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作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检测工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检测工作报告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1

一、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清正廉洁。

作为副职,能够做到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日常工作例会研究等工作原则,保持廉洁自律,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恪守工作职责,切实改进作风,以良好的自身形象作好表率。

二、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针对当前形势下对价格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变化为先导,以观念的转变推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履行工作职责能力。

在工作中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把完善价格监测网络建设作为工作的主线强化价格异常波动预警监测机制,同时积极下到有关监测点了解情况。加强制度建设,杜绝差错。坚持上报价格审核制度,减少了上报失误率,完善了上报数据三级审核工作流程。无论是日常监测还是节假日监测以及监测预警时期,始终都坚持亲自到农贸市场,了解第一手资料,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力争发现深层次的原因。

三、加强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今年鲜猪肉、肉食鸡、鸡蛋、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针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分别安排XX县、清原县、新宾县的养猪、养鸡大户进行了调查,走访了饲养业户、调查了饲料加工点、收集了一些有关价格变化的原因和资料,写出综合分析报告,并上报到省监测中心。

四、调整工作角度,努力提高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社会的地位。在今年的成品油价格调整过程中,利用三天的时间对我市用油大户和出租车行业影响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积极向市政府提供市场分析报告。今年粮食副食市场价格发生波动,连续对市场进行了监测,并实行了监测日报,将监测情况及时上报省中心和市委、市政府,受到省物价局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好评。周定期在XX晚报刊登我市主要农贸市场副食品、蔬菜价格,在广大消费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今年共统计、公布价格信息54期,从没有因为自身问题,耽误过一期刊登,数据没有发生过差错。

五、关注热点,积极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今年以来在我市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猪肉价格、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等热点价格问题中,都能够听到价格监测工作的声音、见到价格监测工作的身影。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能主动启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的监测,特别是今年国家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以及、鲜猪肉、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几项重大的事件中,我们都第一时间展开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有关市场分析材料上报物价局和省、市政府。

六、加强对县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测人员工作能力。这几年由于监测工作处于发展、变革时期,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价格监测人员综合运用相关政策、知识和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监测预警期间,我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市县区监测人员参加了省中心举办的监测分析培训班。平时遇到问题,及时用电话向省中心请示沟通,另外还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在全地区交流先进经验。

七、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目标管理,保证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按照全省价格监测会议和市局有关部署,对价格监测工作目标和分工重新进行了明确,按月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省价格监测制度的农副产品、工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服务价格等五大类188的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国家发改委五大类148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今年1—11月份累计上报分析材料85篇,被省市采用16篇,并在省价格监测中心的每月工作评比中,全部获得了满分130分。

八、加强我市全地区价格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利用XX价格信息网页在网上收费政策、价格监督检查和有关工作动态等信息。及时更新XX物价之窗网页,年初到现在更新各栏目总数136篇,其中机构设置2篇政务公开2篇,政策法规30篇,市场行情70篇,工作动态32篇。充分发挥XX价格信息网页的作用,及时更新反映我市物价方面的动态,由于信息及时准确,我们的网页点击率非常高。根据省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安排[:请记住我站域名/]和要求,经过多次努力市县区价格监测在联网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其中XX县、新宾县已经将县区物价之窗更新完毕,清源县因省局网页设计问题暂未开通。积极开展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全省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后,我及时地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将有关工作落实到位。

九、严格执行调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切实减轻国家财政、企业、消费者的负担。今年分别对我是城市公共

交通运营成本和城市供暖经营成本进行了成本监审,期间克服了时间紧、人员少、没有交通工具、部分被监审单位消极配合等困难,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成本核减了近4000万元,城市供暖经营成本每平方米核减了1元钱,全市供暖面积约6400万平方米,核减成本6400多万元。一年来,我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认真组织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其中有上级领导的支持、重视和各方的配合,同时也包含了全中心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价格监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运用价格杠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应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对成本监审理论钻研不够,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在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和解决突出矛盾上不够全面细致等等。

