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1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冲击,石油价格低迷、产能受限,收入大幅下降,油田下游各行业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集团公司由上至下控制成本的压力已经传递到每个企业和员工。大庆油田矿区服务系统从集团公司和各驻矿单位收取分担基数以谋求生存和发展,与油田荣辱与共,有必要也有义务率先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为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为今后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指标考核、价格制定及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2005]46号及《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等文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自2009年4月份开始,在矿区服务系统全面开展了标准成本制(修)订工作。此项工作明确了服务重点,确立了服务标准,细分了服务项目,测算了差异化服务单位成本,并量化了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通过节能降耗、挖潜增效、走低成本内涵式发展道路,寻求节约资金的途径,全力做好和谐示范矿区建设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油田每名员工。矿区作为油田的后勤部和大本营,充分发挥了服务生产、保障生活、维护稳定的作用。

二、三级剔除法在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标准成本测算中的应用

三级剔除法是以历史年度财务决算资料为依据,依次剔除单位差异、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剔除后的成本费用基本能达到保证矿区服务系统维持基本生产经营的需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制定过程涵盖了矿区的十二种业务类型,包括物业服务、供热系统、公交通勤、医疗卫生、保险服务、离退休服务、文化体育、稳定服务、液化气服务、托幼服务、园林绿化和道路管理。由于涵盖的业务类型多,业务结构复杂,因此需要运用多种分析测算方法确定行业标准成本。而“三级剔除法”正是针对矿区企业成本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导致成本较高无法量化分析的情况应运而生,并在整个标准成本测算制定中体现了其较大的实用性。

本方法最终得到一个保障企业生存、维持日常生产运营的基本标准,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检验计算结果的吻合度;指导各行业选取测算点,套用标准,得到基本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使各项费用的发生在可控范围之内,充分发挥“对上是工具,对下是依据”的职能。一是对外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在政府及集团公司相关政策出台前,未雨绸缪制定标准引导政策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政策出台后据此向各级主管部门争取企业的最大优惠措施。二是为企业争取合理行业定价。以制定的标准成本做为价格底线,与现行收费价格进行比较,收支倒挂严重的,如供热水、罐装液化气、托幼服务和社会散户等服务项目,应积极与物价部门协商调整价格。三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预算管理:以标准成本作为预算下达基础,不仅能科学合理测算各单位真实支出,提高预算编制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使预算编制更科学、更合理,依据更充分。指标考核: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标尺,对各级责任中心进行考核。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以衡量责任中心的业绩,将考核结果与责任中心的效益进行挂钩,调动责任中心降本增效的积极性;成本控制:标准成本的制定及实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成本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避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铺张浪费现象,又能为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利参照。费用发生以标准成本为依据,用标准单位成本衡量经营情况。

三、结论

实际应用中,三级剔除法作为一种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在整个标准成本测算制定过程中发挥了其较大的实用性。但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工作量较大。运用三级剔除法计算标准成本对数据资料要求质量高、详尽。部分单位现有管理水平和计量手段有限,对标准成本精细化测量有影响,要通过实地调研,对填报的数据进行校验和纠正偏差。要求对各成本要素各单项成本进行剔除比较计算。实际工作中,要求详细核算的主要成本要素有九个,每项成本要素的明细项目近百个,每个明细要素又要分十二个单项进行计算,二级分类 55 个,明细分类230个,而每项单项又分四个步骤进行剔除计算标准成本,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步骤相对繁琐,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实际工作量。其二,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存在局限性。标准成本在制定过程中运用了成本定额、统计学方法、审计学方法、作业成本法、量本利分析法、量差和价差分析法等方法。三级剔除法是与以上计算方法结合使用的,单纯只运用三级剔除法测算标准成本是无法得到准确合理的数据的。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2

一、加快社会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服务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增强。目前,大多数实物商品供过于求而服务性产品仍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同时又面对扩大内需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社会产业因其具有发展前景广、市场见效快、产业带动强、就业吸纳多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诸多比较优势,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社会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我国GDP达到3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预计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35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38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不仅用于居住、交通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比例显著上升,享受型消费的内在结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消费层次升级和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因此,我国已进入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当经济危机发生期间,社会用于生产领域的资金流动规模会大幅压缩,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会相应增加,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将在这一时期需要得到转移和释放,城乡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的需求会大幅攀升。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当前经济社会对于社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从拉动经济即期增长的能力看,社会产业的市场容量大,在拉动居民最终消费方面具有较高的贡献率。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采取了稳定出口、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出口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比较明显,在外部需求整体萎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观;投资的拉动效果在短期内比较明显,但长期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可持续,不仅财政压力会逐步加大,而且大规模的投资增量也会加大存量结构调整的难度;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目前还主要停留在针对实物商品上,如促进农机等生产资料、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房屋等固定资产的销售,由于短期内居民收入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生存性支出还居于居民消费支出的主体,居民进行大宗消费的预期改善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也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政策效果会更多地反映在需求的维持而不是扩大上。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将扩大内需的着眼点同时放在扩大居民服务消费上,这必然要求加快社会产业的发展。2008年,娱乐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家政等社会产业在拉动城镇居民最终消费中的贡献率约为19.44%,仅次于食品(37.89%),高于交通和通讯(12.6%)、衣着(10.37%)、居住(10.19%)、家庭设备用品(5.78%)等方面;其对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5.31%。而同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成员国家,教育、医疗保健、休闲文化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对拉动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平均在25%左右,美国、西班牙则超过30%。考虑到今后10年内,随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公民用于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渐减少,按照可比口径测算,在我国向消费型社会整体过渡的条件下,未来社会产业大概还有6%-10%的发展空间。

第三,从产业带动效果来看,社会产业的“乘数效应”明显,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社会产业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本支撑。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以适应日益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这些都可以也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产业来满足。二是社会产业发展本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社会产业多数具备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产品周期持久的特性,特别适合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发展环境;社会产业受资源条件限制较少,产品延伸范围广,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且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小,相互干涉和波及较少,产业链的稳定性更高,更易于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以教育、旅游、文化娱乐为代表的社会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已居于重要地位,并已成为很多国家服务出口的支柱产业。三是社会产业可以通过引导需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任何产业的发展基础都是需求,但社会产业在服从需求的同时,更可以引导需求的发展方向,促进需求升级和多元化,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特别是相关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四是社会产业可以加速城乡统筹步伐,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工业和生产业追求规模效应,具有在城市及周边地区集聚的产业特性,而社会产业则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平衡布局,产业内部的联系和转化也很紧密,如文化与旅游之间,可以有效发挥城乡之间的比较优势。社会产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促进国民收入向农村地区分配和转移的同时,还强化了城乡人群在行为模式和观念上的交流和融汇。

第四,从吸纳就业的能力来看,社会产业巨大的就业容量和对不同层次就业人员的适应性,使其在危机期间的作用尤其凸显。根据“佩第一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1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70.5%、17-3%、12.2%;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22698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9.6%、27.2%、33.2%,由第三产业分流的就业人数相当于第二产业分流人数的2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各种高技术手段的运用,工业以及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逐渐降低,而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养老、家政等以社会消费为基础的社会产业由于其劳动密集的产业特性,必然替代成为未来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期,第二产业和生产业的产业规模会出现大幅萎缩,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大量转出而不是转入,剩余劳动力必然向以社会产业为主的生活业转移。社会产业层次多,对不同素质就业人员的包容性强,可以吸纳更多的社会就业,大大缓解危机期间的就业压力。

