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医文化 实践;理论 探讨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spirit and ideological basi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how to let the whole society to understand Chinese medicine, advocating TCM,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o create the unique Chinese culture brand strategy is to win the medical service market. Therefore, the author takes Rud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value system, behavior, environment imag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he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actice; Theory; Discuss

引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近年来,作为一所基层中医医院,如东县中医院围绕“传承华夏文明,彰显中医特色”这一理念,紧扣“以中医文化建设为引领,整合医院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各种要素资源”这一中心,落实“以中医文化建设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打造现代中医文化品牌”这一目标,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1、从价值体系的建设入手,重塑中医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更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更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的能力,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如东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

1.1 重新凝练医院精神

五十三年的艰苦创业,五十三年的薪火相传,从10余间平房、12名职工、3付听诊器起家的一所民营联合诊所,到今天学科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一代又一代的中医院人励精图治、躬耕杏林,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2010年对医院精神进行再升华再凝练。通过广泛听取意见,经多次研讨、揣摩、提炼,结合新时期中医医院发展特点和新时期如东精神等,凝练出富有中医特色和人文气息并与时代接轨的医院院训“厚德笃行,传承创新”,办院理念“中西包容,服务众生”,服务宗旨“患者至上,呵护生命”。“厚德笃行”是医院历史文化传承的精华所在,“传承创新”是新时期医院精神的基础要义,引领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反复宣传价值理念

只有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念,利用它来约束职工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且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展性和保持性,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才得以体现。为使医院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守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组织开展新时期医院精神、理念大讨论,组织全院职工学习院训、办院理念、服务宗旨,在门诊大厅、文化长廊等主要位置设置展板等形式让全院职工明确医院继承发扬中医药的使命、愿景与中长期发展目标,体现医院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定位,突出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全院职工牢固树立信中医、爱中医、干好中医、发展中医、用中医药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

1.3 不断优化环境形象

环境形象的建设是塑造良好医院形象的外在表现。为使环境形象突显中医药文化特色,让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对全院的建筑外观、内部装饰、标识标牌等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升级,所有的标识标牌均在固定位置印有医院LOGO的徽章,由针灸针和沸腾向上的蛇形图案组成的“中”字和两侧的中草药图案,表示中医和医疗,色彩为黄、绿两色,黄色代表“祖国医学”、绿色代表“维护健康” 。

1.4 积极探索廉政文化

在解构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在功利取向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从而使信仰与道德日渐荒漠化,医疗卫生单位也未能幸免。而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可以说,凡成苍生大医者,无一不具有高尚的品德、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强调“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充分挖掘中医文化中有关“廉”的元素,如“法自然”、“致中和”、“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将我院的廉政文化建设打上了中医文化的烙印和LOGO。如在门诊设置“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等古代大家行医格言展板,在住院部悬挂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大医精诚”,创建无红包医院,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清廉之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征集廉洁行医格言汇编成册,并将所有医护人员的廉洁行医格言在病区进行公示,培育医务人员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体系。医院在去年底通过了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的验收,可以说我们的宣教阵地不是一个浓缩的风景点,而是一道开放的风景线。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星星点点的看到。我们希望可以以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医务人员被浓厚的廉政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氛围所感染、所熏陶,从而内化于心、外成于形。

2、从行为规范的养成入手,凸现中医文化建设的品牌优势

我们大力发展中医文化、弘扬中医文化、培树中医文化,其目的就是运用文化的功能、手段,凝聚和约束医务人员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行为,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医院的发展更具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2.1 文化制度相得益彰

“习与性成”。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制度与文化在演进方式、表现形态和对人调节方式等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我们修订《员工手册》,对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如在中层干部就职仪式上齐诵院训,在拜师仪式上学生向老师行礼敬茶等,努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院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管理中,促进医院的整体行为和职工的个体行为始终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

2.2 授业解惑相生相长

祖国医学根植于华夏文化,“仁义礼智信”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影响颇深,“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拜师求艺已成传统。我们制定中医临床医师师承教育管理实施办法,通过遴选有一定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员为指导老师,采用“师带徒”的方式,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人格丰满、医道精良的中医专业技术骨干。同时,积极鼓励院内的中医专业技术骨干向国内有影响的名老中医拜师学艺。针灸推拿科的花红兵主任是第四批全国名中医药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学术继承人,师从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海安县中医院夏治平主任医师。

