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济宁;生态旅游农业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目前,生态旅游农业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它既是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又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本文就济宁市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关见解。
一、济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济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
济宁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充分利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优势,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济宁市各县(市、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或农业科技园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基础建设,添置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旅游休闲服务,把单纯的农业开发转向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特别是充满郁郁生机的各类“农家乐”,给城市人民旅游、休闲、观光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二)济宁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效仿,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2、档次不高,品味偏低。从目前济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状况看,起步较晚,开发类型较少,仍以观光浏览为主要活动内容,停留在休闲农业的基础层次上,内容不够丰富,度假、体验型项目建设不足,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缺少现代农业展示、教育、示范型旅游活动,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存在着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的问题,一些区域建设总体规划、行业标准和要求还没有统一建立起来,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等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服务人员缺少培训,素质还不高。现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旅游服务人员也大多不是正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的虽然进行了短期培训,但从整体上看素质仍然偏低。
二、济宁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济宁自然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业大市,水资源储量充沛,境内河道众多,交错密布。济宁动植物种类丰富,总计有127科904种。主要名优农作物有金乡大蒜、邹城大葱、嘉祥细长毛山药、鱼台白莲藕、汶上荸荠和泗水核桃等;被定为山东名产的农作物品种有曲阜香稻、鱼农1号水稻、泗水的小杂粮等。林木群既有阔叶林区,也有不少从南方、北方植物种类的引入,还有柘树、皂角、乌桕等珍稀树种。全市草本、木本观赏类植物有203种,既有广泛栽培的月季、海棠、仙人球,也有名贵的君子兰、蝴蝶兰,有美化庭院的雪松、龙柏,也有点缀居室的文竹景天,花卉品种繁多,争相斗艳。药用植物分布广泛,药用价值大,蕴藏量大。动物种类较著名的有鲁西南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汶上芦花鸡等。这些都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雄厚的科技力量。现代农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化的高科技农业不断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日益得到改善。济宁市在农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强化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力实施保护栽培、立体种植和粮菜间作、两薯(地瓜、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转基因高抗棉和彩色棉、太空育种成果、人工智能温室栽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等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先后在全市实施了科技兴农十大工程和111工程,积极兴建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场)。截至2008年全市县以上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场)210处,乡镇建立各类示范园(场)80处,示范园(场)总面积达到6万亩,投资额2.5亿元。为开发生态、高效、观光、旅游农业广泛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累了宝贵经验。
3、良好的市场环境。生态旅游农业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住人群,济宁城镇人口209.74万人,客源充足。加之济宁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品种多,旅游市场吸引力较强,客流量大,据统计,2008年济宁接待入境游客15.6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177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6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全市上下已形成齐抓旅游工作,齐唱旅游的调,齐举旅游的旗,齐念旅游的经的工作氛围和市场环境。现今济宁市已出台了规范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行为的旅游景区管理规定,为发展壮大生态旅游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较强的区位优势。济宁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山清水秀的临沂地区,西与牡丹之乡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济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东与华北、内陆与沿海的重要通道,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四条国道纵横境内,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军民合用济宁机场已经通航,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曲阜设有站点。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游客观光旅游、度假休闲。
5、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济宁市生态旅游农业虽然处于早期萌芽状态,但个别农业休闲山庄初具雏形,如济宁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任城李营镇的十余处垂钓中心等。加之济宁市经济基础较好,工商经济、民营经济发达,农民创业意识强,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果树(80万亩)、园林苗木(10万亩)、蔬菜、水产养殖等已有相当规模和名气,资源稍加整理,重点发展8-10处生态旅游农业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推动济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力度
1、把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业链的延伸,生态旅游农业不仅融合了农村第二、三产业,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形成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范围,更重要的是农业旅游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切实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对待,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2、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市委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整体推进,保证生态旅游农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研究和制定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品牌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要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生态旅游农业投入力度;对生态旅游农业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对生态旅游农业建设提供的信贷、金融等优先支持,对生态旅游农业加大宣传、营销推介,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交通、通讯、水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务,增强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活力。
(二)科学规划,试点推动