此外,社会产业可以使人们在危机期间的

压力得到有效释放和缓解,对促进社会稳定、重振社会信心有积极作用。美国大萧条时期,人们通过以百老汇和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寻求精神慰藉;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大量失业人员通过网络游戏释放压力。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但从整体来看,仍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层次不够丰富,衍生产品少;结构调整速度无法适应需求增长速度,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缺乏有效引导和开发;产业链延伸长的优势发挥不足,产业的“乘数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产业的延伸作用有限,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发展速度和总体水平低于工业和生产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的制约。由于我国整体上正处在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转型时期,同时现有的财税结构使工业和生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更为直接和显著,在各地还是普遍存在着重工业轻服务业、重生产业轻生活业的发展观念;社会产业自身的发展理念也存在限制,缺乏创新和突破,如目前旅游业还主要围绕景区等实体资源开展,围绕文化、休闲等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还非常有限;社会产业还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忽视社会服务多层次消费结构共存的产业特点,往往把产业结构升级单纯化为低端消费向高端消费的替代性发展。

二是消费环境的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城乡、区域、群体发展极不均衡,收入差距较大。,作为社会消费主力的中等收入阶层发展不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层次和水平较低,居民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负担较重,消费预期较差。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不佳,居民休闲时间缺乏保障。对新兴消费领域和中高端消费领域的政策性限制较多,如征收高额税负等。

三是体制机制的制约。社会服务的产业特性要求各产业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资源、参与竞争,但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滞后,社会服务领域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不少事业单位在参与社会服务市场活动的同时,还享受公共资源的倾斜支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受到抑制,特别表现在行业开放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少,投资主体单一,企业机制不活等方面。由于缺乏合理定位,政府有关部门在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缺位和越位的现象,行业表面上的自然垄断背后往往是行政垄断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四是产业政策的制约。缺乏整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呈现自然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产业政策滞后,预见性不强,动态调整不足,往往要等业态已经成熟或出现较大问题后出台,促进效果比较有限;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但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以服务业用电为例,按照2008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11号),各地区要结合销售电价调整,“于2008年底前基本实现商业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并轨”,而实际上,由于原有差价过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只有15个省份政策落实到位,达到了文件要求。

五是产业自身的制约。由于处在产业发展初期,不少社会产业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护理等缺乏现代化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已有标准一般较为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不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社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企业在服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动力不足,原创产品、特色产品和衍生产品开发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对产业间关联梳理不够,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辐射范围和区域比较有限。

综上可见,加快社会产业发展能够直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发展中,要找准需求和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领域,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约束,促其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型产业。

二、应重点培育发展社会产业

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程度、市场成熟程度、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关联能力等因素,我们认为,旅游业、文化产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业、养老服务业、体育健身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应作为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发展。

(一)旅游业

旅游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3--2007年,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连续遭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入境旅游萎缩,但国内旅游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旅游人数达到17.12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8%。今年以来,国内旅游逆势增长,一季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9.4%,收入同比增长12.9%,已成为当前拉动服务消费的龙头产业之一。

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与其关联的产业、行业超过110个,旅游对交通、住宿、餐饮、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层次多、门槛低,直接或间接吸纳就业人员约6500万,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7.8%,且每年新增直接就业人员约50万人,对缓解当前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意义重大。

我国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看,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约10%左右;而2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3.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2.9%。从人均旅游支出来看,2003年美国每个公民平均每年花在国内旅游上的费用为1685美元,2002年法国每个公民平均每年花在国内旅游上的费用为831美元,两者都占到人均GDP比重的5%以上,而我国2008年人均旅游支出仅占人均GDP的2.3%。国际旅游学专家根据多年的统计材料指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消费进入启动期,国内旅游日益兴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旅游成为常态消费习惯,出境旅游不断兴旺。之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出境旅游人数均达1亿人次,居民出游率超过2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6万亿元。如果参照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有1倍的增长空间。

当前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

旅游业软硬件水平尚待改善。景区道路与大交通的联接、景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比较缺乏,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旅游产业政策还不完善,缺乏全国统一的旅游产业规划,产业发展零碎分散,无法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对新型业态的关注和引导也还不够。三是旅游消费环境还有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抑制了不少国内游客的出游意愿。四是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造成行政垄断现象,为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产品开发设置了相当大的行政阻力。五是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滞后,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雷同问题严重,不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和多元化的需要,也缺乏对消费群体的细分。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推进节假日旅游。继续发挥好黄金周的旅游效应;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节等中短假期以及重大纪念日、少数民族地区节日的旅游潜力;促进双休日的旅游消费,鼓励发展城区旅游和近郊旅游;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积极研究学生春假制度。(2)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充分利用不同领域潜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博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旅游、海岛旅游、国防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拓展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3)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培育大众的休闲观念,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积极规划发展融购物、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在严格规划布局下适度发展大型主题公园。(4)积极研究和引导新型旅游业态,适时激活高端旅游消费。积极发展邮轮、房车等新型旅游业态,适度有序发展私人游艇、高尔夫等,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近期可考虑开通大连到三亚的沿海邮轮航线。(5)促进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针对儿童、青年、老人等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旅游项目和产品,特别是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结合,加强特色旅游概念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二)文化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7到8个百分点。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全面下滑,但文化产业逆势增长。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规模达到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13%,比2007年增长46.42%。电影国内票房总收入(不含农村市场)共计42.15亿元,同比增长26.69%。2009年第一季度近90天的放映周期里,观影人次就达6012万人,票房总收入达12.55亿元,同比增长47.6%。“五一”小长假的3天内,全国主要院线票房突破了6000万元。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1.9%,达54.7亿元;动漫游戏产业同比增长97%。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实现文化服务进出口4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5%。

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较大。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4年公布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其值为1.13,明显高于制造业(1.06)和服务业(0.90),表明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许多城市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据估算,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达到3%,“十二五”末达到5%,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文化产业易与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对接,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具有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特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使产业发展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旺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人均354.8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人均381.3元,农村居民家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为人均3 14.5元,预计到2010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人均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的5.59%,占人均总消费比重的7.71%。但要看到,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十分突出,我国居民的实际文化消费还不到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1/4,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战略性短缺”。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0000亿元以上,而目前统计只有8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上万亿元以上的缺口。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投入不足。投资渠道不畅,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不足;投资方式单一,缺乏现代化的融资手段和平台。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管理比较分散,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执法。、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问题,缺乏统一高效的产业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产业内部的联合联动尚未形成,尚未形成有实力的大集团。三是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文化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本土原创精品不多,衍生产品开发不足,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产业链条。四是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繁荣城乡文化演出市场。鼓励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经典剧目;大力发展以小剧场为载体的曲艺、戏剧等文化演出;在推进演出机构集团化的同时,规范发展个人工作室等小型民间演出机构;通过举办文化大集等形式促进农村地区文化演出市场发展。(2)大力扶持和发展电影业。加快电影院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电影市场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市场提供不同类型产品。鼓励拍摄更多优秀电影作品,满足群众精神需求。(3)以原创动漫和网络游戏为中心,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转变产业发展理念,拓宽服务人群结构和范围,集中力量打造国民认可的经典动漫或游戏形象及作品,鼓励优秀动漫、游戏产品进行包括小说、影视、音乐、玩具、服装等在内的系列化开发。(4)加快发展以网络、手持终端等为载体的数字出版业,加强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业的结合,扩大数字出版物规模和范围。(5)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加快发展有线电视。整合资源,促进三网融合。(6)集中优势资源,合理布局,着力打造辐射力强的全国性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7)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职业教育与培训业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就业人群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职业培训市场潜力无限。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744所,在校学生共计1688.24万人,教职工总数97.34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6万多所,教学班(点)超过61万

