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1

问:《基本指引》的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基本指引》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件,其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4+1”体系,即,理论体系建设、指引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加咨询服务市场建设。指引体系建设是其中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制定基本指引是指引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应用指引和案例示范起统领作用,应用指引的框架设计、案例库的体系搭建等都将根据《基本指引》展开。但是,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

二是有利于加强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普遍适用的指导性标准,明确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和要素,为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准确理解管理会计、科学系统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方向。

三是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基本指引构建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统一了各方认识,协调了各方意见,为引导会计理论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问:《基本指引》起草的过程如何?

答:《指导意见》印发后,我们立即启动了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研究制定工作,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秉承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进行了多次调研、座谈,历时近两年,制定周期长、制定程序严格完整、征求意见范围广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起草阶段。我们于2014年10月启动了《基本指引》起草工作,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利用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基本指引》框架结构,提炼基本指引核心内容。随即,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座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指引》草稿。

第二阶段,形成讨论稿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借鉴了我部管理会计发展规划专项课题中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课题成果,并多次进行座谈,听取其他专项课题组、财政部管理会计部校共建课题组等意见;赴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深入海尔、华为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英、美国外管理会计专业团体,就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展开专题讨论,并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就《基本指引》的主要问题交换了意见,提高对相关内容的全球共识;征求了全体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和会计司司内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基本指引》讨论稿。

第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我们按照反馈意见和实务需要修改完善了讨论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于2015年12月29日印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31日,同时,专门向部内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此外,赴山西、河北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借助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听取了部分企业财务高管意见。截至2016年3月31日,共收到来自有关部委、部内有关单位、地方财政厅局、各地专员办、高校、企业、咨询服务机构、个人等各方面意见89份。总体上,大家一致支持财政部尽快《基本指引》,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并普遍认可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涵盖目标、原则、要素等内容,以要素为主体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希望我们抓紧推进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建设工作。

第四阶段,送审稿阶段。我们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整理、研究,修改完善后,再次组织专家座谈,就某些重点问题专门听取业内专家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后,再次召开司务会进行讨论研究,报部领导批准后予以。

问:《基本指引》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何?

答:目前,国际国内尚无成形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可供借鉴、参考。为保证《基本指引》框架结构及其核心内容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我们对国内外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体系或规范等的概念框架以及相关著作等做了系统比较和梳理,并广泛听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国外管理会计专业团体、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管理会计课题组等各方意见。

在深入研究和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在《基本指引》中形成了涵盖目标、原则、要素等的基本框架,并以要素为主线铺陈章节。第一章为总则,包括《基本指引》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管理会计目标、原则、要素等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总则中提出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这四个管理会计要素进行了展开;第六章为附则,包括《基本指引》的解释权限和施行日期等内容。从公开反馈意见来看,各方普遍认可《基本指引》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的,认为其逻辑清晰完整,内容科学务实,重点明确突出,对单位系统应用管理会计具有指导意义。

问:如何理解《基本指引》中四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基本指引》总结提炼了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这四项管理会计要素。这四项要素构成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机体系,单位应在分析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全面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并提供有用信息,生成管理会计报告,支持单位决策,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其中,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单位应用管理会计,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包括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法律等环境。

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在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单位应将管理会计活动嵌入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环节,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闭环。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

管理会计信息是开展管理会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元素。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旨在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满足管理需要的信息,是管理会计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的具体呈现。

问:《基本指引》是否强制执行?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2

一、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

(一)会计理论体系的多元性

会计理论体系是人们对客观会计事物的全面认识。客观的会计是浑然一个整体,需要对它进行分解,从不同方面去剖析,要按体系的要求从不同方面去研究,从而形成不同的体系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由此形成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多元性,即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按不同的标志划分为各种会计理论体系,从不同方面去揭示客观存在的会计事物的规律性。也就是说,会计理论体系有多种表现形式,会计理论体系按构成要素标志不同,而划分为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会计理论作用体系、会计理论逻辑体系、会计理论概念体系和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等。

1.会计理论性质体系

会计理论性质体系是指会计理论按其内容的性质不同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性质体系由于按会计理论内容的性质有不同的划分,而对会计理论体系有各种不同观点。会计理论性质体系由于对起始理论或导向理论的不同认识,而有不同的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主要有:

(1)会计理论对象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以会计对象为起始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会计理论本质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以会计本质为起始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会计理论目标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以会计目标为起始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4)会计理论假设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以会计假设为起始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5)会计理论环境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以会计环境为起始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会计理论作用体系

