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1
(一)给学校文化元素以延续与展望
学校文化元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延续、逐渐淘汰或得到更新。因此,我们要对已有的学校文化元素进行筛选,从中找出具有旺盛生命力、能激发师生情感的部分,加以整理,剔除杂质,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要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学校文化传承的脉络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断挖掘学校文化所蕴含的新元素,使学校文化得以推陈出新。和健听学生一样,聋生也是社会有用之才。为了让大家明确这一点,学校特意在新校区的一角放置了一块“隐秀石”,寓意是每个聋生身上都隐藏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总有一天他们会脱颖而出。这“隐秀石”便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元素。
(二)将学校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整合
学校文化元素分散在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就其广义来讲,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必要的选择、整合和优化。教师人际关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学校文化元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一般比较单纯,但由于学校长期处在与兄弟学校接触不多的半封闭状态,教师也会生出一些与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相悖的非主流意识,这样的意识甚至会主导部分教师的日常言行,以致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因此,要创设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除了密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外,必须经常对教师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消除非主流思想和意识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还应建立起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积极向上的主流群体,以带动其他教师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外,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及其保障机制,以免学校文化元素被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制约和影响。
二、学校文化元素的植根与培育
(一)植根教师集体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许多教育意图的实现需依靠教师去实现,因此教师的感召力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个体成长过程中,教师集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集体建设中,级部、学科组、工会组是重要形式。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其承担起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应职责。自身制度建设是级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头等大事。级部在日常管理中应依托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这对于凝聚级部内师生的思想意志,更好地贯彻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及落实校园文化、形成级部文化、引导班级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科组的职责。学科组可以通过学科教研、学科教学等形式,统一组内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进而对教学产生影响。工会组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工会组既能使教师个体形成较为稳固的小组集体,又能缓和级部在实施制度时产生的矛盾或教师个体间发生的冲突。因此,工会组文化是级部文化和学科组文化的必要补充。这样,通过多管齐下的教师集体建设,学校文化的各种元素必然会在教师身上得到很好的整合与体现,并使教师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二)植根学生集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具有良好的班级舆论和能引导全员的班级公约、团结合作的任课教师团队、自主创意的教育活动以及良好的人际网络,这些也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舆论是引导学生思想觉悟、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重要环境。各个班级将学校文化转化为自身正确的舆论,才能引导全体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班级公约是全体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在共同参与实践、共同设计未来、共同遭遇困惑的过程中,经过集思广益产生的以班级目标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它对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具有言行的参考性和约束性,具有班级规范的作用。教师团队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集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班主任应根据学校总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在与任课教师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制定教师团队目标;任课教师则应在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配合班主任将班级公约所确定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主任完善教育教学目标出谋划策,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从而引领班级文化的形成。学生自主创意的教育活动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元素。每个学生都可在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设想,班主任或班干部汇聚大家的智慧,设计和确定班级教育活动方案。在活动开展的某一时段,仍可让学生根据活动需要修改和完善既定方案,充实内容,改良形式,使之更适合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需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纽带。它能使班级成员逐渐生发出向心力,使之团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班级文化的后续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植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就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而言,知识的校本化、属地化是较好的做法。知识的校本化,是由各校按自身特点编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文本,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有志有为师生的事迹。而知识的属地化,是指由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收集所属区域的经济、文化、历史等资料,汇编教材,用于属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从而使所属地区特有的文化积淀得到开发和应用,并通过课堂形式逐渐渗透进学生心中。此外,各种散落性文化资源的发掘、搜集、整理与归类,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程。