今后我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调研,促进价格监测工作上水平、上档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在工作上力求精益求精,着力解决好社会反映强烈、群众呼声大、社会矛盾突出价格问题的监测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成本监审工作,努力严把成本监审质量关。加大价格监测工作服务社会的力度,坚持及时向市局、政府上报价格监测分析,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市场价格形势作客观及时的报道宣传;继续抓好个人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塑造良好形象。通过参与日常价格监测工作和非常时期的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坚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困难,做好价格监测工作的信心。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2

一、工作进展情况。

贯彻落实《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并建立《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全市50个行政村开展排查走访、数据比对筛查、监测对象确定、人员变动、分级预警、分类帮扶、风险消除评估以及履行相关程序情况。经排查截至目前市共有脱贫户1160户1677人,农户3906户6862人,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脱贫户自然增加1人,自然减少16户26人。

二、监测对象信息台账情况。

已建立2021年一季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信息台账。截止目前市无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9户13人,并都消除致贫风险。

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种类标注情况。

市共有1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标注“其他”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梳理、科学归类,经排查已标注致贫风险为“因就业不稳”,并已在系统中完成修改。

四、两类监测对象动态管理情况。

已完成第一季度两类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经排查截止目前市共有边缘易致贫户9户13人,已全部消除致贫风险。2021年第一季度无新增两类监测对象。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3

按照《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精神,结合《湖北省AFP病例监测工作规范》的要求。为进一步搞好我市AFP监测工作,对我市AFP2009---2010年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AFP是关系到儿童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一个敏感话题,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市政府和市卫生局高度重视AFP的监测工作,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AFP的严重危害性和监测工作的反复长期性,将AFP监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市卫生局AFP监测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加强落实:一是组成了由卫生局领导牵头,疾控中心和各相关医院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班子;二是下发了关于AFP监测工作要求的相关文件;三是各相关医院把AFP监测工作落实到了具体的责任人。

2 开展培训讲座,全面提高防控意识

充分利用会议和宣传资料等宣传手段,宣传AFP监测工作的重要性,2009―2010年对全市五所监测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多次,培训人次达100多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全球及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AFP病例的种类及监测指标、临床及分类、天门市2009―2010年AFP病例监测情况等四个方面。从AFP病例的定义、病例报告、病例调查、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病例随访、疫情处理、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各级应负的职责等方面做了着重讲解,培训后做了考试,及格率达到100%。通过培训,相关医护人员更加明确了AFP病例的监测职责,为提高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确保完成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取得很大的推动作用。

3 主动搜索与旬报告制同步进行

为促进我市AFP监测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市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市疾控中心安排三名专业人员每旬对五所监测医院的相关科室开展主动搜索,2009―2010年共查看五所医院病案室病历31981例病例,其中儿科13444例病例,神经内科16059例病例,传染科2478例病例,搜索到AFP报告病例共13例,未发现漏报病例,同时要求五所监测医院医护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未发现相关疑似病例的医院也要实行专人负责旬零报制。

4 个案调查与病例随访及时

我市AFP哨点医院是市一医、二医、三医、中医院、妇保院五所综合医院。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样送检是保持整个AFP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的重要条件。2009---2010年共完成AFP报告病例个案调查和随访13例,在接到医院报告后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24时内进行了个案调查,完整准确的填写了个案调查表格,采便时间在麻痹出现14天以内,采集两份大便标本,两份标本间隔24―48小时,并在麻痹发生60天后,对13名AFP病例儿童进行随访,随访过程全部以见到病例本人为准,随访时准确填写了《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到了省级疾控机构。同时每年对五所哨点医院开展二次漏报情况调查,2009―2010年共查阅病案31981份,未发现漏报病例。

5 监测分析

我市2009----2010年共报告AFP病例13例,并对13例报告病例进行了情况分析:15岁以下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3/10万,病例全部为农村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00%,发病以春季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5%以上,样品采集合格率为100%,回访率为100%,报告病例以8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报告病例87%以上,报告病例100%为全程免疫。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4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8月12日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出台,其中明确指出到本世纪20年代,形成具有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初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正是在这种环境工作上纲上线发展以及我国环境面貌亟待改善的前提和背景下,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为一切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基础保障,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通常来看包括所调查依据及相关背景资料获取、方案出台比选与确认、布点优化分配、现场采集样本、样本的运输、实验数据分析与收集、结果综合与评判等,换句话讲就是设计―采样―分析―综合的过程,由此来看,只要在这几个阶段提高相关质量要求与标准,即可获取更高价值的环境监测工作指标与效果,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的形成。

