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1

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显示,不少教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了解;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也使部分教师不能坚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对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养成带来负影响;还有的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专业教师缺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明显。调研中把学习排在第一位的学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仅占31.1%、18.3%,充分说明分数至上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已造成较大冲击。再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漠视公德等不良现象,以及网吧、游戏厅泛滥、网络和媒体信息庞杂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改变家庭文明习惯教育薄弱的现状。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的意义与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衔接,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巨大,不可替代。建议宣传部门制作一些倡导家长讲文明、重礼仪的公益广告,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示范。家长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既关心学习,更重视品德和心理,创造包容、信任、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全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着眼未来,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徐州中小学生实际,组织编写、推广使用行为习惯养成通用读本,努力解决现有教材说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扩大传统文化名篇诵读活动范围,从部分学校向更多学校拓展;推动各中小学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孝敬父母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改革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标准的严肃处理,对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老师予以重奖。各中小学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主动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议每所中小学校尽快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77-01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农村小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等条件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是空白。笔者就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不足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且抑郁”的生活。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任性、依赖、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1.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了不良心理现象。

2.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看电视或围在一桌子上打麻将,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声。父母给予孩子的主要是金钱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农村的孩子更是这样。3.学校教育片面化。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当今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条途径和方法进行:

(一)学校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2.加强教师的心理学培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应具有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4.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5.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6.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二)家庭教育

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有:(1)学习家教知识,端正指导思想。(2)时刻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习惯。(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交往。(4)加强家校联系。(5)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三)社区教育

整个社会区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向家长、学生宣传正面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尽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共同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0.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3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其书的过程中,我们补充了大量精神钙质,提升了自我,收获了很多。毕淑敏的身份是作家,但我们从她的作品中读出浓浓的教育味道。

毕淑敏的教育理念里渗透着清新和自然,她不习惯于将教育和功利联系在一起,而是始终尊重孩子追寻幸福的天性。她轻轻道一声:把幸福的密码还给孩子,希望为孩子们找回最初的梦想。的确,我们的孩子唱着“幸福在哪里”,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被带离幸福的园地。他们曾经有过关于幸福的梦想,却在今后的岁月里,被父母的期望加以改造,梦想愈发伟大,幸福却变得渺茫。在《把幸福密码还给孩子》一书中,毕淑敏提到:实现梦想是人类最美丽的梦想。没有梦想或失去梦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选择越多,有些孩子的梦想越少?为什么孩子的梦想与家长的意愿会产生严重分歧。进而使家庭模式走向死局?为什么远没有到走投无路、生活无靠的地步,却总有人放弃年轻的生命?怎样看待孩子的人生价值、梦想与成功?那就是: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提到“教育”,母亲的职责尤为重要,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毕淑敏的首部亲子教育小说集《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汲取了她从事多年儿童教育的精华。她心怀一颗慈爱真挚的心,用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为每一位妈妈讲述自己的亲子教育心得。小说集中每个故事都讲述着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科学方法。体现着家长与孩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重要意义。毕淑敏说,自己的这本集子,“写了妈妈们的困惑和寻找,也写了孩子们的期待和逻辑”,而她最大的希望,是“每一位妈妈,读过这本书后,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正如毕淑敏在本书自序中写道:其实,我并不觉得母爱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有遗传规律管着呢。比如动物,也常常可见母兽为了幼崽,奋不顾身地抢救和以身饲喂的壮烈。人的母亲,不必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和动物一比高下,而应该把一种高尚和珍惜的情怀传递给自己的后代。《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便是毕淑敏对于这种理念的完美诠释。当我们国家大多数20多岁的孩子忙于成家立业时,毕淑敏选择让儿子行万里路。虽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兴趣的母子,面对相同的事物时,所思所写大相径庭,但当看到儿子和冰川告别的照片,当听到儿子说:“下一个目的地,就在前方”时,你会不禁赞叹这位母亲把幸福的密码和成长的密码统统交给了儿子!

毕淑敏对于教育的关注是广泛而又全面的,当人们惯于把教育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时,作为职业心理医师的毕淑敏坚定地提出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她格外关注此前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据说这起枪击案罪犯患有抑郁症,存在感情问题,所以他首先射杀了他的女友。她指出,很多年轻人在失恋时有崩溃感,是因为尊严遭到践踏了,价值感被人忽略了。所以,她特别建议在大学校园里面,建立广泛的失恋教育。用教育洗涤人们的心灵,毕淑敏这么认为,同时她本人也是这么做的,她选择在北京监狱举行《女心理师》的首发仪式,让教育的春风吹进每一颗心灵。在《心理游戏》中她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心理教育必须落到实处。在《点击成长》中,她渴望和青少年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毕淑敏希望的是可以因教育而教养,因为教养不是活在皮肤上,而是繁衍在骨髓里。毕淑敏说她更愿意把教养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相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人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而幸运的是,身为作家.毕淑敏可以用她的作品来进行无形之教。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4

