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乡文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乡文化总结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1

【设计思路】:

只要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只要谈起家乡的山水,谁都会滔滔不绝,情真意切。根据教材

“君自故乡来”这一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艺术的眼光发现家乡的美,挖掘家乡的美,尽情表现家乡的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

2、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

的活动,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3、能用流畅的话语写出家乡的美,突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发现家乡的美,并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用流畅的话语,有顺序地写出家乡的美.

【教学准备】:

1、安排课前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旅游?

生:可以看到很多的名胜古迹,优美风景。

师:那老师就考考你们,谁能够把这些美丽的景点与所在地联系起来!(引出知识天地二)

师:这些地方美吗?

生:美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在那里没有气势雄伟的山川,没有秀丽清澈的湖水,没有曲径通幽的园林,但是它却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是哪一个都无法比拟的。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地方呀?

生:家乡

师激情诉说:对,是家乡,美不美,家乡水,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就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慧眼去把家乡的美景看得清楚楚,用我们的妙笔把家乡的美景写得活灵活现!

出示主题

君自故乡来

二、七嘴八舌话家乡

师:无论我们身在哪里,家乡都会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无比的自豪!有很多诗句俗语都表达了这层意思,我们一块儿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引出知识天地第一题)

师总结:家乡,心中最美的词汇。你们的家乡都在哪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填一下我们知识天地的第三小题吧!

教学安排:让生填完之后,开火车式的说一说!

师:家乡(郑州省会城市),她有自己独特的美!接下来,我们来个小比赛!“家乡美”pk赛!看谁把家乡夸得很美!

问题呈现:(分组)

“家乡美”pk赛,看谁把家乡夸得更美!

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物产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美食吗?

注意:在学生说的同时,师要板书归类。(以郑州为例)这部分训练,其实也把素养考场部分融入其中!

风景: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许多美丽的公园。有___,有____,有____,但我更喜______。

名胜古迹:二七塔、商城遗址……其中最出名的是

物产:新密大枣,荥阳柿子

美食:烩面……

注意:可以让生简单来说,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并且训练生的观察力,培养其热爱家乡的美的感情!

师总结:家乡在同学们的话语中是如此的宜人!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家乡的美丽风光吧!(把学生组织到教学活动中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播放郑州风光短片——郑州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风土人情、风味特产以及发展中的郑州新貌等等。

还有关于郑州的歌

郑州什么多?梧桐树多。大街小巷都栽有,夏天遮阳冬挡沙。

郑州什么多?文物多。掘地三尺自然现,全国排名数第一。

郑州什么多?商场多。连锁超市到处见,真方便。

三、

例文导读,细致指导

师总结: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了家乡的美,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家乡的美有序的介绍出来呢?我们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家乡的!

(引入听力部分)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并从短文中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安排:

1、

学生审题,师读听力。

2、

师检查听读效果

3、

师从中分析写作技巧。

(有层次,抓住几个特点来写。)

师总结:家乡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家乡的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绮丽风光,独特的风俗景观,在你眼中都是最美的,其实除了抓住这几个方面来写之外,我们也可紧紧抓住一个方面来写,以此突出城市的美!怎么写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郑州夜景》,看它是如何点出美的?

(引出精读训练)

教学安排:

1、

学生自读,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继续好习惯,画出好词句。

2、

生再读,填写文后问题。

3、

师挑答,检查阅读效果。

4、

分析文章的写法!

(抓住一点,变换景物来写!)

总结:听完,看完这两篇文章,我们大概了解如何来介绍自己的家乡美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践一下!