个,注册生数达5019万人,从业人员超过87万人。假定去除享受国家补贴的1500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仅靠余下的5200多万学生每人每年支出1000元计算(含学费、实训费等),市场规模就有520多亿元。有报道称,我国每年有将近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未来5-10年我国的教育培训市场潜在需求可达到3000亿元。同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和培训业在经济危机爆发期间还会起到“蓄水池”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延缓就业减轻危机期间的就业压力,还可以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危机结束后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需要。

目前,职业教育与培训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定位不清。混淆与普通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对文化教育和学历的关注超过技能,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尚未成熟。二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培训机构大多小而散,缺乏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管理和师资队伍,缺乏行业规范、标准,缺乏像北大青鸟、新东方英语等这样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培训机构。三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试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让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开展定点培训。(2)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个人等以多种方式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鼓励具有品牌优势的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3)依托各类公立、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待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职业能力培训。(4)扶持发展创业培训、中小企业培训等特色培训产业。鼓励大学和培训机构对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支持创业活动;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企业规范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5)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动,新增劳动力必须经职业教育培训后方可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

(四)养老服务业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亿,占总人口的12%8;未来10年,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4.3%左右的速度增长,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为主要内容,按当前老年服务格局划分,包括居家老年服务、社区老年服务和机构老年服务三大类。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5632个,床位234.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89.6万人。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2009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150亿元,2010年为1300亿元,2010-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

养老服务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通常专业化机构中2-3张床位就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居家养老服务中,就业人员与服务需求比例也在1:10。据此推算,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综合考虑居家老年服务、社区老年服务和机构老年服务的变化趋势,根据老年服务的需求预测,2009年我国老年服务的就业规模预计为470万人,到2020年老年服务的就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表1)。这将对专业护士、特别是普通护工有大量需求,适宜中职护理专业、“4050人员”和农村妇女就业。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服务资源不足。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明显偏低,2007年65岁以上老人的千人床位数仅为22.4张,与发达国家50-70张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如果考虑到仍有巨大潜在需求尚未得到释放的话,养老服务机构床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更为严峻(表2)。二是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综合性不强,相关设备配置不全,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导致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员工综合素质偏低。三是服务保障水平比较低。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但在实践中,三种养老模式的保障水平仍比较低,相互之间缺乏资源共享,严重影响到老年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四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多。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融合,充分利用社区已有的综合服务设施、残疾人康复设施等资源,设立社区老年人日托照料中心等,依托就近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公司、志愿者组织等向社区居民提供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护理康复、日间照料、紧急救援等社会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老年服务。(2)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依托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及其他闲置公共设施,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改造等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各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3)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老龄护理专业培养能力,鼓励举办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专门职业学校,形成品牌;鼓励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养老机构从业。

(五)体育健身产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健身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巨大影响力,体育健身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体育健身产业增加值、人均体育消费都显著增长。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3.4亿人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按照每人每年体育健身消费1000元计算,可以估算体育健身产业每年可创造的收入达上千亿元。有报道称,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总产值已达3000多亿元。

体育健身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带动了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产业,如服装、鞋类、器械等体育用品行业,还促进旅游、建筑、通信、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全球约有65%的体育用品由我国制造,体育用品加工企业超过3000家。受惠于F1赛事,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短短6年就从落后乡镇发展成全国城镇十二强之一,镇上每3个家庭就拥有1辆汽车。

当前体育健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体育

健身产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体育场馆的数量、结构和设备条件都比较差,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二是体育的职业化水平不高,类似美国NBA规模化的赛事经济尚未形成。三是体育市场化程度不高。各种体育项目的市场化水平参差不齐,体育事业和产业之间缺乏清楚的定位,融资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呈现计划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四是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缺乏引导。我国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很长时间,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基础比较好,但还未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加以引导,健身活动还主要是自发、自练。五是体育健身产业规范化程度不高。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积极发展和引导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县、市、区体育场馆和城市社区配套体育健身场馆等中小型群众体育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社区)开放,增加基层体育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对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引导居民正确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塑造居民良好的健身习惯和体育爱好,积极培育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2)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和赛事经济。活跃和规范已有的足球、篮球等联赛市场,努力提升联赛质量和水平;借鉴美国NBA等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我国竞技水平比较好、群众基础雄厚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发展国际化的职业联赛,形成产业规模;同时,引入国际著名赛事,促进国内相关项目的发展,引导相关体育消费。

(六)家政服务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保洁、理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到商品配送、电器维修、送餐上门、房屋维护等,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约70%的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有需求,家政服务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根据劳动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的调查数据,需要提供家政服务的家庭占到40%,推及全国,家政服务提供的就业岗位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根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全国家政服务员供不应求,缺口在1000万人以上。

发展家政服务业,既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助于开发就业岗位以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据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三部门预计,今年全国待就业人数将超过4000万,其中约有60%为“4050”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家政服务业将是分流待就业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旧观念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家政服务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权益保障问题急需解决;用人家庭的需求难以保证,许多家庭实际上已有条件聘用家政服务员,但由于目前家政服务市场选择余地小,难以找到合适人选;职业介绍不健全,影响家政服务发展;权益保障机制急待健全。

适应发展趋势和需求状况,近期可考虑重点突破的领域是:(1)促进家政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设计专业化的培训课程,由专任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开设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评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2)积极拓展家政服务领域,提高家政服务层次,加强与养老服务等其他家庭服务业的相互结合与协作,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的要求。加快中高级保姆、育婴师、家庭教育、家庭护理和保健、家庭管家、家庭理财、涉外家政服务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家政服务业发展。(3)依托新技术,创新家政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上服务,发展网络化的家政服务模式。

三、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社会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为保障,而这有赖于深化对社会产业的系统性研究和现行政策的综合评估分析。我们认为,从发展方向上应着力推进服务功能化、门槛公平化、经营市场化、发展规范化、服务专业化、消费多样化这“六化”,在基本政策取向上建议如下:

(1)进一步提升社会产业的战略位置。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现阶段社会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加快社会产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m的战略位置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加强和改善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社会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之中。

(2)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产业发展的消费环境。影响居民服务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收入、时间和动机,改善消费环境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新闻宣传、专业人员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理念,发掘自身对服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内在需求。二是加快推进国民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降低居民在公共服务环节的支出比重,有效改善公众消费预期。三是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各级领导带头安排带薪休假,鼓励在机关和企业事单位普遍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加强工会、劳动部门对带薪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是制定鼓励服务消费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城市公园、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等服务资源的免费或优惠开放范围;政府补贴政策延伸到社会服务领域,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外部性较强的社会产业和养老等部分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务消费纳入政府资金支持范围,促进市场和产业规模的形成;进一步理顺社会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合理确定价格水平;加强行业联动,统一消费策略,如在节假日开展景点、商场、餐饮、电影、演艺、民航、高速公路、铁路等多行业联合折让促销活动,带动多元消费;适当放宽对新兴消费领域和高端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如邮轮、私人游艇、房车等,有效释放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

