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1

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目前的《规划》比较注重现代文化,包括现代文化的载体形式、国外先进文化的产业形式,但是考虑到我国文化积淀深厚,《规划》还应该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把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产业元素,转变成文化的创造力。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现代的网络文化、动漫等形式,另一方面对传统的文化形态也要传承、保护、推广、发展。很多文化用“激励”、“集聚”这样的制造业概念可以涵盖,但也有很多文化是不能用制造业的方法发展的。文化真正的创造力在个体,因此应该把文化创造者的要素从政策上真正给予支持,希望这一点在《规划》里能够进一步得到重视。

三是有形文化产业载体和无形文化产业载体的关系。现在我们比较重视有形文化载体,比如基地,在许多地方制定的区域振兴规划中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基地”。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是先进的,需要产业功能配套,但是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有的文化形态并不适合搞基地。有形的文化载体如园区、基地、主题公园等确实需要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有度,仅仅搞成和制造业一样的基地缺少对文化的领悟,因此应该考虑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无形的文化载体结合起来,甚至更加重视对无形载体的投入。无形的文化载体《规划》里已经包括,例如网络文化等,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通过扩大无形的文化载体来提升我国的国家影响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们完全可以并购具有全球网络体系的媒体,缺少全球网络媒体的支撑是我们传播能力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比较小的重要原因。

四是文化创新和制造业创新的融合。这两者关系非常紧密。怎样把文化元素和制造业转型结合起来,为制造业提供新的支撑能力,是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考虑的。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2

关键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苏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4-0068-03

苏州市《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苏州要加快构建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针对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实紧迫问题,作为市属高校,应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为苏州建设文化强市输送大量优秀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如何基于能力本位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包括:

(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1],包括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图书出版刊行、创意设计文化服务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网络文化和动漫服务业、文化会展广告服务业等。因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脉搏,更不能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既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文化产业行业所涵盖的各类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全面具备各类职业技能。而专业教师在学生兴趣导向上没有给与准确指导,从而造成了学生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重点不清晰,就业时感觉迷茫,缺乏方向性,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样,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进

由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尚未形成具有文化产业专业背景、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2]尽管近几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的研究者逐渐增多,但远远不能满足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要求。同时,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对文化产业性质和规律探讨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队伍,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

(三)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

鉴于师资队伍的薄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收获甚少,势必导致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多侧重于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一些授课教师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即使走上文化产业相关工作岗位,了解工作流程,但缺乏实

践操作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和难题,必须要围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与市场接轨,在专业建设中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业、行业(企业)为主导,制定专业标准,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融入培养体系。要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了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具有现代管理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振兴输送经营管理和策划的专业人才。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结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培养规格定位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文化品位和较强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沟通协调、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企划宣传、文案设计和社区文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具体细分,应由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部分组成:

(一)职业通用能力,即适合于各行业职业的一般通识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必备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二)职业基础能力,即满足文化产业各领域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内容所需要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礼仪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能力、项目策划管理能力、企划宣传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等。

(三)职业岗位能力,针对苏州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突出其专业性要求的各子行业具体工作岗位能力,包括文化企业的项目经营运作、文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能力、文化审美与品鉴能力、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文化产品营销能力等。

(四)职业发展能力,即维持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确立能力目标,并围绕工作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改革: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3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

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

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

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4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5

应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即为基础理论进行知识积累;二是应用对策研究,即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担当“思想库”、“智囊团”;三是知识普及,即对全社会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两方面的作用,社会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毋庸赘言。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上述第三方面的作用,应该说全社会一直没有对其形成真正深刻全面的认识。

首先,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整个社会的普遍效应来讲,意义非常巨大。举例来说,如果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能为企业管理者和行政官员所普遍掌握,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在无形中指导和指引其日常的工作和决策,这无疑会使其决策更加科学,使其工作能力大大提升,使其眼界大大开阔。不只是企业管理者和行政官员,对一般百姓来讲也都是如此,如果现代经济学知识能为一般百姓所掌握,那么每个人的决策会更科学理性,由此带来的巨大效应应该说是不可计量的。而要使人文社科知识和研究成果为一般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以至一般百姓所掌握和吸收,就必须是普及化的形式。在这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为什么“生活中的经济学”等普及型经济学著作大受欢迎,为什么梁小民的经济学普及图书大为走红,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从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人文社科本身的“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来讲,其作用同样是巨大的。这一点尤其为一般人所忽视。先从基础研究来讲,现在的学术研究,往往更倾向于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现在每个学科都非常专业化,因此,一个学科要想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那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是普及化的。举例来说,现在无论是新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还是法学研究,不少都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但是,如果仅仅只有专业化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因为其中有大量的数理模型,就很难为非经济学科研究者所理解,也就难以为经济学之外的一般研究者所借鉴。而如果西方经济学的普及工作做得好,有非常好读又非常简明的西方经济学著作,那么就很容易为其他学科一般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经济学如此,社会学、政治学都是如此,各学科的借鉴更容易在普及层面上进行。因此,如果真能做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知识普及,那么,各个学科之间的借鉴和交流将大大通畅,这对于各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将大大助益。

