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59-02

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件精神,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农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轮换、三循环周期”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结构调整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骨干院校。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对专业设置做出调整,深化工学交替以及校企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制订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采用项目驱动、任务教学,学生进入角色、现实操作,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通过全体教师大胆创新,边研究、边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优化、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保证专业调整和改造的顺利进行。

2 专业建设改革

农学院以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前提,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轮换、三循环周期”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一体化建设优势,农学类专业建设与用人单位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高尖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把农学类专业建设为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品牌。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农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合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岗位与课堂轮换、企业与学校交替”三循环教学周期培养模式,即3个学期(1、3、5)在校内学习,3个学期(2、4、6)在企业工作学习。按照专业能力递进培养的规律,将三学年6个学期划分为三轮循环。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相关课程。教、学、做、考、生产服务于一体;技师、教师、学生三方联动;学生实训顶岗、教师实践、生产教学同时进行。共同实现信息交流常态化、招生就业订单化、人才培养企业化、课程教学项目化、理论实训一体化、技术服务专业化、培训鉴定规模化,实现互利共赢。

2.2 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标准建设

以岗位定课程、以职业标准定课程标准,以一线生产实际为主线,教、学、做、考、生产服务一体。校企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共同推行现场教学,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规范及高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态。

按照实际生产岗位设课程,即:职业素质课(基本能力的培养)、职业基础课(专业能力奠定基础)、职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培养)、职业拓展课(再就业或自主创业)。课程设计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构建农业生产能力和农药、化肥、种子等应用技术能力。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核心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增加农资营销专业课程,突出农学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

2.3 教学内容与设计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课与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2、4、6学期在企业带薪进行工作过程学习,形成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真正体会了工作,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由企业的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专业能力。1、3、5学期在学校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下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模拟企业,教师为总经理,学生分若干个组形成不同的区域,小组组长为区域经理,小组成员为销售人员,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教学,按照企业评价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突出职业素质的提高。专业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2.4 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1)充足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校内有实训室11个,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培训室6个,生物科技标本馆1个,现代化智能温室1个,人工智能气候室1个,作物生产实训基地220公顷。校外实训基地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及各农业科研所,通过这些校内外实践场所满足各项教学的要求。

2)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开放式教学。以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进行开放式教学。校内依托佳木斯拓荒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佳木斯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学生会定期到公司进行实习实训。校外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是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及教师科研的基地,也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集教学、实训、科研、推广、生产、示范、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示范性教学基地。

3)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开展实训项目。实训基地根据农时季节,开展植物病虫草害识别、标本采集制作、作物栽培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农田化学除草、作物种子田间检验、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作物育种与种子繁育等诸项课程的实训项目。同时,聘请部分科研单位和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科研、企业资源共享,根据农时季节开展新技术讲座。

4)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除完成教学实训技能外,还开展校企组合科学研究项目,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进行品种选育、药效试验、肥料试验以及安全性试验等多项科学试验项目,收到很好的效果,深受企业专家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科学试验的研究能力。

5)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在教学工程中,加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农学专业的农资营销模拟综合实训室,配备50台终端电脑,可通过局域网实时在线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也可通过管理软件平台,进行远程终端的操作,通过本专业的专业网站、模拟公司、实体公司,实现虚实结合的教学,增加教学的仿真性、实训性、趣味性,增强学习效果。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提升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17)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7-01

教育部在2009年3月提出要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着手展开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将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占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新兴和重要的力量,在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

一、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何为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再详细划分,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是为人类的需求发挥创造、构建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1】,可见,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必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点培养的。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2009 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2】,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农学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是对当前农业的生产、工作程序和社会需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造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培养方案、导师、学生、实践平台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思考,对于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通过访谈得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去获取信息,但论文写作、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薄弱。这一方面与导师课题的类型、招生情况有关。有些导师的研究项目大多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类项目少,仅有的几个研究生,在做基础研究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更不“舍得”把学生派出进行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严密,双导师制运行不彻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转变了以后,随之改变的是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有些导师仍按照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一样的思路去培养,仍然每天泡在实验室,没有给学生去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副导师有些是隶属于其他科研院所,做的仍然是以实验室内为主的研究,或者只是挂名,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再者,就是与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展实践规模有关。实质上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数量少,组织不够严密,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都客观存在。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从本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出发,提几点提升实践能力的建议:

第一,完善培养方案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培养方案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的质量,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侧重专业学位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设置实践必修环节,并配套有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指标,避免在实践环节弄虚作假。

第二,规范导师指导学生的条件,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能从师于有实践工作课题的导师并从事有实践内容的课题,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性质和内容加以规范。加强副导师的作用,尽量在实践基地选择副导师,并且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研究内容最好有联系,这样研究生在校内进行完规定的课程培养后,可以到实践基地接受副导师的实践指导,这样有机的结合势必会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劳动就业的平台,建设好实践基地,有利于调整好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也相当于学校在企事业单位中开辟了一个窗口,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单位的认可,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还可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同时,在广泛参加科研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要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广泛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得锻炼、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要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复杂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它既要有理论教学环节、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和相关政策,对于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于认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生同样要给予奖励【1】,使导师和学生有动力、自觉的参与到各种实践中,保障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鸿玲,李雁翎,王丛林.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0):127-128

