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1

今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也是党的召开之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和xx市宪法宣传周。根据市法宣办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暨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沪法宣办﹝2017﹞10号)和《关于举办“宪法进公共空间”活动的通知》要求,本市教育系统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至12月10日(星期日)。

二、 活动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法治教、共创美好生活。

三、 宣传重点

(一)大力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重点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党的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充分认识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二)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宣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宣传宪法的实施,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引导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尊崇宪法。

(三)广泛宣传党的十以来xx教育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宣传党的十以来本市教育系统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部署和重要举措,宣传本市教育系统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在推进“宪法进学校”“宪法进机关”“宪法进单位”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果,努力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 主要任务

(一)组织开展“宪法进机关”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带头学习宣传、信仰尊崇宪法。

1.要组织开展宪法宣誓、宪法主题报告、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宪法等活动,推动教育系统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宪法精神。

2.要通过在各机关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接待群众办事的窗口场所开设宪法专栏、张贴宪法宣传海报、刊播宪法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宪法宣传氛围。

3.要通过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等形式,传播宪法法律知识、宣传展示本市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成果。

(二)组织开展“宪法进学校”活动

青少年是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全市各大中小学要在宪法宣传周期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

1.要广泛开展宪法主题班会课、国旗下宪法讲话、晨读宪法、宪法演讲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宪法基本常识,推动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

2.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宣传阵地和平台开展宪法宣传,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宪法学习氛围。

(三)组织开展“宪法进单位”活动

市教委各直属单位是教育系统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单位。

1.要结合直属单位工作实际,通过邀请专家讲授宪法,组织宪法学习讨论,利用单位内网、QQ群、微信群下发宪法学习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单位员工特别是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宪法教育。

2.要充分利用窗口办事网点的电子宣传屏及单位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和宣传平台,刊播宪法宣传标语、张贴宪法宣传海报、开设宪法宣传专栏,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宪法宣传。

(四)组织开展“宪法进公共空间”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是营造宪法宣传浓厚氛围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本市教育系统内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服务窗口、学校等适合宣传的场所,统一播放宪法日公益广告,摆放宪法主题宣传易拉宝(素材可从市教委法宣办提供的公共邮箱中下载),引导群众扫码关注相关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形成全市教育系统宪法宣传的亮丽风景。

五、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开展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暨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活动是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宪法宣传周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加强人财物保障,确保宪法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要组织开展至少一项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二)注重宣传实效

各单位要按照“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要求,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策划宪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宪法宣传对象和内容的精准化。要更多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宪法宣传,结合受众关心的问题策划宣传内容,提高宪法宣传传播力。要结合法治实践,更多地设置互动环节、体验环节,提高群众参与宪法宣传的积极性,确保宪法宣传取得实效。

(三)做好舆论宣传

各单位要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宪法宣传活动素材,扩大国家宪法日和xx市宪法宣传周的知晓率。各普法新媒体要加强对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预告和报道。

请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于11月30日前电邮上报本届宪法宣传周活动项目以及“宪法进公共空间”易拉宝摆放、宪法日公益广告播放方案,报送格式见附件。同时,请于12月12日前,把开展活动的整体情况,电邮报市教委政策法规处。

联系人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2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育 有效性 定位 优化

[作者简介]黄馨(1981-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面向广大非法学专业的大学新生,群体相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当庞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既需要法学专业人才的引领,也需要发挥各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青年人才的作用。法律基础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准确定位教育性质和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增强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素养,促进青年人才法律水平的普遍提升。

一、领会课程基本精神,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

法律基础教育是高校“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对法律基础教育的定位即是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以及教育主体进行准确的界定,科学设置“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对法律基础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必须全面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关于“基础”课的性质,由全国统一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绪论”部分作了如下表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课程以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法律观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即“基础”课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这一属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培养人、使人健康成长、成为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人”,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高等学校的课程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二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这类课程可称为“专业课程”。“基础”课属于高等学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不属于“专业课程”,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深刻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把握“基础”课的属性和任务可以帮助我们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作出以下基本界定: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不是传授法律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育,而是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法律基础教育的价值目标不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大学生法律方面的潜能,激发学习法律的兴趣,调动学习、运用法律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养成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提高法律素质。

