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1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0前言

绿色生态建筑是研究建筑学进化的科学,是国际建筑界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绿色文化的子系统。将从根本上革新我们的建筑学观念,使我们熟悉生态原理,树立完整的生态观念:发展生态建筑将大大丰富我们的建筑类型,我们应该用生态的观点、从生态圈的角度考察我们的建筑类型。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指的是现代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现代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生态主义在建筑设计中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满足建筑空间功能性和艺术性的需要。分析和了解自然界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创造建筑的空间和构造新的有机建筑生命。

1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现状

2.1 制订了相关技术原则与建设标准

2001年5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指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原则,要求住宅在能源、水、电、气、声、光、热环境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9方面符合国家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提出了相关技术手段,保护、利用、防御自然,做到与环境共生,节约能源,创造循环再生型的建筑生涯,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牵涉到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

2.2 积极投入建设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是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积极倡导者,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绿色生态住宅”的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一经提出,响应者众多,无论是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还是从保护人的健康角度看,先行一步总是主动、有利的。商会积极推动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标准应用于实际。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00多个楼盘按照“绿色生态住宅”标准进行了建造,其中建成的和部分建成的已有很多,其中包括著名的北京当代万国城项目。绿色生态住宅的实践楼盘不仅在北京、广州、天津、沈阳、成都、西安、杭州等大城市安家落户,而且以淄博、常州为代表的一批中等城市也正积极参与其中,涵盖了高、中、低档楼盘,这些住宅,有的按“绿色生态住宅”全部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有的则是集中精力做好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标准。

2.3 社会各界对其重视程度提高

近年来,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提倡绿色生态健康住宅,陆续提出了“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和“健康住宅”等理念,而购房者也将整个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状况作为判断小区优劣的主要指标。从广度深度上创建绿色生态住宅区,必将给中国住宅业注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迎来中国绿色生态健康住宅消费的春天。

3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3.1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3.2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4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永续性

重视“绿色建筑设计”。设计是整个建筑过程的龙头。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从其范围角度看应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学术界对绿色建筑有各种不同的论述,但有两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一是要求关注绿色建筑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是要求关注绿色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这些共识,绿色建筑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在物质上可归纳为: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地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减至最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使建筑废弃物的排入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适应性、可维护性等。在文化上,绿色建筑的要求可归纳为:保护建筑的地方多样性;保护拥有历史风貌的城市景观环境;对传统街区绿色空间的保存和再利用;重视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利用,继承发展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尊重公众参与设计等。

凡是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并通过相应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评估 ,证明其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的建筑,可以认定是绿色建筑。

4.1 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

4.1.1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节约资源。①土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发土地,节约建设用地;降低建筑土地密度,城区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②水资源。选用节水用具;收集生产生活废水加以净化利用;收集雨水有效利用。③物质材料。选用可循环或带循环材料成分的产品;使用耐久性材料和产品;使用地方材料。

4.1.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约照明系统;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能源系统,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对设备系统能耗进行计量和控制;尽量利用外窗、中庭、天窗进行自然采光;利用太阳能集热、供暖、供热水;利用太阳能发电建筑开窗位置适当,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利用风力发电;利用河水、湖水、浅层地下水,采用地源热泵技术采暖空调。

4.1.3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水体、土壤、空气,减少对它们的污染;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尽可能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交通废气排放;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再污染。

4.1.4 保障室内环境质量。选用绿色建材,减少材料中的易挥发有机物质;减少微生物滋长机会;加强自然通风,提供足量新鲜空气;恰当的温、湿度控制防止噪声污染,创造优良的声环境;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创造优良的光环境;提供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外部景观环境;提高建筑的适应性、灵活性。

4.1.5 社区环境。注重社区文化和历史;对传统街区、景观、城市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便利居住出行交通等。

4.2 绿地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不可能对构成资源和环境的所有问题都作出全面的响应,绝大多数绿色建筑都是根据地区的资源条件、气候特征、文化传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对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强调和侧重。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对设计中各阶段各专业的问题,排列先后顺序,并允许调整或排除一些较难实现的标准和项目,对有些标准予以适当放松和降低。

