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理论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1

关键词:动机理论;科技创新;多样性;层次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54-02

一、动机理论概念与存在意义

一般来说,外界的需要与主体的需要为人们感知和接受,通过大脑的积极分析和综合活动便形成一种心理动力,即行为动机。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因素,特别是外在的需求因素为科技人员接受并纳入其观念系统,通过主体心理深层的某种内化机制,就会转变为一种内在动机――科技创新动机。科技创新动机是科研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部力量的原点,是一切创造性心理冲动的原初推动者。它经久不衰地维系并推动着科技人员的创新求取和思维兴奋感,并将之付诸实际,引发创新的心智活动和机体活动。

二、科技创新动机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从形成科技创新动机的需要看,有四个基本的层次:谋生需要、功利需要、兴趣需要和真理需要,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主体的需要系统。需要系统中任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由此转化成的动机系统均有其特定的强度和构成形式。所以,动机系统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

(一)谋生需要

科技工作者也需要与常人一样生活于现实世界中。在外界生活的压力下,许多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只是将科学研究当作一种职业,与其他任何职业并无差别。他们也努力参加工作,也会有所发明创造,但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在履行工作职责,以实际的劳动取得薪金,养家糊口而已。这里,参加科研劳动的主导动机还处于盲目阶段。

以谋生需要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系统,由此转化为科研动机系统,其特点是动机的维持易受外部环境的左右,内心的创造欲望强制性地与外部压力相吻合。因此,外部力量与内在的心理因素处于游离的状态,主体心理上只是被迫接受外部刺激而去驱迫自己进行工作。所以,这种科研动机系统清晰度很低,强度也不高,难以持久地支持人们去努力进行创新。

(二)功利需要

谋生需要在这里已得到充分满足,因而有一些科技工作者萌发了从科技创新中获取更大利益的冲动,这就是功利需要。功利需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利益,科技创新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人发财致富;二是功名声望,科技创新的成果可赢得社会的尊重、舆论的关注和众人的青睐。功利需要在当代社会中已成为科技创新不容忽视的动机因素,社会也从功利方面鼓励人们去努力工作。为了财富、名声、荣誉等等,科技工作者有时会不遗余力地去拼搏,去争取早日成功。此处的科研动机处于自在阶段。

以功利需要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系统,外部的强制因素仍然是动机系统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这种需要系统转化而成的动机系统中,追求功利成为主要动机成分,它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并非完全游离,而是有相当的关系。因此,主体心理的自觉性增强,科研动机的清晰度和强度较高,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稳定地推动人们去从事科研劳动。

(三)兴趣需要

在生活上的要求得以充分满足后,人们还会产生一种内心认知的需要,即对外部世界的奥秘、对宇宙人生的规律充满了认知的渴求,对创新和发明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冲动,非常希望通过辛勤的探索去取得智力上的和感情上的自娱,这就是兴趣需要。当然,兴趣程度也是分等级的,从一般性的好奇,到专注的指向再到狂热的迷恋,各种程度的兴趣所导出的动机强度有一定差异。从兴趣出发努力探索科技奥秘,是科研动机形成的自为阶段。

以兴趣需要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系统,主体的动机主要由完全内化的需要―兴趣激发。因此,主体心理的自觉性相当高,主动性强,创新意识强烈,具有集中的注意力和活跃的想象力,一句话,科研动机的清晰度和强度相当高,可以经久不衰地支持着科技人员去艰苦努力、忘我劳动,创造新成果。在此,谋生与功利的需要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兴趣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激发人们的创新潜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四)真理需要

科技创新是探索自然奥秘、获取真理的劳动,因此,与目的合一的最高动机来自探索真理,运用真理为人类造福的需要,我们将此成为真理需要。科学真理是无阶级、无国度的,应该也可以为全人类造福。科技工作者运用智力和体力,寻求从前所不知的自然规律、技术方法和行为手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善人类境况,这是科技创新最高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境界。一旦人们从这种需求出发,形成科研动机且获得了满足,则不仅在真理的长河中注入了水流,而且自己也获得了个人经验的狭小圈子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因此,这是科研动机形成的自觉阶段。

