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民族实力的不断壮大与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民族服饰传统得到弘扬,传统服饰造型和艺术得到关注。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穿着理念及审美观念造就了北方自然的服装形式,北方少数民族在穿着上更加注重伦理问题,构成了端庄和谐的穿衣造型。除此之外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从内而外的散发端庄大方的气质。

一、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

(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构成表现

民族服饰的造型设计与服饰艺术体现了民族心态和民族习俗。北方少数民族崇尚幸福安康的民族心态,使得其民族服饰在图案上追求饱满、对称的线条,通过其特殊的服饰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美满吉祥的情感理念;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大都用各色的丝线刺绣出勃勃生机的图案,将人们乐观的心态绘注在图案之中,不同的图案象征着不同的民族习俗,蕴含着不同的民族内涵。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具有地域性,各民族传统服饰的改变代表着地域及习俗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艺术。

(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域内,其服饰也要具有抵御恶劣天气的作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渐渐地富含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弘扬了民族特色文化。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北方,为了满足生存和审美需求,逐渐地形成了既适合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又能体现民族文化底蕴满足审美需求的服饰造型。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从制作材料到服饰款式均能体现出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

(三)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地位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北方少数民族的古代织染艺术、刺绣艺术和服饰艺术,是现代化技术难以达到的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为我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创造了重要机遇。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艺术是历史文化的结晶,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发展与演变,具有记载历史变迁的能力,对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二、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造型

(一)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造型特征

北方地处荒凉地带,大都以放牧为生,为了避免恶劣天气的危害和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以动物的皮毛作服饰的主要原料。服装的造型比较宽松,不突出强调人体,注重服饰造型的空间效果,不要求服饰显示人体曲线,但需要绣有精细的图案,需要有实际的用处,适合放牧狩猎等其他日常活动。除却要求服装图案精致细腻外,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还具有渲染气氛的功效,在一些特殊的节庆或者活动中,需得搭配相应的服饰。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人们对美丽的需要,大家会佩戴一些小的饰物,因此,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还需要搭配一些装饰品。

(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造型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虽然比较宽松随意,但是人们还是比较注重美的表达,在服饰表面刺绣装饰图案是比较常见的表达美的方式,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大都来源于生活,是从自然中寻找出来的形状各异的动植物图形,取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图案图示大致可以分为自然、植物、动物、生活文化和装饰类等五种类型,是由基础图形经过演变、推移、提取、拓展而得到的。北方传统服饰丰富多彩,类型繁多,各民族服饰的款式都很丰富,而且其工艺手法也比较特殊,同样的材料,因工艺手法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北方少数民族的图案造型代表着文化的发展。

(三)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

拼布,顾名思义,就是把完整的布料剪碎,然后按照设计师自身的意愿以涂鸦的方式将布料拼剪成一件衣服的过程。任何一种服饰都有它自己的拼布艺术风格,北方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拼布服装大都用棉麻材料制作而成,容易为人营造一种自然纯朴的氛围,然后按照颜色拼接理念,将棉麻材料染色,混搭于服饰的各个部分,理想的效果是达到配色和谐统一。北方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从人们长期的生活中孕育出来,是一种既实用又具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

三、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的设计应用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较多,刺绣图案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水平,我们可以将北方传统服饰中的细节部分提取放大,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部分加以设计,应用到当今的服饰设计中。这样一来,既弘扬了传统文化,显示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助力。我们可以通过服装局部细节化的图案装饰处理、文化元素放大处理及图案和款式的重复使用来实现传统服饰的再利用,有利于我国的服装设计在当今社会占据主流。北方少数民族素来以粗犷大方著称,其服饰元素也必然体现出这种性情,这便可以使我们在服饰设计中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3

(一)民族教育没有实现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民族教育出现需求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没有实现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中没有更多地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较小,因此民族教育中一定要体现民族特色,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主流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所受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很多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语言、文化等都在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而此时就需要民族教育在能够带动少数民族青少年进入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民族教育的教师对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造成民族教育质量低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师资力量的薄弱,很多民族教育的教师素质都较低,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加上受地方“抓升学率,保重点学校”思想的影响,很多师范类院校都很少将毕业生分给各少数民族地区,这对于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加上部门民族教师对于民族文化作用的认识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实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有效结合,降低了民族教育的质量。

(三)民族教育内容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在开展民族教育时,没有实现与民族文化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这也是造成教育需求偏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还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上我国教育体制和结构的不完善和单一性,使得我国民族教育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这样也就极大地降低民族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二、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凸显民族教育特色