会计理论作用体系是指会计理论按其内容作用不同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体系按内容的作用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

3.会计理论逻辑体系

会计理论逻辑体系是指会计理论按其内容表达逻辑形式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论要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按其内容表达的逻辑形式分为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

4.会计理论概念体系

会计理论概念体系是指会计理论按其内容表达的概念形式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会计概念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概念体系按其性质包括财务会计概念体系和其他会计概念体系,主体是财务会计概念体系。反映会计理论概念体系的是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如1982年出版的《会计辞典》,1990年出版的《会计辞海》,1994年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等。

5.会计理论学科体系

会计理论学科体系是指会计理论按其内容学科性质不同划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学科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各种学科,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可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会计单位学科;会计专门学科;会计综合学科。或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企业会计学科;事业会计学科;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人本会计学科;专门性会计学科;综合性会计学科等。

(二)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要依据以下原则:

1.总体性

总体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构建其体系。会计理论体系是指一定会计总体的理论体系。会计总体是一定会计事物构成部分的总和;一定会计事物,是说明在不同条件下的会计事物其会计总体是不相同的;会计事物构成部分的总和,也就是会计事物对象的总和,即会计事物内容的范围,计事物不相同的范围形成的会计总体也是不相同的。在企业,会计工作是由会计预测工作、会计决策工作、财务计划工作、会计控制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检查工作、会计考核工作和会计分析工作等构成要素总和而形成的一定会计总体。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又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核算工作构成要素总和而形成的一定会计总体。所以,会计总体是被确指的一定的会计总体。不同会计总体对其反映的会计理论也不相同。如反映企业会计工作的企业会计理论范围,不同于反映企业事业会计工作的企业事业会计理论范围。在我国,反映对企业会计理论研究的是《会计学》和《企业会计学》。如早期1984年由胡文义编著的《现代会计学》,其内容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和审计四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编写的《会计学》基本上是对企业会计学的综合反映,其内容也都是《会计学》一分为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或《会计学》一分为四(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与《会计学》内容相同的是《企业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编的《企业会计学》,全书由三编组成:上编基础会计,主要讲述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复式记账方法;中篇财务会计,讲述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分析;下篇行业会计,讲述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企业三个行业在成本核算及一些特殊业务处理方面的基本做法。有的《企业会计学》⑥,其内容基本上与《财务会计学》或《中级财务会计学》相同。以上《会计学》和《企业会计学》都是一定会计理论总体的反映。因此,研究会计理论体系要确定一定的会计总体及其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总体具有层次性,一般分3个层次:反映企业会计的会计总体;反映企业会计和其他经济单位会计的计量会计总体;反映计量会计和非计量会计的会计总体。可根据会计研究的需要确定一定的会计理论总体。

2.结构性

结构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依据确定一定会计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确定的一定会计总体理论的前提下,确定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划分各个构成部分(要素)。为此:(1)要确定揭示结构的依据。在确定研究会计总体的基础上,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确定揭示研究总体结构的依据。一个研究总体,可以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的依据揭示其结构。(2)确定结构的层次。研究总体的层次性决定了结构的层次性。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确定研究总体的结构层次。(3)确定结构的功能。在揭示研究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每一构成部分(要素)的功能,发挥每一部分(要素)的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要确定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上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构成部分功能相加之和,以发挥整体的作用。(4)确定结构转换的条件。研究总体各构成部分(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当其条件发生变化,影响研究总体或影响某种构成部分(要素),而使其结构的构成部分(要素)及其功能发生转换。(5)结构要优化。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研究总体的各构成部分组成是合理的,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形式是科学的,各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功能是最大的,使研究总体达到最优化。(6)结构可以模型化。对研究总体结构的研究,在结构最优化的基础上,按其规律性的要求,将研究总体结构抽象为标准形态而模型化,以文字描述或数学公式表示研究总体的结构模型。

3.分类性

分类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分类是根据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为此:(1)确定分类标志。根据研究的要求,选择会计理论总体的某项外部标志或内部联系为标志(根据)进行分类。如以会计理论内容的范围或性质、作用等为标志,划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部分(要素)。分类的根据是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由于总体存在的共同点,才能将相同的或相似的归为一类;由于总体存在的差异点,才能将不相同的或不相似的相区别而分成不同的类别。(2)分类要相称。对研究的总体(分类的母项)进行的分类,划分的类别(分类的子项)之和,必须与被分类的总体(母项)正好相等,既不能大于母项,也不能小于母项。(3)划分的类别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分类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分类的结果,划分的各种构成部分(要素)相互之间应该是排斥的,即各构成部分(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各构成部分(要素)之间相互矛盾,没有包容,没有交叉。