2.3 激励动力多维构建

目标始发行动,而激励与约束维持行动。为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人才培养,稳定中医技术队伍,激励中医人员积极专心从事中医医疗服务与继承创新工作,我们将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制定中医医师效率效益奖惩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中医病历处方书写合格率、辨证论治优良率、中医药治疗率、中草药及中药饮片使用率等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按期进行考核,并与经济效益挂钩。同时,针对医务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这一特点,坚持将精神激励作为“更高级的报酬”,通过树立典型、表扬与批评、晋升职称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保持和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认识和行为水平。

2.4 学科建设常抓常新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办院水平和学术地位,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尤其是重点中医专科,是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我们对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给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同时严加考核、加强管理,并在职称聘任、人事聘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肛肠科、针灸推拿科、皮肤科被评为南通市市级重点中医专科。

3、从环境形象的出新入手,放大中医文化建设的视觉效应

反映医院综合素质的医院环境已成为医院运作中重要的资源要素,医院环境作为医院文化的载体,能让员工从无形中感到有形,从抽象中感到具体,并把美学原理应用于医院文化的实践与发展中,使这种审美文化成为沟通医院与员工、医院与患者、员工与患者思想情感的桥梁,使外在的物质映象转变为内心的信念。中医医院的环境形象更是彰显中医药传统文化、体现中医医院特征、展示中医药人文情怀的有形载体。

3.1 以硬件环境表达中医药文化

具有丰富人文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学不仅决定了中医院环境必须具有人本思想和文化特色,而且也为中医院环境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医院建筑、园艺布局、装饰设施上尽量突出我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其格调应该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坚持“天人合一”理念,使医院环境庭院化、公园化、自然化。如我院新建名中医馆“轩岐馆”,“轩”取意于中医药的起源时代、华夏民族最早的帝王轩辕氏,“岐”取意于中医鼻祖岐伯。馆内装饰风格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蕴含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点缀其间,国医大师周仲英亲自题写了馆名。作为我院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阵地,省市名中医和资深中医专家定期坐堂,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事业。

3.2 以软件装饰感悟中医药文化

文化软环境不仅是向社会大众表达的物态语言,而且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区域的文化装饰应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平面视觉效果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如设计开放式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展区,建立中医文化长廊,设置中华名医名言、“杏林的由来”、“医家十要”等版面,悬挂“中国历代十大名医图”,在住院部大厅宣传古代名医的生平及术长。通过医药学家、学术成就、典故著作等构成的历史画卷,弘扬历史,传播理念,让人充分感受到祖国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传统文化气息。

3.3 以健康宣教展示中医药文化

开辟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健康教育专栏,通过展板、宣传橱窗、壁画等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普及“治未病”、“药食同源”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思想习惯相关的知识、方法、观念,提高大众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如我们在门诊宣传中医常用健康保健知识,在体检中心宣传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在各病区介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在食堂宣传中医食疗的理念。通过环境形象建设,从视觉上较好的向患者传达了医院的中医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并成为医院的亮点和特色之一,在等级医院复核评审以及各种检查中被领导、专家多次给予表扬和肯定。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2

【关键字】城市营销 南阳 农运会

一、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树立城市的独特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方面需求的社会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称。

许多城市近年来也举办了很多大型体育赛事,但是没有达到宣传城市、塑造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赛事本身的宣传而忽视城市的宣传。要达到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的目的,需利用赛事筹备、举办以及赛事结束后的各种时机将宣传赛事与塑造城市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一定成效。

二、 南阳的城市营销定位

作为豫西南边陲的省辖市南阳,地处中部内陆,是我国中部内陆的传统农业大市。赵秀玲(2008)年提出了“养在南阳”的品牌。南阳适宜养生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宜人

南阳古称宛,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良好的地理条件特别能保证人体必要的新陈代谢。南阳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的发展。因此,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

(二)历史文化悠久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百里奚、“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处。

