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1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写作教学 训练方法

应用文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探究出适当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学习的空间,使其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注重实践活动,创造自我发现空间

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中,学生应先了解这一文体的独有特点,把握有关理论知识。但是,许多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接受中有排斥心理。因而,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为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其自主发现、自主写作。如“总结”“计划”“消息”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些文体,如“通讯”,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以及学生能力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使每位学生写篇通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人物通讯写作中须经过的重要环节,即人物采访,要求学生展开写作实践。起初学生信心不足,只需要教师对其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做好采访准备。第一,选择好采访对象。其采访对象既可以为学生,还可以为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抑或学生家长,抑或科室领导、校长等。于是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根据老师要求展开准备工作。第二,设计采访问题。学生在了解所采访对象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同时,所提问题应符合如下几个要求:①必须有个集中的采访主题,比如对校长进行采访,主要以学校工作采访主题,不需涉及其家庭生活等;②注意问题的先后顺序;③提问方式能够让被采访者乐于接受。因此,教师需审核学生与每个小组所设计的采访题目,特别是采访学校领导与老师的问题。尽管在实践的最初学生叫“苦”连连,然而当学生体会到写作过程中的成功后,学生能主动投入写作实践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在实践中还可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

二、重视思维训练,提供自我训练空间

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模式性,也就是有一定模式可循,只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则能快速把握其特定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文写作格式更为国际化、标准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与学生可试着一起制作与编写常用的不同类型的应用文标准格式的写作软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握这一文体结构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加强创造性、越位及对象思维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如下几点:①知道为何如此写,其写作对象是谁,并掌握写作对象特点与阅读心理,依据需要选出适宜文种,再考虑写些什么,如何写等。②确定自己的任务与角色,写作时应处理好各级关系,知道在写作中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步训练。教师先布置计情境习题,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应用文思维方式。如选择题:①某县召开工作会议之前,需告知各乡镇参加,那么其适用文种是()A.通报 B.通知 C.指示 D.决定.②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时,其应用的公文为()A. 指示B.通知 C.通报 D.函。另外,教师还可设计相关判断题,依据所给材料让学生写写公文,抑或提供一些学生习作与应用文病文,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将其改正过来等。然后,教师可开展思维转换练习,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如联系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来创设一定的情境,侧重以读者阅读与接受心理以及实际需要来评价写作成果,联想读者怎样阅读,其效果如何等,也就是角色意识。比如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学期教学与工作计划如何;假如你是某部分主管,你收到不同的求职信,你需从信中获取怎样的信息等等,然后展开角色扮演,而后集体评价,这样让学生熟知应用文写作格式,并灵活运用。

三、重视模拟教学,提供自我体验空间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已使用了模拟教学方式,但其更偏向于角色扮演。在把握应用文常用概念与知识后,教师可利用模拟教学法,为学生们提供自我体验的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模拟情境中,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改善。同时,为了与实际生活相贴近,教师还用依据各种行业需要来设计有效的模拟教学。如可把法律文书与经济文书相整合加以训练。其步骤如下:首先,将同学划分为甲、乙两个大组,扮演甲、乙两方,让每个小组依据所设情境来草拟买卖协议,经过商定后写为合同,并以规定要求打印出,双方各一份,并留出副本。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熟知合同内容,分析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其次,创设具体情境,假如买方出现延期付款现象,造成了卖方损失,或者卖方未根据合同发货、有产品质量问题等,同时提供具体依据。再次,甲、乙两方根据要求写出仲裁申请书与答辩书,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几位同学当仲裁委员会,做好笔录,然后加以裁决或者调解,并写出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课后阅读了不少有关资料,丰富了学习内容。而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又需时刻调整好自身情感,与同伴交流、合作、协商,试着作出一定的决策,承担相关责任,从而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增强情感认识。

总之,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管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能动性与积极性,并把握社会需要,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

