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1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成分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的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亚洲国家其骨折发生率在不断增 长[2]。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由骨质疏松而导致的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本院骨科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69例,年龄60~93岁,平均(76±8)岁。
1.2方法 将本组发生骨折的直接因素分为:室内滑倒、运动中跌倒、登高跌倒(包括上下楼梯和上下公共汽车等)、无诱因(全身酸痛、驼背等,经检查有骨折)所有患者通过X线骨密度检测显示所有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继发性骨肿瘤、骨炎症性病变、软骨病及暴力所致的骨折[3]。
2结果
2.1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 跌倒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组研究中患者室内跌倒45例占40.2%,运动跌倒32例占28.6%,登高跌倒28例占25%,无诱因7例占6.3%。
2.2性别与骨折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69例占61.6%,男性患者43例占38.4%。
2.3不同部位与骨折发生的情况 本组研究中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股骨颈骨折的62例,占55.4%,椎体骨折的41例占36.6%,桡骨骨折的9例占8%。
3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3.1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处于机体下降阶段,而骨质疏松症又伴有多种症状如腰背疼痛或骨关节疼痛,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等,重者则全身疼痛,这些现象均会使老年人感到烦躁、恐惧等,因此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建立自信是很关键的任务,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最好的武器。
3.2饮食护理 老年人应从每日的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不应
3.3适当的运动 运动的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减少,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亦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若老年人活动能力无障碍,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朱欢丽[5]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和骨折有积极作用。
3.4药物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临床常用药物有口服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3等。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3.5安全防护指导 针对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跌倒是发生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应该给予指导,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针对这些人群应该告诫指导患者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用物摆放有序,室内灯光应该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选择合脚的鞋子,转身的动作宜慢,对行动不便,下肢肌力下降的老年人应使用助行器,必要时有家属搀扶。
3.6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通过多种形式、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6]。对不了解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宣传,如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戒除不良嗜好及不良生活习惯,充分做好医患沟通,以达到早发现和治疗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4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属于骨脆性骨折增加导致的骨折,也称脆性骨折,它通常在轻度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本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占的比例大,可能与老年人神经肌肉协调性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功能降低有关,其次股骨颈是躯干重力作用的一个受力支撑点,容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与女性绝经、雌激素下降有关,随着月经停止时间的增加,其骨量、骨钙也随之减少,因此大部分女性步入老年期的时候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而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就会发生骨折。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大多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都发生在室内活动,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适当运动、药物干预和多层次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治疗模式由以往的"被动治疗"转换为"主动康复过程",不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在倡导健康促进、三级预防的今天,本科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也应从老年的早期,甚至从青壮年入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坚持适当的负重运动,减少骨量的丢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出现骨质疏松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骨折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沈霖.骨质疏松症[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33-290.
[2]王丽娇,宋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3]张鑫,刘波,刘辉.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医正骨,2012,24(3):33-35.
[4]李燕燕,韩继红.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490-492.
[5]朱欢丽,刘晓晴,夏秦.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医妇幼保健,2007,22(9):125-1252.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2
