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1
关键词:内部审计 供电局 发展趋势 运用机制
内部财务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从财务角度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于被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是否执行、会计核算流程是否遵守、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供电局经营目标是否达到。供电局由于下属部门众多,会计核算层级复杂,内部财务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供电局内部审计的内涵
供电局内部审计是供电局为防止局部利益可能损害供电局的整体利益,要求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由本部门或本单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对各职能部门的经营活动或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和鉴定,为供电局管理者服务,从而达到内部效益最大化。
■二、供电局内部审计的职能
2.l 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2.l.1监督供电局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监督供电局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维护国际法纪。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还要监督供电局内部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遵循程度,保证供电局拟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和高效率运行。
2.l.2 监督供电局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是反映供电局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因此也是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方面,内审人员通过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以衡量和确定供电局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报告制度的可靠性。
2.l.3 监督供电局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审查供电局的经济业务活动是否全面、有效、及时,有无损害供电局利益的行为。内审人员应及时将审查的结果向管理层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供电局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使管理层明确症结所在,尽快处理,确保供电局运行的效率。
2.2 内部审计评价职能
2.2.1评价供电局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供电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内部其它要素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职能,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健全性、适当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为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2.2.2 评价供电局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供电局财务收支,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查,客观的评价供电局的总体业绩,并分析影响供电局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问题所在,有利于管理层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挖掘供电局的发展潜力。
2.2.3 评价供电局的社会效益。供电局的经营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供电局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内部审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供电局的目标与方针是否适应了供电局及环境的要求,是否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以此来确定供电局的方针、程序、标准和道德准则。
■三、供电局内部审计的现状
3.1 内部审计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供电局内部审计涉及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工程投资审计、专项审计等。相应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业务能力需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创先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
3.2 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偏差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虽然内部控制制度上要求审计前期介入,但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有的单位还让审计部门直接介入财务稽核等具体业务,反而加大了审计风险,而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是通过事先的预防,为供电局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供电局经营者则根据内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审人员的意见制定经营决策,使供电局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事实上无论经营者还是内审人员都不一定能做到。
3.3 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原因,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普遍比较落后,方法单一,这与供电局的持续、快速发展极不协调。以审计手段的智能化来说,目前我国供电局审计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水平还很低,而且也明显落后于财务、业务等方面利用计算机的情况,处于滞后状态。作为监督的“再监督”,审计的硬件条件一定要优于受监督者,但事实是资源配置与审计任务严重不对称,从而使审计任务的完成程度打了折扣,内部审计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和威慑作用。
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供电局内部审计还存在单位领导是否重视,审计程序、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审计法规体系是否健全,审计目标与单位经济效益目标是否一致等问题。
■四、供电局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供电局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在挑战并存的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局内部审计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和探讨供电局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供电局内部审计,促进其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1建立与现代供电局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为适应现代供电局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目前内部审计模式有二种模式较好,就是监事会领导的模式和总经理领导模式。在监事会领导的模式下,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供电局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总经理领导模式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比较而言,监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供电局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首选。
4.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供电局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是提高供电局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发挥供电局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供电局经营,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供电局内部的违纪违法及腐败行为作斗争。因此供电局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按照建设一支素养高、业务精的供电局内部审计队伍的目标,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供电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培养,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技术职称资格化的供电局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供电局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
4.3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由监督型审计向管理+效益型审计转变
供电局的内审工作不能仅局限于查账,应该充分利用熟悉规章制度及财务状况的优势充当一个“好参谋”。在现行的体制下,有了科学管理的框架,要让管理得到强化,得到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就需要内部审计大力开展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组织的状况及环境以及是否以合理、健康方式实现目标进行持续调查,以便对组织的措施表达意见,对组织经营进行更好的控制。管理审计注重审查组织管理机制发挥程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决策系统是否良好,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以及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计划是否周密、全面,计划地执行程度和效果如何,控制是否合理有效;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权责利是否清晰;领导体制是否科学、领导是否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及现代管理知识。
