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网课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上网课的建议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1

为了解决学生课堂睡觉问题,我总结并实施的一些方法对于应对学生上课睡觉现象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提出良好的建议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特别多,作为中学生大多数是寄宿生,晚上的休息时间是统一的,可是有的学生在教师检查完以后就开始讲话,有时能到11点,这严重地影响到睡眠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晚上突击检查,抓典型,让学生意识到睡不好觉的严重性。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气球,一个正在慢慢瘪气的气球。这时,你的身体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放松无杂念是睡觉的前提。还有些学生喜欢上网,尤其是在晚上偷着上网,趁着夜深人静时,三五成群地跑去上网,我们学校都组织教师晚上值班,即使这样也有漏网的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我找他们谈心,讲解上网的危害性,然后放视频录像,给他们以心灵的辅导,让他们主动地摆脱网隐。我们也要给他们以建议:适当地上网对于知识面的扩展是有好处的,但如果晚上上网时间过长,睡眠就会不足,晚上大脑需要休息,如果常期得不到休息,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白天也会没心思听老师上课,时间一长,知识点就会衔接不起来,直接影响成绩,也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我们把这些话给说到了,道理讲清楚了,学生会认真考虑的,因为他们还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

二、用智慧激活政治课堂

在农村中学政治课是副科,教师和领导不重视,随便找一个教师就可以上政治课,即使这样我认为还可以尽心尽力地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因为我们的政治课的内容许多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只要教师稍微组织一下,就会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我以前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知识点,要求学生抄笔记,勾画书本上和重点,朗读重要段落。虽然学生的成绩尚可,但在这种“一言堂”的气氛里,不仅学生打哈欠,就连我自己有时也感到索然无味。后来听的一堂课,改变了我的上课风格,让我现在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学生睡觉了。我曾经听过莞中一位老教师的课,她的课堂可以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不仅仅是她的学生融入其中,我和在座听课的教师们也被她的课所吸引。当上课铃响起,并不是传统的“起立、上课……”而是将社会的热点话题引入课堂,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与分析中来了,作为主人翁,学生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在不经意间,课改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就完美地体现出来了。因此,要想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睡觉,那么就要用你的智慧激活你的政治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吸取知识的海洋。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现在不少学生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缺乏思想教育,产生了不愿学、怕学、厌学和不学的消极情绪。主要是学习的自信心的缺乏,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自信心进行培养,那么他们对学习将会失去信心。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首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爱自己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和他们共呼吸、共患难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他的成绩一般都是在班级前10名,可市联考时他却考到了班级30名,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低着头,上课也不在状态,甚至于有时上课睡觉。我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课间时我找到了他,笑着和他谈心,才知道他的内心是那么的脆弱,强烈的自尊心几乎压垮了他,让他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冲击。我从自己的学习经历来告诉他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失败,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强大起来,成为打不败的小强,自从谈话以后,我发现他以前更有自信了,学习和生活都上台阶了。其次,要做学生的晴雨表,适时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让每一个学生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学生如果对上学没信心,那就帮他们好好地找找原因,是因为家庭、学校、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想动向,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及时表扬,随时随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有成就感。有时放手让他们处理一些小事情,让他们在成功中体会到快乐,让他们自己感到:我能行,其他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并且要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有这样一群自信心强的学生,还愁有睡觉的情况发生吗?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最终会被学校和社会淘汰的。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竞争能力是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如果没有竞争意识就体会不到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当有学生睡觉时,我在班会课上就找一些靠知识成功者的经历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欲望,从正面引导学生竞争意识。还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搞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建议学生趁假期找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的工作,从切身感受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要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话,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跟上来了,学习动力也会随之而来,成绩也会提高的,当然学生也就不想再睡觉了。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篮球选项课;考核体系;学籍管理;教学方法

本文系九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Y104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一、篮球选项课选课学生相对较少

(一)其他选项课的冲击。九江学院目前开设有公共体育选项课近20门。相对于篮球来说,男生对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街舞、交际舞、轮滑同样感兴趣甚至更感兴趣。女生对篮球的选课热情更低,她们更多的是对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交际舞、艺术体操、形体、健美操感兴趣。

