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文化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资文化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资文化素养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1

【关键词】字理教学,文化素养

1.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认真研究分析每个生字,注意汉字音、形、义统一的问题。如教“阳”,教师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汉字学知识,左“阜”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回答是“山”时,再追问:右边的“日”与山结合起来,又表示什么呢?当学生领悟是山向太阳的那一边时,老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阳”是形声兼会意字,表示山南向阳的一面。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2.比较明理法

有些汉字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明理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1 借助字形比较明理。如教“寇”和“冠”。这两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写错。为让学生在识字一开始就有准确的认知,老师先展示“寇”的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字形是如何表意的。再把“寇”分解成“宀、元、攴”三个字符,“宀”指房屋,“元”是人头,“攴”是右手(又)持木棍,表示击打的意思。三个意符合起来理解,“寇”就是有人闯进屋里为抢劫而持棍击打主人的头;现在泛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接下来,展示“冠”的小篆字形,也将“冠”分解成“冖、元、寸”三个字符。“冖”是用布帛蒙盖

的意思,这里表示帽子,“元”是人头,“寸”是手。合起来有“用手给头戴帽子”的意思。帽子在人的最高处,引申为最高、第一,就是“冠军”。学生经过这样的理解学习,不仅再不会写错这几个字,而且还学到了汉字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汉字的兴趣。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2.2 借助示音符号比较明理。如“狼”和“狠”两个字学生经常混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析比较,狼是动物,部首是反犬

旁;运用基本字“良”引出一串字“浪、娘、狼、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良”的韵母“iang”示音,“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良”是它的示音符号,所以整字读“láng”。而“狠”的示音符号是右偏旁,读艮(gèn)声。整字读“hěn”。再由“艮”(gèn)引出一串形声字,如很、跟、恳、垦等。由于重点比较了两个字的声符,学生能够记得牢、用得准。

2.3 依据偏旁意义,比较明理。汉字中的形近字很多,即拥有相同或类似偏旁的形声字。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形声字和会意字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意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有近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形旁表义这一规律很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理解带两点水“冫”的意符含义,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导致学生经常将两点水写成三点水,于是又产生别字。如“冷”写成“泠”,“冶”写成“治”,运用字理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先从意符“冫”(bīng)入手,出示——(甲骨文)、(金文)、(篆文),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这像什么?最后才抛出正确理据——模拟水面结成冰时上拱或裂纹的形状,字义就是“冰”,是“冰”的初文(即开始写法)。“冫”作为偏旁,习惯上称为“两点水”。带有这个意符的字多与寒冷、凝结等意思有关,如“冻、冷、冽、凌、凛、凝、冬、寒”。而“泠”则是与水的清澈有关,所以是“氵”旁。这样分析意符的不同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字的不同含义,避免混用。

2.4 比较形近部首。部首表意是汉字学理论之一,利用部首归类原理帮助学生识字是科学的识字教法之一。学生经常将“却”的右边部首“卩”写成“阝”,这是因为不明白这两个部首的意思。对此,我们在纠正学生错别字时,先给他们讲解部首“卩”和“右阝”的字理。我们先出示“卩”的甲骨文字形是人的跪坐之形,接着教给读音是“jié”,比如“节”的中“卩”就是起声符作用。“卩”在构字中,多起表意作用,表示字与人的活动或人的腿脚活动有关。“却”的本义就是退,如“望而却步”。再让学生说出带有“卩”部的字,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可以找到“叩”和立即的“即”,老师再反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卩”

这个部首。学生马上明白了“叩”是人跪下的活动,所以用“卩”旁。但学生并不知晓“即”的意思。在学生充满探究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即”是会意字,左偏旁原写作“皀”(jí),甲骨文写作,模拟盛满食物的器皿;右偏旁卩,是跪坐的人,人在食器“皀”旁,甲骨文写作,模拟人跪坐着就餐。本义是就餐,引申为接近、靠近,如“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以此类推,学生在识字中如果遇到带有“卩”这个部首的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人或人跪地而坐有关,进而理解字的含义。

而“右阝”则是“邑”作右偏旁的楷书写法,“邑”是“人群聚居地”之意,作部首表示地域、地名、城郭等义,比如“邦、邻、郊、鄙”都表示地域、地区,“邓、邢、邱、郑、邯郸”本来都是古国名,“郡、都、郭”都与城市有关。这样讲清部首义,使学生牢记了部首义及归类字,搞混“卩”和“右阝”的现象大大减少。