教学安排:

由pk赛简单说——小巧嘴详细说

风景: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许多美丽的公园。有___,有____,有____,但我更喜______。

名胜古迹:二七塔、商城遗址……其中最出名的是

:二七塔介绍

二七塔位于

意义:(

是为了……建造的)

双身并联式塔身,

又称“双塔”

塔全高63米

共14

层,塔顶

五角星

钟表

整点

音乐报时

白天

人来人往

川流不息

音乐喷泉

时高时低

吸引

游客

周围商场林立

各种活动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灯的世界光的海洋

塔披上了

金碧辉煌

广场上

人们活动

街道上

灯光闪烁

犹如……

物产:新密(

)大枣,像(

);荥阳(

)柿子,像(

)……

美食:烩面……

色,香,味来介绍。

设计意图:有简单说到详细说,层次梯度明显。

四、

再说家乡,作文指导

我们的家乡很美,今天我们就要用手中的笔绘画心中那最美好的地方。可以写热闹繁华的二七,可以写美丽的公园……该如何来写呢?我们再来说一说。

题目:

的家乡》、《君自故乡来》、《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内容:

【可以这样写】

开头:巧设悬念,最后点出家乡的一处景物。

例:提到我的家乡郑州,让人不能不想到那个热闹又繁华的地方——二七广场。

中间:要清楚的把家乡的景物介绍给读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的。可以按空间方位,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等。也可按时间顺序,如春夏秋冬,早中晚。如果该景点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介绍出来更好。

例:二七广场中央的二七纪念塔,从远处看,像什么?近看它的最顶端是什么?加入自己的感情,整点时你从它身边经过时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加入想象更好)它是为什么而建?把它的历史意义写出来,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

晚上的二七更漂亮,二七广场四周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从颜色,形状来写,加入想象更美。

结尾:向读者发出邀请。

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郑州有很深的了解了呢?如果有兴趣,请到郑州来参观一下吧!

【也可以这么写】

开头:百里挑一式。

我喜欢郑州的……我喜欢郑州的……但我更喜欢郑州的……

中间:抓住景物特点,语句优美。学会当美容师,打扮打扮句子。可用上比喻句(春天松花江江水湛蓝,蓝得像茫茫大海,更像无边无际的天空)、拟人句(一棵颗樱桃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排比句,引用古诗句,名言,谚语,歇后语,用上优美词句。

郑州又叫绿城。绿城广场上美丽的鲜花最吸引人的眼球了。从花的形状,颜色,多用比喻,拟人句。

结尾:总写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建设家乡的决心。

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怀揣对家乡的爱,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家乡的美景写的真真切切,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附件:

我的家乡郑州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它是我的家乡。

郑州也叫绿城,市树法国梧桐随处可见,每走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个美丽的游园,还有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人民公园呢!

郑州市还有许多标志性建筑物,二七塔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为了纪念二七而建的。听妈妈说,她小时侯二七塔是郑州最高的建筑,但是现在,有许多高层建筑都超过了二七塔。郑州东区更是高楼林立。

郑州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动物园、科技馆、海洋馆、世纪欢乐园、水上世界……

晚上的郑州也特别漂亮,各种颜色的路灯和霓虹灯闪闪烁烁,光彩夺目,简直是灯的海洋。

我爱郑州,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把郑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我的家乡郑州

我的家在河南郑州,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原大地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不仅有秀丽的景色,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同时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商贸城。

早在3500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新郑境内)。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后来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为亳。就是现在的郑州。当你参观商代遗址、二里村遗址、大河村遗址时,你会为郑州悠久的古文明、灿烂的文化而由衷的赞叹。

屹立在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雄伟壮丽,是这座城市的光辉象征。造型新颖别致的河南省博物馆是省会郑州的标志形建筑之一,馆内展出文物1000多件,均属馆藏精品。参观河南博物馆,你仿佛进入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时间隧道。

漫步郑州,沿街整齐高大的梧桐树,宛如一把把天然巨伞组成美丽的林荫道。景观道两边月季花盛开,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立交桥如同横空飞架的彩虹;金水河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绕城而过,一片片绿地,一处处园景,会使你深深地感受到,城在花园中,人在景中游。