(三)健康中药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中医学教育和研究水平也比较高。南阳通过举办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推出了 “中医药健康养生游”,让宾客亲身感受南阳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独玉文化

南阳以玉雕业而闻名海内外,是我国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收藏价值极高。

三、 借助农运会的南阳城市营销方案

(一)筹备期营销

首先通过媒体宣传塑造城市形象。其次通过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官方网站宣传南阳的特色文化。再次,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突出中原特色。

(二)举办期营销

农运会的时间不会太长,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因此,如何把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营销据点。农运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各报纸和电视的记者会对赛事作大量报道。中央电视台也会每天介绍赛况。

一方面,做好开幕式营销。每次大型的运动会都需要有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开幕式。

另一方面,做好赛事营销。在赛事进行中,会有四面八方的记者前来报道。在此期间举办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各地记者的报道,增加城市的知名度,也加强观众对于南阳的认知和理解。

(三)会后营销

有不少城市在大型体育赛事过后,街道、环境、人文也回到原来的状态,一切照旧。城市营销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因此,一旦确立了一个营销的方向,就要坚持下来,将已经塑造的形象做的更好、更完美。

首先是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加大宣传力度。第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的长效管理,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把城市管理和城市营销摆到同样的重要位置。第三,重视对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性开发,并在财力上予以倾斜。第四,在电视台的广告宣传中始终坚持该理念,不断加深观众对南阳的统一印象。

(本文为2009年度河南省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安海涛、林育祯、曾亚清.大型体育赛事:现代城市营销的有效途径――泉州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营销之道.《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第11期

2.白雪、韩霞.奥运经济隐性效应分析与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3.靳厚忠.北京后奥运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体育与科学》2009年第1期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宗金波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一头扎进医院开始向“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迈进,而是过起了“半下海”式的生活:在医院正常上班之余,他还为街道开办的诊所服务。在当时,他的这种做法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是在1993年,他拿出全部积蓄,投资创办了一家正式的特色私人医院――天津枫叶正红医院。很快,这家医院就成了当时颇受中老年患者欢迎的老人医院。

5年之后,就在“枫叶正红”正当“红”的时候,事业发展达到顶峰的宗金波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到瑞典去开展中医事业!当时瑞典一家中国医疗中心正准备变卖,宗金波就这样带着全部家当只身奔赴瑞典,开始了艰难的异国行医生涯。他的信心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医学,从南部小城隆德12平方米的小诊所起步,短短几年间宗金波便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北欧首家中医医院――百强中医院。

2007年8月,在百强中医院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医药集团,标志着中医药在瑞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行医在瑞典

笔者:您为什么会想到在瑞典发展中医?

宗金波:在国内2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我既有付出也有收获,尤其是在天津枫叶正红医院的5年多时间里,是我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在我的导师、天津中医专家李一民教授的指导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界朋友的支持下,我们把枫叶正红医院真正办成了深受中老年患者欢迎的“老年之家”,得到了津门父老的认可。在那段奋斗的岁月里,我真正尝到了事业成功者的酸、甜、苦、辣,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8年正是我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事业继续向上发展的阶段,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毅然选择了到国外发展,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年轻好胜,并非有艺高人胆大的决心,但是我想只要努力和付出,肯定能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那时,靠的是体壮气盛,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我是一名中国医生,主要目的还是以发展、推广中医为目的。多年来,我们海外中医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小到大,从瑞典的南部开始逐渐向中部、北部发展,2005年8月终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建立了“北欧第一家中医院”。2007年8月1日,我们正式成立了瑞典中国医药集团(中医院、药业公司、中医学院为一体),闯出了一条中国医药在海外发展的路子。

笔者:瑞典人是怎样看待中医的?

您最初在瑞典普及中医都遇到过哪些困难?

