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是偏远地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资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典故等,如果不加一挖掘保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一)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虽然农村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地,可我国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宣传力度不够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和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和最终的力量来自广大的农民,只有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只有农民的觉醒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因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要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方面,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二)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当前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各级政府可以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日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依托节日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舞龙舞狮比赛、元宵节会展、书法比赛、歌唱比赛、民间舞蹈比赛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广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外,为了普及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传说故事汇编书籍、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兼顾社会大事,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三)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前,要首先建立经费管理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经费有限,应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根据具体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通过财政拨款、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持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团体,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在保护工作中,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区域,除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外,对确属濒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区,应尽快建立保护名录,出台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要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制定科学保护计划的同时,要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认真摸清家底和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凡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保护后再行实施。在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改进完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传承其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提高文化品位,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结语
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加强经费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2
关键词:灶画;保护;传承;发扬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地处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几经沧桑,秀洲人民在创造灿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遍布乡间的灶画纯朴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是江南特有的民间美术,也是秀洲现代民间绘画的母体语言之一(秀洲区于1988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在过去,秀洲区农村每户人家一日三餐全都依赖灶头做成,家家户户都建灶画灶,因而造就了众多的民间灶画艺人,每个村都有三至四名,其手艺为前辈原本传授。打灶师傅先砌灶、刷白,其后用毛笔、木尺、锅底墨灰(现在用墨汁)布局图案,绘制大小不等的框格,最后用白酒调好的三花粉或水粉在框格内画上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图案一般为花卉植物类,如荷花、桃花、石榴、牡丹、万年青等;动物类,如孔雀、鲤鱼、鸳鸯、大公鸡等;寓意类,如暗八仙、聚宝盆等;风景类,如宝塔、日出等;花边装饰类;配有的文字大多为福、喜、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吉祥语。
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得农村生活日新月异,灶画呈现出三种发展态势:第一、紧靠城镇生活的农民,由于城镇化建设,大量的农民由昔日的单家独户,迁居到集中居住的楼层或小区,原先做饭的灶头完全被现代煤气灶所取代,灶画也自然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第二、乡村公路比较方便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民,翻建新的住房后,添置了现代煤气灶,但保留了传统的灶头,他们认为,逢年过节还是传统灶头用处大,但灶画已经部分或全部被印有图案的瓷砖所替代;第三,居住在偏僻地方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仍依赖着传统灶头过着日子,传统的灶画艺术得以保存。
在非遗项目普查阶段,我们曾走访过秀洲区还在使用灶头的农户,有近60%是既画上了传统的灶画图案,又在灶画、灶箱上贴了印有图案的瓷砖;有20%的灶头不画图案,全贴上了印有图案的瓷砖;有20%则保留了传统灶头的式样,从上到下画满图案。由此可以看出,秀洲农村的灶头在今后若干年不会很快消失,甚至还会延续,但由于灶画艺人的逐渐减少,传统的灶画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另一方面灶画正在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而使得这一民间美术渐渐失去原貌。
在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现代工业文明正逐渐取代古老的农耕文明,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壤正日益消亡。更由于一些地区对“新农村”的片面理解,认为一切都要新,搞一刀切,走极端,使得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文化记忆不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切新的民族文化赖以根植的母体和本源。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妄图从虚无中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珍爱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守住我们民族的根,维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被强势文化所侵蚀。
由此,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继承了“旧”,才能更好地发展、创造“新”,二者并不对立,而是有机地融合、渗透在一起。
为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一江南独有的灶画艺术,近几年来秀洲区的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16字方针,制定和采取了多项计划和措施。