(1)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的配套没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2)从具体设计上,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呼应,注重不同植物的协调补充。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还要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实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的种植。同时要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生态小区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包括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能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

(3)从房屋的构造上,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约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关系交往的需求。

5结束语

总之,在分析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为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寻找有机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优化生态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品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为人类创造更适合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2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发展;困难

1.引言

建筑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产业。主要体现在: a.作为最终产品的建筑物十分庞大;b.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c.建筑物使用期间源源不断的供电、供热维持;d.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处理时的能源消耗。所有这些,无疑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将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建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持续性建筑遂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观。

2.发展可持续建筑的意义

可持续性建筑观不仅仅强调形象和风格,更主要体现的是设计思想和技术,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综合考虑建筑所造成的影响,通俗的讲,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在日益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发展可持续性建筑已成必然趋势。其原因显而易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如果不改变以往的建造方式,庞大的建筑市场所带来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是可想而知的。

3.可持续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1)可持续建筑在国外的发展

Nieuwland是一个卫星城市,埃姆斯福特开发的在荷兰中部的城市,它的设计、施工、操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总是能够尝试各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更换破碎的瓦片来代替20%砂混凝土;用于国内和欧洲生产的木材而不是热带雨林木材;使用水性涂料;用埋入玻璃的方法来分割的停车场;用天然的边坡、不光滑,将碎瓦放入金属网做成周围噪音墙,储存雨水的功能就交给了池塘和河流,要保持水的自然净化功能水生植物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公共设施要通往市中心,根据优先的原则来设计行走和自行车的交通方式。

(2)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现在可持续建造更多的体现在住宅产业化上面。自2007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万科推出住宅产业化开始,产业化建筑面积从过去的4年中增加16倍。到2011年底,中国万科产业化新建筑面积已达到272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产业化建筑面积的2.55倍。数据显示,住宅产业化将直接减少水、木材、煤炭和其他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比传统建筑减少20%到30%。几个开发人员尝试使用“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来构建新建筑。如2011年上海打开“积木式住宅”,用于生产工业化住宅,在工厂生产组件然后运到现场,并组装成高品质的商业建筑,住房或任何你想要的建筑形式。工厂预制构件可以做到2毫米的精度。数据显示,“积木式住宅”可以使建筑垃圾减少了91%,,脚手架的使用可以减少50%以上,节约钢材2%,混凝土节省7%,节电10%以上,节约用水40%以上。如果是使用期限的到达上限,拆除后的废料可以回收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把可持续建筑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还有远大集团公司,数年来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2009年8月,由远大公司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全钢结构可持续建筑在长沙惊艳亮相;2010年3月,上海世博会最晚开工建设的远大馆,6层高楼就像搭积木一样在一天之内完工;同年6月,长沙远大城,200名工人在48小时内建成地上15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610.83平方米的商务楼――“远大低碳新方舟综合示范楼”,颠覆了“可持续建筑不能建高层”的断言;2011年12月,远大仅用15天时间,在长沙湘阴县神奇地矗立起一幢30层高的大楼。这幢名为T30的酒店大楼设计寿命500年,采用全钢结构,墙体是水泥纤维,三层窗户保温隔热。地板上的瓷砖在工厂里已经贴好。电线藏在天花板里。风格简洁,以白色为主打色,配原木家具。 当全世界数亿观众对360小时建成T30的视频惊呼“不可思议”时,他们不知道视频中的那幢建筑后面还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a.实现9度抗震,用钢量却比常规建筑少10~0%,混凝土少80~0%;b.实现5倍节能、20倍净化,建造成本却比常规建筑低10~0% ;c.实现低成本,楼宇自动化水平却比世上最先进的智能化建筑更高;d.快速施工,工地却无一人受伤;e.精装修,工地却无火无水无尘无味,不用焊割、不用水泥、 不打砂布、不用有毒漆胶,建筑垃圾不到常规建筑的1% 。

4.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困难

可持续建筑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在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瓶颈和困难:

(1) 工程造价高,成本增加10%:单以抗震烈度为例,每增加1度,工程造价会大幅度增加。受制于设计和成本,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房子会超过最低的抗震烈度的要求。