科学真理是全人类的真理,光凭个人的好奇与兴趣去从事研究,虽然比屈从与外界压力要自觉得多、也强烈得多,但如果不考虑科技工作者所负的社会责任,那么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必然也只是以一己之得去求取心理上的宁静和智力上的快慰。应当懂得,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真理、造福人类,科技成果与社会的前进、历史的进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外部需要必须有机地转化为内在需要,而个体的需要又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由此构成的需要系统就是以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系统。此时,探索真理、造福人类成为把个人的创造性融化在外部与内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中。由此构成的科研动机系统,清晰度和强度都达到了最高,自觉性也最高,可以持续不断地保持高度的驱策力和维持力,鼓舞和激励着科技工作者胸怀大志、刻苦努力,把自己的创造性才华无私地贡献给科学事业和人类幸福。胸怀这种科研动机的人,常常可以登上科技创新的顶峰,作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科技创新动机的系统性

上述各种需要系统转化而成的动机系统,是各种需要因素相互结合,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呈现出鲜明的系统特征。

(一)根据需要的层次看,动机也应当是分层的

科研动机系统中总有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之分,主导动机决定着科研活动的趋向。科研动机系统由四个方面的需要转化而来,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相应的主导动机,其他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究竟哪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决定于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的相互作用,绝无统一模式。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科技工作者既可能主导动机相同,也可能迥然有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名科技工作者既可能始终不渝、不改初衷,也可能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主导动机。同时,处于从属地位的非主导动机也在动机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动机系统中的各种动机是协合的

一个人可能因各种需要而产生许多行为动机,这些行为动机之间兴许存在着矛盾斗争,而且有时斗争会很激烈。但是,动机之间的斗争正好说明动机系统的动态特征,动机的相互斗争服从协合的原则。协合,指协同和综合,个体动机系统中虽有主辅动机之分,但个体在决定行为的选择时,不是把次要的或矛盾的动机弃之一旁,而是采取协同综合的方式,在各种动机的最佳配合中择优而行。如科技工作者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探索真理的愿望,因此,支配其从事科研的主导动机就是发现和认识真理,为人类造福。这在时间与精力上总与他们享受家庭生活快乐的需要有一定的冲突,似乎是鱼和熊掌不能两全。但是,这两种动机之间的矛盾远非不可调和。从长远目光看,它们是协合、互补的。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服务于全人类,当然也包括为科技人员的家庭服务;另一方面,科技人员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生活欲望,适当地满足这些欲望不仅不影响他们的创新活动,相反却有助于充分完善他们的创新能力。否则,由于得不到正常的社会享受,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科技人员生活单调、情绪压抑、心理障碍加重,容易引起其精神不正常,削弱或阻碍他们探求真理的活动。

(三)各种行为动机构成的系统,产生系统整体效应

任何行为动作,表面上看只是受一主导动机推动,实际上是人们心中全部动机的系统效应。科技工作者因四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动机系统,其中某一层次的主导动机驱策力最强,但其他方面的动机也不能忽视不计。任何强烈的需要只能相对满足,其中伴有其他需要的满足。所以,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从事某种科研工作,是动机系统的整体相应所致,各种分层的、驱策力不一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动机彼此相干耦合,产生系统整体效应,推动人们的外部活动。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就科研工作者个体而言,从社会需要转化而来的科技创新的需要依次递进,构成了从盲目―自在―自为―自觉的四个层次。低层次具有相对优先,但不是只有低层次需要全部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对于科技创新需要来说,各个层次的需要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动机,既具有复杂多样性,又呈现出了系统整体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王卓君,等.科技创造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2] 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组织理论;科技创新团队;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42-02

组织理论是现代众多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从20世纪初产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组织理论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对组织理论的认识是由自发到自觉的,随着组织实践的不断发展,组织理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技研究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被许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组织理论对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有效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释了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具体实践中的作用。