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相关要点与措施

质量要求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所在,尤其以一线的环境工作质量最为重要,要坚持以国家、各省市、地区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范为依据,以规范的技术操作与管理水准进行日常工作,严格把握各个细节工作的要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相关后续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完善落实相关责任与质量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开展与质量要求离不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也不例外,各个环境监测站或相关环境部门要深入贯彻学习《方案》中的相关技术规范,形成并完善原有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科室、岗位等进行职责细化和行为规范,按照要求完成定期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时纠正和改善相关工作上的弊端和缺陷,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用来规范环节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

2、提高和规范工作人员素质

“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作当中,而环境监测工作中“人”的因素更是关乎工作最终质量的核心要点所在,只有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上来了,工作态度提上来了,最终的数据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因此有必要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与提升作为质量控制中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一方面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要求,敦促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基本职责以及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将理论结合实际,对新来的人员采用以老带新、试岗培训等形式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新鲜血液的工作能力水平进行全面提升。并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办事,确保监测人员持证上岗,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素质达标。除此之外,以现阶段环境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缺乏与要求不断上涨来看,现在基层环境监测站高素质人才的输入并不多,且多数高素质工作人员是留在化验室等内业部门,弱化了采样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资源配置与关注,因此有必要对环境监测站内的人才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科学规划与调整,同时全面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才能使环境监测工作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3、落实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管理

质量控制存在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部过程当中,要在每一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确保监测行为的准确与科学。例如,在对某区位工业废水监测采集时,科学细致地按照相关步骤来进行工业用水情况调查、废污水类型与指标调查、污水排放去向和情况等,进一步按照实际地理情况和代表状况设立监测点位,依据相关优化原则对点位进行比选优化,采样点一点设立后不得随便变更,并按照相关国标执行采样;再如落实仪器的周期性检定与调整检查,以确保计量标准符合规范要求;对实验室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标准是否规范、是否分析空白、分析明码质控样、留样复测等等,通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内容和细节来控制整个监测与评价过程处于控制状态,进而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全面强化监测过程及监测质量达到要求。

4、加强监测仪器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仪器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硬件,在执行相关技术操作前,所有仪器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量值溯源、检定、校准等工作,加强检定内容的针对性,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在相关检定规程下的实际要求,在实践中对于实验室中通用仪器进一步细化其操作标准,尤其是一些相P检定规程中尚未列入强检规定范围内的重要仪器,进一步研究切实可行和科学可靠的行业检定标准,从而适应环境监测实验要求。

5、强化监测报告的审核与业务学习

环境检测报告的逐级审核与规范发放工作对监测工作的质量提供了监督和评价,要确保监测结果质量标准控制,强化监测报告的审核分析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严格按照相关责任制度来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复核,发现问题或疑点后积极组织查证分析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员负责,切实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同时要求各级监测部门以建立学习型机关部门为主,深化优质服务活动的意义,建立监测业务学习与强化工作,将业务学习与实践监测工作相联系,在工作中巩固,在学习中提升,从而真正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

参考文献:

[1]范乃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33.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5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工作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切实提升我县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XX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我县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县城管委、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警大队、XX镇、XX镇实地调查城市规划及管理工作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城市管理现状及主要做法

我县紧紧围绕“美丽XX·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动,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城市建管“三看”活动,高效有序推进,切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县城区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X万,主要分布在XX,主要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XX四大块。主要街道X条,总长度X千米;背街小巷X条。县城区共有垃圾分类箱X个,流动垃圾筒X个,公厕X处,渣土处置X处,路灯X盏,县城保洁面积X万平方米,绿化面积X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1.环卫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城区主次街道环卫市场化。由专业物业保洁公司对新老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二是背街小巷环卫市场化。两个城关镇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全部实现外包,提高了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工作质量;三是各乡镇集镇环卫市场化。全县各乡镇集镇于今年全部实行了外包,提升了乡镇集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质量。

