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1
(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相似处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艾•菲兹利埃在《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一文中说,“不要忘记文学文化与电影文化极为相近;譬如,与哲学文学相比,两者要接近得多。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文学始终就需要解决与电影面临的几乎相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叙事艺术的问题。”[2]弗雷里赫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这个说法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了。[3]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大家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不管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都大受欢迎。经典的文学著作被改编,有利于大众对创作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感悟。但一提到文学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文学性”,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而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则不需要“文学性”,这种想法很显然是错误的。以《红楼梦》为例,1987年版的电视剧以原著为依托,尊重原作者创作风格,遵循情节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人物衣着还是气质举止都受到好评,虽时隔二十余年仍经久不衰。而新版的《红楼梦》片面追求收视率,情节严重失实,尤其黛玉的裸死更是引起唏嘘声一片。正是新版作品缺乏必要的“文学性”,虽然场景华美,拍摄技术更为先进,但只能说新版体现的是“美学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另一种形式是影视作品改编成书籍,不管是哪种形式,二者共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二)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1.文学作品较抽象,影视作品较直观
文学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文字描写表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特色、人文环境或是表达一种感情;而影视作品是通过拍摄画面、角度、场景、光线、音效等手法来营造氛围,表达作者意图。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悟空特地邀请观音菩萨前来收服红孩儿,红孩儿不知天高地厚,与菩萨对阵。———红孩儿:你就是菩萨?真搞不懂其他妖为什么要怕你,也不过只是坐在莲花上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哼!———菩萨:不试试怎么知道?(微笑)———红孩儿:那就来啊!怕你不成?看我的,去吧!风火轮!———菩萨:金箍圈,去!书中虽然有具体的情节描写,但读者对风火轮、金箍圈没有直观印象,而电视剧《西游记》中运用特效、多次曝光等手法形象逼真地向观众展示了打斗场面。再如电影《红高粱》,原著用寥寥数语描写具有当地特色的“颠轿”风俗,而影片中却用了5分钟的时间展现了这一场景,让观众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何为“颠轿”。再如1937年,日本侵华,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日本的残虐令人发指,教科书、历史纪念馆都曾记录了这一历史。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一部分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电影《南京!南京!》的上映又掀起了一股国人回顾历史、勿忘国耻的浪潮。影片中,日本人那一声声的炮响,回荡在空中,炮弹雨点般砸在南京的城墙上,也结结实实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一群士兵镇守南京城门,他们用仅存的力量抵抗着日本侵略者,捍卫着一个士兵、一个中国人的最后尊严。在和平年代,我们忆起这段历史不是要让国人生活在仇恨中,而是让国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在和平时代居安思危,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2.影视作品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与文学作品相比,电影更商业化,知道如何迎合观众的品味,如何获取高收视率、高票房。如若提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可能不少人对他知之甚少,但提起电影《红高粱》,大多数人就耳熟能详了。莫言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而电影《红高粱》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并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不知是莫言的《红高粱》捧红了张艺谋的《红高粱》,还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成就了莫言的《红高粱》?快节奏的生活难以让人们静心读书,即使是读书也是尽可能阅读精简版,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已然是现代都市人的便捷选择。影视作品是叙事作品的一种,可以尝试在小说的参照下,把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讨论向影视推进。总体上看,影视作品的叙述者是一个看不见的“集体人”,采用外聚焦的方式叙述,同时可能出现叙述者(或聚焦者)的变化。[4]文学创作只需要一个作者即可,而影视作品需要导演、制片、美工、演员以及后期制作。电影或是电视剧不是以虚构的场景来完成,而是要把原著以真实的场面呈现出来。文学作品的作者可能名不见经传,但若是改编成影视作品,除了有好的剧本、高超拍摄技术外,演员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前,首先会关注参演的演员,这也是影片不惜耗巨资邀请一线明星加盟的原因,更是以此为噱头提高影片知名度和关注度,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偶像剧和宫廷剧,更是大打明星牌。因此,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在宣传力度上稍逊一筹,从而导致影视作品的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3.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更能提供想象空间
文学作品描写更为细腻,能够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起伏变化,细致刻画人物动作、神态,文学作品更能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电影能用视觉、听觉的效果表现人物形象、场景、氛围等,但电影是直接将人物形象固定展示出来,限制了观众对心目中人物形象的想象。观赏影视作品,一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而阅读文学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原著《红楼梦》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凤姐儿让刘姥姥在饭桌上逗贾母笑这一章节时,曹雪芹描绘了一幅精彩画面: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是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单是“笑”这一场景,有细描,有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读者读来可发挥想象,脑海中浮现这一场景。但在影视作品中,拍摄的角度以及演员的演技水平等限制条件,会把这一场景定格在某一刻,无法让观众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剧情。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发展趋向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2