(3)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科学界定政府介入的范围和程度,强化政府在推动社会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职能和引导作用;理顺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形成有利于社会产业发展的部门协作机制。二是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社会服务领域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推进社会服务领域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社会化进程,确定其市场活动主体的身份,使之与其他社会服务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机制,增强社会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过程的透明、公开。三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产业的对内对外开放。除法律法规禁止或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鼓励国内外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

社会产业发展,包括参与改制改组国有服务企事业单位,促进多元办社会产业的新格局形成。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四是改革社会产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扩大政府购买相关服务范围,发放相应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自主选择,同时,积极扶持学生、低收入人群、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消费,积极培育潜在的消费群体;设立相关产业的全国性产业引导基金和发展基金,鼓励有关机构提供更多适应群众需求的产品。

(4)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作用。一是制定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业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要求,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原则、路径和重点,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二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根据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和出台相关的财税、土地、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现有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建立社会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机制和发展评价机制,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及时跟踪和掌握社会产业的发展状态、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社会产业的统计体系;提高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包括社会服务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三是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维护家政服务等产业的法律地位,规范和保护企业、员工和雇主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风险发生。

(5)加强社会产业自身建设。一是推进产业组织形式的规模化,加强社会产业的组织形式创新,鼓励社会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联合经营等方式跨区域发展,积极推动企业间的联营联动和跨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关联性,推动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二是加强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资质标准、执业资格体系和服务质量体系,发展符合行业需要的人员培训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提升行业品质和水平。三是鼓励企业不断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突破固有的产品模式和发展理念,鼓励原创产品、特色产品和衍生产品的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线,建立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加强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引导。四是加快产业内部的服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注释:

①此指服务业中可以按照产业化方式发展的社会事业。

②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向享受型的过渡日趋明显,中高端消费比重加大,汽车消费会出现大幅增长,同时,居民旅行的距离也会增加,开始选择中距离的国际旅游,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等休闲领域的消费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③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额分别下降了28%和21.8%,实现全年进出口增长8%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④2008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9,比2007年增加了1.6,近年来首次反弹。

⑤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⑥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lis数据库相关数据测算得出。

⑦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

⑧2007年,旅游服务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6.5%;在韩国,游戏业已经超过汽车成为其第三大支柱产业;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占据了全球动画市场的65%,欧洲80%的动画片由日本制作;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视听产品是其第一大出口产业。

⑨如旅游业可以拉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制造业的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体育健身器械制造、运动服装及用品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可以促进IT产业的发展。

⑩转引自李冠霖著:《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1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12)国外的旅游产业早已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现代特色旅游业态发展。如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英国旅游业的最大看点。

(13)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4)我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前三名分别为法国、美国、西班牙)、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15)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和出境旅游人数分别为5305万人次和4584万人次。

(16)目前约1.3次。

(17)张晓民等编:《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8)文化部《“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初步思路》指出结构性缺口即为1万亿元。

(19)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部门管理。

(20)日本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动漫游戏市场覆盖的全民化,消费群体各年龄段都有,而且主要是以青年人为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本人就是超级动漫迷,很多欧美的著名人士都是动漫迷。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服务人群还主要定位在少年儿童,内容以教育为主,而不是娱教结合,市场基础比较脆弱,服务人群消费能力偏弱。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3

中国现代服务业长期低水平的稳态状况,与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公共职能缺失和经济发展模式有直接联系。以GDP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政府将资源过多投入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的领域,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的短缺使居民形成未来的不确定预期,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储蓄率增加,从而使消费发展缓慢;消费减少带来的内需不足以及储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必然依靠出口来解决,由此形成的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又限制了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消费;生产

一、引言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长期以来都是个难解之谜。虽然中国各级政府不断地提出服务业发展目标并相继出台各种鼓励政策,但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增反降。江小涓和李辉认为这一现象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认识和政策以及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夏杰长与霍景东认为政府的制约作用是服务业发展较慢的关键;汪德华和白重恩等人在控制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后,认为一个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受制度质量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显示,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如果政府规模较小、司法体系能够较好地发挥第三方执行的功能、创造出更好的契约执行环境,则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会相对较高。裴长洪和夏杰长认为对外开放不足是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众多的分析都是基于供给的视角,因而在此基础上所建议采取的政策,不外乎是通过体制改革来放松对服务业管制。我们认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固然有供给层面的原因,但需求方面的因素可能更为重要。对各类服务业的需求不足,是现有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根本性原因。因此,从需求角度考察服务业发展障碍可能更具现实性和本质性,尤其是要立足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这个经济发展最大推动者的行为来进行解释。政府公共财政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

二、相关概念、研究假设和分析逻辑

本文分析所用的范畴,主要是Grubel&Walker从服务对象的视角对服务业所做的区分,具体来说是三类服务业:第一,现代公共服务。一个国家的公共服务大致有四个层次:基本生存服务,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救助等,主要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公共发展服务,主要是教育、医疗等;环境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包括食品药品安全、治安和国防安全等。第二,现代消费。消费服务业主要是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服务业,如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体育事业等。第三,现代生产。生产业是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因此它体现为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如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一般来说,生产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现代服务业的上述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从决定服务业发展的外生角度,提出了这么一个重要的研究假设: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以及长期内处于低水平的稳态状况,可能与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和经济增长模式有直接的联系。以GDP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和政绩考核要求,使政府将资源过多投资于基础设施等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的领域。而在诸如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有关民生的投入短缺,这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公共职能缺失加上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体制的政革带来了居民未来支出和收入的不确定性,直接降低了国内居民消费倾向,消费发展缓慢,从而带来内需不足;在内需不足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出口拉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迫使中国选择了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生产需求不足。从而限制生产的发展。由此我们推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核心在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

三、政府竞争、公共职能缺失与公共服务业

诺思指出,非洲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专注于经济增长的政治制度,而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能成功执行与保障经济高速增长的“政府治理”模式。保障这种模式得以顺利运行的主要机制,则在于地方政府的竞争。据此而言,财政分权改革是导致中国出现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性制度安排。政府组织治理结构中自上而下的集中体制安排的特征,是上级领导拥有任命地方官员的绝对权威,并且中央又根据经济增长作为政绩来考核地方官员,从而导致这种基于GDP考核的政治晋升激励,大大强化了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的程度。因此,地方政府具有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激励,从而使得其有动力来努力发展本地经济。

然而。这种基于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激励,导致了政府公共职能的严重缺失。政府将GDP增长视为唯一目标,从而将资源都集中于经济增长相关的领域,而没有将资源分配至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所以导致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张晏等人指出,政府竞争的重要策略,就是为地方经济“招商引资”,尤其是竞相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因此,这就派生了对地方政府改善基础设施的激励。政府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从而吸引外资并最大限度地加快其经济增长速度。

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中国政府职能逐渐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每年预算内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开始逐渐降低。如图2所示,1978年该比例为64.08%,到1990年降为44.36%,2006年约为26.56%。然而,这是建立在财政支出这个分母也大幅增加的基础上的,其绝对数增加并不低。1990-2006年间,大部分年份经济建设费增长率维持在13%以上而商于同期GDP增长,1999年政府的经济建设费增长率甚至达到20.1%,远远超过同期名义GDP增长率6.2%的水平。