2.控违巡查全覆盖。一是利用无人机对违建进行侦查拍摄,充分运用航拍先进科技手段,对违建采取“零容忍”。二是建立了控违定期约谈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纪委定期对乡镇控违进行约谈,做到严格控制、露头就查,始终以高压态势全力控违。

3.厕所革命全覆盖。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县制定了《XX县“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今年我县将厕所革命纳入民生实事之一,在城区和乡镇将新建10所公厕。

4.开展了治脏治超治限“清洁”行动。为改变我县建筑砂石运输乱倒乱倾、洒漏污染现象,由城管、交警、公路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联合执法队伍,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在县城区设卡定点,严查运输车辆乱倒乱倾、运输砂石未覆盖行为,切实做到治脏不留死角、治超不留情面、治差不遗余力。

5.设立了非机动车等待区。为进一步缓解城区道路拥堵现象,有效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抢行占道问题,提高右转车辆通车率,我县在城区各主要路段交叉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即在人行道前划出面积约10㎡的等待区域,专供非机动车等待红灯使用,采取红绿灯变灯时非机动车先行,机动车随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机非混行现象,不影响右拐机动车通行,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6.严厉查处了“五车”。由县交通畅通工程指挥部牵头,组建了县城“五车执法队”,从交警、城管、交通等单位抽调骨干人员,在全县范围内查处“五车”。

7.开展了酒、毒驾查处专项行动。通过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酒(毒)危险驾驶等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

建立了“路长、社长制”三级城市管理机制。对县城城区18条主次干道、13个社区的道路路面、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和环境卫生全面实施“路长”管理。由县领导担任一级路长、社长,牵头单位责任人担任二级路长、社长,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担任三级路长、社长,同时各路段制定了路长制管理方案,明确了各级路长和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实行了分级管理、网格管理、责任管理的机制。

9.

开展了“蓝天保卫战”。一是开展了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城管局、市监局、环保局等单位组成了联合执法组,重点整治居民住宅楼下餐饮店、中央环保督察餐饮油烟污染投诉等市民群众反映强烈、油烟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二是开展了夜市烧烤占道摊点整治。成立了烧烤摊点夜间巡查小组,加强对县城区主要路段的巡查监管力度,通过地毯式普查建立烧烤台账,劝导店铺进店经营必须使用环保炉具、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达标。三是开展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投入2台道路洗扫车用于城区主干道道路洗扫,为进一步控制扬尘,加大了主干道洒水力度;对污染严重和洒漏较多的重要路段道路,采取反复冲洗。此外,2辆洒水车每天不定时地多次在城区主次干道洒水、喷雾、降尘,保证我县PM2.5等环保指标数据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

10.

推进了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使用。我县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增加了专职信息采集人员,配置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设备,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对全县城区各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垃圾广告、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信息采集,并及时反馈至责任大队进行整改落实。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和全覆盖。数字城管平台的运行使我县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处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二、城市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框架迅速扩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管理工作的弊端逐步显现,甚至还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

城市管理工作中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但由于职能交叉,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工作合力,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另外,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管理盲区,如城中村,楼盘小区,居民区的脏、乱、差问题。

(二)城市管理措施上存在薄弱环节

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脏”

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个别路段、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内果皮纸屑、白色垃圾还随处可见;城中村、河道等处垃圾死角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市场外经营、乱设夜市摊点等现象存在反弹,部分路段存在非机动车辆、经营摊位乱摆乱放等现象;“差”的问题还解决得不彻底。有些地方整治不细,有些地方管理标准不高,群众时有投诉。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随着我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地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实现城市内部协调发展。

同时城市建设开发中,缺少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多年来,在制定、实施城市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交通因素,特别是对大型建筑和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没有按照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应当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要求进行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造成区域性、局部性的交通拥堵。

