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1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不是记忆事实,而是建构知识,是从输入的信息中建构意义。Blggs认为在课堂环境中,学生需要机会来形成知识。经验网络化学习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模式,认为知识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建构获得的。Luckmann认为环境既指个人环境,也指社会环境。Rogoff认为学习就是学习参与环境,她指出社会文化参与能使学习者获得个人技能、理解力以及胜任力。经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education)是DavidKolb提出的,他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
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经验教育和经验网络化学习一样,都重视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在Heath和McLaughlin看来,教育真实性存在于学习者的真实参与,依赖于学习者的参与与实际生活的相关程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帮助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方面有重要作用,表现为学生通过网络论坛、网络聊天,或网络测试等手段来评估他们对所学课程材料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社会认知连通图式理论(SCCS理论)研究的是学习过程中图式的形成,尤其是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形成。社会连通图式支配着学习者与社会联系的能力和需求。当今的技术使得学习者的社会连通图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联系。研究表明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教学设计模式能促进学习迁移和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效。
Cormier(2008)[]认为知识具有流动性。他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和连通主义教育观并不能涵盖网络世界的所有学习特性。虽然这两个理论都假设学习过程是有机发生的,但是学习的知识是由课程决定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这体现了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Deleuze)和瓜塔里(F6lixGuattari)提出的块茎观(Rhizomaticview)。在块茎观模式中,课程不是由专家预先定义的知识输入驱动的,而是由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在真实时间内建构和协商获得的。学习者所处的社群不是理解和接触课程的途径,而是课程本身。社群成员通常都是几个社群的成员,因而他们能够把新知识传播到更广的网络中去,他们自己由于参与不同的社群和不同的协作活动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参与多个社群,新知在社群中得到同化和验证,这样教育者就能理解当代学习环境中变化的教学目标(Cormier,2008)。网络化学习模式则是根植于中介网络学习理念,中介网络这个定义是由JohnODonohue提出的,按照这个理念,学习是社会成员互动的过程,社群成员能够通过对话培养对社群及成员间的理解力。
布尔迪厄的习性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布尔迪厄认为,生活条件的总体对人的习性产生影响,每个人的习性都是独特的,人的习性从生下来后逐渐形成,如果人们生活体验相似,他们的习性也会相似。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原有的习性会对改变他们习性的新经验新信息(如教化行动)的同化产生影响,教化行动会改变学生的习性。师资培训者必须利用教化行动培养师范生使用技术的意向,向他们灌输整合技术的意向,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和技术整合的教化行动必须长期进行,且至少要融入内容方法课程。
二、外语教育技术种类
美国外语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美国网络教育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认为第一代异步网通(CMC)工具包括电子邮件、文本或音频讨论板或论坛第一代同步网通(SC-MC)技术是因特网在线聊天系统((RCchats)、虚拟的多用户空间(MUDS)、面向对象的多用户空间(MOOS)、一对一即时文本短信、视频(如,CU—SeeMe)。第二代异步网通(CMC)工具发展为博客、维基、交流和共享文本、音频和视频的社交网站(如,Facebook,YouTube);第二代同步网通(SC-MC)工具为互联网电话(如VoIP)、音频视频会议。第三代主要是Web2.0应用技术,如基于音频的网络电话(audio—basedSkype)、聊天机器人(chatterbots)、基于文本的了witter(text—basedTwitter)、虚拟世界的二语应用技术(如SecondLife,World
ofWarcraft)。Conole(2008)对两位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学习和交友或与家人联系中使用的技术有30多个,其中,电子邮件、MSN、Word、BlackBoard或电话是主要的工具;其次是在线词典、索引(Levy,2009:778)[13]。最近几年兴起的模课也大为风行。Nino(2009:24—29)[14]对美国外语教育中师生应用的教育技术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1.Google作为教育工具,有五大作用:资讯、产出、协作、交流、集合。其优点是:它是真实的文本库,是书面产出及交流的有益参照;其缺点为:内容的著作权、内容是否经过审查、内容是否涉及隐私。
2.Wikis是一种网站,任何用户都可以投稿并参与其内容的编辑,编辑内容包括文本、照片和视频等。如,维基百科(Wikipedia),适合网络协作项目,是开放的编辑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协作编辑网页。缺点:网站使用安全和隐私引起普遍的关注,由于是匿名投稿,其信息可靠性受到质疑。3.博客是一种网站,记录进行互动交流的某个话题。内容包括描写、图像、视频和其他网站或博客的链接。在教育中,博客是一种创新形式,它可以跟踪语言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可以对课堂讨论进行反思,可以对家庭作业进行记录,也可以链接其他与学习相关和有用的网络资源。缺点是费时,需要参与的动力。4.网络电话,对语言学习来说,可以用来进行免费的即时对话练习,或班级间的交流。网络电话主要用于口语技能学习,但是更适用于一对一的研讨。5.视频会议使用声频和视频通信技术可以把不同地点的人们召集起来开会。除了可以传输会议活动的声频和视频,还可以共享文件、计算机展示的信息以及白板上的信息。其优点是可以和真人进行即时交流,组成自己的年龄组,进行互动。缺点为:和面对面交流相比,是一种简化的交流形式,课堂准备费时,并对技术支持要求很高。6.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用户可以上传、观看或共享视频片段。