1、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一是搞好规划,实行理性开发。济宁人口相对较多,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丰富,城市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大,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贯彻“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二是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近期、远期的主要任务,可开发的景点、各景点景区的定位、旅游市场的细分,以及开发利用的成本、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论证实施,努力把济宁建成全国农业旅游名城。三是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针对济宁当地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完善行业标准,从当前来看,济宁市人民政府以济政发(2008)26号文件制定了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资源保护、违规责任等规程,这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一以贯之,落到实处,促其规范发展。
2、先搞试点,而后推广。目前,我国和济宁市农业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整合资源,促进各经营单位协调和有序发展。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行支持和扶持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区作为样板推出,通过抓示范、树立样板等形式,扩大示范辐射效应。例如,南阳湖农场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农业局的倡导与支持下,正在启动农业的规划和建设;济宁市(兖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也已基本形成旅游农业的雏形。
3、加强协调,联合开发。一是在济宁市旅游总体规划框架内和相关配套政策规定下,生态旅游农业涉及的旅游、发改、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应相互协作,搞好协调,成立相关职能机构,从上而下形成比较系统的工作体系,加强研究、宣传和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推动济宁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二是运用市场化机制,依靠各界力量进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投资,一般是长线投资,投资少不成景,投资大见效慢。投资主体要靠各方面的力量,现在最火爆、最具有生命力的还是农民自办和企业办的农家乐、农庄、垂钓中心等景点景区。因此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旅游农业,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推进协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旅游农业多元化、合作化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提供条件、旅行社组织客源,农林部门给予扶持,市场运作,才能使农游活动人气渐旺,景点逐步成熟。
(三)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1、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条件。济宁市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山水风景较多,特别是历史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集中性特点,济宁市古迹在全国全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独具特色,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游客和文人学者前来浏览探古,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自然风光中有峄山、泉林、南四湖等景色秀丽的山水风景。生态旅游农业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旅游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重点,把农游产业当作旅游产业的延伸,让农游战略成为济宁旅游的又一个“站点”,使农游收入成为济宁市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园区建设。突出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济宁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代遗迹、民俗风情相互融合,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把有条件的地方建成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经济龙头、旅游观光的多功能农业园区,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资源”的理念,在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中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文化特点,精心设计生态旅游农业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如节庆活动、农庄休闲、农家美食、休闲渔业、主题公园、度假休养和采摘体验等活动。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以新取胜,以特色取胜,以品牌取胜,真正达到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的目的。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2
贵州发展“大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大生态旅游”的观念来源于生态旅游理论,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先生创新性地提出。郭来喜先生认为,“大生态旅游”可以成为世界最通用而时尚的语言,最为人们易于接受的旅游吸引物,可以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它“既蕴含着生态旅游理念的构筑,生态旅游设计思想的确立,生态旅游产品的建造,生态旅游者行为的规范,又涵盖着生态系统旅游管理模式的推行,是生态学观念在旅游系统中的全程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大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同质性。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及优点:
首先,开发设计理念不同于大众旅游。第一,更加注重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更加重视资源的长久价值,开发更理智,杜绝短期行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第三,经营方式上向精细化转变。从产品来看,无论从形式、内容、本质特点,都强调良好生态的保护性利用。
其次,功能上不同于大众旅游。一是环境保护功能。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人群往往会因旅游活动目的取向而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生态教育功能,这是生态旅游的特殊作用,其社会效益是传统大众旅游所难以比拟的。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突出娱乐性而容易忽视生态教育功能;为凸显“大众”消费,对游客素质要求较低,对其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重视不够。而寓教于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内容,注重通过旅游活动提高旅游者对生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生态美的鉴赏力,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而服务。
总之,生态旅游强调对生态旅游资源的适度利用和在保护中开发,目的是在动态地欣赏中保护生态美,使旅游者体验到新时代“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大生态旅游”又对原有的生态旅游进行了突破。突破的关键之处在于:其一,以往的生态旅游尽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责任问题,但仍然局限于对生态环境的讨论和旅游产品层面,“大生态旅游”则强调生态学的“全程体现”,强调整体性、一贯性,具有鲜明的全局观;其二,“大生态旅游”将“旅游管理模式”引入,对旅游的主体和客体共同发挥作用,成为突出的创新之处。
从现实情况来看,贵州要尽快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大众旅游为先导,综合开发观光、休闲、度假、避暑、会展、娱乐和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是必经之路。这些旅游方式具有生产、销售便利,周转期短、收效快等优点。但是,近几年来的大众旅游热潮对贵州的旅游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威胁,逐步显现出生态危机。比如,有的森林公园中竟然建起了别墅群;有的景区已被住宅楼群挤压得透不过气来;有的景区盲目建设与景区极不协调的建筑与设施等等。
