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1
1、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2、坚持德才兼备。
3、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组成的考核体系。
4、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2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处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期,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特征入手,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提出加强交流学习、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度对学籍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四项建设性思考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新生的本科教育,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我国本科教育扩张的主要基地。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相对单一性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崛起使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人才结构更加多样化。①学籍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升入本科院校以后,学籍管理内容和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思路,必将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改进及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1 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特征
新建本科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概念,一般指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独立升格或合并办学由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地方性、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院校。全国现有新建本科院校200多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院校、学科门类较多、是以教学型为主的一般院校。③
(1)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层次较多,专科、本科、专升本、五年高职并存,并逐步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多学科专科院校组建而成,所以其在相当一段时间还处于转型期,这类院校目前专科培养仍具有相当规模的阶段,并且培养层次呈现多样化。例如,我院2003年升入本科院校,2005-2006年度在校生中本、专科学生的比例是1:1.2, 2010-2011年度在校生本、专科学生的比例是1:8,2003年升入本科院校以后,虽然本、专科比值逐渐增大,但是从每一年度在校生培养层次比例分析,培养层次多样化一直是升本后的主要特点,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多层培养模式下如何办好本科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逐步转变到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模式上。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建本科院校管理制度更加突出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精英阶段的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因此在校生学习控制和管理的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由于生源质量发生了变化,呈现多样性,加之,新建本科院校的的组建不久,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学生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将是新建本科院校管理制度的一个新特点。④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的思考
学籍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新建本科院校的特征,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学籍管理的学生层次由原来专科层次为主变化为以本科层次为主兼有专科、专升本等多种形式;(2)学籍管理学生的规模逐年增加;(3)学籍管理制度应更加突出学习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2.1 加强交流学习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一方面在于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积累,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籍管理前辈经验的传递,学籍管理工作中缺乏对内、对外的交流学习。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教务其他管理岗位的工作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务、教学科室之间和科室内部工作业务有所分工,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除本人工作以外对其他教学科室、甚至是教务科内其他人员业务不甚了解导致科室之间、科内从事相互协的工作时比较盲目、被动。因此加强学籍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科室之间的交流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这也是提高学籍管理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
另外,新建本科院校特征决定了它与精英阶段的本科院校不同,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不能沿袭升本前的管理模式,更不能照搬精英本科院校的管理方法,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研讨,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拓展、创新打下基础。
2.2 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模式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大:例如西安文理学院2006-2011五个年度的在校生情况:2006-2007年度在校生7495人,共198个教学班,2010-2011年度在校生11810人,共计327个教学班,2011年度于2006年度相比在校生人数增加了4315人,教学班增加了129个,由于学籍管理业务与在校生密切相关,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正常四年本科、二年专升本、三年专科、五年高职;经过休学、退学、复学、军队专业、留级、处分后特殊处理、特殊培养的;赴美、赴泰、赴台对外交流的学生,学籍管理趋于复杂化,学籍管理集中于教务管理的模式不能适应目前的管理要求。因此,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务管理集中在教务处管理重心过高,根本无法做好教学的宏观调控工作,各系院的管理积极性也没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提高教务管理质量,激发办学活力,建立以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3 信息化建设
学籍管理工作事务性强,学籍管理工作中形成大量的数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各项学籍异动的办理依然是手工状态,学籍管理大多处于半信息化状态。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处理大量的手工业务,另一方面还要将处理业务进行归档整理,工作压力很大。目前虽然不少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改进高校学籍管理手段,自行开发或与软件公司联手开发过一些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籍管理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这些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兼容性较差,一般而言,高校学籍管理存在两个平台,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管理平台、各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学籍管理平台,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两个平台兼容性较差,平台之间不能实现自动数据对接;其二,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学籍管理平台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其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籍数据不能与学院内部其他部门相关数据实现共享。
2.4 适度对学籍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立项研究