一、 美国生态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一)生态文学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文学中人和自然的关联具有极为深刻思想内涵。充分挖掘生态文学思想内涵是当前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批判。在19世纪,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问题。[1]生态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现代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其中生态文学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暗示和批判,从而让人类对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在未来发展中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
2. 人类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应当具备着社会责任和保护生态责任,其中生态责任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应肩负的责任。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当肩负着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3.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中衍生的生态系统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并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减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并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重新回归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中去,充分认识到人类发展和自然整体和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研究
在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先对美国早期的“荒野”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荒野”是指自然环境和原野。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生态学和文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始自然不需要倚赖人类生存,具有较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微妙的联系,所有事物和生物间的能量相互影响。
不同社会阶段和社会角色对于自然的定义都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定义自然为“热情、敬重、回归”,美国当代灾难影片中隐喻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理论。[2]美国著名影片《狂蟒之灾》展现出自然不再遵循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而存在,自然有时也会不顺从人类。正如人类捕捉的自然生物也会奋起反击,让人类手足无措。譬如人类热带雨林中游走时,即使涂抹了防虫液也无法彻底消除原始生物的叮咬,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巨蟒袭击使得人类产生无限恐惧。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也多次对大自然的奇妙进行诠释,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干预大自然的自然发展,是当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身份和地位都是相等的,包括人类生命,自然生态系统不倚赖于人类生存,因此也并没有赋予人类最高的生存权利和地位,并且当人类做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事情时,自然生态系统会惩罚人类作为破坏自然的代价。
知名小说家家福克纳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熊》中,同样表现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厌恶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始作俑者,急切渴望回归洁净而美丽自然。该部小说结尾通过阐述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来暗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大面积地破坏森林植被,这对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中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切关注。
二、 灾难影视作品和生态文学作品的密切关联
(一)文学和影视作品有着极为密切关联
当前来说,绝大多数经典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认识和思想观念,影视作品具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借助影视动画和声音给观众塑造出鲜明的事物特征。通过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影视作品,从而让电影生动形象的展现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3]文学发展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给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好的创作思路,还赋予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观众来说,仅有内容的影视作品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引感共鸣的,还需要具备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视作品通过借用文学作品表现手法改编出具有文学特色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具有着许多价值,其中观众通常容易忽略的是情感价值。为了凸显出影视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可以精炼文学用于电影创作,通过文学来表述思想情感既是直接的亦是含蓄的。在影视作品创作中,采用文字形式来表述思想情感并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处于何种社会阶段中的影视作品,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社会意义,不仅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还包含有对未来的期望,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的材料大多取材于F实生活,并在电影中表述自身的思想情感,从而表达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而凸显出电影作品的现实社会意义,并让观众能够深层次的领悟到社会发展意义。
(二)生态文学和灾难影视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1. 美国灾难片具有生态文学背景。西方许多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起源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思想,同时还掀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不断蔓延的狂潮,生态文学思想也逐渐演变成“回归自然”。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都涌现出许多具有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写作风格包含有唯美的和惊悚的。而这种文学作品所采用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生态系统环境破坏的讽刺和惋惜。