(四)植根学生社团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兴趣活动;创新能力;实践与探索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和创新精神。通过动手动脑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科技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在此作出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兴趣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兴趣活动中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如根据学校特点的开设的小实验课、手工课、绘画课、课外活动课等。从教学管理层面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文化氛围,另外再结合如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都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构想我心中的校园、动手设计我的美丽校园、我的班级、创新设计自己的寝室文化。一些学生的优秀方案在我校的新校的建设中都得到的运用,对学生的创新兴趣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每个班的班名都是由学生自己创新设计命名的;如红松班、苏铁班、腊梅班……从班名的选择,图案的设计、教室的文化布置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来学校已开设园艺、书法、结艺、小发明小制作等特色课程,带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园艺组通过让学生观察植物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在每天的观察记录中学会了观察、思考、探究,从而也培养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会了创新的思维。
最有特色的是我校开展的结艺手工课,“手作幸福”《中国结》作为我校特色教学课,2012年开始在我校实施并开展,为我校特色教学的创新带来了生机活力,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新了多种富有我校特色的中国节创意新编,如创新的“中国结的拼画”“中国结自制彩绘陶珠”“中国结木制发簪”“中国结立体制作等”《“中国结”――脸谱》中国结创意纸盘壁挂等众多有创意的小制作作品。
三、在兴趣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注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课外兴趣活动课的培养,另外如每年的科技周,在活动中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科技周活动中如手工制作、纸飞机模型创意、七巧板拼图等学生兴趣都非常浓厚。
另外,对于学生感兴趣小发明小制作的课开展多年以来,引导他们关心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指导学生观察、研究身边的如不方便、不好用、怎么变的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效显著。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中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3
一、主题班会,渗透精神文化
要搞好班级文化,首先就要注意精神文化的渗透,只有让学生都拥有饱满的精神,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够让他们更加配合而主动地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中,让班级文化建设搞得更好。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些主题班会,在其中渗透精神文化的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偷偷用耳机听音乐,在自修课做作业时也会偷偷听,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教师召开了名为“让音乐流动”起来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喜欢怎样的音乐,并让一些唱歌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现场演绎自己喜欢的歌曲。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让学生围绕学习的时候该不该听音乐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用耳机听音乐,并没有影响别人,所以没有关系。也有的学生认为,听音乐会分心,影响学习效率,还是不听比较好。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渐渐意识到只有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才能有所成就。这时教师又鼓励学生组织音乐鉴赏小组,在课余的时候“让音乐流动”,并让学生承诺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不再听音乐。
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中,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的坏毛病,对于学生未来更好地成长有一定帮助,促进了班级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开辟阵地,优化物质文化
除了要注重精神文化以外,物质文化也是必须要关注的内容,班级的物质文化主要指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可以通过开辟“才艺阵地”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优化班级物质文化,让学生各展才华,让班级变得更加美丽。
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某一个角落开辟成“才艺阵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内容来布置这块“才艺阵地”,一定时间后换一个小组,更换一次里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各自拿出自己的才艺,如擅长美工的学生可以制作一些小装饰品,用来点缀“才艺阵地”,如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做成漂亮的花瓶,并插上鲜花等。还有些学生擅长绘画,则可以用自己绘制的作品来点缀才艺阵地。有的学生擅长文学,可以撰写一些富有韵味的诗歌,请小组中擅长书法的学生将其写成书法作品,贴在墙面上。另外,学生还可以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各种对学习和生活有利的小资料,如,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状态,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等。这样的“才艺阵地”不仅能让教室的环境得到美化,更能让师生多了一种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开辟才艺阵地的方法对于优化班级物质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一隅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让班级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观,更有魅力。
三、民主选举,建设制度文化
一个班级要管理得更加完善,必须要建设健全民主的制度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干部选举之中,更合理地推动班级管理。
在进行班干部改选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主推荐,可以推荐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推荐。在进行选举的时候,让候选者进行简短的演讲,向全班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如果当选的话会如何进行相关管理。然后让班级学生进行投票选举,选出自己心中的班干部。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班级成员可以根据事先制定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相互监督,并相互提出批评建议。在分配班级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时,要尽量做到更加细致入微,考虑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每一个部分都设置相关的专项管理人员,让整个班级可以像调试完毕的机器一样,顺利运转。如对于班级卫生工作,可以具体分成值日任务和大扫除任务,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分配相应的任务,如扫地、擦桌椅、擦窗等;对于学习方面的工作,可以具体分成自修监督、作业收缴情况监督等各种不同的项目。只有班级管理更民主化,任务分配更细致化,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推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墙板;美育;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黑板报、墙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是班级文明的窗口,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状态。班级黑板报、墙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组织、动手、探索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黑板报与墙报承担着向同学们传递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丰富的知识。然而这个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常常流于形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原因有:(1)学校对班级黑板报或墙报的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往往是随机性的下达任务,缺乏相应评比标准、评价体系等。(2)班主任对黑板报、墙报在德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绝大多数班主任认为班级墙板对班级建设而言只起到美化作用,当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自由干,后续工作则不闻不问。(3)内容缺乏,内涵低俗。在学生自由发挥时,常因为没明确的目标、要求,在黑板报或墙报工作中较多的参入个人因素。部分学生为应付了事,把整个课室后墙作为一面画布进行涂鸦;部分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取向,把一些低俗的笑话“搬”到黑板报或墙报中。