4.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确定的会计理论总体及其结构要考虑有关的要求。相关的要求主要有:(1)继承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一批学者和专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为发展会计理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对这些理论成果要继承和发扬,以便充实和丰富现代会计理论。(2)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成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在近代和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内容。(3)反映会计研究新成果。我国会计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会计工作经验,吸收(移植)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充实和丰富了原有的会计理论,也发展和开拓了新的会计理论。

5.实用性

实用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是有现实作用的。一定总体会计理论体系划分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对于在认识会计理论各要素间的关系,明确会计理论的功能,判断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重点的基础上发展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工作,发展会计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三)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会计理论体系是有序的,是各种构成部分形成的有机整体,选择好有机整体的开始环节,即会计理论的起点概念或起始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按照会计理论起始理论来选择会计理论性质体系,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揭示认识的起点。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要能揭示认识的起点。从会计实践的内容来考察,在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活动,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既是会计实践的内容,也是认识的起点。这些资金流入、流出的资金运动,抽象为会计对象,有关会计对象的理论,就成为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会计对象是我们认识会计规律的起点,企业、事业等部位只是由于资金运动,才能发生会计核算工作,才需要对资金运动进行会计管理,以致形成相应的各种会计理论。可见,揭示会计认识起点的是资金运动,即会计对象。二是反映科学的特点。会计理论体系的起始理论要能反映会计学的特点。各种科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不相同的,这种区别在于它各具特点。从会计科学的内容来考察,它区别于其他科学,就在于它的研究内容是资金运动。如何来反映资金运动,怎样对资金运动进行管理,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资金运动的规律?相应形成一系列的会计理论。可见,反映会计科学特点的是资金运动,即会计对象。科学只有研究对象的不同,才能区别不同的科学。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不同于审计、统计和其他科学的对象,也才区别于其他科学。

根据选择会计理论体系的以上原则,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的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相应建立其他会计理论,形成会计理论性质体系。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与选择以会计本质或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环境为起始理论相比较,以会计本质或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环境为起始理论,不能揭示会计认识的起点,不能反映会计科学的特点。为什么有这种会计本质,为什么要确定这种会计目标,依据什么来确定这种会计假设,是什么客体所处的这种会计环境,都要追索到它的源头,即会计客体──会计对象。如果会计对象不是资金运动(资本运动、价值运动),就不会有相应的会计本质、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等。会计所处的环境也是其他科学所处的环境,会计环境是各种科学所处的共同环境,只是在共同环境下科学对象不同才能区别不同的科学。因此,选择以会计对象为起始理论建立的会计理论性质体系是科学的。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即会计理论的起点概念或起始理论是会计对象理论,以便明确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会计理论是围绕会计对象而展开,会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反映会计对象运动的体系。会计理论体系的各种要素都是从不同方面来反映会计对象的,或会计对象在各方面得到反映。(1)会计对象的确认——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客体、会计系统、会计本质和会计职能等理论;(2)会计对象的运行——会计应用理论,如会计目标、会计行为、会计方法、会计对象要素、会计信息和会计时空等理论;(3)会计对象运行的制约——会计体制理论,如会计规范(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准则、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管理、会计模式和会计国际协调等理论。确定以会计对象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四)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对会计的影响下,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建立反映当今会计研究成果、借鉴西方会计理论新成就和反映中国会计特色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对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同要求,相应形成在不同会计层面建立的会计理论体系。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按其范围不同有三个会计层面:一是以企业会计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二是以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三是以计量会计(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会计)和非计量会计为会计总体的会计层面。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需要建立以计量会计和非计量会计为会计总体层面的会计理论体系。

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由于对会计总体层面的不同认识和不同要求而在会计学界有不同认识。

对会计学层面认识不同。基于企业会计学的层面,或稍有扩大的会计学层面,或会计学总体层面,相应有不同会计理论体系结构:第一种三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会计开发理论。第二种三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会计体制理论。第三种三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会计体制理论。第四种三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研究方法论;基本会计理论;应用会计理论。第五种二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第六种四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理论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研究;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第七种四要素结构论,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环境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本质、目标、职能、对象、要素、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会计中介理论(亦称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理论,类似于西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应用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等)。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3

