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1
【关键词】初中科学 实验 思维能力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初中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精神、培养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实验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初中科学实验类型
(一)模仿实验
模仿实验是指教师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示范来进行模仿实验。这一般是针对刚刚开始接受科学学习、接触科学实验的同学而采用的方法。例如,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可准备两个相同的量杯,将少量的水放在宽敞的量杯里,一只量杯用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另一只放常温下,让学生比较哪个杯子的水蒸发得快,最后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可以将其中一只量杯放太阳底下,另一只放在实验室里,比较水的蒸发速度,根据这两次实验来总结影响蒸发速度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分段实验
分段实验简单来讲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实验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步完成。这样有利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实验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讲到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要把细胞分裂以及生长、分化各个阶段的形态做好样片,课堂上,可以根据讲课的进程,通过问答引导等形式,利用显微镜等辅助教学设施分别展示出细胞的各个时期的形态,学生可以在观察的同时,理解子细胞与母细胞的关系,进而了解整个细胞。
(三) 独立实验
独立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实验类型,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验环境,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在教授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课题时,可提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一个透明杯子和一根铅笔。课堂上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镜子,让阳光照耀在镜面上,这时光会反射在墙上或者黑板上,利用这一现象教师可直接引入“光的反射”这一定义。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多进行探究性实验
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实验我们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世界上大多数的发现和发明成果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实验的教学方法,多设置一些探究性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实验过程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取得研究成果,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思维能力,因此实验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不能强调实验的结果,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尽情发挥才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三)优化教学评估方式,重视实验教学
要优化当前的教学评估方式,把实验教学纳入考核的内容中去,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使教师和学生都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学习,认识到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
三、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又被称作直感思维,主要是指人脑通过对客观形象的直观感受,凭借想象和创新来塑造新的事物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在初中科学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推测出实验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并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并提出问题,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出结论,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不要完全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要尽量自己查阅一些资料或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实验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又被称作扩散性思维或求异思维,它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设想,探寻多种答案,并最终圆满解决问题。在初中科学中,通过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某一实验现象的观察联想到其他一些相关的现象,比较两个现象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简单来讲就是对已经认定的事实或观点,反过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初中实验中,一般是通过某一种结论来进行实验活动,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某一种实验现象,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总结: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增加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巩固和深化记忆。通过实验教学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的自觉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中要重视实验的功能,利用实验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2
科学课教师应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适应这种转变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逐步由低年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上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科学组织实验,合理进行抽象,最终归纳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提高认知能力,扩展知识范围。
从教学方法角度大致可将教学分为三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教学、理解水平教学和思考水平教学。记忆水平教学是历史最久、运用最广的方法,其特点是仅注重熟记大纲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积累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加工,进行深入学习。但是,教与学绝不能停留在记忆水平上。所谓理解水平教学,主要是对教材讲述的事物的意义,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与事物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借以预测,指导今后的行动。但是理解所学教材,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远不能适应当前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而思考水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其特点是教师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索事物的特征和联系。
如何加强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及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以及思维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思维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好奇,也愿意深入思考。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身的爱好和渴望,教师就充分利用新奇、兴趣、求知等引导、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直观形象,引入概念,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小学生建立科学学科概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凭借式”(形成过程),一种是“同化式”(同化过程)。在引入概念时,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借助充分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中,探究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概念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新概念的主要方式。在引入概念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使新概念凭借已有概念进行精确深化,形成新的认识,即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三、强化表象,形成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飞跃是以表象作为中间环节实现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不仅要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清晰、完整的表象,还要强化表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放录像”——回忆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对一组对象中每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了解,这是概念形成的起始阶段,接着通过比较舍去偶然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采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抽象出共同属性,同时注意提供外延内容,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启发学生深入与精细思维。在科学教材的知识要点中,有不少要求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仅生物知识要点部分归纳概括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就有:茎的共同特征、果实的共同特征、昆虫的共同特征、鱼类的共同特征、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等。怎样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呢?以《果实的共同特征》为例: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组织学生对各种果实(苹果、橘子、梨、黄瓜、番茄、花生果、葵花籽等肉果和干果)进行解剖,进行解剖前后的观察,摸一摸,闻一闻——充分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这些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再经过抽象概括它们的相同点,舍去非本质的东西,抽出本质的东西——果实内部都有种子,最后经过归纳推理,判断其他果实都具有同样的本质属性(可解剖一、两种其他果实,发现内部有种子,判断得到证实),形成“果实”这一概念。