(2) 配套设施(如消防安全等)与基础设施设计不同步,在我国,摩天大楼的消防安全还是个难题,而且钢架结构的建筑耐火性能相对要低,美国911事件中的国贸大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远大2013年高调开工的长沙“城市天空”项目开工仅仅1个月后就搁浅,业内纷纷猜测或因技术和资金双重压力,其中消防安全是头等要解决的大难题。

(3) 技术上尚缺乏经验,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高技术支持。

(4) 社会管理力度需要加强,国家质监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

当然,可持续建筑的推广发展,不仅需要建筑业的参与和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宣传、支持、推广以及居民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性建筑不仅是从事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人的问题,也是居住在建筑里的每个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5、结语

现今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选择低碳,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共识。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已成必然之势,而可持续性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中国建筑业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出一片纯净的绿水蓝天。(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月琴,陈兴帮.可持续性建筑初探[J].湖南农机,40,(3);238-239.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3

关键词:建设,可持续设计,环境效益

1.建设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建设的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 or Green Design)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避免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地利用清洁能源,并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 。

为了达到建设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可持续设计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建筑节能思想的设计,涉及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供热系统节能设计、热量回收设计等。

2)基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设计,涉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风能的综合利用设计等。

3)基于建筑生态环境绿化思想的设计,涉及护结构绿化设计、室内绿化设计和室外绿化设计等。

4)基于资源集约化利用思想的设计,涉及在建设的设计中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通过有效的节水设备和节水系统的设计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应用;在设计中尽可能选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等。

2.建设可持续设计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之上。而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想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动力不能停,那么在发展过程之中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不得不从建设可持续设计系统着手。建设可持续设计可分为6个子系统,包括:可持续的建设场地选择与规划设计、能源及资源的有效利用设计、降低环境载荷的设计、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设计、建筑系统可控性设计及长效性设计等。研究表明,合理的设计手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阶段把建筑与环境作为整体系统并注重各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可以比一般建筑节能50%~70%。其目的在于从整体上,即从建筑的各个环节减少对环境及其使用者的负面影响,其重点在于整体的节能无害。整体节能无害包含在建筑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节能无害,即从土地开发、建筑布局、建材选择、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及维护,甚至于到建筑拆除总体的考量。

3.建设可持续设计的特性

3.1 社会性

可持续发展设计必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审美要求和道德、伦理价值观。据调查显示,目前,建设可持续设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观念问题。比如设计院要有超前的可持续设计意识,为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另外,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对建筑的舒适和健康的关注,在很多时候远远高于产生这种舒适度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倡可持续设计的时候,不能片面地强调可持续设计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对生活的约束,否则不仅会增加可持续设计在社会中的推广难度,甚至会产生误会和抵触。

3.2 技术性

发展可持续设计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和现代的技术体系,用现代的技术来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而可持续设计本身也代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代表了设计师更新的设计方法,比如全寿命周期的设计、整体设计、环境设计等;代表了各个专业之间融合和交叉的一种新趋势。在建筑领域内环保问题的解决,是基于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基于设计师、师设计理念和工具的更新,同时也基于新技术对传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3.3 经济性

毋庸置疑,可持续设计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由于其初始投资往往较高,所以通常不被投资商所看好。这就使得,若期望企业自愿投资建设生态建筑,那就必须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的考虑可持续建筑的价值――既要充分考虑在使用过程中运行费用的降低,又要对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做出全面、客观评估。

4.建设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先进可持续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不断创新发展,多元化大型的不断出现,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以人为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等先进思想的冲击,都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具有专业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的设计机构来承担,以确保的可持续。这对建设设计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随着建筑设计技术的变革和施工方法的改变,一种新的、 “绿色”的设计体系将脱颖而出。在德国、丹麦和荷兰,采用这种新的设计方法的建筑随处可见。基于冉冉升起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在我国也将催生出视觉丰富、结构各异的“绿色低碳”。另外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而智能建筑也是建设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还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把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建筑空问进行综合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建筑设计已经运用于电子、能源、材料等诸多的行业,可持续建筑已经成为低碳经济的领跑者。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可持续建筑在低碳产业中的潜在商机,但是我们相信低碳产业的机会中有一部分是留给那些对生态建设有责任感和有敏锐洞察力的人。随着建设可持续设计的推进,可以预料到下个世纪,建筑将被看作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商品。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4