调查中发现,由于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网球、羽毛球、瑜伽、女子防身术、野外生存训练、轮滑(旱冰)等新兴项目的开设对篮球等传统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大学女生喜欢篮球课的寥寥无几。在查询九江学院最近的体育课选项表发现,女生选择体育舞蹈的占第一位,男生选择羽毛球的占第一位。大二年级1万名左右的学生只有800人选项篮球课,由此可见新兴的室内项目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对篮球选项课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图1)

(二)因选课系统设置不科学,部分学生无法选上自己喜欢的篮球课。经调查发现,造成部分学生无法选上自己喜欢的篮球课原因有:

1、选课登录端受选课时间限制。网上选课时间在学期末由学校教务处具体安排而进行,后登录的学生在被选项目的班级到达人数上限后将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篮球运动项目班级。统计表明,有32.60%的学生由于受“选课时间”限制而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学生选课登录端受“上网选课地点”限制。学校选课服务器是在校园局域网内,不能接受本局域网以外的IP地址访问。据统计,有10.05%的学生选课由于受“选课地点”限制而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3、系统设置不科学,阻碍了学生选上篮球课。由于体育选项课都是放在其他科目以后进行,很多时间都已排有课,学生可用于选体育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再加上由于系统设置了篮球班级总数、每班人数及上课时间,造成部分学生想上篮球课而无法选上。例如,张三刚好周三下午7、8节有时间,想选这个时候的篮球课,然而该时间可能就没有篮球课可选或者有时已选满,无法选上篮球课。

(三)学籍管理松散,部分学生故意不进行体育课选项。由于九江学院补考、毕业前清考管理较松,学生通过率极高且没有相应惩罚措施(尤其是体育课),致使一部分学生钻学校管理的漏洞,根本不进行体育课选项,而直接进入毕业前清考。因为他知道学校为了毕业生学位获得比率的提高肯定不会为难他们。通过向教务处调查发现,近两年毕业生中每年都有近2.8%的学生故意不进行体育课选项,而通过直接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前清考的方式获得体育成绩,领取毕业证书,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外篮球活动是篮球课的延伸。大学生课后是否参与篮球活动既能体现篮球选项课教学的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将来步入社会后参与篮球活动的延续状况。调查表明,72.50%的学生篮球选项课结束后参加过课外篮球活动;36.69%的学生基本每周都参加篮球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6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篮球选项课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但仍然有27.50%的学生篮球选项课结束后不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甚至有9.46%的学生不再参加体育运动。主要是部分学生在篮球选项课期间没能积极参与篮球活动,没有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从而对篮球运动失去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除了教会同学们篮球技战术、裁判外,还要不断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思,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图2)

三、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偏低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急需改进。公体篮球选项课内容有篮球运动概述、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基本技术和战术、身体素质等。调查显示:40.00%的学生对学校篮球选项课的上课内容认为一般,27.89%的学生对上课内容较满意,只有4.2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很满意,同时又有27.90%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这说明,九江学院篮球选项课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调查显示,进行篮球比赛是大学生最渴求的内容,占91.28%位居第一位,可见在比赛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大多数学生的心声;技战术内容需求占86.43%,排第二,这是大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基础;有58.61%的学生认可篮球规则与裁判内容,通过规则和裁判学习,有利于参与社会体育生活;对国内外篮球比赛动态的了解占76.52%,排第四。随着NBA、CBA、CUBA等赛事的影响,了解赛事动态,观看、欣赏评论篮球赛事已成为部分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内容。(图3)

(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过时。公体篮球选项课教学教师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比赛相结合的传统方式。调查显示:85.71%的教师采用讲解、示范、练习、演示、比赛和预防纠错等常规教学方法,71.42%的教师能采用启发式教学。

(三)考核体系不科学。国家教委曾指出:“对于不同体质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然而调查发现,九江学院篮球课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技能考评占比例太大,主要考核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法导致考核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不符。

2、考核内容的不可选择性、形式单一。主要对罚球线单手肩上投篮、1分钟全场运球上篮进行评价,根据投篮命中次数打分。致使学生只是为了考核而不是为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进行学习和锻炼。