宗金波:瑞典是一个科学发达又非常保守的国家,对任何异国新鲜事物都难以接受,20年前瑞典人还把针灸称之为“魔针”。刚到瑞典时,我发现这里对中医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国的古代,他们认为中医大夫还是像李时珍一样。再加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不同、中西医学的理论差异、异国文化的排斥、中医药的缺乏等,我们当时想立足面临着重重困境。

刚到瑞典的时候,面对着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诊室和每天寥寥无几、将信将疑的患者,看一个病人要做一个多小时的解释工作,真是难啊!不过我们没有灰心,我们坚定地走出去,到健康会议上宣传,到各种疾病中心去开讲座,到人多的地区发广告,开办各种中医学习班、培训班,到外国人开的健康诊所帮忙会诊,多年来我们走遍了瑞典的大小城市和乡村......我们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宣传中医,努力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性、真实性,让他们亲眼看到一些中医治病的确切疗效。我们每到一处都播下一颗中国医学的种子。久而久之,我们逐渐从瑞典南方的小城市向中部延伸,最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北欧第一家中医院”,并且很快地发展成今天的中国医药集团。

笔者:您认为目前制约中医在海外发展的困难是什么?

宗金波:目前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存在后继无人、中药品种短缺的困难。

笔者:现在您的中医事业发展如何?有没有考虑把影响扩大到整个北欧甚至欧洲?

宗金波:现在瑞典的患者已经认识到中医可以有效地弥补西方医学的不足,而且看到西方医学的化学药品在治疗疾病中出现的负面作用,不少患者会首先选择中医治疗。中国医药在瑞典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瑞典中国医药集团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北欧和欧洲的发展进程。

笔者:有没有外国人想跟您学习中医?他们怎样看待中国文化?

宗金波:目前,在瑞典出现了学习中医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瑞典人对中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海外华人、华裔、高层学者重新选择学习中医专业。我们正在与国内的医药大学加强合作,在瑞典开办中医药大学,目标是培养出更多的外国中医药人才。

中医在瑞典

笔者:据说您的中医院是欧洲第一家得到官方认可的中医医院,此前中医在欧洲的地位是怎样的?

宗金波:10年前瑞典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就相当于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代时期,对于中医是“医巫不分”。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次健康会议上,一名胡乱介绍中医的老外让我十分恼火,我们进行了一次“医与巫”的正面交锋――正是这次经历让我后来经常出去开办中医会议进行讲学,并培养了很多热爱中国医学的瑞典学员。

在北欧,中医药治疗从被排斥到一点点被社会接受,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中医科学性认识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了古老的中医学。现在瑞典的一些公司也在跟我们接触,希望参股与我们合作,吸收和培养中医药方面的人才。

笔者:现在中医药在瑞典乃至北欧是怎样的情况?

宗金波:中医药在瑞典、欧洲乃至全世界是处于升温的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现在仅在瑞典的中医诊所,斯德哥尔摩就有百家以上,其他小城市数量更多。中医已经被国外的百姓认为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手段了。

笔报:您认为海外中医前景如何?

宗金波: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临床医疗实践的结晶,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康复保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一些疑难病症如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等的防治方面,也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其科学性已经逐渐被世界所接受。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的追求,世界上正掀起中医药的热潮。

笔者:到闯荡瑞典传播中医,您做的很多事情在旁人看来都有些不可理解,您怎样评价自己?

宗金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简单来说我就是一个保守的知识分子,只不过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我在看问题的时候就像下棋,不能单单看一步,要比别人看得更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为什么要走在浪尖上?我不是为了冒险,而是觉得这样做很保险。

笔者:您未来还有怎样的打算?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4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南药;资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139-0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骨干地区,多年来在产销量、品种、效益方面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中医药产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其他医药大省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和不断提升广东中医药产业的竞争优势,稳固其在中医药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促进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帮助山区农民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广东具有“南药”资源发展的多种综合优势,中医药产业发展应采用以“南药”资源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广东中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运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战略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南药资源战略的思想、原则、方案及途径。

1战略思想

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广东最具特色优势的南药资源为导向,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加大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统一规划,形成以广东特色南药资源为导向,集农工商贸科教及信息、金融于一体的大产业链结构,以南药资源发展带动整个广东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建立南药资源基础研究平台、信息化平台,完善南药质量标准体系,营造广东“南药”品牌,掌握优质南药资源的主动权;结合区域特点,合理布局,在全省范围按照GAP规范建立南药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广东大型龙头医药企业为中心,建立现代化南药产业中心和南药贸易中心;利用广东区位优势,建立“泛珠南药资源开发联合体”并保持广东的主导地位;充分挖掘南药学术文化资源,研发基于优势南药资源的拳头产品和系列产品,进一步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和增强广东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战略原则