关键词:会计教学;本科教育;改革构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完善,金融市场走向成熟,财会人员面临是一个与现在不同的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为此,财会教育的很多方面都应进行改革。

一、确立大学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

根据下一世纪高等会计教育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的客观环境及我国的实际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要有预见性。虽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目标,但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要求目标的确定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需要。第二要有适应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第三要有科学性。教育具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会计学科发展也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会计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第四要有层次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满足不同经济和社会层次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我国现行大学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1)专业课程内容重复较多,各门课程建设中过多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整体专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决策方法,存货管理方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

(2)专业课与基础课比重失调。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基础课安排必须涉及社会、人文自然科技等领域,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而我国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很少开设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相关专业课程开设也较少,学生很难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审视和理解,造成学生缺乏应对新型事务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存在遗漏

(1)缺少新型会计分支学科的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因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就要求对一些新生事物的细化研究,诸如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其次,缺乏角色模拟和实实在在的实践教学;再次,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信息披露等涉外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

(2)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不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专业课程的教案讲义居然几年如一日,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3)实践教学与实务脱节现象严重。会计作为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在我国重规范、轻理论分析的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更大,导致学生互相抄答案应付差事,流于形式的居多。

三、我国大学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构想

面对21世纪会计环境出现的巨大变化,以及会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会计教育必须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必须改革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以满足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一)优化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为适应经济环境对会计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人才工程战略目标的需要,应当优化我国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的具体操作流程,实施“滚动式”动态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流程。

(二)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提倡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其次,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较复杂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查资料,互相研究,以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三)强化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很有必要,但是还不够,因为职业判断,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这种能力不能只靠简单的知识积累就能实现,也需要在本科会计的教学中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育目标上明确树立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1.校内会计实验中心的模拟实验

此阶段应在学生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进行,会计实验中心是一个会计的仿真世界,在这里,学生通过仿照企业实际业务来操作,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实战应用能力的作用。

2.校外企业实习

此阶段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本科教学的最后学年即毕业之前进行,这是经过四年的学习后第一次独立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能有效的加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广泛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改变以往“放羊式”的实习挖掘高校潜力,或教师带队或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有效监控实习,全程监督,保障实习效果。

随着会计国际化的发展,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作为会计人才教育的关键,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会计研究人员的重视,也是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接受的挑战。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潘克勤.会计类专业本科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8).

[2]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4

[关键词]质量成本;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审计

一、质量成本的定义和评估

(一)质量成本的定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等人首先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并且把产品质量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60年代以后,质量成本管理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公司中迅速地开展起来。我国80年代初期,就引进并在企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在全国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企业,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关于质量成本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IS09000国际标准[2]

根据ISO8402—1994的定义,质量成本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两类。

2.哈林顿的不良质量成本观

美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席哈林顿于1987年在著作《不良质量成本》中提出,质量成本应改为“不良质量成本”,以避免将质量成本误解为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高成本。

他对不良质量成本的定义是:使全体员工每次都把工作做好的成本、鉴定产品是否可接受的成本和产品不符合公司与顾客期望所引起的成本之和。

3.克劳斯比的质量成本观

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在1979年发表的第一本著作《质量是免费的》中提出质量是免费的、一个组织的目标是实现零缺陷。他认为质量成本不仅包括那些明显的因素,比如返工和废品的损失,还应包括诸如花时间处理投诉和担保等问题在内的管理成本。

4.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观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倡导者、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主张把质量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与产品不合要求所造成的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一起加以考虑,提出质量成本概念。他提出质量与成本是统一的,而不是相对立矛盾的,过去认为好的质量比差的质量所花的成本要多的观念是错误的,实际上好的质量所花的成本比差的质量所花的成本要低[3].

5.《管理会计国际惯例》

《管理会计国际惯例》将质量成本分成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符合性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非符合性成本,包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或损失机会成本。