关键字:可持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场地给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课题。

一、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早期采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是一些比较被动的手段,如利用空调设备才能达到较好的降温、取暖、通风等。这些初期的设计手段是一种“被动式环境设计”,既不环保,又浪费能源。后期的可持续建筑(称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是以生态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设计、建造、改建、运行或再利用的建筑。比如合理安排建筑朝向,有利于冬季的采暖保温,有利于夏季遮阳,防止室温过低或过高。又如利用自然风调节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等。这是把可持续理念融入了全寿命的建筑(全寿命是指:从场地、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建筑废料处理的全过程)。不了解可持续建筑的人认为它造价偏高,市场前景可能不好。其实,实践证明,可持续建筑同一般建筑比较有很多的优点,例如:供热、空调和采光的费用少,建筑运行费用降低,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功能高,售价和租金增加;使用能源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材料消耗少,资源利用效能高;生活和工作空间更健康,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与建筑有关的疾病的发生等。从建筑的全寿命考虑,可持续建筑的总费用比一般的建筑低,而且有利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念

2.1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是根据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水平,判定城市可持续度,并采取措施削减生态赤字,进而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对城市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碳氧平衡原理,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并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借鉴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共赢与优化理论,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认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生态经济特征,引入“生态经济效率”与“环效—成本率”的概念和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构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生态经济优化模型,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同优化;通过相关法规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形成,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2.2遵循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整体观点、等级观点和动态观点。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城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等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强调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社会生态系统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先进性;经济生态系统强调适度发展和循环经济。这里既要保持每个系统内部的平衡,更要强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的最优化,达到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目标。根据“整体大于各部分之总和”的原理,生态设计策略和能源结构的选择应注重资源整合,谋求整体最优化。

2.3遵循生态位理论和生态适宜性原理

根据生态位理论,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关键是看二者的关系是处于时空对位状态还是错位状态,或者说是适宜状态还是不适宜状态。对位可以充分保持其功能效益和稳定性、可持续发展;错位则会走向衰败或被淘汰。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找准适宜生态位,并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即竞争形成生态位分异,分异导致共生,共生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

2.4树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

建筑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物质流动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考虑时间因素,树立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发展观念;考虑空间因素,控制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考虑资源有限,在人居环境建设中要高效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从少费多用的非物质化——减量化到循环利用的再物质化——资源化。

三、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建议

1、城市规划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四周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四周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四周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治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结束语

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是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不仅要了解建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更要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我国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献明.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2006

[2]洪远,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张键.可持续的绿色设计.建筑设计,2004.06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生存环境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87-01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该会议讨论并且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环境与发展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

在2000年荷兰马斯垂克召开了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该会议赋予可持续建筑一个完整的概念:“可持续建筑需要思考一些操作事项包括建筑物、建材、城市区域尺度的大小问题,而且要考虑其中的生态因素、经济性因素、社会文化情况,研究城市不同区域的重点和状态,根据不同的区域建构相对应的模型去执行才有望达到一个可持续建筑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中国必须要尽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快节奏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每年都要建设二十多亿平方米的新建筑物,在新建设建筑物的同时也伴随很多旧建筑物的拆迁,在这个建筑周期循环的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资源,也产生了非常多的建筑垃圾。