学籍管理工作本身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时间处于繁重的事务处理中,习惯性的工作模式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的很多,但工作中的思考、总结、创新较少。在面对新问题时要么照搬精英本科院校的做法,要么打时间和精力消耗战。一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的直接管辖部门及各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缺乏学籍管理纵向和横向的立项研究较少,学籍管理工作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手工作业和繁重的事务处理中,所以适度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直接管理部门有组织的或新建本科院校之间自发的进行立项专项研究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促进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注释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化学学科;化学教育;化学反应原理;学科观念;培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该学科就难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就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不太可能从事与化学相关的事业,他们只需要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正确态度、观念和方法。化学教学的重心应从过分注重事实性知识转变为事实性知识和观念两者并重,这已是时代的需求。本文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为载体,突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实践,就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观念作一探讨,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
一、学科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组织和呈现
1.学科知识类观念的集中体现。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三大主题,这种大章大节式的编排体系,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网络,突显学科内涵、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科知识类观念在各主题中得到集中体现,且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教材通过介绍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基本理论、离子反应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适应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快慢与限度、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能量转化等方面认识化学反应。这样的编排体系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和意识的转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理解这样一种编排意图,不断概括提炼出“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化学观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学科价值类观念的分散渗透。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没有像必修模块那样,开设相对独立的主题学习学科价值,但是挖掘教材,处处都有渗透科学精神的好素材。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理论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是目前被审查通过的教材版本中最贴近实际的一个,STS 教育渗透较深。教材关注核心观念的建构过程,改变原来过分强调事实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同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就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活动来强化“实验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方法之一,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研究的灵魂。教材用大量的图片和语言的描述展示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前沿、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增进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化学学科的创造性与实用性的赞赏,不断提升“化学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是为学习理科的学生所设计的,学习该模块,不仅能完善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体系,而且能使这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在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化学反应原理》所蕴含的学科观念是丰富的、多元的,教师只要选择出最适宜渗透的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能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强烈感受并建立相应的观念。
二、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能立足在一小节、一课时上,而应就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通过一个相对连续的阶段来建构观念。教师对教材本身要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统领课程单元的观念,以此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将贯穿于教学单元的化学观念随教学进度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逐一建构。这样既保证了每一教学单元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化学观念作为起导向作用的单元目标,每一节课又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的、易操作的基本理解作为起执行作用的课时目标,使化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专题―单元”式结构,共设 3 个专题 10个单元,内容基本按照课程标准的3个主题顺序安排。课程主题是课程内容的“脉络”,学科观念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审视各课程单元,观念的连续性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能很好地把原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教师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做深入的思考与统筹的安排,并以对学生观念层面的理解为目标来统整相关的问题及活动程序。以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建立了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概念;利用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分析了外界条件对水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这种从单一到复杂的内容体系,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除了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微粒观、平衡观、定量观系统地分析问题,一步步揭示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实质。
2.创设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学科观念的形成是在活动中发生、在交流合作中激荡、在反思实践中生成的。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不仅是促进知识向深层次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也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复杂的行为表现。活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或是实验探究结合数据处理分析,也可以是课后的调查类活动。教师要及时把握实际教学中的活动方式,观察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推测其观念的建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例如实验活动是过程方法教学的重点,教师可设置“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活动,通过设计并实施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具体的实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等,提升了学生对于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教材为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如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都是结合数据分析呈现;设置了定量研究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这些探究活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个体理解、感受事实及其概念形成过程的质的转变。
3.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所选择的材料信息应以一定的化学知识点为依托,可以是日常生活常识,或是与社会事件相关内容,或是一段化学小史。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并能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应用观念的情境中认识观念的功能和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设计情境,分析学生原有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普遍原理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化学现象后面的统一性,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无论作为未来社会的普通公民还是化学专业人员,在思考化学与技术、自然、社会关系的问题时都能够自觉地根据化学基本原理乃至由此抽象出的哲学原则做出理智的决策,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5.
