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文化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1

论文关键词:民族设计 中国文化 精髓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设计全球风

随着各国接触日渐频繁,以美国这样强势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文化以强盛的经济力量为武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施加影响。使落后者的文化再度边缘化,弱势国家的本国文化日渐势微,造成全球的文化趋同。人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与国际接轨才是最好的,才是设计唯一可走的发展之路。然而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乐观。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看到全世界说着同样的语言,以同样的思维模式行事,穿行于大同小异的大街小巷,分享着没有差异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全球化,恐怕会给全人类造成精神上的荒芜和灵性的枯竭。我们今天的政治面貌,文化语言,审美情趣,经济格局等等所有这些文明无不打上了民族历史的痕迹,都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不可逆转的复制特性,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里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尚未发掘,难道就要抛弃?我们并不是抱残守缺抑或是执着于固有的事物,只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昂首于世界的自信骄傲的源泉。

二、设计应有民族特色

20世纪8O年代以后,西方设计的概念、内涵、语言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主流话语;西方设计的方法、工具成为我们的唯一工具和方法;以至西方设计的形式成了我们设计的仿照对象和重要形式。从城市到单体再到日用产品,几乎都是外来样式、语言和风格的天下。事实上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是可以的,但不应该盲目的模仿,我们应当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国际的风格,发现自己长处,吸取别人的精华,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国际风格”。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本土文化的体现,不是形象之外另外附加上去的东西,或是表面现象,而是产品本身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风采、格调,是事物的内在特制和外貌特征相统一的表现。传统的精神是融于设计师的思维中,通过具体的设计自然地显露出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民族性的重要。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中国特色”的旗号。表面看来是民族文化得到了彰显,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误解。设计与市场的联系导致了设计师们的急功近利,他们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传统,没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只是盲目地在产品上贴上了中国的纹样,民族的图腾,久之中国的设计将会失去它应有的内涵,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形式而不知将归向何处。

三、摆脱形式外壳.寻找文化精神

民族特色表现于它所使用的色彩,绘制的纹样,造型,材料等等方面,而这只是“结果”,我们要抓住文化的神韵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我们要深入了解这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穷根究源,才能把握住它发展的脉络,结合当代情况,展望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抓住纹样、色彩为特色当然是不错,但它们都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今天的文化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底蕴。所以,要抓住中国文化的神韵必须深入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核。从文化内核入手研究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不仅研究个别的、特殊的器物,更应专注以对历史进程和一般法则的研究和推导。应该通过研究古代器物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从而挖掘隐藏在古代器物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2

【关键词】民族特色;动画剧本;应用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29-01

上世纪二十年代动画作为舶来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并对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我国动画发展一直处在低迷的阶段。要想动画产业得到良好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动画自身的质量,在剧本的创作阶段就要开始注重把控质量。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及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分析。动画剧本是通过多个要素组成的,其中故事主题就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动画剧本在影片当中被观众看到的就是故事,故事题材是否有着吸引力,是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1]。另外,动画剧本构成当中,角色的个性化塑造也比较关键。个性化的角色才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在个性化的塑造方面就包含着比较多的内容,其中有角色的外观形象和思维方式、动作等等。最后,动画剧本构成中的又一要素就是矛盾冲突,这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动画平淡无奇,就必然不能吸引观众,戏剧冲突的科学化设计,能够带动观众的思维进入到剧情当中,和观众拉近距离。