6.我国的质量成本观

我国在1986年版的国家标准GB6583.1中,把质量成本定义为“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从上述质量成本定义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会计质量信息主要是指质量成本,所谓质量成本(QualityCost)是指为达到质量目标所支付或可能支付的代价。质量成本按价值链作业过程为标准可分为四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4]:(1)预防成本(PreventionCosts)是为了防止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质量培训费用、质量规划成本、设备维护费用、供应商保证成本、信息系统成本;(2)鉴定(检验)成本(AppraisaldetectionCosts),是计量和分析数据,以鉴定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特定要求而产生的费用。鉴定成本发生在生产之后和销售之前,包括测试和检查成本、检测设备和仪器、质量审计、实验室验收检测、现场评估和测试、信息费;(3)内部失败成本(InternalFailureCosts)是由于商品在送达顾客之前通过鉴定发现其质量低劣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修正行为的成本、返工和废弃成本、过程成本、加班赶工的成本、重检和重测的成本;(4)外部失败成本(ExternalFailureCosts)是产品或服务送达顾客未被接受之后纠正质量缺陷的成本,以及因交付的产品或服务未被接受错过机会而损失的利润。包括:处理并回复顾客意见的成本、产品回收和责任费用、由于产品不满意和顾客恶意所导致的销售损失。

质量成本四要素彼此间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即预防、鉴定费用的发生就是为了保证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降低内外故障损失;而允许存在一定的内外故障损失,又是为了防止鉴定费用的支出太多而得不偿失。

(二)质量成本的评估

质量成本控制是对质量成本发生的全过程的控制,即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日常控制。质量初步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一样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及其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拟订措施计划,检查执行结果,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期等八个工作步骤的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转[5].一般地,有以下几种控制标准可供选择:

1.可接受质量水平

可接受质量水平是指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中瑕疵品的不良率。典型的可接受质量水平只反映目前的营运状况,而不具体表示质量改进计划。在可接受质量水平标准下,当生产出的产品未达到要求的品质时会产生损失成本,这时在损失成本与控制成本之间会产生最优平衡点。这种标准允许或者说鼓励一定数量的不良品的生产。

2.无缺陷标准

目前许多专家赞成这种观点。无缺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是一项无法完全达到的标准。当合格率越接近100%时投资也越大,甚至会趋向无穷大。因此需要考虑为实现无缺陷而进行的投资是否能够得到无缺陷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补偿。因此,目前所说的零缺陷是指健康的零缺陷,它要求生产的产品满足目标价值的要求。

3.质量标准的量化(2.5%)

经验数据表明当总质量成本降至销售收入的2.5%时,是许多厂商和专家接受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质量成本项目制定预算标准以实现总质量预算成本达到的2.5%目标。

4.实物标准

对于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及经营人员来说,实物计量如每批产品中的不良品数量、外部质量损失的比率等可能会更有意义。用实物计量,质量标准指的是零缺陷。

5.期间标准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实现零缺陷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它与供应商的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企业的外购材料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标准反映当年的质量目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控制目标选择恰当实用的标准。

二、质量成本控制审计

质量成本区别于产品成本。现行的产品成本是一种财务成本,它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消耗。质量成本是一种管理成本,它包括为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标准而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实际发生的损失,又包括没有实际支出的“隐含成本”[6].

质量成本控制审计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一切耗费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价、审核的一种内部审计。它为企业提出审计意见,合理地保障实现预期质量成本目标,使质量成本最优化。其审计内容是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审计的空间范围是质量管理全过程,包括新产品开发系统质量成本控制审计、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审计、销售过程质量成本控制审计和质量成本日常控制审计。

(一)审计目标

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服务目的不同,因此质量成本审计无论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还是审计程序、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都与一般的成本审计有所区别。质量成本审计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质量成本的管理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2)确认质量成本的会计记录是否完整;(3)确认质量成本的账户设置是否合理;(4)确认质量成本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5)确认质量成本中设计的质量标准是否合理,为达到此目的花费的成本是否合理;(6)确认质量成本中四大成本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7)确认质量成本在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范围

一般地讲,质量成本审计的范围有质量成本总分类账,预防成本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鉴定成本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内部损失成本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外部损失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等等。此外,由于质量成本属于管理成本,相比产品成本具有特殊性,审计时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要的审计范围加以审查:(1)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入账价值的审查,审查质量成本是否按实际发生费用入账;(2)没有实际支出的“隐含成本”的审查。重点审查数量的真实性、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列支科目的正确性等。

(三)符合性测试

1.了解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1)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否经管理部门授权;(2)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分工是否科学合理。例如预防成本是否由产品设计部门和制造与生产部门人员来执行,鉴定成本是否由质量技术人员来执行,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是否由质量管理人员和制造与生产部门人员及销售部门人员来负责,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评价,是否主要由质量管理人员和管理会计师来负责等等;(3)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进行完整的会计记录,是否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及外部损失成本设置一级明细分类账,并对其所属的二级科目及明细科目作出详细的记录;(4)质量成本是否定期进行分析评价;(5)是否建立了科学的质量成本标准评价制度。