二、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从“基础”课教材来看,“法律基础”部分内容丰富,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基本可概括为社会主义法律基本精神、基础理论和具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分。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若试图通过法律基础教育将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律知识体系统统触及无疑是空谈,势必造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把握重点,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教育主体必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律基础教育应重点围绕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法律心理。法律心理是指社会主体在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主体法律生活的实践而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感知、情绪和习性。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生理发育日臻成熟,心理尚处于断奶期,发展不成熟,法律心理不健全,法律认知模糊,往往违法甚至犯罪以后全然不知、后悔不已。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与引导,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价值诉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大学新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需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行的思想、观念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但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是学法律专业,只要不违法,就不必学法;有的学生甚至公然挑战法律权威,走上了犯罪之路。药家鑫这样的“好孩子”撞人后为了掩盖罪行再杀人,这一悲剧虽只是极端个案,但给我们以警醒:当前部分青年法律意识缺失,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重任。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法律、学习这门课程的自觉性。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但生活中个体难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权利随时可能被侵犯。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依照法律程序,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权。而据调查显示,大学新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选择法律途径维权的微乎其微。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诉讼权利意识,使他们懂得国家建立诉讼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公民的权益纠纷,制裁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信仰属于信念的范畴,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而信念就其内在产生过程来讲,是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可见,信仰是坚定的信念,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法律信仰乃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形态。法律信仰的培植体现了法律意识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大学生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律基础教育的核心,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另外,法律基础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教育的生命就在于教师传授给大学生新颖的、符合其自身思想的知识,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这种所谓的思想是原理性思维与追根究源的“本体论”思维习性,植根于对客观事实的终极性信仰。大学教育的精神决定了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应当重在培养大学生对法的终极性信仰。因此,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为根本目标,改变“压缩饼干”式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主线,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法律基础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最高级形态,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高是检验其法律素质的核心依据,因此,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归宿应是提升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刚从中学跨入大学的新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考核的影响,运用法律的能力比较弱。以四川外语学院“基础”课为例,从考核结果来看,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大学生法言法语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在记忆法律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书本上的法律词语;二是让学生比较法律词语的表述与一般词语的表达方式的区别;三是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操练法律口头表达,其关键在于组织者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针对性较强的评析,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予以反馈,以此激励学生持续训练的积极性。其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书面表达能力。“基础”课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因此学习完“基础”课后,学生至少应掌握最基本的法律文书的书写格式,如书、简单的合同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诉讼法时,适当扩大教材的知识范围,重点补充法律文书的写作。通过对基本的法律文书的讲解,使学生对法律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囿于理论阶段,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大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列举的案例必须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期末考试中,应避免对书本知识教条式的考查,必须设置一定的案例分析题目,全面考查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案例分析考查中,可将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律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尽可能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法庭旁听、法律院校观摩或观看相关的录像片,还可以请司法人员走进法律基础教学课堂作报告。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教学模式

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决定其主要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角度,探索、优化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功能是解决“基础”课教材内容“多”与“实”矛盾的有效途径。“基础”课教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时代性较强的好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材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教材法律部分为了保持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层面过多过细、知识点繁多,而“基础”课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教师如果力求面面俱到,只能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轻描淡写的阐述,难免有不透彻、不实在之嫌。这就需要牢牢把握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目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设置教学重点。如第八章实体法律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广,教师若想花大量时间详细介绍每一种法律、法规,讲授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在较少的教学时数内是无法完成的,而且其背后所蕴涵的基本精神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以宪法权利义务的讲解为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该清楚自己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宪法部分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着重从宪法的基本精神和重要价值两个角度去灌输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法律概念,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是为了神圣的权利得到实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宪法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和法治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法律内在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和安全价值、效益价值,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念,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就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统一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再如,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教材的过渡章节,既有道德又有法律知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灌输梳理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的内在依存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的价值基础、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充分展现法律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导向性,从而顺理成章地从道德部分过渡到法律部分的讲解。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基础”课对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进行有机整合的根本目的。

法律基础教育教学首先应科学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以及教育的主体。在准确把握法律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对法律基础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根本着力点,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找准教学重点,拓展法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优化法律基础教育,有效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邱伟光.人生导航的行动指南——一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课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3