3.演示明理法

在日常教学中,让教师经常感到头疼的是“染”字,因为总有学生多写一点,将“九”写成“丸”字。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在教学“染”字时,讲台上,摆放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在观察中明确“染”的意思与偏旁的联系。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又让几个学生分别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在学生惊叹中,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

适量水,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水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和观察中,学生理解了左上方“氵”和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染”字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4.迁移明理法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2

关键词:“公司化”管理;高职院校;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19-01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有力支持。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能否抓住这一次发展良机,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社会接轨。本文将探讨在高职院校实施公司化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尝试总结出其实施策略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

在高职院校千方百计扩大生源的形势下,招生分数线几乎已成摆设,学生素质整体下滑的趋势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学生无视校规校纪,迟到、旷课、早退现象频繁,抽烟、喝酒时有发生;自学能力普遍欠缺,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学习、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对学校和班级活动充耳不闻、沉浸于网络游戏等等。

究其原因无外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不系统、目标不明确;由于担心生源流失,学校的管理工作畏首畏尾;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实践课程又不能切实满足学生需求;校内活动缺乏新意,学生没有感受到职业教育与中学生活的不同之处。以上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教育教学的积极变革。

二、实施“公司化”管理的意义

所谓“公司化”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薪资报酬等模式“请”进校园,对班级和学生进行类似于公司化的管理。这一新颖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中的量化考核,更有助于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首先,“公司化”管理模式让学生以竞争的方式争取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以奖罚机制促使学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公司职员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重要的是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在学校施行“公司化”管理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增进同学间的感情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公司化”管理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公司化”运作的过程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能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和毕业择业有指导意义。而且,“公司化”管理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这还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树立自信,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总而言之,实施“公司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将教育重点放在技能培养方面,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严格的公司化管理。及早让学生感受到“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职场纪律等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实施“公司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想将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实行下去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转变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迈入校门就是进入社会的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旦迈入高职校门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生身份了,而是要以公司职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公司的业绩与形象与每一位职员休戚相关。这一观念主要由辅导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反复对学生进行灌输。

2、以班级为单位,建立 “公司化”的相关组织结构。在班里选出最高管理层,并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可以分为:行政部、事业部、团支部以及监事会。其中行政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后勤保障、活动策划与实施、纪律监督与检查等事务。事业部主要依据专业进行部门设置。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可设置工程部、设计部、造价部、技术部、财务部等。团支部主要由团支书负责,及时关注同学的思想动向,为同学做思想工作,帮助同学入党。监事会起到对班级整个公司化运作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班级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班级还要选出总经理一名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其中总经理负责全班事务并对辅导员负责。

3、要逐步营造企业文化。班级“公司化”后,一定要在全体“员工”中间营造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让全班同学展现出一种精神风貌,产生一种凝聚力。这样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挑战,合作友善的。辅导员还要努力使自己或者培养“总经理”成为这个公司的灵魂,为“公司”注入一种气质,使全体“员工”能为这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4、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既然实行公司化管理,就应该有相应的薪资制度。建议各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后为其建立虚拟账户和虚拟工资。设定基本工资,并根据“员工”表现对工资进行浮动调整。对无法满足“公司”要求的“员工”要扣除其工资。虚拟工资与学分挂钩,年终进行虚拟工资统计并根据工资数额来换取学分,工资额达不到要求,无法拿到足够学分,将影响学科成绩甚至最终能否顺利毕业。

四、实施“公司化”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班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必须与社会接轨,可以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企业进行锻炼,掌握最新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最先进的一线生产技术。只有教育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有效得实施“司化”管理。其次,“公司化”管理要求各专业教研室必须制定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工作任务。有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才能充分参与其中,工资及奖惩机制才能付诸实践,学生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找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再次,高职院校毕竟不同于社会,教师要把握住“度”,切不可使学生过分功利,影响整个班级的团结。最后,学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充分支持“公司化”管理,学校应与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实训场地和一线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3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不同步

初级层次的师资资源均衡的达成并不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师资源能否化为高质量的教育成效,关键在于教师主体的全方位专业素养提升,实现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能力的加强和专业实践的深入。教师队伍建设究其实质是“人”的建设,与教学硬件资源优化存在根本差别。也就是说,人的差别很难通过行政调拨与加大财政投入来改变,只能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来实现。加之现有教师再培训与专业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农村教师的主体专业素养提升还需要时间,因此教学的物质资源的丰富并未带来城乡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质发展,亟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步跟进,防止农村教师队伍发展的滞后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