(二)动画剧本创作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就能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国要想在动画产业上辉煌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中国特色的动画特征得以鲜明呈现[2]。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时期中沉淀形成的精髓,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剧本的创作中,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动画事业发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也ξ夜的动画在全球化发展中加强抵抗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商业动画在我国的电视网络中已经备受推崇,有的中国观众对国外的动画品牌已经形成了依赖性。国外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本国的文化传输比较重视,并将传统元素在生活以及服饰等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动画文化侵入体。我国的动画创作要想得以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作品相融合,形成有着独特性的民族风格,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国产动画的良好发展[3]。另外,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对提振民族软实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动画剧本创作中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要充分重视在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在对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改变传统的动画剧本创作的不足现状。在传统文化的选择应用中,要注意和动画剧本创作的主题紧密契合,在剧本创作的深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化运用,取其精粹,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有助于动画剧本创作质量的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运用中,要注重取其精粹,去其糟粕,要做到古为今用。要想促进我国的动画产业良好发展,就要以走出国门为目标,创作出的动画不能只是满足国人的审美需要,还要充分重视国际市场的需求。要注重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突出中国的特色,并有着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剧本的创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还要注重从本土生活方面充分考虑,对传统题材要进行深度挖掘。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处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发展状态。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注重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本土生活的紧密结合,深入到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的素材挖掘中,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支持。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的就是蒙古民族的真实故事,动画作品的导演和年轻动画原画师到大草原,和当地的牧民同吃住,并随时进行记录,从而对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内容在动画剧本的创作当中加以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动画剧本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加强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应用,有助于动画剧本创作的整体质量提高,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的发展亦是促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动画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仍必须要从本土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国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剧本中的融入,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3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蒙古族婚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岗龙.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民族特色;表现方式;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有着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民族情感,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经典的民歌在经过各族人民的传唱之后更是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所以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一定数量上的了解和练习,能够深刻地体会我国音乐文化具有的多元特征,对于歌手驾驭不同风格民族音乐作品并拓宽自身演唱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演唱中有何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不仅对于歌手,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普通群众的重要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到音乐中也就有了各种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歌曲。民歌可以说是最具有民族性的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可能说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种音乐艺术。普通群众在听歌时多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共鸣,而包含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的民歌恰恰就具有这种能力。民歌既能满足普通群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普通群众了解各个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唤起普通群众的民族情感,对于民族团结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二)对于专业歌手的重要性少数民族的民歌可以说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其社会发展历史利用音乐而成的记录,既蕴含了丰富知识,也有着多学科意义。不同的民族,其民歌的思想主题和演唱方式等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民族就具有宛转悠扬的特点;藏族的民歌具有嘹亮高亢的特点;维吾尔族的民族具有伊斯兰教的特色;傣族的民族具有佛教的特色。学习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歌,有利于专业歌手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演唱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其拓宽自身演唱领域,可以对专业歌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对于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传统的民歌面临着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歌成了一个当务之急。只有有效引导民众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让人们体会到民歌中包含的感情,明白民歌的重要性,就有利于民族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保持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音乐艺术相互借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的民歌表现民族特色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表达歌曲思想主题的重要性不论什么歌曲,都有着其自身的一个主题。就像现代流行歌曲多是表达爱情一样,少数民族的民歌多是歌颂生活或者劳动,当然也有对情感的表达。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各个民族对待同一个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特点。所以,只有准确地对民族特色进行把握,才能准确、顺利地对歌曲思想主题进行表达。就像祝酒歌,藏族多是在亲朋聚会或举办婚宴上才唱,演唱时多伴有舞蹈,歌词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表达祝福,而且演唱时基本不离开酒;而苗族多是在喜事的宴席上才唱,往往是宾主对唱的形式,而且歌词多是现编的赞美之词,演唱时基本都不会提到酒。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歌只有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才能展现出歌曲表要表达的意思。

(二)对于表现歌曲艺术风格的重要性所谓艺术风格,指得是民歌在其调式和旋律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气派、风貌和格调。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风格一般都和自身的民族特色紧密地联系于一起,所以想要展现好歌曲的艺术风格,就必然要对歌曲的民族特色进行把握。不同民族,其民歌的音调、节奏、题材、衬词和唱法都不同。就如蒙古族的民歌一般都是长调和短调这两类,长调民歌的旋律悠扬,而短调民歌的旋律欢快,而且一般都会使用颤音的唱法,有着浓厚草原气息,这些就是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风格,只有把握了这些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民歌艺术风格。

