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城乡建设、规划、重要性、问题、策略
TU98
众所周知加强城乡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虽说如今的城乡早已脱胎换骨、面目一新,但从科学的战略眼光来看,要想实现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在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因地制宜找到合理的方法与策略,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一、 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性
自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全面建设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不断加强村镇建设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把城镇建设规划成为繁荣富强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后,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城乡建设规划的合理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内需,更大程度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进而推动城镇经济更快增长;有利于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崇尚科学,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促进农民转变小农意识,树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意识与法制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经济、生活纠纷,净化社会空气,维护农村稳定。由此可见发展城镇建设不但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同时也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趋势。
二、 分析城乡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认识深度不够,固守一种建设模式。对城乡建设规划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乡一镇一城的小范围上,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要从扩大内需,启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处来考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度认识到加快城乡建设,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规划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总体深入的规划。目前城乡建设规划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制的,起点低、执行难,规划随意性大,没有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对小城镇进行深入规划,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所以政府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合理的引导,深入规划在先有序建设在后。
3、社会保障制度普及过慢。个人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相当一部分表现在乡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上。城镇是密切联系城乡的结合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必须普及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建设发展。
4、信息不灵致使民众建设积极性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城市的教育、经济、文化都比村镇好,大部分年轻人都涌向城市打工、经商等,留下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网络不通、信息不灵等原因,使得多数群众在城乡建设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没有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片面地认为城乡建设是政府的事,积极主参与城乡建设的热情不高,这就要求有关单位要宣传城乡建设的重要性,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鼓励民众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
5、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体制不健全。城乡建设由于地域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和健全的体制,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有的甚至事没人管,基本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盲点多多,服务不到位,也就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建设发展中的细节问题
6、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卫生环境不达标。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村镇普遍存在脏、乱的现象,村镇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处于初始阶段,有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少配套不齐全,严重制约了城乡建设面貌一新的梦想。此外,城镇布局分散,产业发展缓慢。就拿郑州市来说,从城乡建设实施以来,已从以前小规模的地域扩展成为大地域繁荣的都市,收编了许多周边的小城镇。但从根本上来讲,多数周边城镇布局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功能不完善,经济集聚功能差,城市化气息淡薄,造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效益也难发发挥,相当一部分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三、针对以上问题略论策略
1、解放思想打破陈规,与时俱进找寻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建设规划模式。建议组建高质量的规划团队,认真总结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立足高起点的规划建设,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出具有超前性和前卫意识的新方案,不搞重复建设,结合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为长远发展留余地。
2、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有深度。首先编制周边城镇规划要搞好“六个结合”。即与区域规划体系相结合;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其次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民众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总之,城乡规划要着眼全局,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特色,突出重点,做出有深度的总体规划方案。
3、建议加快普及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到城镇中去,逐步建立适应城乡建设需求的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让村民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4、加大宣传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建议城乡规划发展中心要联络各方势力,走发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树立建设家园人人有责的新思想。城乡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城市规划,由于人们住惯了世代相传的庄子,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难免发生问题,所以有关人员在进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时,要高度注重调查研究民众意愿、加大宣传、广听建议,发动公众参与、走群众路线,取得群众对规划的支持,让规划更符合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需要。
5、建立健全完善的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加强执法管理力度。 首先,在理论上要考虑的是: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等? 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其次,有了健全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有关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服务到位,及时督导并合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6、合理分配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每年安排下来的用于补助城镇规划和建设的专项资要合理分配,统筹安排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并将垃圾无害化处理纳入建设规划范围,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保持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在高度重视到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后,我们要立足当前,发展长远,统筹安排,结合省、市、县、乡的总体部署深入规划,广听意见,海纳百川方可加快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问题
【1】 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年05期