首先,投入资金用于本区灶画艺术的挖掘和保护:早在2004年,秀洲区对全区12名已知的优秀灶画艺人先期立档;2005年和2006年的非遗普查工作中,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以及各村文化辅导员对全区115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面记录、拍摄了民间灶画艺人打灶、画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有价值的灶画,搜集、收藏了民间灶画艺人祖传的灶画图案资料,制作了内容详实的系列档案。
其次,加强灶画艺术的研究工作:2008年,秀洲区建立起区灶画艺术研究专题组,由区教文体局、文化馆、站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专业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五年保护发展规划,包括陆续建立100位灶画艺人的数字档案并发放从艺补贴;创建浙江省第一个灶画传承基地,邀请民间艺人传授灶画艺术,并在学校开展灶画艺术教学专课;建立一个自然村的民间灶画博物馆、传艺所(建立嘉兴市唯一的民间灶画生态村)。
第三,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弘扬传统的灶画艺术:2005年,秀洲区在“百村文化长廊”――乡村艺术表演擂台赛中首次推出民间灶画比赛。在事先做好的灶头模型前,20多位灶画艺人现场作画。传统技艺与新颖活动形式的结合,吸引了众多的农村群众驻足观看。2006年,秀洲区在开展“新农村嘉年华”系列活动时,举行了第二届的民间灶画比赛。于第一届不同的是,来自各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的小学生们与老艺人一起同场竞技,现代民间绘画与它的母体艺术在同一时空交相辉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农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展示了优秀的传统灶画艺术,并不断引导着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去发现和保护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由文化部社文司、浙江省人民政府等主办,秀洲区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秀洲区乡间灶画艺术的广场表演,深深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画乡的200多位代表和专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艺术节还邀请到了8个国家的12位外国民间绘画艺术家参加。传统的灶画艺术,引得他们啧啧称赞,并通过翻译与现场的灶画艺人交流切磋。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展示了秀洲优秀的灶画艺术,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借鉴。
2012年,新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建成启用,在这个总占地38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中心里,环境布置中到处装饰着秀洲的传统灶画(画在原比例的灶头模型上),引得每个前来参观画展的群众总会在灶头前驻足欣赏,起到了很好的美化、宣传作用。
到目前为止,秀洲区115个行政村,有近150名仍在从事砌灶画灶的民间艺人。通过这些艺人所传承下来的灶画艺术,被有机地吸收融合进了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2006年以来,秀洲区现代民间绘画先后代表浙江民间绘画艺术作品赴法国、英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展出,新生代的现代民间绘画人数也达到了1700多人。2006年,秀洲灶画被列入嘉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秀洲灶画合并入市级项目嘉兴灶画,2007年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当今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牢牢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发展根植乡土的民间文化,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馆)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3
关键词:内蒙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b)-0122-02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跨越经度最大的行政区域,同时也是蒙古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内蒙古草原的文明。蒙古人民历来非常的喜爱体育,具有极为丰富的体育资源,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内蒙古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人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和机遇。只有更好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保护,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治区经济的建设。
1探析内蒙古地区的在体育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1.1内蒙古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按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进行区分,名录将体育项目列入到了杂技、游艺以及传统体育类别当中。并与2006年颁布的了第一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名录共有518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游艺、杂技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共有17个项目,这其中就包含了两项内蒙古的文化遗产: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以及蒙古族的博克。随后的2008年,我国推出了第二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游艺、杂技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共有38个项目入选,这次内蒙古则有3项体育项目入选,分别是鄂温克抢枢、沙力搏尔式摔跤以及蒙古族的象棋。由此可以看出内蒙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的单一化。传承方式的单一化,伴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加之经济等许多客观因素的干扰,使得真正传袭之人甚少;传承方式更为狭窄。
1.2内蒙古区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目前,已经公布的第一批内蒙古地区的去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40项,其中游艺、传统体育以及杂技共计15项,分别是冰上阿日嘎,蒙古族搏克,蒙古鹿棋,鄂温克鹿棋,蒙古马耐力赛,达斡尔颈力赛,达斡尔摔跤,达斡尔扳棍赛,蒙古族赛驼,沙力搏尔摔跤,鄂温克抢“枢”,蒙古象棋,吉日格,诺日布,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2009年6月公布了第二批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该名录记录了111项,这其中内蒙古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面共有扩展项目的名录27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5项分别为达斡尔鹿棋,沙嘎游戏,走马驯养技艺,乘马射箭,啪日吉游戏。2011年12月公布的第三批内蒙古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5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3项(如表1所示)。
1.3内蒙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问题