(四)市民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城市人口中既有农村进城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城郊失地农民,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依靠摆摊设点等收入来维持生活,他们的愿望主要是好好地生存,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与“文明”二字很难搭上架,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差甚远,从整体上降低了城市文明指数。

三、提升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解决好这些城市管理问题,提升我县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强起来的目标,建议如下:

(一)建立“大城管”管理格局

1.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城镇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和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构建“城区指挥协调、部门合力参与、街道统筹落实”的工作大格局。以社区内之事社区为主体,城管局参与和协助,各社区管理好本社区之事。通过打造样板社区、样板路、样板街、样板物业住宅小区、样板农贸市场,发挥各乡镇、各单位的作用,齐抓共管。用好用活社区和物业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大助力城管部门督促检查,电视舆论紧密跟进。

2.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出台《“门前三包”奖惩办法》、《农贸市场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城管工作人员绩效量化考评办法》、《各类城管案件执法流程和处置处罚标准》等文件,确保城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一个城管巡回法庭,创新工作方法,主要受理涉及“两违”、市容市貌管理方面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审执一站式”模式,实现“快立--快审--快执”,树立法律权威。建立一个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商铺管理数据库”,把商铺经营户、农贸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的诚信记录制成电子台帐并录入数据库,实行“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管理。

3.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一是以“工作群”实行网格化。按照“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界限清晰”将辖区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分成若干个网格,并组建相应的“工作群”,依托“综治巡逻”的形式实行网格管理。二是以“挣工分”量化考核。城管队伍绩效考评分为队容风纪和案件评分两部分。三是以在“大数据”优化决策。四是以“千里眼”强化监督。

4.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利用公安交警天网平台和现有简易数字城管,在县综管办建立智慧数字化城管监督、监控平台,对城市管理中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破损、下水管网管理等方面结合城市管理考核“三令制”进行监督督导。

(二)完善功能配套

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县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力度。要着力完善城市管理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解决好各种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牢记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位城管执法者做到公正、公平、文明执法,管好城市是目的,这一原则必须坚守,和蔼的态度,循循善诱的交流是工作方法,做群众工作要练就一张婆婆嘴,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将理由说尽讲透。城管工作非小事,要求城管人员事先要做好艰苦细致的调研,充分正视被执法人的实际诉求,曲经通幽,设法照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变堵为疏,堵疏结合,化解社会矛盾,这就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需要。

检测工作报告范文6

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成绩、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意见角度,阐述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陆阳指出,2012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必将成为纤维检验工作、棉花质量监督工作中重要的一年,在纤维检验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他同时还提出,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是要谨慎,越是要谦虚,越是要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分析纤检机构在改革中的位置。

破晓篇

基于发奋图强、扎实工作取得的成就—— 2011年度棉花仪器化公检将在纤维检验的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从2003年9月国务院批复《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至今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已进入第9个年头。5月3日,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在“2012年纤检机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2011年度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一)重重一笔之覆盖率:检验覆盖率达到92.06%,这是一个飞跃。公证检验数量创新高,目前已经达到554万吨,同比翻番,超过了检验量最高的2008年度427万吨的数量。

(二)重重一笔之检测体系:棉花公证检验检测体系趋于完善。棉花公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从2005年开始,通过3次比较大的变动,到改革第7年,已经实现检测体系整体装备统一、实验室格局统一、检验要求统一,完全能够适应检验体制改革的需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重重一笔之棉花新标准: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即将,要在2013年度开始实施,这也是一项重要突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标准体系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变革。2007年度标准修订,长度概念应用了HVI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引入了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等通过HVI检验的质量指标,但是保留了品级指标。此次标准修订最核心的部分是用颜色级指标替代品级指标,新标准实施以后,纤检部门将会实现棉花质量指标全面仪器化检验。

(四)重重一笔之国储棉检验量:国储棉检验量创新高。国储棉收储量320万吨,超过2008年度的272万吨。但是国储棉的突破不只在数量上的突破,还包括两个内容:这是国家实行临时收储制度的第一年,实现了制度的突破,起到了稳定生产的作用;这是纤检机构参与国储棉检验的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最多、最广泛的一次,纤检机构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检验队伍。