假如你想到郑州来描绘一幅山水画,那我可以为你作的向导,带你去寻风景看名胜,黄河游览区、桃花峪风景区、雪花洞风景区、嵩山风景区、等等,保你目不暇接,有画不完的美景。绘不完的彩图。

郑州还有丰富的特产,有久负盛名的黄河鲤鱼,新郑大枣。还有荥阳柿饼、广武石榴、新密的金银花、中牟大蒜、郑州西瓜等。不仅家乡人喜欢,还畅销全国及港澳地区,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眯。

郑州还是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大动脉的纽带,有亚洲最大的货物编组站,新郑机场又为郑州开辟了新的国际航空港,为郑州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2

1.通过采访梨园世家、戏校艺人,参观戏校、收集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2.感受家乡南音、高甲戏的特色,为家乡有此弦歌而自豪,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合作、学会有礼貌的发问,并且能深入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收集等渠道,培养实践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对学校所在吕塘的戏文化及吕塘戏校进行深入了解,并发现特色,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并且指导孩子开展各项活动,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1)分小组收集、调查、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戏曲文化及吕塘戏校。整理资料,用恰当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采访高甲戏演员、参观戏校、收集学习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3)南音演唱者及宋江戏演出者准备好相关的配乐和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咱们吕塘有闻名海内外的“三宝”,你们知道是哪“三宝”吗?(古松、古厝、古戏)

2.快板表演《家乡赞》。

3.师:快板中提到了“高甲南音民间曲,一曲弦歌两岸夸,农村梨园一枝花。”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就一起走进吕塘的古戏,去聆听那动人的弦歌。

二、展示阶段

1.聆听南音(张苹儿演唱《元宵十五》)

2.高甲探密

(1)学生介绍高甲戏的由来

(2)宋江戏表演

(3)介绍高甲戏的角色

(4)展示收集到的各个角色的衣服图片及剧服

3.戏校探访

(1)介绍吕塘戏校校舍

(2)举家结下梨园情

这间戏校的创始人之一洪金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对戏曲的爱好源于父母的熏陶。

(3)孤儿上戏校

戏校的戏曲班被外界称为“孤儿班”。因为戏曲班的35名孩子中间,就有26名是孤儿或单亲。

(4)弦歌名扬海内外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自2001年以来,翔安吕塘戏校共12次送戏到金门,行程遍及金门县的全部5个乡镇、15个乡村,演出场次70多场。当地媒体称他们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5)学戏、追戏

①我们一行人跟随剧团来到陈坂下乡演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听一场戏曲演出。

②不单外国人着迷,通过这段时间的采访、参观,我们也着迷了。

(6)花开梨园永不谢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3

地方志工作就是研究和再现历史为现实和未来所用。三十年的地方志工作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的历史,研究好这三十年。会对我们做好未来若干个三十年的地方志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从事地方志工作二十余年的地方志工作者,我感受三十年的修志过程给社会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在市民中传播和提升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添了地域人文的新特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任何社会行为都会对社会机构和社会成员产生教育效果,正面的效果多了,社会的意识、风气就会不断向好,就会增添每一个成员对所生存时空的感情,而自觉的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一个社会积极的正确的社会意识、观念对社会存在和建设的反作用。尽管现实也还会有个别人不知道地方志是什么(这很正常,就如会有人不知道和不了解现实社会许多新事物一样),但与三十年前相比,地方志书这个事物和地方志这项事业已经为全社会认知。人们因地方志而更真切感受到了解和借鉴历史的重要性,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地方志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喜欢和需求,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比以往更主动和自觉的关注和利用地情书籍。这些对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春雨润物。一个民族,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如果不知道了解和借鉴自身的历史,那一定是肤浅的没有更好的未来的民族。三十年间,能在全社会产生这样大的宽泛的积极作用,引起人们观念,意识,兴趣、习惯的变化,是地方志工作对社会最重要的其他任何方面都无法替代的贡献。