【2】 曾无己;张协奎;当前村庄整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12期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现状主要问题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本文简单的概述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分析探索了目前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同时,本文针对这些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使得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水平以及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保障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能够在当地顺利实施开展,进而达成国内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城乡规划设计是针对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与管理的一项活动,从而达成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的。为了使得城乡规划设计活动顺利开展与进行,需要对其加强管理控制,为城乡规划设计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规划活动有序开展与顺利进行,同时圆满结束。规划设计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内容,做好规划设计工作是保障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且规划设计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保障城乡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则需要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以实现合理化、科学化以及有效化,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并且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几点可以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措施以及建议,从而达成推动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试析目前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城乡规划设计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设计前瞻性不足的问题会直接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没有目标,城市有关部门往往对城乡的定位不清晰、不准确,以至于城乡规划工作缺乏系统性。另外,加上城市有关部门对农村的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做出深入的调查了解,并且对农村在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地位全面理清,以至于开展城乡规划设计活动时候,无法应用系统性、科学性的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此外,在对城乡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人文理念的问题,以至于城乡结合过程中的文化发展、产业升级、区域竞争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无法实现协调发展。另外一方面,城乡规划设计活动中,相关设计部门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以及积极作用,而对人文精神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将精力倾注于城乡一体化形式与外观上,以至于当地的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无法得到显著提高。综上所述,这些存在的问题均会影响到城乡规划设计的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大量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关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分析
1. 城乡规划管理调控职能作用发挥存在不足的问题
城乡规划对于其他规划活动而言,其对整个国家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城乡规划的时候,需要站立到一定的高度与角度上面,并且尽可能多的对各种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与处理,然而实际生活中,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减轻管理强度,则将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直接安排于下一级政府部门活动中,以至于所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规划设计出于自身的角度,以至于城乡规划设计统筹方面没有做到位,加上国内各个地区的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手段以及审批程序不同,最终给后期调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题,从而难以发挥规划管理的作用。
2. 城乡规划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分析
监管制度是保证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很多政府对其管理监督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监管制度一直没有被完善,并且也没有设立相互监督管理体系,致使各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得城乡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活动等方面均存在各种风险。
3. 乡镇规划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分析
为了确保城乡规划活动有效实施与开展,则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其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然而不少政府部门对城乡规划方面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其投入的资源普遍较少,以至于乡镇规划机构大都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例如:缺乏专业技术员工、监管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规划的发展。
三、探讨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对策以及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城乡规划设计活动以及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并且保证设计质量以及施工活动质量,则需要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监管制度,同时,还需要设立相互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得到有效保障,进而推动城乡规划活动进一步发展与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乡镇规划机构
如果乡镇规划机构没有得到完善,那么当地地区城乡规划活动将无法开展与进行,并且实施的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其加大资源投入,以完善乡镇规划机构,例如:投入适量的技术人员、完善监管机制等,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规划的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加强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将当前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同时,针对这些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几点可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建议以及对策,从而有效提高城乡规划设计水平以及质量,以确保城乡规划设计能够为城乡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继而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保障城乡规划设计蓝图能够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进而进一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春峰,朱杰,仇海囡.体制创新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
[2]王永博,尹兆芳,张玉星,黄文军.黄金梨在河北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赵丹,罗震东,耿磊.苏南地区乡村发展演进及其复兴战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
[4]王军,张伟.广域 转型 重构 指引 发达地区中心镇的转型发展与规划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3
1香梨与棉花套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肥管理不合理
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在其南部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沙壤,肥力较低,因此在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水肥投入大,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在整个生育期内浇水3~4次即可满足棉花的生长。而当香梨与棉花套作后,两种植物在水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特别是,随着香梨的生长,其生长所用的肥料与水分也将随之增加,加之在不同生长期香梨的需水量和需肥量与棉花也有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为图方便,大多数香梨与棉花套作田在水的管理模式上与普通棉田相似;同时多数农户在肥料投入上比较盲目,多依据感觉和经验进行,出现不是施肥少影响香梨和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就是施肥多增加成本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肥水管理措施。