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南药资源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突出南药,营造品牌;优化整合,发挥优势;科技带动,规范生产;开发有度,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统揽全局,科学制定南药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优化整合中医药产业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链合力,促进南药资源生产和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强南药资源生产和产品开发的科技建设,推行南药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制定南药质量标准,开发南药新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濒危南药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对特种野生南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证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战略方案

广东南药资源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通过统一规划,周密部署,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积极推行南药资源的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南药文化战略。

3.1南药品牌战略

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为人们的健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入世后中药产业成为唯一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和国外抗衡的行业。南药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特殊影响力的中药, 作为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导向,其品牌地位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品牌效应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实施南药品牌战略,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和市场覆盖面较广的南药产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3.2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早已成为继物力、财力、人力三大经营资源后的“第四经营资源”[1],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南药生产流通领域,充分利用专利、商标等手段,提高广东南药信誉度,树立广东南药品牌,从而进一步提高广东南药的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南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及南药知识产权教育。南药产品在注册商标时应标明其地理标志、专利以及知名产品等。

3.3 标准化战略

中药标准化研究涉及药材的种质基因、生态环境、栽培驯化技术、采收加工、贮运、饮片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等复杂因素[2],中药标准化是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的根本保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必须根据广东中药研发到生产的现状,结合国际通行标准规范,在我国现有各项中药标准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符合广东南药优势特色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价、临床应用及生产等标准规范体系,争取得到国际认可,并使之成为南药的最高标准,形成有效的质量标准壁垒,对内有效控制中药质量,对外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加速南药标准化的进程,对于确立广东南药资源的领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4 区域化、国际化战略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逐步全面走向国际[3]。如何控制和发挥广东南药资源优势,以优势南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竞争中比较优势的形成,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撑。发挥广东南药资源的区位优势,掌握南药产区南药资源的主导权,建立区域南药联盟,形成泛珠南药资源开发联合体,以大兵团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发挥与港澳台以及东盟间的地缘优势,以南药资源为导向,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市场,使广东成为世界中药资源贸易的枢纽和信息中心。

3.5 南药文化战略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岭南医学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岭南医学的故乡,也是岭南中草药的主要产地之一。中医药已深深扎根在广东人民群众之中。”充分保护和挖掘岭南医药传统文化资源,搜集整理岭南医药文献、历代名医名方、民间验方、医院传统制剂,编辑出版南药文化系列著作。加快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和“本草园”建设[4],丰富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的窗口,成为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展医药文化建设,在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同时宣传南药文化。开辟基于南药文化,集南药生态观赏、传统南药加工、炮制、制药工艺、药膳、凉茶、保健品、礼品、文化熏陶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新产业。采用各种文化和传媒渠道,以与南药有关的典故、传说、历史事件以及医疗、养生、保健知识普及的系列丛书、影视作品、网络等形势,大力弘扬南药文化,对于广东实施南药资源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人文社会环境。

4实施途径

4.1开展南药资源普查,建立南药资源信息平台

20世纪80年代,广东进行过全省范围的中药资源做了普查,也基本摸清了中药资源的情况,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广东中药资源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广东南药资源进行普查。在南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南药资源动态监测及预警机制,对影响南药资源发展的各种因素实行动态监测;建立南药资源信息平台,及时全面掌控南药资源的各种信息,为南药的开发利用创造更为有利的信息服务。

4.2 实行集团化发展,优化医药产业结构

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尽快培育若干家中医药产业集团,重点开发若干南药拳头产品和系列药品,拉动广东南药产业链快速发展。

4.3 整合医药科研力量,加快南药新药研发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整合广东医药科研力量,提升广东南药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增加南药产品科技含量,创立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南药,集中各方面力量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药新产品。

4.4 发展南药规范化种植,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

将南药的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作为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切实抓好南药资源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大力扶持南药GAP种植基地建设,确保工业化生产对南药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4.5 创新营销机制和方法,扩大南药产品市场份额