其优点是好玩生动,它展示与文化有关的真实材料,如预告片、电视广告、电影、节目片段,新闻、音乐、纪录片以及卡通片。学生可以练习听力、阅读、发音、语调等技能,可以随意暂停或反复播放这些视频,还可以通过综合论坛对其他使用者对这些视频的意见作出回应。其缺点为有些视频片段的音像效果很差,缺乏专门语言搜索功能,对特定的一个视频片段的难度水平学生无法判断。7.播客可以理解为音频博客,用户可以创建并上传音频内容到网站或服务器,也可以下载音频内容到便携式音频播放器或计算机上进行播放。其优点为:便携性、好用、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按自己学习节奏学习。缺点为:播客有时会被肆意破坏,这会影响其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8.自动语言识别合成器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识别口语,如EyeSpeakWebsite。它可以用来训练发音和语音语调,学习者阅读屏幕上的句子,计算机对话语的准确性给予反馈。9.语音合成器是人工合成人类语言的计算机系统。网上有一些这样的合成器,如eSpeak。其优点是可以作为发声词典、发声文本、听写材料、发音的音段和超音段练习、对话伙伴等。缺点是语言导师可能拒绝人工合成的口语。10.在线词典和免费在线机器翻译,如:Wordreference;YourDictionary;Dictionary,优点是方便,缺点是有时译文不准确。11.社父网站是在线社交网络,能分享彼此之间的兴趣或活动。如:Facebook;MySpace;Bebo.Fotolog;Del.icio.us。优点:多语种,容易使用,免费。缺点:费时。12.知识论坛,是一种带有元认知增强功能的网络环境,它支持知识建构过程。如:FirstClass,WebCT,Blackboard。当学生有想法时,他们就相似兴趣和话题自发组成小组进行探讨,教师不予干涉。教师的工作是确保学生参与这些任务,通过阅读其他人的帖子,发现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发表自己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话题的理解往往超出大纲的预期要求(Philip,2007)。13.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如SecondLfe,最近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的前沿虚拟课堂。在这个虚拟世界,学生可以建立、观看、呈现音像材料。网络居民都有身份,他们可以和其他居民进行各种虚拟活动。居民可以通过文本地方聊天方式或全球即时信息进行交流。缺点是成熟的学习者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也们需要对此软件极为熟悉才能使用,这会影响速度(Nino,2009:29)。14.语言文件包:包括课堂活动、测试、课外活动,它认为语言学习是功能、对话、接受、呈现以及其他情景的结合。语言学习文件包可以通过每周的作业形式来创建,这些作业发表在免费博客Live〇urnal上(Warren,2009;183)[15]。此外,还有Web3D(deByl,2009)[16];高级学习浸入虚拟环境(ALIVE);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s)(Schrader,et.al.,2006)[17]。
三、与外语教育技术相关的学习模式
美国外语教育的网络学习模式有多种:
1.经验网络化学习:非常强调学习者参与真实的学习任务(Schneider,et.al.,2008)。要求面对面交互活动,其核心概念是真实世界成为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的目的是帮助远程的学习者同化或评估其真实事件的各种体验,让他们与其他人共享这些体验,并把这些体验与学科挂钩。它将课堂教学、在线环境和资源、真实世界都融合在学习中,分别扮演特定的教学角色,且相互促进(Ntles,2007)。2.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s):Dodge将其定义为一种探究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习者交流的信息部分或全部来自互联网(Altstaedter&Jones,2009:642)[18]。其好处是有助于网络探究学习系统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活动;提高学生思考技能的发展;帮助学生组织和应用习得的知识;在协作小组学习中提供有效的支架;促进学习者的自治能力。3.探险学习法(adventurelearning):根植于经验学习和查询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两大学习理论。探险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与真实数据、内容、人和真实场景接触的机会,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4.同步语言学习(Tandemlanguagelearning),是指两个不同母语的学习者互相以对方母语为学习的目标语而结成的语伴学习模式。双方可以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或进行语言交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达成共识,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模式。同步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是互惠性和自主性(O,rourke,2005:434)[19]。5.高级学习浸入虚拟环境学习: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他们可以通过虚拟替身阿凡达探索各种丰富多彩的世界,围绕各种参与学习活动进行协作式学习。学习活动包括:模仿、角色扮演、解决问题、正规教授、自我评估、同伴评估等。6.网通学习(CMC):指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交互学习和个性化学习。CMC类型具体地说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讨论论坛、维基网、视频会议、以及其他种类的网络项目。CMC有助于提高听力和口语技能,其异步形式如电子邮件和论坛和同步形式如文本聊天、语音聊天、音频视频会议,都是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和网上其他用户进行沟通的普遍形式和实用形式。
四、外语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美国外语教育技术的使用还处在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对外语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明白教育技术有何用途是至关重要的。现在,高校语言教师不使用教育技术的很少,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只是用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和数码音频,或者在网站上找些材料供学生使用,他们没有把技术完全和语言学习整合在一起。另外,教师对于网站上的文本、音频、图像或视频材料,无所适从,无法确定应该选择哪些供学生使用。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为不同的教学需求找到最合适的工具,语言辅导教师目的是提供相关在线学习材料来强化教学实践,这也涉及到他们需要了解新出现的技术及其用于语言教学的优缺点。教师对教育技术作用的信念和他们真正掌握使用技术的能力不够邙士。因此,教师培训内容不只是使用技术,而是对教育技术的全面理解。如果对二语习得理论和教育情境以及教育技术使用基本原理不熟悉,就不能做到真正把术和教育进行整合。