3、忽视了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自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已经取得的进步重视不够。这种评价方式致使教师针对考试来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效果较差。

(四)教师的篮球水平仍需提高。篮球教师的篮球水平是教师具有篮球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篮球教学中教师必备的篮球知识、信息、技战术等。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篮球运动技战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水平上以及篮球比赛信息的掌握上。它对篮球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篮球水平。由于篮球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师的流动性太强等因素,再加上绝大多数老师大学毕业后直接来校工作,没有大赛比赛经验,同时基本没有在大型的体育比赛项目上吹过裁判,这就要求篮球教师不断创造机会多进行篮球裁判的实践。想满足学生对篮球教师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多数篮球老师的篮球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调查显示,76.0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83.2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篮球技术、战术运用较好;但同时35.62%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裁判水平还需提高,42.53%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国内外篮球比赛的信息掌握介绍不够。(图4)

(五)篮球选项课课时安排较少。目前,九江学院公体篮球选项课计划共计32课时。如果再剔除到节假日、考试占用时间,用于体育教学的实际时间不到28个课时。调查显示:76.02%的学生认为36个课时太少,根本不能满足篮球学习的需要,希望增加课时。调查显示:95.24%的教师认为36个课时太少,要想完成教学计划本身就很困难,根本没时间将有关内容讲深、讲透,也没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练习、打比赛,学生吹裁判的机会少得可怜,根本不能满足篮球教的需要。

针对九江学院的实际情况,建议包括篮球选项课在内的体育公共选修课向其他高校看齐(将非体育专业专科生从大二下学期也利用上),实行一学年制的体育公共选修课教学,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要,尽可能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引导,促进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培育终身体育思想。

(六)学生选课动机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篮球选项课的动机具有多元化特征,只有12.67%的学生是为了培养一种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明显偏低,说明学生体育意思不强,需要老师加强引导;52.4%的学生是为了掌握篮球知识、提高篮球技艺而参加篮球选项课;当然,为了培养团队意思和合作精神而参加篮球选项课的学生也有19.23%;38.6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篮球基础分数好拿;选择“喜欢的科目已选满随机选的篮球”一项的学生有12.67%。

四、提高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积极倡导校园篮球文化。建议与当前体育形式或学校正在开展的体育活动相配合,灵活运用标语、黑板报、校广播站、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的体育宣传、展览,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为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二)改革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在与国家规定的“教学指导纲要”保持一致的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突出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可持续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参加篮球学习,逐步形成特长,养成锻炼习惯。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考核中应该把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把考核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把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力求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方法人性化。

(四)积极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体育教师向较高的专业素质方向发展,向“具有较高深和独特专门知识技术”、外行人无法替代的专业化境界靠拢。可通过引进、选拔培养、淘汰等方式,促使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的有关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体育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兴伟.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用户权限;行政监管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了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实现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免费在线共享,充分发挥名师、名校和名课的教学示范与辐射推广作用,于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为突破口,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革不合理的机制与制度,拉动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各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将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广共享,从而带动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的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但是,目前精品课程网络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对网站内容的保护问题和课程建设中的过程管理问题。目前有三种模式:(1)网站的内容是毫无保护的,且多数是不太有名的高校。进入到这种网站后,对所有内容可以毫无顾忌地下载。(2)精品课程网站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软件制作的,如天空软件。运用这些软件对精品课程的内容进行制作后,只能通过网站在线浏览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习题、试卷等与课程相关的全部内容,但是不允许下载,或者只能下载小部分的章节。(3)有些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只能看到该学校的精品课程一览表,但要想看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就会弹出请输入用户名、密码或请重新登录等界面,让人不得不放弃。毫无保护和过度保护对于精品课程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同时也违背了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向高等学校免费开放的要求,限制了充分发挥名师、名校和名课的教学示范与辐射推广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访问精品课程网站的不同人群与目的?????,设置了不同的权限与网页,这样可以避免对网站内容的过度保护,提高开放程度,欢迎大家进行访问;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保护,使大家能够看到精品课程的内容,却不能过度下载;?同时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监管与目标管理。