从长远看,生态旅游更具先进性和可持续性。贵州可以在“大生态旅游”思想的引导下,加强旅游管理,适度发展大众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旅游行业内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科学发展贵州“大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生态旅游的观念远未深入人心。旅游业界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把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大省,把环境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愿望普遍十分强烈,但在实际开发中,却急于“吹糠见米”、“立竿见影”,未能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逐步有序地开发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自觉性不够高。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广大游客近年来环境意识有所增强,但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如何进行生态旅游仍不甚了了。毁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二)尚未系统测算贵州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生态容量。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以空间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生态容量为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态容量”。与之相关联的是旅游环境,应以同样的标准评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对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做出准确测算,只看到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大众旅游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产生了逐步加剧的生态危机:一方面是自然生态变异,突出体现在由于游人大幅度增加,喀斯特地貌景观逐步减少,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甚至可能导致自然环境整体变异;另一方面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变异,突出体现为大众旅游热潮对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冲击:文化旅游者人数已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村民疲于应付,对旅游者越来越麻木,甚至厌倦;商品意识被空前放大;思想状态的改变还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出现断层现象。
当前,贵州旅游业持续发展,开始出现“井喷”现象。但喜人景象的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尤其是一些极脆弱的旅游目的地接待量令人不敢想象。我们必须清楚:贵州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无法与北京、上海、南京等旅游城市相比的,甚至无法与相邻的云南、四川、广西相比。
(三)尚未对生态旅游的开展进行有效管理。目前生态旅游在贵州发展得仍然不如人意,与旅游管理有直接关系:其一,尚未形成上下统一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旅游管理机关相关培训极少,旅行社基本上还是维持传统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以加工、出售传统大众产品为主,但产品单一、老化、雷同,竞争激烈,多数是惨淡经营。从业人员生态意识普遍淡薄,对学习生态文化及生态旅游知识没有兴趣。其二,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仍不完备,未形成统一、全面、综合的考察规划组织;其三,资金投入有限。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风景名胜区建设,追求“短平快”效果。虽然部分生态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已有生态旅游项目开展,但因可进入性差,来访人数少,区内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综合、配套开发程度低,不可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最终还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展。
(四)“大生态旅游”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省人大、省政府已着手制定了一些关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湖泊等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引导、规范开展生态旅游的政策措施仍显薄弱,很不完善,很不配套,致使各地开展生态旅游无所遵循。
发展贵州特色的“大生态旅游”需聚各方之力
发展贵州特色的“大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政府层面――“大生态旅游”是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开展“大生态旅游”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提上工作日程,并组织力量加大研究力度。同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做一次普查,建立旅游资源目录,建立由美学界、生态学界、旅游学界、民族学界、民俗学界、文学界、音乐界、美术界等方面组成的旅游资源开发的专家队伍,广泛开展“大生态旅游”的科学研究,为各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咨询服务。
社会舆论――发展“大生态旅游”的前提是社会各界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接受和赞同。因此,加强舆论宣传是我们的任务。使关心贵州旅游业建设发展的人们既看到旅游发展的成就,也知道我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危机。宣传教育要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宣传的方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充分运用网络、动漫等传媒工具切实增强宣传效果。“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对我省的旅游形象塑造有益,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贵州旅游大省的建设步伐。如果借助些活动,对生态旅游进行宣传,会取得“一石三鸟”的成效。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3
摘要:剑河县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移民给剑河旅游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特色民族旅游文化成为了剑河县的优势产业。本文就黔东南州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论述了剑河县移民过程中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民族文化旅游;剑河
贵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定成为贵州最具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而民族文化历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旅游者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趋势,而在学者们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性探讨。剑河县属于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移民类型,1991 年,国家正式决定在三板溪修水电站,并将其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剑河县是水库的主库区,所以剑河县必须迁移。从2003年开始,历时3年,从新县城的建立到搬迁,一气呵成,2007年,一座占地面积168.88公顷的极具特色苗侗特色山水的旅游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在贵州省也是唯一的最大的水库大移民。由于地域位置的改变,移民不仅给剑河人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移民后的重建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将各项资源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以自然山水、民族村寨为依托,打造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势必会成为剑河县的优势产业。
一、剑河县旅游资源概况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南哨、太拥三个乡镇,蜿蜒50多公里,纵深2公里,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现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并拟建成全省科考与生态旅游观光度假胜地。老山界、久仰十里杜娟、盘溪瀑布群、平塘溶洞群等20余处风景区美不胜收;十里长滩、雷打塘、关门岩、夫妻岩、中流砥柱、八仙石柱等旅游景点流光溢彩。三板溪水电站关闸蓄水后,将形成面积为85平方公里、回水长度达130 公里的库区湖,拱托出“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妙美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有着“苗乡圣水”之称的剑河温泉,温泉游有泉眼6个,流量达到1200吨/昼夜,水温常年保持在36℃~46.6℃之间,并且泉水含有硫化氢、铁、钾、钙、氡等多种元素,为国内三大名泉之一,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为稀有氡硫温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肤之功效,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正开发成为集观光、沐浴、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剑河县以苗侗为主,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服饰五彩缤纷,素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服”之说,全县民族服饰有16种之多,其中以红绣、锡绣最为特色;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有六月六民歌节、牯藏节、祭祖节、洗寨节、过卯节、姊妹节、招龙节等民族节日,每逢节日,民族妇女穿着盛装,佩戴银饰,载歌载舞,不同地有不同的歌舞形式,主要有芦笙舞、木鼓舞等。还存在着摩崖碑刻、柳霁古城、大广坳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