(三)对于增强歌曲感染力的重要性增强感染力是任何歌手在进行演唱时都需要做的事情,不论其唱的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而增强歌曲感染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舞台背景、歌手着装的特色或者歌手利用肢体动作等都能增强歌曲感染力。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来说,增强其感染力的有效措施就是突出其民族的特色。比如藏族民歌的曲调多是宛转悠扬和嘹亮高亢的,这种悠扬和高亢会使人感受到藏族人民犹如雪山一般纯洁的心灵。所以,民歌作品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其民族特色,才能增强歌曲感染力。

三、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者表现民族特色有何方式

(一)通过各自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民族的声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民族的民歌艺术就更是这样了,在民歌的演唱中,语言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歌和语言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各个民族的民歌在演唱时一般都是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而各个民族的语言在用词、发音和音调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这也就是为何民歌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时能够充分表达其韵味,而改成汉语演唱时就会显得怪异了。比如壮族和傣族的民歌,由于语言因素而带着明显鼻音,可以说这鼻音就是其民歌展现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鼻音改变了,那么也会失去其民族特色。另外来说,因为语言的不同,将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时,文字上可能会多一些,那么就会改变民歌原来的节拍结构,最终影响其旋律。所以,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展现其民族特色,那么就必然要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进行演唱。

(二)通过特殊行腔的技法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民歌一般都是利用调式、音乐旋律和特殊的演唱技法来表现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表现出其民族特色,就需要通过特殊的演唱技法和音乐旋律来实现。例如,在演唱蒙古族的民歌时,由于蒙古族的民歌或多或少都带有长调的味道,所以就需要特别注意蒙古族长调在发声方面的技法;而在演唱藏族的民歌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喉部发出装饰音的技法,藏族民歌必然不能忽视喉头力量,必须有喉音色彩。总而言之,利用行腔技法来表现民歌民族特色,其方法是多样的,但主要是从运用调式、结构、特性变化音和节奏节拍等方面来把握歌曲具有的民族特点,并且在演唱时将这种特点展现出来,以表现民族特色。

(三)通过伴奏乐器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其传统的乐器,而且特点鲜明、种类繁多。比如藏族的甲玲、钦、苏那和柄鼓;蒙古族的雅托噶、马头琴、四弦琴和琵琶;苗族的芦笙和唢呐等,而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边弹边唱的表演形式。这些传统乐器不论是从外观还是从音质上都具有其民族自身的民族特征。所以,将少数民族传统的乐器作为民歌的伴奏乐器,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歌曲感染力,而且也能充分表现民族特色。

(四)通过服饰艺术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一大特色就是其服装的绚丽多彩和五光十色,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标识,服饰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和其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其民族生活环境、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和劳动特点等。所以,在进行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时,身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对于民族特色有着最直观最有力的表现。当然,服饰色彩和华丽程度等都应当与歌曲的内容相一致,从而在歌曲思想主题的表达方面起到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对普通群众、专业歌手,甚至对我国音乐文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对于表达歌曲自身的思想主题、艺术风格以及增强歌曲感染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歌手应当从演唱艺术的各个方面去把握,从而在演唱时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宇飞.我国民歌演唱艺术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6,01.

[2]刘兰.民歌演唱与教学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14,06.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5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民俗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55-01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民族情感与民族性融合的文化的产物,其特点在于通过舞蹈来折射出民族的文化特点,涵盖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风俗、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等一系列内容。民族民间舞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经过缓慢发展并且传承下来的情感肢体艺术。民族民间舞通过利用肢体语言,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思想、生活、审美以及情感,是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文化的综合展现。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概述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而成,也是民族民间文化形态最直接的表现,舞蹈形式及流传的社会层面主要集中在民间,因而具有较强的民间性。此外,民族民间舞是以某种民族特性作为重点而表现的舞蹈形式,主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状态所形成的舞蹈艺术,因而同样具有较强的民族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将积淀古代文化、原始舞蹈遗存在民族交融中相互促进发展,形成了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民族民间舞蹈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又呈现出歌舞、跳乐、鼓舞、以乐伴舞等多种形式。