——填补了区域无史无志的空白,极大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城市很年轻,文化积淀不如两江流域厚重。此前没有一部记录自身的史书或志书,很多关于家乡的事情都还只是传说。但修志三十年后,情况大为改观。全市各个领域都有了贯通古今的志书,个别的行业和事业还有了专业史。大量的地情书纷纷问世,其中奇葩迭出。全市虽然没有通史,但地方志编纂工作给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有效的刺激和助推了史学研究。红火的断代研究和已形成的几部断代史,完全可以使人们大致看清楚城市的嬗变轨迹。与此同时,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史学理论和方志理论做了积极而严肃的探索和总结,在方志编纂、史学研究、地情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卓有见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犹如散落的璀璨珍珠,随着大量理论性质的论文结集出版,成为城市文化中的新的理论要素。

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中,全市共出版百余部志书和史书,千余部地情书。原本有些萧条的地方文化园地,已绽放出姹紫嫣红的春色。有关地情研究和记述的书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缩短了我们与历史文化发达城市的差距。

——一支由专职和非专职相结合的热爱地方志和地方史研究的队伍不断成熟壮大。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最重要的人的因素,三十年的地方志工作,催生了一大批有识于此、有志于此、有为于此的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其中重要意义在于产生了一个新的职业门类,市、区、县地方志工作机构均为常设,全市有数百人以此为职业,政府职能部门对这部分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地方志工作已经在性质和常态化运作方面有了法律保障和职业的固化。一个新的职业的诞生,其重要性在于随之会产生有关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约束,就使这个职业及其相对应的事业的发展有了重要的双重监督和保障,这对于这个职业和事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4

1.地域资源的作用

学生既是地域文化的观赏者,又是地域文化的实践者。充分利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熟悉感和亲近感,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加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其远大志向。

2.独特环境的考虑

钱江潮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举世闻名。萧山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国际观潮节,活动的是在南阳(又称潮都)街道的杭州观潮度假村举行。我校离杭州观潮度假村只有2千米左右的路程。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学校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打造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建特色途径

1.营造特色文化

“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我们力图蕴含“潮”的气息,通过“浮石装饰、墙面布置、展厅建立”进行体现。

(1)浮石:家乡特有的一种装饰石材

在北教学楼前的正中位置的椭圆形水池中矗立着一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大型假山,师生们为有这样的家乡装饰品而感到自豪!

(2)墙面:学校走廊墙面

①一楼走廊墙面:展示赭山“十景”图。我们学校所处的位置——赭山。南宋时期就有赭山“十景”之说。赭山“十景”图的展出,激发全体师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自豪感。②二、三楼走廊墙面:悬挂家乡名人像。如:清朝历史学家高士奇、清朝书法家高云滕、革命烈士曹阿堂。

家乡名人众多,他们的优秀事迹及所体现家乡的那种“奔流不息,勇立潮头”弄潮儿精神,激励着全体师生。

(3)展厅:即“潮文化”教育展示厅

为了让学生了解“潮”、欣赏“潮”、感悟“潮”,我们学校特地建立“潮”文化展示厅,厅中介绍了钱塘江的历史变迁、举办观潮节的盛况、观潮需要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2.结合学科教育

具体做法是:抓好“一点一面”。

(1)一点,即抓好校本教材施教

①编好校本教材

2008年10月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赭山——我们可爱的家乡》。这本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②用好校本教材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力求做到“六个”到位:意识到位、责任到位、时间到位、进度到位、研讨到位、评价到位。

(2)一面指各学科渗透

在学科教学时,要求做到“两个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特定与随机相结合。

3.参与活动体验

(1)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

学校以此为阵地,全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被“潮”所润泽。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让队员们走出校门,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观潮,欣赏那势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天下奇观,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之美;参观昔日一片滩涂及盐碱地上发展起来的厂房林立的南阳经济开发区,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钱塘江的渊源、沿革、人文、掌故,家乡面貌发展变化等知识和内容。