2 网站建设中几类用户的权限

精品课程网站建成后,可将访问用户分为六类:网站管理员、教师、学生、特聘专家、行政监管以及其他的交流访问者。网站管理员和教师是网站的创建者、维护者,应具有较高的权力;特聘专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评审专家和督导者;行政监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者;学生和其他的交流访问者是网站的使用者。他们在访问网站时应给予不同的权限。

2.1 网站管理员

精品课程网站应指定一名既熟知网络技术又了解本精品课程的网站管理员,最好是精品课程建设组成员,具有较高的网站建设与维护的技术水平,会使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的相关软件,能够确保网站持续、有效地正常运行。

网站管理员在网站用户中应拥有最高权力?但无权删除特聘专家、行政监管的留言?:(1)可以任意的上传、下载、删除各种文件;(2)能够管理所有登陆网站的用户,可以通过或者撤销用户的使用权限;(3)能够时常访问网站的论坛、聊天室、邮箱等,对这些与用户交互的场所进行规范管理;(4)及时发现访问者提出的问题、建议,以便安排专门教师回答问题,吸纳好的建议,优化精品课程资源;(5)及时收集各方面成员对精品课程以及教师的评价,做出回馈;(6)及时查看但没有权利删除特聘专家、行政监管的留言,落实建议,做出反馈。

2.2?教师

教师,这里是指精品课程建设组成员和该校使用该精品课程的专业教师。专任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网站代码的编写,但他们是精品课程网站各种资料的撰写者和收集者,同时应及时回答学生、特聘专家、行政监管和访问者的问题;他们又是精品课程网站不断完善并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应赋予较高的权力。

专任教师进入该网站享有如下权力:(1)可以任意的上传、下载、删除各种文件;(2)可以访问网站的论坛、聊天室、邮箱等,跟学生以及其他教师进行交流;(3)更新、布置、批改作业;(4)随时地发现和听取学习者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答问题。(5)及时查看但没有权利删除特聘专家、行政监管的留言。

教师的积极参与,才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内容,使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杜绝课程资料和教学思想的老化;才可以避免使精品课程成为一时精品,失去了它长久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2.3 学生

精品课程网站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可以不用账户和密码访问网站,也可以自愿地建立自己的账户与密码,以便保留和统计与自己名下有关的信息。学生可以访问绝大部分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影视、实验指导以及实践环节的各种资料,访问公开的考试试卷及评分标准;可以在线完成作业或者在线提交作业,在线测试及考试;可以进入师生交互模块,在论坛上向老师提出问题或者在聊天室与其他同学讨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设置学生评价体系,以便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给教师或者教材打分。学生受限的权力有:(1)无权浏览特聘专家、行政监管的留言。

2.4 特聘专家

特聘专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评审专家和督导者。?要使精品课程网站通过评审或者更好的完善网站,需要专家的定期参与。通过进入专家账户,可以对精品课程网站的平台、构造、版面设计、具体资料内容等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可以浏览网站的各个模块,例如申报材料、课程特色、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与案例;可以浏览师生交互以及同行交流学习模块;

特聘专家除了以网站一般访问者的身份访问网站外,还享有如下的特殊待遇:(1)建立单独的专家评审模块,专家可以在此对精品课程做出评估;(2)设置单独的专家交流留言板,以便专家发现问题时可以直接留言,开展督导工作;(3)专家可以浏览行政监管的留言。(4)专家有留言的,在网页的?专家、监管上网记录?中有?上网时间?显示,以便公开履行职责,接受监督。

2.5 行政监管

行政监管是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者。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但是,在现实发展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影响着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从近几年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验收、中期检查以及浏览考察网页内容可见,无论是申报书的建设任务,还是提供的验收材料,特别是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都让人感到建设者对“建设”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内容不精。例如:学校中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精品课程网站内容面向应该受益的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偏少,而大多偏向于专家评审需要的条件性指标;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还没有更广泛地发挥精品课程网络的传播功能;网站文字内容、排版格式、数学公式和错别字问题较多,与纸质的印刷排版标准相差甚远。对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从实际工作抓起,注重由现在的评审条件性指标向教学效益性指标转化,切实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工作,保证精品课程得到与时俱进地充实和完善,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行政监管除了以网站一般访问者的身份访问网站外,还享有如下的特殊待遇:(1)可以浏览特聘专家的留言,并给予答复;(2)设置单独的行政监管交流留言板,以便直接留言,执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职能;(3)行政监管有留言时,在网页的?专家、监管上网记录?中有?上网时间?显示,以便公开履行职责,接受大众监督。