药品营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生存发展。引导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营销机制和营销方法,建立强大的南药营销网络。同时,加大南药品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广东南药的品牌效应。

4.6 加强濒危南药资源保护,保证南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广东南药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和优势,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出现了中药资源不断匮乏、品种退化甚至枯竭的现象[5]。因此,建立南药种质资源库,进一步深化对南药资源的系统研究,对南药的种质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广东名优南药研发的质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南药资源战略是指导南药资源生产、中医药产业以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战略构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南药资源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既能够解决山区“三农”问题,又能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涵盖政策、机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有效的保障体系,保证南药资源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昔贵,田保华.试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卫生产业,2007(1):93-95.

[2]甘师俊,李振吉,邹健强.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

[3]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Z].2006年6月30日.

[4]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粤府办(2007)6号][Z].2007年2月1日.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5

先学洪拳後学春的王群先生

深感武术与中医两大国粹相互作用之神奇效果

遂在武艺与医技同步成长的同时

以春悟出养生保健之道

馈之中医,形成独特技艺

授予大众,裨益社会

借此推广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瑰宝

国粹相辅的成长

尚未习武之前,王群先生就早早地接触到中医中药,出生在医药世家的他,成长环境中萦绕着中草药的芬芳。他的外公、母亲,做的是以娴熟的医术悬壶济世之善行,耳濡目染之中,他幼小的心灵对中医产生了莫名的敬仰,培育了最初的爱好。

他回忆道,自己出生与成长在澳门的岁月里,由於时代的局限,当地缺乏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街坊们若感身体不适往往会找到其母亲。“我妈妈给很多人做义诊,特别在她擅长治疗的疑难杂症方面,常常能凭借出色的医术赢得大家的信任。”每每看到母亲为患者开出药方,叮嘱对方要好好保养身体之时,王群先生对母亲的崇拜也油然而生,隐约地感觉到,自己未来会继承这份医者的荣耀与职责。

与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童年时期的王群先生也是活泼好动,只是当时[乐、学习的项目较少,只有球类、习武等可供选择。於是,稍稍长大一点,他开始学习洪拳,在练习时也会遇上跌打损伤的情况。此时,师傅或母亲会施以中医推拿予其疗伤,让他亲身体验中医的奥妙。习武之後,王群先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更为喜爱,也从此渐渐走上了学习医术的道路。

1967年,十多岁的他从澳门移民香港读书,从同学间了解到春拳K一起学习,後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叶问的大儿子叶先生,遂拜对方为师,叶老师在对王群先生一番观察之後,欣然收其为徒。由於此拳灵活多变、实战性强,王群先生一经接触便感到其中趣味无穷,惊叹之N更心学习,转而全心投入,逐渐领会其中奥秘。

“春的拳法可以做得很生活化,即使炒菜搬货、日常站立都能融入春的元素,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王群先生举例说明,就如人到了三十岁之後,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腿部肌肉容易流失。而像春站马步的方法站立,能锻炼腿部,刺激肌理,便能延缓周边部位的衰老,维M一贯的健康水平。

而且,王群先生在武精进的同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医方面的知识,甚至为学更深奥的内容,他无畏奔波的劳苦,回到内地四处行医。与香港不同,中医在内地得到了承认,学医者多数能习得中西合璧之技。王群先生也因此成为兼顾中医、西医的医师,这对他回港之後行医有很大的帮助。

回港之後,王群先生的医术已经炉火纯青,K有武术的基础,为他打开从业一扇新的窗户。朝着崭新的方向,他再接再厉,在钻研医术与武艺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倾心付出,奉献香港中医界。

融入春的医术

俗话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指优秀的中医师,能发现病患在的疾病,从而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既防止病发,又便於从根源祛病。因此无数爱好中医的热心人一直追求着这个崇高的理想,就如王群先生,在其熟悉的外治科方面,提倡推拿手法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气顺和畅,进而实现养生保健之功效。