②通过与世代居住在钱塘江边人的直接交流,感受钱塘人的性格,发现钱塘人的勤劳、勇敢、朴素与坚韧,体验涌潮文化的深刻内涵。

(2)开展“弄潮儿”小记者团实践活动

“弄潮儿”小记者团,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下列活动:寻找家乡名人;采访当今名流、名企;宣传家乡的特色产业;雕塑家乡浮石;调查母亲河——钱塘江的水质等。

(3)建设德育“基地”

2002年3月,学校与南阳经济开发区、萧山“仓前水文站”“赭山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4)进行“六项”特色活动

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潮乡文化”的钱江潮诗文诵读活动进行;“洁美潮乡,文明潮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踏青活动;组织伞乡孩子制伞比赛等等。

三、创建特色成果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以“潮”文化教育为载体,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教育教学成果。

1.彰显了学校特色

(1)“弄潮儿”小记者团硕果累累

2007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全国少工会授予“红领巾优秀小社团”称号。2009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杭州市少工会授予“杭州市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和萧山区“德育十佳社团”称号。

(2)大、中队活动影响深远

2007年举办了义蓬片“观涌潮奇景,学家乡名人”的中队展示活动。2010年4月,学校举办了“走向潮乡深处,寻找赭山的记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011年12月,举行萧山区“潮润百年赭小,秀我七彩童年”少先队大队活动等有关活动,在萧山教育信息网、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3)学校知名度日益提升

2010年上半年,学校接受了浙江教育在线电视台的现场采访,高荣华校长作了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结。下半年,学校被评为“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增强了教师的能力

自从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以来,有20多个课题、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7年《有效利用区域资源深化地方课程教育内涵——对“潮”文化延续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杭州市地方课程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把握地理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赭山“潮文化”实践活动研究》获得萧山区第二届德育精品工程。2011年《文本研究、星级评定、个性评价——基于“潮文化研究”平台提升有效教师素质的研究》获得浙江省义教论文评比一等奖。

3.发展完善了学生素质

(1)学习态度的转变——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潮”文化对学生而言内容更鲜活,形式更活泼,时空更开放,学生更喜闻乐见。

(2)学习方法的转变——质疑探究,改变学法

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究新方法的能力大大增强。

(3)思想品质的转化——道德内敛,导之以行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以潮修德”这一育人目标,进行艰苦朴素教育、耐挫教育、竞争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等,增强了热爱家乡的认同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

四、教育愿景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 德育教育

迪格尔的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由此可见,乡土教育已然势在必行。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增设地方课程,我校学生使用的地方课教材就含有一套吉林省统编的乡土教材——《家乡》,这是一套以吉林省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和魅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教育目的的教材。使用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关注《家乡》这一课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发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发掘德育内涵

我们学校在使用《家乡》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乡土文化,积极探索乡土教育的新渠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发掘出很多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 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无价之宝 !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 名人传 记、 村规民约 、家族族谱、传统技艺、 古树名木 等诸多方面。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辽源,虽然开发的年代较晚,但自然景观和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景观比较丰富,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东辽河源头碑亭、寿山、龟山、龙首山公园、南照山公园、杨木湖度假区、八一湖旅游区、石驿古栈道、东丰皇家鹿苑、东丰拉拉河六道沟水库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

1.采访积年老人

调查的内容有:本镇的镇名,村名、山名、河名、桥名的来历;调查本地的习俗,如五月间为何要做玻璃叶饼,冬腊月为何做粘饽饽等,这些习俗又有着怎样的来历;调查踩高跷、划旱船的来历,以及这项文化活动日益凋落的原因。此外还调查本镇的名人,本镇的特色产业等等。

2.特色文化展示

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展示本镇乡土文化。如:通过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东辽河的传说”、“乌龙山的来历”及其他乡土物产。剪纸艺术,踩高跷、划旱船的再现,面塑造型,美丽风光的照片展示等等。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本教材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调查整理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3.总结表达提升