2.进行简易抽查

判断其会计处理过程是否合规完整,并据以核实上述了解的有关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3.审阅企业质量成本分析报告[7]

审查质量成本在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中的披露是否恰当,各类质量成本的比例是否适当。

4.评价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审计人员完成上述各步骤工作后,取得了有关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的证据,并在工作底稿中标明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强弱,可对质量成本管理制度进行评价,确认对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可依赖程度,进而确定审计工作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重点。

(四)实质性测试

1.获取或编制质量成本明细表。审计人员首先获取或编制质量成本明细表,复核其会计记录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和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审计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适当性,以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

3.进行分析性复核。检查质量总成本中各类质量成本是否有异常变动和重大波动,从而做出初步诊断。实施这一审计程序的基本要点是:根据质量成本明细表,编制质量成本分析表,将本年度的质量总成本及各类质量成本与上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额和结构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比较本年度各月质量总成本及各类质量成本的波动情况,分析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以核实质量总成本是否达到最低区域。

4.审查质量奖励费。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存在滥发质量奖励费、增大质量总成本进而增大产品总成本、人为降低企业利润的问题。

5.审查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的会计处理

审计的基本要点包括:(1)抽查部分质量成本业务,进行全过程的审查,核实其记录、过账、加总是否正确;(2)将质量成本明细账与总账及其他相关账簿、损益表相核对,视其是否账账相符;(3)检查质量成本账户有关的对应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6.审查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

这方面审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折价销售、退货的原因和条件是否真实、合规,有无借折价销售、退货之名,行转移收人或贪污货款之实的舞弊行为;(2)检查折价销售、退货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和规范,有无内外勾结、越权乱批、擅自实行折价、退货而转移利润于关系单位等情况;(3)检查折价销售、退货的数额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恰当;(4)检查退货是否已验收入库,并登记入账,有无形成账外物资的情况,折价款是否足额提交对方,有无虚设中介、转移收入、私设账外“小金库”等情况。

三、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的审计

(一)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最佳水平的评价

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支出的一切损失费用。它包括:厂内厂外损失、检验成本和预防成本等。质量成本最佳模式可划分为三个区域:质量改进区、质量适宜区、质量过剩区[8].

在质量改进区内,厂内厂外损失占质量成本总额的70%以上,预防成本低于总额的10%,此时应适当增加预防成本,防止厂内厂外损失,从而达到低质量成本总额的目的。

在质量适宜区内,厂内外损失占质量成本总额的50%左右,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10%,此时产品质量成本最佳,产品质量也稳定,应注意产品质量的变化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持产品质量最佳水平。

在质量过剩区内,检验和预防成本高于50%而厂内外损失低于40%,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减少检验和预防成本。因为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厂内外损失支出减少的幅度已较小,如果再增加检验和预防成本,就会使质量成本总额上升。

(二)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的审计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能否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过程控制的管理水平。因此,应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审计,以保障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佳的生产水平。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合理性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进行审计

主要评价质量成本的可控性:(1)审查产品设计,其中重点是产品图纸和技术规格的工艺性,在此基础上审查工艺计划是否合理,工艺路线和工艺规程的设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满足质量特性形成过程的需要,是否经济合理;(2)审查与生产有关的各类人员是否进行了应有的培训,对计量、检验、化验和特殊操作、特种工艺人员是否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取得资格证明,是否适应质量控制的要求;(3)审查是否建立了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车间、职能科室的质量责任,是否建立了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并建立了质量数据收集、整理、传递、处理和反馈系统,以保证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4)评价企业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合理性,是否能够满足生产产品质量的要求,保障产品成本在控制范围之内;(5)评价采购供应的质量控制制度,材料入库检验制度,重点评价关键的、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外协作件等的管理制度。

2.评价工序质量控制,保证废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1)审查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征、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对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直接影响的零件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特征的审查,以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否恰当、有效、经济;第二,审查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或装配有重大影响的特征或重要工艺因素的参数,确定其是否先进、可行,能够满足质量成本控制;第三,审查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的不良品较多的项目,以指示主要控制、修正区域。(2)审查并评价工序质量控制图。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图表。审查该图设计的合理性,评价它是否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否对生产过程起到了分析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对工序质量的控制是否有效。

3.评审技术检验工作的组织,保证检验费用的合理性

审查企业是否做到了为保证产品质量,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以及工艺过程质量根据技术标准进行检验,严格把关。对技术检验过程中取得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比较、分类,为改进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公绪。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石川馨。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菲根堡姆。质量成本。质量管理原理与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4]蒋尧明。质量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蒋尧明。质量成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1):3—5.