【参考资料】

[1]晓晴.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浅谈.成功(教育),2011(06).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主动思维;训练;作用;方法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儿童接近外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在此时期我们运用主动思维训练法对他们进行强化培养,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一、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基本内涵

主动思维训练法是针对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思维惰性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强学生自我意识,通过求知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说来,所谓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验操作定义,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舌功能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

二、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三、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培养创造思维。

在教学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时,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What's his/her/the boy's /the girl's name?他/她/这个男孩/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而且没有花一分钟,一份力气,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学生的自学热情洋溢到了极点。

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厚的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运用适合个性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打开这个阿里巴巴的门,学生便会如饥似渴的积极主动的摄取知识。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3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理论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长时间的感知活动,包括视、听、尝、触、嗅等。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识记、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人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取,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维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存储。思维材料从哪里来?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他们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的。

二、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途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语)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想象力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不同的想象空间,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想象,必须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向学生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对那些难题仍无法解答,他便跑到阳台上玩去了。然后是故事的结尾: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健步回到屋里,他拿起笔来心平气和地演算起来。中间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他在阳台上看见了什么?学生借助已有的信息,答案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说是他看到了阳台上花盆中耐旱的仙人球而得到鼓舞;有的说他望到天面上的蜘蛛而受到启发;也有的说他望到阳台对面不远处,蓬勃兴起的开展区而获得力量……丰富了他的想象,激活了他的思维。

三、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4

关键词:公安法律文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040-02

作者简介:章锦(1962-),女,湖北通山人,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从事文书写作、逻辑学研究。

一、逻辑思维训练的作用

多年来,笔者在公安法律文书教学中始终关注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文书写作能力,不断对教学模式,训练方法进行改革,但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虽然较好地掌握了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知识、规范和技巧,在写作中仍难免出现用词不准、语义不明、条理不清、表达不畅,说理不充分等问题。笔者经进一步研究认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存在发展规律的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材料,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并据此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包括识别、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归纳、支持、反驳、评价等能力。公安法律文书是在公安实践中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时所使用的文书。公安工作中办理案件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材料,分析证据材料,综合归纳,根据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得出处理意见的过程,公安法律文书是对这一过程的科学再现。公安法律文书写作始终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为主要方法。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才能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做到事实清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表达通畅、说理充分,写出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因此,在公安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逻辑思维存在于公安法律文书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在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各个方面,都是逻辑思维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写作过程的不同环节,训练学生的逻辑技能。

(一)训练概括主旨的逻辑技能

公安法律文书的主旨是指文书表达出来的看法、主张、结论、请求事项、呈请事项等等。例如:刑事法律文书中诉讼类文书的主旨是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等;呈请类文书的主旨是有无犯罪事实,是否立案、立为什么性质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什么强制措施等等。公安法律文书主旨的要求是正确、鲜明。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錯误是定性不准,主旨不明。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案件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真正把握案件事实的本质。对于呈请类文书,如立案阶段的文书,因为初步获得的材料往往是鱼目混珠、零散杂乱、真假相间的,需要识别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真实的;分清有无犯罪事实,有什么犯罪事实,进而预判案件性质,在此基础上呈请批准立案;对于诉讼类文书,如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等,则要分清有罪无罪,此罪彼罪,做到定性准确。要训练学生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然后通过缜密推理和多种逻辑方法给案件定性。在准确定性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案件的处理意见,形成明确的主旨。

(二)训练选择材料的逻辑技能

材料是文书的基本要素之一,公安法律文书的材料包括案件事实材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公安法律文书写作过程也就是用事实、证据证明犯罪(或无罪)的过程。所以,公安法律文书写作中在选择材料时要遵循逻辑论证的规律规则,要保持论题的同一、保证论据的真实性,充足性。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围绕主旨选择材料。怎样保证选择材料的真实准确?同样需要遵守逻辑规律规则,要选择经过调查核实的、有证据证明的、相互印证的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侦查假设当做事实材料,必须经过调查核实,取得相应的证据进行验证;材料与材料之间不能有矛盾,材料与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围绕主旨选择材料,首先是材料与主旨相切合、相一致,不能矛盾;同时,选择典型的、反映案件本质的、有证据证明的材料。这就要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分析,鉴别,找出最具证明作用的材料,剔除与证明犯罪(无罪)无关的材料,从而有力的表达文书主旨。