[2] 张毅强.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10.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姜荣(1969-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27-02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在校生人数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问题之一。高职学生管理者应主动转变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多地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人本理念的内涵
人本主义,英文为“Humanism”,来源于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和格林乌斯的著作中。著名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曾经指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在人本主义理念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发掘和主张人性向善。“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理念中最重要的内容,其实质在于人被看成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和人是被解放和发展的最高目标。后来,人本主义被引入管理领域,与科学管理不同的是,人本主义取向的管理并不机械地重视所谓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而是全面考察管理的各个要素,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性质,确定不同的管理目标,然后再根据管理对象、性质和目标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法,力求管理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考虑了管理对象即人的特点和需求,尊重人的本性,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层面来看,人本管理的对象自然指的是学生,学生是“人”的主体和核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即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就是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学生”放在首位,通过激励、调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去实现预定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当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多地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属性,对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对学生的个性的基本要求还比较传统和陈旧,没有真正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只抓学生培养的共性要求,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难以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身潜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高职学生管理中,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只注重管理的手段和量化考核的目标,学校管理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过分依赖的关系,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则是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忽视学生的成长。具体表现为:
1.以管理为中心。所谓以管理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量化考核作为衡量教师水平和教育活动质量的标准;另一方面,把加强和提升学生管理活动作为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有时甚至成了解决其各种问题的唯一手段,这样就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活动走向了极端。
2.以教师为中心。管理主义倾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定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突出以管理者为中心即教师为中心。教师的绝对权利来源于科学和真理布道者的角色,来源于对学生管理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一般基础科学知识闻道在先的先天优势和地位。因此,传统管理主义往往将教师作为学生管理活动的主导者,重视教师在学生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只要严格按照学生管理者即教师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取得学生管理成效,顺利达到学生管理目标。
3.以权力为中心。以权力为中心就是强调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学生的绝对服从。根据《高等教育法》和相关制度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和办学权限已逐步下放,高等学校呈现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局面。但随着高校自主管理权限的扩大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及监督的相对减少,高等学校自主管理权力得到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对其学生的管理权限也有不断泛化和扩大的趋势。同时,部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权限模糊,非合理性的校规很多,学校管了许多本不应该管的事情。有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以惩罚为中心,“不准”“不得”和“严禁”等带有明显禁止和命令意味的用语在管理制度中随处可见,对学生义务要求过于苛刻,对本应是学生的合法权益却作出种种限制,有的甚至漠视学生的基本权利,擅自对学生的权利进行限制和剥夺,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上存在的以上问题,积极寻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新理念、新途径已迫在眉睫。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三、以人为本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高校管理者常常将学生看成是需要管教的人,对学生完全是一种“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异化和剥夺现象就不难想象了。因此,关注学生自身,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真正管理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高职院校管理的主人。只有树立和牢记学生主体思想,才能科学处理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项教育活动不偏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因此,学生管理必须强化学生主体性观念,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另外,从经营管理的理念来讲,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即构建扁平化网络式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加快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减少师生信息沟通的组织层次。组织层次的减少意味着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路程的减少,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可以以更少的手续和更短的时间得以更快地解决,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同时,信息沟通途径的缩短与信息共享不但转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而且减少了信息多层次沟通和直线式沟通所造成的信息损耗和失真,确保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高职教育管理采用科层制直线式的行政管理,形成了冗长、烦琐的线性管理组织结构。因此,变革现有高职院校管理的组织结构,构建扁平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3.制定科学发展的学生管理制度。科学发展的学生管理制度即发展性的学生管理制度。发展性的学生管理制度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其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主要观点有:一是学生管理纪律是建立在学生人格自由基础上;二是纪律就是学生的自我控制;三是纪律标准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参照标准,而不是应该必须遵守的“圣经”。