其次,在为语言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新技术方面,尤其是对语言管理系统(LMS)的选择方面,语言教师缺乏主要的话语权(Levy,2009:778)。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常常并不清楚语言教学的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普通技术使用的差别,甚至是和其他学科教育技术使用的差别。这就使得很多学校的语言媒体中心或语言技术中心或语言资源中心被普通信息技术服务替代,把这些实验室变成一般用途的计算机室。技术服务工作人员因为对语言教育技术的使用知之甚少,他们不给学生配备耳机,不允许学生大声说话,这样学生就无法在语言实验室完成视听作业,无法上其他国家的网站,聊天一类的交互工具的使用被严格限制阻碍了外语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2
关键词: 精品课程;创新意识;优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86-010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课堂得到快速发展。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限制,让数字化的资料能活化起来,促进网络上的分享及互动学习,使得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可以使传统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评价课程的好坏,其是否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已将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课程评价指标。网络学习凭借自己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以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突破。
1精品课程网络化的国内概况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于2003年启动,截至目前共有精品课程国家级3855门、省级8279门、校级8170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几乎全部建有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近年来,受国外著名大学开放课程的影响,许多国内高等学府也在尝试国内开放课程的建设,网络化学习的时代即将到来。
2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作用分析
在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调查对象主要面向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386份,有效率为96.5%。通过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通过调查,有75.13%的学生反映精品课程建有学习网站,有89.12%的网站建有讨论区或论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83.94%的教师会向学生推荐精品课程网站。根据调查,大多精品课程网站格调大致一致,内容更新缓慢,无法与课堂教学实现同步等缺点。②学生对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满意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经常使用精品课程的网站,有17.08%的学生没有浏览过相关精品课程网站,只有16.58%的学生在学习或复习时会参考其网站的网络资源。大多数学生表示还是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或者自己阅读学习,只有2.59%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来学习的;在使用精品课程网站时,有61.14%的学生认为网站内容乏味,只有9.84%的人会通过网络的讨论区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对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认识仍停留在认识层面,并没有深入对其进行应用。③关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认识无论哪种学习,学生和学校都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有55.96%的学生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70.48%的学校十分重视创新意识的教学;在各种创新性比赛中,有53.37%的学生是自主参加比赛的。学生并且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级科研项目达36.79%;学校在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方式上,有42.49%的学校会设有各种比赛及奖励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有31.60%的学校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④精品课程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有62.69%的精品课程网站会给出相关科研项目的链接,有65.28%的学生在进行科研时会求助相关精品课程的网站,有45.08%的学生认为在知识自主学习中提供了重大帮助。这说明,相关精品课程在网站建设时是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但这只限于提供学习资源的帮助。调查发现网站在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导并无太大作用,在设计上只起到了传统课堂的资源补充。
3关于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启示
调查发现,精品课程的网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自由交流式的学习平台,并且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但是,其网站建设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网站设计内容空洞、缺乏新意,关于学习自主探究式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精品课程网站成为一种门面工具或者只是一个资源下载的链接,并没有把精品课程的先进培养理念和方式在网站中体现出来。因此提出一下几点建议:①重视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重视硬件水平发展和专职人员维护,重视网站的新颖性和宣传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学习必将成为主流,为了使更多的人们得到知识的学习,就更应该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财力上给予支持;②精品课程可以实现强强联合,优化教育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将强版面设计,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合理优化,根据大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以诱导学习为主,加强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③精品课程应该加强网站学习论坛的建设,学习论坛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学生在论坛中通过提问和回答得到知识的自主升华,所以应把论坛作为网站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