当前我国在民族教育工作开展特殊的政策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的双语教学政策、民族教育的办学自政策、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课程政策等,这些新实行政策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建立上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这些民族教育的政策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就是我国对于民族教育基础课程也进行了一定改革,开展和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注重了“参与”式课程开发工作,给予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调整的权利。针对目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实行情况,民族教育对于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具有传承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民族教育时,需要我们能够做好民族教育政策把握和实施工作,更要充分了解和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教育价值,实现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凸显民族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质量。

(二)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实现民族教育目标

我国教育课程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这也表明了我国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行性。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就使得我国教育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满足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展和利用,就是需要调整我国课程,使得国家课程能够适应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此外,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使用,并不是单单增加一门或减少一门民族文化的课程,更不是简单地将民族文化的内容放入民族教育课程中,这种简单放入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民族教育课程的负荷过重。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及有效利用。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学生的观察工作,了解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学习以及对多民族、多种文化的理解;二是要观察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十分有利,对于实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结合也至关重要。

(三)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在不断证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就是拥有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特色。同时在少数地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进行文化传递。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所以在进行民族教育时,就需要我们能够站到更高的层面上,充分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利用民族文化自身的资源进行民族教育课程的调整,强化对于文化背景的关注。另外,少数民族教育不但能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更是承载着一般教育无法比拟和传承的使命,就是充分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整个世界文化和时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就表明了我国在进行民族文化开发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表征的层面上的开发上,更要能够深入民族文化内涵中。所以民族教育在维护自身民族传统时,需要做到顺应时展,在文化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和实现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教育。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因此,完善民族教育,需要我们能够拓宽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做好民族文化现实素材的关注工作,并要利用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另外,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鼓励工作,提升对于民族文化的适切性及学生的亲缘性的重视,做到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教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达到民族文化与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总结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4

一、少数民族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元素以其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在国际时尚中一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像刺绣、中式盘扣、旗袍形制以及色彩和图案等极具中国特色元素在服饰装饰上的运用屡见不鲜。然而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国际服饰上的运用也逐渐显现,为现代服饰的设计带来一股新的风潮。

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元素又是中国元素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手段为例,各少数民族传统的服饰制作工艺包括服装定型工艺(百褶工艺)、百纳布工艺、面料肌理处理工艺、扎染、印染、蜡染、镶花、刺绣、织锦、滚边、编织、编结、首饰制作等,手段异常丰富。在这方面比较出名的当属苗族,苗族服饰达一百三十余种,其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特色就是蜡染和银饰,苗族的蜡染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银饰更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服饰配饰当中当仁不让。就蜡染这一少数民族元素来说,近年来在现代服饰设计的运用中比较普遍。以蜡染作为面料,与现代时装剪裁相结合,加以图案细节点缀,可以使服饰既时尚又显得古朴典雅。

除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制作工艺之外,现代服饰设计中少数民族图案与色彩的运用也比较普遍。少数民族图案多与民族的与图腾崇拜有关,这一神秘的文化对人们的探秘心理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仅就图案审美来说也非常漂亮。以楚雄彝族为例,其传统民族服饰中多以马樱花图案作为点缀,这与彝族的传统图腾崇拜有很大关系,在图腾崇拜中有一类为植物崇拜,为了纪念其传说中为了拯救彝族人民而英勇献身最终化为马樱花的彝族少女,马樱花成为彝族传统的崇拜图腾,并表现在衣饰中永久的流传下来。在现代服饰的制作中,植物图案、花朵样式是设计师比较喜欢运用的元素之一,将其与少数民族内涵相结合亦可为服饰增色不少。

如果说图案是少数民族元素运用的点睛之笔,那么少数民族色彩搭配原则的采用则是整个服饰设计的奠基之石。不同于现代服饰时尚对色彩搭配的考究,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以大胆著称,在这里,色彩明暗对比、互补色运用不见踪影,有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以及对色彩的本能直觉与反应,这也造就了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美的肆意而别具一格。这一风格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个性理解,因此,少数民族风格的色彩运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不乏经典之作。

二、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

从物质文明的层面上来说,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服饰的发展演变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在漫长历史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来的,民族的、神话崇拜、风俗习惯、节日民族都在本民族的服饰中得以体现。因此,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亦孕育出了每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但是,在追求简洁舒适的今天,民族服饰款式形制复杂、装饰品繁多的特点显然已经不适用于人们的需求。于此相矛盾的是,人们对服饰的追求也不再是衣以蔽体这一简单的服饰功能,讲究个性与时尚,追求与众不同与风格独特,这是人们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对物质提出了更高的“精神要求”。因此,从具有很强装饰性和审美性的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中寻求灵感,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新课题。少数民族服饰大胆绚丽的色彩搭配,内涵深厚的服饰图案,独特又风情的造型设计以及各民族独有的服饰制作手段都为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了灵感来源和可借鉴元素。