1 组织理论概述

按照西蒙的观点,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也就是说,个体结成组织进行协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开始对组织理论进行研究以来,组织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其核心是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英国的厄威克和美国的幕尼等。行为科学理论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把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研究中,不仅反映出传统组织理论的不足,而且影响到组织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而后移居美国的梅奥、美国的马斯洛和美国的麦格雷戈等。现代组织理论也被称做现代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利克特等。现在组织学派应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三个阶段构成了组织理论从形成至今的发展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组织理论集成化、组织结构低熵化、组织功能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 科技创新团队概述

所谓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为共同目标,由各个专业领域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适应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有三类: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团队、项目管理型团队和学科方向型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二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三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四是团队领导者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五是能够持续产生科技创新成果。

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出现与发展是科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科技创新团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对团队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团队成员的兴趣、目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通过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3 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组织理论有着极大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组织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导向作用

组织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团队成员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转化成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团队的精神动力,使团队成员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组织理论可以使团队成员认同团队的整体价值、创建团队的行为规范和确立团队的发展目标。因此,组织理论有助于使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了解团队,能够激励团队成员产生具有创造性的策略,从而使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优秀的组织理论体现着卓越、成效和创新。它可以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

3.2 规范作用

组织理论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具有规范作用。它可以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团队成员的行为,从而弥补团队管理规章制度不足的缺陷。它通过团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实现。团队的基本价值观构成团队成员的无形软约束,行为规范构成团队成员的有形硬约束。团队的共同信念、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团队成员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应答机制,只要有外部信号诱导,应答机制就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就会产生出预期的行为。无形的软约束还能够缓冲有形硬约束对团队成员的心理撞击,从而使团队成员的行为趋近于团队的共同目标。

3.3 凝聚作用

组织理论对团队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团队成员统一在团队的周围,使团队成员能够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团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等都离不开团队,从而促进团队成员努力工作,维护团队的发展。

组织理论使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把众多团队成员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使团队成员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使团队成员关系和谐,各种活动协调。组织理论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形成认同感,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理论通过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使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3.4 明确和强化工作目标

组织理论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指导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制定符合团队组织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工作目标,明确团队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同时对团队成员个人制定发展目标也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通过组织理论的构建,可以起到对成员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团队成员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增加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效率,加强团队内的合作和提高决策效率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组织理论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具有诸多有益作用,因此只要不断发挥这些作用,一定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恩•R•卡曾巴赫等,侯玲译.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3).

[2]张文泉,吴春卿.论组织理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吴丽民,袁山林,张襄英.组织理论演进述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元认知 训练 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安建强(1974- ),男,浙江天台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叶晓勤(1978- ),女,浙江宁波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1SJD880062)和2011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与探索”(项目编号:JG00511J8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4-02

随着创新知识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将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元认知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一、元认知的概念、特点及培养方法

1.元认知的概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认知”是指人类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具体指能使认识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这种操作和能力包含在所有的人类认知活动中,如信息的获得、理解、验证等过程中无不包含认知的成分,计划的制订、执行、可行性评价及修改等认识过程也包含了认知的成分,对输入信息的识别、注意、编码、贮存和提取同样蕴含着认知成分。“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认知发展》中将元认知明确定义为:元认知即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的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选择有效认知策略来指导、调节自身认知或认识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其他学者对元认知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H.Roediger等人指出,元认知是指个体知道如何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能力。C.Wortman等人认为,元认知是指反映个体监控自己思想的能力。我国心理学家及学者也对元认知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汪玲等在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元认知的实质进行了探索,指出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

2.元认知的特点。关于元认知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回答,但对元认知实质的认知大体相同,即元认知是以认知活动本身为对象的一种认知现象,这也是元认知最根本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讲,元认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以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为特征的活动过程。监测是指个体获得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的过程;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作出计划、反馈、调整的过程。这种观点目前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一种观点。大学生元认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元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第二,大学生对元认知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与其元认知监测和控制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第三,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有很高的相关性。第四,元认知水平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提高。