综上所述,随着精品课程的网络化学习逐渐得到推广,将来高校会加大在网络学习资源的扩充,并且重视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和形式,而不是将其作为评审的工具,会将其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的主体工具。
参考文献:
[1]胡海峰,李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光盘技术,2008,12.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15-02
建立网络课程平台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有幸参与了教研室组织的网络课程建设之后,深刻地体会到现代教育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代之为学习者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得到知识、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可以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互动的一个重要桥梁。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好“课堂”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平衡应用呢?重点就是掌握住两者的优劣之势。
一、课堂教学的建设
1.课堂教学的优势。在学校中,唯一离不开的重要场所就是我们熟悉的“课堂”。不论是小学,还是高校,课堂教学就是我们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主要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Internet网络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例如讲桌上的粉笔使用率越来越少,而教师和学生更热衷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它可以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制作出精彩的教学软件供学生辅助学习。课堂教学作为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目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教授专业知识,教师在教课中的言语发挥,肢体动作,面目表情都能为学生带来很多的信息。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每个老师都会设计适合自己和每个班学生的教学备案,例如有一个班的同学整体知识水平较弱,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本个班级的特点,用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方法来教授知识,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进入复习巩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教学大纲,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重点细讲,难点多讲,尽量让大部分学生理解掌握所讲知识。它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主线,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教学大纲的实施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2.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但人性化教育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一个班级面临不同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就带来了课堂教学难以消除的不足之处:因材施教和时空限制。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是所有的学生却都要听一个老师以同样的速度讲解同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学生的精力消耗,也是老师精力分配的不合理,还有可能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跟上,因此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某一节课上,部分同学没有完全听懂当堂内容,那么再想听一次课就变的尤为困难,课程安排不允许重复听,除非牺牲另外课程的听讲去其他班次听课,这样是不合理的。不仅影响到学生自己的上课进度,而且对于高校的教学秩序管理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二、网络课程的建设
1.网络课程的优势。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活动组织。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根据本课程网上教学交流活动的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并组织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学生可完全自主学习的课程,其具有教学性、艺术性和交互性。在课程首页有公告栏,提前告知专业动态,我们对放在网络平台上的理论及实验多媒体课件都是优中选优,画面注重内容的表现形式设计,媒体运用富有表现力,主体鲜明、造形优美、影调和谐、布局合理。网络课程的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网络教学覆盖面积和人群很大,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不论是寝室还是图书馆,甚至在家里,学生都可以来进行学习,即便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想了解和学习是未尝不可,只要注册登录即可。这是所有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最为自由的方式。不需要按照指定的时间学习,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为方便,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学习,也不再局限于每次学习的时间是一节课还是两节课,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下、节假日这些零碎的时间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预习和巩固,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理解慢的地方多听多学,对下次课的内容想进行预习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网络课程带给人们的是时空的自由和学习可能性的大幅提高。