这些种种的原因致使墙板的功能丧失,同时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鉴于墙板在文明班级中的重要地位,本学期,笔者所在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同时结合市教育牵头开展的“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争做客家古邑文明人”专题教育活动,举行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活动方案明确了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评定标准、奖励办法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同时班级的黑板报、墙报(即文化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以及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深刻的认识到黑板报、墙报担任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其精简而言体现到“美·育”两字中。
一、墙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一)美,这里指的是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即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认识美、爱好美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墙报建设工作中,往往需要整体美好班级,这便把美丽的艺术带入班级,用艺术的形式把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真实的再现。通过艺术的展现,让班级学生在美丽的学习环境中认识到更多更好的美的艺术,从而更爱好美。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通常是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能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黑板报、墙板的设置,需要对班级进行一次美化,从美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审美标准,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悟和启迪。
(二)育,这里所指是德育教育。是墙报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要功能。
1、传递积极向上、正面能量的窗口。黑板报、墙板的德育教育可以从所载的内容向同学们传递积极的,正面的能量。通过里面的内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过名言名句、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等让学生从成功人士背后得到源源不息的激励因子。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容异彩纷呈,形式新颖独特的黑板报、墙壁可以营造的环境教育,浸渍着学生的心灵情操,影响着学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启发着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理想奋斗。从笔者所带班级黑板报、宣传栏德育阵地,生动形象地展示着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团结、诚信、严肃、活泼的班风。
3、专业学习,思想交流的园地。墙报的展示往往有读书角或专业栏,在这些栏目里,学生可以遨游在专业知识海洋里。同时在中职学生中常常因为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被用人单位弃之,这样便强烈的需要在墙报中从学生传递专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墙板的建议经常会引起同学们的强烈讨论,这一过程便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有一次的思想的交汇。
二、墙报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墙报“美·育”功能的实施需要结合学生个体展开,有学生的参与方能把正确地思想深入同学们心中,进而引导同学们的行为规范,矫正同学们错误的价值观。如何将这些内容根植同学们的心中,笔者根据所带的中职班级墙板开展工作中领悟到,重在要让全体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即使黑板报、墙板的内容再精彩,再深刻积极,缺少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行为的思考、对照、改变,那么这一切将是徒劳。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完成此项工作。通过近期笔者所在班级实践得出,下面的实施方案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可行性和较好的效果。
(一)、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一般5-8人为一组,可根据班级人数增减小组人数。最好每个小组在一个学期的轮换中有1-2次完成板报、墙报工作。各小组选定本组负责人,同时各小组合理分配各种人才。,制订墙板建设的学期计划,具体落实到每一组。可以实行一月一大报、两周周一小报的形式,配合学校相应的德育主题展开,也可以把社会时候融入进来。
(二)、每2周为一期,由一小组出一期板报或墙报。可根据班级学习任务的轻重程度调整适当的时期间隔。主题、内容小组自定。但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发现、思考班级、生活、社会上不规范的行为,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去批评发生在班内的不文明言行,曝光违反纪律、不讲道德的现象,并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制定规范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于每个小组完成的工作,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对整个学期各小组的成功进行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评比项目可以多样,可创设设最佳书法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美文奖、最佳组织奖等,评价标准应包括美观程度、内容丰富程度、内容积极性等方面进行。
班级里优美、富有教育性的班级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更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与精神风貌,并在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上,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黑板报、墙报的工作,让它们成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学荣.黑板报: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教育广角》.2011年第22期
[2]许砚国.“小小板报,大舞台” --浅谈学生的德育教育.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5