1.3.1传承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类的非物质文化主要以言传身教以及师傅带的方式来进行传承。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本来很多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也获得了较大的改变。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较快,因此,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也获得了较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农村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再加上随着老一辈艺人不断的趋势,而且因为相关的领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存在较大问题,这使得农村的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严重缺失。1.3.2项目种类单一目前,内蒙古省拥有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区级23项,其中传统武术1项,摔跤2项。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摔跤资源,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单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1.3.3政府法律保护力度薄弱进入21世纪后,内蒙古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的思想发生很大地变化,各地方政府也以发展经济为主,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重视不够,尤其是传统民俗文化。在这个方面我国的立法还比较的落后,唯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没有得到通过,虽然我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公约并不等于就是国内立法。1.3.4缺乏资金投入民俗体育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在体育旅游以及相关的其他民俗旅游,民俗体育的发展对于当地的财政收入带来较大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项目的历史价值与传承的意义更高,但是苦于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相关措施的保护。对于其它的支持与保护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而支持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资本的支持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直接支持。通过分析相关调查分析,内蒙古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制定的近5年保护计划中,需要保护项目较多,需要资金数额巨大。但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资金到位情况不好。
2内蒙古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
2.1校园传承
教育时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媒介,而校园则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场所。在校学生是文化传播继承的载体,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把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教学创新与发展,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来。
2.2媒体传播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电视、网络以及其他的现行媒体的出现,也为人们更好地进行非物质的体育文化遗产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手段。利用媒体的传播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在听觉上而且在视觉上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认识,而且再次背景下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2.3法律保护
建立相关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规章制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合法化,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使的各项条例落实到实处,使保护开发者有法可依,为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南和方向。有了法律的保障,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
3结语
内蒙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目前大多散落民间,已开发出的种类单一,保护意识不强,缺乏投入资金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校园传承、法律保护、市场开发、媒体传播等途径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内蒙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保护,繁荣和丰富该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7-29.
[2]伍娟.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9):97-100.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4
我们艺术团从2002年初成立伊始,就担当起北京市文化下乡的主力军的任务。自此以后,我就一直在深思:我们每年应该给农村送去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如何培养激发农民自身的文化潜力,使农村文化演出市场能够活起来,同时既接受“输血”,也能自己“造血”。
我们艺术团如今已在北京10个远郊区县近84%的偏远山区农村进行了文艺演出。在演出中我发现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是很质朴的。2003年冬天,我们在房山南窖乡一个村庄演出,那里条件非常艰苦,公路是结冰的“地穿甲”,演出现场正赶上鹅毛大雪,而乡亲们早就在雪中等了两个多小时。演出后,农民们依依不舍地送了我们很远。
其实在文化下乡演出中,广大农民的文艺潜能也被激发出来了,演出前昌平区香堂村有个秧歌队率先上台表演,怀柔区怀北镇的小学生刚学会打快板也要在家乡父老面前“献艺”,大兴区许多村民会唱戏、会弹电子琴,他们纷纷要求给乡亲们表演自己的文艺节目。他们许多节目是对农家日常生活、生产状况的艺术表达。他们表演得淳朴、认真,既陶醉自信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能深深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执著与热爱,感觉到乡亲们在自娱自乐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必须针对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调研,与时俱进,排演真正为他们服务的先进文化。就连“非典”期间我们的创作也未停止,我们自创剧目12个,送到一线演出。我们不断把积极健康向上的,弘扬传统美德的一种精神产品奉献给农民群众,在农村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5
关键词:秦皇岛;音乐艺术;音乐艺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85-02
一、秦皇岛市音乐艺术交流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秦皇岛,经济逐步发展,同时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音乐艺术领域也随之繁盛,音乐艺术交流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早在20世纪90年代,秦皇岛市便与日本富士山市成为友好城市,第二中学连续多年与富士山市中学进行音乐艺术方面交流;近年来,秦皇岛市多次组织文化艺术团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进行音乐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来,秦皇岛市连续举办以“海洋”、“沙滩”等本土特色为主题的音乐节,国内外众多音乐团体、个人参与其中;多次邀请刘诗昆、石叔诚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家、音乐大师举办音乐会、讲座等;秦皇岛广播合唱团多次赴北京等城市参加音乐观摩及演出活动;各类民间音乐组织、团体、个人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比赛、演出,如KAWAI亚洲钢琴比赛、中国好声音等,多人次获奖。以上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对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开阔视野,招商引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城市内部,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等中心区域,自发组织的民间音乐团体和个人的交流活动日渐繁盛,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加入和观赏;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群众艺术馆之间、各民间音乐团体和个人之间,多次组织如歌手大赛、器乐比赛等活动;一些音乐团体、个人将音乐文化送进社区、农村。这些音乐艺术交流活动,提高了市民的音乐艺术素质,丰富了市民的娱乐生活。