2.6 交流访问者

交流访问者主要是其他高校的同行教师以及学习该课程的同学们,或一般过客。该人群可以不通过用户登录网站,课程网站入口分为?公众网?和?校园网?两大类,网站内容根据入口不同而有差异。允许?校园网?入口登录的用户?服务器通过IP地址即可筛选),可以浏览和下载大部分教学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由精品课程成员组自行决定?、大部分实践环节的资源。通过?公众网?入口登录的用户,可以进入交流访问者的论坛,以便他们提出问题或者意见;给该人群设置评价体系,在他们使用教学资源后可对其做出评价;只能下载或者浏览受限资源。

3 结束语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一门精品课程的“出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经过了制作、修改、评选、建设、更新、完善等过程的历炼才形成的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同时也是凝聚了一个课题组的许多人通过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获得的精品。精品课程既不能“养在深闺无人识”,又不能“过度开放”养成某些教师的惰性,且容易被剽窃。本文讨论了精品课程网站内容的开放程度以及过程管理的问题,把访问精品课程网站的人群分为六类,每一类人群给予不同的访问权限和特殊待遇,据此可以更好地解决精品课程网站的资源保护问题,切实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完善工作;既避免了商业用途的恶意下载及使用,又可以在各教学院校间进行学术的交流,把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教学成果加以广泛推广,从而达到国家精品课课程建设的目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5

[2]徐睿琛,牟占军,暴田双.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03-104.

[3]陈晓毅.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点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57-258.

[4]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O05(1):90-91.

[5]赵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 江苏科技信息,2011(3):30-32.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4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的参与度,认真上好活动课,充分发挥活动课的效果,对我们每一位思品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通过多年的思品课教学,我认为要上好活动课,作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精心选择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1) 根据活动设计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思品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活动课内容,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我们的学生,有的活动课太容易了,学生根本不需要过分思考就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如八年级第三单元的活动:交流讨论自己的零用钱的使用情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的活动课材料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许多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如九年级第一单元的活动课:开展一次“时政沙龙”活动,讨论当前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果我们教师不加选择,那么这样的活动课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达到活动课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要上好活动课,们应该提高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就必须要对活动课内容进行选择来提高活动课的实效性。

(2) 活动课内容我们要精选巧用,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

在活动课中,我们要灵活处理学习内容,找准切入点,甚至可以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替代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亲子之间》的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活动一,我为爸爸妈妈画像,各用10个词汇形容你的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眼中的你。活动二,你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吗?他们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活动三,如何化解“爱的冲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扮演相应角色,并搜寻化解冲突的锦囊,最后在满文军的歌曲《懂你》中结束。一系列情感冲突,学生思维被激活;通过积极探索,创设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锦囊妙计。

(3) 活动课设计的问题要适度

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要考虑到优生,又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过于简单,每个学生都会,那就失去了问题的意义;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最终也不利于教学。

二、 活动课的形式要多样性

活动课是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其教学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死板的,一成不变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符合学生趣味的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形式,就会增强活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1. 讨论、辩论法

讨论法或辩论法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对某个问题的组织讨论,创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积极和谐热烈的讨论气氛,这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情境,当然讨论的中心,要特别注意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是比较有争议性的知识点,则可以采取一种辨论式,这比讨论的气氛可热烈多了。如:针对中学生普遍都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是否该上网”,采取辩论会的形式;学生从网络给他们所带来的好处和危害进行激烈的辩论,正方赞成上网,反方反对上网,各抒己见……通过辩论,学生既看到了网络的利和弊,又懂得了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2. 时政论坛法

在教学中受“央视论坛”节目的启发,每周选择一个时政热点问题,在班级中开设“时政论坛”形式的活动课,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对所选择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对所提出问题及所选材料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使学生分析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 音乐陶冶法