德育的生活化就是以现代生活为中心,利用现代生活资源,通过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道德生活实践,促进学生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德育行为。德育的生活化要一改传统德育说教化、抽象化、空洞化的特点,寓教育于学生生活中,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德育的活动化强调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学习、提高,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将推进德育管理的人性化,从而使学生在德育中,将德育元素内化成道德认知,并且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根据高中生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完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坚持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三大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从活动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求知·成才”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团)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还邀请喻旭初、意林杂志主编、曹文轩等著名作家开设文学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邀请市教研室朱治国讲授“学习与人生”,研讨未来人生,激发求知信念。开展诚信格言的征集,举办诚信小故事演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成立了校舞蹈团、合唱团、表演剧组,参加市、区级比赛,曾获市重点高中合唱比赛一、二等奖,市中学生戏剧、小品表演一、二等奖,通过师生摄影展、花卉寄语、师生书画展、宿舍文化建设文娱晚会等,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节——以“运动,让青春更美丽”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幕式(班级入场式表演和大型团体操表演)、班级乒乓赛、篮球赛、师生足球赛、田径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并采用现场颁发奖牌的仪式激发学生积极拼搏、为班争光的意识,进一步普及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特色。
二、创设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缍成部分,是培养“四有”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2008年搬迁至市区以后,我们探索实践创设了坚韧、扎实、高洁的校园文化情境。出自学生和教师创意的源自中国古文化释义的楼、道、河命名古朴隽永,意味深长;展现七十年浓郁学校文化底蕴的校史资源让参观校史陈列室、聆听校史报告的学生心有感触,使校史馆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师生开展为新校楼、路、河、湖、桥命名的活动。提出了“大南厅”“张弛楼”“胜蓝楼”“云波桥”等富有激励、警示和美育作用的名字,杜茂进老师自己编写了校园文化校本教材,体现“人人都是校园文化建设者,校园处处有文化”的宗旨。
开展高品位的人文教育活动。在教学区和生活区走廊立柱和墙壁上,设置“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崇尚科学、畅想未来”的宣传展板,如“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校友风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科技博物展窗”“生物博物展窗”“物理实验乐园”等,与上述楼、路、河、桥等人文景观共同组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由学生组成讲解团,利用中午、放学、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陶冶人文素养;结合读书节,开展“校园文化知识竞赛”,把渗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科学思想等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里。此外,还邀请市内初中学生看新校,把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校形象的重要方面来宣传,让进入沙洲中学的学生在精神追求、人文素养上有一个高的起点。
重视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学生通过创设班级口号、班徽、艺术角、文化墙等活动,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每年一届的“五星”宿舍文化建设表彰暨主题文艺晚会,通过表彰三个“十佳”(宿舍、室长、示范生)和学生才艺展示,引领学生建设文明、健康、丰富的宿舍文化。
开展以“爱的心泉”为主题的师生互动活动。每两年一次,全校教师精心准备,登台献演,以声情并茂的演唱、民族风情的歌舞、技艺精湛的器乐演奏等展现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共奏“爱”的旋律。台上台下师生互动,学生领略教师的风采,教师感受学生的真情,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创意班级文化建设范文6
(一)对班级的精神文化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教室里,常见到一些标语,如团结、进取、拼搏等,这些往往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要求,班主任通常根据个人喜好的内容制作成本班级的标语。班级标语内容雷同,缺乏班级个性。有些班级标语多年不换,上面铺满灰尘,甚至残缺不全。这些班级标语只是教室的一个摆设,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觉得这些是班主任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二)对班级的制度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班级中,在公告栏会贴出一些班级制度,内容有班级考勤、课堂纪律、课室卫生、宿舍内务等。但如果随意问一些学生,大都对内容不清楚。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也不是个别情况,可见班级的制度形同虚设。
(三)对班级环境缺乏认同感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在技校的一些班级,教室脏、乱、差是常态,课室地面垃圾随处可见,班级卫生缺乏管理。学生不爱护班级的环境,随手丢垃圾的行为普遍,刚打扫完的教室又到处是垃圾(饮料瓶、废纸等)。班级的桌椅凌乱、门窗铺满灰尘。清洁工具乱堆,成了卫生死角。
(四)对班级集体形象和荣誉缺乏认同感
在学校较大的活动中,一般要求学生穿校服(工服),但学生往往以各种理由抵触穿校服。有些班级由于出勤率低、课堂秩序乱等问题,常常被通报批评,但班级中大多对此无动于衷,习以为常。
(五)对班主任、班干部和专业教师均缺乏认同感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因为有操行评定、奖学金评定等职能,在学生心中应树立有一定的威望,但在一些班级中,班主任对班级的影响力在减弱,在班上发出的指令难以落实,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是阳奉阴违,甚至恶言相对。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在班级中反成了弱势群体,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还有被不良品质学生同化的倾向。专业教师作为班级课堂的实时管理者,对于这种班级也是只能磕磕碰碰地实施教学,师生关系若即若离。
二、对技校班级文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技校专职班主任带班多,对班级文化建设只是见招拆招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量与学生人数增加,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大增,技校专职班主任一人负责几个班的管理工作,班级事务工作疲于应付,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做做表面功夫以应付检查。
(二)技校兼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是无暇顾及
兼职班主任虽然只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但同时要上几个班的专业课程。另外,由于技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兼职班主任较多是新入职教师,他们一方面要熟悉学校的教学规范,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熟悉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跟着感觉走,大多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完成一些常规工作。
(三)技校专业教师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
专业教师大多只是关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施,认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的事情。在教学过程碰到的困难也只是从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做一些改革,很少从班级文化方面进行考虑。(四)技校班级文化建设难度大技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前形成了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来到技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容易放纵自己,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本能的抵触心理。