实践证明,只要科学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口、动脑,不断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就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科学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牢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郎盛新.科学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新祁.小学科学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能力;新课标
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只追求了表面的相似,却忽视了实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如,教学《奇妙的二氧化碳》时,由于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其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所以,在导入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地死了。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在下地窖的时候,要先将燃烧的木条扔到地窖内?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顺势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当中。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提倡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开放性试题在考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例如,现有五种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请你从中选两种溶液,用五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所依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的试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散学生思维,而且结论和方法两方面的开放,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到拓展。
三、借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相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的验证基础之上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
如,教学《氢气的制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氢气的制取现象,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授课的时候,我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首先,选取药品:稀硫酸或稀盐酸、锌,然后按照检查气密性、搭建实验装置、添加药品、检验纯度、收集氢气的步骤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在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中判断氢气不纯,再收集再检验,在听到噗声后判断收集到的氢气是纯净的。通过形象的实验既可以打破以往课堂呆板与沉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在实现高效化学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性素养思维。
总之,思维能力是一项综合性能力,它取决于多种因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化学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4
【关键词】树立典型 创设条件 多维思维 反思矫正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较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和老师都“疲于奔命”,学生做的多,错的也多,老师就得拼命的讲学生的错题,而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科学思维,下次再遇到相似的题型甚至原题,还是按照旧的、错的思路去解题,老师就又得再讲一遍,周而复始。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会在“屡战屡败”中丧失信心,甚至厌学;老师们也在不断地抱怨学生教不会,学生真懒惰。怎样把老师和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同时又能提高教学成绩?
答案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怎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一、树立典型思维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展示经典的思维过程,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较早地纳入科学的轨道。
1.展示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些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具体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物理学家的研究思想,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启示和教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例如,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就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实验中因很难做到使玻璃钟罩内成为绝对的真空,所以不可直接由实验事实归纳得出这一结论,必须设法使这个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减少,在钟罩外听声音的变化,然后根据钟罩内气体越少,传播到钟罩外的声音就越弱这一实验结果,经历科学的思维,推想出“如果钟罩内一点空气都没有,声音将无法传播出来”这一结论。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又被称为“理想实验法”,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中“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时,再次用到了这种科学思维方法。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探究题或极值问题。
2.讲解例题展示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
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应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发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展示这样的典型思维过程,给学生以示范,再通过练习,让这种思维变成学生自己的思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长期注重这种思维的培养,学生的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肯定会提高。
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对于此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边引导边分析,边推理边板书。判断电压表示数U变如何变化有两个思路:
一是据U变=I×R变,看I和R变,因R变增大,I减小,故无法判断U变。
二是据U变=U源-UR(R两段电压),看U源和UR,U源不变,只要看UR,因R变增大,I减小,据UR=I×R 得UR减小,故U变增大。
这一过程展示了教师解题的全部思维过程,既有思路的畅通,又有思路的阻塞,寓正确解题于思维必然之中,合乎情理。例题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展示解题思路,切不可将其简化成教师解题的口头或书面的表述表演,让学生在看过解题表述后,惊讶于老师思路的独特和高深莫测,或留下“老师怎么会想到这样解”的疑惑。
二、为主动思维创设条件
1.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脑子不停地转动,一会儿自学,一会儿讨论,一会儿演算,可谓热闹非凡。但表面的热闹下牺牲的却是学生安静、独立地思考。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错;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学生题目做了不少,解题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久之,学生养成了急躁、急功近利的学习习惯,失去了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主动独立的思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一定按照教师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思维和认知角度去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再将学生引入正途。
三、训练拓展多维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通过不同的解法,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解题思路。长期训练可以让学生把不同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例1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做下面这道题,并通过两种解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2:如上图所示,滑片在某两点之间移动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0.15~0.4A),电压表的变化范围(6~9V),求:1.R1;2.电源电压。
方法一:利用例1分析的结果,I减小,U变增大,出电源电压相等的方程9+0.15R1=6+0.4R1,求解出R1。
方法二: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U=U1+U滑,电源的电压不变,U1=U滑,U=IR,U滑 =U1=IR1,即R1=U滑/I。