前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在思品活动课中根据知识点不同,适当采用一些音乐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讲“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候,我播放了《我的中国心》的MTV,屏幕上打出歌词――“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学生合唱着这支永远的流行歌曲,从歌词中,从图片中,从旋律中进一步领会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含义,极大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操。再如在讲“坚强意志”的时候,我播放了《敢问路在何方》的MTV。面对着熟悉的面孔,回忆着熟悉的情节,倾听着熟悉的旋律,学生深刻领会到了坚强意志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4. 联系实际法

活动课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学生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应该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上的需要。例如,在讲八年级第五单元“学会自我保护”内容时,我先结合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2002年,我校发生过一起绑架学生案,学生何某在上学路上被告一名陌生男子带走了。当时何某在被这名陌生男子带走的时候,他遇到过来学校的老师、同学,然而他们都没有发现他有不正常的反应。虽然何某最后挣脱绳索逃脱,犯罪分子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但是这个教训应该是惨痛的。假如换成你,你会怎样做?何某遭绑架说明了未成年人存在什么问题?平常你们有类似于何某这样的经历吗?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积极展开讨论。通过这声讨论,同学们懂得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又掌握了一些在遭遇不法侵害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选择学生关注的话题,并组织他们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就能使学生悟得真、辩得活,体验得实,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情创造条件;就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媒体引入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多媒体如动画、影像、音乐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等感官,有助于创设良好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活”起来。一是教学内容“活”――生活。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感知思想品德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思想品德的指引。二是教学手段“活”――活用。把现代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思维“活”――活跃。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刻板的思品课“活”起来,政治知识“用”起来,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最终让我们的教学精彩起来。例如在上《弘扬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时我就播放了一段日本侵华和的录像剪辑,同学们在沉重地观看录像的同时也激发出了爱国情感,认识到了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再如讲《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时候就可播放一下有关国庆阅兵训练的场面给学生看看,感受一下军队的坚强意志,对比一下自己。

6. 模拟现场法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情景。由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些角色中,哪些具有选举的资格,哪些没有,为什么?。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 与节假日、庆典活动相结合法

如:(1) “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要求学生“给母亲的问候”、“我为母亲做件事”、“感恩老师”,在节日中学会孝敬与感恩。(2) “禁毒日”,配合政教部门开展“禁毒图片展览”“拒绝不良诱惑、远离”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珍爱宝贵生命。(3) “元旦、春节”开展“树新风,破旧习”等活动,让学生告别陋习,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富,做自己的主人。(4) “寒暑假”大力提倡“社会调查,成长心连心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体验合作、竞争与成功。(5) “植树节”开展“我为家乡增点绿”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理解环保对人类的重大意义,争做环保小卫士。(6) “清明节”开展“向烈士致敬”活动,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明白,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人人都要努力学习,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外,学生讲故事、演小品、

另外,演讲比赛、政治小论文竞赛、知识竞赛、质疑问难法,,观察演示法,音美配合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形式多样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课形式,使活动课能够对学生保持持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在自主参与中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达到提升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来实现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三、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活动课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他们潜能和素质的环境。既所谓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教师动口,学生动脑、动手付诸实践;组织而不包办代替,指导而不越俎代疱。例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二单元内容后,针对本单元所设置的活动课“关注身边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带同学们实地考查了流经学校附近的一段萍水河,在河边,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儿提时萍水河的秀美情况后,问大家:萍水河现在怎样?同学们马上从脑海中的萍水河回到现实中来,大家仔细观察并动笔描绘了眼前萍水河的“壮丽景象”。在观察中,同学们还看到了沿河边设置了大量的宣传标语:“严禁倾倒垃圾,违者罚款”、“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时还看到了附近居民将废弃物扔向河里的现象。看到这里,我及时把同学们召集起来,提出一个问题:到处都张贴了环保宣传标语,为什么当地居民还会这样做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环保部门监督、检查执法的力度不够;有的说,这是部分居民缺乏环保意识的行为;有的说……有的同学还结伴到当地居民家里进行环保宣传。考查结束后,我要求每组同学写一份治理萍水河的建议书。从第二天各小组交上来的建议书中,我看到了同学发自内心的言语,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同学们的建议书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能力,看到了希望。由此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试想,假如老师一味包办,头头是道地告诉学生,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所以在活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而且能启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愉快、生动、积极、主动参与和学习,健康成长。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学习方式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小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习的积极性很大部分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想提升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就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填鸭式”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目标实现得并不理想。