2.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同样网络教学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而这些缺点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提高,需要我们一一去克服它们。首先,作为网络教学最大的弱点就是由没有面对面的教学带来的沟通问题。即便已经给学生设计了与老师的沟通渠道,例如课程论坛和在线问答环节,但管理员和教师上线回答问题不能够及时,这一点的确没有在课堂上直接向老师提问题来的方便。由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还有可能造成一些人的学习困难,这是因为有一部分人由于基础条件或自身理解能力等原因就是喜欢有老师在课堂上讲才能学的进去,例如有些医学基础知识需要和临床实例联系在一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那么老师就可以随意举出病例来帮助学生学习。其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习对于学习者的动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除非是有考试的需要,或者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很强烈,一般来说,很少有人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主动的进行网络学习,因为没有课堂学习氛围自己坚持学习是很不容易的。就以我们组织胚胎学的学习为例,组织胚胎学专业属于医学的基础课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他是学习病理学的基础,也是很多临床学科的奠基,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进行讲授。对于刚接触到医学基础课程的新生来说,会有新鲜,会有困难,在课堂上听的云里雾里的,就瞬间对此门课程失去了兴趣,除非是将要考试才会有压力认真的去学习,或者等以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职称考试需要考此门课程时才会去学习,要想自己自觉地去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困难。和英语学习一样,大部分都想学好,但坚持下来是不容易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所以针对网络学习,一定要自觉地去学习。虽然我们很多高校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很多的经费支持,但是我发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却一直得不到提高。虽然老师经常向学生提起网络课程的存在及重要性,但效果还是不甚明显。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4
种时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然而,现有的网络平台设计其设计理念和开发技术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弊端,使得网络教学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独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如何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现有平台设计不足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出开发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更好的方法,为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学开辟一些新的途径。
一、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
1.何为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网络教学的必要条件,它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用计算机网络编程实现的学习环境,它的后台是一系统程序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前台是网页界面。网络教学平台正是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网络
讲座、E-mail、BBS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得知识信息的传递方
式和空间都有了极大的拓展。
2.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一般说来,一个典型的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它
能够为教师编写并课程概要、编写教案及课件、讲授课程、接收和批改学生的作业、组织讨论、查阅学生信息等。(2)它能帮助学生同步上课、异步上课、查阅资料、参加讨论、自测练习、参加考试、做作业和交作业、做实验和请求答疑等。(3)它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初始化、记录维护系统日志、维护公告牌、登录教授、学生管理、题库管理、实施教学计划等功能。
二、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缺点
1.教学方法方面
主要用于对内容对象的建立、管理和重用。对学习对象的过度关注而缺少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导致当前大多数学习支持系统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2.体系架构方面
早期网络平台的开发都是采用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模式。在这种开发模式思路下设计的软件,很少涉及异构平台下的数据互通和远程程序调用,导致系统之间无法相互通信与共享数据。
3.提供学习环境方面
传统网络教学平台大多不具备为学习者提供良好适应性学习的能力,基本上所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是向所有的学习者传送相同的课程内容,而没有考虑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和认知风格与偏好,这就导致了网络学习的高辍学率和学习者较低的满意度。
4.学习理念方面
在传统的学习理念的支持下,网络教学平台只需提供对自主学习的支持,这就很难适应学习者的学习要求。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