(二)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不对等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教师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教师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属于同区域较高水平。工资待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村教师个人“小康”生活的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生的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这需要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区文化等众多因素的配套对接与支援,以达成物质生活、职业工作及精神追求的全方位提升。而目前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生活、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愉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较为突出。

(三)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教师扎根农村学校

为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国家采取县域教师流动制,鼓励城区教师和应届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高校免费培养师范生等多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不高的现实。县域流动与支教的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学校很多时候成为他们暂时的栖息场所,等流动期满或支教任务完成后,绝大部分城区教师都会选择离开。以服务农村教育为培养目的的免费师范生与农村教育硕士学成后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新教师的成长与扎根农村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时段的锻炼与考验,况且教师具有自由流动的权利与主体意识诉求,采取行政调配与鼓励教师到农村发展的管理措施促成的教师向农村的流动,并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融入农村学校。

二、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一)凝聚学校文化的关键

学校与文化关系密切,是文化传承、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场所,而文化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因其特殊的文化教育使命与任务,决定了其是一个深受文化浸染的地方,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文化作为长驱动力。学校的组成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教育团队,教师是学校团队的主体成分,也是校园文化创设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创造能力和主人翁精神,发动教师全面参与文化建设进程,营造学校文化底蕴,提炼校园文化特色,生发校园文化主人翁的自豪感。加深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学校周边农村社区域情,综合学校发展历程与特色,提炼学校特色文化。发挥文化团体的聚合作用,通过发挥文化的聚合作用凝聚教师个体,挖掘团体文化的向心力,增强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并最终在文化的感召聚合下,一心一意投身农村教育。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石

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相对来说比例小,绝对数量少,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师资数量少或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农村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水平欠佳,就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最终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下降。以城乡基础教育师资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发散城市众多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辐射范围,发挥原有农村学校优质教师的领头羊作用,城市、农村中小学双管齐下,协作并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养成,摆脱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师资发展的困境,克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难题,清除师资质量提升的障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得以满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城乡教育统筹深入发展的保障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师资的质量差异成为制约城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与教师职业道德、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度密切相连,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要注重培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重视教师的工作激情的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可以深入促进城乡教育统筹,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统筹城乡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不是农村教师城市化,而是在实现城乡教师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融洽城乡教师关系,实现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四)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人们生活水准提升至小康后对于义务教育的诉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公平的层面,同时还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已难以兼顾人们对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双重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教师整体质量的高低能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水平的发展高度。城乡可持续师资建设的新型模式力求城乡教师在业务培训、经费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方合作,携手进步,为城乡学生供应平等教育条件及教育机会,保障城乡学生共同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为城乡学生共同拥有水平相当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前提,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扶持农村教师发展的配套体制改革

目前国家就是通过行政调拨与倾斜支持、强化管理与配套服务的措施,保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在城乡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方面实现基本配置均衡后,更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巩固已有成果,促进城乡师资的持续均衡发展。首先,完善相关政策,保证教师发展需求。对农村薄弱区域学校进行优先补偿,对“特岗计划”及免费师范生项目中的教师及支教教师满期留任的,相关支持服务措施要及早出台,激励更多人才在农村学校任教,让这类教师住得久远,教的安心,活的舒心。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职业热情。要形成城乡师资队伍共同进步、持续发展的长远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研究部门、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多方合作,共同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成长发展新模式。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职位晋升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教师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强化学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满足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立足本校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要发挥好农村学校本校教师为主体的自主造血功能,生成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自有生力军,依靠农村基层学校本土教师的主体力量。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教师从主观上愿意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教育发展奉献力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建立支持教师专业提升的配套服务机制和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立足本校的教学研修和实践活动,组建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合作研究单位,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教师积极自我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做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革新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其专业身份认同和职业自豪感,实现其教学理想及教育价值。

(三)发挥学校特色文化的聚合功能

每所学校因其发展历史、所在地域及领导风格的不一,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文化的陶冶、导向、凝聚与教育四大作用。教师人在学校,身心就会时刻受到学校文化的熏染。通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凝练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对于本校的校园文化就会形成广泛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发动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强化新进教师对学校文化底蕴的认识,促进教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用学校文化熏陶人,留住人,以校园文化增值的方式提升学校竞争力。