[6]韩惠侠。质量成本管理简论[J].上海会计,1997(7):15—17.

管理会计的四要素范文5

关键词:道路客运;财务共享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道路客运企业(下称“客运企业”)纷纷实施并购重组,随着并购的实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层级多,规模大,在管理上就存在一定困难。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成本高,运营效率低,资金监控能力弱,财务核算标准不统一,数据提取难度大,会计信息质量低等方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做法,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关于“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定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理解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下简称“共享模式”)是指利用标准化管理原理,将各分公司的财务业务分割成可以重复操作、统一管理的模块,然后对整个集团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共享、人员共享、运营共享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管理共享”即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所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记录和报告进行规范和统一;“人员共享”即集团与分公司或办事处共享财务、会计人员,节省人力投入;“信息共享”即将位于不同区域的会计业务通过网络化技术实现财务分析数据的共享;“运营共享”即在统一的财务政策和融资框架下,全球统一运营,节约集团整体的财务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1]。

共享模式是集信息技术、组织管理、服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实施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变革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整合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共享模式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为财务管理模式发展新趋势。在国内,中兴通讯、海尔等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国内外企业实施共享模式的效果看,该模式对集团化企业具有积极意义。

1.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财务共享将企业集团的财务流程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一般会精简重复建设的财务部门或合并部分核算岗位,缩减财务人员数量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中国电信在2008年实施财务共享,其以广东电信为试点,五年内服务的各级业务单位达到33个,提升财务共享的集约运营流程整体效率达到25%以上,直接成本节约超过千万元。

2.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共享模式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共享模式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使企业财务部门脱离繁琐、低值的财务核算,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决策支持、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高值工作中去,为业务的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从而提升了财务的服务水平。

3.信息提取快捷,传递实时、透明,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的各级公司均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必然存在财务信息共享困难、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共享模式对所有子公司均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且大部分财务信息均来源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因此,以上问题会得到较好解决。

4.提升企业内控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多变,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内控水平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财政部等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就上市公司对内控有效性自我评价和中介结构的外部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政府明确要求企业的信息质量要有保证、财务工作开展要更加规范。实施财务共享正是注重企业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强化事前控制,强调数据集成,能实现系统有机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可以有效解决信息质量和财务规范问题,进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增强企业集团抗风险能力。

四、客运企业实施共享模式的条件

1.实施共享模式是客运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开篇已经讲到,伴随客运企业兼并重组而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自2007年开始,公司通过并购对省内和市内非自营线路回收自营,为了增强竞争力,公司近年来实施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每增加一个子公司都需增加1-2名会计人员。截止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子分公司37家,两级财务机构18个,财务人员已达120多人,虽然如此,财务人员还是不足,而招聘难度又很大。

因各县区公司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的差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各自的职业判断不同,各单位对同质化业务的处理也不尽相同。

另外,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母公司对报表的上报时效要求很高,而且日常统计报表繁多。在某项具体工作上,从总部下达要求到各单位上报资料,再到最终审核定稿,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财务部门疲于应付日常核算和统计工作,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会计角色。

这些现象将会导致财务机构臃肿、人员众多、人工成本高、会计信息质量低、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存在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的内在需求。

2.客运企业具备实施共享模式的条件

(1)企业规模、业务同质化和管理者意愿为实施共享模式创造了条件。并购重组使很多客运企业形成了集团化规模,而且基本上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发挥协同效应而实施的横向并购。在同行业内,各属下公司业务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可以采用相同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批量和集中处理。同时,管理层也希望通过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降本增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2)信息化程度及后续改进能够满足共享模式的技术要求。随着现代化IT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客运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已普遍推进,信息系统的发展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目前,大部分客运企业已经使用了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账务处理模块,报表编制模块,预算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应收应付款管理模块等。笔者所在公司,除统一使用用友NC核算系统外,已经开发和运营的信息系统还包括客运经营管理系统,统一采购管理系统,车队综合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当然这些系统的有些功能还不能满足管理需求,需要改进,而且当前的信息系统并不是专为实施财务共享开发的,还不能完全符合共享模式的实施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比如财务分析系统、报账系统、影像系统等。

(3)财务制度的标准化为统一核算提供了制度依据。在大型客运企业中,财务制度的统一制定和执行已经得到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也专门制定了财务核算手册,对具体业务提出了统一处理要求,在全集团范围内执行。当然,实施财务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对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