“当我参透医学和武学的共通点时,我尝试把春的内容放入中医推拿中,K经过研究和整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王群先生表示,春的特色之一,是找到身体合适的位置,输入力道,实现“借力打力”。他经手了许多病例,都在他施以医武结合的手法後得到妥善的解决。很多关节问题,待他仔细观察、诊断後,只需以手法复位,不久就显出良好的疗效。曾经有一个病人,气喘吁吁,神色痛苦。王群先生问他,平时是否还有其他病情。对方表示,仅是近期胸腔郁闷、呼吸难受。於是便可判断是胸椎关节发生了问题。之後,王群先生对其进行复位,一时半刻就能呼吸顺畅,病人因此重获愉快生活。与此相似的病人还有很多,如腰椎、肩周炎等等,都在王群先生的精心治疗下得以解决。

春用於中医推拿,能减少自身用力,以更柔和的力道去疏通患者气血、矫正身体错位,对自己对患者皆有好处:“长期以来,以推拿按摩为业的人做久了都有腰酸背痛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姿势、角度、距离不正确,只懂使用蛮力,所以会导致日後的职业病。”王群先生的手法特点,则针对上述问题,既能治疗患者,又能保护自己:“我认为推拿的特点不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懂得活学活用,懂得如何正确发力。就如武术讲究动作的标,中医推拿动作做得正确,也可以避免自身损伤。”

王群先生形容,春注重腕力,动作连绵轻快,配合中医推拿,犹如落叶飘落水面,微微荡出圈圈涟漪,以波澜不惊的方式产生作用。他比喻这样的手法产生的效果让医师通过柔力慢慢作用於患者的身体,力度渗入後带动血气以及整个人体系统的顺畅。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都能感到轻,治疗也可以在更舒适地进行。

现在,王群先生不仅运用自己精湛的手法帮助患者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健康,如同家族前辈一样服务杏林,更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l员在培训局的课程,把手法教授给有兴趣学习中医推拿的学员,十多年来培训无数集专业水平与执业能力为一体的优秀学员,让具有春特色的中医手法得到推广,更多的人可受惠其中。

日常生活中,春亦有养生功能,例如防止筋缩,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因此每日练习,日积月累,便能发现其中好处。王群先生更由此产生灵感,到学校为孩子们传授简单易懂的春招式及易筋经,帮助他们从小形成养生保健的意识,保护了身体,也感受到国粹的实际意义。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6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健身气功在高校、尤其是在医学类高校中的开展,突出健身气功的建设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健身气功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进行阐述,突出健身气功对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学专业健身气功治未病认知

一、 前言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较流行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种健身气功外,后又陆续编创了“十二段锦”、“太极养身杖”、“导引养身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大舞”等五种健身气功新功法。九种健身气功的功效相近,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习练。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健身气功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意味着健身气功在进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医学类院校中更应广泛开展,通过调查研究,国内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都开设了健身气功,但具体效果如何,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知状况又如何,这对今后健身气功在高等院校的普及开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研究调查,以期为我国健身气功在高校的蓬勃开展尽绵薄之力。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3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10名,共计510名。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健身气功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并做分类整理与综合。

2.问卷调查法:对上述730名学生发放《健身气功对医学专业学生重要性的认知调查问卷》510份,回收505份,有效问卷505份。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和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重要性

1.健身气功的功法均蕴含着中医学的整体观

健身气功在其孕育发展衍变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与中医学和传统哲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相互交流与渗透,其功法动作编排及习练一招一式的技巧均体出中医学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如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不仅要回眸一望同时要有下肢的沉浮、上肢的转摆和整个身体的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强调左右对称上下相合,动作布局需中正大方不偏不依;健身气功・六字诀外圃内方含蓄内敛,外示安逸内蕴雄浑;健身气功・五禽戏内和五行外和三才,仿生自然和谐统一。从而使健身气功从动作节奏和风格上都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视自然万物为一体”的整体观念。