三、技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升学生认同感的对策
(一)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个学生的优
缺点技校学生从中学来到技校,大多是无奈之举。在中学时期,他们是影响学校升学率的一群特殊群体,常受到歧视和批评,心理阴影多少都会存在。所以,技校的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给学生安抚,信任他们,使学生在新的班级中重新找到自信。所谓接纳学生,是对学生现有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能力兴趣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认识到他们只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考或高考失利了,但相信每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是多方面的。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可以改变的。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恳谈会等交心活动,大家敞开心扉一起畅谈,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感动相遇、一起憧憬明天。在情感宣泄和交流中,学生对班主任容易产生认同感,视班主任为知己。
(二)引导学生从个人价值观的讨论碰撞中找到班
级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认同班级的核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并获得大家的认同。班级文化受到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些班主任直接把学校文化搬到班级中,成为班级文化的价值观,但往往曲高和寡,得不到学生认同。一方面是缺乏本班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班级价值观形成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实际上,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体策划者是学生、主体创建者是学生、最大收益者还是学生③。为了获得学生对班级核心文化的认同,班主任应该组织班级文化的大讨论,围绕着“我是谁?去哪里?为了谁?”等话题,组织每个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在学生发言中,必然会产生相互的争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各自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是启发和引导,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教师应该耐心启发他们,一点一滴地向他们指明对未来的方向。同时,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想法中找到共鸣点,例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成功人生的追求、对家庭关系、朋友之情的重视等。接着把这些共鸣点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内容,形成大家都认同的班级核心文化,包括班级的愿景、目标、价值观。
(三)让学生从个人行为习惯的讨论碰撞中形成班
级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对班规班约的个人承诺和集体约束力班级一般都有班规制度,少的10多条,多的几十条,列明考核加减分的标准,平常是由班干部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考核。但实际上,许多班级的班规制度执行得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班级学生认同度较低。技校学生中的一部分人都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时间观念较差、做事拖拉、早上迟到多、晚上玩电脑不睡觉、白天上课时补睡觉等。通过制度的管、卡、压,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会起到短期作用,但坚持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我们习惯于给学生制订各种规则,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当他们不是以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制订这些制度的时候,执行制度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④。为此,在班级制定班规制度时,应该首先召集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从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出发,为了实现个人和班级的共同目标,围绕个人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改变才能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每人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征得全体学生的同意,并举行个人承诺签字宣誓仪式,郑重其是地表明自己愿意遵守班规制度,维护班级的集体声誉。
(四)班级文化应突出职业化的特点
技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专业特点,班级文化应该突出本专业的职业特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班级文化应更多地体现营销企业的文化特征,企业营销文化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等⑤,突出创意、灵活、竞争、挑战等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的班级文化则应体现物流企业的文化特征,包括服务、合作和效率等⑥,突出严谨、细致、敏捷、周到等特点,每个专业都应该从本专业出发,多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这样的班级文化由于具有专业特色,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且班级文化塑造出来的学生也有利于将来就业单位的要求。
(五)班级文化应通过独特的仪式表达,从而形成强势文化
没有了仪式和庆典,任何文化都会枯萎、凋谢。组织文化如果想走向繁荣,就必须有某种仪式和庆典来体现它的价值⑦。为了增强班级文化的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有本班独特的文化仪式,例如通过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班歌、班服等形成一个鲜明的独具个性的班级形象。新生可以举行一个入班宣誓仪式,宣读入班誓言(如与班级同呼吸、共命运、为班级荣誉做贡献等),还可配合一些1分钟集合令、喊口号及肢体动作等以增强庄严感。每周开班会时穿班服、唱班歌、挂班旗、宣读入班誓言、个人发表每周感言(本周个人表现,为班级荣誉做了什么)等。班级文化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表达,并长期坚持重复再现,就能形成强势文化。
(六)班级文化应有阶段性的目标设计和达成
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样,要保持班级文化的动力,班级除了一个远目标(如中国好班级等)外,也应该设计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如本学期的目标是考证及格率100%、校运会获得哪些奖项等。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把自还给学生,让他们当主人,通过学生集思广益,民主讨论,最后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⑧。要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活动和任务,设计出有挑战性和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然后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为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班级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和行动步骤还应该通过班级内的文化园地(墙报、班级Q群)及时展示,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够看到。
(七)课堂教学要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要把握所教班级的班级文化的要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班级文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上都与班级文化相适应。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的多边交流的过程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管理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