(三)训练安排层次结构的逻辑技能

文书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公安法律文书总体结构是固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握。主要问题一是笔录类文书,如现场勘验、检查、复验复查、侦查实验、搜查、辨认、提取等笔录,过程记录层次混乱,结果记录不明。二是叙述性文书在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材料的写作上,容易出现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证据列举主次不分等问题。这都是文书写作的“序”的问题。要解决写作上的“序”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构思上要有“序”,思维要有“序”。归根结底是要正确认识事物本身的“序”,即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有内外,数量上有多少,性质上有轻重,意义上有大小,程度上有低高,距离上有近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训练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和规律,并且按照从先到后,从外到内,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近到远,由主到次,由重到轻,或由因及果,由果溯因……的“序”来安排文书的层次结构,就能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如:笔录类文书在写作时可按时间的先后,空间方位的变换、采取的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的“序”进行记录。叙述性文书对于案件事实的叙述,都要反映案件本身的情况,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罪责有轻重、责任有主次、事件有因果。首先分清时间的先后、空间的变换、罪责的轻重、前因后果,然后据此采取横式结构、纵式结构或者纵横交错式结构,科学安排文书的结构。在证据的列举方面,则要训练学生根据证据的不同分类,分清主次,合理排序,进行列举。

(四)训练语言运用的逻辑技巧

作为实用性文体,公安法律文书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精炼。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用词不准,语义不明,表达不畅的问题,本质上还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的问题。语言表达思维,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相互联系;语词表达概念,语词表达判断,句群或语段表达推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正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没有准确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掌握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的能力,又要训练其把握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进行表达。要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的确定含义,进而选择恰当的语词来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做到用词准确;判断要恰当,就是准确反映各种不同的事物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语句进行表达,做到语义明确;推理要正确,就是推理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推导关系,从而做到因果明确,表达顺畅,论证严密。

三、逻辑思维训练的其他途径及保证

(一)多渠道多方式拓展,加强课外学习和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间有限,效果也有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多说、多写,多方式、全方位进行训练。

1.多读。首先,读逻辑书。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系统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规律,要引导、鼓励学生阅读逻辑学著作,仔细体会逻辑知识在法律文书写作中的作用。其次,品读名家演讲词,辩护词。这些著作大多富有很强的逻辑力量,能在阅读中领悟论证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阅读主流媒体的评论性文章,这类文章语言规范,论证严谨,观点正确鲜明,贴近生活,不但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严谨的思维模式,而且在思想素质上得到提高。第四、读法律文书典范文本,通过阅读分析,找出写作逻辑思维的规律和技巧。

2.多说。要“会说话”,就必须首先会思考。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多开口说话。一是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按学号顺序,每节课由2到3名学生进行演讲,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几次演讲的机会,可以最大范围的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就某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这就促使学生在语言形式和材料选择上下功夫,既做到语言精练,又做到材料典型,论证严密。二是演讲比赛。可以是班级、年级、校级的比赛,先在班级“海选”,逐级选拔,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活动。逻辑本是随辩论而生并在辩论中发展,辩论活动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3.多写。写作训练是通用的教学训练方式,让学生多写,就是要以写促“思”,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

首先,授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并且自觉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學中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表达严谨。这样既能保证逻辑思维训练的有效实施,还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强化教师的逻辑训练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张靖.法律文书制作精解[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心理训练 篮球运动 运用