4.4改变审计模式,开展风险基础审计
内审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检查、监督财务部门或者有关经济责任人的问题,而是着眼于全局目标。客观上,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内审的风险性。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对供电局内部各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评分制度,选择风险高的单位优先审计、重点审计。理论上,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良好的前提下的,也规定审计时采用制度基础审计,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机构都在使用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因此,审计结论普遍存在重大隐患。内审人员应着眼于风险基础的审计。风险基础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以项目的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首先,研究所从事的日常活动、供电局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然后,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及里的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供电局实际状况的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审计全过程所搜集到的证据、信息,构成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这也是风险基础审计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原因所在。风险基础审计主动发现和控制各项风险,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因此,改变审计模式,开展风险基础审计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三昌.供电局内部审计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卢肖杨.供电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经贸导刊,2003,(6)
[3]于明静.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6,(9)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2
关键词: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现金流量预算;资金集中管控
一、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明确提出集约化发展、集团化运作、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四化”工作要求,在以集团化为核心的“四化”体系中,集约化是促进集团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标准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措施落实的关键目标。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整体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财务的价值管理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以资金为纽带,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现关联业务的紧密结合,将有效促进公司集团化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财务管理机制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完成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的转化,实现公司内涵式发展。
二、现金流量预算的目标与原则
1、现金流量预算的目标
在电力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化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如何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自身的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国家电网公司在此背景下提出的“集约化发展、集团化运作、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管理理念既符合集团整体利益,指导公司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市供电公司作为网省公司的分公司,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自主性较弱,因而必须严格按照网省公司的资金管理要求结合各地市公司的特点,践行集约化发展的管理理念,明确如下目标:
1.1 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应兼顾日常经营需求与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现金流畅通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因而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必须与企业未来的经营计划相匹配;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必须降低货币资金持有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而各地市供电公司应按照网省公司的要求加强月末货币资金压降管理。各地市公司在制定现金流量预算时不可偏废其一,月末货币资金存量目标应为满足两种需求的最优值。
1.2 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应以优化企业财务状况为中心。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现金流量预算管控的各个环节都应注重决策对企业资金结构、产权比率的影响,确保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1.3 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应成为各项业务预算的“指南针”与“监督者”,从而确保资金安全。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效果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程度,因而必须使企业上下明确现金流量预算的意义与目标,并以此指导和监督各项业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通过将两类预算的管控结合,变传统的事后监督为实时控制,从而确保现金流量可控、在控,保障资金安全。
2. 现金流量预算的原则
为实现现金流量预算管控的三大目标,现以甘肃省电力公司下属天水供电公司为例,该公司根据《甘肃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甘肃省电力公司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电力公司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该公司实际,制定了该公司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在该细则中制定了七项现金流量预算工作原则:即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分级编制原则、均衡支出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均围绕纵横结合原则和动态调控原则开展现金流量预算工作。
3.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过程中资金集中管控的成效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3.1通过现金流量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紧密结合,科学准确编制月度现金流量预算,使资金预算上报的准确性得到大幅提升,从而为网省公司在组织协调资金调度,统筹协调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的收支平衡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升资金集约管理水平。
3.2严格执行现金流量预算,不断减少现金流量预算执行综合偏差,下压公司月末货币资金余额,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3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资金业务流程、提高资金综合使用能力,从而加强资金的安全管理。
三、如何将业务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相结合,全面提升资金集中管控能力
1.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工作需遵照集中统一管理、分级编制、纵横结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2.现金流量预算管控的工作流程
按照分级编制、动态调控的原则,将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工作细化分解为年、月、旬三个层次,并按照实际执行情况对旬现金流量预算进行滚动编制与执行,以达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目的。由此可见,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科学编制与有效执行是公司现金流量管控工作的核心,旬现金流量预算的严格监控是现金流量预算管控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3.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工作应做到有理有据、全面精确。在现金流量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做到照“章”办事,事实求是。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应根据公司营业收入、可控费用报账进度、工程投资资金需求以及执行中存在问题等多项因素,将业务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编制相结合,确保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精确科学;而在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禁止无预算项目支付资金、申请预算不报账或资金使用不到位等情况的出现。