然而,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先进城市相比,秦皇岛市的音乐艺术相对于经济领域的发展较为滞后,与市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相比,音乐艺术交流发展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音乐艺术交流活动的总量不够大,质量不够高;民间活动发展迅速,但缺少统筹安排和带动;从事音乐艺术交流活动的专门性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思想观念解放不够,相关部门存在主动性不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激情的问题。
二、秦皇岛市音乐艺术交流的道路探索
(一)加大公共资源在音乐艺术交流方面的投入
1.创新公共音乐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植来源及形式
将市场机制引入音乐艺术领域,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音乐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引导,创新各类音乐文化基金及项目的资源路径,努力为音乐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财力保障。设立重点音乐艺术项目、团体及个人的专项扶植基金,重点支持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的优势音乐艺术项目、团体及个人,让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得以生存、发展和传承。
2.加大公共音乐文化设施的深开发及利用
规划建设和利用标志性公共音乐文化设施。在城市文化设施中严格划分出少量设施作为标志性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场所,并充分发挥这些设施和场馆的作用,可以尝试免费或优惠开放;曾经人声鼎沸数十年、承载祖辈文化印迹的海员俱乐部、港口俱乐部等,现已基本上属废弃闲置或另作他用,要努力恢复和重建这些历史品牌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重新利用起来,与现代标志性设施交相辉映,共同满足市民的基本音乐文化需求。
充分利用城市主要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发展广场文化。加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绿地、城市建筑空间等露天广场周边的文化群建设,在全市形成一批相对固定的户外音乐文化交流场所,整体增强其音乐文化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广大市民共享音乐艺术提供广阔平台。
着力发展城市音乐艺术集市、街头艺人表演区。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批富有文化气息、亲民的音乐艺术集市及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的街头艺人固定表演区,让更多市民可以通过集市购买到优质的音乐艺术品,为更多的音乐艺术人才提供与消费者零距离的艺术作品展示交易平台,凝聚一批各具特色并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街头音乐艺术展示人才,营造浓郁活跃的城市音乐文化氛围。
3.大力开展音乐文化惠民工程
组织音乐艺术院校、团体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开展各类音乐艺术活动,开展音乐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工程,开展音乐文化教育培训,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群众的音乐素质和水平。
4.加快公共音乐文化资源向郊县及农村的延伸
随着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现有的业余生活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普遍存在缺乏音乐基础设施等问题。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音乐文化资源的建设,通过配置音响设备、音乐器材及专业指导等,实现农村音乐文化资源的全覆盖,并在郊县及农村间开展各种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广泛推广民间及高雅音乐艺术。
(二)实施音乐艺术人才战略
组织人才,成立专门的音乐艺术人才管理机构。加强对音乐文艺人才的组织与领导,制定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支持音乐人才的各项政策。培育人才,建立音乐艺术人才及领军人物的培养机制。着力建设各类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工作室等,强化基层音乐艺术人才的队伍建设;加大音乐艺术领域领军人物的培养及支持力度,打造本土音乐名人和大师,作为推动城市音乐艺术水平和创新的主导力量。引进人才,加大音乐艺术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音乐艺术高端人才来秦皇岛发展,以带动城市音乐艺术层次的提高。爱护人才,完善音乐艺术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艺术项目、团体及个人的奖励力度,以科学的激励机制,培养音乐新锐,推动城市的音乐艺术创作、生产。用好人才,深入挖掘音乐艺术人才、团体的专业作用。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开展音乐惠民工程,走近普通市民,带动民间音乐艺术的成长进步,整体提高市民的音乐艺术素养。
(三)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对外交流方针
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国内文艺团体及音乐大师来秦皇岛市举办音乐会、演出、讲座等,满足广大市民对音乐文化的高雅追求。目前,秦皇岛市引进的国内外钢琴家音乐会相对较多,如刘诗昆、韩冰等,其他乐器、声乐音乐会等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应逐步完善。通过与国内外开展音乐艺术节、比赛、演出等音乐艺术交流活动,以面向全世界的视野进行定位,不但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城市间的友谊,如实反映秦皇岛市作为开放城市的音乐艺术水平,便于长远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艺术作品的生产、演出、参赛和获奖,可以扩大城市知名度,如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关■、王拓,已成为秦皇岛市音乐文化的名片,提高了城市声誉。
(四)弘扬本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艺术形式
1.提高全体市民保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省级十九项,市级五十一项,其中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昌黎民歌三种音乐艺术形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市民中并没有得到广泛认知,因此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开设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活动,形成全体市民关心、保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郁氛围,夯实城市的文化底蕴。
2.立足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本土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带有明显的秦皇岛地域文化色彩,承载了先民们的音乐艺术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彰显了秦皇岛历史的久远和音乐文化的广博。通过挖掘、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以及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音乐艺术的创造力,打造富有秦皇岛特色的音乐艺术品牌,使传统文化得以活态延续。
3.加强本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音乐艺术形式的对外宣传力度。不断丰富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的内容和形式,面对全世界开展音乐交流活动,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五)打造、提升城市音乐艺术品牌
1.强化秦皇岛特色