2. 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辅相成。一是灾难影片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态文学。其中生态文学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资料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都需要生态文学作为思想宣传基础;二是生态文学与灾难影片两者相辅相成,生态文学能够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生态思想渗入,灾难影视作品能够不断拓展生态文学空间和领域,从而大力宣传生态文学知识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互辅助,并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4]美国灾难影视作品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文学思想互相融合,并通过高新技术科技向观众展现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危机,并让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外,美国灾难影片还展示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 灾难影视作品体现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内涵
(一)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
在现在经济化时代下,虽然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却有所下降。譬如核技术和基因工程等,这些先进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化贡献,还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系统不可抹去的灾难性问题。由于影视作品具有信息传播的特性,灾难影片也因此而完型。通过灾难影片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害,并让人类从影片中真切感受到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生态危机,若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就有可能会出现电影中的生态危机以及世纪末日。
美国典型的灾难影视作品《生化危机2:启示录》中,生态危机的起源是“蜂巢”生化实验室中扩散的病毒,这些病毒不断蔓延并控制人类身体和行为,受到病毒感染的人类也会在病毒控制下而肆意杀人,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人类受到病毒入侵成为吸血鬼,人性的善良已经泯灭。高新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为了控制病毒大范围蔓延,只能牺牲病毒感染者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命,引发灾难原因是人类还是灾难病毒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自然个体应当履行的生态责任
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自觉履行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思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灾难影视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享受,还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反思,并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
经典的灾难影视作品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教育意义,譬如影视作品《10.5级大地震》与《天外来菌》在结尾并没有展示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发人类无限的深思。在影视作品中只有引爆核爆炸才能彻底阻断灾难,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难以解决灾难,如何在灾难中谋生值得人类深思。
(三)灾难影视作品中体现的自然和谐思想
灾难影视作品给人类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无限反思。国家在战争后可以快速恢复,但在自然生态危机中是难以快速恢复的。因此在面对生态系统危机应当进行不断反思,并自觉履行自然个体的责任。
美国生态灾难影视作品的主要背景是温室效应,其中较为典型的灾难影片《后天》,该电影斥资1.5亿元来构造了冰期中的地球,让人类明白在长期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环境从而引发气候突变,全球暖化后温度突然降低,人类直接进入第二个冰河阶段的后果。恶劣的环境气候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纽约城正面临着死亡灾难。在影片中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的建筑物在风雨中淹没和倒塌,美国自由女神像被洪水埋没于地底,代表着文明的国家图书馆也被积雪掩埋,纽约城受到冰河期的严重打击,所有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力量的建筑标志都受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彰显着掌控生态个体的威力和主导型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无法抵抗自然破坏,任其肆意破坏,而带来这种破坏情r和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如何维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就成了人类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语
灾难片是反映当下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生态意蕴的一种特殊表现载体,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并对自身更好的在环境中生存进行反思。
就目前电影市场来说,当前美国好莱坞灾难影视作品是灾难片中的经典,影片创作内容和手法都值得电影界深入考察和学习。在影视作品单纯的只倚靠先进科学技术来营造生动的视听效果,是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应借鉴和学习美国灾难片的经验,在灾难影片中融入生态思想价值和人文意识来不断提升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59-62.
[2]吴亦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生态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1.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3
一、时代文化原因
影视作品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有其客观的时代文化原因。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人类时刻生活在网络和媒体交织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化也日益直观化,图像化。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视觉文化”[1]。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样式的风格特点,是时代的产物。面对这样一个传播快、覆盖广的艺术样式,传统的以印刷符号为中心的文学阅读和教学活动已受到冲击和挑战。但是,当我们立足于当前的文化语境中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对立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从现有的影视作品的历史来看,影视剧的发展不仅对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为经典作品中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影视作品消解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且这一消解过程是“后现代的全部精粹”[2]。那么,当我们把影视作品引进大学课堂的时候,就不能再以文化精英主义的视角对影视作品嗤之以鼻,报以不屑了。如今学生的阅读兴趣、途径和能力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沉重、不可重复、易破损和携带不方便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可复制、携带轻便、可以重复使用的电子音视频阅读材料。