一、扎实推进“三城同创”等各项考评工作

现阶段,我市正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校要继续根据《关于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照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实际工作的重点与薄弱点,强化各项工作的管理与落实,及时收集、归档各项工作的软件材料。积极配合市委文明办落实好一年一度的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各小学要按照市委文明办关于市乡村(社区)少年宫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努力创设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推进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开展活动常态化,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

积极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各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校刊简报、LED显示屏等宣传媒体,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开辟“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宣传专栏,宣传环保知识;并将环境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地方课程,保证每学年12课时以上。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加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工作的通知》(融教[2013]80号)

各校要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努力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文明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合格)校等评选推荐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通过日行一善、洒扫应对、认星争优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不断规范道德讲堂的建设,充分利用道德讲堂、乡村(城市)少年宫等阵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

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书香校园、校园文化节等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育人的实效。结合“三城同创”工作,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和生态文明教育,努力形成“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三节”(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三结合”教育体系,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挥各级关工委职能,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规范和落实家长学校及家访制度,推进网络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学校与家庭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三、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快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设进度,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中心力量,加大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力度,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通识远程培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研讨活动、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强对各校规范建设心理咨询室的指导工作,各校要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努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四、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

致力于打造快乐校园,提高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孩子的关注度,让这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更加细致,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完善特殊学生群体建档制度,建立特殊学生帮扶专档,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建立保障机制,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继续与市慈善总会、市政协密切配合,争取更多的社会关爱,广泛深入开展助学工作,促进我市教育和谐发展。

五、深入开展法制法纪教育

扎实开展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落实好《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涉及到的法制教育内容,要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合理安排专门课时用于法制教育。要保证现有课程教授和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的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制教育应当占用的课时时间。

以法治教育为切入点,全面统筹安排中小学学生的安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消防、禁毒、国防、知识产权等专题教育,在各专题教育中融入相关的法律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有计划、目的地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模拟法庭、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法治征文、观看法制电影等法制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或者联系旁听法庭庭审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违法犯罪的不良后果,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矛盾和纠纷。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要举办学生参与的法制宣传月或者法制宣传周活动。

六、实施“幸福教育”

以“温馨班级”建设为切入点,从孩子的需求和快乐出发,优化班级自然和人文环境,使班级充满生命情怀,成为幸福的小集体。按照红十字会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倡导“生命化教育”过程,加强对学生“即时、即事”的发展性指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对梦想的追求,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体验幸福成长、奠定一生幸福的过程。

七、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组织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促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策划多种内容、不同时长和路线的社会实践方案;完善学生实践活动安全机制,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4字;教育机制

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将核心价值体系细分为四个部分,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党的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实际践行,需要构建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析

面对改革开放以及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大环境中,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新态势中如何积极提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得尤为重要是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导内容与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践行射虎主义核心价值,巩固我国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基础,引导公民价值观正确发展,实现社会人民价值观共同进步的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2013年,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重新阐述与定义。“三个倡导”总共24字,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倡导,即第一层次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倡导,即第二层次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二层面则体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倡导,即第三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第三个倡导到第一个倡导呈现循序渐进的关系层面。个人价值准则是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基础。同时第一倡导又对其余两个倡导有指导作用。国家价值目标对个人价值准则实现具有较大的导向影响。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考量一切事物或者现象存在的意义,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发展活动中的立场与态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提出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通常被热内包括四个方面,分布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死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际情况,而提炼出来的“三个倡导”,体现我中华民族价值观发展规律与趋势。只有建立“三个倡导”教育机制,才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三个倡导”的价值,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凝聚与吸引。

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理念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但是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接受挑战,但是自身社会生活经验较少,缺少较强的鉴别能力。随着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不断增长,青少年的价值观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自身不同的价值观还会发生冲撞。建立长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学校思政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接轨,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弊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框架,通过“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身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想,显得非常重要。构建长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1.凸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纵观我国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相反的是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坚持尊重学生在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育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公民身份,尊重学生的情感变化,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倡导隐性教育方式