二、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纵观剑河县的民族旅游文化现状,剑河县紧抓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积极调整战略思路,实施“旅游促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景区。全县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提出:“以温泉开发为龙头,三板溪库区旅游开发为主体和纽带;以水上娱乐、民族风情为重点,氡硫温泉、苗族锡绣、原始生态为品牌”的发展思路。近几年来,为了打造仰阿莎湖综合旅游区,剑河县积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抓好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闻名中外的苗族锡绣、红绣和民族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的研究与开发,集中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积极扶持旅行社、旅游运输和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2年剑河至镇远高速公路建成后,乘汽车从镇远到剑河只需20分钟。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目前主要以盘溪白水洞瀑布群侗族风情旅游区和温泉景区一日游、仰阿莎湖景区两日游为主,仰阿莎湖景区、八郎古生物化石群、屯州石板苗寨等剑河风景名胜,被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和向往。剑河新县城的苗侗特色主要是集中体现在民族建筑风格和旅游特色方面,新县城的房屋充分利用了苗侗民族建筑符号和语汇来体现民族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建筑群上,新县城内有三个广场,即行政中心广场、仰阿莎广场和体育广场。行政中心坐落在行政中心门前,广场上建筑物主要以侗家风雨桥和苗族的铜鼓为主,体现了苗侗民族的融合。而新县城的绿化也极具苗侗民族特色,仰阿莎大街的街行道树全是本地树种山含笑,其他路道的行道树则以木莲、香樟、杜鹃、桂花、银杏为主,仰阿莎大街两旁的绿化带则以女贞、黄杨、杜鹃、沿阶草为主形成灌木绿篱带。
在旅游政策方面,2013年,温泉文化旅游景区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自筹资金6.5亿元,按照“贵州一流、中国特色、世界知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温泉景区规划建设,先后完成了《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剑河温泉小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剑河县温泉小镇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实施了温泉景区道路改造、停车场、公厕、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节庆方面,一年一度的“仰阿莎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节日期间,剑河各景区均迎来游客高峰,沐浴温泉、乡村旅游、吃酸汤鱼,成为剑河游客的最佳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还发挥了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全县旅游从业人员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旅游就业与再就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目前,剑河县城至温泉景区已开始形成围绕旅游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等要素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而在宣传方面,近年来,为提高剑河知名度,政府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建立了“苗疆浴城——剑河欢迎您”“剑河旅游网”“剑河县人民政府网”等专题网站,并在中国旅游新闻网、贵州旅游在线、各大报刊媒体和电视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剑河旅游资源。制作《那山、那水》《魅力剑河》《剑河旅游指南》《水的故乡》《乡土剑河》等书籍和画册宣传资料推荐剑河,深度介绍剑河旅游,在全国旅游界引起了反响。
三、剑河县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综观剑河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总体存在以下问题:
1.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
剑河县是全省最大的水库移民县,搬迁之后的县城,旅游资源过于分散,需进行新的重组和整合。而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上,总体处于相对滞后的开发状态,同时未能与其他周边地区,例如台江、镇远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地域性整合。
2.基础设施落后
景区缺乏附近地域相关的旅游产品与之配套,由于是一个搬迁的新县城,很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不够,旅游综合效益不高。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县内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例如,在吃的方面,没有什么特色的美食能吸引游客;在住的方面,县城内和景区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星级宾馆酒店;在交通方面,深入百里原始阔叶林、仰阿莎湖、八万山等景区公路与旅游公路还有一定的差距,且通达时间均在2个小时以上。
3.旅游产品尚不知名,结构单一
旅游开发大多停留在温泉旅游层面上,除了温泉外,其他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十分滞后。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水上游乐等很多优势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剑河县旅游未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潜在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
4.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无形性和旅游者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可能象工业产品那样直观地在市场上用信息传递方式去沟通潜在的旅游者,所以对于旅游宣传而言,需要抓好标志性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宣传,使无形形象有形化,突出文化性、精神性和以形象消费市场为主导。所以在旅游宣传上,剑河县需加大宣传力度。
四、促进剑河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
首先,必须利用新区位,创造新条件。搬迁之后的新县城,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新区位的优势,将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网络。同时剑河县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风情,除了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同名苗族古代叙事长诗《仰阿莎》之外,还有独具特色苗族红绣、锡绣工艺和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同时,剑河还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古朴,对旅客很是有吸引力。可以将这些人文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仰阿莎文化节等平台,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得以促进旅游的发展。
其次,一方面,要做好周边热点旅游地区的地域资源整合与线路策划。剑河县与台江、镇远等热点旅游景区有着交通上的便利,台江以苗族风情游为主,镇远以古镇游为主,剑河县可以依托周边的热点旅游景区,逐渐的扩大知名度。开发和整合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展示的民族文化更为丰富和立体;另一方面,要做到实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当前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文化的保护也至关重要。文化发展立足于文化资源。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品牌开发是一个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过程。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开发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前提,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互相促进,遵循“保护第一,开发跟进,相互促进”的原则。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开发也不是否定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要不断的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剑河县整体上是傍着清水江,不仅是物产丰富,而且沿岸的风光足以使让游客驻足,虽然说,县城整体搬迁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多破坏,但是由于其人口聚居的空间性,当地以苗、侗族为主要特点的民俗文化仍然得以传承。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当地应该尤为重视,不能因为搬迁的原因造成文化的流失。