3.元认知的培养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水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获得: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的积累而自发地获得;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三是通过专门训练获得。显然,对于现有的教育模式来说,第一种是学生自身的提高,教育本身并无作为;第二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值得提倡;第三种虽然最为有效,但受现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普遍推广。由此,笔者认为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能力和水平的训练需要三种途径相结合,互为补充,才是目前最为现实、更为有效的方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科学意识和批判精神,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每种能力使用频度和重要性不一样,排序结果是: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是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通过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而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排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演绎、归纳、判断、类比、假说等方法是科学发现、理论形成、科学验证等过程中所必备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它贯穿科学活动的全过程;良好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素养,有助于高效地管理文献和发现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效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手段;语言处理能力是表现科技创新的最佳方式,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方案―申请立项―实践论证―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结题答辩”等步骤。这些步骤是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而实现的,即大学生自身获得对科技创新过程这一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同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做出计划、反馈、调整。因此,元认知能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其他构成要素中,它渗透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结合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强化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元认知研究对于解决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总的来说,进入大学阶段的大学生的元认知状态都处于中等水平,且发展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九个维度,其发展度依次为:意识性、计划性、准备性、执行性、方法性、激励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元认知理论把人看成主体,看成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信息系统和能量系统,学习者能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直到完成预设的任务。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元认知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体针对措施如下: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指导大学生适时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目标,确认不同时段的科技创新对象和科技创新任务,能够更有效地指引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目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创新价值,树立科学研究的目标,坚定科技创新信心,端正科技创新态度,从而帮助和指导学生转变科技创新观念,使大学生愿意科技创新、乐于科技创新。

2.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监控是大学生激励自我主动学习、善于创新、勤于研究,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克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障碍的过程。作为教师的重要责任,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基础和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更和确立科技创新目标;其次,要帮助他们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中,选择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最适当的手段;再次,帮助他们善于评价和反思科技创新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采取高效的调控措施;最后,帮助他们总结自己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成功方法和手段,并提出新的展望和目标。

3.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准备和总结习惯。大学生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前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技能准备与心理准备。学校要提供环境、平台、师资的有效支撑,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集中于相应的知识难点和要点,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再通过引导,养成做科研总结的习惯,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增强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

4.通过具体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执行力和计划性。执行力,它反映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科技创新任务的具体能力。在具体的科技创新过程中,执行力也体现在如何有效处理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上,以及在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情绪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及坚持性上。计划性则反映了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目标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和时间安排的情况。只有计划好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和时间安排,才能合理有效地保证补救性、准备性、总结性,才能更好地检验自己的控制性和方法性,才能有效地保障充足科技创新时间和必要的科技创新效果。教师应该合理指导大学生制订一定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有执行保障的科技创新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效能。

[参考文献]

[1]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韩蔓莉.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4

作者简介:江洪(1968-),女,湖北武汉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竞争情报与区域发展研究;许露(1992-),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竞争情报与区域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需求与研究的不对称、产学研协同效能不足、政府发挥作用有偏差等现象,对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模式进行优化选择,引导加强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并从运行机制、合作模式、实践成效这三方面探讨了中科院与湖北省的产学研合作现状。

关键词:协同创新;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A Research o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Pattern of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With examples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bei Province

JIANG Hong1,2 XU Lu2,3 Li Wei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 Wuhan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Embarked from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into some phenomenon exist i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pattern of Chines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 such as the asymmetry between needs and research, inadequac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aberration in government regulation.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require optimize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pattern of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nhanc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finally,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bei Province in terms of operating mechanism, cooperative mode and practice results.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novation pattern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创新体系自身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越来越高,科研机构在处理多学科相互交织、多种知识相互融合的复杂技术问题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科研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是适应技术变化环境、处理复杂技术问题、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加快知识应用与扩散、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策略。国立科研机构是由国家或者中央政府建立并资助的各类科研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科学院、科研院所、中央(联邦)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等[ ]。其作为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着国家的利益与意志,并在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带动国家科研系统的发展。基于这一背景,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主体高校以及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协作需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首先提出“协同”理念的是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伊戈尔・安索夫。他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协同的理念[ ]。书中指出,所谓协同就是指企业通过各业务单元的相互协作,可以使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加总。20世纪70年代,哈肯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即协同学。1976年他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Gloor)则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

在我国,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主体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综合各方优势,协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的创新组织模式,其有别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 ]。