篮球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最适宜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变化,具有自我动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1.篮球运动特点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直接对抗的项目,其特点是竞赛的激烈性,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连续作战及比赛中的胜负之间的经常转换。运动员在竞赛中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而且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不平衡,没有深厚的能量储备,即使他们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战术配合都较为完善,也有可能获取不了最后的优异成绩。高水平的比赛、实力相当的比赛是体、技、战、心的全面较量的比赛,而心理因素则有时起着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作用。

2.心理训练在篮球运动中运用需注意的问题

人们对篮球比赛制胜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从开始的注重身体,发展到注重技术、战术的训练。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在高水平的对抗过程中,参赛运动员之间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差距甚小,竞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心理优势。心理水平的发挥是竞赛取胜的重要因素。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由于心理训练水平的较低而吃亏的情况屡见不鲜。

2.1在理论认识上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

篮球心理训练的理论误区表现为对心理训练的狭隘理解,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尽管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自己也承认:心理因素对竞赛结果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对心理训练的认识仍处在感性阶段。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心理因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不能改变它们,通过一段时间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殊不知正是这种忽视,导致运动员在高水平的激烈竞赛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心理失常等心理现象,就是未进行或未重视心理训练所留下的隐患。还有一些教练员认为自己的队员没有心理问题,因此就不需要进行心理训练。而一旦队员表现不好,就武断地归因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差”。时间一长,本来没有心理问题的运动员却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心理训练,以心理促生理(体、技、战),更有效地发挥训练效果。

2.2在实际训练工作中加强心理训练

也有一些教练员采用过一些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多数教练员还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组织心理训练,表现为短视和缺乏系统性。还有些教练员在心理训练方面做了一点努力就想获得好的效果,或尝试了几次心理训练课就放弃了,因为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就开始怀疑心理训练的作用。殊不知心理能力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良好的心理技能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心理训练才能形成。实际上另一个理论误区是,把心理训练独立于身体和技、战术训练之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有些教练员机械地安排单独的时间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虽然体现了对心理训练的重视,但是训练的效果不佳。事实上,心理训练与体能及技、战术训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心理训练必须结合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进行,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应全面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3.篮球心理训练方法

很多教练员认为,心理训练方法比较复杂,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训练。事实上,心理训练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体现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脱离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的心理训练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至于心理训练的方法,只要正确认识了训练的构成及心理训练的原则,方法是可以多样的,甚至是创造性的。

3.1结合体能的心理训练

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比赛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能训练也受到高度重视。而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增加体能不是唯一的目的。体能训练就是要通过系统地增加负荷或难度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能力,这与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特点相同。也就是在训练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是意志品质训练。通过加大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在所有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中,也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但体能训练又不能变得枯燥和乏味,要制定明确的、个性化的体能发展总目标、阶段目标。每次训练的具体目标是体能训练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也是运动员学习目标设置的过程。当运动员在此过程中主观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就会增加信心,情绪饱满。

3.2结合技术的心理训练

篮球是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技术训练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技术的心理训练关键在于对技术和心理训练的深刻理解。理解技术本身对心理素质有何要求,理解心理素质如何对技术发挥作用。例如,投篮是一项基本技术,它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知觉要求很高。而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它对情绪稳定性要求更高。反之,同一种技术练习,由于要求不同,所训练的心理素质也不同。无压力的自由投篮是对专项运动知觉的训练;有压力的投篮是对运动员情绪的训练;一次投篮练习1000次以上是对意志力的训练。

3.3结合战术的心理训练

在篮球战术训练中进行心理训练,旨在让队员掌握篮球战术的同时,通过心理训练,使身体运动与大脑思维有机结合,以达到强化战术思维、提高战术水平之目的。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强调集体思维的训练,集体思维训练结合全队和局部战术配合训练进行,主要培养运动员对全队战术目标的理解和队员间同步思维的能力;二是要强调战术行动的共同原则,多进行战例的集体分析和讨论,设立集体行动目标,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了解是集体思维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4.篮球心理训练方法设计