1.从教师教学方面分析

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进行单纯的课本理论讲解,学生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买账。另一方面,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从自身做起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没有严格认真地抓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在上机课时也没有对学生利用电脑游戏、聊天而不认真进行操作练习的现象进行管束,存在着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态度。

2.从学生学习方面分析

在课程开设之初,学生对这门课都抱有期待与憧憬的心情,以为信息技术课就等同于玩电脑,可以上网、打游戏,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信息技术中基本操作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学生不但需要认真听课,还要对内容进行记忆,当难度增加、枯燥的理论性内容增加时,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减少,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

二、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探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体系非常烦琐与庞大的课程,小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低年龄群体,知识储存量有限,学习能力较弱,在面对细致烦琐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与理论时,出现没有耐心与不愿学习的情况,在信息技术操作课上,面对教师对上机步骤的一一讲解,也无法耐心听讲与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能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与“填鸭式”的教学,让教学内容变得吸引学生注意,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比较沉闷,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在教室静静聆听,长时间的讲课难免会让年龄较小的小学生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而无法认真听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如果能抓住小学生的心理,让小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自然而然会加强小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热度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这也是抓住学生学习之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1)可以在课堂上多多鼓励学生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要进行表扬,让学生爱上思考,愿意及时提出困惑,真正实现课堂的互动式教学。(2)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式学习”,一个小组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并且可以一起动手完成课程作业的制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单向的灌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说,在幻灯片制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只把一些简单的操作教给学生,然后告诉学生幻灯片中还可以加图片、艺术字等,让学生自己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探索这些功能的使用方式,通过自己的研究与摸索,学生不自觉地就对幻灯片很多功能的操作步骤铭记于心,不用再像以往一样为记忆理论性的东西而发愁。讲述完幻灯片制作的课程后,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制作相关主题的幻灯片,下节课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幻灯片的制作理念和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课下温习知识与操作方式,又能在一种轻松与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沉闷性与枯燥。

4.摆正信息技术学习心态

对上网课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兴趣;差异性;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2013)-02-0219-01

目前,全省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并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成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信息技术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如CD-ROM),或利用Internet自己查阅,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基本框架、总目标、指导和建议,起到组织者和出境者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让学生的更多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他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二、抓好应用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

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但也是最简单、最易用)的操作环境,如微软的Windows9x,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

现有教材大都注重基础教学,应用教学方面较弱,要做好应用教学须有好的课堂设计,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环境信息设施情况,另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学习工作的社会实际。

题目设计举例:1.自制网页;2.电脑绘画,为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提供的项目;3.设计实用的小软件;4.用英特网搜集材料,完成某个课题研究;5.课件制作等。

三、针对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性进行教学

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应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

这个现象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存在,是让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头疼的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面对这样的现象,该如何掌握?我认为是由目前学生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引起的。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安排教学。

四、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培养,实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很容易走神。比如在讲解输入法和键盘练习时就会有这种情况,那么如何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教学目标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练习指法的游戏软件,或者开放校园模拟聊天室,让他们通过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个人见解,来练习键盘和汉字输入。现在学生们对上网很感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决定每节课最后留出十分钟让学生上网。为了约束他们,在一开始就要留一个一学期或半学期的研究课题,我留的是“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的上网查找资料。在做出这个课题的同时,学生们已经主动自觉的完成了“Internet网的使用”和“计算机病毒”的教学内容,而不用老师再去讲解了。

五、将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黑板报设计,我们就以此为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黑板报,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查找,下载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信息课上可以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而且在遇到出黑板报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这就把信息技术教育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六、积极地去改善师生关系

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由权威者变成指导者。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

总之,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已体会到,在教学中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能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教师转变了教学方式,使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