在骨科门诊中,专门来检查骨质疏松的患者并不多,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往往是因为腰背痛或出现骨折等症状来找医生的。有些患者仅仅是坐公交车颠了一下,突发后背剧疼;有些是在家洗澡时,稍微滑一下就出现骨折;甚者只是推推窗子、打个喷嚏,在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也会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超微结构退变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中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还有一种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是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痛、骨骼变形(如身高缩短、弯腰驼背)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患者骨痛以腰背痛最多见,疼痛可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均有困难。最严重的危害是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因为骨折后不但疼痛,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显著。有资料报道,髋骨骨折患者在一年内有12%~40%死于各种合并症,存活者中也有50%的人行动不便。
骨质疏松症是“沉默”的疾病,约50%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为骨质流失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骨丢失量大于20%时才有明显不适。但也不是没有任何迹象,有些女性在夜间睡觉时反复出现抽筋现象,就可能是早期骨质疏松的表现;当病情较重时,患者还会有腰背痛或全身酸痛不适情况。但在没有骨折时,患者不会出现剧烈疼痛,而且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腰部的一些陈年老病,对腰背痛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往往已发生了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骨质丢失比较快。因此,对腰背疼痛这样的“小毛病”,绝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像王阿姨这种早年切除卵巢的女性,更要重视。因为研究发现,卵巢切除后性激素分泌急剧下降,并且骨量丢失比自然绝经妇女速度更快。
温馨提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在人的骨头里,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是促进新骨的形成,而破骨细胞是消融旧骨。当破骨细胞功能大于成骨细胞功能,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时,骨量丢失加速。就好比一边在拆墙,一边在砌墙,拆得多,砌得少,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因此治疗骨质疏松,有抗骨吸收类药物与促进骨形成类药物两大类。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3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病率;发病率;市场规模;认知度;就诊率
[中图分类号]R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b)-101-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指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一般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续发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其中以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常见。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依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关于骨质疏松的监测数据和“消费者认知态度和医生就诊情况的访问调查”结果,推测骨质疏松市场走势并分析其用药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病率、发病率及其他分布情况
资料显示,1997 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数为8 400万人,患病率为6.5%,发病率为1.26‰;2001年患者数增加至8 826万人,患病率为 6.8 %,发病率为 1.27‰[1]。同时对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主要考虑年龄对发病率的贡献),结果显示,2000~2030年是中国高速老龄化的阶段,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骨质疏松用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地域分布显示,华南和东北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年龄分布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所增高[3,4]。同时由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急剧持续减少而导致患病率加速上升,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见图1。
2.2 市场规模
国内骨质疏松市场规模从1999年开始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增幅明显,分别增长了20.1%和31.8%;虽然2006年略有回落,但也有15.6%的增幅,全年规模达75亿元;根据年平均增长率在15%以上,并结合霍尔特(Holt)双参数线性指数可推算2007年将有87亿元的销售规模,市场潜力巨大(图2)。
2.3 终端使用态度情况
通过对骨质疏松的市场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重庆5个城市的50名医生的邮寄问卷访问和370名有效消费者的不定点街访,得出以下结论:
2.3.1 消费者方面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度和预防、治疗意识都不强,有待教育提高。只有36%的被访者会在症状出现后去医院就诊(图3)并得知患骨质疏松症。大部分消费者不清楚自己缺钙或患有骨质疏松症。通过非医院渠道获悉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被访者中有86%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只在症状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去医院就诊。同时在得知自己缺钙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有71%的人会采取“运动”作为治疗手段,而在药物治疗方面,62%的人选择补钙,使用其他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较少(16%)。
2.3.2 医生方面根据门诊量,5个城市共有49位医生(占总数的98%)认为该科室每周门诊的骨质疏松患者人数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就症状而言,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占96%。骨折和脊柱变形(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占60%以上。指甲变软、变脆和易裂等症状则相对较少见。结果与高发病率的论点相符,同时也印证了患者无明显症状不去医院的现状。见图4。
2.4 药物使用现状
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降钙素、双膦酸盐类、维生素D3类、激素替代疗法、雄激素和中成药7种。其中钙制剂、双膦酸盐类和维生素D3类是主要的使用类别,3类合计占总体市场的90%以上,同时也是医院临床的一线用药;而零售市场基本是以钙制剂为主导,瓜分了80%的市场;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副作用的争议性使其使用频率相对缓慢减少;中成药因起效速度平缓、药理机制不清晰,故现阶段大多作为辅助治疗用药,主要是以补肝益肾、健脾养胃、活血通脉的药物为主,潜力有待开发,具体各个类别的主要使用药物见表1。
未来的研发将在膦酸盐的更新换代、激素类的萃取、新化合物的合成等方面各有侧重,诺华、罗氏、辉瑞、葛兰素史克及日本各大药企纷纷关注该类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也表明他们对该领域的投资回报有较强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2]杨定焯,张祖君,徐家林,等.中国五地区中老年人群脊椎骨折患病危险因素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2):121-123.
[3]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5):275-278.