要想设计出更好更适应网络学习的教学平台,必须有适应现代学习的学习理念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我们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是由上世纪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注重了教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和教学过程的认知策略的组织设计。该理论提出了交互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对人际、“人―机”实现有效交互的方法。建构主义更能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更适合指导学生学习。
因而,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有以下
特点:(1)关注焦点由学习内容转到了学习过程的构建,强调平台要通过实施各种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成为从根本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2)强调“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个性化需
求”,主张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符合其特征的学习材料、策略和方法。(3)教学评价主要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基于电子档案带的发展性评价。
网络教学平台要想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在优势,必须解决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有网络平台设计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变得愈加完善,越来越符合当代学习者的需求时,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才能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自从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得到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向“大众化”大步迈进,同时带来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2014年,我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突出学校办学类型定位,我校更名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成为新形势下国家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来首批更名为“应用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几年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上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探索,学校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主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作为各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基础课之一,在扩招带来生源素质下降的形势下,如何使教学达到应有的目的,如何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此,探索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与尝试
在目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的大趋势下,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标准的定位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有技术、技能、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是具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并重的能力, 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备接受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在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为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想与尝试。
在理论教学中,第一,我拓展了课堂形式,将实验室、校园网作为传统课堂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外,增加了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形式。例如,在讲解局域网组网的内容时,我不仅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网络组网设备实物,还组织学生去校园网现场结合实际网络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第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主题讨论教学和角色变换教学等多种方法。例如: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樵靥骞岽┙萄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发展史时创设问题,如以单处理机为中心的多终端联机系统存在什么缺点,为了克服缺点应该怎样改进等。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强化和激励措施,把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转化为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任务,在实验前,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任务、设计或确定实验方法、分析或预测可能的困难。在实验过程中,我摒弃了手把手式的教学方式,而是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指导学生通过参阅实验指导书、技术文档、在线帮助和相互探讨完成所规定的实验任务,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后,除了常规的实验报告外,要求学生撰写以实验心得、经验总结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工作日志,并在每个学期开设一至两次实验经验讨论课让学生进行实验经验交流,实验经验讨论课对于强化实验教学效果起到了明显作用,学生反映很好。