由此,本文对产学研互动协作生态系统进行了构想,即以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用户和情境六大要素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情”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各个主体通过共同参与知识创造等合作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产业化等创新活动来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转移、人才储备、社会服务等职能(见图1)[ ]。

图1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该“政产学研用情”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中,六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定位,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其中的三大主体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政府;而政府的政策、中介组织、金融资本、基础设施等等则作为社会情境的影响因素。这一协作网络形成了互动、互生的合作共赢机制,是一个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循环系统。对于国立科研机构而言,一方面是协同创新网络的交互作用对其进行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国立科研机构要与其它主体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在协同创新体系内的传递,优化自身产学研合作模式。

2 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现状

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是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国立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与企业、高校、政府等主体之间的合作,多样化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国立科研机构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国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2.1 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总结

国外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可以依据技术所处的阶段划分为三种。当处在技术发明阶段时,国立科研机构可以采取联合研发模式,与高校、政府、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以实现技术的突破性进步;当技术处在市场化阶段时国立科研机构可以采取委托开发的模式,将科技成果委托给中介组织进行成果转化,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当技术处在扩散阶段时,国立科研机构则以咨询方式为主,即与人、企业等主体进行协作,实现技术成果扩散[ ]。

国内国立科研机构主要的产学研协同主体是企业与高校,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横向、纵向、混合型三类。首先横向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指的是企业由于处在同一生产阶段,选择共同参与研发活动以获取技术支持,这也是一种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企业可以分担风险,保障利益;其次是纵向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即单一线性产业链上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的合作而构成的协同模式。国立科研机构作为链条中的一节,可以整合自身优势,与其他功能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进而保证产业链上资源的无障碍流通,提高产学研协同效率;最后是混合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该网络体系不仅包含单一产业链中各个部分相互协作所构成的网络,还包括多个产业链的交叉融合进行的合作,不同领域内的国立科研机构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突破性进展。

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需求与研究的不对称

目前,国立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还存在着需求和研究脱节的问题,即企业用户需求与国立科研机构研究之间的不对称。首先是企业提出需求时,国立科研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响应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其次国立科研机构的成果,需要与产学研的合作主体进行磨合才能转化成市场产品,若合作主体只关注风险利润问题,会影响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政府制定的政策还无法解决需求和研究的不对称问题,政府的顶层设计缺乏协同和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对于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无缝链接还需要不断加强完善。

2.2.2产学研协同效能不足

在国立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中介组织,这就降低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能力。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市场和产业的能力,需要不断的实践,是一个时间成本较长的活动,若现实操作中的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效率,那么两个主体之间的协作匹配度就会逐渐下降。若国立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机制和市场认可机制以及政府政策机制无法协同匹配,就会造成产学研能力和效率的低下。

2.2.3政府发挥作用有偏差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政府也是核心主体之一,其在产学研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政府倾向于从供给角度发挥作用,包括政策制定、举办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交流与洽谈活动、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服务等[ ]。政府部门熟悉这些方面的活动,且能保证较高的实施效率,但其边际效益却在不断下降。对于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资金流短缺、技术供给无法匹配市场需求、高素质科技人才不足等方面,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效果则较为欠缺,而这些方面的问题却正是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中亟待解决的议题。

3 协同创新视角下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化选择

3.1知识创造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该类型的合作模式主要是国立科研机构之间以及其与高校之间融合的协同创新。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校都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国立科研机构在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学科特色上有自身的独有优势,科研团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已有较为成熟的操作标准,但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实现协同创新的优化选择。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优势资源,引导不同机构之间优势资源的互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可以组建产学研合作机构联盟,实现技术联合攻关;其次要建立优势科研集成平台,将平台中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信息进行共享,构建协同创新共享机制,避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重复浪费[ ];再就是国立科研机构要科学定位,扩大其开放程度,寻求与国内外重点高校进行重大项目合作的机会,而不是仅局限于和地方高校协同合作。