1.2套作田中棉花害虫发生较严重
2006年7月15~16日,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农场内对不同树龄香梨与棉田套作田内棉花与香梨树上的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由于该农场主要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红蜘蛛与蚜虫是棉田内的主要害虫,香梨树上主要害虫是李始叶螨;随着香梨树龄的增加,套作田内棉花与香梨树上的虫害发生均加重(表1)。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所需水分和养料也增加,导致棉花生长势差,而香梨树体的不断加大,又导致田间的郁闭度加大,从而也会影响棉花的长势,最终加重虫害的发生。同时,水肥管理差又影响到香梨树的生长,使其树势衰弱,抗性降低,病虫害加重。另外,在套作田内,由于害虫发生加重,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加大,从而不可避免地对香梨品质形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1.3农药滥用现象较严重
7月份是南疆地区棉花虫害发生高峰期,是农户防治棉花害虫的主要时期之一,此时也正值香梨挂果期。调查发现,在香梨与棉花套作田内,棉花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防治。由于缺乏相关的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知识,许多农户在棉花害虫防治过程中滥用化学农药,甚至使用一些高毒化学农药。农药不可避免地随气流飞溅到香梨上,而一些果农为不浪费农药,索性将防治棉花害虫剩下的农药喷到香梨树上,7~8月份又是香梨上的李始叶螨大量发生期,此期间,果农也依靠大量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据调查,仅在7月间,果农对香梨害虫的化学防治次数在2~3次之间,多的甚至达到4~5次。因此,农药对香梨的污染是双重的。农药的滥用不仅杀伤天敌、影响人体健康,而且还会增加香梨的农药残留,从而降低香梨的品质;同时还会对香梨园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造成污染,极不利于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香梨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全球绿色消费意识的提升,农药残留将会影响到香梨的贸易,对香梨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2建议
1)进一步就香梨与棉花套作的相关技术及其指标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不同树龄套作田的水肥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2)对农户进行农药危害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让农户了解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主动减少农药使用;另外还应积极研究和发展替代技术,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减少农药对香梨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香梨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对香梨园的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做到栽培、管理协调一致,以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香梨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 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98-01
植物的覆盖率对园林绿化和当地生态系统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园林绿化的进程中,为了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和增加美感,外来植物被大量引进,而乡土植物却很少被应用,造成园林绿化的植物多样性降低、绿化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大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从而构建一个生态、经济、有效的生态系统[1-2]。
1 乡土植物的特点和优势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能够高度适应某地环境的植物的总称。乡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抵抗性。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外来植物则不具备该特性,往往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容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二是乡土植物管理方便,性价比较高[3]。由于乡土植物成活率比较高,便于管理,因而养护成本比较低,也可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配植,容易营造特色景观,观赏性及整体性价比较高。三是能够彰显当地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每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都会形成当地独特的植被景观,如南方的椰子树、北方的杨树和柳树、西安的桧柏等;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就会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既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又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2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土植物资源丰富,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受某些原因的影响,大量引入外来植物,这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乡土植物应用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虽然我国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在昆明市的园林绿化中,只应用了云南樟、银杏、滇杨等品种,而云南山茶、马缨花、清香木却没有得到运用,这就导致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
2.2 乡土植物苗源匮乏,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
由于对乡土植物的科研较少,科研水平较低,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开发,导致乡土植物种苗较少,再加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人们认知的改变,过分发展速生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其生存空间被外来植物和速生植物大量排挤,这是造成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应用和推广的根本原因。
2.3 乡土植物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由于园林绿化规划者“重洋轻土”思想严重,错误地认为外来的植物是新鲜事物,在不考虑当地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大量外来植物,忽视乡土植物。再加上规划者对乡土植物认知的缺乏,简单地以为美观的外来植物即是高档树种,从而忽视当地的生态因素,这就造成了在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外来植物而忽视乡土植物情况的发生。
3 对策
3.1 制定政策法规,明确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较低的应用率,需要先明确乡土植物的重要性,大力宣传乡土植物的优势,改变人们对乡土植物的认识。一是主管绿化的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支持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优先应用乡土植物。二是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严格把关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推广情况,规范园林绿化行业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从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3.2 加强乡土植物的科学研究,修建乡土植物苗圃
一是根据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合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培育,加强培育的技术研究,加强新品种的研究,从而能够在当地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二是开发具有特色的乡土植物,合理加强对乡土植物的驯化,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三是在对乡土植物习性研究之后要建立相应的苗圃基地,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土植物的培育和输送工作,使乡土植物能够有更好的销售和开发前景。
3.3 提高园林绿化规划者和工作者的素质
一是对园林规划者进行专业培训,从根本上改变规划者“重洋轻土”的观念,促使其深入学习乡土植物的习性和开发价值,按照植物混合搭配的原则,在园林绿化中灵活运用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二是提高园林绿化工作者的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护当地植被,保留原有的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园林的设计和施工,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三是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实现乡土植物产业的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当地的生态系统。
4 参考文献
[1] 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49-7050.
