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1
品种发展趋势
以美国玉米品种为例,在1930年以前,美国玉米产量一直停滞不前,1930年杂交玉米品种开始使用后,因产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品种,所以在1960年后,杂交玉米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到95%,由此,杂交种开创了一个新的种子市场和种子产业。此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种子在2000年后开始迅速增加,目前在所有主要的农作物中都有应用。在蔬菜品种的发展历程中,也呈现类似的发展趋势。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影响
美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自1970年起颁布实施,它的颁布实施对企业育种和私有品种的育种研发产生了重大影响,致使公共育种项目减少,而私有育种项目增加。与此同时,基因纯度(品种纯度)检验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新品种保护法大大刺激了企业育种和私人育种研究项目的增加,申请受保护的品种越来越多。到2000年,由于转基因品种投入市场,申请受保护的品种更是急剧上升。据统计,在对所有农作物的育种研究中,企业对玉米、水果、蔬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的研究比例大大高于公共育种机构,也就是说企业育种主要考虑效益和利润,而公共育种则主要侧重基础性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2
关键词:数字电视技术;电视领域;运用;发展前景
随着影视行业的大力发展,电视已由最初的黑白发展为彩色,由无线发展到有线。而近年来,识字电视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电视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引进了很多储存与传输的功能。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说,这些技术的引进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成就。目前,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衍生了有线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及多媒体广播电视等。这些产品的完善与更新,可能成为数字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1数字电视技术的概述
1.1涵义
数字电视技术最先起源于西方,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就已经出现数字电视技术,并研究了数字卫星广播节目。在82年,美国的第一台数字电视机成功推出,数字电视技术真正的出现。在二十世纪末,我国开始运用数字电视技术,二十一世纪初研发出新的压缩音频和视频的技术,这一领域有了新的发展。
1.2数字电视技术的特点
(1)首先,比起传统的电视技术,有更好的收视效果。数字电视技术是通过先进的加工制作,进行信号处理,其收视效果比以前的电视更佳,能够为观众更加清晰的画面,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因此数字电视技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2)传输效率比传统的电视要高。在以前的电视中,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电视节目的质量整体较低。而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可以使用网络模拟技术,为观众提供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高清电视节目,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数字电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改善了电视的质量,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3)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是经过特殊处理,直接由电视台传输到用户的电视,因此它相较于传统电视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一般情况下,数字电视技术不会受到来自外界干扰,如陌生的视频、音频等,这就使得观众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噪声或是图像不清的现象。
2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
在近几年来,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在大多数城市普及,很多农村地区也开始推广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技术相对于传统电视技术较为方便简单,只需要在电视安装宽带网络或是机顶盒即可,在安装后,能够接收到国内的很多电视台,观看更加清晰、丰富的电视节目。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发展为大众的信息技术,它的发展带动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数字电视技术除了在很多城市普及数字电视以外,还运用到很多其他的领域。例如:互联网的信息传输、有线数字的信号传输以及高清数字电视技术等。这些都给群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和享受,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很好的体现。
3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
3.1数字电视运用的传输技术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技术要对数字信号进行具体的编码处理之后,才能使原来的数字信号与先有的网络相匹配。要防止外界的线路及视频等对电视信号产生干扰及各个信号之间互相产生干扰,可以调整信号之间的乱码纠错,以及处理好数字信号的差分。在对高频率的载波进行分析时,要与混合传输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电缆链路和光链路的正常运行。
3.2数字电视的复用技术
在模拟数字电视技术中,复用技术的运用较少,但在数字电视技术中却出现较多的复用技术。复用技术是指运用复合器将数字电视中的各类信号进行整合,使其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流,并使数据流形成电路的串联形式来输送。在接收数据流后,要反复的操作这一流程。在复用技术运用于数字电视中,数字电视技术能够实现分级、扩展和交互。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宽带综合数字技术可能会成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关注点。
3.3新的SDL技术
在数字电视技术中,SDL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SDL技术能够在高速传输兼容状态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能将各类不易解决的问题解决。目前,SDL技术已经能够很好的在各种类型的信号上运用,其效果也较为明显。此外,SDL技术能够很好的体现兼容性,对数字电视中的信号安全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4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4.1高清数字化电视的普及
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国内很多电视制作部门开始着力研究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目前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此外,人们对高清数字化电视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因此国家必须致力于高清数字化电视的研究,提高技术水平,以提高高清数字电视的产量及质量,实现高清数字化电视的普及。
4.2实现网络电视的普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数字化电视技术,同时人类已经逐渐进入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并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应用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更加广阔,人们之间的距离有效的缩短,为人们制造了很多便利。因此,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要满足人们今后的需求,实现网络电视的普及,才能更好的方便人们的观看与工作。
4.3卫星直播电视
卫星直播电视主要是指通过卫星来接收电视节目,这种方式在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它比起传统的电视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接收到国内的大多数节目,并能够通过DTH来接收部分国外的节目。因此,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行业的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卫星直播电视,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享受和服务。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技术不断更新,数字电视技术成为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数字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陈明波 赵挹峰 单位:奉化市溪口风景区广播电视站
参考文献
[1]方磊,樊云,赵想瑞等.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视技术,2014,38(z2):355-356.