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还仍然以纸质的传统资源为主,势必会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学习兴趣。但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不能一味的依赖影视剧作文本,影视剧虽然改编自文学经典作品,但是改变过程中毕竟掺杂了导演和编剧的主观因素。并且我们传统的纸质文本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如含蓄、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等。为了取得更好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将两种艺术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引导学生寻找异同,对比差异,评判艺术特色。因此,传统的印刷符号构成的“文本文化”,与网络、电影和电视等以图像符号构成的“影像文化”,构成了一种互动协作关系。另外,国外对影视作品引进文学课堂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有了丰硕的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对影视作品辅助大学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发展势头强劲。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影视作品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是大势所趋。同时,对推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影视剧作品进入课堂,可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缺少参与,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学习太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果选用影视作品进行辅助教学,不但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更能改变传统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
(一)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文学作品作为特殊的文艺样式,对其美感的阐释需要结合语言特点、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的开展。但是,老师受自身能力和场景、性别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难免会有挂一漏万,分身乏术之感。影视作品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叙事媒介,重视画面、音响效果的呈现。影视剧词设计、场景刻画鲜活,人物形象立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平面的,需要结合读者的想象力的积极参与才可以激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平实,富有韵味。文学作品被编剧和导演改编后,经过演员富含艺术性的表演,使原著更加精彩感人,直观生动,富有魅力。学生们将文学原著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多层次比较,首先体会到的是二者在语言上的差异。文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蕴藉属性,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影视语言具有直观、具体性的特点。如:在讲述小说《骆驼祥子》时分析虎妞外貌时,小说中在描述虎妞形象时说她长得“像个大黑塔”,老师在给学生分析到这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虎妞长的到底是什么样,你可以首先确定她长得黑,再结合塔的形象可以想到她长得很高。而在电影中虎妞的扮演者是斯琴高娃,就不需要你发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确定,“虎妞就是斯琴高娃那个样子”,很直观。通过类似的比较,学生们对原著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充实了知识,增强了表达的方式和技能。影视作品进入课堂后和教师的传统讲述结合,会产生一种视听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传统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艺术特色的归纳等枯燥的内容则变得生动有趣,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材内容单一的缺点,同时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艺术样式,深受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质的影响,在思想深度、厚度与艺术追求等方面大多不及原作。但是,文学经典原著所处的时代又离我们现在太久远,经典作品的思想性又很强,学生们很难理解和走进作品,先让学生观看直观、浅显的影视作品,再慢慢引导学生走进原著,循序渐进,在语言表现,人物形象彰显和情节的渲染等方面又不及影视作品。二者的结合便于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另外,正如经验所证明,比较事物之间异同点的最为直观的方法便是对比。正如接受美学理论所认为那样,文学作品中包含很多空白点需要读者去填空,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需要读者的参与互动来完成。导演和编剧在改编原著的时候,同时也是原著的读者,他们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原著可能的意义的一种表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一角度,去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大胆的评论,抛开传统和常规的束缚,合情合理地论述自己对原著的感受和理解。这样既深入地理解了原著的内涵,又同时感受了影视作品的魅力,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使用
同为艺术形式,文学与影视作品既彼此联系,又各自独立。影视作品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是最为核心的议题。
(一)引领学生感受人物和主题的变化
经典原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人物和主题如果发生变化,老师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为例,改编成电影后导演增加了《明天》里的人物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和《药》里的人物阿义等人物。这种改编与原著通过对未庄的人、事和生活状况的描写来突显革命——由于没有发动群众,最终造成革命的不彻底这一主题时更具有悲剧意味。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故事情节,如阿Q谈论城里杀夏瑜等,这样就使作品的悲剧氛围更为浓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再比如电影《边城》在改编过程中为了突出了翠翠和爷爷这两个主要人物,弱化了杨马兵这个人物形象。电影里,杨马兵只出现过一次,是在大佬天保死后,他跟祖父说起二佬与翠翠。但是在小说《边城》中这个人物是很关键的,关系到每个故事情节的开展。如他以祖父好友身份告诉祖父大佬喜欢翠翠,后来又撮合傩送跟翠翠等等。这样的改编虽然突出了主要人物,但是杨马兵是翠翠爱情悲情的见证者,弱化了他的形象就使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缺少了真实感。同时也就弱化了作品的悲剧意味,淡化了主题。老师在讲述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影视作品和原著之间的变化,然后引领学生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缺点,最后要分析这种变化对主题开展的作用。
(二)学会分析艺术形式上的差异