当前,伴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经济条件的改变,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区域失传的舞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经过专业人士的发掘、整理和重新介绍后,很多的民族民间舞蹈重新进入艺术表演舞台,在展现民族文化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分类

民族民间舞蹈最突出的文化特征便是其民俗性,根据民族舞蹈的功能分类,民族民间舞可以分为生活习俗舞蹈、节令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以及信仰习俗舞蹈,其各自的文化特征如下所示:

(1)节令习俗舞蹈。节令习俗舞蹈主要是在重要的节日或者是重要的节庆活动中表演的,例如山东的鼓子秧歌舞,则是通过“伞”、“鼓”、“棒”、“花”四种角色,反映出北方民族的快捷、粗犷、勤作以及圆润舒展的文化特色。南方的醒狮舞,则借助于采青这一环节的设置,表现出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善用智慧的文特点,同时借助于舞狮祝福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2)生活习俗舞,生活习俗舞则是通过舞蹈来反映民族民间生活中,所喜爱的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是不同民族民间生活最直接的反映。例如,彝族的跳欢乐, 则是反映起居生活的舞蹈,白族“霸王鞭”则是在建房嫁娶或喜庆佳节之时表演,反映了白族的民俗活动。德昂族的“水鼓舞”则是德昂族、傣族村寨在宗教会期或节日庆典上所表演的民族舞蹈,通过金鼓齐鸣的舞蹈反应生活的热闹非凡。

(3)礼仪习俗舞,礼仪习俗舞主要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祭祖、丧葬礼仪、还愿等活动,是民族礼仪习俗最直接的反映。例如独龙族的“剽牛舞”,则是反映了雪南独龙族“剽牛祭天”这一特殊的习俗,也是独龙族祭祖过程基本的舞蹈活动。瑶族“跳王”,则是为了纪念瑶家的始祖,还王愿的礼仪活动。景颇族“金寨寨”是云南地区景颇族一种古老的传统丧葬礼仪习俗舞蹈通过舞蹈活动表达哀思,镇压邪气,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4)信仰习俗舞蹈。信仰习俗舞蹈与民族的信仰以及宗教有着较大的关系,属于宗教舞蹈的范畴,通过舞蹈来表达不同民族的。例如纳西族“东巴舞”则是纳西族东巴教念经、请神仪式的基本组成元素,通过舞蹈形式反映了纳西族对于宗教的民族认识。基诺族的“大鼓舞”主要在祭祖先、祭家神、盖新房等活动中表演。

三、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分析

(1)民族民间舞体现了民族的创新意识。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虽然都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族舞蹈基础之上,但是为了表现鲜明的民族时代性,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历程中势必会融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意识。在民族民间舞的编导上,充分利用了多种编排手法,将状态型、传统型、元素性以及抽象意念等编排手法相结合,体现了民族民间舞鲜明的民族时代特性以及民族文化之中的创新精神。

(2)民族民间舞体现了民族的生命色彩。中华民族56个民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漫长的交融发展而成的,不同的民族之间虽然文化不同但是却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同样也经过了民族发展的交融,更具有文化特点与民族生命色彩。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滋润补给,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的源泉,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名族民间舞蹈风格。

(3)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性。情感性是舞蹈这种肢体语言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舞蹈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民族民间舞蹈在情感的表现上,具有情绪感染的直接性与强烈性,再利用动作表现情感方面,民族民间舞艺术表达手法比其他舞蹈更加强烈深刻,而且表现手法也更加的细腻。通过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将情感性与民族性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因而能够带来更为强烈直接的震撼力与吸引力。

(4)民族民间舞蹈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情感,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对于民族民间舞,在艺术形式上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是其他舞蹈艺术所难以展现的。民族民间舞蹈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历史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状况以及民族人民的精神思想。也正是由于民族民间舞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更加绚烂。