再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应用对策研究”的作用来讲,同样是至关重要。人文社科学者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是人文社科研究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没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那么,由学者提出的对策就难以为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所真正理解,而在实际执行中也就难以做到彻底准确地贯彻执行。因此,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科研究本身的“应用对策研究”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

人文社科普及与产业化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社会效益巨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其经济效益同样巨大,因此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运用产业化的手段进行人文社科普及工作。

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叶朗教授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和产业化开发就非常有见地。他认为,文科可以和经济有联系而文化产业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的人文学科,在继续坚持进行纯学术研究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智慧、思想)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出面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首先,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就我国的图书市场来看,我们的各大出版社,都是以课本和教辅为主,无论是发行量还是销售收入都是如此,因此,如果能把人文社科普及读物开发好,我们国家这样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会有多么大的消费潜力,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而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只要是确实做得比较好、包装策划又比较到位的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工作,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像人文社科普及性读物,广西师大出版社就做得非常好,既有社会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已成为一个品牌,得到社会的肯定。像不少人熟悉的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茶座”系列,《经济学家茶座》、《法学家茶座》、《评论家茶座》等,就颇受市场青睐,现在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发行量,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另外,像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央视的“百家讲坛”都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工作,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真正能开发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这一巨大的市场,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其次,我们要注意运用现代的方式开拓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市场。一是在传统平台即图书、报刊等传统平台上进行现代开发,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图书、报刊形式,但是注入了现代的因素,在写作、编排、装帧设计风格上大胆革新,实现了现代方式的创新。比如说,《水煮三国》就是把历史故事和现代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图书,非常成功,发行量达到一、二百万册,而且不断再版。再比如说《话说中国》,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开发,通过采用网页式的版面设计、杂志式的内容结构,加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表现手段,使得该套丛书不同凡响,一套丛书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上亿人民币,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其版权为美国《读者文摘》所购买,在全世界发行。二是在现代媒体上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叶朗教授就谈到,我们文科教师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是讲课和写书。讲课,北大最大的教室才能坐400人。学术著作一本发行1万册就了不起了。而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收视率2%,就有二千多万人在看。我们有时埋怨电视台的节目缺乏文化内涵,趣味和格调不高,但我们没有想到去参与。实际上他表达的就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这实际上也是不少学者都支持的思想。

第三,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拓展道路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我国文化资源为依托,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的文化资源,远没有得到真正开发,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的滞后是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儒家文化是我们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对儒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我们儒家文化普及工作的滞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图书市场上有关孔子的书,要不就是学术著作,要不就是少儿读物,就没有一本又有学术底蕴,又非常简明好读,语言风格通俗现代,装帧设计大方雅致,非常市民化的孔子的著作。如果我们成功策划出版一本易中天风格的孔子的图书,该书广受社会欢迎,发行量巨大,特别是能为新生代所接受,那么,对儒家文化的产业开发肯定事半功倍。再比如说以孔子为题材进行动漫开发。我们知道,动漫制作技术都掌握在新生代手里,而他们也是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做好孔子知识的普及将大大有利于孔子动漫的创意制作营销,同时又在无形中培育了孔子动漫的市场。

第四、要在社会上形成共识,提升人文社科普及的地位。尽管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有着巨大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当今中国,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却大为滞后,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究其原因,一是全社会没有对其形成普遍共识,对其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没有给予认可和承认。二是,与之相联系的是,相关的各方都没有足够的投入,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人文社科研究专家学者中,只有极少的人愿意投入有限的精力来做这项工作,投入这项工作的人员少,投入到这项工作的精力少,因此也就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人文社科普及成果。而没有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成果,对出版机构、传媒来讲来说也就难以产生经济上的丰厚回报,而出版机构、传媒也就不会有大资本的投入来从事这项工作。

而要使蕴涵在人文社科知识普及中的巨大的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转换成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就要在社会上形成普遍共识,要使全社会都普遍认识到这一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学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出,“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体制的影响,学者的科研导向越来越集中在一个领域内,热衷在象牙塔尖做道场,而对为决策服务,特别是为社会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事情没有热心,不愿参与。出现了教授远离课堂,学者远离公众、学术界与普通市民脱节的不正常现象。”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范文6