影视与文学是风格迥异的艺术样式,各自具有自身独特的叙事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文学是通过语言媒介进行叙事的艺术,影视作品则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叙述的表演艺术。文学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和情感展开自由叙述,影视艺术通过演员进行表演,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读者与受众对两种艺术进行阅读的时候产生的审美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茅盾的《子夜》,小说中主要采用网状结构来表现,主线与副线之间是平等、交叉发展的。电视剧中只是通过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这条主线来带动吴荪甫与工人的矛盾冲突。电视剧中以主线的发展来带动副线,为了表现主线,副线就需要尽量简化,这样才可以使主线鲜明突出,茅盾更为紧张激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同一思想内容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问题”。例如在讲述张爱玲作品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电影技巧的运用,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很强的影像性和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她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涵。在她的《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中,就使用了大量的电影语言,如蒙太奇般的场景描写——写实性的客观镜头和感受性的主观镜头之间不断地跳转。除了张爱玲以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如穆时英和刘呐鸥等人的作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电影的影响,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此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影视作品的特点去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激发学生主动性,翻转课堂
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老师在播放视频之前,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观看后展开讨论。例如在组织学生看《阿Q正传》作品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个小问题如“找出小说《阿Q正传》和电影《阿Q正传》之间的异同”。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有倾向性地阅读原著和观看电影,然后进行讨论,会收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以本人的一次课堂实践为例,有些同学看完原著后对小说中王胡与阿Q两人捉虱子比赛的情节记忆深刻,但是电影中缺删掉了这一情节,把阿Q和王胡之间矛盾的产生源于王胡故意绊倒阿Q。学生认为这样改编不好,因为阿Q的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妄自尊大,即使是捉虱子、咬虱子这样无聊的事,也不能输给王胡。改成王胡用脚绊倒阿Q,更有点像王胡故意找事,而对阿Q形象的塑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有些同学则认为电影结局改得也不好。因为原著结尾阿Q被杀之后未庄里的人对阿Q的议论几乎都是负面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显未庄人的愚昧麻木。电影的结尾未庄人的态度与此恰恰相反,大家都认为阿Q是好样的,这样就忽略了对当时人们愚昧麻木这一主题的烘托,学生们认为这样改编实际上破坏了原著的主题。
四、注意事项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影视翻译;影视翻译语言;特殊性
一、引言
电影电视自其诞生之日便注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欣赏他国他民族影视作品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沟通,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随着近年来外国影视作品的流行和我国对外国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影视作品的翻译也逐渐兴起。与其他形式的翻译相比,影视翻译的历史还很短,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也很薄弱。相对于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
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它往往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剧是一门“有声有型,形声结合”的艺术。其中的画面与声音起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译者在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再现原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以保证翻译语言准确生动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长短、节奏、换气、停顿、口型张合、剧中人物的表情、口吻一致等保持一致。这当中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译者对影视翻译语言特点的了解程度。
二、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
1.综合性。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演员的对白与表演相结合,配以画面、音乐、音响效果等。声画统一的综合性是影视语言最大的特性。对于影视翻译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演员的对白和表演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后者对前者不仅起着辅的作用,也起着制约性的作用。
2.瞬时性。与能够反复阅读的书面文本所不同的是,影视作品都是一次过。影视作品这一特性决定了影视语言的翻译要把握好易懂的原则,译文必须流畅通顺,意义明了。但流畅通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观众都能听懂,因为观众的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常识性的东西都容易理解,但对于比较专业的问题,观众可能听的很流畅但不一定真正理解。
3.聆听性。聆听性是配音译制片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观众主要通过演员的对白跟上剧情的发展,除了让观众听懂,还要让观众听得舒服,这就意味着译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能否反映其身份、个性,是否富于情感色彩,能否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简言之,译者要把握好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和感情化的原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者及相关人员才能在翻译、配音的创作过程中做到“对号入座”,观众听其声便能识其人,这在群戏中尤为重要。
4.无注性。文学作品中,对于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可以增加脚注或尾注,但影视片的翻译不可能采用加注的手法,只能在不影响影片的宏旨的前提下采取意译、解译、省略等变通的方法。
5.通俗性(大众性)。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除了极少数实验性的作品之外,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是供人们观赏的,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基本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听就懂。要求影视对白通俗易懂,不仅仅由于其瞬时性,更由于影视观众面之广。这就要求影视语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对白不能过于典雅,太晦涩。当然,“通俗”并不是“低俗”,也不意味着“平淡”,关键于译者能否将其译得准确而富有活力。
6.简洁性。“简洁性”是指影视作品的翻译在字数受一定的限制。影视作品中,除了写实和记叙的影视作品之外,大多都采用随意的对话方式,其特点是多以片语句、缩略句、省略形式等出现。原语长,译入语太短,给人的感觉是“拖”;原语短,译入语太长,给人的感觉是“赶”。基于影视语言的这些特点,译者在翻译时,有时就必须考虑到语言风格的继承,以目的语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影响影片原有的魅力。