随着现代化建筑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着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据初步统计,在我国现有的城乡建筑中,基本上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在新建的建筑物中,也仅有5%是符合现行的节能标准的。因而导致了在相似的条件下,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例如,空调算是耗能最大的,用电量接近占到40%,但是如果采用已经成熟的节能住宅技术,相当于给住宅穿上一件棉袄,空调的耗电量便可以大幅减少总能耗也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在很多人看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物质;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量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水污的情况日益严重,建筑水污染也有待人们的注意。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水也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从可持续建筑来看,也要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能源结构都是以矿物质燃料为主,在近几十年里随着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高速增长,矿物燃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短缺,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相当低!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即便是再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平均下来人均可能还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比如像我国的煤矿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1%,天然气的人均拥有量也只是世界平均拥有量的4%,但我国能源的需求量却相当高,几乎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还要多。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问题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由于建筑物的更新导致建筑垃圾持续性的增加,而我国的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水平仅仅还在起步阶段,城市里产生的垃圾一般采用三种基本的处理方法如堆肥法、卫生填埋法、集中焚烧等。而针对像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情况,有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一种新的技术,即用蚯蚓分解的技术进行有效分解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分解转化为复合肥生,充分的利用了一部分生活中的垃圾,使其变废为宝。或者现在又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制造烧结砖的材料,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而且制造出来的烧结砖强度很高质量较轻,不但有效的处理了建筑垃圾问题又达到了垃圾回收利用提高了环保的效率和质量,这个方法在我国很有推广的必要。

我们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首先加强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有力的宣传,提高该行业从业者的“可持续建筑”意识,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以用来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制止或约束不是可持续建筑的建造情况发生。最后是要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与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建设。”。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导致资源、能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供求的关系,强化环保意识,推动国家保护环境政策的发展,进而保证中国科学发展观建设目标的实现,针对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理论提出全新的绿色企业文化概念,并对其进行合理诠释。中国建筑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巨大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造成严重 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生态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

面对资源人口环境这样一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的方向,可持续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部分,不仅关系到我们生存的环境问题还牵扯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问题。我国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外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其成功案例的情况下,立足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可持续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世鹏,赵德胜,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关苗,建筑节能需双管齐下,[J] 中华建筑报,2009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范文6

NIOO全称为NetherlandsInstituteofEcology(荷兰生态学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研究院(KNAW),是荷兰最大的生态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包括水生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2011年初,NIOO迁至位于荷兰瓦赫宁根的全新建筑。作为2011年建成的一个绿色建筑,NIOO位于瓦赫宁根的新址从设计理念、施工过程、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出荷兰乃至欧洲在人居建筑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荷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理念及做法(图1)。NIOO建设之初,即秉承三大原则: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使用太阳能(SolarEnergy)和展示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1.1从摇篮到摇篮

在整体设计理念上,NIOO秉承了“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C2C)是美国建筑师WilliamMcDouough和德国环境学家MichaelBraungart教授跨学科合作而提出[4],其最基本哲学是:以“有效用的”代替“有效率的”,即把现今环境保护中单一的节能、减碳等以“降低环境破坏”的技术手段称为“有效率的”,而他们所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将一个生命周期的输出物(所谓垃圾)利用起来,放置到别的生命循环中去,即“垃圾即食物”的目标。因此,在C2C的标准要求下,对一个产品的使用不再是节约的过程,而是生产新产品的前过程。美国MBDC公司于2005年起开展了“从摇篮到摇篮”的认证工作,认证标准大体分为“材料的污染和毒性”、“材料的循环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社会责任”5个方面。对NIOO而言,主要目的不是最大程度控制环境损害,而是如何能够为周边环境提供更好的贡献,这也是NIOO比其他可持续建筑更进一步之所在[5]。NIOO从材料使用、能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都很好的体现了C2C的原则。

1.2建材使用

在建材使用方面,NIOO严格遵循对人类无害、对环境友好、可再生和生产中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原则,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通过相关认证(如FSC、PVC-free等认证)。NIOO的主体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和木材,玻璃、钢铁和石子等也被广泛应用(图2)。与此同时,在整栋建筑中不使用密封剂、胶水等化学物品。为了建筑材料可以被重复利用,NIOO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的破坏材料的本来属性。例如混凝土中并没有过多使用化学添加剂以增强其性能,而木材仅防火处置后大量的被直接使用,木材、钢铁等材料尽可能减少切割、整形,以保证拆除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1.3能源使用

在能源使用上,NIOO将重点放在节能和使用可持续能源2个方面。通过科学计算日照角度和时间,NIOO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外墙以保证日间采光,同时尽可能使用LED冷光源以减少耗电。NIOO设计了一套自动感应系统,能够根据外界自然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灯光亮度,避免过度照明带来的能量损失。除此之外,NIOO还设计了一套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差智能调节的自然通风系统,以及可用于生态学研究实验的屋顶花园等节能措施。