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发展、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制度与纪律是管理学生的核心,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上,它的苛刻性、惩罚性、管束性、统一性、压制性等特征使得学生在管理中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教师的对立面,既压制了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又造成了学生管理的低效性,给学校的教育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造成一定障碍,成为诸多高职院校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科学发展的学生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4.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指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师生双方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等参与,形成浓厚的民主管理氛围。其核心理念是学生是“人”而非“物”,师生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并非弱化教师的地位,而是把教师看成学生管理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并非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得以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加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坦诚的交流是提升学生自信心、自尊感和认同感的主要力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应从三个层面开展工作:(1)辅导员层面。辅导员要高度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必须抽出足够的时间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采用定期开班会、不定期组织座谈会、个别谈心、QQ、微信和到学生宿舍访谈等形式跟学生广泛地进行交心谈心,切实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脉搏,及时解决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真正做学生的良师和知心朋友。(2)专任教师层面。可以借鉴普通高校做法,即建立专业教师导师制,尝试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导师队伍,对高职学生进行跟踪式教育引导,随时帮助学生解难释惑,确保学生在校快乐成长,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3)中高层管理干部层面。中高层管理干部可采用各种学生代表座谈会、走访等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做到工作有的放矢,真正让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现工作的实效性、高效性和针对性。这样不但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而且更为学校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更是其发展的内在灵魂和根基。学生管理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和组织机构来行使其管理职能,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潜移默化学生的行为,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来促进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校园文化还通过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实现。鲁昕同志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育人,用富含特色的职业文化和高品位的审美文化育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把职业院校建设成为文化育人高地。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进实训室。总之,高职院校打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不仅在学校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因此,积极寻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向“以生为本”的转变是学生、家长、高职院校外在社会环境和自身办学发展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能力本位 独立院校 物流管理 实践教学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但是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建设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角度构建了面向独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框架,阐述了该平台下各种资源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
1. 平台需求分析
1.1 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分析。
独立院校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发展的全新模式,它一般是依托一定的母体院校,利用母体院校在教学资源、资金、政策上的优势兴办的高等人才培养机构。作为独立院校其办学必须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否则独立院校的长期生存将变得非常艰难。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在管理上独立院校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在办学特色上独立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因此与普通公立本科院校相比独立院校在学生就业方面有一定的天然劣势,导致了它们在学生就业方面有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通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实用技能的培养才能在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中赢得一定的优势。但反过来这一所谓的优势在与高职高专等职业技术院校相比又变成了一种劣势,因此高职高专在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强度和力度上无疑都将超过独立院校。
综上所述,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应当定位于:“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发展之间的无缝连接,在此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独立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竞争中便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竞争中则具有更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2 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需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而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于独立本科院校而言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的特色分析,独立院校必须整合相关的资源来打造自身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这样才能更加系统有效地培养和输出合格的物流人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国家宏观物流政策的分析,总结出该平台具有如下的一些需求。
(1)本地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
实践和实训课程最终的目标是要适应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具体需求,没有本地相关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的积极配合,仅依托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其培养出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有脱离现实的倾向。这种配合上的需求也是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只有通过学校教师、企业物流专家对物流实践方案和实践过程的共同把握,才能保证能力本位的各项实训目标落到实处。
(2)当地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
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平台搭建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但不难发现对于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而言,很多企业都会持相对排斥的态度,原因是从短期来看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此外,过多学生被安排到企业后,这些“新手”们对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不难发现从长期来看只有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物流人才,相关企业发展才能有更多优质人力资源的支持,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当地政府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台各种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细则,并将这些政策真正地落到实处。
(3)本地各个高校之间物流实验、实训硬件资源的有效整合。