1.1体育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内涵比较分析

1.2.1体育文化的内涵笔者将体育文化理解为“人类利用身体文化对人类本身进行生物学功能的利用开发,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风俗、习惯和制度等活动的总和。按照这个界定将体育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体育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对体育的观念、态度、认识理解及知识体系等);二是体育的行为文化(等同于体育);三是体育的制度文化(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等);四是体育的物质文化(与体育相关的实物,如体育器材设施等)。

1.1.2体育产业的内涵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体育产业”的概念,只有“体育事业”这一概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分类与国际接轨,以及对体育认识的加深,1985年起我国经济统计开始采用联合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在国务院《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中,将体育与教育、卫生等部门一道列入第三产业中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此后,我国统计部门以及经济学界、体育界逐渐采用了“体育产业”这一概念。按照国际惯例及我国统计需要,把体育产业界定为:“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或服务)的同一类经济获动的集合和经济部门的总和”。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主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三类。主体产业主要指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相关产业主要指体育用品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彩票业、体育培训等;体办产业主要指体育部门主办的产业。

1.2.3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谈及体育文化产业,必先了解文化产业。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艺术和哲学价值批判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出现“文化产业”一词及其理论研究。直到现在,国内外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分类、特征等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达成一致观点。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明确指出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根据以上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关于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国内仅有80余篇文献资料,且大部分文献对“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内涵认识比较模糊。笔者认为“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很相似但内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体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以挖掘、整理、改造和推广体育文化为获利途径,经营的内容是体育文化,其主旨是为了在经营的过程中宣扬文化;体育产业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解决消费者使用功能为获利途径,经营的内容是体育产品,其主旨是在经营过程中获利。”

1.2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及内容谈及民族体育,首先要了解“民族”一词。“民族”一词是本土还是舶来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在国外“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民”和“族”经常是分开的,合用情况非常罕见。据史料考证,“民”和“族”合用并具有当今“民族”相近含义的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之间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中。在近代,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使用过“东方民族”一词,尔后民族一词在我国使用渐渐多起来。关于民族的定义,斯大林的观点即使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仍然得到我国大多数学者的推崇,它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观点的对错笔者在此不再探讨,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出现了“民族”的概念后,才有“中华民族”一词,并且中华民族是相对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中华民族包括我国领土内所有的中国民族和曾经存在现已消亡的民族。对于少数民族体育应该理解为我国非汉民族的体育,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应该理解为内蒙古境内的非汉民族体育。依据上述观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内蒙古境内的非汉民族(主要指蒙、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族等)体育文化为内容,以健身休闲娱乐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主要形式,通过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改造、和推广,将古老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需求的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向消费者有偿提供服务或劳务以及相关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享受、发展的需求,其主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2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措施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涉及到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定义范围的很多领域,依据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理论的定位,结合内蒙古民族、地域、气候和地方资源等条件,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措施,力求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在健身娱乐休闲和体育竞赛表演领域形成一条文化价值产业链,促进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

2.1加大政策扶植力度,营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推动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形成有利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第一,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内政发〔2012〕9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及各盟(市)旗(县)的中长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范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结构布局等问题;第二,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专项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与支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建设当中,提高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营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

2.2利用内蒙古地域、气候优势,结合旅游资源配套开发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自商朝开始,土方、鬼方、山戎、北狄、东胡、林胡、楼烦、匈奴、鲜卑、柔然、乌桓、突厥、回鹊、契丹、室韦、女真、党项、蒙古、满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生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时代文化的交流、融合与演进,谱写出波澜壮阔的中国北方民族史,形成了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影响力巨大的文化资源体系,形成了丰富且独特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立足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森林冰雪、地貌奇观、沙漠戈壁、边城异域、建设成就等特色资源,加上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呼和浩特周边的蒙元文化、昭君文化,赤峰的红山文化、乌兰察布地区的大窑文化,鄂尔多斯与河套平原的秦直道文化,阿拉善沙漠文化和居延绿洲文化区等。结合这些旅游资源,在景区建立民族体育文化园(区),通过参与体验、竞技表演等形式向游客提供相应的民族体育项目,如骑马、骑骆驼、哈日靶(蒙古族传统射箭)、马术表演、搏克、围鹿棋、玩喜塔尔(蒙古象棋)等,构建体育与观光旅游互动的盈利模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和了解民族体育文化,达到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本文来自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杂志。《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