[2] 尹士海.乡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南林业科技,2010(2):13-15.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六)、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不够,水务技术规范标准有待补充完善。
四、解决措施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四)、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五)、推动水务市场产业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准确定位,要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市场监管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政策引导,间接调控,强化监管,组织制定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六)、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设想
当今经济发展处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企业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中,会计信息化也正是信息化企业建设的核心环节。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已普及会计电算化,需要会计电算化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高校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现在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却无法胜任用人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只有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在现今普及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也更加重要,尤其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的财务人才必将面临着更新机遇与挑战。应对日益频繁复杂的会计业务,采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处理,已经达到共识。但因如何更好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使之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呢?由于这是一门新的课程,不论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各高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各不相同,有的是培养“高级管理者”,有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缺乏考究,因此需要明确的制订出正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上会计电算化教师特别重视实践技能的操作,以学生熟悉某种财务软件操作为宗旨,但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各不相同,有的外企或大企业的需要用到ORACL等英文财务软件,或者是ERP技术信息的管理;则另一部分的同学则只需要熟练操作金蝶、用友等专门的财务软件与系统数据的维护工作。面对社会上不同的需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的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财务软件操作技能上,同时也不能高要求的定位于编制程序上。
2、教学内容制定不合理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也没有总体规划,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授课中选择某一特定的财务软件的使用说明作为教材,而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操作方法,对软件的基本理论不作详解,造成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了解系统的全貌,更谈不上深入使用。其次也忽略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的介绍,如仅是财务软件操作的重视,则对其他软件的忽略,那么就很难使计算机在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效率与质量方面发挥作用;第三,教师往往在授课中注重账务处理和报表管理模块的操作,忽略了其它如采购、财务分析、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的操作,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上手不快。
3、教学实践效果不佳,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差
在实践课上,一般都是一名教师对40-50名学生,很验证做到一对一指导和检查,学生无论是遇到系统还是操作上的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实践能力大打折扣,而会计电算化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许多高校为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机会也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相对也是较差的。由于实践教学的缺乏,以至于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上的效果。
4、师资队伍知识的老化
很多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多半是“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系统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务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生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 、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随着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等新领域与财务会计软件的逐步整合,站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深感压力之重,因此,师资队伍知识的老化是阻碍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5、教学方法单一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论在普通教室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在机房中进行,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财务软件,按照例题机械化的操作完成,结果正确就算达到课程的要求,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得不到提高,亦也不具备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不出教师业务水平与业务素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定制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企业的需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企业需要既熟练操作财务会计软件又精通会计业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出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例如:
1、初步掌握某会计软件的相关功能的使用,具有独立操作会计软件的技能。
2、了解如何组织、管理企事业单位会话电算化工作以及会计信息的加工与运用。
3、理解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的控制与基本模型,并了解它体系结构与原理。
4、在熟练操作会计软件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学习财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方面的知识。
(二)设计多元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包括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还包括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涉及的会计电算内容。从实际情况看,不同的企业运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同,所以在这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宁可学生知识面宽一点,广度优先,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践操作为主,这样可以大部分满足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方式,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介绍流行技术,拓宽学科的跨度,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系统、全面,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结构知识。教师同时也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娱乐教学法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也可以将这四种教学法相结合起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网络教学法及虚拟教学法为辅,娱乐教学法作为调味剂的教学方法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学用结合较快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加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实验设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好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多上机练习实务操作和会计软件的操作,还要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会计软件,因为企业有可能使用的财务软件各不相同,不同的会计软件的设计风格不同,操作方式也不同,多操作几种软件,可以取百家之长,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使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软件操作的同时,还要学好的计算机知识,包括编程和一般的维护知识,以拓宽学生会计电算化方面知识和解决在操作财务软件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知识的建设
面对教师理论与技能落后的现实,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师当务之急要提高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之掌握会计、审计、计算机网络、物流、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同时教师也应自学,使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得到提高,学校也应把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作为对会计专业教师考核的指标,只有教师在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才能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此外,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技术人员给教师培训,或让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把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三、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教师、学生、企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晶,戴蓬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6(7).
[2]赵桦.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