时展到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是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却远落后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在服饰设计中,人们大多数将目光投向其表层的意象上,往往忽略了对服饰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显然,在这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做得更加出色,本民族的历史都体现在本民族服饰上,本民族地理环境特色、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都能从服饰中略知一二。因此,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是首先值得现代设计师关注与学习的。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将历史文化理念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情感因素融合到时尚设计中来,这也是迎合广大受众的文化心理需要。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5

引言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宿度假旅游的快速兴起出乎关注者意料:2016年6月,首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组委会评选确认入围,再根据专家评委会50%+网络投票50%的比例,最终评出了浙江桐庐县、贵州雷山县、广西阳朔县、湖南省凤凰县等为代表的十大“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松桃沙坝河乡老寨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经济,撬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铜仁市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民宿区;荔波县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投资者打造艺术、创意、精品现代民宿示范开发建设,发挥现代民宿业在提升产业、脱贫攻坚、繁荣农村的引领作用;黎平县肇兴侗寨、地扪侗寨、滚正侗寨民宿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经营风格吸引业界和旅游消费者的眼球;2015年贵州浙江商会在贞丰县纳孔村布依古寨开展的“多彩纳孔民宿”改造项目已经发挥出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兴义万峰林景区内的民宿接待是建设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的一抹亮色……,总之,在新兴市场需求催生之下,以“中高端消费、控制规模、特色文化吸引、生态有机农业配套”为总体特征的民宿旅游在贵州民族村寨快速出现和崛起,成为目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实践。

从国际视野看,欧洲的民宿典范是是英国和法国,英国是世界民宿发源地,民宿最早被称为B&B(BedandBreakfast),即一种提供床铺和早餐的家庭旅馆服务方式。法国有目前最大的民宿行业组织――民宿联合会,它协助管理法国近6万间民宿。加拿大、新西兰,民宿基本上是假日农庄模式。整体上看,欧洲民宿与田园生活、农庄度假紧密关联,是城市旅游消费者个性化的乡村度假业态;在亚洲,日本民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形成热潮,农业体验也是当今日本民宿最大特色。中国台湾地区民宿业非常发达,朝着“主题化”方向发展,彰显地方性文化特色,成为台湾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及休闲农业重要发展模式。那么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宿业发展的核心吸引力要素,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根据对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长期跟踪调查,结合近期对贵州民族村寨民宿业的专项研究,笔者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宿的核心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贵州原生少数民族特有的主人情怀,二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原住民创造并传承到现代社会的具体文化事项,三是以良好自然环境相为基础的山地生态有机农业。

首先,民宿接待直接体现为主客家庭之间与个体之间面对面的生活及情感交流,并且这种交流成为度假游客最有价值的旅游体验,会延续到度假结束之后的生活。所以民宿旅游地的熟客相对要比其他类型旅游地要多。所以要做好民宿业,目的地接待方的主人情怀及展现方式就特别重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原住民,无论是苗族、侗族、布依族,还是水族、彝族或土家族,每个民族都有热情好客传统,都有迥异的世界观及反映不同世界观的习俗和宗教意识。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基因与开放态势相结合,贵州民族村寨的少数民族同胞向世人展现出了热情服务、恪守尊严、既热情又淡定、既传统又现代、家国同构的人文情怀。贵州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村寨居民体现出的主流一致、表现方式差异的主人情怀,是贵州民族村寨民宿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贵州民族村寨民宿最大魅力之所在;其次,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体现出原生民族文化的神秘气质及多元性特征。这些文化都体现为具体的文化事项,如各民族的独特节日、各民族的绚丽多彩歌舞、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饮食习俗、婚嫁丧葬,以及对大自然改造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或独特的养生医药,等等,大都以村寨这个生活生产空间作为展现、传承的场所,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向往心理,并转化为行为体验,就构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宿旅游的极大吸引力;第三,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宿旅游的魅力所在,除了原住民的主人情怀和民族传统文化之外,还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山地生态有机农业。洁净的空气、无污染的水体、森林覆盖的山体、日间的蓝天白云及夜间的繁星密布的苍穹,无一不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趋之如鹜。同时,以这样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独特的地理、地质特点,大部分贵州民族村寨或所在区域都有特色独具的地方性农业品种,这些传统农业品种具有极高的品质,生态有机特点突出,非常符合现代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生态有机餐饮供给以及高端农产品生产、包装、交易,是当地盈利性供给的一个重要板块,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起到重要产业支撑作用。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6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现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态”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