[2]赵志刚.刍议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电子商务,2011(5):30.
[3]程汉婴,龚晓鸣.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进展[J].中国有线电视,2012(2):127-129.
[4]曹英男.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电子制作,2015(2):161.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3
关键词: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自动化园林发展
自动化园林的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自动化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自动化制造技术日臻成熟,新世纪,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1.自动化机械制造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1自动化制造单元(FMC)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现单机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1.2自动化制造系统(FMS)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1.3自动化制造线(FML)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自动化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
1.4自动化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
2.自动化关键技术
2.1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对池内的光敏树脂液面进行光学扫描,被扫描到的液面则变成固化塑料,如此循环操作,逐层扫描成形,并自动地将分层成形的各片状固化塑料粘合在一起,仅需确定数据,数小时内便可制出精确的原型。它有助于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研制新结构的速度。
2.2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并自动地对控制量作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其中尤其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方法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2.3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迄今,FMS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求解各类问题(如解释、预测、诊断、查找故障、设计、计划、监视、修复、命令及控制等)。由于专家系统能简便地将各种事实及经验证过的理论与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因而专家系统为FMS的诸方面工作增强了自动化。。人工智能在未来FMS中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FMS中的各种技术,预计最有发展前途的仍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IMT)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自动调节其参数,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备自组织能力。
2.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在自动控制领域,神经网络不久将并列于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成为现代自支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自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3.1FMC将成为发展和应用的热门技术这是因为FMC的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相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
3.2发展效率更高的FML
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企业如汽车及拖拉机等工厂对FML的需求引起了FMS制造厂的极大关注。采用价格低廉的专用数控机床替代通用的加工中心将是FML的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网站;数字报;现状;新闻中心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49-0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媒体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1]。报业集团一直试图抓住时代契机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但无论是网站或数字报,报业集团总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搭建新的传播渠道,但从效果来看,并不乐观。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探析数字化媒体环境下报业集团所处的困境,后半部分主要探析数字化媒体环境下报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一、报业集团网站发展现状堪忧
栏目名称
日 期 4月24日 4月25日 4月26日 4月27日
稿
件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件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件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稿
件
数 平均每篇阅读人数
专稿(推荐)
首页 85 1017 77 1230 62 927 66 762
记者即时播报 90 798 79 962 51 833 69 763
社 会 43 762 24 1074 23 829 21 753
国 际 33 1282 33 941 25 887 32 744
国 内 54 651 61 744 42 830 23 754
上 海 83 664 107 797 111 600 89 548
财 经 69 528 51 607 43 479 28 461
娱 乐 34 840 37 598 50 446 15 464
体 育 25 837 25 373 18 282 20 299
消 费 11 616 5 995 0 0 16 950
生 活 9 1398 14 2555 20 600 1 231
图 片 23 1091 32 1716 24 1055 20 783
20世纪90年代,网络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不少目光敏锐的报业集团开始创办网站。截止到2009 年底,国内70%的传统报纸已经建有自己的网站[2]。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网站与纸质媒体在内容上同质化情况严重、网站经营毫无特色等原因,对于多数传媒集团而言,经营网站并没有为其带来实际效益,反倒增加了运营成本。
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于1998年创办“解放网”,后改名为“解放牛网”,新闻内容方面主要设有专稿首页、记者即时播报、社会、国际、国内、上海、财经、娱乐、体育、消费、生活、图片、视频等13个板块。笔者连续4天对其新闻栏目进行观察,发现其读者数远远低于新浪、腾讯等网站。以上板块在4天内共1795篇新闻稿,其中仅有7篇稿件的读者人数超过1万人次,平均每篇稿件阅读人次最高的只有2555人次(如表1所示)。而据梅花网数据显示,新闻晨报发行量为75万份、解放日报为55万份、申江服务导报为55万份、新闻晚报为22万份[3]。与纸质媒体相比,解放集团创办的网站所吸纳的读者数量不及报纸发行量的1%,既没有弥补纸质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缺失,反而由于其经营不善等原因,加快了解放集团亏损的步伐。
上海另一大报业集团文新集团旗下的“新民网”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已经有部分员工离开工作岗位。
网站无法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在于表现形式单一、内容缺少原创性。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而言,报纸的发行量才是保证其生存的根本,因为发行量意味着广告商。因此,在刊登稿件时,报纸有绝对的优先权,最优质的稿件往往都先刊登在报纸上。网站上刊登的稿件一般转载自报纸,刊登出来的少量原创性稿件,一般是报纸编辑部筛选下来的稿件。此外,报业集团主办的网站大多的是文字信息,少有图片和视频信息,尤其是视频信息。另外,由于影响力小,在互联网媒体广告营收增长的形势下,报业集团创办的网站几乎没有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因此,是否需要继续创办网站,值得商榷。