2.健身气功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等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加,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强迫、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值得探讨的问题。体育锻炼尤其是传统保健运动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健身气功要求心静体松、精神内敛、调整身形、以意导动、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坦荡安稳,最后达到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样可以使练习者既无大量的体力消耗,也无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练习健身气功能够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化解不良情绪,有利于处理各种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心理问题,使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趋于缓和;同时给人带来青春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健身气功可以调整大学生的心态,对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健身气功既和自己专业有一定的关联,更重要的是练习健身气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扎根中华古老文明土壤上的中国医药学,就提出了整体观、平衡论、“治未病”等一系列关于维护健康健身养生的理念。“治未病”为核心的前瞻性预防保健理念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蕴和思维的体现,它不仅有医学、自然科学的属性,而且具有哲学、人文科学的属性。“治未病”理念及其相应举措是中华传统健身养生术的特色和优势之一。而健身气功等传统锻炼项目是强身健体预防保健“治未病”的“简、便、验、廉”的有效措施。健身气功强身健体的功能不仅包含躯体的健康,还包含心理健康,健身气功康复养生功能不仅能够“治未病”,还能够“防老化”,益寿延年。

(二)医学专业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知分析

1.医学专业学生缺乏对健身气功的了解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养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表1目前我国较普及的四种健身气功了解程度调查 br>

通过表1得知,医学专业类学生对健身气功的种类数量知之甚少,80%的同学认为健身气功只有一种,也就是自己学习所学过的八段锦,25%的同学知道健身气功有两种,即八段锦和易筋经,通过对学生的询问,易筋经一词大多是在电视,网络、小说中了解到,对其了解也只停留在少林武术的宣传中。3%的同学知道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这三种健身气功,但对后两种也不甚了解,只是听说过,或者偶尔见其他锻炼者练习过。所有被调查的同学中,知道四种健身气功的同学占0%。说明医学类学生对健身气功的了解程度较差,大多数同学只是在被动学习健身气功。

2.医学专业学生对健身气功健身价值的认可度不高

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就是调节肢体、呼吸和心理的一项体育运动。

表2医学专业学生贵健身气功健身效果的认可度 br>

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健身气功也逐渐成为人们业余锻炼的主要运动。但通过表2可以看出,医学专业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认可度不高,10%的同学认为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较好,通过了解,这10%的同学从小不喜欢高强度、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因而在大学体育选修课时选择了健身气功,通过学习,逐渐喜欢上了健身气功,平时锻炼的项目也逐渐偏向健身气功。33.3%的同学认为健身气功健身效果一般,只能作为大学生锻炼身体的一个辅助项目。30%的同学在学习完健身气功后,对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不清楚,只是在被动的练习健身气功。26.7%的同学人为健身气功没有健身效果,认为健身气功的运动量太小,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认为健身气功更适合老年人练习。

3.对健身气功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作用的认知度

传统中医学“治未病”提倡预防为主,健身气功秉承了这一原则,强调练习的出发点就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及延年益寿。

表3医学专业学生对健身气功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认知度 br>

但我们通过表3得知,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4.7%的学生非常清楚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他们知道健身气功锻炼均以中医阴阳学说为指导,强调阴阳平衡。25.3%的同学对其认知度表示清楚,知道健身气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重要的锻炼项目之一,是引导人们走向科学生活方式的桥梁。37.3%的同学对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工程的作用表示模棱两可,知道健身气功是以中医学为科学依据,但其具体内涵却不清楚。更有22.7%的同学完全不清楚健身气功与“治未病”之间的关联,只能在被动的练习健身气功,主要目的是拿到应有的学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可见,目前医学专业学生对健身气功的了解还是非常薄弱,大多数学生知道的健身气功只是自己在体育选修课程所学的八段锦,其它形式的健身气功都不太熟悉。

认为健身气功有健身效果,但健身效果一般,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趣味性较强,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他们认为健身气功更适用于中老年人,对自身健身气功的锻炼存在疑虑。

健身气功在“治未病”工程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超过一般的学生对其认知度上表示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

(二)建议

1.加强对健身气功的宣传力度。健身气功和医学都是致力于提高或者改善人体身体健康的科学项目,医学院校作为接受医学教育的集中场所,具有丰富的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特色、教学设施对广大学生进行健身气功知识宣讲和功法的传授与交流,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同时举办一系列医学专业知识与健身气功相联系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健身气功更有兴趣。

2.改善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健身气功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高超的技术教学水平,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体育教师在传授正确、科学的技术动作外,更重要的是应对学生讲解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健身气功,从而能够更有效与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相联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新功法丛书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五禽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陶胜国.论健身气功在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