与显性教育不同的是,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教育活动使学者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育内容的影响。这种隐性教育方式尤其适合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隐性教育扩大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隐性教育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共同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课堂氛围与文化氛围,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活动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让他们不自主地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并产生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才利于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于生活的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实现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生活困难,二是思想困难。前一种困难较为普遍,主要包括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等。本文着重以第一类困难为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与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伸手援助,帮其走出困境,之后可结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彩的活动,进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总结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教育社会成员,构建长效的教育机制,强调系统协调,多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核心价值,同时在其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根据教学需求,倡导探究式、讨论式、互助式等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共同理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兰宏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公民教育 作用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24

公民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知识、行为和习惯成长的关键时刻,在这一阶段开展公民教育对培养现代公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公民教育。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涵义和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认知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为基本内容,以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目标的课程。[1]本文所指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普通高中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部分。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课程为载体,以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为性质,具有思想性、德智共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2]思想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指的是对中学生进行观点教育;德智共生性指的是既要丰富学生在人文与社会学习中的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品德、道德素质的发展;实践性指的是要注意从学生和社会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2 我国公民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在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3]也有学者觉得,所谓公民教育就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4]这些定义从内涵上予以限定,但是没有涉及到概念的外延部分。檀传宝教授认为公民教育的界定应该包括:“造就公民的教育”、“对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5]这种界定涵义的方法包括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对象和手段。

虽然我国学者对我国公民教育涵义的界定各有不同,但在公民教育的内容分析上大致相同。他们所提出的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国家与民族教育、权利与责任教育、道德与文明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6]这四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冯建军教授在论述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时,提出了关于公民教育内容的新的分类。他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德行、公民参与能力四个层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采用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来设计。[7]在形式上,公民教育内容应该涵盖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能力教育。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视野发生了转变,从认识自己开始较为系统地认识自身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并且有一定探求欲望和能力。同时,高中生面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公民教育的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系统的公民教育,有利于现代公民品格的塑造,实现公民的个体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2.1 建构公民知识框架

公民知识教育指的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生活模块围绕公民的政治生活展开,介绍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当代国际社会等。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是公民身份的基本元素,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公民在政治生活接触到的其他概念有助于建构学生的学科体系,为学生今后参与政治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经济模块介绍了经济生活中的常用概念、经济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

2.2 提升公民参与能力

公民参与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8]高中思想政治课基本上采用展现生活情境――探究生活之理――回归生活情境的教材呈现模式,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特性,从生活中的相似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情境中所蕴含的矛盾和道理,既有独立思考,也有合作讨论,每单元配以对应的综合探究。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能体会知识理论的建构过程,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政治模块侧重于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哲学模块旨在用基本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2.3 培养公民态度情感

公民的态度情感主要指爱国情感、公民情感和公民意识,公民情感是公民在实现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尊严感、权利感、参与感、义务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和良心等;公民意识又包括社会主体意识,即意识到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环保意识等。[9]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逐步树立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说,经济生活模块在情感态度上注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取精神;政治生活模块的情感态度目标在于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文化生活模块旨在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的局限性

3.1 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平等

当代公民教育已经逐渐摆脱传统义务观的影响,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倾入了更多的关注,但轻视个人权利的情况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中,仍然强调个人对组织、对国家的服从,强调个人对集体、社会的义务。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公民教育更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例如服兵役、纳税等,但是对于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和监督权等较少展开教育。有学者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调查该市11所中小学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状况。根据其调查结果,中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比较薄弱,知情权利意识和申诉意识都需要提高。[10]这些都反映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上存在不平等。

3.2 缺乏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展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公民教育的主要核心是培养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纵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发现该课程虽然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但在能力培养上很难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例如,经济生活模块介绍了公司组织结构的作用和公司制的优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离已有的生活经验较远,难以通过实践来获得更深的理解。此外,可以利用的实践资源较少,主要是课堂模拟、观看多媒体资料、参观展览等途径,缺少具体的实践体验,所以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时,要防止一味地把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化”的倾向,认为该课程是一门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也要防止将这门课程简单地看作一门学科,认为这门课程仅仅是知识的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承担着建构公民知识框架、提升公民能力、培养公民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如何看待它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弥补它的局限性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公民的培养,影响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

[2]谢树平,李宏亮等.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6.

[3]熊庆年.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江苏高教,2002,(4).

[4]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

[5]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6]王东.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基本内涵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6,(7).

[7]冯建军.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J].教育学报,2011,(6).

[8][9]蓝维,高峰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4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