表1 笔者根据“解放牛网”信息统计得出其新闻栏目读者人数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5
关键词:数字城市;城市测绘;信息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字城市的建设本质上就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获取更多信息资源,来为公众、企业以及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空间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空间信息的获取、更新上主要都是通过城市测绘来完成,因此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起着很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在现今情况下应全面分析城市测绘所面临的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使得城市测绘可以在数字城市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城市测绘的现状
从模拟测绘到数字测绘再到今天的信息化测绘,城市测绘都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环节。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下,城市测绘为城市生活、文化以及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测绘成果被广泛的应用到资源开发、城市管理、工程建设以及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中。现今,数字城市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城市测绘成果应用的范围,在利用信息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城市测绘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数字城市建设中也会首先受到各种冲击。
随着数字城市的不断发展,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上也在不断提高,城市测绘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数据不完整、数据更新慢、产品服务领域窄以及信息产品单一等。因此,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城市测绘应不断进行改革,以求更能适应整个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
二、数字城市背景下城市测绘面临的挑战
1、技术挑战
城市测绘的工作内容就是根据城市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形状、属性及空间位置大小来进行数据测定、采集和表达,对最终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进行使用。城市测绘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和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的技术手段也在逐渐更新,传统的工作方式逐渐被新的技术设备的方法所代替,城市测绘形成的数据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多个领域,其作用力越来越大。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给城市测绘带来了很大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现在测绘技术和应用设备都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下,导致测绘设备和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城市测绘单位不仅要在新技术开发、引进和吸收消化、人员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以及设备的购置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还要面对并解决诸如标准规范不适应、新技术应用欠成熟以及投入与产出不相符等问题。
2、信息挑战
信息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获取、利用以及信息质量;二是信息内容。信息的质量主要是指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而信息获取和使用的代价和信息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关系。对于城市信息的获取主要从“快、全、准、廉”四个方面进行,所谓“快”就是指信息获取的时间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全”指的是为各个领域提供的服务信息要保证其完整性,在时空表现上要真实;“准”指的是为适应各种需求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其空间属性和特征的可靠性;“廉”指的是信息数据在获取和使用方面的经济代价尽量最小化。就目前城市测绘的技术来说,这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完善。
就信息的内容来说,空间信息数据与数字城市建设存在很大的联系,包括各种经济、社会、景观和环境方面的信息。但是公众经常用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非空间信息的社会经济统计方面的信息,虽然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是并没有引起相关决策者的足够重视。
3、观念的挑战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测绘单位隶属于城市规划部门,城市测绘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城市的全部。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结构发生了调整,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公众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城市测绘以城市规划为服务中心的工作理念要作出调整,这不仅是一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服务。
4、管理体制挑战
管理体制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城市测绘部门自身管理体制的挑战;二是对传统城市管理部门地位存在的挑战。数字城市的建设基础是空间信息的获取,因此,对于空间信息的采集已不单单是城市测绘部门的工作,其他领域的测绘部门以及信息采集行业都已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三.数字城市背景下城市测绘发展模式
1、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相互融合
数字城市的建设从开始独立自给的应用模式发展到以规划为基础的系统应用阶段,再到今天的集成整合阶段,整个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建设经验及成果,在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建设,各比例尺寸的城市地形图数据信息已基本建立,并且具有覆盖面积广、信息质量高、操作性强等特点;二是CORS系统的建立,实现数据信息从收集、传输、处理以及更新利用整套流程的技术化;三是建立了空间信息数据平台,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在线上传、共享、更新以及应用服务提供了以城市为背景的平台。只有做到城市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两者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建立信息化测绘。
2、城市测绘与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
城市测绘要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流程中重要环节和关键层次,为城市管理业务提供基础支持;城市管理工作成果为城市测绘提供服务,尤其是在城市大比例地形图更新方面。比如在工程测量数据方面,包括征地地形测量、建筑物竣工测量、普通工程测量以及道路及河道竣工验收等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作为城市测绘中地形图进行更新的依据。城市测绘部门可以利用工程测量数据信息对地理空间数据库中存在的地形图进行补充和修改,更好的完成整个空间信息的更新和完善。
3、城市测绘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城市测绘需要与电子政务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智慧城市、以及城市网络等多重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并通过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结合形成与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更新以及管理、应用服务像适应的高新技术体系。