另一方面,从政府预算内资金按项目分类支出来看,对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相关的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得到显著改善。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比例一直在18-20%左右徘徊,1996年以后还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04年以后科教文卫支出绝对水平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占财政支出比例依然只有18%左右,这个比例和20年前基本持平。将科教文卫支出进行细分,可发现拥有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其教育经费只有全世界的1%左右,人均教育公共支出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45位。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85%,远远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水平。2007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为1989.96亿元,占全年GDP的0.8%和财政支出总额的4%,占全球总卫生经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左右。

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比较特殊。从理论上来说,作为国家发展稳定器的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这个结论只适用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社保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孙光德和董克用的研究表明,1991-1994年间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只享有10%左右的社会保障费用。而且,中国目前大约有4亿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保支出并不能单纯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反映。如图2所示,从1996年开始,社会保障支出额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大量工人下岗,由此带来的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支出也大幅增加,此后,2002年还一度出现增幅下降的趋势,至2005年以后,又恢复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为5447.16亿元,仅占GDP的2.2%,财政支出总额的10.94%。尽管逐年在增加,但是离15-20%的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同期欧盟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都在45%以上。

上述政府资源投入结构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再加上政府在这些公共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又影响了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只能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来推动。由此带来的公共服务提供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医疗为例,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是从公费、劳保制度过渡来的,很多非正规就业和城市居民难以加入,非参保人员得不到任何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建立起一个长效筹资机制,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务人员缺乏,技术服务跟不上;药品方面,价格低、用量少的药品遭市场排挤,药品流通秩序混乱。这些都与政府投入较少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不确定预期、国民收入不均等分配与消费业

政府对住房、教育和医疗、养老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市场化倾向的改革,使中国政府的公共职能严重缺失。在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了居民对未来支出和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谨慎性储蓄动机大大增强。因而消费业失去市场支撑而发展缓慢。

首先,从支出角度来看,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使许多原来由国家和社会承担的支出转由个人承担,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不断提高,导致了支出的不确定性提高。以教育为例,在社会福利良好的发达国家,到高中都是义务教育,高校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通常在13—15%,而目前中国分摊的教育成本占高中全部投入的70.1%,占大学的66%。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卫生支出分别为18%、32.6%和49.4%,个人承担的医疗卫生费用几乎占了一半。一项对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表明,健全的社保制度有助于降低个人储蓄率。Gruber&Yelowitz对于美国bledieaid(一项针对低收入阶层妇女和儿童的医疗保险项目)的研究也支持了该结论。

图3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小,从1990年的54.25%下降到2007年的36.29%;与此同时,医疗等费用正在大幅度攀升,1990年人均医疗费用为25.67元,占总支出的2.01%,到2007年人均支出增加了26倍,同期个人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8倍多。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指出,“看病难、看病贵”是三大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教育和住房支出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我国住房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必然结果。消费结构中较高的医疗、住房和教育支出提高了居民预期消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家庭的储蓄倾向,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消费不足。

其次,从收入角度看,失业的增加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直接加大了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1997~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减员增效使职工下岗现象比较突出。2003年以后,由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内外需求疲软导致企业新增投资冻结,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制造业和建筑业是最严重的行业。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8年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约为9.4%,远远超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4%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而且预计2009年上半年失业率估计将升至11%。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居民对未来风险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对当期消费产生后顾之忧。

此外,国民收入的不均等分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陈志武认为,如果将整个中国社会分成政府、城镇居民和农民三类,那么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所得到的好处是最多的。以名义收入来看,1990年全国财政收入是2937.1亿元,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是1510.16元和686.31元;2007年,这三个指标分别是51321.78亿元、13785.81元和4110.36元。从增长率来看,18年来政府、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别翻了16.5倍、8.13倍和4.99倍。从图4中我们发现,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从1996年开始,人均财政负担的增幅就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GDP的增幅,并且十几年来一直维持这种分配格局,到2005年以后,这种分配的差异性更加明显。2007年国家税收收入绝对额增加了45612.99亿元,同比增长33.7%,而同期,名义GDP增长为16.95%。国民收入的不均等分配使政府掌握的财力较多,居民占有财富较少,收入份额的相对下降使其对消费的需求不足,从而阻碍了消费业的发展。

居民未来预期的不确定直接导致谨慎性储蓄的提高。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84.69%,然而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的增加却严重滞后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支出比例逐年下降,到2007年降至72.52%,与此相对应的是家庭储蓄率不断上升。从国际经验来看,储蓄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业相对较为发达。例如,欧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1999年以来,欧盟27国的家庭储蓄率一直稳定在11-12%之间,美国的储蓄率1998年以后仅为1-2%。

从1985年以来,中国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大大高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各类指数。服务价格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需求,从而限制消费服务业发展。事实上,消费者服务支出的扩大并不是基于实际供给能力的增加,而是基于服务价格的上升。程大中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服务价格又在不断上涨,服务支出比重增加,因此中国在服务消费方面已经显露出“成本病”迹象。

五、代工生产、加工贸易和生产业

居民消费倾向的降低导致本国内需严重不足,储蓄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国内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出口成为其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唯一渠道,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大量依靠出口来拉动。图5是1978-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服务净出口对GDP总值的贡献率。从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然而进入21世纪,内需的贡献率出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则相对较高,这主要反映了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增加的固定投资,2000年以来,其贡献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在2003年甚至达到了63.7%。在消费贡献率下降而投资贡献难以进一步提升时,经济增长的引擎自然转向出口。比较图5中消费和出口的贡献,我们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即在投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需不足需要依靠出口来弥补。这在1986、1994和1997年这三年内显得尤其明显。随着内需贡献率的不断下降,短期内必须依靠投资来进行弥补,然而当资本形成总额到达一定程度时,只能依靠外需即出口扩大来解决,这在2004年以后变得更加显著。

中国充分发挥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融入全球经济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代工生产发展加工贸易,由此形成了世界制造中心。这制约了自身的生产发展空间,这体现在:

第一,需求层面。融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代工生产环节,充当“世界操作工”,只需要低端服务的投入,而不需要高级生产业的投入。在外资代工制造业中,跨国公司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网络生产体系,制造业增加值中很大一部分是由FDI企业创造的,在这种封闭网络体系下,FDI形式的制造业的繁荣。并不对本土高级服务业产生市场需求。

第二,供给可能性。价值链高端所体现的生产业,尤其是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竞争优势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工具,它们往往选择在发达国家配置,但也会追随其高端制造业FDI的需求进入中国,并且加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排挤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如2002年中国服务业FDI占总使用外资金额比例为20.28%,生产FDI比例约为4.41%;2007年服务业FDI增加到309.83亿美元,占总FDI的41.44%,生产FDI比例也上升为15.36%。

第三,代工企业升级受阻。代工企业在进行功能升级时,即进行非实体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服务业发展道路时,往往会受到处于价值链高端的跨国公司的限制,如以撤销订单等相威胁,从而阻止本土企业的服务化进程,使其处于“被俘获”的地位。