此外,在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提供了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开放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行选择与确定实验任务和目标、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以开放实验教学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手段上,引入现代化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全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理论教学学时由原来的60学时降到了46学时,从而在总学时压缩的同时实验课时得到了扩充,即总学时由原来的72下降为64学时,但同时实验课时由原来的12学时扩充到了18学时;为了避免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负面效应,我在多媒体教学中以白板作为辅助教学设施。同时,将网络作为本课程的课外教学有效手段,在所建立的教学网站上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材与教案下载、网上讨论与答疑、网上考试等。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效果
通过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科学分析社会对应用型计算机网络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需求,以培养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了先进性和多样性。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授课方式,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改变了过去课程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了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不再在课中“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实现呈现方式、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习。
网络课程的缺点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课程;Blog;日志;RSS
0 引言
网络课程是按照相应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通过网络平台表现的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是―个充分利用共享性学习资源为特点的开放式系统,使学习活动更具有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和效率性。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期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各地区也参照教育部的模式制定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掀起了网络课程建设。但应该注意到,在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教学资源的无序化管理和重复性建设,开发模式封闭。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建设环境还不完善,标准规范难以有效推广,各类教育信息系统的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许多资源成为离散的独立的“信息孤岛”,多数闲置浪费。②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不注重教学设计。很多网络课程站点仅仅是教师的教案的直接体现,甚至只是课本的电子版本。③网络课程大多为HTML静态网页,交互性不强,维护需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新困难。④讨论区多为只具有简单功能的留言板或是小论坛,讨论内容松散,难于查询管理,对学生的开放自主学习无法监督。⑤网络课程与相应的素材不统一,或是素材版本各异,有些甚至采用的是过时素材,严重影响课程建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①构建以服务为目的、开放教学资源网络,打破封闭的开发模式;②采用成熟的,成本低的网络课程开发技术(开放的、以服务为目的Web2.0是契机),降低开发和更新维护的成本;③改变松散的讨论模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
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将日益普及的Blog(博客)引入到网络课程建设中,建立了“GIS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Blog,探讨了Blog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1 Blog的概念及其在网络课程制作上的特点
1.1 Blog的基本概念
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Weblog是Web和Log的组合词,简称为“网络日志”。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利用网络链接,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个人信息的形式,它对网络传达一种实时讯息。Blog虽然是一种日志,但实际上它集文章、记事、交流、新闻、个人主页为―体。与BBS相比,Blog更能展示个性,更有针对性;与普通的网页相比,Blog又拥有更强大的互动功能。从实现技术看,Blog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它采用Trackback(引用追踪)机制将Blog用户聚集成―个个虚拟的网络群体,并通过RSS(“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RDF Site Summary)技术,让感兴趣的Blog或新闻网站的更新内容自动汇集到用户桌面。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中文通常也把Blogger译为“博客”。因此,“博客”一词因使用的场合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既可以指网络日志Weblog,也可以指撰写这些网络日志的人。
1.2 Blog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博客以其几乎“零成本”、“零技术”和“零维护”的特性,正迅速经成为继课件、积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之后一种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Blog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很适合于网络课程制作。