结语:
在数字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测绘技术手段已逐步摆脱传统测绘方法,并形成新的数字化信息测绘技术。数字城市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在城市管理的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城市测绘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要想在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的各种机遇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不仅需要对城市测绘进行外部调整,更重要的是城市测绘要进行自我调节,在信息数字化的推动下不断进化,来达到数字城市和现实城市共同建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2).
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范文6
【关键词】四川 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
一、人力资源的概况分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备劳动能力人口的总和。人力包括智力与体力,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可分为智力、体力、知识及技能这些方面。人力资源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同时具备主体性与能动性:人力资源与所有其他资源的本质区别便是其具有主体性与能动性。主体性就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占主体地位,所有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而经济活动核心就是发展、进步、创造和奉献,在众多的生产要素中,唯有人力资源才能担当起这种发展、进步、创造和奉献的重任。
(二)人力资源具有思维性与智力性:人力资源的思维性与智力性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优势,人类通过思维和实践创造了石器等工具,从而促进人类本身的进化,增强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生产出丰富的生活资料。特别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引导下,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人类的思维活动不断扩展,从而让人们意识到很多原来难以企及的事情现在都能够做到。
(三)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可再生性:流动性指的是人力资源以人作为载体的动态过程,人力资源无法离开其载体单独存在,因而人的动态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是指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形成新的生产力指导实践,然而,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其他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不同,除了要遵循生物学的一般规律,还必须受人类的意识支配。
二、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四川省人力资源的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GDP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采用GDP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采用专业的分析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四川省人力资源的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技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提供巨大推动力,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才往往是人力资源中的精英人才,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通常能够从该地区高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反映出来。本文选择了四川省高校的科技从业人员数量来体现四川省人力资源质量,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2]。2011年四川省高校的科技从业人员为33807人,比2010年增长776人,其中工程师和高科技从业人员增长458人,其他领域技术人员增长108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够很好地推动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四川省人力资源的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人口的流动,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可能性,个人利益时是地区间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四川省尖锐的人地矛盾是地区间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原因。作为农业大省,四川拥有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成为必然趋势。
四川省人力资源的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方面的影响有:(1)有效缓解经济发达流入区域短缺的人力资源,弥补这些区域人力资源分布的漏洞,例如当地人不愿从事旧物回收,建筑工程等行业,而流动的人力资源成了这些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2)流入的人力资源能有效刺激当地消费,使流入区域的住房、医疗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快速增长,流入的人力资源能扩大流入区域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刺激生产以满足需求[3]。(3)人力资源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入城市,这种人口迁移使剩余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慢慢接受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最后被完全同化为城市居民。
三、四川省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配比人力资源:基于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应该科学统筹四川省城乡发展的战略布局,有顺序、有计划地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鼓励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提高非农产业吸纳就业的人数,科学配比人力资源。
(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包括对其职称、学历和技能的提高。一是要要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培育管理人才;二是要重视职能教育,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三是要帮助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掌握谋生技能,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三)大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进高科技人才,尽力扭转科技水平低与科技人才缺乏的现状,搭建产、学、研平台,保障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四川而言,通过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激发民众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巨大的推动力,让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邹永红.从四川的角度看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1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