四、结语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4

一、赋予生活气息,体验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最终要回归到实际,为人类社会服务。学习《数据的代表》后,可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下问题:某公司在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吸引了一些工人前往做工,但到月底发工资时,工人们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工人,月工资却只有800元,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去找老板说理,老板说:大家不要激动,我这里有一份工资清单,我将证明我讲的话是真话,没有欺骗大家。请分析工资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的确,老板没有欺骗工人,工人们之所以有上当的感觉,问题在于他们不应该去关心平均数,而应该去关心大多数工人的工资——众数。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帮助工人揭穿了数据造成的假象,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众数在反映数据信息方面的差异。俗话说得好:“数字不会骗人,但人可以利用数字骗人”,通过这一问题,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更明白了:知识的获得不仅仅在课堂,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

二、揭示思维过程,还原生命活力

数学知识面临着一个“冰冷美丽”和“火热思考”之间的抉择和转换。如何将学生置身于科研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生动过程,引导他们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建模、应用等数学活动,进而获得一种更有力度、充满张力的数学思考以及触及心灵的精神愉悦,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关注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例如:在无理数的概念教学时,我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是多少厘米?”,学生先是计算,很快就发现“没有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批判和发现阶段,开始寻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先后经历了“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没有一个整数的平方等于2——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等于2”的探索过程,学生感受到数又不够用了,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呢,猜一猜这个数大概是多少,”学生继续探索。

三、挖掘人文情愫,营造文化氛围

数学课堂基于知识,更应在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学与人文相融,使二者在融合中获得升华。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中可挖掘的人文素材是极其丰富的。有可动学生之情的数学人文知识、精神,有可发学生之志的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有可启学生之智的数学重大思想、猜想。

例如:数学家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意志;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都将极大地鼓舞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尤应利用这份精神食粮,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励学习。譬如,介绍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介绍杨辉的事迹和成就;开始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向学生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对解析几何所做的贡献;利用书本“读一读”的丰富资源……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因特网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还有可与学生一起探访历史数学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在数学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

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历史数学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学生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将会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四、渗透思想方法,启迪学生心智

离开学校后,真正能留存于个体脑海中的具体数学知识、技能往往很少,但数学方法、策略、思想却常常以更为内敛、潜在的方式沉积于学生内心深处,成为他们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支撑。这是数学文化价值集中体现的又一重要方面。较之于知识、技能而言,方法、思想和策略更为内隐,常潜伏于许多看似普通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敏锐地予以捕捉、判断、放大、外化,并在课堂中予以传递。

五、提升审美情趣,净化学生心灵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与价值取向的重要原动力。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数学美的教育,把数学教育异化为做题教学,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令人深思的。数学课总是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事物,用最和谐的图画抽象最形象的形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价值。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5

我国企业大部分都设立有人事或者劳资这二个部门,有些企业是人劳一个部门,主要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灵活设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比如: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事部门除了要管理干部劳资工作之外,还需要管理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工培训等等工作,同时还有承担各种各样的统计报表之类的工作,大部分人劳职工都是身兼数职,不够专业,使得很多工作是管业管不好,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觉悟,这样才能是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这样才能贯穿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够保证做好企业的人事劳资工作。

一、强化思想政治在人事劳资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M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人事劳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我国未来人事劳资工作的方向。

1.大力进行组织机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具有更大的功能,把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发展资源,进行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思想和政治思想缺乏独立性,加强与落实各方面的领导地位,使他们参与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提高人事管理部门的地位,使得人事劳动管理部门发挥作用。

2.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制度与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管理中,人事劳资管理制度一定要制定好,这样才能依靠人事劳资管理能力,使企业员工身体力行,自觉遵守,使员工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才能帮助企业员工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企业员工克服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自觉遵守人事劳资管理制度,否则,就会使企业员工没有坚定的前进方向,如果对企业员工脱离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对企业员工单纯抓制度落实,实际上就成了一句空话,显然,只有对企业员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才能落实劳资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完成企业的任务。

二、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同时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氛围

1.树立良好的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培养尽职、忠诚、优秀的员工队伍企业思想政治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是包括文化、管理在内的企业思想精神力量,可以使企业的员工团结起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创造。我们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就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和力量,使员工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的概念,通过团结一致来实现员工的士气,降低企业的科学管理系统性的内化的阻力,实现企业管理的效率。

2.塑造和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政治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体现在政治立场、理论知识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政治素养是指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和信念,是职工的思想政治境界和政治水平,包括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工作态度、政策层次等因素。思想政治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公司的员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更有利于行政人员或部门的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人事劳资管理中贯穿思想政治的策略