[4]李宁华,区品中,杨定焯,等.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与饮食习惯的相关分析[J].现代康复,2001,5(9):100-101.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4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而导致骨折的原因,达到预防和推迟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从而避免和减少老年人骨折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人的骨量的增加大约在35岁左右达到极点以后则吸收多于组成,呈所谓负平衡。近2年收治55岁以上的老年关节不适患者895例,其中有651例并发有骨质疏松症,占总病例的70%,其中女性患者435例,较男性为多。而收治21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53例并发有骨质疏松症。
结果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是骨量低和骨的微细结构有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低于正常量,致骨外形虽在,但骨小梁稀疏。由此而引起压缩、变形、疼痛等一系列功能障碍,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也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病因主要是骨合成作用减少,分解增多,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因各种原因导致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活动减少也可引起骨质疏松。而老年妇女在绝经期后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并较男性为多的首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躯干缩短、驼背、压缩性骨折,腰肌痉挛、腰背疼痛,四肢骨容易发生骨折(包括显微骨折),且以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女性较男性多见,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骨皮质的抗弯强度,还是松质骨的抗压强度均显著削弱,所以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容易发生骨折,尤其75岁以上的妇女骨折发生率高达80%以上。如果主要症状是腰背痛。疼痛可因胸椎或腰椎压缩骨折而致;也可因骨折后脊柱变形,继发小关节骨关节炎所致;也可能是保护性肌肉痉挛或肌肉韧带劳损所致。疼痛可在咳嗽、喷嚏、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疼痛可沿肋间神经放射,或向腰骶部放散。有人分析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压缩骨折44%,多发生在T1~2与L2之间,可因轻度外伤或持重物所引起。此类骨折经卧床休息后即可痊愈,但常遗留驼背畸形。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发生骨折就可能长期卧床而出现并发症,死亡率较高[1]。
讨论
现在治疗上并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能使已疏松的骨组织恢复正常和预防老龄后的骨量丢失,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像和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如果老年人能坚持身体锻炼就可使骨量明显增加,而且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最好措施。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可使部体钙量增加。让骨骼负重和肌肉锻炼也可获得较理想效果,包括走步、慢跑和站立的锻炼,同时需进足够的钙量(各种钙制剂的可利用度是不同的,碳酸钙40%、氯化钠27%、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如果钙剂在进餐后服,同时喝200ml液体则吸收较好、牛奶中的钙易被吸收,225ml牛奶中含钙300mg,绝经后妇女每日需钙量1000~1500mg,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B6、B12、K可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老年人还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预防跌跤,老年人跌跤易发生在饭后站立或夜间起床时,家中地面的障碍物应减少或消除[2]。对因绝经期妇女应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来预防或减慢椎体骨和四肢骨的骨量丢失。
希望通过以上的各项措施能达到推迟和减少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并导致骨折,达到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5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波指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概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总体上说,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雌激素的减少降低了钙的吸收率与利用率,使骨密度下降加快,所以更年期后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调查显示,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约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诊治。
陈波指出,骨骼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此外,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与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轻度外伤或普通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
预防方法 30岁前储够骨量
根据中国人群的骨量变化规律,30岁前为骨量上升期,30岁达到峰值,30岁后,人体就会进入骨量减少期。
陈波指出,年轻时的峰值骨量较低,常导致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症。骨形成就好比在银行存钱,骨吸收就好比花钱。30岁前,谁存得多,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小。
喝汤补钙 不如少喝浓茶咖啡
陈波强调,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青少年做起。
必须教育孩子们,不偏食挑食。只有饮食结构均衡,加强骨骼方面的营养,如牛奶、含钙食品等,才是骨量存储的基本保障。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加强锻炼,这样骨骼才结实,才能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和骨骼质量,使中老年后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时间推迟。
对于青壮年人士来说,平时尽量不要宅在家中,不运动,饮食马虎,长期熬夜,为减肥而节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给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日常饮食中还应控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做到这些比喝汤补钙还有用。”陈波说。
通过骨头汤补钙是中老年人常有的常识误区,陈波对此表示“要果断喊停”,因为骨头汤中含有很多油脂等,不利于老年人血脂健康,而且骨头汤含钙量极低。
此外,老年人群体中流传着“晚上不吃饭对身体健康有益”的观点。“这是极其错误的,老年人不吃晚餐会加速钙质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陈波说。
中老年女性 应日摄1000毫克钙
陈波指出,补充钙剂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绝经后女性和老年妇女每天应当摄入1000毫克钙。
需要提醒的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钙应当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仅靠喝牛奶等单纯补钙,不可治疗骨质疏松。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6