(五)重重一笔之影响和作用:公证检验作用有效发挥。上年度检验政策性强,公证检验作用突出,企业检验积极性高,检验数量急剧攀升,在这样的形势下,工作质量取得了新突破,从监督抽验的结果看,各实验室保持了工作质量稳定上升,得到普遍认可,是极为难得的,这是全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

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公证检验又上新台阶,纤检机构在棉花产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

拨雾篇

基于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切努力都要朝着体现“有效性”这一根本的落脚点。

陆阳从国家检验制度的根本要求上分析了工作难点和薄弱环节。公证检验是国家检验制度,国家对公证检验的要求,在条例中有明确要求,就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八个字。衡量公证检验工作的效果,就要看是否符合这八个字。要正视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有效性。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每一个机构的每一份工作上。判断纤检机构的成绩与不足,重要的指标就是用有效性衡量。有效性的含义之一是纤检机构本身的工作质量,含义之二是通过纤检机构的工作发挥出的作用和影响,这就是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基本点。

工作报告中指出:在2011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上,曾分析了完成改革目标任务需要克服四个难题:小包棉基本退出市场;替代品级的颜色级指标全面推行;新体制棉花公信力得到社会承认;仪器化公检结果在纺织采购配棉中全面应用。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些难题都有所破解,但彻底解决还需要继续努力。

“有效性”之超期问题:陆阳指出,一些纤检机构认为,承检范围内的棉花加工企业加工的棉花都是自己的检验量,检验周期只要符合中纤局提出的样品送到实验室后5天内出证的要求就可以,缺乏改进的动力,因此超期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超期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天气、水电及偶发事件等,但陆阳局长认为超期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是检验能力不足。一是人员问题。如检验岗位的人员不稳定,管理岗位的领导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尤其一些重要技术岗位,长期缺岗、一人多岗现象突出。二是实验室问题。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温湿度控制不住,平衡面积不足,样品筐、架数量不够,反映出实验室检验能力不足。三是仪器设备问题。中纤局牵头制定了一整套的规范,设备日常维护、零部件供应、大修应该怎么做、什么时间做都有要求,可是检验高峰期仍然出现设备出故障后长时间得不到维修,不能及时投入检验,这仍然是能力不足的反映。

“有效性”之样品问题:棉花仪器化检验的样品是在棉花加工成包过程中由自动取样装置切取而成,长260mm,宽124mm,重125g。因此,样品的真实与准确则是公检结果准确的前提。陆阳指出:影响数据准确性的第一大因素就是样品,如果样品不准确,检验的结果就不准确。按照改革方案的规定,检验样品由加工企业负责取样,这难免会对检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真实性,中纤局的要求是在加工企业和实验室进行样品交接时,对样品的数量和真实性进行核对,到加工企业取样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核查和监督检查。但是有的机构不但完全由加工企业送样,还必须按照机构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送样,机构检不过来的时候,就要求企业暂缓送样,钻了考核制度中从样品到达实验室后进行检验时长计算的漏洞,这样就会造成样品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出现张冠李戴,就造成了样品失真。出现这样的问题,检验结果不可能准确,检验工作也失去了意义。

工作报告中分析了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问题。虽然2011年度抽验相符率保持了稳定态势,但有的实验室差异性较大。技术培训不到位、操作手法不过关或检验人员片面追求速度是重要原因之一。

“有效性”之条码问题:销售和使用环节需要检验数据,但是买方和用棉方得不到检验数据,这个问题和条码既相关又不相关。陆阳局长指出,纤检机构需要从条码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新疆纤检局和铁路部门联合采取的措施,经公证检验的棉花不悬挂条码或不提供公证检验证书就不上站发运,发挥了作用,既控制了棉包回潮率,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也保证了棉包条码随货同行。有的地区,棉样检验完成,棉包上却没有悬挂条码,检验数据无法和棉包实物对应,机构发挥的所谓作用仅仅是提供一个棉样的检验结果,这是毫无意义的。中纤局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对条码缺失问题进行整治,但是目前来看效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已在考虑引入新的技术,例如应用无线射频技术增加条码的可读性和易用性,但是这必须要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条码随货同行的比率,保证发挥作用。