7.融合性。语言的“融合性”指的是影视剧中人物的语言、音乐及动态画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密切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演员的形体语言,如点头、摇头、手势等也是影视语言的一部分。这是与一般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而且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口头语言是形体语言的基础,而形体语言对口头语言起着限制与补充作用。
8.角色性。在影视语言中,除少数旁白无角色特性外,大部分的语言都和角色的特点分不开,儿童的语言带有童趣,执法工作者的用词严肃,老者的语速较慢且富有哲理,这些特点都是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发现的,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译者也要特别留意。
9.文化性。“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法律和社会关系等。由此可见,文化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影视语言,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同文化的传播功能。如果没有贴切的语言来表达,影视作品终将是苍白无力的。影视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其背后文化的传递。
10.口头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写在纸上的,读者用眼睛去欣赏,而影视剧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演员用口说出来的,观众必须用耳朵去听。也就是说,在欣赏一部影视剧时,看画面听语言二行为同时发生。语言与画面同时出现更能体现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受众理解影视人物的对白,进而看懂整个影视剧。
11.省略成分多。影视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语言的翻译相比较,其省略成分要多的多。一方面,这是因为影视剧中的人物间交流通常都是面对面对白的形式进行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影视翻译语言简洁性的特征所限。正是由于影视剧中人物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形式,翻译语言中很多的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以及前面已涉及的内容都经常省略。
12.口型化。口型化是要求译文在保证准确、生动、感人的前提下,力图在长短、节奏、换气、停顿乃至口型开合等诸方面达到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口吻相一致。
13.人物性格化、情感化。人物性格化就是准确把握剧中人物个性,使译文言如其人。情感化则要求译者把自己带入角色,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把握其内心世界,从而领会其言语的确切含义。
三、结语
总之,影视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影视翻译中,所有翻译技巧的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语言特殊性的制约。要达到译作与演员高层次的吻合,就必须考虑到剧中人物的身份与文化背景,个性和语言特点以及演员的面部表情等等。由此可见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再现对影视译作的重要性。(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编号为:Yxm2014018
参考文献:
[1]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佟晓梅,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8卷第5期。
[4]毕文成,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
[5]张燕,影视翻译语言的融合性[J],电影评介,66。
[6]陈杰平,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翻译[J],考试周刊,2010年第34期。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重要应用;误区;原则;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二维、三维动画由原有的独立播放阶段发展到将其应用于电视、电影作品中,为影视作品更好地表达主题、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从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应用、动画在影视作品中重要应用的误区、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原则、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前景等四方面来探析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应用。
一、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应用方面
就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影视动画的应用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完全由动画完成的电影或电视剧,如动画电影《天空之城》《功夫熊猫》等;另一类是将虚拟动画应用于实拍电影或电视剧中,如 《阿凡达》《非常完美》等,两种类型的应用相得益彰。以下就从两种类型的应用中谈谈动画主要应用于影视制作的哪些方面。
(一)场景特拍中――用动画中的特效模拟危险性的或难以实现的场景
在传统电影制作中,很多高难度的镜头拍起来成本巨大,像《鼠胆龙威》中男演员从N层高的楼跳下,不得不使用替身,但现在不仅是N层高的楼,就算是像《碟中谍》的演员没有降落伞直接从飞机上坠落至地面这样的高危动作,也完全可以使用动画特技来完成。
再比如一些危险场景如《无极》中千万野牛冲入马蹄谷的危险情况,如果用真野牛,不仅及其容易伤害到演员,而且还无法控制野牛配合剧情的需要,运用三维动画模拟场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不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让人在急速流动的宏大画面中产生紧张感,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独特体验。这样在节约影视公司制作影片的成本的同时,创造了比实拍时更夸张、更形象、更有冲击力的画面,而且根据表现点的需要进行控制。
(二)实拍画面表现上――将动画与实拍画面相结合,增强实拍画面的表现力
动画应用于影片制作中,通常都是运用一些夸张、隐喻、蒙太奇、象征等手法,将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习惯动作、性格根据需要表现的人物个性特征进行观察、临摹,然后进行艺术抽象提炼,在此基础上制作成动画,配合实拍画面进行合成,经过后期制作最终演示出来。
这种技术要求特别高,一方面要求做好动画的细节部分,要注意动画人物的表情、文理,动画画面的色彩明暗,动画中物体的质感等方面,做好这些细节对于精准恰当地刻画某一时刻影视人物潜在的内心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把握好,往往能够突破实拍画面的限制,增强画面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力,得到观众的共鸣,并发人反省深思。但如果把握不到位,往往容易产生动画与实拍画面的隔离,让人觉得动画有画蛇添足之感。另一方面对于全景动画与实拍画面之间的过渡要求也特别高。全景动画往往用于滑稽或夸张地表现某一场景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种动画场景过渡到实拍场景运用传统的切换镜头或是淡出淡入往往不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冲击,如果运用变形技术,在运动画面与静止画面之间实现变形切换,会十分出彩。
(三)主题表达应用中――实现超越现实的想象与创意
影视作品伴随文学作品而生,而文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是无限的,而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借助动画才能得到直观而震撼的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比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一些动画影视作品,常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来表现一些深邃病态的社会现象,且画面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如果运用传统真实拍摄的手法制作这种题材的影片,定会给人沉重压抑之感,一些想象的元素也无法表现,而宫崎骏借助动画这种夸张象征的艺术表达,融深邃的创意于浅显的故事中,将深邃的创意用一种夸张的形象展示出来,从而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比如《千与千寻》中,沉迷于美食而不懂得节制,竟变成猪,不工作懒惰也将变成猪,这里运用夸张的动画形象对人类的贪婪和惰性进行深刻的讽刺和鞭挞。