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有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就同城而言这些院校各自都有一部分物流实验和实训的软硬件资源。因此,同城的各个相关高校之间应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可以为不同院校的学生所共享和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本地高校之间物流师资队伍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硬件资源之间的整合和共享之外,本地或同城高校之间物流师资队伍的交流与合作便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师资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推动硬件资源之间有效的整合。因此,组织高校物流专业教师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5)独立院校内部物流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一体化规划。
无论承认与否,大多数高等院校目前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仍采用“制”模式,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很强,有的理论课程和对应的实训课程好像联系紧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根本看不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是因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的整合思路,在实践教学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又没有与理论课相联系的特定要求和评价标准。因此,物流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一体化规划是进行物流实践平台构建的当务之急。
(6)独立院校内部物流软硬件资源合理匹配。
作为独立院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实验室资源及物流实训资源,但这些资源一方面显得很不够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和闲置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些资源一般很难对于特定的实训方案实现即时的快速匹配。这就要求这些资源要从之前的对整个物流实践活动的“硬布局”和“硬匹配”方式,转变为对具体和特定物流实训方案的“软布局”和“软匹配”模式。
2. 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框架构建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般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1]。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就是要根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要求,针对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来整个各种可利用的软硬件资源,其平台框架如下所述。
2.1 建立同城相关高校之间物流资源的共享平台。
同城相关高校之间物流资源的共享对于提升各个高校物流实践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种高水平的共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立可以互连各个高校物流信息和软件资源的校际网络系统,实现“足不出校”便可以在权限的允许下直接访问和使用其他高校的物流信息和软件资源;二、建立校际之间的物流资源协调组织,该组织负责对各个高校提出的物流资源需求进行整合、对物流硬件资源进行使用上的分配、对人员进行组织和协调,同时该组织也是各个高校师资队伍之间交流和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三、定期组织各个高校物流师生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与互动。
2.2 建立同城政府、高校之间的物流组织和协调平台。
同城各个高校应当联合起来组成与政府机构的跨组织协调委员会,该组织可以邀请各个院校的物流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参加,同时邀请政府机构中分管物流、教育的公务人员参加。通过这些政府公务人员充当中间人,实现政府与高校在办学政策,办学难点热点上的积极交流,一方面引导各个高校努力为本地区的物流战略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促使政府机构响应各个高校之所需,出台一些支持物流教学发展的配套性政策。
2.3 建立独立院校自己的物流实践教学规划平台。
如前所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对于独立院校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其在管理上自主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来积极地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措施就是建立独立院校自己的物流实践教学规划平台,这一平台应从一开始就着手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方式、结合的具体措施及考核结合程度的相关评价标准上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其目标是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建立逻辑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这类方案一旦建立一方面可以明确理论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突出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实践教学过程中具体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现象。
2.4 建立独立院校自己的物流资源“软匹配”平台。
所谓“软匹配”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某项具体实训设计方案开展中的资源需求,快速地对相关的物流资源进行组织和匹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制度上和组织上两方面的保障。对于制度上独立院校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实践课程资源调度规则和操作流程,以及资源使用上的优先级;对于组织上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协调小组来进行资源的调度和协调。与“硬匹配”相比“软匹配”更注重匹配过程的目标导向性,更注重对一些“虚拟资源”的快速利用。这些所谓的“虚拟资源”可能之前并不是属于本专业或本系部所有,而现在可以根据需要“为我所用”,为了避免在资源使用上的冲突,有必要提前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提出计划,因此该部分又与上述“物流规划平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3.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资源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
要实现该实践教学平台的真正有效运行还必须具体落实到资源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上。应该说上述物流实践平台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资源共享,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好同城不同高校之间的物流资源便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规划的问题。鉴于目前各个高校在实践实训课程中缺乏交流、缺乏资源共享、校际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现象,在构建上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笔者大胆地提出物流专业实践活动的校际协调模式。其核心的运作方式为:在学期之初各个高校将本学期的物流实践教学详细的计划安排,统一上传至同城校际网络的服务器上,由校际物流资源规划协调小组对各个高校计划需求的资源进行分析、分类、汇总,并进行统一的分配;在费用的计算上为每一种设备设置一种具体的计费方式,例如按照使用时间计费,各个学校学期末按照使用费用的多少补齐对方的差价即可;在人力资源和师资队伍的使用上,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上往往都有较大的投入,也有较长时间对设施设备的经营经验。而独立院校往往建立时间不久,很多硬件设备,尤其在实践实训设施设备上还不能和很多职业学校相比。这就要求独立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这些院校联系,并开放自己的物流实训设施和设备给这些学校,只有用“积极主动,以诚相待”的方式才能构建起同城物流实践教学这块大的平台。
4.结论
独立院校一方面需要将自身内部的物流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满足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外部的相关资源,携手其他同城兄弟院校建立物流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大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独立院校在办学经费上的不足,同时提升物流实践教学的质量。
本研究得到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25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陈庆合.能力本位教育的四大理论支柱[J].2004年第36期:8-13.
[2] 吴传荣,黎建新,付景涛.管理类课程“见习性”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年6月第2期:136-137.