2.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通过几个递进关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使思维有一定的连续性。
如在例2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这两点间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法的强化训练,还可以经常问学生,“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诱发学生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对照别人的解题方法进行反思,使学生既多学到了一些解法,又对创新思维作了检查、批判,锤炼了思维。
四、反思矫正错误思维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深入挖掘,找出思维上的漏洞,让学生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纠正错误。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给学生一个研究争论的空间,让学生在争中分析、争中反驳、争中明理、争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正确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看到庐山之真面目,找出病因,并及时给自己注射一针“疫苗”。那么这种错误资源不是更有价值了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在尝试错误后的反思过程中得到优化。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一、巧设情境,激活思维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学科,没有婉转的旋律,没有艳丽多彩的画面,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甚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遵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的关系。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发展。
创设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情景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往往来自充满疑问的情景,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情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利用游戏创设情景,通过操作试验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形成问题——情境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交流探索,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活动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它表现为不循常规、不拘常法、不落俗套、寻求变异、勇于创新。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鼓励学生交流、探索。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重视。数学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
同时,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教学中,公式的逆向应用,题组的变式训练,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等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探索开拓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在交流讨论中要创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要善于提出质疑。人们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向教材挑战,敢于质疑教师意见,敢于质疑“标准答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强化训练,敏捷思维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因此,强化技能训练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主要手段。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逐步压缩,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得算出得数。
强化技能训练一定要在学生切实理解运算法则、定律、性质等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平时坚持适量的口算和应用题练习,通过视算、听算、口答、速算比赛等,采用“定时间比做题数量”“定做题数量比完成时间”的训练方式,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6
关键词:兴趣;操作;语言;质疑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思维在兴趣中迸发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渴望,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情。它能使学生在学习或做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心情愉悦,感觉不到疲累,往往会产生很好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又作用于下次的心情,使整个过程都处于兴奋状态,精神集中,效率加倍。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也对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维持学习热情、强化学习理念,使学习过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足见兴趣是最本质的学习动力,应该或是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譬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小明今天已经16岁了,但是只过了4次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马上情绪激昂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我再指出:“如果想要解开这个神奇的谜团,那就来认真听一下我们的课,看看谁能先给出老师答案哦!”这样具有目的性、悬念特点的课堂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并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动手操作实践,让思维在直观中抽象
从哲学上来讲,凡有创造力的东西,一定是维系着实践的。教育学生要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要手脑并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就是实践淼模是“动手积累”,是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的。而且有关科学报道,动手能力好的人,右脑较为发达。并且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难以起到教学作用。动手操作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在此基础上再升华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要建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边思考边进行操作。思考(1):一根小棒不是角,那么至少几根小棒能做成一个角呢?思考(2):圆片上没有角,怎么把它“变”出一个角呢?思考(3):一根毛线怎么做出一个角?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操作,那么角的特征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了。然后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由小棒搭出一个角,揭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由毛线拉的角,深化学生对顶点的理解及两条直边的感受。在用纸片做角的过程中渗透不同大小的角、不同模样的角的展示。这样,学生对角的感受不再停留在角是“尖尖的”最初印象上,而是逐步升华到对一个顶点、两条边的感悟上。
三、加强语言训练,让思维在表达中完善
思维只有表达才有意义,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只有通过“说”才能把内在的思维以外在的语言表现出来。反过来又借助语言对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在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完善,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应用题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一般来说,这一过程是在做题者的脑海中完成的,但是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向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基本算法,从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也要注重让学生说算理和方法。比如,在教学“24×13”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有13盒彩色笔,每盒有24支。)说说是怎么来计算的。学生说可以先算3盒是24乘3等于72支,再算10盒24乘10等于240支,再加起来一共得到312支。即24×3+24×10=312(支)。然后再让学生来观察竖式: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乘数24就是先算3盒的支数,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24,得240,就是算10盒的支数,然后再把两者相加。通过这一个说算理、说算法的过程,使学生由具体逻辑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注重质疑问难,让思维在突破中提升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的动力。疑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无需挥动教鞭,学生仍能自进不息。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中,认识“倍”的含义后,出示花皮球图(12个),提问: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几倍?设疑:你有什么问题?那花皮球有几个?当花皮球是12个的时候,白皮球可能是几个?学生马上显出跃跃欲试的态势,他们的思维随着问题的提出激烈地展开了,从而得到有效的提升。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让他们产生了探索的动力,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体也必须是学生本身。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定能发挥数学魅力,通过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