四、民族民间舞编排创作研究

为了更好的展现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在民族民间舞的编排上,在题材、形式以及动作与音乐等方面分别入手,通过合理的配合充分展现民族民间舞所具备的文化内涵。

(1)民族民间舞的题材。对于民族民间舞题材的选择,应该注重内容题材的民族性与民俗性,可以在民族劳动人民生活、民间风俗、民族历史人物、宗教祭祀以及民族图腾等几方面选择创作题材,,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选材充分反映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

(2)民族民间舞的形式特点。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形式特点,应该充分的将道具与歌舞相结合,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充分的反映民族民间舞在对民族文化内容以及舞者的情感的表达。

(3)民族民间舞的动作。在动作方面,应该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律感,同时配合虚拟象征的表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不同的内容情节、景物环境以及动作进行充分的诠释,这些动作既要具有民族民间生活以及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同时又具备内在的文化含蓄型,利用动作风格来表达舞蹈的真实内涵。

(4)音乐伴奏。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伴奏方面,更应该选择不同民族特殊的乐器进行伴奏,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以及音乐伴奏,充分的配额和舞蹈的动作,进而实现抒情优美、感情细腻的舞蹈动作的表演效果的最佳化。

五、结语

民族民间舞的发展由于是以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生活作为素材进行的积累与创作,因而直接准确的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对民族的情感以及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完美的展示与抒发。探索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完善之路,也必须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编排上对文化的反映,同时结合现代文化艺术创作方法,在掌握展现民族艺术境界的基础上,形成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6

关键词:东北民俗文化;民族品牌;动画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34-02

中国动画何时能腾飞?如何才能腾飞?相信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国动画创作者在心里无数次地问过这个问题。动画片是内容产业,故事是根本。目前的中国动画作品大多题材落后,抄袭现象严重,大部分动画作品缺少中国特色元素。情节、娱乐、情感、智慧与艺术是动画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应该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作品,不但故事要好、情节要吸引观者、并且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真情实感的流露,还应该处处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就目前我国动画作品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动画作品相比,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国产动画作品中发展发扬民族文化并创立民族动画品牌。

一、当今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动画片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我国动画的实际情况却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国产动画落寞,不仅产量少,供求关系不均衡,还普遍存在“有教无乐”的情况,动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和创作方向没有从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观者的欣赏口味,使本来就不多的动画产品不被大众接受。从而使我国的动画市场直接让日、美、韩等国家出品的动画片所占领,并导致我国大量的青少年对异域文化的追逐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缺失。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力挽回国产动画的主导权。早在2005年,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对动漫产业开展专项调研;2006年,以文化部为牵头单位的扶持动漫产业部际联席会议正式成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家从专项资金、奖项扶持、税收优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动漫产业进行扶持。在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动漫产品、动漫企业、动漫产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增长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各个动画公司借助这种强力势头推出了许多动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较多数劣质的动画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国外优秀动画作品模式,从故事情节到人物造型,无不将山寨精神进行到底。暴力打斗情节充满其中,没有灵魂的故事、经不起推敲的情节、陈旧的故事题材、观众年龄的低龄化定位,使得我们的动画作品不被大多数国民观众所接受。

在艺术表现方面,东、西方观众在审美和题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被美、日等国拍摄成动画片,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环境、语言、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不同,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理解的不同,对于风俗的观念和态度自然不同。所以注定国外拍摄的以我国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动画作品只能描写出我们故事的形,却描绘不出我们民族的魂。当今中国动画发展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中华民族本土的特色。实现民族性与现代性互补,正如鲁迅先生在《致陈烟桥》中所说:“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的。”动画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深厚久远的传统文化情思与精神在广大华夏民族血液中奔腾不止,非任何“舶来品”可以取代,这也正是发展本土动画与“入侵者”的动画相比的显著优势所在。