因此只有借助动画,影视作品中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创意,才能够以一种夸张而直观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比静态的文字有力得多,能够深刻地冲击观众的视觉神经和思想,从而引起观众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二、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应用误区
虽然动画已经被运用于影视作品的多个方面,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误区。
(一)过分追求逼真,失去了动画本身的抽象表现力
因为动画始终来源于影视作品的现实,一方面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获得了原创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影视也成为一些动画制作者的镣铐。很多影视动画制作者在制作中往往追求逼真性,即与电影中的原型在形体上相近,导致在寻求动画创意时思维放不开,以剧情来写动画剧情的原地踏步形态,没能够在原剧情和人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事实上在影视作品中运用动画的宗旨就是为了运用各种夸张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影视动画制作者应该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获得平衡。
(二)过分追求制作动画工具的技术新颖,忽视内容本身的现实性
好的动画制作常以新奇取胜,不仅内容上要新颖别致,在表现手法上也必须有特色。但很多动画制作者经常将“新”定位于借助制作动画工具的新,往往为能够运用一种新的软件制作技术而自豪不已,甚至带有炫耀电影动画创作的制作技术的成分。当然不宜否定这种创新不是创新,但是真正的电影是以现实为基础,一方面要根据适当的画面需要来选择技术,比如对于小画面完全可以运用二维动画技术,而对于宏大的画面要运用三维动画或是CG合成技术;另外一方面电影的主题内容是电影的魂,制作动画一定要根据作品来挖掘,而不能为了套用某种制作技术来增加动画。 三、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原则
结合以上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现状,我探索出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
(一)要平衡好艺术创作与真实的关系
动画在影视作品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备受好评,是因为动画增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说明动画不能脱离影视作品的真实性,而一味地进行夸张。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是影视动画得以发展的基础。
并且影视最终要呈现给观众看,而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验基础上的想象。所以来观看电影的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联想来判定电影的真实性和可欣赏性。因此影视动画制作者平衡好艺术和真实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经受得起观众关于物质世界的 “真实”经验和联想的视觉鉴别能力的检验。只有通过了观众对电影的光、形、声或运动的真实性、确切性的思维过程,电影才有可能被人们喜爱。
(二)要使动画形式服务于内容
运用于影视作品中的动画依附于影视作品而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动画必须为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而服务。但在现实中,动画创作常常是运用夸张、拟人、比喻、象征、渲染等方法来进行表达制作,在选择创意的过程中容易如脱缰的野马,脱离了作品的基调,或者为了追求新异的形式而忽略了主题。比如在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中,穿插了很多动画,这些动画有的恰到好处,但有些展现女主角幻想的内容,似乎只是为了增加剧情搞笑的成分,这对于本片展现女主角成熟的职业女性形象完全没有帮助。这类镜头与很多青春偶像剧中女主人公“幻想狂”吻合,这种流于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做法,对整部作品的协调性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影视动画制作的创意表现,就必须要使动画制作的形式,包括艺术构思,人物个性,动画色彩、画面、声音、动作等细节方面,为整个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基调服务。
(三)动画要与影视作品画面和谐相融
独立播放的动画往往只涉及动画与动画画面之间的切换,而将动画应用于影视制作中还必须考虑到同时演示动画画面与实拍画面时,它们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动画画面与实拍画面之间的镜头切换问题。
当动画画面与实拍画面同时演示时,一定要注意两者进行组接时的色彩相融度,明暗变化,细节配合,等等,并且还应该以两者内容相互配合为突出主题内容表现为基础。这里有时可以运用仿真技术,但有时为了夸张表现,在原则基础上直接采用动画和实拍进行组接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当要进行动画画面与实拍画面之间的镜头切换时,一方面要注意各自画面的艺术表现,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两者在变换时的色彩、动静、形状的协调。这可以采用变形技术或者镜头切换等。
总之,做好这两方面才能够使动画要与影视作品画面和谐相融,表现时相得益彰,为影视作品的出彩奠定基础。
(四)要从适合大众的收视心理与审美趣味为出发点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是大众的作品,因为只有大众喜欢,这部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价值。因此为增强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影视动画,必须要从大众的收视心理和审美趣味出发。大众在一个时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大众的心理如何,大众对什么样的形象设计感到有美感,而且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沉淀在大众心里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影视动画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令观众喜爱的动画,才能增强电影表现力。
四、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前景
以上谈到了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现状、误区及原则,事实上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前景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其一,随着国家对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视以及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影视动画制作必将更加注重文化创意;其二,随着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影视动画开发和制作将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其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技术一定能够更深入更广泛地应用于影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总之,动画在影视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仍存在误区,但是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适应动画发展的前景,一定能为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创造一片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刘博雅.作品里的作品――论计算机动画创作在现代电影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0(04).