第四,价值链层面。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虽然有利于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但是也会妨碍其功能升级,而功能升级恰恰是发展现代生产的重要载体。相反,国内价值链下的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虽然不如国际大买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但是由于其自行设计和研发,自打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必然有利于生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注重全球价值链的代工生产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限制了本国现代生产的发展。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过多地发展代工制造活动,会对生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表现为代工制造业在诸如资金、高素质人才等生产要素方面与服务业形成激烈的竞争;代工制造业发展在相对较低的投人情况下,企业无须发展生产业也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这也抑制了企业开发高端服务业的动机;较低的绝对利润也导致企业也没有能力发展生产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六、结语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4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庆经济在直辖以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演进促进了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随着重庆GDP以年均11.1%的速度增长,地区、行业之间的经贸往来随之频繁;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刺激了服务需求的迅速上升,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已达2969元,约占总消费的三分之一。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此从1997年的482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565亿元,年均增长13.97%,分别高出第一、第二产业10个和2.5个百分点,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显著上升,从1997年的35.7%提高为2006年的44.8%,接近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吸纳了大量从其他产业中释放出来的就业人口,2006年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达32.4%,比1997年上升了8.4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解决重庆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一、 重庆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首先从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来看,重庆服务业对经济总量增长有显著影响,根据直辖以来的数据,除少数年份,大多数时期贡献率均在50%以上,尤其是1998和1999年,在农业和工业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服务业产值增加带动了经济总量增长。而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迅速崛起,对经济增长影响逐步增强,与服务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目前有超过服务业的趋势(见表1)。

在服务业的主要行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批发零售业近十年来发展迅猛,2006年增加值为314.3亿元,占服务业的25.5%,平均增速达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为8.6%。其次是交通运输邮电业,2006年在服务业产值中的比重达16.6%,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8%,随着邮电通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服务的逐步扩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为为8.4%。房地产虽然是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而且业对一大批上游和下游企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但由于发展规模小,至2006年增加值才占服务业的10%,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够,平均贡献率只有5.9%,再加上近期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所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稳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之一的重庆金融业产值虽然从68.3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06.5亿元,但在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却从14.17%下降到2006年的6.8%,平均贡献度仅为2.1%,在重庆主要服务行业中是最低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信贷资金相对于财政资金来看增长速度趋缓,证券市场长期低迷,经营业绩不断下滑,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住宿餐饮业是传统的服务业之一,在服务业中产值比重约占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而且相对稳定,近年来约为2.5%左右。其他服务业中,包括了信息、计算机软件、租赁商贸、科研、居民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许多现代新兴服务行业,占服务业产值比重2006年达到41.5%,比1997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0%以上,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中占了43%,超过了自身产值比重,显示出这些行业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看,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从1997年为0.88上升至2005年的0.967,说明该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波及程度有所增强,但仍小于1,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在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这些行业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较弱,导致总体影响力系数较低;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则由1997年的0.8252下降到2005年的0.7812,这也是因为比重较大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分别为0.5831和0.4877,而包括了金融,房地产业等其他服务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都较高,均在0.9以上,但由于在服务业中比重较小,对总体感应度影响小,导致整个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敏感度和影响力均小于第二产业。由此反映出重庆服务业虽然近年来发展明显加快,但由于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及行业内部的结构问题,所以与其他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不强,对总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二、重庆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整体来说重庆服务业内部结构正在逐渐改善,在批发零售、交通仓储邮电等传统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不断增长,对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在直辖市中总值最低。2005年重庆为1347.97亿元,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三分之一;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50%。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在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二分之一左右,显然重庆服务业发展规模远远不够。

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为主。商贸餐饮、娱乐、运输仓储等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一些基础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服务业(一般包括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比重较低;交通运输和商贸餐饮业等传统服务部门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1%,2005年全国该比重为33%,发达国家则不足30%。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例较大,卫生保健、教育培训、智力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育不足,使服务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都较低,对经济总体推动乏力。

3.金融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增长贡献太小。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商业、餐饮住宿业的比重由升转降,而通信、金融保险及工商服务业的比重则以较大幅度上升。但1997年以来,重庆金融业年均增长速度只有6.2%,远远小于服务业和总体经济增长,2006年在服务业产值中仅占6.8%,比1997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其在经济总体中的地位极不匹配。

4.部分行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以外,其他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市场准入的体制性、政策比较严重,有些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型行业,仍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甚至限制经营的状态,市场开放度不高;一些行业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发展轨道,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的步伐不快, 影响了整个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

三、加快重庆服务业发展的途径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增强和完善重庆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城镇化战略将继续推动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重庆城镇化率将达52%,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带动房地产、物业管理、环境保护及公共服务等行业的迅速扩展,扩大社会消费,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

1.优先促进生产业。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行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目前生产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作为老工业基地,随着重庆工业化推进速度的明显加快,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依托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鼓励制造业与下游服务业的融合,促进行业间的信息共享、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增强物流、营销研发设计等生产业为工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业的支撑,对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具有增长力的部门。由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会带来广泛的关联效应,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并提高整体经济绩效。

2.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如金融保险、商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教育和保健服务、通讯服务等高增长和占主导性的服务部门,网络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新兴服务部门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部门,这些服务部门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主要以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三类服务为载体。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已达50%以上,而重庆不足30%。从比较优势出发,现代服务业应是重庆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具备成为贸易、物流和金融中心的条件,现代服务业则是承担建设任务的主要部门。加强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瓶颈制约,为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提供基本条件;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及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快构建和完善面向农村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系体系,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支持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拓展计算机和软件服务、创意服务、会展服务业等新的服务领域。

3.制定服务业的标准行为规范。注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重点在于改善服务模式,增强人性化、便利化、信誉化的服务特色,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的服务业,更需重点强调规范服务和诚信服务,否则潜在需求就难以成为现实。服务业中相当一部分业务的水平和质量,事先无法准确界定,只有在服务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的行业,如教育、旅游、律师、咨询、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这种特点更加突出,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加快服务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根据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对标准化的客观要求,大力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标准的实施,全面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

4.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开放性,重庆服务业部门(特别是对于经济网络型的金融保险服务业和物流业)的服务范围不仅仅是面向本地区,还应着眼于整个西部地区。目前西部地区之间还存在不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如金融企业向周边省市提供金融服务还受到行政区划限制,地区间的物流服务要缴纳一定费用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强和周边省市协作,尽量减少区域限制,促成西部地区服务市场的统一和开放,推动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年鉴》1997年~2005年

[2]中国统计网,年度数据,统计分析

[3]姚 耀 陈高森 骆守俭:生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6(9):9~11

[4]曾国平 曹跃群:重庆市第三产业整体结构演变与内部结构变动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8):64~66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5

论文摘要:社区治理需要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团结起来,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社区内部的合力,以有效的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是居民获得公共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层次上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多少、质量优劣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可供选择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有政府直接供给模式、政府间接供给模式、集体合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和其他供给模式等。

治理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热门关切的论题,治理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社会的管理方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目标途径。毋庸置疑,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共治才能达到善治(良好的治理)。但是,合作的意义只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起点,进一步而论,只有对治理的内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明晰。本文从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与提供社区公共产品两个层面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活动内涵展开探讨。