新疆亚心网讯:井绪昌夫妇家住乌鲁木齐市光华社区,儿女不在身边。从2004年起,一直到2012年1月的今天,老伴乔清芳总是无缘无故经常骨折,邻居们都叫她“玻璃人”。
乔清芳第一次骨折发生在2004年3月。当时她想把床垫放正,刚抓住床垫,还没抬起来,突然她感到背部剧烈疼痛,接着她就倒了下来。
井绪昌急忙背她去医院,经检查,乔清芳胸椎骨折,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那次,她在床上躺了近3个月。
刚恢复不久,当年8月的一天,井绪昌陪乔清芳去医院检查类风湿,可在做B超时,她刚准备躺下,就感觉腰部突然像被针刺了一样。一检查,她的腰椎又骨折了、
当年年底的一天,井绪昌去超市买菜。乔清芳感觉有点饿,下床拄拐杖拿了块馒头。刚咬了一口不小心呛着了,她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没想到腰部又剧烈疼痛起来。检查发现,她的腰椎另一处又骨折了。
此后这么多年,即使乔清芳躺在床上吃喝拉撒,每年至少骨折两次,伤处均分布在脊椎。井绪昌说,2011年到现在,乔清芳又骨折过两次。
5年里,乔清芳每年都会骨折两三次,她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她吃饭不敢用筷子、不敢咀嚼、不敢坐板凳、不能长久站立、不能自己翻身等,因为稍微使劲就会骨折。
如今的乔清芳,生不如死……
农妇腰背痛缘何被当癌症治?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报道:58岁的女村民王某家住安徽省霍邱县乌龙镇,腰背病反复发作40余年,2010年4月6日因腰背部疼痛加重到合肥某民营肿瘤医院检查,经查患有“胸腰椎转移癌”,并予以治疗,其中包括化疗,当年7月,王某腰背疼痛症状未见好转,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明确结论为“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2011年年底,王某一怒之下将该民营肿瘤医院到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65000元,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之中。
关于王某与那家民营肿瘤医院的医疗纠纷以及案件结果如何,不在此议论的范畴。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58岁的妇女王某的脊椎骨质疏松太厉害了,可谓“疏松”得一塌糊涂。“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可谓骨质疏松造成的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很容易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从而轻而易举地发生骨折,女村民王某的“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即是“骨脆脆”的典型。
那么,合肥市某民营肿瘤医院为何将此患者误诊为“胸腰椎转移癌”,从而又误治呢?如果我们排除了接诊医生的渎职或者为了经济创收故意错诊错治原因外,这恐怕与医生的医术不够精良以及与此疾病的容易误诊有关。
骨质疏松,中老年人健康的克星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最严重的代谢性骨病。此病极易导致椎体、股骨颈部以及桡骨末端骨折,在卧床不起的中老年人中有20%是由骨质疏松引起腰背部、脊柱变形所致。据研究,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增加,70岁前就有50%女性患骨质疏松,70岁以后可增加至60%。骨质疏松有遗传吗?若父母双方都有骨质疏松,孩子遗传可能性很大,且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是骨质疏松好发的危险因素。此外,由于某些疾病或特殊原因也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如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性腺功能减退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疾病所致吸收不良、神经性畏食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慢性肾病及肾衰、慢性肝病等均可引起骨骼广泛脱钙导致骨质疏松。至于绝经后的妇女、老人和糖尿病、甲亢、肾病、肠胃病、骨肿瘤、严重创伤等患者,起初本人无感觉,但并发骨折时已难以逆转。因为骨质疏松属于一种“无声的疾病”,发病“静悄悄”,所以,有人将此病戏称为“现代‘影子杀手’”。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年由于骨质疏松而造成的股骨折、胫骨折的患者竞达170万多人。早在1984年,美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就公布过这样的一组数字,在美国,骨质疏松症已累积1500万-2000万人,每年有130万45岁以上的人由于骨质疏松而致骨折,平均每4名65岁以上的妇女就有一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多种老年人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脊椎压缩骨折、桡骨下端骨折及肱骨上端骨折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骨质疏松有关。1986年,据统计因即引起的单纯股骨颈骨折达24.7万多人,耗费资金70多亿美金。而另据统计,英国的老年妇女因骨质疏松症骨折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宫颈癌、子宫癌和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日本1989年有骨质疏松病患者830万人,70岁以上患者每年约有5万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在加拿大,大约1%的妇女绝经前后患骨质疏松症。在德国,患有该病的妇女已达500多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2.9亿人。
前不久,在巴黎举行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会上估计,全世界55岁以上的妇女有1/3患有此病。据WHO报告,2000年以后,绝经前后的妇女达到7亿以上。现代科学仪器测得,45岁以前绝经的肾虚症妇女的骨密度不仅低于健康的妇女,而且还低于45岁以后的肾虚妇女。说明绝经越早,其骨密度下降越早,而且下降幅度越大,肾虚症候越明显。近年来,科学家们对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疏松症有了较新的认识。概括起来,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激素的调控、营养状态、免疫状况及遗传因素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我国现在约有8000多万老年人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每年约有20多万名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造成髋部骨折;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和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其中81.24%的人在60-79岁年龄段出现骨折,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锐减,骨质流失加快,这是老年妇女比老年男子更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
相关链接:
如何自我发现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但是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自己是不是骨质疏松了呢?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骨痛:多为腰背酸疼,其次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可因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疼痛,时好时坏。
骨骼变形:脊柱骨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
骨折:常见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部和髋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很多中老年人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转腰、咳嗽等,而并不一定都有外伤史。
此外,抽筋、乏力、易出汗等症状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