音乐艺术品牌是城市文化特色资源的产物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凝聚体现着城市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秦皇岛是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因此要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狠做文章,打造国内外知名音乐艺术品牌。从2010年起,本市先后面向国内外举办了以“沙滩”、“海洋”等为主题的音乐节,但是从成效看,参与活动的知名音乐艺术家及团体较少,且没有形成如张家口“草原音乐节”般的规模、效应及鲜明特色,活动持久力及受众面不强。因此,还应继续精心培育特色鲜明、具有秦皇岛特色的音乐艺术品牌,利用品牌推动交流,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2.打造经典音乐艺术品牌
市场经济要求开放城市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和知名度,音乐艺术领域也是如此,要坚持抓精品、促交流,以提升开放城市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音乐艺术的创作和生产。秦皇岛广播合唱团2011年成立至今,已成为秦皇岛是音乐艺术的一张名片,不但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而且足迹已走出河北,通过对外的观摩、演出、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水平,并逐步走向繁盛,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3.恢复、提升老音乐艺术品牌的活力
秦皇岛市历史上存在一些老的音乐艺术品牌,如小海燕评剧团的评剧,曾在全国的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但随着音乐艺术种类的日益丰富,已逐渐淡出人民的视线。应着重恢复这些老的音乐艺术品牌的创作、编排、演出等,重拾活力,并与当今社会相融合,吸引世人眼球。
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秦皇岛也面临着建设文化名城的发展任务,这要求城市文化软实力必须进一步提升,音乐艺术领域更是重要阵地。只有加快开放的步伐,扩大音乐艺术的交流,才能清醒地判断发展的方向,才能为城市注入新鲜的营养,才能更有利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文化生活,才能对全世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6
论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价值,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等。其中,对于其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个民族创立和传承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有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剪纸、杂技、戏曲、舞蹈等艺术创作,有源远流长、独具一格的中医、厨艺、酿酒、制陶等特殊技艺,有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民俗、民风、节庆、礼仪、游戏等固定仪式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贮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挑战,中国人家喻户的“花木兰”故事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发行,获取经济利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高度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中华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特点中,其区域性是最重要的一点。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两个定义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了其差异性,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国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的歌舞辽阔雄浑,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使之在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下过程中也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具体讲,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分为三个区域:原发区、影响区、消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展现也会根据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原发区表现得最充分,影响区区次之,消失区更次。我们以一些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明。如属于技艺的重庆火锅,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现重庆市所辖长江流域,因重庆市在成为直辖市以前属四川省管辖,故称川江。)。在当下,重庆火锅已成为重庆名片,是重庆市饮食业最重要的支柱,产生了响誉全国的“小天鹅”、“德庄”、“秦妈”、“骑龙”等大型火锅企业。顺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辐射区,火锅的制作技艺开始有所改变,其经济价值也开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火锅产业,再向下,到上海等华东影响区,火锅的影响就更小了,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产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区域性特征,使我们在转化其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提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当然,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但要转化为一个产业,就一定要考虑其区域性,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因此,利用产生于某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产业途径和产业方式,实现这种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样式出来。
一、发展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旅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突现出文化的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消费的冲动,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者通过旅游应该感爱到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获得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开发中,挖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说,区域差异越大、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激发其好奇心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国内盛行的新疆旅、旅,出了对两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想往外,对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丝绸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绝不能忽视的资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点或项目中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一个地区带来独具特色的旅游业。