4.1明确训练目的

要设计出符合自己球队和队员的心理训练方法,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心理训练而训练,而是要明确想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是技术应用合理性的问题,还是战术配合意识问题;是情绪控制问题,还是自信心问题,等等。

4.2设计训练条件

训练方法是由一系列训练条件构成的,设计心理训练条件的核心就是要安排足够的心理负荷。可以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角度考虑训练的条件。

4.3提出训练要求

训练方法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的核心是对各个训练环节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越具体,训练的效果就越好。训练要求的提出可以结合训练的目的,从时间上、空间上及情绪背景上考虑。引导运动员独立思考,使其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从而提高心理负荷,达到心理训练的目的。

4.4制定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训练想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在总体训练目的的框架下,可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目标,逐步实现。

4.5制定考核标准

好的方法需具备明确的考核标准,从而可以监控和评价训练的效果。

5.结语

5.1心理训练对培养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宜的心理状态,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以及让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5.2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绩。心理训练应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训练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科学地渗透练习。

5.3心理训练是一种特殊训练,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竞技规律,因人而异,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选择最适宜的心理训练方法将每一位运动员的体能、心理能力、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能力全面转化到最佳竞技状态。

5.4教练员必须特别重视心理训练,并采用简单、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所带队伍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6

【关键词】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 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 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8-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思激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可见,强化思维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修养,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钻研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下浅谈自己的一些培养方法。

一、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

以表象为基础的联想是抽象思维,以抽象概念操作内容的联想是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感性知识,储备表象,重视联想方式传授知识,此外,切不要忽视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教学,因为,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联想能力,而联想又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是联想的素材,头脑中空空如也,无法联想、更无法拓展思维空间,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这些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基础和支柱,忽略了这些,培养思维能力便只是空谈。

二、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以既定的安排和设计好的套路来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当学生提出的一些新异方法和思路时没有予以重视,或重视力度不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学生的那种灵光乍现,正是思维能力表现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表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进行广泛的联想,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老师的创新精神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独特新颖的见解,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探索兴致,异于寻常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都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数学的两块基石,数学在发展过程中,大体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本概念而展开的。数轴是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第一个实例,它的建立,不仅使最简单的形―直线上的点与实数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还揭示了数形间的内在联系,使实数的许多性质,可由数轴上相应点的位置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也为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做好了准备。此外,如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函数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线段(角)的和、差、倍、分等问题,充分利用数来反映形。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有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

2.分类讨论的思想

如方程kx2-2x+3=0有几个实数根?学生往往不注意k对方程性质的影响,讨论或讲评中,使学生明确系数k决定方程的次数,从而分k=0,k≠0两类讨论。当k≠0时,再分>0,=0,

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植于课本,着眼于提高,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强化,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思维的品质。

四、注重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变式训练,把看似枯燥的性质、定理通过层层解剖,把本质展现出来,把一个问题通过对结论进行联想、分析、探索,最终把隐含的有意义的结论一一推导出来,通过改变条件,发现由不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联想,敢于怀疑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效益。

五、注重归纳反思、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在授课过程中,每处理完一类题目,应引导学生在解题思路,所用知识点上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使数学思维训练得以真正的升华和张扬。

六、常用的思维训练方法

1.设问法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又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激励法

教师不应忽视在学生身上潜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力,要唤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科学设想,鼓励学生的首创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按自己的设想去进行实验,使他们在自己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与众不同时,不是感到不安而是感到自豪。教师的工作中少一些湮灭、限制,多一些搀扶、托举。

3.实践活动法

当教师把一个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将其放到实践中放开手去解决后,首先就激发起了他们迫切地去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他们也更愿意投入全部精力积极思考,兴致勃勃的进行研究。当然,这是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的。因此,要组织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其它形式,把一些课题或问题研究让学生去完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并及时归纳总结。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