校本课程适当介入。地方课程是省编教材,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吉林省的特色。而自己的县,自己居住的镇,自己村,又有着怎样的乡土民风呢?创编以本乡本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也是丰富学生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编乡土教材,展开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发教师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何在,为何一些乡土文化渐入窘境,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注等等。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推动乡土教育向纵深发展。此外,把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调查、整理、介绍说明乡土文化的方法,开发了乡土教材教育的新渠道。

二、寓乡土文化于地方课教学中

学校的教育期望并非仅仅传递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艺,而是希望农村孩子们走出去见世面,那么能否让孩子们离开家乡后,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内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到哪里,我们的乡土文化教育都能深深地影响和帮助学生的未来。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对教材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了解我省的地理环境,工业物产,以及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上好一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地方课,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照本宣科的枯燥方法,书中简单的文字,黑白的照片,不能够真实地表现出长白山的巍峨,松花江的壮丽……因此,他们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地方课教学中。比如在讲述〈长白山〉一课内容的时候,就用大屏幕播放长白山的风景短片,涉及“东北二人转”的时候,就放上两段传统剧目,甚至引导学生仿唱一段。这样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真正得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教育。

2.将乡土资源融入地方课程

教师在讲《长白山》一课时,不失时机地融入家乡景观,向学生介绍与辽宁交界处高高耸立的乌龙山,再将乌龙山美丽的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使学生在赞赏长白山巍峨的同时,对家乡乌龙山的壮丽与神秘更感兴趣。在教学〈松花江〉一课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将辽源地区的东辽河、杨木渡假区等景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周边景观的可爱与迷人。这样巧妙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本教材内容之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使学生懂得了祖国的富饶与美丽中包含着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家乡文化总结范文6

上午9时19分整,“两会”人大代表、著名导演胡玫率《英雄曹操》主创和主演,来到安徽古井的国家4A级酒文化博览园,与古井人共同祭拜和追忆一代英雄曹操。看到建国初期古井贡酒第一次登上国宴的珍贵照片,以及古井贡酒4次蝉联国家白酒金奖,胡玫导演和剧组主创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古井贡酒悠久和古老的酿酒文化。在正德年间所建的功勋池旁,胡玫导演特意邀编剧、制片人、演员赵立新和张玉洁一起同古井集团高管合影留念。最后,胡玫导演一行在古井贡酒高管领导梁金辉陪同下,参观了古井产业园区,亲自感受古井酿酒工艺和过程,对于古井贡酒提出的精益生产理念和车间工人井然有序的生产,胡玫导演倍感亲切并大为赞赏。

稍后的新闻会现场,胡玫导演和曹操扮演者赵立新也对曹操这个人物做了自己的理解并根据文献资料讲述了真实的曹操。对于为何《英雄曹操》会携手古井贡酒,胡玫导演坦言,这次携手既是一种非商业的偶然邂逅,也是历史不可避免的天作之合。因为曹操的家乡在亳州古井,1816年前也是曹操将古井贡酒亲自献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酿酒、爱酒、借酒赋诗。因而剧中的曹操对于酒的场景演绎和表达,都不可能避开古井贡酒,并且除古井贡酒之外,也没有第二种酒可以替代。所以说,正是曹操与古井贡酒的历史渊源,加上如今古井贡酒的中高端白酒品牌影响力,才铸就了《英雄曹操》与古井贡酒的携手合作。

献家乡美酒,留古井贡酒万世传香

据《齐民要术》记载:东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曾将家乡产的“九酝春酒”晋献给献帝刘协,并上表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曹操的《上九酝酒法奏》不仅总结了“九酝春酒”的酿造工艺,而且还提出了改进的办法,这样酿制的酒更醇厚浓烈。这也是对当时古亳州造酒技术的总结,也是“九酝春酒”作为贡品唯一的文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