“有效性”之行风问题:公证检验是国家建立的制度,实施主体是纤检机构,是唯一的,这个概念已经带入到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概念中,是具有强大的一个行政行为概念。鉴于此,陆阳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了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及要重视权力与责任。他指出,在长期的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感情因素,人情棉、刁难棉也容易存在,关系好的“放一马”,关系不好的要严一些。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大家重视,防微杜渐。

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如果有纤检机构负责人和检验人员借助国家政策给予的地位,进行权力徇私,将会严重损害纤检机构形象及国家公证检验制度的公信力。

曙光篇

基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在坚实的基础上正视问题、攻坚克难,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

据介绍,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按照这一目标,会议部署了新棉花年度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扩大成果之限“小”促“大”:2011年小包企业(含无资质加工企业)大部分停止了棉花加工,市场流通比重不到一成,但并不意味着这一难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工作报告中要求各产棉省纤检机构要做好与发改委等部门的协调,研究如何按照“积极引导,扶大限小,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落实引导小包企业退出市场的政策。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早制定对无证企业的处理意见,研究制定新体制企业动态更新机制,积极帮助经营实力较强、质量信誉较好、积极参与质检体制改革的小包企业纳入更新改造计划,对未能纳入更新改造计划的,积极促进其通过重组、兼并、联营等方式参与质检体制改革,扩大新体制企业棉花资源占有率。

扩大成果之监督与服务并举:通过完善监督检查方式,促进新体制企业质量信誉提高。工作报告中强调:纤检机构要对辖区内棉花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对新体制企业要检查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运行;检查在线回潮率装置和自动称重装置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检查样品管理员是否持证上岗,样品管理是否规范,样品、棉包、条码是否能准确对应;检查成包皮棉是否有条码卡,样品质量是否与实物相符;对样品条码存在问题较多的,要进行重点检查和帮促,对发现存在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要停止受理公证检验;对差错率大的企业要及时督促整改,对屡出问题的企业要派人驻厂监督整改。工作报告中还要求纤检机构要做好对新体制企业的技术保障,主动掌握新体制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减少对公证检验的影响,而对于检验量大的新体制企业更要进行重点保障。

扩大成果之“强身健体”:纤检机构是公证检验的唯一主体,因此对这一主体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工作报告中对规划和调整好实验室布局、扎实做好各项检验准备工作、完善和落实工作规范、做好公证检验考核工作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陆阳局长强调:检验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一方面是程序、操作细则,另一方面是考核性的。两方面都需要完善,因为情况在变化,需求在变化,形势在变化,我们要用制度来规范。

陆阳局长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层级管理问题。他指出:如此庞大的检测体系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中纤局和省级机构都要发挥管理作用,省级机构要在管理上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加强层级管理,并不是说省级机构无限发挥管理作用,而是要在五统一的原则下强化省级机构的作用。在层级管理里面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把“管”字放在第一位。纤检机构的凝聚力之所以比较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级机构能够想一些事情,并积极帮助基层机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认同感,进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扩大成果之新标准起航:据介绍,改革棉花品级指标,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棉花质量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满足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不仅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美国从上世纪初开始研究仪器测试颜色级,到上世纪80年代进行仪器测试和感官测试并轨,再到2001年全面采用仪器检验颜色级取消感官检验,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

由于涉及产业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涉及技术层面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涉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观念等,影响广泛,难度很大。陆阳局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今年特殊的任务,要切实做好新标准宣贯和完善。纤检机构将在标准宣贯中承担主要工作,中纤局首先举办师资班,对纤检机构骨干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成为向社会宣贯的师资力量,然后各地再分层次分级对加工企业、棉纺企业、经销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宣贯,完成从传统感官检验方式到仪器化检验方式的转变。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共有两个时间段:一是从现在开始到2012年度开检前,二是2012年度检验结束后到2013年度开检前,全部宣贯培训工作都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完成。时间紧张,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扩大成果之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