4.财务部每月月初应对上月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上报网省公司财务部门,汇总分析各业务部门、基层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并将其在月度财务指标完成情况通报中公示,对于执行偏差较大,影响地市公司综合执行偏差率的单位在月度绩效考核中给予经济责任考核,以便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要求执行偏差较大的主体说明原因,并指导其提出整改目标与措施,促进公司的现金流量预算管控工作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作者单位:国网天水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2] 《国家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办法》
[3] 《国家电网公司预算管理办法》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3
1)整合培训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提高农村财务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根据这些要求及目前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政策理论水平高,具有较高财会业务知识,同时从事过财会具体工作,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农村财务审计办公室,同时聘请专家教授对审计人员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在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自身修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审计、财会水平、政治思想过硬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达到同时受理三个及以上审计案件的资质,以适应我市目前农村财务审计的新形势。
2)努力创造条件,改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环境。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村会计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村干部的管理,减少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工作的拢乱干预,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知晓率,要利用各种途经宣传农村财务审计知识,使广大农村干部及农民群众了解农村财务审计,让他们明白农村财务审计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和农民个人利益,而不是整村干部,更不是为了某些人报私仇,从而为农村财务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3)落实农村财务审计条例,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办法。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走向正轨的标志就是有规范的农村财务审计方法,因此,应尽快掌握农村财务审计条例的各项规定和政策界限,正确运用农村财务审计办法和与之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实施办法,进一步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定性法制化,切实树立起农村财务审计权威性,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违法能纠、改变过去“只开方不抓药”的做法,充分发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4)拓宽审计工作渠道,创办农村财务审计实体。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市农村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如资源费、征地费及各种补偿费分配不公、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基础工程建设审计监督不到位等,单靠农村财务审计办公室很难完成,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建议以股份制的形势成立一家农村审计服务组织,抽调选拨一些有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和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去参与这项工作,对那些付费接受审计和农村财务审计办公室不能完成的委托审计实行有偿审计,以弥补农村财务审计力量的不足。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监督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对进一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杜绝或避免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集体的财产属于集体成员共有,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2)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财务公开不及时,或是公开的内容和帐目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离任审计工作,对村财务一届来的情况实施审核、检查,并把审核、检查的审计情况向村民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财务一届来的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仅限于“理理帐”、“报报帐”,对财务处理随意,没有认真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促使其按照《农村财务新会计制度》要求,完善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报账程序、公开程序,确保帐目规范、合法、合规、合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按照新会计制度报帐、建帐和记帐,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规范性[1,2]。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1)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目标,逐步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覆盖面。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其审计范围由原来的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拓展到村干部离任审计。各种审计范围是日常业务重点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定期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随时审、班子调整离职审。
(2)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共分为6个方面:一审财务收支帐目。查收入是否入账,是否开具统一收据,查是否漏收、少收,开票人是谁,支付是否合理;查凭据的时效性、审批手续、用途说明、经手人;查大额开支是否经集体研究。二审货币资金。查现金、存款情况。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四审债权债务。查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等。五审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预决算情况。如是集资项目,还必须查项目集资或收费是否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执行,是否有乱收费、乱集资行为,项目款是否专款专用。六审财务管理制度与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情况。查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讯费、干部报酬、招待费等具体规定。财务公开方面,查公开资料是否齐全,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干部误工及招待费是否逐笔公开。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审计和检查。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审计程序。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被审计的村,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要组织好村里的相关财务人员,迎接审计人员的审计。二是实施阶段。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拟订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可采取主地审计或报送审计,重点审查财务收支帐目和经济活动及其他有关事项,实行内查外核。三是终结阶段。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村的财务帐目情况撰写审计报告,并由农村财务审计组作出审计处理结论或决定。
(2)审计方法。着重抓住3个重点,把牢4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存款和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二是把牢各项费用,尤其是招待费开支的票据,是否有虚假;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审计一开始,就立即盘点现金,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3]。
4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农村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财务审计工作,做到亲自参与审计工作。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行调查取证和笔录时应有2名以上审计人员在场,所有证明材料必须有提供者的签名、盖章或有第三方见证。
(3)坚持审计原则,抓好兑现处理。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作出的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执行;涉及有关单位的,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4]。审计结论书送达之后,被审计村应做好兑现处理,争取做到审计质量好、兑现效果好、群众反映好。
5参考文献
[1] 马青,陈刚,张文婕.浅议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财务会计,2009(8):51-53.