1.4水资源管理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整个建筑物的排水,包括雨水、污水(含实验室排水)和厕所排水经处理后排放至建筑物周围的地表水,作为景观和生态补水;厕所排水处理方面,NIOO充分体现了C2C理念所提倡的“Waste=Food”原则[6],首先使用真空排水系统减少厕所排水量,然后厕所排水收集后经发酵罐、藻类处理和湿地处理后排入周边自然水体,作为景观河生态补水(图5)。发酵罐回收沼气作为能源,处理污水后的藻类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NIOO在藻类的资源化中作出了大量努力,藻类可以作为生产饲料、食用色素、果酱等产品的原料。

1.5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NIOO的顶部全部覆盖植物(绿色屋顶),植物会对水和空气进行净化,同时有利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控制;不限于此,NIOO还利用绿色屋顶开展与生物多样性机理、植物发电、植物筛选有关的研究;同时,NIOO与各类机构合作,在建筑物周围进行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各种类型的绿色篱笆、生态水道等(图6)。由于当地蝙蝠和蜜蜂较多,NIOO在屋顶设置了蝙蝠洞穴,一座自行车棚的背面也被改建成蜂巢,使用秸秆制作的蜂房,并采取了消声设计,以减轻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2NIOO的成就及启示

对NIOO而言,最大的成就不是在可持续建筑领域中的某个方面做到最好,而是将各种方法、各类理念充分整合起来。如将污水处理同藻类资源化结合起来,将绿色屋顶同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将夏天剩余热量储存后用于冬天供热等。这些不同领域内各种理念、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NIOO成为荷兰乃至欧洲首屈一指的可持续建筑典范。NIOO的产生和存在带来了环境影响,NIOO的努力首先是最大限度的避免、消除和恢复这些影响;同时,NIOO的建设永远没有停止,可持续建筑的新理念在这里将不断的变成现实,而NIOO也将与周围环境永续共存下去。对于一个可持续建筑而言,存在着建设、生态影响、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建筑灭失后的再利用等问题,如果将一个可持续建筑放大,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城市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建设、能源、污染、生态(图7)。因此,一个可持续建筑就是一个可持续城市的微缩模型。

3从NIOO谈荷兰环保的特点

荷兰典型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经济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特色。荷兰政府因环境管理及政策的具有远见,荷兰人民把环境保护看成自身责任的需要,成功地把一个自然条件并不完善的国家建成一个战后福利国家[7]。从代表荷兰最高水准的可持续建筑NIOO中可以看出荷兰环保的几个显著特征:

3.1大环保取代狭义的环保

从NIOO中不难看出,荷兰人所谓的环境保护涵盖面极广,污水处理等传统意义上的环保手段仅仅是NIOO各项措施中的一小部分,NIOO更多的亮点在于建筑本身的设计与建造、能源的获得与使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方面。在荷兰,环保已经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狭义环保,而是融合能源、生态、建筑、水利、交通、污染防治,甚至太空利用等领域的大环保,污染防治只不过是大环保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能源、生态、建筑等领域(图8)。

3.2各领域交叉融合充分

从NIOO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各个领域内研究成果的交叉和融合(图9)。传统建筑之中融合着生态学、美学、清洁生产等理念,节能措施中有光学、智能控制、空气动力学等成果,污染防治措施中包含着藻类资源化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更是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在荷兰,很难将某一项环保成果或者环保工程界定为污染治理、能源利用或者是生态保护,往往在污染治理的同时回收能源,在能源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环境保护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还是igeren的生活行为,无不看到环保理念的贯穿,这也是荷兰环保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

3.3重视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荷兰作为一个大量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的国家,长久以来的自然灾害使得荷兰人对能源和环境有强烈的危机感。因此,在荷兰,人们对能源利用的渴求随处可见,无论是传统的风车(风能),还是新近发展的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甚至是植物发电,各类新能源已经深入荷兰环保的各个领域。生态保护方面,在宗教及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只是暂时借住在地球上”这种理念使得欧洲人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尽量保持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城市建筑古朴自然、城市扩张缓慢有序,随处可见成片的森林绿地、成群的牛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