一、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就治理理论的界定来说,治理是管理方式总和的一种阐释。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格里·斯托克指出“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意味着除政府以外,还有其他的公共事务管理者;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就是政府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参与者自主合作构成网络。使得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起来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的话,既然治理是一种管理,那么管理的权力来源在哪里?徐勇教授提出在治理的逻辑结构中,公共权力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从治理的角度看,公共权力体系应包括国家权力和社会自治权。“在现代社会,因公共事务大量增加,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至少在法理形式上)愈益明显。任何国家权力只有有效地处理公共事务,履行其公共职能,才能维系其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自我运转和公共社会的发育,公共事务大量增多,仅仅依靠国家权力已无法有效治理社会。社会的治理愈来愈需要产生并包含于社会之中的社会自治权的参与。因此,就权力的公共服务性而言,公共权力应是一个以国家权力为主导,同时包含社会自治权的体系”。

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基本作用在于维持、调整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公共权力产生以后,就有行使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公共权力机构。乔耀章教授认为,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以前,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是“非国家机构的政府I”(注:在乔的阐述中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是指非国家的社会公共机构和组织)。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一方面,“非国家机构的政府I”逐渐演变为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另一方面,“非国家机构的政府I”的主体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因为逐渐被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所取代而完全丧失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并且以“非国家机构的政府Ⅱ”的形式与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并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随着阶级的消灭和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消亡,人类社会将进入“非国家机构的政府Ⅲ”及其公共权力的新的历史时期亦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境界。

刘德厚教授强调,“由于社会中公共利益的不同。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在表现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与程度不同,它不一定都具有全局性利益关系的地位。公共权力所支配的公共利益,也可能是局部的。所以,公共利益又分为全局性的公共利益和非全局性的公共利益,由此,公共权力又可分为社会的公共权力和政治性的公共权力。但是,长期以来,中外传统的政治学往往把公共权力等同政治权力,又进而把政治权力完全等同于国家权力,将各种形式的政治权力作为政治的本质看待。其实,严格地说,政治权力是政治功能的表现,是对政治利益关系进行调控的工具,政治权力不是政治的本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公共权力存在于社会公共领域。以对公共事务的处理为内容。把公共权力体系划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将公共权力行使主体划分为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和非国家的社会公共机构和组织。这就在理论上回答了治理的权力来源问题。

公共事务一般是指涉及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所谓社区公共事务,在宏观上,凡是按照属地原则分担到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去组织、协调、运作的公共事务,就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在微观上,社区经济、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体育、社区文化五大方面的资源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是传统的社区公共事务。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独立出来的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等也属于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公共事务是纷繁复杂的。社区治理需要通过合作关系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团结起来。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社区内部的共同合力,以有效的解决社区公共事务问题。

在国外社区治理中,社区公共事务由原来政府单独负责,转为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共同负责。不过,责任分担,并不表明政府减轻了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更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责任。政府通过提供经费。制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目标、标准、原则去监督市场和社会主体的承诺与运行状况,并致力于发动一切力量,为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促进社区公共利益和福利的扩大。

在我国,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具有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社区治理责任。但是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并非要政府全方位干预,政府的职能是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提供经费支持。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合理配置资源。组织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组织等来关注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经济、社区卫生、社区服务、社区医疗,社区治安等多方面的要求。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调动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上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之真正成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事务的自治组织,成为社区民众力量的组织者和利益代表者;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第三部门在管理方面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多变的运作优势,从而降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与此同时,在社区中应该积极培养公共精神。如果社区中丧失公共精神,那么在涉及社区公共利益时,不负责任、不关心他人、不遵守公共道德的现象就会发生。因此,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唤起公众和社会组织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弘扬社会资源共享和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消除公共事务无人关注现象。社区才能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二、提供社区公共产品

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或者说公共产品是这样一些产品。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这个定义是从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来界定公共产品的概念。根据产品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特性,我们可以对产品做如下分类。

学者陈伟东、李雪萍曾对社区公共产品的特征、属性及分类作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研究。陈伟东、李雪萍根据社区产品的两个内在属性(是否具有排他性是否存在竞争性)将社区产品分为四类:一是个人物品,即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二是收费产品,即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产品:三是共用资源,即无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产品:四是集体产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产品。二位学者还将社区产品的属性及分类作了一个清晰的图表(见下图)。

如果与产品的一般分类作对照的话。就会发现陈伟东,李雪萍社区产品分类表中个人物品对应私人产品,集体产品对应公共产品,收费物品对应俱乐部产品,共用资源对应公共资源,因此,陈、李二人对社区产品的划分及其列举是科学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社区产品的认识。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中,政府与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传统经济学一般也遵循市场秩序处理私人产品,而用国家秩序来处理公共产品,实践证明,无论是市场秩序还是国家秩序,这种二分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理论判断对于复杂的现实事务显得过于简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J·阿罗曾说,“在这些公共事物方面,市场没有发挥作用;霍布斯的可怕的者也没有干预以使其处于正常,即使是福利经济学家所讨论的最低限度的补救,如征税或者可转让的许可证,也不存在。”

市场虽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但市场在公共产品上具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市场制度无法提供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的公共产品,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公共产品无人关注和普遍性的“搭便车”行为。在传统意义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甚至是唯一的主体。政府几乎垄断了公共经济和公共事务领域的一切事务。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拥有从事公共经济活动的当然合法性。首先,公共经济活动一般具有成本高、规模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而且不易将“搭便车”者排除在外,因此私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激励来投身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其次,政府拥有动用大量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有条件、有能力来从事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非盈利性的公共经济活动和提供公共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等于政府生产的观点也是一种传统的观点,现代公共经济学认为实际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生产。现代社会的产品生产已经演化成复杂的分工体系,不同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去完成,对公共产品来说,政府可以是供给的主体或最终的责任人,但却可以将不同环节分配给非政府组织或私人部门去完成。萨瓦斯结合产品供给的安排和生产的不同情况。采用一个连续体来表示从政府部门完全公营到非政府组织完全民营的形式,其中除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外,都属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分界,公共产品的提供由政府单一主体走向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主体。公共产品理论从公共产品的内在属性出发,通过揭示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内存矛盾,针对不同的公共产品,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多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正如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每一个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

社区是居民获得公共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层次上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多少、质量优劣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社区公共产品的属性本身就意味着:有效供给社区公共产品需要建立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结构。”,“事实上,社区公共产品既有纯私人物品特征,也有纯公共物品特征,属于混合物品。”,“我们把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的角色主体分为三大类:安排者、生产者、监督者。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是在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居民中分解。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都是安排者,企业和居民都是生产者,社区组织和居民都是监督者。”在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中,政府不可能是唯一的,市场不可能是唯一的,显然自治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也不可能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一个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建立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模式才能有效地克服单一主体供给的不足,进而才能走出社区公共产品的困境。社区作为公共产品消费的平台,包括政府、社区组织、第三部门、私人企业、居民在内的多种主体都应该为其提供公共产品。根据各主体的特点以及不同主体擅长供给的公共产品不同,下面列出几种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1)政府直接供给模式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教育、街道照明、清洁卫生、排水排污、供水供电、开设公共市场、垃圾回收、地方交通网络建设,当然也包括地方性制度建设,如法律法规等。

(2)政府间接供给模式

间接供给,是政府通过规范秩序,充分运用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使第三方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的间接供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合同承包。合同承包是政府与第三方签订关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合同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②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指政府将经营权授予第三方,允许其在特定领域提供服务。③政府参股。对于那些初始投资量较大的项目,采取由政府参股,吸引民间资金入股参与建设。④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其形式可以是资金、免税、低税、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其作用在于降低消费的价格。