二、发展特色加工业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样式,通过对与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的整理、研究、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老祖宗传下来的特有技术和技能所制作的产品(如工艺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场,仍然能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杠杆的强大内在动力去发扬光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技能,对其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讲,这种经济开发,也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正是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注意不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利的。对于中国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用民间特殊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业支撑,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重庆为例,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艺、纸扎艺术,荣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艺、永川豆豉酿造工艺、蝴蝶画制作工艺,铜梁龙制作工艺,梁平年画、竹帘制定工艺,大足石雕工艺、小五金制作工艺,以及遍布重庆的山城火锅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规模,成为大足县的重要产业。伴随着大足石刻的开凿而诞生的大足龙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龙水小五金有12个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值达到亿,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龙水已建成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专业市场。又如:“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经过挖掘和开发,已有13大类3000余个品种,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40%,国际市场占有率60%。已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
三、发展特色演出业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样散落于中华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许多具有极高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娱乐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某种表演艺术得以再生,不断产生出新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的营销,获得经济收益。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的“东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做出了范例。对于“东北小品”风靡的原因,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任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临着被消亡的可能,但是,东北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机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二人转”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现形式,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础和来台。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有这种设想。如“中国龙都”—重庆市铜梁县政府提出了:“扎实推进龙灯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展演形式和内容,占领重庆市场,做大市外市场,拓展境外市场,打造和提升‘铜梁龙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战略设想。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有其重要意义。
四、发展特色医药业
通过对传统医药学知识的挖掘,可以形式独具特性的医药产业。中国医药学知识是中国境内各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药学知识。作为国宝,中国医药学知识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宝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条路径出发:一是生产销售。生产又分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传统医药材料的种植(或饲养)。如山东郯城,开展大规模的银杏种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也成为郯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市石柱县,在600百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中药材黄连,1954年,石柱黄连被定为国药和一类农副产品。2006年,全县在地黄连5.1万亩,产量1800吨,产量占全国的68%,产值1.3亿。因而,石柱被誉为“黄连之乡”。二个层次是传统医药成品生产和销售。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等。二是治疗。利用传统医疗技术,来为病患者服务。如:针灸及针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这个方面包含着传统医学知识的丰富内容和经验。全国各地一大批利用传统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健身、健体企业应运而生,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工作之余,进入洗脚城、健身房放松,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选择。
发展中药产业,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及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纲要》提出了“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指出了优先发展“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从现实的角度看,发展特色中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以中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中医药材料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持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业
饮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件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餐馆能遍布世界各地,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菜由宫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组成,每种菜系中都深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散落于各处的传统厨艺,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饮业。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回报高的产业。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庆火锅,是由码头文化衍生出来,由码头而进入高雅之堂,现在已成为重庆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庆饮食,首提必是重庆火锅。如今重庆火锅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说:“重庆火锅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说它的生产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锅的,汤料都已经工厂化生产,而工厂化生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就是农业,我们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相关的豆瓣,大蒜、老姜之类的,因此重庆火锅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重庆的知名度,也成了我们重庆的一张名片。”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连锁经营户达11200多家,年创产值150亿元,年上交税收8亿,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R].2005.
[3]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