教资文化素养范文6

【关键词】 3“s”模型 中国式导游困境

一、3“s”模型解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人的需求大致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几个层面。导游作为个体,自身需求自然也不外乎这几个层面。结合马斯洛需求分析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相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薪酬(salary)、社会地位(status)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3“s”模型。

本文突破了常有的从外部制度层面等解决导游与游客间矛盾的桎梏,试图从人性等人力资源相关层面寻求解决之道。3“s”模式从导游自身层面出发,结合导游自身需求等内部因素,并综合考虑薪酬管理等外部层面因素,以内部因素为主,结合使用内外部层面因素,试图实现内外联动机制。

二、从3“s”模型看中国式导游困境

所谓“中国式导游困境”,是指一方面总体而言导游社会地位较低,收入结构不合理、没有或少有工资,收入不稳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导游又存在强制游客消费、甚至殴打游客等强势行为。中国式导游困境实则反映了导游因社会地位较低、工资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过度自信或过度自卑行为。因而本文立足于导游心理层面及自我需求层面构建3“s”模式。

结合3“s”模型,导游薪酬结构不合理,没有或少有工资、却反而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等费用[2]助长了导游收取回扣的不合法行为。长期以来导游社会地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部分导游对社会大众不满情绪的增加和服务意识的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导游打人事件的发生;在另一层面上,部分导游又由于对导游和游客不平等地位的认知选择忍受游客“凌霸”。导游门槛低、社会地位较低、职业上升空间较小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导游自我实现感较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式导游困境。

三、基于3“s”模型探求中国式导游困境出路

(一)完善薪酬管理体制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尽管在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八条中明确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及基本的社会保障。

为从薪酬层面上解决这一困境,应积极完善、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直接、间接经济薪酬制度,实现适当、公平、平衡、安全、能提供动机、能被员工接受的薪酬管理目标。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超时薪酬补助,完善保险等福利项目,从而从法律层面上建立健全导游薪酬管理体制。

2.健全薪酬决定机制

建立导游档案和年度星级制度[3],改变以回佣为主的单一薪酬体制,加入游客评价等新的量化机制,实现“导游工资和游客评价挂钩,导游晋升和游客满意度挂钩”的“双挂钩”机制,从而在薪酬层面上鼓励导游强化服务意识。

3.完善薪酬等级制度

在原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分级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导游层级。并参照西方国家引入特殊人才。同时增加层级间薪酬梯度,配合“双挂钩”机制,从而促进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促进导游社会地位的提高

1.完善导游队伍建设

在原有导游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聘请民间导游和专家型导游[2],提高导游讲解层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摒弃导游素质低、文化水平较低的偏见。

组织导游行业协会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及文化知识培训。并开展选拔,积极推荐、资助优秀导游出国交流,从而进一步完善导游队伍建设。

2.加强导游形象宣传

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工会,定期加强导游形象、素质等教育工作。并定期开展导游形象评比工作,形象评比应综合考察导游专业素养、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等因素,促进导游自身加强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合使用电视、报刊、海报、展板等传统媒介与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介,加强导游形象宣传工作。并积极创新导游形象宣传方式,综合使用广告宣传、事件营销等传统方式与cinemagragh、3d技术等新型方式,从而树立较好的导游公众形象。

(三)促进导游自我实现意识提升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导游终身学习积极性

结合薪酬机制,综合考察导游专业素养、服务能力、文化知识等因素,结合“双挂钩”机制,增加导游互评、游客评论比重。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多方面奖励,从而促进导游加强自我学习。奖励应综合考虑直接、间接经济薪酬,在增加薪金的基础上,增加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的缴付比例。同时,奖励也应增加学习机会等自我提升层面。

2.加强导游职业规划

在鼓励导游自身加强规划的同时,旅游行业工会等应定期召开导游培训活动,对导游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改变以往导游只适合吃青春饭等老旧思想,强调导游阅历丰富等优势、鼓励导游向更高层级进取。

创建导游职业规划服务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定期推送专业职业规划意见,并及时解疑答惑,给予导游人才队伍更加及时、专业的帮助。

3.加强导游职业粘性

赋予导游职业更大的吸引力,在结合上文中提到的薪酬制度的基础上,侧重从导游自身层面及导游职业层面基于导游更多的自我实现感。

增强导游地域流动性,促使导游有更多机会在不同地域间了解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亩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进而使得导游能在工作中有点更大的愉悦感与自我实现感。通过鼓励导游借由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吸引粉丝等方式增强导游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