(3)集体合作供给模式

集体合作供给理论,主要是论证社团产权问题。社团是一个组织,它向成员提供可供分享的产品和劳务,并按平等的原则向社团内成员收取费用,所收的费用用于产品和劳务的分摊。这些产品和劳务是社团内的公共产品,社团内的成员既是投资者,又是消费者。产品和劳务在社团内部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这种方式作为政府出面供给的不足和私人无力承担的那些准公共产品补充,起到资金聚集效应,满足社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医疗体育的基本作用范文6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2-0058-05 收稿日期:2010-09-2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便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生产。贸易以及其他经济关系的调整。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外部环境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经济的未来走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突出了其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深度调整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发达经济体开始加大出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政府为了重振本土工业,2009年推出了制造业促进法案,主张重新重视对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通过促进制造业高速增长,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再如德国政府也在2009年提出“启动新一轮工业化进程”的计划,重振传统制造业,有选择地对外转移传统产业。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通过利用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发达国家的这些经济复苏计划对中国的出口和产业升级构成了直接挑战。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新兴行业的产业链将逐步生成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重点,以求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将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三)低碳产业链将重构世界产业体系随着环保节能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标准模式”。而“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强调,要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低碳技术”产生引发了“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必将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低碳产业链,这对全球产业体系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区域内价值链分工将逐步深化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各国开始强调地区合作的地域开放性和领域协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例如,欧盟通过地中海联盟扩大了区域合作的边界,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决定加强合作,西半球国家决定成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将带动各区域内价值链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五)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严重依赖外需以求得发展的条件已完全改变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正在成为发达经济体平衡贸易关系、加大出口的对象。如2010年1~6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018.6亿美元,增长23.2%。义如2010年1~5月,德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50.4亿美元,增长42.5%。这些数据显示,美、德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额显著增长,为其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则难有起色,只能在别的方面寻找突破。

(六)以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强化了中国对全球生产网络的依附性。以及竞争力优势的被动和单一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需加快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融入新国际分工体系,但国内企业在新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微笑曲线”谷底,中国在参与产品内分工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总需求结构扭曲、分配结构失衡,自主创新乏力,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资源耗费严重,环境压力巨大等粗放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迫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基于高度专业化知识,以知识的生产、应用、传播为服务过程,以提供高智力附加值的知识(或技能)密集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知识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很高的服务行业。它主要提供知识产品,包括技术服务。知识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如法律咨询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和一般信息咨询与培训等)。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外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统计外延是动态的,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程度而变化。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界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行业范畴分类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性魏江(2007)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征归结为:

1、高知识度。从知识创新过程来看,服务产品的性质是“知识密集的”,这些“产品”作为要素参加到客户的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脑力劳动和智力为基础,其服务过程就是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过程。

2、高技术度。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一个纽带,连接了技术知识与产业发展。它一方面积极地使用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如金融、保险、广告),另一方面创造并扩散新技术(如软件开发)。

3、高互动性。强烈的交互性和客户相关性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最主要共同特征之一。之所以会有频繁的互动,是因为客户本身拥有很多知识和能力,能帮助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交付最佳解决方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用户的互动越紧密持久,就越有可能将组织和技术的诀窍结合到用户的创新过程之中。

4、高创新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许多方面,尤其在R&D和创新方面与传统服务业存在差异。Miles等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客户的创新合作者,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推动者、传播者和发起者的多重角色。Muller和Zenker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自身必须不断创新,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创造出适合技术和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知识应用模式,而且作为客户的创新合作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推

动者、传播者和发起者的多重角色,影响着客户的创新能力,推动客户的创新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同顾客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促进了其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应用创造了新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促进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创新系统的效率。

(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伴随着产业链的重新分化和组合。波特f2001)认为,在一个特定行业中开展竞争的所有活动构成价值链,这些活动包括生产过程、营销、传送,以及产品服务初级活动还包括投入品采购、技术、人力资源和其他支持性活动。波特进一步指出,在企业价值链的运动过程中,并非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创造同等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活动。这些创造较高价值的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在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中,伴随着产业链的重新分化和组合,这些战略环节就会从原有的生产企业内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其中就有许多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是因为,目前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加快制造环节的依赖性在减少,而知识含量高的生产活动越来越具有战略环节的性质。这样,当企业放弃低附加值的环节或者将其外包出去,转而专门从事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的服务活动时,便诞生出了一批新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创新中心和设计中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可以获得产品大部分的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制造中心)则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我国改革开放后,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日益显著,凭借着初级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禀赋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之中,并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与组装性生产环节的重要基地,但只能获取产品少量的附加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则可以促使我国的企业广泛地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向价值链的高端跃升,跳出世界制造中心导致的贫穷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陷阱: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从多方面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助推器。如信息、资讯服务业协调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咨询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为三大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医疗和金融业为三大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可以与制造业进行产业链合作,共同进行研发活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用各自的优势,文现产业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创新机会,提高资源配置自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因此,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来看,其生产效率的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

在服务业中,比重上升最快的是金融、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时期,相应地,经济活动也将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中――服务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并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制造业服务化诞生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制造业的服务化带动了新型工业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制造业输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使其产出具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特性。正是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与机理主要包括: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将技术和知识物化到技术装备和商品中去;②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增加制造业的迂回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③增强自主研发、设计与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④强化品牌和营销功能,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形成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⑤交易成本降低,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顺应了低碳经济对产业竞争力的要求。目前,世界经济已呈现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产业竞争力将处处体现低碳和低碳经济的竞争。产业竞争力受制于产业结构,低碳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突出特征是“碳结构”的低下与优化。依据“碳结构”要求,产业竞争力结构应在诸多层面表现为“碳结构”的合理,社会将以“低碳”的目光检视某个产业的“碳结构”,形成了对产业竞争力“碳检验”、“碳核定”等新的评估理念。受“低碳”、“碳结构”的制约,产业竞争力各种结构要素应全方位体现出“低碳”的特征,通过“低碳”结构提升竞争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属于低排放、低能耗的低碳行业,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够提高企业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可以减少这些资源消耗性要素的投入;此外,有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能替代资源消耗性要素的投入。因此,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遵循低碳经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比增长速度2007年已经超过2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内部的比重超出了50%,但在GDP中的比重始终略微高于20%,这个EE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美国的现代服务业增长快、总量高,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教育培训业,专业服务业、商务支持产业的总量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的32%,接近服务业总体规模的一半。因此,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幅度不大,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中的比重甚至有所下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以高度的专业化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专业人才是其行业存在的根本。也是影响该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如表2所示,我国从事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人才很少,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08年与2007年相比,仅增长3.0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基本徘徊在19%左右,2008年与2003年相比,该比重甚至由20.3%下降到19.2%;

(三)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出口额逐年增长,但国际竞争力不强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我国知识型服务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普遍处于逆差状态。

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行业来看,根据表3,2001年,通讯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电影音像都处于逆差状态;2008年,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仍然处于逆差状态,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它商业服务是处于顺差状态。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咨询、电影音像等行业的发展,但创新能力的低下致使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专利的竞争力不强。

四、促进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提高市场化程度,消除制约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形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软环境。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催化剂,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要通过改善公共管理,构建良好的适宜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人才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