①Blog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可以实现读写结合。以时间为序,可以结合课程进程,总结学习心得、问题见解,实现读写结合,实践了学习者彼此间审问、慎思、明辨和践行经验交流的学习循环。②资源共享性。Blog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打破了封闭的开发模式,更利于资源的共享。课程Blog可以通过RSS技术把与课程相关的其它Blog或是素材链接在一起,而且可以保持同步更新;学习者也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发表自己对课程的见解及网络中有价值的内容让他人参考、评论,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人的Blog进行学习、研究,并加入讨论,从而使学习者在群体(加入到博客群)的分享和交流中有更进一步的认识。③更强的交互功能。相比BBS比较松散、面向大众的讨论功能,Blog是一个私有性更强的平台,更有针对性,可以自动分类,便于内容的搜索和管理。④技术门槛低,无需专业的网页制作技术,适合课程教师及时有效地更新课程内容,维护容易,成本低,效率高。⑤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Blog十分重视群体协作的体现,学习参与者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同步或异步地进行相互交流。⑥Blog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信息社会中,学习者如果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并能够在思考基础上构建和提高这些知识,还能够做出关键决策,就是成功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它需要学习者不断地自我反思。建构主义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鼓励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
1.3 Blog的创建
Blog的创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提供Weblog托管服务的站点上申请免费的Blog空间。这样的站点很多,如http://www.Blogger.com、http://www.blogcn.com,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站点;国内为教师提供Blog服务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匡I教师博客中心http://js.blogchina.com、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www.blog.edu.cn。这些Blog平台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工具,只要进行简单的注册,就可以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第二种是自已开发或下载免费的Blog应用程序,租用或自己架设服务空间,构建Blog网站,这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但便于构建小范围内部的Blog群(笔者正在构建我系专用的多门课程的Blog群)。
2 网络课程的设计
结合Blog的特点,笔者选用第一种Blog创建形式,在ChinaBlog申请了Blog空间,设计了“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站点http://www.chinablog.com/user3/atun/index.shtml。
2.1网络课程Blog设计
申请成功后,只需使用Blog平台提供的后台管理工具,即 可完成“GIS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Blog设置。主要内容包括:日志管理、模板设置、相册管理、文件管理、参数设置、团队好友设置等。其中日志管理,首先添加日志分类,主要有:教学文档(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计划、参考书目目录等)、电子教案(即教学内容,以章节为单位)、课程实验、教学心得、问题汇总(包括作业、练习、问题讨论等)、资源链接。所有的内容,均以日志的形式,分别添加到各个栏目中。对每篇日志,学习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回复,并引用到自己的Blog中。
文件管理则管理以附件形式上传的文件。有些课程文档(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电子教案(PPT格式),采用本地上传的方法,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Blog中,并链接到相应的日志内容中(注意:附件格式要看相应的Blog是否支持,而且一般有文件容量大小规定,也可以打包成压缩文件.zip或.tar文件上传)。如果Blog无法支持相应的文件,如有些视频格式、FLASH格式等或是文件容量过大,可以将这些文件上传到其它服务空间,再在Blog中添加URL地址完成异地链接。“GIS设计与开发”中有些程序实例由于所附的数据文件过大,无法直接添加到Blog中,所以笔者将所有实例先上传到其它服务器空间,再将其URL地址添加(引用)到Blog相应的日志中,从而达到共享下载的目的。
2.2网络课程Blog应用举例
网络课程Blog完成后,授课教师可以随时以添加日志的方式,增加或修改课程内容、教学心得、作业练习等,完成对课程网站的更新维护;可以添加在线留言,作为网络课程通知;也可以随时上传相应的教学文件,添加URL资源链接;阅读学生对课程内容或是相关问题的回复,并进行在线答复。
应用Blog的延伸技术RSS,授课教师还可以完成方便快捷的练习、论文或作业批改等网络化操作。具体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申请自己的Blog空间,在自己的Blog中完成作业。授课教师无需一个一个地进入每个学生的Blog中去浏览他们提交的作业,而是通过一个聚合工具――RSS阅读器(网上有很多免费的RSS阅读器软件可供下载),将每个学生的Blog订阅在一个RSS阅读器中,自动获得每个学生最近更新的内容,并对作业进行批改;也不必为了等待学生最新完成的作业而不断地刷新网页,因为一旦有了更新,RSS阅读器就会自动告知。同样,学生也可以将“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订阅在他们的阅读器中,随时可以阅读最新的网络课程内容。
2.3网络课程Blog的缺点
用Blog构建网络课程,存在一定的缺点,这主要是由Blog服务提供商或是Blog软件造成的(或是人为设置的)。一是现有的Blog所支持的文件形式较少,而且对每个文件的大小有相应的限制,提供的Blog空间有限;所以,造成一些课程教案,如PPT、教学视频等文件无法上传,视频文件在线点播比较困难。二是现有的日志编辑器(一般HTML格式或是UBB形式)功能较简单,对图文混排显得较为烦琐(当然,比起将教案制作成HTML网页,已方便很多)。当然,随着Blog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笔者在我系服务器内构架的Blog服务(只针对本系内部使用),已基本解决了文件上传的问题,可以支持多种文件格式,课程Blog的空间达到200M,基本可以满足网络课程要求。
3 结束语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Blog运行一个学期以来,内容不断丰富,课程网站不断完善,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现在,单一的课程Blog正在向各种课程的Blog群发展。课程Blog达到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