[2] 焦飞,黄天文.浅谈三维动画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网站,2009.
[3] 冯天敏,张成文,刘晓春.动画在电影中的应用浅析[J].电影文学,2009(10).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6
一、影视创作和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影视创作促进文化传播影视作品是本身就属于文化产业,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之中可以植入众多的文化元素,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播。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文化传播可以使文化传播本身更加生动,增加文化本身的趣味性与情节性,扩大受众人群,使更多的人接受相应的文化,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例如,影视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创作之中融入了浓厚的“山西”特色,将山西的民俗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山西当地的民俗文化,这是影视创作促进文化传播的典范之一。
(二)文化丰富影视创作的内容影视创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乐于民,尤其是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需要的影视创作不仅仅是趣味性,更多情况下人们注重于影视作品的内涵。文化元素的植入可以丰富影视创作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例如,《舌尖上的中国》本身是介绍美食的影视作品,但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之中,不仅仅介绍了当地的美食,最大限度的融入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特色给《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影视作品增加了更多的文化特色,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这是该影视作品备受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通过影视创作推进文化传播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影视创作相关人员文化传播意识影视作品创作需要影视创作人员来完成,要想通过影视创作来促进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影视创作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让他们了解影视创作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影视创作对于文化传播的积极价值,同时也引导他们了解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影视作品文化底蕴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影视创作相关人员创作出更多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影视作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影视创作人员的文化传播意识:首先,定期进行宣传指导,引导影视创作人员认识文化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升影视创作人员的文化传播意识;其次,广电总局等影视管理部门应该做出相关规定,引导影视创作向文化产业积极靠拢,增加影视创作的文化价值,提升影视作品的品位;最后,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让影视创作人员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之中文化元素的重要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他们自觉将文化元素融入影视作品之中。
(二)鼓励拍摄各种有利于文化传播的纪录片纪录片是影视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影视创作中进行文化传播最为方便的一种体裁。为了更好的利用影视创作来进行文化传播,社会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拍摄各种有利于文化传播的纪录片,以此来提升影视创作的文化性,使更多的人通过影视作品来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我国现阶段已经拍摄了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型纪录片,例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中华上下五千年》等等,这些大型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促使现代人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文明,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传承,对于文化传播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影视创作之中应该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创作并拍摄更多有利于文化传播的纪录片,以此来发挥影视创作的文化传播作用。
(三)给予具有文化传播价值影视作品更多的资金支持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背景的影响之下,人们在进行各项事业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是看重其经济价值,影视产业也不例外,人们创作影视产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但是,在进行影视创作之中融入过多的文化因素,或者那些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影视作品往往喜欢的人比较少,这就会影响其收视率,这就直接降低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例如,《成吉思汗》、《东归英雄》等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影视作品,其拍摄成本巨大,但是由于收视率较低,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反而会是制片方赔钱,这就造成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影视作品夭折。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并成立相应的专项资金,针对一些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影视作品补助,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影视创作人进行该类作品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播。
(四)影视创作中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有机结合积极提升影视作品品质,融入文化因素,促进文化传播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实际的鼓励与引导过程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要注重文化因素的选择。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时代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先进文化,我们更应该积极宣传。为此,在进行影视创作之中要做到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发扬时代文化,从而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播目标。例如,《亮剑》、《士兵突击》等励志型影视作品,在实际的创作之中就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既告诉我们应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更应该掌握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达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提高影视创作人员的文化底蕴影视创作人员是进行影视创作的实际人员,他们的文化底蕴直接决定了所创作的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影视作品文化宣传的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高影视创作人员的文化底蕴,使其掌握更多的文化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这些影视创作人员创作出更多有利于文化传播的作品。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对影视创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引导相关创作人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提升这些创作人员自身的文学底蕴,为之后的影视创作提供相应的文化基础;第二,积极引进国外具有文化传播价值的经典影片,通过这些经典影片的引进来提高国内影视创作人员的意识,并从中学习相应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