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剑河县的苗侗风情完美的呈现给游客,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最后,要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塑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旅游业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剑河县可以将民族文化资源围绕着六大要素来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具体说,“吃”就是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剑河县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地区,最富盛名,主要有腌鱼、牛瘪、欧九菜、九香虫、山野菜等,可将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经过合理的开发展现在游客面前;“住”就是对于民族传统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别具特色村寨景观、格局、吊脚楼等富有民族民居特色的建筑一定会让游客流连忘返;“游”就是改变单一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建设典型的民族村寨,展示剑河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剑河周围的村寨有着淳朴的民风和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对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进行合理的开发,让游客从服饰、饮食、建筑、歌舞、婚俗等让游客深深的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购”就是生产和提供为旅游者所喜爱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剑河县内精美的民间工艺,缤纷的民族服饰,特别是别具一格的红绣、锡绣,古朴的农民画等都可以开发成为独具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不虚此行;“娱”就是结合民族文化节庆这一特色优势来吸引游客参与性的娱乐旅游项目。例如像台江的姊妹节、西江的鼓藏节等都是利用了民族文化节庆来吸引游客,现在,剑河县开发的仰阿莎文化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应进一步的加强品牌建设,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县内主要的民族风情,例如六月六民歌节、吃姊妹饭、祭桥、玩龙、高坝赶歌节、平塘坡赶歌节、过苗年、吃新节祭鼓节、二月二、招龙节、尝新节、小广十月头卯、稿午水鼓舞、牛斗、鸟斗、芦笙舞、踩鼓舞、锡绣、红绣等发掘出来,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流连忘返,增加回头客和延长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总之,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追寻和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因此在塑造品牌形象时,应主要坚持特色型原则,只有具备自己鲜明的形象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同时,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民族文化旅游吸引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剑河县可以通过设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旅游产品,在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剑河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
[2]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3]张海燕,王忠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商洛生态旅游;龙头产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4-0003-03
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的格局,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历史人文旅游掩盖自然生态旅游,旅游环境恶化等问题日渐突显。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成为突破陕西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商洛作为陕西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先驱,从1984年至今,依靠生态优势,逐渐将自身旅游业的发展推上正轨,已建成丹江文化旅游长廊和山镇柞原生态旅游环线两条精品旅游路线,截至2010年,旅客人数达12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8.3亿元,旅游依存度提升到16.88%,充分显现出生态旅游业龙头产业的特质,对陕西乃至中西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因此,对商洛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头楚尾, 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受自然、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发展缓慢,但因此保护了生态资源,孕育出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随着西合、西康铁路和西柞高速公路的建成,西合、包北、银武三条高速公路的通车,交通条件的改善,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打开。同时,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西安“后花园”、秦岭“绿肺”等政策规划逐步落实,商洛市迎来了旅游业及经济发展的春天。
从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山区,到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的秦岭最美城市,商洛市抓住了历史契机,紧跟着时代步伐,在政府审时度势下,将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进行宣传和推进,为实现旅游扶贫带动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商洛市旅游总收入为89亿元,旅客人数总计2834.4万人次。自2003年以来,旅游产业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推动商洛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对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商洛生态旅游业开发优势、劣势,把握商洛生态旅游业建设中存在的机遇及面临的威胁,更好地探讨商洛生态旅游业建设的战略选择及实施措施。
1.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距中心城市西安较近,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商洛又加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过程中,众多来西安游玩的旅客极大可能到商洛感受原生态景观,这正是区位优势给商洛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可观前景。(2)秦风楚韵荟萃,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商洛位于楚头秦尾,是巴楚文化与秦陇文化的交汇地段,具有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也是西北通向东南、华中地区的交通要道,对秦、楚、豫文化生态旅游等多个新兴项目的建设有极大促进作用。(3)政府主导,生态立市,保护峡谷生态资源。商洛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丹江文化长廊,发展以金丝峡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业”的生态旅游战略,立足于做强生态旅游业、建成西安后花园,将商洛生态旅游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4)居民旅游经济意识增强,景区生态旅游乘数效应扩大。
2.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区位、生态、人文优势利用不足。由于商洛没有飞机场、景区栈道、缆车等更为便利的交通,限制了客源的访问。同时,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难以得到开发利用,对应的基础设施也不配套,使其生态旅游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2)规范化旅游大环境尚未成熟,旅游市场协调、服务意识欠缺。商洛旅游的大环境仍然不成熟,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足,未形成旅游产业链;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差,未对其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管理。
3.商洛旅游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
(1)西部大开发政策注重旅游业龙头效应,促进旅游业投融资。在西部大开发中,旅游业是大开发的先导产业,加快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拉动效应是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商洛生态旅游景区带来准确的政策指引,将大大促进商洛旅游业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资以及对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逐步建设和完善。(2)城市居民新型生态化旅游消费需求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低碳环保,康体健身的生态旅游已是大势所趋。
4.商洛旅游业发展的威胁(Threat)
周边相似生态景区的替代威胁和来自成熟人文景区的竞争压力。商洛处于“西安―商洛―南阳(河南)”的旅游黄金线路上,北有西岳华山、华清池、秦兵马俑,东南有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内乡县衙”,西南有道教圣地武当山,这些都会对商洛旅游的发展构成很大的竞争和替代,对其发展信心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评价分析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商洛市从曾经“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到如今“西安市的后花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来访游客都对商洛的变化有着认可的感触,因此,我们结合从政府机关收集的数据资料,发展规划,对商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展开评价。