[2]李敬锁.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20-22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1.专业发展概况。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立在农学院中,以大农学为基础,课程体系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具备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接受现代科学发展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诊断分析、规划设计、决策评价等)的基本训练。在师资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占67%,副高占2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3%,硕士学位的占67%;专业涉及农学、农村发展、经济管理、土壤农化、社会学等,共同组成了区域农业生产工程与技术推广、区域农业生产工程规划与设计、农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区域农业发展与管理、现代农业研发理论与方法五大研究方向的多学科融合的教师队伍。

2.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存在问题。

2.1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尚有分歧。目前我国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没有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河北农业大学自2002年开始实施选课制度,但高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依旧悬殊。如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45名教师,本科学生1100人左右,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仅有固定的10门左右,实际上是将选修课变成了一种定向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课经常安排在周六或晚上,实验环节因空间和时间原因不能如期开展,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2.2就业观念。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就业,在就业去向上也更关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使得上述地区和部门的竞争更加激烈;部分毕业生心态浮躁、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原因分析。

3.1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制约人才培养。在“重学轻术”、“重义理、轻技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趋向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作为评定办学水平的标志,重理论研究、科研实力,轻大众教育、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备力量不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现行的招聘体制很少从行业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职教师又不可能在一些社会行业兼职,加之对外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多,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传统观念制约。虽然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但农业院校在全国院校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对涉农高校专业存在一些偏见,招聘过程中的“离农”、“避农”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处于交叉学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业岗位较少。

二、对策建议

结合针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提出如下对策:

1.优化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优质资源。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充实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具体环节上。具体说:(1)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主干课程讲授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实践教学体系将全学程实践环节相衔接,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4)建设一批高质量教材,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环节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创新机制,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教学管理体制和学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3.加强第二课堂实践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管理、农业推广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期间,教育学生树立“全学程自我推销”意识,从而达到“上学有目的、学习有方向、学成有用途”。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一、大力推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劳动、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学特点。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践第一线,改变了教学情景,学生可以较快地适应本专业的实践环境,熟悉本专业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体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及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纠正。这有利于加深印象,达到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2)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要重视如下几个环节:

①首先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农学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室内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做到每门学科、每节课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实习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充分利用好校内的实习基地及家庭基地,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它既能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

③让学生以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基地、扶贫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实践工作,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生产实习等方面。其操作程序由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采用实验——实训——实习——顶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完成综合性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地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二、树立全新理念,深化农学专业课程改革,为实践教学增添活力

目前,农学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专业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根据社会人才市场,职业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1)调整专业结构,开置综合农学专业。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设置是关键。但农类专业大都是沿袭大中专院校的模式,设置的专业过于狭窄,如农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林果专业等,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农业类专业就需按职业群归类,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大类专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支柱产业来选择专业。即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养殖技术专业;当地农业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济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主的,就选读农村家庭经营专业。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6-03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从一定意义上说,专业建设情况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专业建设现状

1.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学校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强化相结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学校对专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适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

2.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形成了多学科结合、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格局。目前,我校拥有9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30个,占32.97%;理学专业15个,占16.48%;农学专业10个,占10.99%;管理学专业11个,占12.09%;文学专业5个,占5.49%;教育学专业4个,占4.40%;医学专业2个,占2.20%;法学专业3个,占3.30%;经济学专业3个,占3.30%;历史学专业1个,占1.10%;艺术学专业7个,占7.69%。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专业格局。

3.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学校遵循“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持续推进”原则,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了“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工程与技术”、“农学”、“石油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省级品牌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建筑学”、“会计学”等22个校级重点专业。通过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建构了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专业发展局面。

4.适时增设新办专业。自2006年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原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工作、网络工程、物流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校生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5.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课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了实验开出率,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方面,构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自主性的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同时,学校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与相关行业、企业、地方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建设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做得不够,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还未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中。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名单中,我校涉及的红黄牌专业有13个,其中红牌专业8个,黄牌专业5个。

2.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现有的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6个省级品牌专业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4个,占80%,农学专业1个,占20%。在现有的特色品牌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工学和农学专业,二者仅占专业总数的43.96%;而占到专业总数56.04%的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却无一涉及。

3.新办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

4.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和物价的上涨,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耗材使用量大,现有预算中用于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经费缺口较大。资源共享不足,运行机制不活。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专业建设,既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完善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作用,在认真研究国家、湖北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调整改造的指导,充分论证专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采取扎实有效的建设措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形成传、帮、带的师资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制度,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3.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4.大力开展品牌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加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加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制度,加强专业评估。

5.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加大对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和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新办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逐步形成新办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建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6.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大的课程,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课程负责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

7.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全面推动实验室实现开放管理,健全校与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制度,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完善专业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申报程序。新办专业要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对准备申报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合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品牌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