们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长久的发展。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要想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从小抓起。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了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正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传统的手工生产被蒸汽生产取代,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变革;正是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减少了运输商运输所消耗的成本,内燃机得以广泛利用,促进了社会变革;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产生,才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需要的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敢于质疑,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促进社会转型的有效手段。创造性思维是做出创新型作品的基石,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四、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一)引导小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果遵循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教学模式,那么课堂就会变成了灌输知识的场所,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一个问题提出以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要给学生渗透一种思想,标准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很多题目往往是多解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有一道例题是这样的:“六年级三班有30名女生,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3,请问,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提供的答案解法是:30×2/3+30=50(名)。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解法?有学生就会问能不能这样做:30×(1+2/3)=50(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那么一道题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且都正确的解答方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还形成了提出疑问,大胆创新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创2017年7月新思维的培养。提出疑问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也不可忽视。在引导学生提问的同时,教师要掌握自己的课堂节奏,不要被学生带着走,使整节课都变成了提问,这样不仅会耽误教学计划的执行,无法完成授课目标,还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要想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多提问,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如果一个班级的数学教师过于严肃,课堂氛围紧张,就使得学生大气都不敢喘,即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也会由于畏惧教师的威严而放弃提问。尽管教师管教严厉有利于维持课堂的秩序,但这样严肃的氛围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学生更好地成长。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身心特点都有着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如果教师总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去教育学生,往往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以幽默的、轻松的教学方式上课,有助于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感染自己的学生。其次,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用自己的幽默风格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百分率问题时,关于鸡的存活率的时候,要是直接提问养殖场有多少鸡存活下来,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妨换个方式,可以讲一段故事,如“我家养了一只肥肥的老母鸡,有一天它孵出了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宝宝,但是可怕的是,隔壁住着一只黄鼠狼,有一天黄鼠狼突然闯进了鸡舍,带走了很多只小鸡,那么存活小鸡的百分率就是剩下的小鸡占总只数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通用的公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丰富课堂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多彩的课堂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趣味小知识,比如,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我们背的乘法口诀表也被称为“九九歌”之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如孔子所说:“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教师要抛弃那种以师为尊的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不妨换个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教师是如何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让教师换个角度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同时也让学生转换思维,让其体会知识和概念的创造、传播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讲好一堂课往往会去翻阅大量的资料或者去请教他人,这样就会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效率,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要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师生互换角色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四)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解释时要有所保留,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只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留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给他们,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巧问一些问题,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数学教学而言,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创造过程,结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比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7/8这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扩大3倍会产生什么结果?”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通常会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商仍然不变。那么接着继续进行提问:“7/8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结果是什么样的?5/6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结果会是什么?”同时还注意把什么除外,通过他们自己的验证他们就会发现结果都是不变,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了这一结论是如何产生的,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记住了结论。同时,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方面来说,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他们之间的交流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有成效。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有了比较才会有进步,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这种方式不同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中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合作学习小组之间通过相互比较产生一定的竞争,在压力下,学生往往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为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很多教育工作者以试卷的评分来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这个创新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尝试,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数学这门严谨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辩证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引导、鼓励为主,激励学生活跃思维,大胆创新,渐渐形成创新思维。

作者:宋国仕 单位: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

参考文献:

[1]万春蕾,肖依.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8):45-46.

[2]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78-79.

[3]杨祥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2):76-77.

[4]徐灿.觉则思,思则创: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7(3):12-1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情景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形式之一,情境创设有多种形式如:故事情境、比赛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

例如:创设童话情境,把数学学习变成童话角色扮演:

【案例】《可爱的小青蛙》

本课是一节巩固2、3、5乘法口诀的复习课,大量的口算练习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将书上干瘪瘪的教学内容连一连创设为有趣的童话情境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在边听故事边解决问题,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小蝌蚪找妈妈:星期六,小明到河边捉了许多小蝌蚪,回家后妈妈告诉他:小蝌蚪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所以小明就把蝌蚪放回了河里,可是这时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怎么办?你能帮帮它吗?

〔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疑,让学生怀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帮助小蝌蚪,积极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这时学生们非常乐意,会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大为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那怎样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呢?

1.激发学生合作欲望,使合作有目标有动力。

2.培养学生交流习惯,在小组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使思维更明晰。

三、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自主探索的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所以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呢?

【案例】《一个星期有几天》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我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9句,因为前面学的2至6的乘法口诀都有9句。

师:非常好。是9句。你能编制7的乘法口诀吗?

生:能。(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生1:(不会编)师就引导说,7的乘法口诀中,一定有7,根据6的口诀,找出一个有关七的口诀(六七四十二)在想想以前学的口诀中,还能找到7的口诀吗?

生2:我从2至6的乘法口诀中找出了七的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师:还有七的口诀吗?可以根据6的口诀之间的规律,想一想?

生3:后面还有七七( ),七八( ),七九( )(怎样补充完整?)

生:七七比六七多一个七,结果也就加上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师:在你编写口诀后,自选你的伙伴或与老师交流。(编的快的孩子自己下位去找自己的伙伴交流、订正、分享。课堂活而不乱,孩子们兴致很高。)

生:我知道为什么要把二七一十四编成二七十四因为这样编口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口诀从小到大,结果每次增加了7。

师:现在请孩子们汇报你编写的乘法口诀。

生1: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生2:还差一句一七得七

师:在编写口诀时,有没有要提醒的地方?

生1:注意口诀简洁,完整,如:二七十四,不要编成二七一十四,五七三十五不要编成五七三五

生2:口诀有9句,一定要编完整。

师:孩子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居然与数学家们想得一样。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这些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