此部分,我们通过调研的形式展开研究。首先,对政府机关进行访谈调研,了解政府发展规划并收集数据信息;其次,对商洛市民及旅游景区游客展开问卷调查,其信度检验(Cronbaeh,又称克朗巴哈系数)为0.76,达到了社会调查对问卷的信度要求。此次调研(商洛旅游业发展评价部分)的具体分析如下:
1.对宣传方面的评价
“秦岭最美是商洛”是商洛市旅游业的主打宣传语,近年来,商洛市生态旅游的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人们认识商洛,了解商洛,来到商洛。由此可见,加大宣传力度对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收集了被调研者对商洛市旅游业深入宣传的建议。
首先,被调研者对现阶段商洛市旅游业的宣传做出了评价,具体如图所示:
由上图我们看出:就目前商洛市旅游业宣传现状而言,被调研者对车体广告、站牌广告、活动宣传普遍较为满意;网络宣传及旅游形象大使的宣传方式略显不足;口头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活动宣传方面,以商洛市旅游节为例,第一届旅游节于2010年4月28日开幕,反响非常好;第二届生态旅游节于2011年2月4日-10月30日在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商洛市举办,主题为“秦岭最美是商洛市”。通过活动来宣传商洛旅游影响力大,效果好,因此建议商洛可以将一年一度的旅游节办下去,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新的活动宣传商洛市旅游。
同时,在宣传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巨大多数被调研者都认为电视宣传对其有较大吸引力;对于游客,宣传册的宣传力度较为突出;对于居民,车体广告,站牌广告宣传效应较为明显;而广播、报纸、杂志的宣传力度较弱。因此,我们建议政府一方面巩固电视宣传的途径,另一方面加大街头实体宣传,如车体广告,站牌广告等,并逐步放弃旧的宣传媒介,启用新兴宣传媒介,如网络等。
2.对交通方面的评价
近年来,商洛市政府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6474.3公里,有等级路里程11480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5公里。交通运输事业的大进展为商洛市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和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从而成就了商洛市旅游业乃至整个商洛市经济的繁荣,因此我们收集了被调研者对商洛市交通深入发展的评价。
在被调查的游客中有28.9%是乘坐火车到商洛市的,71.1%是乘坐汽车到商洛市的。乘坐汽车的被调研者对到达商洛市途经的高速公路做出了评价,具体如下: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游客对途经商洛市的公路整体较为满意,因此在以后的旅游业发展中,商洛市政府要在保证已有公路高速运转的同时,大力开发新公路,为商洛市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3.对政策方面的评价
商洛市是秦岭南麓唯一有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的城市,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被列入国家层面并必将得到重点扶持。近年来,商洛市坚决贯彻西部大开发政策,在政府的带领下抢抓大秦岭旅游开发机遇,抢占秦岭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商洛市旅游,打造秦岭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因此,政府在商洛市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就被调研者希望政府在商洛市旅游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行调研。
由上图我们看出,被调研者对政府政策方面较为满意:他们最希望政府发挥政策引导及投融资作用。同时,政府的前期规划及重点扶持也很重要。但是,被调研者并不十分赞同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开发由政府全权负责。因此,我们建议在深入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商洛市政府深入贯彻西部大开发政策,积极履行各项职能,同时加大与群众的互动,通力协作,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对投资方面的评价
随着商洛市生态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壮大,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被调研者也对开发资金的来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具体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看出,被调研者希望多种资金融入商洛市生态旅游的开发中,而非只有政府投资及国家拨款,因此我们建议政府推介投资回报率高的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业的运转效率,使资金投向该地区能够取得更高的收益,从而加强该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资金多样化、多元化。
三、对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在生态旅游业的带动下,商洛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相对于省内较发达的地市,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发展水平情况,商洛市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促进商洛市经济的深入发展,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对商洛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打造龙头产品,实现以点带面
目前陕西省各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竞争激烈,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商洛市周围的安康、汉中以及秦岭以北的长安、周至、眉县等地的旅游资源、产品与商洛市有相似之处,替代性、竞争性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商洛市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宣传,通过提升景区的知名度来提高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度。同时,选择具有潜质的景区打造龙头产品,实现龙头带动的经济价值,即首先打造龙头景区,通过景区的辐射效应,然后带动整个商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交通运输业是服务性行业,对其他各行业均有支撑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为促进商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建设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公路网的衔接,加强和周边城市,尤其是西安这个巨大客源地的联系,二是乡到村、村到组之间道路的完善,使景区交通更加便捷。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增加景区的可达性,从而不断增加到达景区旅游的人数,进而通过旅游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跨区域整合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商洛市生态资源繁多却相对分散,金丝峡虽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和发展为龙头产品的潜质,但各区县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没有形成集中的“一线式”游览线路。因此,我们借助以上SWOT分析,在重点商洛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打造龙头产品实现以点带面和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两点,发挥生态旅游业龙头效应的经验借鉴,进而结合商洛市整体旅游资源状况,在跨区域整合资源的前提下,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按照商洛市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脉和资源分布特点,可整合形成两条沿江分布的旅游资源集中带,丹江旅游资源带和乾佑河旅游资源带。这两条资源分布带不仅在地理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且都是古代重要的文化走廊,具有各自独立的历史文脉,能够有效地打破资源分布的地域限制,将各地之间有关联的生态与人文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可以突出区域结合的优势,打造出各自的旅游品牌,实现资源的跨区域合作开发。
对于各自资源分布集中,但缺乏与商洛市其它地区的关联性的区县,可以将其内部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开发优势资源,打造地域旅游品牌。比如,山阳和洛南两县各自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但在文脉上与周边区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山阳县原生态环境突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以商南金丝峡的发展为例,集中发展原生态旅游。洛南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遗址遗迹类和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可以开发人文观光类与科研科普类旅游。
总之,商洛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将各区县优势资源分点整合、集体规划,综合利用各区县旅游资源、客源、交通和声誉区位,依据铁路公路干线等发达的交通网络,以点连线,连成范围广但景区体系鲜明的“一线式”旅游线路。从而达到以金丝峡原生态带动商南生态旅游,再以商南金丝峡为例进行区域资源整合,从而带动商洛市生态旅游、商洛市旅游,最后以旅游产业带动整个商洛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妍,陈瑛,张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陕西商洛市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148-151.