[3] 王国夫,杨春娣,郑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J].2010年12月第12期:202-205.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6
一、构思:实践的系统化教学思想
模拟招聘中的招聘企业要求是当地真实可信的实体企业,且拟招聘岗位的信息也是企业当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根据真实岗位的要求来分解招聘任务,模拟招聘过程,形成“岗位一任务一过程”的系统化实践。在招聘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还能优先入选企业的校园招聘名单。通过这样全实景模拟招聘的活动拉近了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仅能帮助企业在校园时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按照企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通过小的招聘成本得到大的效益;还能让学生真切模拟招聘过程中的实况场景,能够更了解社会的要求,引导其对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招聘专员这一岗位做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描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地对应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践内容,见表1。
(一)招聘宣讲阶段
1.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分组,每组人数在10―15人,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一名。
2.每个小组选择一家企业作为模拟招聘的企业,收集真实岗位相关资料、职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等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企业要求有较大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热心于教育事业,对应届毕业生有需求,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能力的锻炼机会。学校要积极与这些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联系企业人事相关部门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实践过程。
3.各组分别打印公司简介、岗位需求海报、求职申请表、面试人员测评记录表、准备好现场招聘所需要的测试试题等,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学负责所模拟企业的宣讲,并根据前期收集到的资料代表企业回答来参加应聘的同学的提问。
(二)简历筛选
1.举行模拟招聘开幕式,通过前期宣传和现场热烈氛围,吸引全校同学参加。
2.每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收集并根据招聘岗位任职资格筛选简历。
(三)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结合简历和简单面试的结果推选5名同学,按管理类和非管理类分组,适当平均协调两组的人数。管理类应聘者分三组,每组5―7人,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每组控制在60分钟以内),最后每组选出1人,共3人参加评价中心测评。非管理类的应聘者进行结构面试,面试官由专业老师和各组组长组成,选出3名应聘同学参加最后的评价中心测评。
(四)评价中心
依托企业的真实岗位,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选择1―2个岗位对最后的应聘者进行评价中心测评。例如选择手机销售公司的销售顾问岗位,根据岗位要求可以设计以四个环节展开:初露锋芒――角色扮演――压力面试――案例分析。第一阶段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第二阶段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真实模拟招聘岗位的一个工作场景,由应聘者现场展示工作能力。例如让应聘者模拟销售岗位,在20分钟的规定时间内,向老人、学生、成功人士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推销一款手机,考察应聘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第三个环节由评委(各小组组长)针对应聘者之前的表现及遇到的问题对选手进行刁钻犀利的压力面试,根据应聘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抗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打分。第四个环节是案例分析,由应聘者抽取案例,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考察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最后,综合四个环节的表现和得分,选出1名最佳应聘者。
根据五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能系统地真实模拟一次企业招聘过程,并实际操作多种常用测评方法,专业知识不再是遥远的案例,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招聘流程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实现: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方法设计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落实和实现。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设计,创新产学合作制度,实现产教融合。模拟招聘实践中,学生会根据人数被分成小组,组成学习团队,可以将“专业老师、职业导师、社会导师”三个角色有机地融合在一个系统内,打造无缝对接的专业学习平台。根据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要做到以合作企业为依托,获取最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境,分解工作任务,社会导师可以针对招聘过程中的结果方面给予学生实战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完成招聘岗位的面试测评记录表、测试试题,另外还可以对决赛中应聘者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打分;专业教师要以课程群为基础,不断完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对实践中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对活动流程安排方面进行指导,在各个阶段都要进行任务布置和上一阶段总结,全面掌控活动过程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职业导师主要针对招聘中的仪表、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予以指导,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学完即能上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四、运作:模拟招聘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师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应用型教师是指熟悉专业知识和 技术业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传授本科基础知识,也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并善于通过恰当的教学法授之于学生。但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教学经验,但大多缺乏岗位工作实际经验,学院聘请的企业导师虽然有丰富的工作和职业经验,但其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又不够高。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职教师的在职培训,到校外的合作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或实用研究,以合作项目为载体,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最新问题和动态,更新和扩充知识;对于兼职的企业导师,可以通过讲座、指导学生实践的方式来及时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技能,取得教学和生产的双赢。
(二)课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