美、日等国的动画片虽好,但是中国观众在美、日等国出品的动画作品中是得不到我们民族自己的情感生活的,它们与中国毕竟有太多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属性是国产动画创作应该秉承的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创作资源。国产动画要想在本土化发展道路上谋求进一步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本民族特色,避免抄袭,避免故事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过于简单化与低幼化,注重动画作品的娱乐性,走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道路。只有将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创作基石,以本土的现实和本土的体验为出发点,在对本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开掘的同时把动画影片的观赏性和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民族文化的特色出现的动画作品,坚守本土化的动画创作,必将受到本国动画观众的关注与世界动画业的瞩目。同时,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还要多挖掘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本民族的动画作品,未来中国原创动画产业将会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

二、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产业中的成功运用

在美、日争相拍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作品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并没有对美、日等国的动画公司取材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神笔马良、西游记愤愤不平,而是吸取国外动画公司的创新与拍摄经验,反思我们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忽视,积极创作反映我国民俗特色的动画作品。在这期间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选用本土神话传说故事为原型加以创新,制作出了有浓郁中国特色元素的地区民俗文化题材的优秀动画作品。

提到民俗文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圈,每个民族文化圈都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文化。我们根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土壤、特产的差异,把中国民俗文化分为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圈,其中为首的、最让人熟知的民俗文化圈非东北民俗文化圈莫属,在这片白山黑土上孕育了汉族、满族、朝鲜、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这些民族在各个时期形成不同部落,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不相同,但其民族风俗大致是一脉相承。在东北地区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神话传说与独特的民俗习惯。如长白山天池水的神秘传说、萨满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祭祀风俗、神话传说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出品,吉林电视台协作制作的经典国产剪纸动画系列片《人参王国》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此片是表现东北民俗动画片的佼佼者,这部动画是根据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天池怪兽”和“人参娃娃”的故事原型展开的。该动画用极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手法制作,辅以皮影戏式的人设造型使该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它的故事创作反映了长白山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等特征。

2009年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104集大型原创动画片《长白精灵》在多家电视台播出,此片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本片以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天池及人参之乡为背景,并以东北特色物产作为人物设计的原型,其特有的东北民俗民风,让人观后有朴实豁达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更为宣传白山黑水,发展吉林旅游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以上两部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充分挖掘了东北民族的人文精华和历史文化宝库,不仅拯救民间即将失传的神话传奇故事,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猎奇心理。并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给人们创造出一个新颖、奇幻、有特色的神话故事,其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物造型是我们学习与创作的榜样。

三、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

东北浓郁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功能。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无视身边的生活习俗,听而不闻,只顾模仿别国成品动画模式,这样创作出的动画作品自然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缺乏浓厚生活气息的,此类动画作品必定观者寥寥。但是一味地民族化也是不可取的,民族化固然是中国动画创作的立足之本,但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讲求一个度或一个时机。在东北的民俗文化中,有着大量的民俗素材可以提供给我们动画创作者们灵感,依据这些民族风格元素,同时结合现在观众的审美特点,我们可以创作出具有浓郁东北民俗风格的动画作品。

在东北地区一些具有特征性的民俗文化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东北风俗文化元素可以为东北地区的动画产业生产提供创作源泉。最具特色的当属满族民俗文化最为人们所熟知。如萨满教巫师在祭祀中使用的脸谱,这些有代表性的脸谱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鬼神形象的视觉图谱,并得到人们的持久认可,同时这种脸谱化的图谱也承载了萨满文化的精神崇拜与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再如满族萨满教流传的《佛托妈妈》《音姜萨满》等神话传说,还有东北民族饮食习俗、服饰特征、礼俗信仰、居住习俗等等,这些素材都可为东北地区的动画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始创作基础。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动漫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24%以上,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可见在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动画产业的今天,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给东北地区动画创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动画产业,树立民族品牌,可以拉动东北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与文化土壤,反应本民族的生活、文化特点,塑造民族性格,在艺术表现上显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容易引起其他民族的观赏兴趣,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东北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有很多有待动画创作者发掘和开发的民族民俗资源。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继承为起点,以创新为推动力。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也就是发展属于东北的文化产业,培育我们的文化品牌,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推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