[2] 周晓唯,王拓.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5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游客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许多旅游地纷纷开展生态旅游,打造生态旅游景区。但很多地区生态旅游的实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普遍。双廊村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传统白族渔家小村。近年来,双廊抓住了旅游发展契机,从原本落后的渔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但同时,旅游发展也给这个小镇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双廊环境质量下降。为此大理市组建专门的双廊洱海环境综合整治小组进行双廊环境整治。本文将大理双廊村作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案例,对当地居民生态旅游态度及认知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为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教育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问卷分为三部分内容,即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及其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居民基本信息包括参与旅游经营的情况,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等。
生态旅游认知方面,结合双廊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及双廊实际情况,主要从旅游对双廊生态负面影响的感知来考察,涉及4个问题。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主要从居民是否愿意采用生态旅游的方式进行发展来考察,具体从5个问题来调查。生态旅游认知及态度方面的调查,采用里克特量表来进行。
2.调查组织
本问卷在2015年9月24日对问卷做初步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于2015年8月26日至2015年10月5日正式进行问卷调查,从双廊民族文化街为主线一路附近,进入沿街商铺和商摊向当地居民进行问答式问卷填写,问卷做到现做现收。共发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百。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96份,有效率约为99%。
3.数据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凋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事后的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进行。
二、结果分析
1.样本描述
在296位调查对象中,有56.8%参与旅游经营,有43.2%不参与旅游经营。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中家庭,没有旅游收入的有12.2%,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1%-20%的有31.1%,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21%-40%的有30.4%,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41%-70%的有21.6%,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1%以上的有4.7%。大多数双廊居民参与了旅游经营,或参与了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投入。
2.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
从统计结果来看,居民对生态旅游与自身的关系以及旅游带来的生态影响都有较高的认知。在双廊居民中,有58.8%的人听过生态旅游,在洱海保护等问题上,当地居民有较高的认知。在双廊洱海污染问题上,有23%认为洱海受到了污染,32.4%认为受到严重污染,18.2%认为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在考察双廊居民对旅游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认知及与自身关系的指标中,采用里克特量表1-5,从1到5严重程度递增,调查结果各指标的均值均超过4,采用方差分析居民人口学特征对其生态旅游认知度没有明显差异。居民普遍认知到旅游带来了双廊的污染,同时只有保护好洱海环境才能使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居民倾向于认为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双廊发展生态旅游与自己相关。
3.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采用5个问题指标进行衡量。首先,居民在对“您支持双廊发展生态旅游”这个问题上有较高的赞成率,45.3%的支持,46.6%非常支持,无所谓、不支持、非常不支持的共占8.1%。在具体的生态旅游经营行为问题中,普遍人愿意以节能环保的方式参与旅游经营,愿意对游客进行生态旅游教育。但第四个问题在详细描述生态旅游带来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后,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有所下降,24.3%的居民非常愿意参与生态旅游,60.1%的居民愿意,8.1%表示无所谓,3.4%不愿意,4.1%非常不愿意。在第五个问题中考察是否愿意为生态旅游支付,其支持度比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程度有所降低,有12.2%表示非常愿意,44.6%愿意,22.3%无所谓,12.8不愿意,有8.1%非常不愿意。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在问及是否支持生态旅游、是否愿意在参与环保经营中、愿意引导游客等问题上,当地居民普遍的支持度很高,但当说明生态旅游带来的利弊时,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参与意愿与他们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相比有所降低;同时,在问到具体的事项――是否愿意花钱进行污水处理,支持程度又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在各个问题的回答中表明支持生态旅游。
进一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交叉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特征类型人群对生态旅游态度略有不同。其中,学历水平不同的人群对生态旅游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三、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出,双廊居民普遍支持生态旅游,但个人短期利益减损会影响其对生态旅游的实际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不同对居民态度有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支持[1]。因此要进一步进行生态旅游教育和管理,提高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支持度,才能促进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雾霾;旅游形象;影响