一、留守儿童现状

1、留守儿童面广量大,留守儿童在__各地普遍存在,对314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结果表明,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69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85.7%。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5 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14.3%,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足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思想偏激的占20%,思想道德方面有问题的占10%,积极进步的占30%。

2、 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由于2/3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由母亲监护,加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其成长需要也还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质要求和心理上的依恋需求上,母亲基本上可以胜任,70%的留守儿童表示理解父母的辛苦,更加刻苦学习,同时认为自理能力增强,80%以上的留守儿童能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文具。

3、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发育正常,在被调查留守儿童当中,95%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者至少能一人留在家里,90%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常回家或多打电话,希望爸爸妈妈在外保重身体,希望爸爸妈妈回来帮助指导学习,希望在家乡发展,让爸爸妈妈在家门口上班,希望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和健康等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和亲友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引导较少,教育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一旦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缺乏心理慰籍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调查中,40%的孩子感觉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30%的孩子遇事不与人商量;10%的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或只有1~2个朋友;许多孩子通过调查发出这样的呼声:“我们需要关爱和呵护,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让我们有幸福感。”

2、评判标准单一使近1/3的留守儿童不喜欢上学。由于学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使部分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当中,50%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28%的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只有3%的孩子家长关心交友情况;有17%的孩子不喜欢上学。不少孩子通过调查提出,希望多举办兴趣活动、亲子活动,让他们感到成长的快乐。

三、建议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儿童”,就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方方面面协同配合的综合工程。结合__已经开展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为保证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建议有针对性的修改《义务教育法》,做出有利于在农村留守或随父母流动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性义务教育利益的规定;完善农村学生非刑事人身伤害的追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的责任的范围,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使他们成为体魄健康、形态良好的一代新人。

2、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少。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一些学校的老师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家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加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给外出的父母,写联系卡向监护人反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实行学校与家庭,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共同关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帮助学生的父母和祖辈亲属了解科学育人知识,提醒老年人爱孩子不能溺爱。

3、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心。农村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小、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5

“潜能生”是学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与同龄人相比,他们虽然拥有各种潜在的发展空间,却因为暂时性的这样或那样的发展滞后,很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疏落、歧视,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近则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远则为成年后的抑郁、自闭、仇恨社会等极端性格的发展埋下祸根。

现实情况是,关注“潜能生”往往是教师的个体行为,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能力高低。教师普遍认为帮扶转化“潜能生”是一项出力大,见效小的苦差,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投入精力涉足。要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就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潜能生”的帮扶与转化。我校立项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建立‘潜能生’帮扶机制的实践与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探索从学校管理的层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潜能生”帮扶机构和制度,从而保证“潜能生”在学校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一、成立帮扶机构,明确事情由谁做。

成立以学校业务副校长为组长,学校德育主任、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一至六年级年级组长为组员的“潜能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以学校全体班主任、心理教师及课任教师为成员的帮扶队伍。由德育处负责常务工作,将“潜能生”帮扶转化工作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教师德育工作考核的一部分。

二、建立帮扶制度,规定事情怎么做。

(一)学习培训制度

1.通过读书自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教育理论、心理辅导通识、班主任工作方法等与“潜能生”帮扶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广大教师对“潜能生”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升帮扶转化的育人能力。

2.依托家长学校,对“潜能生”家长进行培训,更新家教观念,提高家长家教水平。诸多实践证明: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一名问题家长。

(二) 监控分析制度

1.每学年初,班主任牵头课任老师分析本班“潜能生”情况,填写《“潜能生”帮扶登记表》,交由学校心理咨询室备案。

2.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对全校《“潜能生”帮扶登记表》进行分析汇总,将“潜能生”分为“智力发育迟缓”“行为习惯不良”“心理障碍”等几大类别,以便提供有针对性帮扶建议。如发现有疑似心理疾病者,负责建议家长带孩子找心理医生诊断、治疗。

(三)认定减压制度

凡被心理咨询室认定的“智力发育迟缓”类潜能生,期末成绩不计入班级平均分考核,使任课教师不再为他们的成绩所困,转变“恨铁不成钢的”焦躁心态,心平气和地悦纳学生差异,落实分层作业,切实减轻“潜能生”的学业负担,使他们能够在融洽宽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悄然转变。

三、效果与问题

三年的课题研究实践,学校建立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潜能生”帮扶机制,为潜能生营造了较为优越的成长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品质。

1.提升了教师:培训交流,使教师们提高了对帮扶工作意义的认识,了解了潜能生的常见类别和形成原因,掌握了基本转化策略,使教师们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学生,想方设法地帮扶学生;心理教师的“危机干预”,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支持,避免了突发事件的事态升级,消除了“专业能力枯竭”带给教师的焦虑和挫败感。

2.呵护了孩子:监控分析、认定减压制度,保证了学生受到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心理拓展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悦纳;社团活动、设立“奋飞奖”,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收获自信。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人口流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从家庭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