[2] 车德彬.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139-140.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5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F23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50-02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农村财务审计跟不上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农民因村级财务问题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
1 农村财务审计现状
1.1 农经机构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农经站3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0个,乡镇机构23个。共有农村经营管理干部320人,其中乡镇站工作人员28人。有中专以上学历195人,中级职称195人,高级职称28人。
1.2 财务审计主要模式
近年来,周口市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级财务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较大规模的清财整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农村财务仍然是“边清边乱”,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周口市各级农经部门作为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在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近年来逐步推行了“村账乡(镇)管”、“会计委派”、“会计”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3]。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对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必要时再进入村进行财务审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审计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乡级基本无专职的审计人员,全市有4 882个村,203个乡镇街道,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只有太康县保留有乡级农经站,农经人员是太康县农业局编制,其他乡镇没有农经机构。有些乡镇虽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在岗人员只有3人左右,肩负着涉农的所有工作,尽管农村财务审计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因目前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涉农工作任务繁重,使农村审计工作仅仅是有重点的对部分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开展常规性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审计专业知识,以前农经工作人员对村级财务监督偏重于财务检查和清理,现在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存在一定差距[4]。
2.2 审计主体职能偏差
周口市、县的农经机构较分散,农经机构分为产业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农经站3套牌子,虽然全市有农经人员320人,分成3个机构以后,各自负责各自的农经业务,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人员则少之又少。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对被审单位特别是对非党员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很难进行有效处理。
2.3 村级财务管理较混乱
周口市村级财务虽然已全面实行乡镇委托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一些村级财务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职责不分,有关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手里。有的村无出纳日记账,无村集体资产台账、档案,村干部人人都有现金控制权,村集体收入谁收谁支。有的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村受换届选举的影响,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管理村级财务,频繁更换村级财务人员,让不懂账的人管账,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
3 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
3.1 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强化农村审计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乡镇2级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明确县级农村审计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其部门归属。各乡镇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本乡镇的村级财务开展经常性的3年一轮审。二是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程度,通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5]。
3.2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规章,要以国家和各级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修订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重点项目招投标、村级债权债务、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
3.3 把握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
一是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中心统一核算,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6]。二是围绕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3年必审、村级换届必审,逐步实现审计的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围绕村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征地补偿金发放、村公益事业兴建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事件的执行情况。
3.4 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
要把检查、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公开,及时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账,梳理问题,健全制度,帮助被审计单位搞好民主理财,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逐步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 参考文献
[1] 徐岩松,吴绍华,郭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98,400.
[2] 黄清娟.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0(18):94.
[3] 王艳华.如何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86-87.
[4] 田淑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S7):119.
财务审计的重点范文6
【关键词】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审计
目前我国在会计财务审计上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基本的审计制度在我国作用愈加明显。传统财务审计是客观真实地评价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则是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与廉政,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作用上的相同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各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一些以往的经济违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各企业间和平竞争,共同发展。同时,由此带来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深度就不断提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高效快捷,由此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从财务收支审计来看就是财务信息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都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已经实现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延伸。受当今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提升,于是就需要将企业财务收支转变为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以此满足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需求,方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制度,该种审计方式不仅针对财务事项进行审计,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分析,是一种对事又对人的双重审计方式。实际审计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偏向于对人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让领导干部在有效的约束中提高其工作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及强制性,审计范围较广,兼容审计、组织人事、国资监管、纪检监察和财政监督等综合性监督方式。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展开,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而专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制化。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审计过程中不同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作上的协力合作,有效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从以上陈述不难看出,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都是建立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明确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促进全员参与,共同作业。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执行到位,审计调查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可行性、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审计成果的转化都必须在有效监督管理下进行,保证审计工作合理有效,实际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二、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点
(1)审计目的落脚点不同。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审计对象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进行真实性与合理性分析,确定其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国民生活水平。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领导个人,通过该审计工作客观真实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看做是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在审计期间是否出现不真实或违背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并需要对其所作所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能够克制领导干部以公谋私行为,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若在审计中发现情节比较严重的经济违法行为将依法对其进行制裁。
(2)审计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根基相关部门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主要指相关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在其领导部门所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该部门的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入、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经济损益等)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判断该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且该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的现象,最后综合评价该领导干部对企业的实际影响。财务审计则是将审计侧重点放在各单位的财务支出以及财务收入上,在内容上更加广泛,且责任的承担由整个审计对象部门来承担,即使明确到部门人员也有主次之分,从这方面来看与经济责任审计区别较大。
(3)审计方法不同。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各种书面材料的审查,主要包括审计对象部门过去一段时间的各种会计财务凭证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报告记录。书面资料的审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核对法、审阅法、分析法、比较法、抽查法等,验证书面资料的真实性,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审计了解相关部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另一种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审计对象的实际工作进行审计。实际审计过程中通常将两种审计方法相结合,从而真实有效的反映审计对象的工作状况。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的重大决策及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审计与核实,体现廉政、有效、可靠的工作方式。
三、审计项目互动,资源共享
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在存在一定的异同,实际审计过程中都具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在审计过程中实现互动,共享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料,并结合经济审计重点内容以及相关领域,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可以对项目中的重要责任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实现资源有效共享,通过对财务的一次审计能够得到多项成果。另外还可通过将任期绩效评价工作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合起来,起到良有效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四、结束语
财务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经济审计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实际审计过程中必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有效的利用两种审计方法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