2012年冬,中国17个省市有10-20天不同程度雾霾天气。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10月14日到31日期间,吉林省148站次出现雾霾,较常年同期多56站次。上面数据显示,雾霾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导致部分人群身体不适甚至生病。北二外旅游管理学院唐承财博士说:“长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旅游业带来的将是一种灾难,而这种灾难并不像火山爆发或洪水泛滥一样直接,它会透过整个旅游行业的产业链带来深刻影响。”雾霾给吉林带来的污染也严重影响吉林市的旅游形象。那么如何预防“十面霾伏”,并在“霾伏”中保护环境,维护吉林市的旅游形象就是这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一、雾霾的基本理论
雾霾,是指雾和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是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相对湿度较小时,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能造成人的视觉障碍。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量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二、吉林市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分析
随着冬季的来临,空气污染的不断加重,作为并未处于中国主要雾霾带上的吉林省,10月以来却屡中“霾伏”。吉林省气象台台长杨雪艳介绍,相较往年同期,今年10月中下旬吉林省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明显增多。10月14日到31日期间,吉林省气象台大雾预警3次,霾预警13次,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警4次,省环保局和省气象局联合重污染天气预警2次。在这个过程中,吉林市无一逃脱。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重度污染天气出现时,近地层存在着较强的静稳气象条件,风速小、大气层稳定等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冬季由于集中供暖,造成大量的锅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的加重;秋冬季节,吉林市区及附近农田里大量集中焚烧秸秆直接影响了PM2.5的浓度;近年来,吉林市私家车数量大大增加,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排放的是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并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三、雾霾天气对吉林市旅游形象的不利影响
在调查“雾霾天气是否会影响你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选择“影响很大”的占61%,选择“影响一般”的占38%,选择“没有影响”的仅有1%。可见雾霾正在影响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中的形象,雾霾也使得吉林市的旅游形象受到不良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主要包括:
(1)存在雾霾天气的城市,会威胁旅游者身体健康。雾霾的构成颗粒,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印象。(2)旅游交通方面。由于雾霾天气影响,能见度下降,迫使高速公路关闭,这就使本来就没有机场的吉林市的旅游交通更加不便,同时给自驾游出行的游客带来较高的安全隐患。(3)雾霾天气里,由于空气浑浊,阴云密布,使得旅游者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内心都受到影响,在低沉压抑的天气里旅游者的游览大减。尤其是对于吉林这种主推生态旅游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主要依托的是雾凇、山、水等生态旅游资源,一旦出现雾霾天气,所有景观都成了灰色一片或者“视而不见”,促使其旅游形象直接受到严重影响。
四、防雾霾、保环境,维护吉林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作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的吉林市,旅游业发展依靠的是以“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著称的天然美景,其富饶的旅游资源是我国少有的山水环城的自然景象,堪称“东北的香格里拉”。然而雾霾的到来直接掩埋了发展旅游的一切资源,导致旅游者至而不游或游而不见,甚至拒绝再来。因此,要想保证吉林市生态旅游的平稳发展,就要维护好其良好的旅游形象,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更要从预防雾霾开始做起。
从旅游角度来讲,具体建议如下:(1)减少旅游机动车数量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虽然预防雾霾是整个社会乃至全国的大事,但是我们也要强调从自身做起,从各行各业做起。因此,建议吉林市区内大力提倡“自驾游”,这里的“自驾”并不是指驾驶机动车出游,而是建议吉林市区内开展自行车骑行自助游,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旅游车带来的尾气排放,又为广大的青年旅游者(无机动车一族)出行提供方便和可能,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吉林市的生态、环保旅游。(2)增加环保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主管部门应多强调并提醒旅游企业要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开发偏向自然体验、有益于提升吉林形象的环保体验型旅游产品,在创新上深入互动,以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并最终实现环保、防霾效果。(3)提高生态旅游意识,提倡旅游者从自身做起。在这里,向广大旅游者发出倡议,应养成文明出游、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减少一次性消耗,如牙签、筷子等的使用,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多做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事情,如减少私家车出行、多做公交车等低碳行为。
从宏观角度来看,预防雾霾、保护环境,维护吉林市旅游形象的建议如下:(1)制度上应进一步完善并进行长效管理。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符合本地区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标准落实,严格执行制度并奖惩分明。(2)执行上做到根治污染排放,减少污染排放源和大气污染物,坚持以防范颗粒性扬尘污染为环境保护第一要义,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控制机制由对排放源的应急控制转变为以常态长效措施为主。(3)思想上充分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污染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一蹴而就。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多部门精诚合作、公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进行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吉林市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其前提就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的长期存在,这就需要良好的气候和空气质量。同时,吉林市的旅游形象也是以空气质量和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来树立的。因此,我们要努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保证吉林市旅游业的平稳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