(4)资金收付、费用报销等已实现电子化。目前,客运企业普遍都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而且将集团内所有的收支账户均纳入现金池管理平台,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和统筹使用。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可以实现资金集中、批量支付和进行费用报销。

五、对客运企业实施共享模式要点的探讨

1.前期准备工作

共享模式的变革需要时间与空间,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谨慎实施。实施前,做好前期的分析和准备工作十分必要。一方面,要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财务共享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编制及效率分析等;另一方面,对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成本效益进行具体的、综合性分析;其次,必须争取得到基层员工、各业务部门和公司高层的理解、支持和推动。

2.服务模式和组织结构的选择

从已经开展共享服务的企业看,共享服务有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和独立经营模式等四种模式。基本模式主要是对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合并操作。客运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公司的条件采用适合自己的模式。

笔者认为,客运企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行业特点非常明显且经营的空间范围基本局限在本省区域内,如果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通过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抵偿共享中心成本的市场模式或许可行性不高,因此,建议客运企业考虑选择基本模式。

至于共享模式的组织结构选择,可将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部门作为平行的两个部门。这种结构既满足了各业务板块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发挥了共享服务的规模效应。服务中心内部的组织架构可按照财务内容分应收组,应付组,费用组,总账组等结构来搭建。

3.共享业务的选择

财务业务是企业共享业务的重要组成要素,财务管理涵盖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都可以纳入财务共享中心。陈虎、李颖在《对我国务共享服务行业的调查报告》中提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可以包括会计核算的全部业务,比如具备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周期性特点的应付、应收、资产、费用等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具有管理控制职能的财务报告提供、现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2]。

客运企业在选择财务共享业务时,可以考虑将业务量大而同质的业务、具有普遍性、专业化标准的业务以及为公司提供管理决策的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比如:对车辆的维修材料、备品配件及票款结算的应付业务;外站未结算票款的应收业务;车辆采购、系统开发、工程施工等资产业务;日常费用报销业务及各种车辆承包模式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可以作为共享业务在共享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这些业务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周期性的特点。对财务报告提供、财务数据统计和财务分析,运输业务的税务筹划、资金管理和运输成本管理等具有管控职能的工作也可以纳入共享中心处理。对于除运输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比如笔者所在公司的旅游、房地产、广告、驾培等业务,因行业差异比较大,可暂时不纳入共享中心。

4.财务人员的配置

实施共享模式就需要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配备足够的人员,并进行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是确定人员的数量、对应岗位和具体岗位职责;第二是对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进行筹划;第三要建立相应的人事考核制度及职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第四要建立财务人员晋升通道;第五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持续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涉及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专业技能、操作流程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

5.制度统一和流程再造

在共享模式下,需要重新制定或修定原来的财务制度,按照新要求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制度;同时,需要对原有业务和财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和改造,制定严谨、统一、精简的流程,并将其固化下来,要做好共享中心内部的财务流程和共享中心与子分公司的财务流程对接,细化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落实相关责任。

6.需要关注的其他问题

张庆龙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中提到:“FSSC(财务共享中心)在建成之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具体包括业务风险、系统风险以及人员流失风险的管理”[3]。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1)政策、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建立和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有配套的政策法规支撑,包括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与财务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甚至公司法等。这些政策、法律法规的某些要求,可能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机构、核算流程等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有些流程的使用受限,从而削弱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

(2)解决好人的问题。实施财务共享可能会因为对财务人员的裁剪和减少某些管理人员的权限而导致员工反对和抵制的情况。这将极大地影响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因此,要做好宣传,积极化解员工的负面情绪。

(3)信息化建设。实施财务共享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化水平。在初次构建和实施共享模式时,应当从整体上和发展角度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规划。除建设良好的IT系统外,要把系统、流程与管理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说,财务系统既要满足当前的财务共享需求,还要能够适应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

(4)网络和安全保障问题。一方面是网络和通讯保障问题。财务共享模式对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通讯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网络通讯出问题,就可能造成损失。所以,必须保障网络稳定、畅通。另一方面是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共享模式后,要确保数据传输、保存和使用的安全。公司要建立制度防火墙,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严格的使用审批权限。同时,要加强对所有业务人员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六、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财务管理的创新,经实践检验,它是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客运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尝试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同时,也不能期望该模式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谨慎实施。

参考文献:

[1]冒维华.S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陈虎,李颖著.财务共享服务行业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