3.2知识共享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知识共享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是国立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的协同创新,也是指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产业集群是基于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即以某个或几个龙头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者,与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其他中小企业进行的长期、非合约性协作。这一模式中企业具有独立性同时兼具相互依赖性,可以实现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与产业集群模式相辅相成的是学科集群模式,多样化学科种类的集成可以与多种产业链的需要对接,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国立科研机构是产学研合作的另一方主体,它是学科集群的供给者之一,由此可以理解为,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对接,实际上也是国立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国立科研机构创造的知识成果共享给企业内部,企业的需求与转化效果反馈给机构,即国立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进行的协同创新[ ]。

3.3知识转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知识转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理解为联合型合作转化模式,即国立科研机构利用自身优势要素,与高校、企业等主体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相对于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说,该模式更能体现功能互补,知识共享的优势和特点。目前是高新技术领域内进行创新协作的主要模式之一[ ]。联合型的合作转化模式并不是机构与企业一一对应的关系,更多的是多个国立科研机构与多家企业的协同合作。国立科研机构采取这一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该合作模式中主体的知识相互流动和转移,实现学科领域、技术优势的交叉融合。

4 中科院与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竞争力,支撑国家科学发展的主要国立科研机构之一。在中科院与湖北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湖北中心)。这是国立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典型代表,湖北中心旨在形成一个辐射全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建设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实现育成产业创新技术,育成可商品化的新产品,育成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创业队伍的目标。其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4.1 运行机制分析

目前,湖北中心作为省属事业单位,其运行经费和项目经费全部由各级财政承担,这虽然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财政资金只能是引导性资金,完全依赖财政资金的运行机制不能作为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来使用,湖北中心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政府推动”是政府投入启动和引导资金,推动和帮助中科院的研究所进入湖北省,与湖北省企业开展合作;“企业参与”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原始合作中来,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市场化运营”鼓励各专业中心通过公司化运营以及相关业务拓展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地方政府、中科院共同扶持三年,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合作模式探析

4.2.1院地合作模式

院地合作是指中国科学院单位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科技经济合作,通过转让成果、转移技术、联合研发、人才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同时从地方和企业发展中获得优势资源、促进科技发展的双向互动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年报显示,201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27亿元,利税478亿元(见图2);院属单位技术市场登记合同数2308项,合同金额达38.9亿元。院地合作模式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各省院地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2 2000―2012年中科院院地合作销售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2007年―2013年年报

4.2.2孵化器与加速器模式

湖北中心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采取了孵化器和加速器的运作模式,企业孵化器是面向中小科技企业,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及物业管理、通讯、网络与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培训与信息咨询,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政策、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而加速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促进企业发展的孵化器模式,由私制或政府建设,通过为企业建立合作性的可操作的商业平台,从而协助企业扩大产品与服务的商业化过程。企业加速器是一个为那些有发展潜力和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提供加速发展的平台,使这些企业迅速度过发展期,进入成熟期。湖北中心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模式使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实现可持续循环,相辅相成,是一种值得其他国立科研机构借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

4.3实践成效

4.3.1促进需求引导的对接服务

湖北中心致力于将地方企业的科技需求与中科院科研院所的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对接,其通过企业调研、收集政府科技部门信息等方式,整理出湖北省在光机电、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态环保、绿色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1200余项科技需求。根据企业的科技需求,中心积极联系中科院内60余家相关科研院所、120余位科研专家与地方企业接触,为全省1100余家企业提供了相应的科技成果对接服务,促成院企科技项目合作169项,达成科技合作意向近千项。

4.3.2推动研发引导的项目支持

为做好项目支持有关工作,湖北中心针对项目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等环节制定了完整的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支持的项目切实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以促进和带动产业发展为目的,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注重科技成果不仅要能够在企业“落地”,更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开花”。4年来,中心共计支持院省科技合作项目58个,支持经费愈7000万元,通过项目支持,百余家地方企业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得到攻克、产品得到更新,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湖北省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

4.3.3支持产业引导的平台建设

目前湖北中心组织建设了5个具有集群式产出或具有公共技术服务能力的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作为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载体,来支撑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五个平台五种模式,均已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五大平台分别为光机电一体化平台、生物技术工程化平台、高技术船舶研制工程平台、中国岩土工程研究平台、中科战略产业技术分析平台。目前这些平台均已初步实现市场化运营,为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定制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TRIZ;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技术创新对我们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强大起来,必须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由于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计算机文化技术的重心在欧美,我们要想迅速掌握这种计算机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我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系统理论与方法,熟练使用创新工具等。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单靠做几次创新技术讲座、做几次报告是不会起太大作用的,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创新教育形成一种良性氛围,为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点去抓:

一 选择创新理论工具,培养创新型教师

TRIZ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通过在250万份发明专利中抽取的200万份总结出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从而确立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目前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它是解决发明问题的工具,实际上也是解决矛盾的工具。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适用于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在微软、三星、NEC等大公司屡见奇功,并且这一创新理论在美国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黑龙江省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定为科技创新试点省,黑河市被定为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率先在垒国举办了全国第一期TRIZ理论研讨班,我院于2008年4月份还成立了国家级TRIZ理论研究所。并对全院教师进行TRIZ创新理论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使用TRIZ理论工具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TRIZ创新理论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选用以TRIZ理论工具为基础,进行应用研究探索。

二 理解创新内含,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一提到创新,学生们往往理解为新技术的发明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见字生畏,为此我们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课中增加了“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加强学生对创新内含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TRIZ理论体系中对创新内含的五个层次一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创新不只是新产品的发明、新技术的革新,一些小的技术改造、产品的外观设计优化、软件的界面优化等都属于创新,同时我们列举出大量创新实例,引导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如利用“局部特性”原理发明usB接口,人体工学键盘,维护工具箱,利用“联合”发明原理生产出CD宝、计算机反病毒软件系统等,利用“多功能”发明原理发明带红外线的遥控器(可做教鞭)、具有扫描、传真和复印功能的打印机等等,这些都包含着创新,另外,让学生理解创新是方方面面的创新,不只是生产出新的产品,既有原始创新,也有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应用创新、改进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使用方法创新、引进消化中的再创新等。

对已开设过这门课的学生进行“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利用我国2007年申报专利中自主创新比例情况数据说明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DVD技术是日本技术专利,而我们中国是生产DVD的世界大国,但我们的企业去年出口到欧美1台DVD,成本是12美元,需支付日本技术转让费18美元,而我们出口1台DVD只卖到31美元,我们的利润只有1美元。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谁掌握创新技术,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主动。

然后我们列举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方面创新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创新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只需要我们时时、事事留心,再掌握一定的技术和创新方法,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三、紧扣课程知识内容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氛围

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方面,所有教师根据当前我国IT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和教学科研研究成果,坐在一起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合理编排、论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使课程间的衔接更加科学合理,教材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目标。如在讲接口时,我们利用TRIZ理论的发明原理和矛盾矩阵表从串口讲到并口,再到uSB接口,从键盘鼠标的PS/2接口讲到USB接口,从硬盘的IDE、SCSI到SATA等等;又如在讲计算方法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时,从顺序高斯消元法算法讲到高斯主元素消去法算法,让学生在编程中比较两算法结构的优劣,在对比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的每一门课程都时时渗透着创新意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是教师刻意进行的,师生都感觉到非常的自然。

教师授课方法灵活、丰富,充分体现个性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化,大学课堂教学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大讲特讲的讲授方式还是主角,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系教学网站和答疑邮箱,将课程资源事先放到网上,这样在授课时“探究式”,“讨论式”、“问题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得以充分应用。利用问题创设情景,然后利用TRIZ理论分析,找出对应的通用工程参数,利用矛盾矩阵表查找出解决矛盾的发明原理,这种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化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展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深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三主教学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帮助者和设计者的角色,作为学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为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数学建模活动小组”、“程序设计小组”、“动画制作小组”等多种课外技术活动,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明显得以提高,学院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学生讲课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创新能力的舞台。

四 TRIZ创新理论工具的教育使用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论;创新;发展

【abstract】foundation education new course reform is an overall of change;with student development for should be look for course reform of balance machine, these be 2 of the course model heavy gou.but the innovation of course principle include again innovation of school view, innovation of course view,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view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view.this text try this two problem make some study.

【key words】 new course;reform;theories;innovation;development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 课程典范的重构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1.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 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2.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2.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2.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